新生儿黄疸2010版

合集下载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

一、概述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皮肤,巩膜及粘膜黄染的症状。

新生儿黄疽是新生儿早期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新生儿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部分病理性黄疸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故应加强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尽快找出原因,及时治疗。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1、胆红素生成较多新生儿每日生成胆红素约8.8mg/kg,而成人仅为3.8mg/kg。

其原因是:胎儿处于氧分压偏低的环境,故生成的红细胞数较多,出生后环境氧分压提高,红细胞相对过多、破坏亦多;胎儿血红蛋白半衰期短,新生儿红细胞寿命比成人短20~40天,形成胆红素的周期缩短;其他来源的胆红素生成较多,如来自肝脏等器官的血红素蛋白(过氧化氢酶、细胞色素P450等)和骨髓中无效造血(红细胞成熟过程中有少量被破坏)的胆红素前体较多。

2、运转胆红素的能力不足刚娩出的新生儿常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影响血中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结,早产儿白蛋白的数量较足月儿为低,均使运送胆红素的能力不足。

3、肝功能发育未完善①初生儿肝细胞内摄取胆红素必需的Y、Z蛋白含量低,5~10天后才达成人水平;②形成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即肝细胞内脲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DPGT)的含量低且活力不足(仅为正常的0~30%),不能有效的将脂溶性未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成水溶性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此酶活性在一周后逐渐正常;③排泄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差,易致胆汁郁积。

4、肠肝循环的特性初生婴儿的肠道内细菌量少,不能将肠道内的胆红素还原成粪、尿胆原;且肠腔内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较高,能将结合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及未结合胆红素,后者又被肠吸收经门脉而达肝脏。

由于上述特点,新生儿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仅为成人的1%~2%,因此极易出现黄疸,尤其当新生儿处于饥饿、缺氧、胎粪排出延迟、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或颅内出血等状态时黄疸加重。

二、新生儿黄疸的分类1、生理性黄疸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于生后2~3天内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到3~4周。

新生儿黄疸ppt课件

新生儿黄疸ppt课件
新生儿黄疸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新生儿黄疸概述 •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 •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与治疗 •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控制 • 新生儿黄疸案例分析
CHAPTER 01
新生儿黄疸概述
新生儿黄疸的定义
01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 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液中胆红 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黏膜及 巩膜发黄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与治疗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方法
01
02
03
观察症状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包括皮 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等。 医生会观察宝宝的症状来 确定是否为新生儿黄疸。
实验室检查
医生会进行血液检查和尿 液检查,以确定胆红素水 平和其他相关指标。
肝功能检查
通过肝功能检查可以了解 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 以评估黄疸的程度和原因 。
新生儿黄疸的控制方法
药物治疗
01
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帮助新生儿排出胆红素
,如肝酶诱导剂等。
光疗
02
光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通过照射蓝光或绿
光来促进新生儿体内胆红素的排出。
换血疗法
03
对于一些严重的病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换血疗法,以降低
新生儿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
新生儿黄疸的误区与注意事项
02
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较高,是新 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生理性黄疸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约 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 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
由于病理因素导致新生儿胆红素 代谢异常,包括感染、溶血、缺 氧、母乳性黄疸等。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指数正常值是多少

新生儿黄疸指数正常值是多少

新生儿黄疸指数正常值是多少一般来说刚出生的宝宝出现新生儿黄疸属正常现象,只有当新生儿黄疸值超过正常数时,才需要治疗。

本文是店铺整理的新生儿黄疸正常值,仅供参考。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新生儿0-1天 34-103umol/L新生儿1-2天130umol/L通常来说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血清胆红素,早产儿<15mg/dl(257μmol/L),足月儿<12.9mg/dl(221μmol/L)。

如果血清胆红素数值,早产儿>15mg/dl,足月儿>12.9mg/dl;或者同时血清胆红素每天升高>5mg/dl,则说明宝宝的新生儿黄疸已经超过正常值,属于病理性黄疸了,需要治疗。

正常状况:生后2-5天出现,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在4周内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足月儿<205mmol/l,早产儿<257mmol/l。

即足月儿不健康状况:黄疸出现过早生后24小时内,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05mm ol/l,早产儿>257mmol/l,黄疸持续时间超过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在4周内消退这个时间,或者黄疸退而复现。

就表示新生儿黄疸不健康。

其他状况:新生儿黄疸正常值的状况,也有个别早产儿血清胆红素不到204μmol/L(12mg/dl)也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对生理性黄疸应有警惕,以防对病理性黄疸的误诊或漏诊。

所以这个新生儿黄疸正常值范围要把握好,要做出正确的判断。

正常人黄疸指数正常值正常值成人黄疸指数正常值: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17.1umol为正常值范围小儿黄疸指数正常值:小儿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15mg/dL就属正常范围。

正常新生儿黄疸指数最高约51.3μmol/L(3mg/dl),在生后4天左右达高峰,一般不超过171~205μmol/L(10~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6.5μmol/L(15mg/dl),以后逐渐恢复。

凡登白试验呈间接反应。

228例新生儿黄疸统计分析

228例新生儿黄疸统计分析

228例新生儿黄疸统计分析目的探讨造成新生儿黄疸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方法根据ICD-10编码,利用Excel,对2010年出院的228例新生儿黄疸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男性患儿多于女性;经剖宫产分娩的要高于经阴道分娩的;出生体重低于3 kg的新生儿是黄疸的高发群体;感染和新生儿时期疾病是导致黄疸延迟消退或加重的重要因素。

结论重视孕期健康检查,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加强新生儿黄疸的健康宣教,有效减少和预防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标签:新生儿;黄疸;分析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临床症状,也是新生儿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黄疸可自然消退[1],少数患儿可发展成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病因复杂,病种多样,疾病的轻重缓急有很大的差异[2]。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儿科收治的以黄疸为主诉或在住院期间出现黄疸的新生儿共228例,1.2方法通过Excel表格对本文数据进行统计。

2结果2.1性别228例黄疸患儿中,男性129例,占收治患儿总数的56.6%;女性99例,占总数的43.4%,男女之比为1.3:1。

2.2生产方式剖宫产141例,占61.8%;经阴道分娩87例,占38.2%。

经剖宫产分娩的患儿明显多于经阴道分娩的患儿。

2.3出生体重黄疸新生儿出生体重在3 kg以下的共计占了48.7%,出生体重低是新生儿黄疸的致病因素之一。

表1本组患儿出生体重分组情况体重(kg)<22~2.52.5~33~4>4例数1334641107构成比5.714.928.148.23.12.4新生儿黄疸合并其他疾病的分析228例新生儿患有黄疸同时合并其他新生儿疾患的构成情况,具体详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新生儿肺炎最多,有146例占64.0%,感染因素是新生儿黄疸延迟消退的重要因素之一。

2.5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分析228例新生儿住院天数情况如下:≤2 d 9例;3~7 d 113例;8~14 d 96例;>14 d 10例。

新生儿黄疸诊断标准

新生儿黄疸诊断标准

新生儿黄疸诊断标准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出现的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通常在出生后的2-4天内开始出现,最常见的症状是皮肤和眼睛变黄。

黄疸是由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代谢不良导致的,而胆红素是由红细胞分解而来的一种黄色色素。

在新生儿体内,由于肝脏功能尚未成熟,无法有效地排除体内的胆红素,因此容易出现黄疸的现象。

针对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儿科学会都提出了相应的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主要依据于新生儿出生后的24小时内是否出现黄疸,以及黄疸的程度。

对于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的新生儿,需要根据其出生后的小时数和黄疸的程度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而美国儿科学会则根据新生儿出生后的小时数和黄疸的程度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血清胆红素检测,以及是否需要进行治疗。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通常会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黄疸的治疗。

除了血清胆红素检测外,医生还会对新生儿的肝功能、血红蛋白水平等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治疗。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新生儿,例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母亲患有糖尿病或者新生儿出生后出现其他并发症的情况,医生会更加谨慎地对待黄疸的诊断和治疗。

除了临床诊断标准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关注新生儿黄疸的情况。

一旦发现新生儿出现黄疸的症状,家长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同时,家长也需要了解一些预防黄疸的知识,例如母乳喂养对预防黄疸的作用,以及如何正确观察新生儿的黄疸程度等。

总的来说,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于新生儿出生后的小时数和黄疸的程度。

临床医生会根据这些标准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黄疸的治疗。

家长也需要关注新生儿的黄疸情况,及时就医并了解预防黄疸的知识,以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对照表及如何判断黄疸是否需要治疗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对照表及如何判断黄疸是否需要治疗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对照表及如何判断黄疸是否需要治疗新生儿黄疸正常值对比表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诞生后体内胆色素代谢特别,导致皮肤、眼睛和黏膜颜色变黄的现象。

正常状况下,新生儿体内代谢胆色素的酶活性低,胆色素转运力量差,因此黄疸是常见的新生儿生理现象。

以下是新生儿黄疸正常值对比表:<th诞生后天数</th <th总胆红素(bilirubin)正常值</th 1天5mg/dl以下2天10mg/dl以下3天12mg/dl以下4天15mg/dl以下5天及以上15mg/dl以下新生儿黄疸正常值对比表是以新生儿诞生后的天数为横轴,以总胆红素为纵轴,依据新生儿生理黄疸的常规发生和消退规律而制定的。

通过对比新生儿的总胆红素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可以初步评估新生儿的黄疸病情。

如何推断黄疸是否需要治疗黄疸的发生是由于新生儿体内的胆色素代谢以及转运途径的发育不成熟所致,一般状况下可以自行消退,但假如总胆红素超过正常范围,则需要准时诊治。

以下是推断新生儿黄疸是否需要治疗的方法:(1)评估黄疸的程度。

评估黄疸的程度需要观看新生儿皮肤、眼睛和黏膜的黄染状况,并检测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一般来说,假如在诞生后24小时内新生儿消失黄疸,或诞生后3天内黄疸快速加重,或黄疸程度过重,则需要准时治疗。

(2)查找潜在的病因。

有些新生儿黄疸并非生理性黄疸,而是由于其他疾病所致,如溶血性黄疸、肝功能特别、感染等,此时需要针对潜在的病因进行放疗。

(3)治疗方法选择。

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光疗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靠药物抑制胆红素生成,而光疗治疗则是通过特别波长的蓝色光照耀在新生儿身上,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预防新生儿黄疸预防新生儿黄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鼓舞母乳喂养。

母乳蕴含多种有益维生素和蛋白质,可以关心新生儿排出胆色素,减轻黄疸程度。

(2)增加新生儿进食的频率。

新生儿假如进食不足,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进而影响黄疸消散。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

• •
Rh溶血病确诊依据:母子Rh血型不合,母Rh(-)、子 Rh(+) ; 患儿红细胞特异性血型抗体检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 患儿血清抗体及类型: 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
特性:轻重不一、重者胎儿水肿。
① ② ③ ④ 黄疸:出现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进展快,程度重 贫血:轻重不一,Rh溶血病出现早、重 肝脾肿大 胆红素脑病:胆红素≥342μmol/L,分警告、痉挛、恢复、后遗症四期。
临床表现
• 1、生理性黄疸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 巩膜亦可黄染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 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 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4周, 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 • 2、黄疸色泽轻者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 黄里透红。 • 3、黄疸部位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 • 4、新生儿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 不发生核黄疸。 • 5、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可略延迟1~2d出现, 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迟,可延至2~4周。
治疗
病因治疗、退黄、对症处理 (2000年 前)

早期干预、病因治疗、对症处理、神经 行为随访和干预(目前)
护理
• 一般护理 密切注意新生儿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 大便颜色,注意黄疸的变化,以及早发现及时处 理。 • 早开奶,做好母乳喂养 婴儿出生后半小时开始哺 乳,以促进肠蠕动,促使胎便及早排出,以减少 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减少胆红素总量。在做好母 乳喂养的同时,多喂水,增加尿量,促进胆红素 的排出,如果一星期后黄疸减少不明显,可配用 小剂量中药“茵陈退黄合剂”或“鲁米钠”,以 帮助肝脏清除黄疸,大多数2周内消失,如果2周 内不退,应医院就诊,查找原因。

新生儿黄疸分度标准

新生儿黄疸分度标准

新生儿黄疸分度标准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体内胆红素含量过高,导致皮肤、黏膜和眼球发黄的现象。

这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亚洲地区。

新生儿黄疸对于婴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健康状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新生儿黄疸的分度标准,我们需要了解并掌握。

一、什么是新生儿黄疸分度标准新生儿黄疸分度标准是指根据新生儿黄疸的程度,将黄疸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以便于医生对新生儿黄疸进行诊断和治疗。

二、新生儿黄疸分度标准的内容1.轻度黄疸:皮肤发黄范围在面部、颈部,不超过腹部;黄疸指数(TBIL)在5-10mg/dL之间。

2.中度黄疸:皮肤发黄范围在面部、颈部、腹部,可能包括四肢;黄疸指数(TBIL)在10-15mg/dL之间。

3.重度黄疸:皮肤发黄范围在全身,包括手掌和脚底;黄疸指数(TBIL)超过15mg/dL。

三、新生儿黄疸分度标准的意义1.对医生的意义:通过新生儿黄疸分度标准,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新生儿黄疸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对婴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对父母的意义:通过了解新生儿黄疸分度标准,父母可以更加了解新生儿黄疸的程度,及时发现婴儿的黄疸情况,避免延误治疗。

3.对婴儿的意义:通过新生儿黄疸分度标准,医生可以根据婴儿的黄疸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对婴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四、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1.光疗法:通过使用特殊的光源,将紫外线照射在婴儿的皮肤上,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从而降低血液中胆红素的含量。

2.输液疗法:通过给婴儿输液,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从而降低血液中胆红素的含量。

3.换血疗法:通过将婴儿的血液抽出,用新鲜的血液代替,从而降低血液中胆红素的含量。

五、预防新生儿黄疸的方法1.及时喂奶:婴儿需要充足的营养,及时喂奶可以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

2.增加户外活动时间: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

3.预防感染:感染是导致新生儿黄疸的原因之一,预防感染可以降低发生新生儿黄疸的风险。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鉴别诊断:1、新生儿Rh溶血:多发生于母亲Rh阴性者,患儿Rh阳性。

临床特点为黄疸出现时间早,程度重,网织红细胞增高,贫血,Coombs实验阳性。

患儿生后第*请输入天数*天出现皮肤黄染,血清胆红素显著增高2、胆红素脑病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严重并发症,早产儿较易发生,多于黄疸高峰期出现症状,临床分为:警告期、痉挛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可表现为反应低下或易激惹、吸允差、据乳、呼吸暂停或不规则、呼吸困难、肌张力增高甚至惊厥。

该患儿目前反应可,吃奶完成可,肌张力正常,呼吸平稳,无惊厥,但该患儿黄疸高,需警惕进展为胆红素脑病。

3、母乳性黄疸为排除性诊断,多发生于生后2-14天,无贫血,肝脾不大,肝酶正常,血清胆红素以非结合胆红素为主,停止母乳喂养后3天胆红素可下降50%以上,该患儿以母乳喂养,该诊断暂不能除外。

患儿血总胆红素高,有胆红素脑病发生风险,今继续输注人血白蛋白,增加其与未结合胆红素的联结,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于10:00开始输注{人血白蛋白}{3.9}g,于13:20输注结束,患儿无发热、畏寒、皮疹等不良反应。

首次病程记录2015-11-04 16:50患儿,蔡美丽之女,女,5天,家住江西省上饶县罗桥街道办,因发现全身皮肤黄染3天于2015年11月04日15:50入院。

病例特点:1、患儿,女,5天,新生儿,起病急,病情重。

2、其父代诉:患儿系G1P1,胎龄40周+6天,于2015年10月30日18:58经阴道娩出,出生体重3550g,Apgar评分、羊水、胎盘、脐带情况不详,无窒息抢救史。

3天前,发现患儿皮肤黄染,逐渐加重,因担心病情,抱来我科就诊,门诊拟诊“新生儿黄疸”收治入院,母婴暂分离,生来,大小便正常,母乳喂养。

3、入院查体:体温:36.9℃,脉搏:138次/分,呼吸:42次/分,体重:3.6Kg,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反应可,哭声可;全身皮肤中度黄染,头颅无血肿,前囟平、软,无鼻翼扇动,口唇红润,咽不红,无吸气三凹征,胸廓两侧对称,两肺呼吸音对称、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心音可,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脐轮无红肿,脐部干燥,肝脾不肿大,肠鸣音正常,四肢肌张力正常,原始反射可。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新生儿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

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

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或每小时>0.5mg/d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病因(一)生理性黄疸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包括胆红素生成相对较多;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能力不足;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的能力差;胆红素排泄能力缺陷;肠肝循环增加。

因此6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在生后第1周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二)病理性黄疸1.胆红素生成过多因过多的红细胞的破坏及肠肝循环增加,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常见的病因有:红细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肠肝循环增加、红细胞酶缺陷、红细胞形态异常、血红蛋白病、维生素E缺乏和低锌血症等。

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由于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低下,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常见的病因有:缺氧和感染、Crigler-Najjar综合征(先天性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缺乏)、Gilbert综合征(先天性非溶血性未结合胆红素增高症)、Lucey-Driscoll综合征(家族性暂时性新生儿黄疸)、药物(如磺胺、水杨酸盐、吲哚美辛、毛花苷丙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垂体功能低下、21-三体综合征等。

3.胆汁排泄障碍肝细胞排泄结合胆红素障碍或胆管受阻,可致高结合胆红素血症,但如同时伴肝细胞功能受损,也可有未结合胆红素的升高。

新生儿黄疸克星

新生儿黄疸克星

龙源期刊网 新生儿黄疸克星作者:冯桃莉来源:《家庭医学》2010年第09期芮蕊刚刚荣升为“妈妈”,护士从婴儿室抱来孩子让她喂奶时。

倍感幸福的她仔仔细细地端详这个新的小生命。

但也就在此时,她发现宝宝的皮肤有些发黄,再一细看,眼睛的眼白部分也微微发黄。

十万火急!生命有时太脆弱!她焦急地要护士叫来医生咨询,而医生却口气十分轻松地告诉她:“没关系,这是生理性黄疸,不用治疗,过几天自己会退的。

”出院回家后,街角摆摊卖瓜的大娘也告诉她:“你若是在开奶前给孩子喂一些大黄甘草液,就没事了!”这让芮蕊感到一头雾水!新生儿为什么会发生生理性黄疸呢?原来,当宝宝还在母体子宫内的时候,由于缺乏自主呼吸,身体容易缺氧。

为了生存,人体有一种自我调节功能,那就是代偿性红细胞增生,目的是能够携带更多的氧气,以改善体内缺氧状况。

宝宝降临人间之后,自己可以通过肺脏呼吸获得足够的氧气,不会缺氧了,也就不用像在母亲体内时那样需要大量的红细胞了。

于是,过多的红细胞就会在短时期内大量自灭,继之产生大量的胆红素。

此时,由于新生儿的肝功能尚未成熟,还不能有效地将胆红素加以转化与排泄,只能潴留于体内,使人体处于高胆红素症状态,表现为皮肤黏膜和眼的巩膜(眼白)黄染,这就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大部分新生儿在生后第2~3天出现生理性黄疸,于第4~6天黄染最重,一般在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延迟到第3~4周才消退。

肝脏对于红细胞破坏后的产物胆红素,通过胆管随胆汁将其排入小肠,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一部分被肠黏膜重新吸收入血,这就加重了肝脏的负担。

人们发现,新生儿最初几天排出的粪便是黄绿色的,其原因就是粪便中含有大量胆红素的缘故。

如果能使胎儿尽早尽快排出胎粪,就可以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使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的新生儿黄疸早日消退。

中医把新生儿黄疸称为“胎黄”,认为是受湿热熏蒸,郁结于脾胃,出生后未及时输泄所致。

中药大黄有清热解毒和泻下作用,可以清利肠胃湿热,且味苦,有健脾胃、促进消化功能;甘草同样有清热解毒,清利肠胃湿热的作用。

新生儿黄疸ppt课件

新生儿黄疸ppt课件
外。
光照疗法通常需要在医院进行, 需要密切监测宝宝的情况,并确
保安全。
换血疗法
换血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重度黄疸的紧急措施,通常在光照疗法无效或病情危重时使 用。
通过将宝宝的血液抽出,并输入含有较低胆红素的血液,可以快速下落血清胆红素 水平。
换血疗法需要在医院进行,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操作规范,以确保安全有效。
新生儿黄疸PPT课件
汇报人:
202X-12-31
• 新生儿黄疸概述 •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护理 • 新生儿黄疸的并发症 •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控制
01 新生儿黄疸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特殊导 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表现为皮 肤、巩膜等部位发黄。
分类
临床表现
皮肤、巩膜黄染,严重时可出现神经症状,如嗜睡、拒奶、 抽搐等。
诊断
通过视察症状、检测胆红素水平、排除其他疾病等手段进行 诊断。根据胆红素水平高低及持续时间,可判断黄疸类型及 严重程度。
02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新生儿黄疸的辅助 治疗方法,主要用于减轻症状 和下落血清胆红素水平。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 疸通常在诞生后2-3天出现,一周内自 行消退;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持 续时间长,需要治疗。
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发病机制
病因
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红细胞 破坏过多、母乳喂养等。
发病机制
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摄取胆红 素能力不足、胆红素排泄障碍等 导致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
临床表现与诊断
详细描写
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黄疸时容易并发感染 ,如肺炎、脐炎等。感染可加重黄疸症状, 并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此外,新生儿黄疸 还可能引起低血糖和低钙血症,导致喂养困 难、惊厥等症状。这些并发症需要早期发现 并及时治疗,以避免对新生儿的健康造成进 一步侵害。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1l临床 资 料 本组病例 9o例 ,女 52例 ,男 38例,年龄在 1~26天之间,符合实
用儿科学病理性 黄疸的诊断标 准 ,其 中合并 新生儿感染 4例 ,缺氧 缺血性脑病 14例。
2护理 措 施 2.1检测胆红素,入 院后每天测胆红 素 1次 ,同时密切观察皮肤 、巩膜 的变化 ,黄疽一般从脸部开始 ,逐渐发展至躯干 、四肢、手足等部位。 2.2光 照疗 法 护理 2.2.1光疗前 的准备 沐浴 ,修剪指 甲戴有色眼罩 ,遮盖会阴部等部 位 。
Anesthesiology,2003,98(2):465—473.
编辑,樊延南
·Hale Waihona Puke 经 验 交流 · 新 生儿黄 疸的护 理
余 小 娥
(河 南省 平 顶 山 市 宝丰 县 人 民 医 院 ,河 南 平项 山 467400)
新生儿黄疽是 由于胆红素在体 内引起 的巩膜 、皮肤等黄染 ,是新 生 儿 最 常 见 的 临床 症 状 。生 理 性 黄 疸 一般 不 作 特 殊 处 理 。病 理 性 黄 疸部分可发生核黄疸 ,引发智力落后 ,运 动障碍等后遗症 ,故应引起 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我科 自2007年 6月至 2009年 5月共收治病 理性黄疸 106例 ,我们利用抗感染 、退黄 、蓝光照射 等措施 ,除 16例 转院治疗外 ,其余 均无并发症 的发生 ,电话跟踪随访健康状况 良好 , 现 报告 如 下 :
医学信息 2010年 01月第 23卷第 1期 Medical Information.Jan.2010.Vo1.23.No.1
性反应不断加剧 、持续恶化的过程。目前 ,MODS的病死率约 50%,因 此早期 、有效干预 SIRS是防治 MODS的关键。内毒素 及其诱生的炎 性 细胞因子对生命器官的细胞损伤是 CPB后器 官功能衰竭的微 观 病 理基础 ,因此 ,保护性治疗的首要措施就是要 抑制 CPB术后 的 SIRS。总之 ,体外循环手术后早期使 用乌 司他丁的方法有利 于患者 术后早期恢复 ,既无 明显副作用 ,也不增加患者额外的经济负担。

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

参 考 文 献 [1] 张 剑 ,廖正辉 .新生 儿病 理性黄疸 112例病 因分 析 [J].大理
学院学报 ,2005,4(1):44—45. [2] 胡亚 美 ,江 载芳 .实 用儿 科 学 [M].北 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
2o02:438.
面光疗箱 ,给予消毒预热 备用 。
录黄疸指数 。记 录蓝光 灯管使 用时 间 ,超 过 300h应更 换灯
1.2 围产因素 胎膜早破 11例 ,剖宫 产 35例 ,羊水胎粪污 管 ,以免影响疗效。 染 l2例 ,胎头 吸 引 5例 ,臀 位 助产 3例 ,孕母 乙型肝 炎 12 2.5 光 疗 后 护 理 本 组 照 射 3天 后 患 儿 胆 红 素 降 至
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如观察 治疗 不及时 ,可并发胆红 素脑 2.4 注意观察光疗的不 良反应 ①各种治疗 护理操作尽量
病 (核 黄疸 )…1。核黄疸不仅危及生命 ,幸存 者可因神经 系统 在箱 内完 成。②患儿 中期有轻 度腹泻 ,排绿 色稀便 ,泡沫较
受损终生致 残。 因此 ,早 期 新生 儿黄 疸 的观察 护 理极 为重 多 ,小便黄色 ,随着黄疸 消退大便呈深 黄色 ,这 些都属正常反
当黄疸在生后 48小时 内出现 ,进 展快 ,应考虑病理性 。如皮 日口腔护 理 ,沐 浴后加强 颈部 、腋窝 、脐部 、腹股 沟及臀部护
肤呈金黄色 ,多为未结合胆红素增高 ,皮肤黄灰 暗或黄绿色 , 理 ,勤换尿布 。
多为结合胆 红素 增高 ,需 取 血化 验并 给予 治疗 。出现 黄 疸 后 ,可先用经皮测胆红素仪筛查 ,再用微量胆红 素仪检测 。 2.2 蓝光治疗准备 蓝光 治疗是新 生儿 黄疸 的首选 ,通 过 光疗 可使胆 红素 氧化 分解 为 一种 水溶 性产 物 ,从 胆汁 中排 泄 ,从而降低血胆红素浓度 。应根据病 儿情况选 用单面或双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

-48 ≥154(≥9) ≥205
≥291
(≥12) (≥17)
-72 ≥205(≥12) ≥275
≥342
(≥15) (≥20)
>72 ≥275(≥15) ≥291
≥376
(≥17) (≥22)
7~10
≥513 (≥30)
换血
≥257 (≥15) ≥342 (≥20) ≥428 (≥25) ≥428 (≥25) ≥513 (≥30)
光疗设备:可采用光疗箱、荧光灯、LED灯和光 纤毯。
光疗方法:有单面光疗和双面光疗。
光疗的效果与暴露的面积、光照的强度及持续时 间有关。
光照强度以光照对象表面所受到的辐照度计算,
标准光疗光照强度为8-10μW/(cm2 ·nm),强光疗为 30μW/( cm2 ·nm)。胆红素水平接近换血标准时建 议采用持续强光疗。
另外还需考虑是否存在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 素。
出生胎龄35周以上的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可 参照2004年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光疗参考标 准,或将TSB超过95百分位数作为光疗干预 标准。
整理ppt
33 33
时龄(h)
总血清胆红素水平 (μmol/L)
考虑光疗 光疗
光疗失败 换血
-24 ≥103(≥6) ≥154(≥9)≥205 (≥12)
新生儿黄疸
一.定义∶
是指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 并致皮肤、巩膜及黏膜黄染的临床现 象,也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症状.
二.胆红素生成与代谢
1.来源∶
●衰老红细胞的血红蛋白
80%
●旁路性胆红素
3%
●其他〔肝脏和其他组织含血红素的血红蛋白〕
血红素加氧酶
20% 胆绿素还原酶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

教案系〔部〕:学科:儿科学授课题目:新生儿黄疸〔PBL课程〕授课对象:临床医学授课时间:年月日时至年月日时止授课教师:三、课前准备PBL课前准备包括理论知识准备、病例准备、课上纸质材料准备、组建PBL课程微信群。

1、理论准备:教师在课前复习新生儿黄疸相关理论知识,做好知识储备。

正常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在新生儿期,多数胆红素来源于衰老红细胞。

红细胞经网状内皮系统破坏后所产生的血红素约占75%,血红素在血红素加氧酶的作用下转变成胆绿素,后者在胆绿素复原酶的作用下转变成胆红素。

1g血红蛋白可产生35mg〔600umol〕未结合胆红素。

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多数与白蛋白结合,以复合物形式转运至肝脏。

未结合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后一般是“无毒的”,即不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未与白蛋白结合的、游离状态的未结合胆红素呈脂溶性,能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胆红素脑病。

某些情况,如低血白蛋白血症、窒息、酸中毒、感染、早产和低血糖等,可显著降低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率;游离脂肪酸、静脉用脂肪乳剂和某些药物,如磺胺、头孢类抗生素、利尿剂等也可竞争性影响胆红素与白蛋白的结合。

胆红素进入肝脏后被肝细胞的受体蛋白〔Y和Z蛋白,一种细胞内的转运蛋白〕结合后转运至光面内质网,通过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DPGT〕的催化,每一分子胆红素结合二分子的葡萄糖醛酸,形成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后者经胆汁排泄至肠道。

3、课堂纸质材料准备将病例打印成纸质版,供大家传阅,可配上比照彩图给学生以直观印象。

4、组建PBL课程微信群可于第一次课前组建微信群,向学生讲解PBL课程的模式及要求,课前的准备。

四、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1、自我介绍〔包括老师和学生〕 5-10min2、如果人多可以分成两组,保证一组在10人以内,可安排组长 5min3、解释PBL课程模式和要求 5min4、介绍病例1 〔第一幕〕 5min5、病情分析及讨论、问题汇总 20min6、介绍病例2 〔第二幕〕 5min7、病情分析及讨论、问题汇总 20min8、总结及反馈,安排下一次课的课前准备内容 20min9、负面反馈可与课后通过微信进行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生理性黄疸及病理性黄疸教学难点:①新生儿黄疸发生机制,②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促进和支持成功的母乳喂养; • 建立鉴定和评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方案; • 生后24小时内测量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TSB)水平或经皮胆
红素(TcB)水平;
• 应该认识到目测黄疸程度易出现误差,特别是在深肤色新生儿; • 应该按照生后不同时间认识胆红素水平
新生儿黄疸干预原则
美国儿科学会(AAP) 2004年制定了新的≥35周新生儿黄疸诊疗指南。临 床医生提出以下建议:
• 游离胆红素浓度:游离胆红素>20.0umol/L(1.17mg/d1)是发生胆红素脑
病的危险临界值。
• 胆红素游离水平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
• 一个白蛋白分子(A)有一个与胆红素连接的高亲合力位点,可联结一个胆红
素分子(B)。若B/A摩尔比=1时,1g白蛋白可联结145µmol(8.5mg/dl)胆 红素,当B/A>3时部分胆红素游离成游离胆红素。
上的危险因素。在其另一研究中发现,部分母乳性黄疸 患儿存在胆红素尿苷二磷酸盐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基因缺 陷,母乳中某种成分会触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 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在211和388核苷酸上分别存在变
异基因,也会导致严重高胆红素血症 。
早发性母乳性黄疸
防治:
早开奶,按需喂奶,夜间勤喂,至少 8-9
次/天,限制辅助液体。胆红素 >15mg/dl或
有其他高危因素时可考虑间歇光疗。
晚发性母乳性黄疸
• 治疗:一般胆红素超过342μmol/L,或满月后仍>256μmol/L时可暂停
母乳3d代以配方奶,或将母乳挤出加热到56℃,15min,,胆红素于2~3d后
可下降50%, 95%有效。以后再喂母乳, 胆红素仅轻度升高(17~31μmo
---- 叶鸿瑁《中华儿科杂志》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
诊断要点
化验诊断步骤:
• 测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以间胆为主,伴贫血(
Hb<14.5g),多为溶血性黄疸。 先查母婴血型,如不合测免疫抗体或Coombs试验, 如为南方籍,测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如阳性,测 G - 6 - PD活性,
查红细胞形态和网织红细胞,有无球形、椭圆形细胞等,可做
红细胞脆性试验
诊断要点
化验诊断步骤: 以间胆为主,不伴贫血
• 测血球压积(>65-70%)、血红蛋白(>22g)- 红细胞
增多症
• 血球压积正常,血红蛋白正常- 葡萄糖醛酰转移酶低下:
围产因素:缺氧酸中毒、低血糖、低体温、… 感染因素:血像、血培养、CRP、血沉、…
诊断要点
化验诊断步骤: 以间胆为主,不伴贫血
• Yamauchi发现,生后第l天加喂奶次数(每日≥9次),第6天高
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显著下降。如喂奶延迟,奶量不足或 喂养次数减少,势必造成肠蠕动减慢,肠道正常菌群建立延迟, 胎粪内未结合胆红素排出减少,肠肝循环增加而引起高胆。
母乳性黄疸发病机制
• Maruo通过研究还指出基因的变异是母乳性黄疸遗传学
• 测血球压积(>65-70%)、血红蛋白(>22g)- 红细胞
增多症
• 血球压积正常,血红蛋白正常- 葡萄糖醛酰转移酶低下:
围产因素:缺氧酸中毒、低血糖、低体温、… 感染因素:血像、血培养、CRP、血沉、…
• 以直接胆红素为主: • 要考虑感染、胆道闭锁、遗传代谢性疾病
诊断要点
按黄疸出现时间寻找黄疸的原因
• 酸中毒通过影响胆红素与细胞膜的联结及其在CNS的沉积而增加胆红素的毒
性。
胆红素脑病发病机理
• 血脑屏障的功能:Levine提出了血脑屏障暂时性开放学说,亦即当机体存在
高渗、低氧、高碳酸血症等因素导致血脑屏障功能受损时,胆红素与白蛋白 联结的大分子复合物也可通过开放的血脑屏障侵袭神经细胞。足月新生儿一 般血脑屏障要到生后1周甚至10日以后才能成熟,所以胆红素脑病常常发生 在生后1~7日,早产儿不一定达到上述水平就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因为血 清白蛋白水平低,血脑屏障更不成熟。
疸的测试数值并不表示血清胆红素水平的真正 下降,受光疗后的新生儿进行经皮测定时,检 测部位应选在遮盖避光的部位。
黄疸的治疗进展
新生儿黄疸干预目标
• 防止出现重度胆红素血症,减少不良反应 • 预防与胆红素相关的神经-发育后遗症的发生、发展。
(胆红素脑病预防)
新生儿黄疸干预原则
美国儿科学会(AAP) 2004年制定了新的≥35周新生儿黄疸诊疗 指南。临床医生提出以下建议:
l/L),不会达到原有水平,待自然消退。
• 有报道同时加用光疗,效果并无差异,因此认为不需其他治疗。
• 也有报道继续喂母乳加光疗与停母乳换用配方奶加光疗,结果无差异,说明光疗
效果也好,不需停母奶,可能更易为产妇接受,有待进一步验证。
母乳性黄疸治疗
•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出现早,高峰时间在1周内,有引起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应进
急性胆红素脑病临床特点
• 早期:乏力、吸吮差、肌张力下降。 • 中期:神情淡漠、激惹、肌张力增高、发热及尖叫

• 极期:明显颈后仰与角弓反张、惊厥等。
核黄疸的临床特点
• 早期有急性胆红素脑病临床表现。 • 后期出现脑瘫、听力紊乱、眼障碍。
• 智力障碍与其它残疾并不多见。
• 多数并没有合并溶血病。 • 多为母乳喂养及外观健康,常有喂养不足史。 • 不少新生儿小于38周。
平、游离胆红素浓度及血脑屏障的功能。
胆红素脑病发病机理
• 血中未结合胆红素水平:有研究认为足月儿日龄在24小时以内者
,总血清胆红素超过205μmol/L,24~48小时超过 291μmol/L,49~72小时超过342μmol/L, 72小时以上超过 376μmol/L为胆红素脑病的危险水平。
胆红素脑病发病机理
,但不是唯一的或主要的原因。
Kumral等发现母乳中含有表皮生长因子,其含量决定母乳性黄疸的程度,二者呈正比,提 示有望将灭活乳替代配方乳用于BMJ的诊断和治疗。
母乳性黄疸
• 早发性母乳性黄疸: 发主要与喂养方式有关。在母乳喂养时,喂
奶频率,婴儿的吸吮能力,婴儿喂水、葡萄糖或代乳品的频率和 数量,在生第一周内影响血清胆红素水平。
• 应该意识到早产儿,特别是母乳喂养的早产儿,易发生严重高胆红素血
症,应予以更严密的监测;
• 在出院前,应对发生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进行系统的评估 • 应对新生儿父母进行书面或口头的新生儿黄疸知识宣教 • 依据出院时间和风险评估结果对患儿提供合适的随访; • 对有指征患儿,应立即行光疗或换血治疗。
胆红素增加. 病理性黄疸:
•24h内出现黄疸,胆红素血浓度>6mg/dl. •足月儿胆红素血浓度>12.9mg/dl,早产儿>15mg/dl. •胆红素上升>5mg/dl/d. •结合胆红素>2mg/dl> •黄疸持续时间超过2-4周. •黄疸退而复现
–<儿科诊疗常规 >,2007
生理性黄疸的影响因素
• 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的黄疸: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
血症;宫内感染、隐匿性出血或败血症;红细胞本身的缺陷 如G6PD缺乏症等。
• 2-3d内出现的黄疸:生理性;早发型母乳喂养性黄疸;
G6PD缺乏症等先天性胆红素代谢异常疾病。
• 3-7 d内出现的黄疸:感染;头颅血肿、红细胞增多症;胎粪
排除延迟等。
,称为新生儿亚临床型胆红素神经中毒性脑病或新生儿胆红素脑
病,但在这个阶段会出现脑干感觉诱发电位的变化。
• 胆红素沉积阶段,病变不可逆,临床上出现典型的神经系统异常症
状,即胆红素脑病。
胆红素脑病发病机理
• 目前比较公认的为游离胆红素致病学说和血脑
屏障暂时性开放学说。
• 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取决于血中未结合胆红素水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实习生讲课
新生儿的正常胆红素代谢特点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 胆红素生成增加:

红细胞寿命短(70-90天,成人120天)、红细胞过剩、旁路胆红素多,每日每
公斤体重生成量二倍于成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肝细胞摄取胆红素能力不足:

• •
肝内y蛋白含量少,为成人的5-20%(5-10天达到正常水平)。

种族因素 :东方人比西方人高,黄种人出生1周内胆红素峰值可达16mg/dl.

• •
地理因素:海拔3100米以上地区较1600米地区高2倍.
遗传因素:第一胎有高胆者,第二胎较无高胆者高3-12倍. 喂养因素:母乳喂养胆红素超过12mg/dl者占12.9%.人工喂养占4%

孕母年龄:高胆的发生率随孕母年龄的增长而增高,青少年母亲所生新生儿最低,而
回肠末端和结肠
β葡萄糖醛酸苷酶
葡萄糖醛酸基
粪便排出
门静脉
体循环
大部分
尿胆原 肠黏膜吸收
小部分
肝脏
肾脏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增加: 肠道内细菌少、葡萄糖醛酸酶活性高( 10倍,结合 胆红素分解为未结合胆红素增多)、胎粪排泄延迟。
传统生理性与病理性黄疸概念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出生2-14天内,单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所致,无临床症状,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
高龄产妇则高。
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
• 国外学者认为高胆诊断标准确定,应随总胆红素的峰值在不同
时间有不同标准,应检测“小时-总胆红素”。
• 2004年美国儿科学会提出血总胆红素大于小时 -血总胆红素
第95百分位视为高胆并给与干预。并结合“小时胆红素百分 位”“高危因素”“小时龄”制定光疗与换血胆红素列线图
母乳性黄疸发病机制
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确.可能母乳中未识别因子,使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循环增加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