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古诗鉴赏表达技巧定稿1

合集下载

2014-古诗鉴赏语言定稿解析

2014-古诗鉴赏语言定稿解析
人月圆 (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 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 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 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 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次宴会上,偶遇流 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 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 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请赏析这三篇作 品的语言特色。
(2004)湖北卷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此诗或题《江南意》。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 ,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北斗低横:秋天夜晚北斗七星到后半夜斗柄会打横向下。 (1)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
答案:“常”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平常落 日之色;“偏”字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 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 人愁苦的心绪与落寞孤寂的情感。
试题讲解:(08全国I卷)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一1106):字邠bīn老,黄州
诗歌中运用叠词,可以增强诗歌的韵律感,渲 染氛围,书写情感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 清照《声声慢》)
拟声词,描摹事物各种声音,使人如闻其声、 如见其景、如临其境,从而使文章更加生动形 象。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教案定稿)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教案定稿)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教案定稿)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时能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思考2 、通过诵读,抓关键词句,准确判断诗歌的描写手法3、通过练习,能规范表述描写手法及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学习重点:通过诵读,抓关键词句,准确判断诗歌的描写手法学习难点:通过诵读,抓关键词句,准确判断诗歌的描写手法并结合诗句简析及表达效果一、课堂热身说说下列诗句运用了哪种艺术技巧1.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借代)2.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夸张、衬托)3.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对比)4.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反衬)5.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借喻)6.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双关)7.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用典)8.澄江如练,碧峰孤拥。

(化用)9.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视听结合)10.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托物言志)11.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以声衬静、动静结合)12.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叠词)13.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意象组合)14.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虚实结合)古人说,作诗无外乎情景二端,那么,诗歌中的情是怎样抒发的,景又是怎样写的,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使诗歌鲜明生动,从而感染读者。

为实现这种目标,而采取的这种方法和技巧,其实就是艺术技巧。

二、知识积累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互文等表现手法:对比、衬托、烘托、渲染、用典、化用、联想、想象、象征、叠词等篇章结构: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小见大、铺垫、过渡、照应、抑扬、层层深入、重章叠唱等抒情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即事抒怀描写:1.意象组合2.动静结合3.虚实结合4.正侧结合5.点面结合6.以乐景写哀情7.白描(粗笔勾勒)和细描(工笔)三、当堂演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2014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2014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b、暗用典故
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有时表面上看,用典处似乎 与上下文句融合为一,不细察则不知为用典,这就是暗用 典故。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末句是:“会挽雕弓 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面看来好象是写“出猎”, 描写猎人弯弓射狼的情况。其实这是暗用了《楚辞•东君 》“举长矢兮射天狼”的典故。天狼,是星名,古代用以 代表贪残掠夺,作者在此代指辽和西夏统治者;“射天狼” 则表明自己御敌保国的决心。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 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如:秦观的《鹊桥 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 冷落清秋节?”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 哀乐等主观感情。(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 接抒情。 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 乐景哀情、托物言志等,而这一般又称之为抒情 方式
• • • 例:王勃《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贾谊、梁鸿, 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用典抒情:古今人们用典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采用明用、暗用、
正用和反用四种方式。 a、明用典故 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如果能使读者从字面一看便知使用了某 个典故的就是明用典故。这种现象在古典诗词中是常见的,如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是明用《史记• 冯唐列传》中的故事,东坡居士在这里明用这个典故,意在以魏尚自 况,希望有一个象冯唐那样识才敢谏之人,为自己在宋神宗面前保荐, 派人将自己召回,委以重任。这是古人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的反映。
9、色彩渲染
通过景物色彩的渲染、对照来突出景物特点,构建画面,营造意境。 有冷暖、明暗之分。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2014高考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2014高考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2013山东卷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 如何描写的?(4分) 【答案】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 二是具有动态。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 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 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
结构技巧
1、首句点题、开门见山、曲笔入题、统 领全篇 2、承上启下、过渡照应、层层深入、伏 笔铺垫、抑扬等。 3、卒章显志、以景结情 4、重章叠句、以小见大、对比。
修 辞 手 法
1、比兴 2、比喻 3、比拟(拟人、拟物) 4、对偶 5、双关:谐音双关 6、夸张 7、互文 8、排比 9、反问 设问 10、反语
• ①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蒙蒙细 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江南水墨图意境。 ②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 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承上启下。
2010年湖北卷
鹊桥仙·七夕 (宋词)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 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 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 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4分) ①通过“群仙相妒”(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 “风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 ②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 对比表达“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 ③通过“重搅别离情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 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以凸显两人感 情的真挚和深沉。
练习巩固
6、(13四川)(2)“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 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 请简要赏析。 7、(13浙江)22.赏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 色。 8、(13福建)(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 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9、(13重庆)(1)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 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10、(13安徽)9.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 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鉴赏古代诗词的技巧和方法范文(通用3篇)

鉴赏古代诗词的技巧和方法范文(通用3篇)

鉴赏古代诗词的技巧和方法范文(通用3篇)1.把握主人公的立足点一般而言,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时空立足点,就可以为贯通全诗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是解读诗歌的重要方法。

抒情类诗的主体分为两类:一类有诗人设身代言,即诗人设想自己就是诗中的人,为他们奔走呼喊,代他们倾诉衷肠;一类是诗人直抒胸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诗人自身的形象。

总体看,后一类居多。

2.关注诗歌的题目诗歌的题目是诗人写作意图的集中体现,它像一条红线,串联起散落在诗歌中的珍珠,像一个窗口,让我们看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关注题目,分析题意,同样是贯通全诗的重要方法。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诗都能找到立足点,像咏物诗、咏怀诗、咏史诗、哲理诗等,一般就没有,那就更应该关注题目。

3.了解诗歌的结构4.答题应紧扣原诗的内容命题者对诗歌鉴赏考查的目的是看看我们是否真正读懂了诗歌,因此对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分析,必须结合原诗歌的具体内容来进行,千万不能空泛而谈。

如果是选择题则要紧扣原诗词内容进行判断选择,否则难以说明自身是否读懂了原诗。

5.明白选择题选项常见干扰设置句意理解方面:误解多义字、对象错位、偷换概念等;思想感情分析方面:无中生有、牵强附会、任意拔高等;表达技巧方面:张冠李戴、想当然等。

我们在平时要多加练习,并及时总结答题规律。

6.熟悉有关意象与意境的知识7.清楚诗人的用典古代的诗人喜欢用典,其原因一是借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为表达委婉一些;二是以古喻今,更理直气壮一些;三是可以用较少的文字传递较多的信息,使表达简明一些。

一般用典有两层含义:(1)用历史旧事,借古喻今;(2)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既自明心迹,又丰富诗歌的意蕴,提高诗歌的文化品位,用黄庭坚的话来说就是“脱胎换骨”。

8.记诵诗歌鉴赏口诀9.掌握诗歌鉴赏题的答题一般程序(3)单项核对。

选择项中有的是解释或分析单项内容的,如对诗歌中的修辞项的解释,我们就可以与诗句逐一核对,去掉那些无中生有的,指鹿为马的。

古诗鉴赏表达技巧

古诗鉴赏表达技巧

古诗鉴赏表达技巧一、描写技巧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存在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细的描绘、摹写,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一)正面描写正面描写: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方面或环境的直接描述进行的直接描写。

(也叫实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细节描写、白描等。

如:林逋《山园小梅》的颔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从色、香两大特点正面描写小梅的“风情”,颔联“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借禽蝶的反应侧面描写小梅的“风情”。

两联诗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塑造了山园小梅的孤傲形象,也抒发了诗人孤傲清高的情怀。

(二)侧面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这首诗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主要运用了衬托、对比的手法,衬托是通过描写甲来使乙表现得更突出的方法。

衬托分映衬和反衬。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之高的,《琵琶行》中写江中之月“唯见江心秋月白”衬托琵琶声的引人入胜,“别时茫茫江浸月”衬托人物凄凉的心情。

《项脊轩志》中用“万籁有生”来反衬“庭阶寂寂”的。

(三)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换届的细致描写。

【高考例题】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2008年山东卷)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捻(niān)持取、捻弄。

1、“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是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的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答案】主要运用了细节描写(或动做描写也可)。

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2014高考语文复习之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类

2014高考语文复习之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类

诗词之魅力 填诗词小练习
最深的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最高的楼——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最大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架子最大的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1.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抒情类 古 诗 2.表现手法 词 描写类 表 达 技 巧
(1)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 内涵。 (2)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 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



(1)【答案】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 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 (2)【答案】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 的《归去来兮辞》。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了 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 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 【解析】“听我楚狂声”出于《论语•微子》(新课标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第一节),表达了作者不 愿趋炎附势、屈从权贵的耿介之情;“富贵非吾事” 出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意为自己此次奉召赴临 安并不是追求个人营利,并且也不想在那里久留,表 明自己的心迹。
艺术特色?
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领起全篇, 接下来十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 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 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 从艺术效果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 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艺术的铺 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 人心。
2013全国II卷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 ①引用前人语句,如《扬州慢》中的“过春风 十里,尽荠麦青青”,引用杜牧诗句,表现昔 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 ②用事 运用历史故事,《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 度阴山。”三、四句借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 《史记· 李将军传》中说:“(李)广居右北 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 引用神话故事,如李贺的《李凭弹箜篌引》, 有“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高考诗歌鉴赏题2014年题型分析及答题技巧、步骤归纳

高考诗歌鉴赏题2014年题型分析及答题技巧、步骤归纳

题型分析:从过去这几年的诗词鉴赏题目中可以看出考的多为能力层次中的D类,主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

无论题型如何变,古诗词鉴赏考查重点仍是古诗的语言、形象、意境、思想情感、表现手法、评价观点态度,尤其注意意象、形象的鉴赏和思想感情等。

题型预测:从2007到2013这7年里出现了四次诗、三次词,而无论是诗或是词都以宋代为热门,选的诗词有学生熟悉的诗人、词人,也有学生比较少接触的,但无论如何选的都不是脍炙人口的篇目,却有其代表性。

其中抒发的情感也是多样的,但一般能通过诗词中对景物的描写,对意象的运用和表达形式判断大致的情感方向。

答题一般设置两题,而且两题呈现层次性,由浅到深,又表面到内在,指向不同的考查方向,互不重复,力求考查学生不同的诗歌鉴赏常识和分析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第一题中一般考查语言方面的知识,第二题则考查情感方面的认识,在答题中无论哪个方面,都需要学生结合具体的诗句或者词句来分析,做到有根有据,自圆其说,掌握一定的鉴赏知识和步骤。

在近年来的出题中也力求创新,如2011年第一题中根据词的描述判断花的自然属性,显得新颖、灵活。

在诗的出题中,第一题注重抓住某一重点句或字来问问题,而在词中则会分上或下片来出题,如2010年和2011年的题,在第二题则要考查考生对全诗或全词的整体把握,一般都会涉及感情方面的把握。

比较的题型只在2008年出现过,一般是比较异同,难度相对来说更大,学生更难以把握,所以估计不会出比较的诗词。

答题技巧与步骤:一、要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要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首先要做到从整体上把握诗意。

诗词鉴赏题大多设两道题,从不同的侧面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要对问题作出准确的评价,就要从整体上把握诗词,作到整体理解和局部理解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结合。

1.内容赏析诗词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写景、叙事、哲理、抒情等。

对写景的赏析,要表现出画面的特征,要注意虚实结合。

2014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最新总结

2014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最新总结

十一、用典
• 用典有用典故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 用典故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 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 和态度、个人的意绪等等和愿望,属于借 古抒怀(讽今)。 •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 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析】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 一层外,全是用典。“想当年,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 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 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作者抗金 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二、比拟
• 概念: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 来描写叫拟物。 • 作用: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 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古诗诗赏, 主要是拟人。
三、双关(隐语)
作用: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
• 例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 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 • 【析】“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 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 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 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 岸上爱恋她的青年在对她唱歌言情,但情传 的含蓄,“倒是无晴胜有情”。
六、对偶
• 概念: •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 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 作用: •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 看,意义集中含蓄。
• 例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 【析】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 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 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 例2: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 《春行即兴》) • 【析】这首诗的第三、四句用了对偶的修辞方 法,“芳树”对“春山”,“花”对“鸟”, “自落”对“空啼”。

古诗鉴赏的表达技巧 (2) (1)

古诗鉴赏的表达技巧 (2) (1)

古诗鉴赏的表达技巧古诗鉴赏的表达技巧包含: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和修辞手法一、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具体在写作时时,时常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他。

1、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作用是:①以情动人、增强文章感染力;②开拓意境,表现和深化主题思想;③渲染气氛,显示行文格调,贯通文章意脉。

4、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作用是:①增强文章表达效果和说服力,提高战斗性;②明确文章主题,揭示蕴含的思想意义;③贯通文脉紧凑篇章结构。

5、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关于表达方式“描写”的几点补充:从描写对象的自然属性分,可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人物描写包括:肖像(外貌)描写:即对人物的音容笑貌、衣着服饰、神情姿态等外部特征写。

行动(动作)描写:即对于人的具体行动的描写。

(定稿)古诗歌之表达技巧

(定稿)古诗歌之表达技巧

• 《如梦令》 李清照 • • • • • •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诗中用运用“借 代”的修辞,用 “绿”和“红” 两种颜色分别代 替叶和花,委婉 而含蓄地写叶的 茂盛和花的凋零。
3、比拟
赠汪伦 (李 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流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试分析诗中所用的修辞手法。 分析:三、四句抒情。作者把桃花潭水深与情深 结合起来,以 比物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 深情。妙在“不及”,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的手 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 然而情真。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问题:“寸草心”、“三春晖”分别比喻什 么?说明了什么?
答:以小草比喻游子,以春天三月的阳光来比喻 慈母的恩惠。说明慈母的厚爱,儿子是无以报答 的。
2、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 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 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 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古诗歌鉴借景抒情
间接抒情
托物言志 情景交融 借古喻今
(一)直接抒情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 悠,独怆然而涕下。
问题:这首诗通过什么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 情怀? 【析】诗句开门见山, 直叙登上高台后, “前不 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 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 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
3、情景交融
• 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 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 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 情方式。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 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 细雨微草、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 鸿雁闲鹤、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 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 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 杂的思想情感。

2014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学生用)

2014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学生用)

2014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一个含义很宽泛的概念,而古典诗歌的表达技巧十分丰富,它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拟人、夸张、对比、借代等;二是表达方式,如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而抒情方式又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三是表现手法,如象征、衬托、用典、想象、联想、渲染、动静、虚实等;四是篇章结构,如照应、过渡等。

表达技巧是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阐述观点所采用的特殊的手法。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

一、修辞手法古人十分注重修辞方法的运用,采用比喻、比拟、象征、起兴等手法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采用夸张、对比、设问、反问等手法来突出作品的主旨;采用通感、借代、双关、叠字、对偶、反复等手法使作品中字句更为精巧。

考查修辞方法及其表达效果,是近年来高考的次重点和次热点。

几种常考的修辞方法,其作用如下:二、表达方式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

所谓记叙,是叙述人物经历、事件发展和情景的转换;描写,是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某一对象的状貌和情态;议论,是对景物、事件以及相关的人物命运的态度和评价;抒情,是抒发和表达诗人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其中常用的是抒情和描写。

1、抒情手法常见的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后者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

2、描写手法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描写手法,主要是鉴赏侧面描写中的渲染、烘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白描、工笔、细节等。

(1)渲染——就是对环境、景物进行多方面的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

(2)烘托——就是“烘云托月”,借描绘别的事物以突出主要对象。

烘托又叫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

(3)动静结合——主要有以静衬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等手法。

2014年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完美版)(选用)

2014年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完美版)(选用)
(如燕子的活泼可爱,充满情趣,自然和谐等) (如闲适,愉悦,乐观,郁闷,烦恼,凄苦等)
注:答出两种手法以上,取其答得较好的一种给分。要点 完整,可得满分;但错别字较多,有明显语病的,扣 1分。
表现手法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衬托 (烘托)、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1.直接抒情 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 物”,而由作十年生死两茫 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 凄凉。”作者的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对 亡妻的怀念之情。
11、用典 用典有用典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典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 意绪等等和愿望,属于借古抒怀(讽今)。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 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
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 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 托物言志诗,又叫写物诗。
菊 (郑 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画菊》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品格? 两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菊》抒发作者不求高位,不慕荣利,只求有益 于人的高贵志向。 《画菊》表现了坚守大义,宁死不屈的崇高民族 气节。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 农民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歌舞的情景,前 者忧,后者乐,通过大旱之日两种不同生活场面、 不同思想感情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 的阶级矛盾,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对比
越中览古 李 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2014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2014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第三步)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或:借景抒情。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 别之情。)
3.比较异同型
(2007湖北)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 简要说明 。(4分) 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
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 感染力。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道理浅显化,易于 理解接受。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 美。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表达委婉含蓄,增 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归纳总结
1 .诗歌鉴赏三环节:读懂诗歌 —— 审清题 意——答出规范 2.答题三步骤:准确指出诗句运用了什么 手法 ——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是怎样运用这 一手法的 —— 运用这一手法表达了什么感 情或起到了什么效果。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请具体说明。
这两句用了对偶的修辞,其中“芳树” 对“春山”,“花”对“鸟”,“自落”
2.评析手法之手法定向型
(2005湖北卷)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 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 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 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 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 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 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 凉;夜生凉,泣寒螀① ;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 思量! 〖注〗 ①寒螀:寒蝉。 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和韵律 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 美的完美结合;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 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

2014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最新总结 修改

2014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最新总结 修改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视听结合, 正侧结合,细节描写, 抑扬结合,白描,远近,上下,俯 仰
表现 比兴,对比和衬托,渲染与烘托 手法 象征,联想和想象,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
1.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2. 表现手法:描写手法(远近、点面、动静、虚
表 达 技 巧
实、正侧等)、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 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其他常见手法 (想象、衬托、渲染、象征等); 3. 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夸张、 对比、互文、反复、顶针、双关、通感等; 4. 结构安排:先景后情、先情后景、欲扬先抑、 欲抑先扬、伏笔铺垫、卒章显志等。
分析是否恰当: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 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 情绪。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思考:王维的山水诗有个很突出的特点, 就是“寓动于静”或“动中显静”,请 以第三联为例,对此做简要的分析。
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 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 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 “去!”
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 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 是绿肥红瘦。
借古讽今
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 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例1:李清照的《乌江》:“生当作人杰,死亦 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析】作者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宁肯乌江自刎, 也不愿过江偷生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王朝仓 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简洁而有意味,颇 显豪气。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表达技巧(精简版)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表达技巧(精简版)

2、用典
• 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 • ①化用前人语句。如《孟子》中的“狗彘食 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为杜 甫化用,在《咏怀五百字》中写出:“朱门 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②引用神话故事。如李贺的《李凭弹箜篌 引》,有“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 秋雨”,还有“吴质不眠倚佳树,露脚斜 飞湿寒兔”的诗句,都是形容李凭弹的好。 引用神话传说,能增强诗词的艺术表现力, 构成奇特的艺术境界。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 具体分析其作用。
步骤一: 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诗歌将潭面比作未磨之镜,将湖中 步骤二: 的君山作比皓月银辉下银盘里的一 颗青螺, 步骤三: 两个比喻的运用,使得本诗的景物 描写生动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洞庭 美景的喜爱之情。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
2013全国卷Ⅱ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 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 ①诗歌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 ②以“雪压”表现梅生存环境之恶劣, 从侧面烘托梅的冒寒绽放;梅于月明 之夜绽放,借明月烘托梅之高洁。 ③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却表 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坚贞高洁的品格。
鉴赏表达技巧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提问变体:1、这首诗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什么的?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 何 答题步骤:效果? 步骤一: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步骤二:结合诗句阐释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 体运用。 步骤三:结合此手法的作用回答出怎样有效描 写出意象或意境的什么特征,表达出 诗人怎样的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者“敢爱死”对比;作者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等等。 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指主动请求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 担当重任,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 作赏析。(4分) 国事的深深忧虑。 表现手法中有对比,如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江湖之士的作 “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③ “阳关”“折柳”寄托离别。 ④ “石壕村”代穷苦百姓。 ⑤ “长生殿”代统治阶级 ……
[答题范式] 明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 法) +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 种手法的依据) +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2012年辽宁卷) 初见嵩山 张耒【注】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 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答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 】①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
【答案】残阳即将落去,责怨人们催促的太早。该 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斜阳不 愿离去而责怨人催促的情绪,词人以残阳来暗喻自 己,抒发了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的缠绵之 情。全词虽没有一句言离别,却以景衬情的手法、 以含蓄蕴藉的语言将景和情表达的韵味十足。
鉴赏古典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类
⒋问写作手法、艺术 分析要仔细、全面 手法、表现手法:
答题的步骤及范式
步骤:1、抒情方式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3、表达的情感及效果 范式:本诗运用了(抒情方式)的方式,诗 中的(具体诗句)更(效果、作用)地表达 了作者(情感)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参考答案: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借景抒情,以悲景写哀情;不着悲字而悲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情自现(或寓情于景,不直接写情,而将情完 全寄寓在景物中)。诗人通过“荒居”“业贫”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黄叶”“白头”等悲凉之景抒发了作者此时悲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苦的心情。 [注]蔡家亲:表亲。
借作者代著作。
古诗中用到借代的例子:
①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 如梦令》) ② “终岁不闻丝竹声” ③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
古诗中还有许多例子,如:
① “边声”通常是边塞上引发人们悲愁的风声 、笛声、马的嘶叫等特声响氛围的借代。
② “长安”原为汉唐的都城,后世也作为其它 国都的代称。
2011浙江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 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 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 (1)以情相问,以景作答,看似答非所问,实则 独具匠心。(2)融情入景,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 景,抒情效果浓郁。(3)深山、夕照、秋雨三个 意象连用,极力渲染氛围荒凉,委婉含蓄地表 达了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 苦,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2分)
便作:纵使。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代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2.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 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1、抒情方式
2、描写方式
宣化一中
表达方式之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以乐景写哀情、 以悲景抒哀情 2、借古讽今 3、托物言志

鉴赏古典诗歌抒情方式设问题型 表达方式
⒈直接设问
抒情方式
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触景生 ⒉问“景与 情、情景交融、以乐景抒哀情、 情的关系”: 以悲景抒哀情 ⒊含蓄设问 注意题干提示信息

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 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 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 面。②“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 精神气质
[05年湖北卷]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 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 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 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 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 、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 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 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 凉;夜生凉,泣寒蛩qióng ①;泣寒蛩 ,绿纱 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①寒蛩 :寒蝉。 ⑵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的完 美结合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 (2)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 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 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⑴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 析其独到之处。(4分)
【2011全国新课标卷】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唐代 诗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 ,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岁暮 杜甫 岁暮远为客①,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③。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④? 修辞中有借代,如“烟尘” “鼓角”代边境战争,从视 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对偶,“烟尘犯雪岭”与“鼓角动江城”。 ①“岁暮”句:这年十二月作者客居梓州。 双关,如“岁暮”表面指的是时序岁末,深层指作者已进 ②雪岭:即西山,在成都西面,因终年积雪得名。 入人生暮年,还指唐帝国由盛而衰进入晚唐。 ③江城:梓州城(四川三台县),梓州滨临涪江。 反问,“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 写出了朝中无人 ④请缨:将士自告奋勇杀敌,《汉书.终军传》: 为国分忧,
(2012上海卷)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 情感的。(4分) 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本诗首联 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 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 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 外的心情。
(据借体和本体的不同关系)借代类型: ①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借特征来代替本体。 ②我买了一台“康佳”。 借事物的名称代替该事物。 ③樯橹灰飞烟灭。 借部分代替整体。 ④新时代的雷锋不知千千万。 借专有名词代一般人或事物。 ⑤他走进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 借材料、工具代该事物。 ⑥我建议大家多读点鲁迅。
鉴赏古典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表现手法)分类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 双关、设问、反问、顶针等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其他技巧 动与静、虚与实、对比衬托、渲染 (表现手 烘托、用典、赋比兴、象征 法) 结构 律诗的起、承、转、合 律诗的前二联与后二联的关系 词(曲)上下阙的关系
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 ③写哀景抒哀情。
【2011江西卷】 清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 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 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1.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4分) 答:本诗首联乐景写哀情。春天到来,桃李绽开, 生机勃勃。然而作者想到的是荒野中埋在地底那 长眠的人们,不禁愁绪万端。乐景写哀,愈见其 哀。
托物言志
1.(10年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①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 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 ,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 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 ,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
【2012江西】
( 2 )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 ”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 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 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 (2分)不同点:李词运用明喻手法,秦词运用暗 较两者的异同。(4分)
参考答案: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 箭,将下泄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 作一条线等。 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 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 ③比拟,如说新月“学” 扇。
(2014年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 望江怨•送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 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 ①杪miǎo:树梢。 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
(2014年浙江卷)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唐)李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峡吟(南宋)徐照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 答案:1. 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 【注】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 故写愁 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2. 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诗 第二 ”句。 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然”,愁 22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在人心。 ( 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