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芹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课件
合集下载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与治疗[可修改版ppt]
血细胞分析仪 + 血涂片镜检
球型红细胞
镰刀型红细胞
疟原虫
血液常规检验有助于溶血性黄疸的诊断
尿液成份分析 (Urinalysis)
尿胆原 尿胆红素
+ ++
尿胆红素+
尿胆红素-
尿成份分析有助于黄疸的鉴别诊断
- 获得性异常 - 病毒性肝内胆汁淤积症 - 药物性肝内胆汗淤积症
• 肝外胆道阻塞(结石、肿瘤、狭窄等)
衰老红细胞破坏 血红蛋白
200~250mg
肝前性/溶血性黄疸
非酯型胆红素
与血浆白 蛋白结合
“旁路性”胆红素 非衰老红细胞来源
15-30 mg
肝窦与白蛋白分离
肝细胞性黄疸 胆汁淤积性黄疸
肝后性/阻塞性黄疸 肝内/肝外阻塞性
“旁路性”胆红素 与血浆白 蛋白结合 非衰老红细胞来源
尿胆素 胆红素阳性
黄疸
非酯型胆红素增加
肝窦与白蛋白分离
肾脏尿胆元 正常或减少 胆红素增加
大便色可变浅
体循环
逆
流
尿
入
胆
血 破元
损
肠道原胆元 尿胆原正常或减少 正常或减少
Z蛋白
Y蛋白
酯化胆红素
UDGT
微
粒肝
体细
内 多
胞
种
酶
高 尔
光面内质网
基
体
酯型胆红素 排泌障碍
总胆管
小胆管
毛细胆管
胆 汁 淤 积 性 黄 疸
Na+K+-ATP酶泵活性抑制和肝内胆汁淤积
胆 汁 淤 积 的 发 病 机 制
胆汁淤积的发病机制
胆汁淤积的发病机制
各种黄疸的常见临床特征
溶血
面色苍白、身体乏力、头昏
球型红细胞
镰刀型红细胞
疟原虫
血液常规检验有助于溶血性黄疸的诊断
尿液成份分析 (Urinalysis)
尿胆原 尿胆红素
+ ++
尿胆红素+
尿胆红素-
尿成份分析有助于黄疸的鉴别诊断
- 获得性异常 - 病毒性肝内胆汁淤积症 - 药物性肝内胆汗淤积症
• 肝外胆道阻塞(结石、肿瘤、狭窄等)
衰老红细胞破坏 血红蛋白
200~250mg
肝前性/溶血性黄疸
非酯型胆红素
与血浆白 蛋白结合
“旁路性”胆红素 非衰老红细胞来源
15-30 mg
肝窦与白蛋白分离
肝细胞性黄疸 胆汁淤积性黄疸
肝后性/阻塞性黄疸 肝内/肝外阻塞性
“旁路性”胆红素 与血浆白 蛋白结合 非衰老红细胞来源
尿胆素 胆红素阳性
黄疸
非酯型胆红素增加
肝窦与白蛋白分离
肾脏尿胆元 正常或减少 胆红素增加
大便色可变浅
体循环
逆
流
尿
入
胆
血 破元
损
肠道原胆元 尿胆原正常或减少 正常或减少
Z蛋白
Y蛋白
酯化胆红素
UDGT
微
粒肝
体细
内 多
胞
种
酶
高 尔
光面内质网
基
体
酯型胆红素 排泌障碍
总胆管
小胆管
毛细胆管
胆 汁 淤 积 性 黄 疸
Na+K+-ATP酶泵活性抑制和肝内胆汁淤积
胆 汁 淤 积 的 发 病 机 制
胆汁淤积的发病机制
胆汁淤积的发病机制
各种黄疸的常见临床特征
溶血
面色苍白、身体乏力、头昏
新生儿黄疸ppt课件全篇
先天性代谢缺陷病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半乳糖血症、果糖不耐受症、 酪氨酸血症、糖原累积病Ⅳ型及脂质累积病(尼曼匹 克氏病、高雪氏病)等有肝细胞损害;
Dubin-Johnson综合征
(先天性非溶血性结合胆红素增高症)
肝细胞分泌和排泄结合胆红素障碍所致;
2024/10/21
21
胆汁排泄障碍
胆管阻塞
先天性胆道闭锁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肝内或肝外胆管 阻塞→结合胆红素排泄障碍,是新生儿期阻塞性黄疸的常 见原因; 胆汁粘稠综合征→胆汁淤积在小胆管中→结合胆红素排 泄障碍,见于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 肝和胆道的肿瘤→压迫胆管造成阻塞;
※ 肝细胞排泄结合胆红素障碍或胆管受阻,可致高结合胆红 素血症,如同时有肝细胞功能受损,也可伴有未结合胆红 素增高
2024/10/21
22
定义
胆红素代谢特点(成人vs 新生儿)
新生儿黄疸分类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新生儿黄疸的并发症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2024/10/21
23
询问病史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2024/10/21
18
肝脏摄取和/或结合胆红素功能低下
缺氧
窒息和心力衰竭等→UDPGT活性受抑制
Crigler-Najjar综合征(先天性UDPGT缺乏)
Ⅰ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酶完全缺乏,酶诱导剂治疗无效, 很难存活
Ⅱ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酶活性低下,酶诱导剂治疗有效
Gilbert综合征(先天性非溶血性未结合胆红素增高症)
正常或降低
正常
RBC压积
RBC形态、网织RBC
异常
正常
红细胞形态异常
窒息、感染、头颅血肿、
、红细胞酶缺乏
儿科学新生儿黄疸PPT课件
根据病情需要,可进行肝功能、 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以排除
其他疾病引起的黄疸。
治疗方法
光照疗法
通过蓝光照射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减轻黄疸症 状。
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或 白蛋白等药物治疗。
其他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可采取换血疗法、纠正酸中毒等 措施。
预防措施
孕期保健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确保孕期健康,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等 引起黄疸的疾病。
儿科学新生儿黄疸ppt课 件
• 新生儿黄疸概述 •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 •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与治疗 •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与预防 • 新生儿黄疸的案例分析
01
新生儿黄疸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巩膜 和黏膜黄染的现象。
分类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 峰,7-10天消退;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可能伴随其他症状。
够的液体和营养。
保持大便通畅
适当按摩腹部,促进肠 道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有助于胆红素的排出。
避免感染
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干 燥,避免脐部感染,注
意室内空气流通。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早期开奶
新生儿出生后尽早开奶,刺激 肠道蠕动,促进胎便排出。
合理饮食
孕妇在孕期和哺乳期应合理饮 食,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过量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奶,促进排便,减少胆红素的吸收,同时注 意保暖和卫生。
健康宣教
向家长宣传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提高家长对黄疸的认知和警惕性, 及时发现并治疗。
其他疾病引起的黄疸。
治疗方法
光照疗法
通过蓝光照射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减轻黄疸症 状。
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或 白蛋白等药物治疗。
其他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可采取换血疗法、纠正酸中毒等 措施。
预防措施
孕期保健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确保孕期健康,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等 引起黄疸的疾病。
儿科学新生儿黄疸ppt课 件
• 新生儿黄疸概述 •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 •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与治疗 •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与预防 • 新生儿黄疸的案例分析
01
新生儿黄疸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巩膜 和黏膜黄染的现象。
分类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 峰,7-10天消退;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可能伴随其他症状。
够的液体和营养。
保持大便通畅
适当按摩腹部,促进肠 道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有助于胆红素的排出。
避免感染
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干 燥,避免脐部感染,注
意室内空气流通。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早期开奶
新生儿出生后尽早开奶,刺激 肠道蠕动,促进胎便排出。
合理饮食
孕妇在孕期和哺乳期应合理饮 食,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过量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奶,促进排便,减少胆红素的吸收,同时注 意保暖和卫生。
健康宣教
向家长宣传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提高家长对黄疸的认知和警惕性, 及时发现并治疗。
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ppt课件
3
FENGDUZHONGSHANYIYUAN
3
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
血红素
(胆汁郁积)
肝血红素蛋白 胆红素
胆红素 葡萄糖醛酸
肾
肝
胆红素
+
白蛋白
白蛋白
网状内皮系统
衰老红细胞破 坏占80%~85%
胆绿素
血红素 加氧酶
胆绿素 还原酶 血红素
血红蛋白
珠蛋白
由尿排出
肠
由粪便排出
4
FENGDUZHONGSHANYIYUAN
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
生成过多 摄取障碍 结合障碍
肝内胆汁淤积 肝内、外胆管阻塞 某些先天性黄疸
9
FENGDUZHONGSHANYIYUAN
9
四、
四、病因、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
血液
总胆红素其中非结合 胆红素比值80%以上
网状内皮系统
大量溶血 血, 网织红细胞>5%
尿胆红素(–) 尿胆原(+)
若总胆红素为20. 5umol/ L~34. 2umol/ L 称隐性黄染。 黄疸程度可分轻度: 总胆红素为20. 5umol/ L~ 34. 2umol/ L ; 中度: >34. 2umol/ L~171umol/ L ;重度: > 171umol/ L~684umol/ L ; 但除非并发肾功能衰竭,血清胆红素不会超过500umol/ L 。
5
HB+旁路胆红素
胆汁中的胆红 素双葡萄糖醛酸 苷极性化合物, 不易被小肠吸收, 在结肠,由于细 菌的B葡萄糖醛酸 苷酶作用将结合 10% 胆红素水解、还 原成尿胆原。尿 胆原是非极性化 合物易被小肠吸 收,在结肠仅有 极小部分被吸 收~肝、肾排泄
新生儿黄疸查房ppt课件
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表现
黄疸的症状
皮肤、黏膜黄疸
新生儿黄疸最为常见的症状为 皮肤、黏膜发黄,首先出现于 面部,随后可蔓延至躯干、四
肢等部位。
巩膜黄染
部分新生儿可表现为巩膜黄染 ,这也是黄疸的典型表现之一 。
尿液颜色改变
黄疸患儿的尿液颜色可能加深 ,呈现淡黄色或深黄色。
粪便颜色改变
新生儿黄疸时,粪便可能呈现 淡黄色或白陶土样。
及时就诊
如发现新生儿出现黄疸症状, 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04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孕期保健
母乳喂养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注意孕期营养 ,避免营养不良、贫血和感染等,以降低 新生儿黄疸的发生风险。
提倡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喂养可以降低新 生儿黄疸的发生率。但是,如果母亲有疾 病或服用某些药物,可能需要人工喂养。
健康讲座
组织健康讲座,向孕妇和家长介绍新生儿黄疸及其他育儿知识,以帮助他们更好 地照顾新生儿。
05
新生儿黄疸病例分享
病例一:早产儿黄疸
总结词
早产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通 常在出生后不久出现,表现为皮肤、黏 膜和巩膜黄染。
VS
详细描述
早产儿黄疸是由于早产儿肝脏功能尚未完 全发育,无法有效代谢胆红素而导致的。 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黄疸通常会逐渐减 轻。治疗方法包括光疗和药物治疗。
02
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较高,是新 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根据病因分类
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指单纯因胆红素 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随着时间推移可自行消退;病 理性黄疸指由于病理因素如感染、缺氧、酸中毒等引起胆红 素代谢障碍而导致的黄疸。
黄疸的症状
皮肤、黏膜黄疸
新生儿黄疸最为常见的症状为 皮肤、黏膜发黄,首先出现于 面部,随后可蔓延至躯干、四
肢等部位。
巩膜黄染
部分新生儿可表现为巩膜黄染 ,这也是黄疸的典型表现之一 。
尿液颜色改变
黄疸患儿的尿液颜色可能加深 ,呈现淡黄色或深黄色。
粪便颜色改变
新生儿黄疸时,粪便可能呈现 淡黄色或白陶土样。
及时就诊
如发现新生儿出现黄疸症状, 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04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孕期保健
母乳喂养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注意孕期营养 ,避免营养不良、贫血和感染等,以降低 新生儿黄疸的发生风险。
提倡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喂养可以降低新 生儿黄疸的发生率。但是,如果母亲有疾 病或服用某些药物,可能需要人工喂养。
健康讲座
组织健康讲座,向孕妇和家长介绍新生儿黄疸及其他育儿知识,以帮助他们更好 地照顾新生儿。
05
新生儿黄疸病例分享
病例一:早产儿黄疸
总结词
早产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通 常在出生后不久出现,表现为皮肤、黏 膜和巩膜黄染。
VS
详细描述
早产儿黄疸是由于早产儿肝脏功能尚未完 全发育,无法有效代谢胆红素而导致的。 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黄疸通常会逐渐减 轻。治疗方法包括光疗和药物治疗。
02
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较高,是新 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根据病因分类
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指单纯因胆红素 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随着时间推移可自行消退;病 理性黄疸指由于病理因素如感染、缺氧、酸中毒等引起胆红 素代谢障碍而导致的黄疸。
新生儿黄疸【儿科】 ppt课件
> 0.85μmol/L >85μmol/L (快) >34μmol/L
一般情况
良好
相应表现
原因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病因复杂
ppt课件
8
病理性黄疸的病因
胆红素生成过多 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 胆红素排泄障碍
※ 临床疾病产生常不是单一原因而是多种原因 所致
ppt课件
9
胆红素生成过多
红细胞增多症
ppt课件
14
诊断步骤※
黄疸
总胆红素
足 月 儿 < 12.9mg/dl , 早 产 儿 < 15mg/dl或每日升高<5mg/dl
生理性黄疸
阳性 Rh 、 ABO 及 其他血型不合
正常或降低
正常
RBC压积
RBC形态、网织RBC
异常
正常
红细胞形态异常
窒息、感染、头颅血肿、
、红细胞酶缺乏
IDM幽门狭窄、小肠闭锁
ppt课件
16
新生儿黄疸严重的并发症-胆红素脑病
部分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引起胆红素脑病, 严重者死亡率高,存活者多留 有后遗症:
胆红素常造成基底神经节、海马、下丘脑神 经核和小脑神经元坏死
目前将胆红素脑病分为:急性胆红素脑病 (生后1周出现的胆红素毒性的急性表现-前3期)和慢性胆红素脑病(第4期,核黄疸)
血清胆红素μmol/L 每小时胆红素升高
每日胆红素升高 血清结合胆红素
足月儿 早产儿 2~3天 3~5天 4~5天 5~7天 5~7天 7~9天 ≤2周 ≤4周
<221 <256
<0.85μmol/L
<85μmol/L
足月儿 早产儿 生后24小时内(早)
黄疸退而复现 >2周 >4周(长)
一般情况
良好
相应表现
原因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病因复杂
ppt课件
8
病理性黄疸的病因
胆红素生成过多 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 胆红素排泄障碍
※ 临床疾病产生常不是单一原因而是多种原因 所致
ppt课件
9
胆红素生成过多
红细胞增多症
ppt课件
14
诊断步骤※
黄疸
总胆红素
足 月 儿 < 12.9mg/dl , 早 产 儿 < 15mg/dl或每日升高<5mg/dl
生理性黄疸
阳性 Rh 、 ABO 及 其他血型不合
正常或降低
正常
RBC压积
RBC形态、网织RBC
异常
正常
红细胞形态异常
窒息、感染、头颅血肿、
、红细胞酶缺乏
IDM幽门狭窄、小肠闭锁
ppt课件
16
新生儿黄疸严重的并发症-胆红素脑病
部分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引起胆红素脑病, 严重者死亡率高,存活者多留 有后遗症:
胆红素常造成基底神经节、海马、下丘脑神 经核和小脑神经元坏死
目前将胆红素脑病分为:急性胆红素脑病 (生后1周出现的胆红素毒性的急性表现-前3期)和慢性胆红素脑病(第4期,核黄疸)
血清胆红素μmol/L 每小时胆红素升高
每日胆红素升高 血清结合胆红素
足月儿 早产儿 2~3天 3~5天 4~5天 5~7天 5~7天 7~9天 ≤2周 ≤4周
<221 <256
<0.85μmol/L
<85μmol/L
足月儿 早产儿 生后24小时内(早)
黄疸退而复现 >2周 >4周(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肝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为巨细胞病毒感染, 新生儿肝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为巨细胞病毒感染,临 床表现为黄疸、肝脏肿大、肝功异常, 床表现为黄疸、肝脏肿大、肝功异常,甚至出现胆 汁淤积。 汁淤积。 病原体检测: 病原体检测: 1.病毒分离 病毒分离 2.CMV标志物检测 组织或脱落细胞中检出包涵体。 标志物检测:组织或脱落细胞中检出包涵体 标志物检测 组织或脱落细胞中检出包涵体。 DNA杂交技术,PCR体外扩增等 杂交技术, 杂交技术 体外扩增等 3.抗体测定:生后 周内血清中测出 抗体测定: 周内血清中测出IgM抗体,或 抗体, 抗体测定 生后2周内血清中测出 抗体 IgG滴度持续 个月以上。 滴度持续6个月以上 滴度持续 个月以上。 治疗:更昔洛韦 小时一次, 治疗 更昔洛韦5mg/kg,每12小时一次,静滴,疗程 更昔洛韦 每 小时一次 静滴,疗程6 周。
(2)抗体释放试验:通过加热使患儿致敏红细胞结合 的来自母体的血型抗体释放于释放液中,将该释放 液与同型成人红细胞混合发生凝结为阳性。也为确 诊试验。 (3)游离抗体试验:测定患儿血清中来自母体的血型 抗体,用于估计是否继续溶血和换血效果,但不是 确诊试验 并发症: 并发症: 胆红素脑病为最严重的并发症,早产儿更易发生, 胆红素脑病为最严重的并发症,早产儿更易发生, 多于生后4-7天出现症状 天出现症状. 多于生后 天出现症状
8.先天性代谢缺陷病:
糖原累积病、半乳糖血症、果糖不耐受、 糖原累积病、半乳糖血症、果糖不耐受、酪氨 酸血症等可有黄疸及肝细胞损害,但很少见。 酸血症等可有黄疸及肝细胞损害 , 但很少见
病理性黄疸的诊断
1、肝功正常、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新生儿溶血病、 、肝功正常、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新生儿溶血病、 母乳性黄疸、感染、头颅血肿、 母乳性黄疸、感染、头颅血肿、胎粪排出延迟等 2、肝功正常、结合胆红素增高:胆道闭锁、胆汁粘 、肝功正常、结合胆红素增高:胆道闭锁、 稠综合症 3、肝功异常、结合胆红素及未结合胆红素均增高: 、肝功异常、结合胆红素及未结合胆红素均增高: 新生儿肝炎、 新生儿肝炎、胆道闭锁等
肝功异常,血清结合胆红素> 肝功异常 血清结合胆红素>68umol/L(4mg/dl),光疗可 血清结合胆红素 , 使皮肤成青铜色
⑷副作用: 副作用:
①发热:荧光灯的热能所致 发热: 腹泻: 大便稀薄、 呈绿色, ② 腹泻 : 大便稀薄 、 呈绿色 , 原因是光疗分解产 物经肠道排出时刺激肠壁引起。 物经肠道排出时刺激肠壁引起。 皮疹: ③皮疹:表现为斑点皮疹或淤点 核黄素缺乏: ④核黄素缺乏:光疗可分解体内核黄素 低血钙:机理尚不明确。 ⑤低血钙:机理尚不明确。
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治疗: 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治疗
1、光照疗法(phototherapy)简称光疗,是降 、光照疗法( )简称光疗, 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原理: ⑴ 原理 : 未结合胆红素在光的作用下转变为
水溶性异构体,经胆汁和尿液排出, 水溶性异构体 , 经胆汁和尿液排出 , 胆红素 能吸收光线, 以波长450~460nm光线作用最 能吸收光线 , 以波长 光线作用最 强 , 蓝 光 波 长 425~475nm , 绿 光 波 长 510~530nm,两者均有效。 ,两者均有效。
1、血红蛋白,占80% 、血红蛋白, 2、骨髓中红细胞பைடு நூலகம்体 、 3、肝脏及其他组织中的血红素 、
胆红素的代谢: 二.胆红素的代谢: 胆红素的代谢
1.未结合胆红素与血清白蛋白结合,然后运输至肝脏, 未结合胆红素与血清白蛋白结合,然后运输至肝脏, 未结合胆红素与血清白蛋白结合 解离白蛋白, 被肝细胞所摄取, 解离白蛋白 , 被肝细胞所摄取 , 然后与载体蛋白 蛋白及Z蛋白 (Y蛋白及 蛋白)结合运输至微粒体,受尿苷二磷 蛋白及 蛋白)结合运输至微粒体, 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T)的作用,形成葡萄糖 的作用, 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的作用 醛酸胆红素(结合胆红素) 醛酸胆红素(结合胆红素) 2.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泄入肠腔, 在 β—葡萄糖醛酸 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泄入肠腔, 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泄入肠腔 葡萄糖醛酸 苷酶( 苷酶(β-GD)的作用下解除醛酸基,然后被细菌还 )的作用下解除醛酸基, 原成尿胆原, 原成尿胆原,大部分经氧化后变成尿胆素从大便排 形成粪胆素, 出,形成粪胆素, 另一部分尿胆原在肠腔内被吸收 入肝,变成结合胆红素排泄入肠腔, 入肝,变成结合胆红素排泄入肠腔, 形成胆红素的 肠肝循环” 入肝的一部分经血液从尿中排泄。 “肠肝循环”。入肝的一部分经血液从尿中排泄。
生理性黄疸的特点: 生理性黄疸的特点: 出现时间:足于儿生后2~3天出现 天出现、 ①出现时间:足于儿生后 天出现、4~5天达 天达
高峰, 天消退 早产儿3~5天出现、5~7天 天消退, 天出现、 高峰,5-7天消退,早产儿 天出现 天 达高峰, 天消退 天消退。 达高峰,7-9天消退。
②黄疸程度:血清胆红素 黄疸程度:
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①出现早:生后 小时内出现 出现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 程度重: ②程度重:血清胆红素
足月儿> 足月儿>221umol/L , (12.9mg/dl), 早产儿> 早产儿>257umol/L (15mg/dl) 或每日升高>85umol/L (5mg/dl) 或每日升高>
持续时间长: 足月儿超过2周 ③ 持续时间长 : 足月儿超过 周 , 早产儿超
过4周 周
④结合胆红素>34 umol/L (2mg/dl) 结合胆红素> ⑤黄疸退而复现 其中具备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病理性黄 疸 疸
病理性黄疸常见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1.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
特点:黄疸出现早、进展快、 特点:黄疸出现早、进展快、 化验:有血型特点,其母O型 患儿为 患儿为A或 型 化验 : 有血型特点,其母 型,患儿为 或 B型。母亲 Rh阴性 血常规示溶血 肝功正常 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阴性.血常规示溶血 肝功正常.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阴性 血常规示溶血.肝功正常 溶血试验 试验: 最适稀释度” (1)改良 )改良Coombs试验:用“最适稀释度” 的抗人球 试验 蛋白血清与充分洗涤后的受检红细胞盐水悬液混合, 蛋白血清与充分洗涤后的受检红细胞盐水悬液混合, 如有红细胞凝聚为阳性,表明红细胞已致敏, 如有红细胞凝聚为阳性,表明红细胞已致敏, 主要 测定患儿红细胞上结合的血型抗体, 测定患儿红细胞上结合的血型抗体,为确诊试验
2、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
特点: 黄疸出现与感染相一致, 有感染表现, 特点 : 黄疸出现与感染相一致 , 有感染表现 , 如发热、 如发热、反应差等 化验: 白细胞增高或减低, 大部分肝功正常、 化验 : 白细胞增高或减低 , 大部分肝功正常 、 未结合胆红素增高、 未结合胆红素增高、 控制炎症后黄疸很快消失
⑵指征
①一般患儿血清胆红素>205umol/L(12mg/dl) 一般患儿血清胆红素> VLBW>103umol/L(6mg/dl) > ELBW>85umol/L(5mg/dl) > ②确诊为溶血病的患儿,一旦出现黄疸,即可光疗。 确诊为溶血病的患儿,一旦出现黄疸,即可光疗。
⑶禁忌症: 禁忌症:
先天性遗传性疾病﹚ 5.胆红素代谢障碍﹙先天性遗传性疾病﹚
Crigler-najjar综合症 (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 ) 、 综合症( 综合症 Gilbert综合症(肝细胞摄取功能障碍) 综合症( 综合症 Lucey-Driscoll综合症(孕激素抑制酶的活性) 综合症 孕激素抑制酶的活性) 肝脏清除胆红素需要甲状腺素) 先天性甲低 (肝脏清除胆红素需要甲状腺素)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 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 , 也是多种疾病 的临床表现之一,当血中胆红素明显增高时, 的临床表现之一,当血中胆红素明显增高时,即有可 能发生胆红素脑病, 能发生胆红素脑病,因此尽快降低血中胆红素尤为重 要。
胆红素的来源: 一.胆红素的来源: 胆红素的来源
酸苷酶进入患儿肠内,使肠肝循环增加有关。 酸苷酶进入患儿肠内,使肠肝循环增加有关。
化验: 肝功正常、 未结合胆红素增高、 化验 : 肝功正常 、 未结合胆红素增高 、 一般情况
良好 停母乳喂养3~5天 ,黄疸明显消退 ,可以确诊。 天 可以确诊。 停母乳喂养
4.胆红素生成过多的疾病 胆红素生成过多的疾病 红细胞增多症 血管外溶血 红细胞酶缺陷、红细胞形态异常、 红细胞酶缺陷、红细胞形态异常、血红 蛋白病
未结合胆红素+ 未结合胆红素+白蛋白 肝+y、z蛋白 、 蛋白 微粒体+ 微粒体+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结合胆红素 胆道 肠腔 (在β-GD的作用下 ) 的作用下 解除醛酸基 被细菌还原 尿胆原 大便 肝脏
肠肝循环
尿
肠道
新生儿黄疸分类:生理性和病理性
生理性黄疸: 的足月儿和80%的早 生理性黄疸 : 约 50~60%的足月儿和 的足月儿和 的早 产儿出现生理性黄疸
足月儿< 足月儿<221umol/L (12.9mg/dl), 早产儿< 早产儿<257umol/L (15mg/dl) 每日升高< 每日升高<85umol/L (5mg/dl)
消退时间: 足月儿小于2周 ③ 消退时间 : 足月儿小于 周 , 早产儿可 达4周 ④一般情况良好
生理性黄疸产生的原因
1、胆红素生成过多:过多红细胞破坏,红细胞寿命短 、胆红素生成过多:过多红细胞破坏, 2、联结的胆红素量少 : 血浆白蛋白含量低 、 特别是早产儿 、 、 联结的胆红素量少:血浆白蛋白含量低、特别是早产儿、 酸中毒时影响其联结 3、 肝功能不成熟: 出生时肝细胞Y、 Z蛋白含量少 、 UDPGT 、 肝功能不成熟 : 出生时肝细胞 、 蛋白含量少、 蛋白含量少 含量低、活性不足, 含量低、活性不足,结合胆红素生成能力低下 4、肠肝循环特点 、 出生时肠腔内具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 肠道内缺乏细菌, 葡萄糖醛酸苷酶, 出生时肠腔内具有 葡萄糖醛酸苷酶,肠道内缺乏细菌,使 未结合胆红素的产生和吸收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