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基础知识复习15 古诗词鉴赏(三)表达技巧
高中语文 破题致胜微方法(古诗词鉴赏三)诗歌表达技巧之抒情方式
破题致胜微方法(古诗词鉴赏三)诗歌表达技巧之抒情方式【题文】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谈论、抒情、描写。
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
其中诗歌的重要特点就是抒情,因此诗歌的抒情方式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的重中之重。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都有对抒情方式的考查,因此在备考中我们肯定要高度重视,应娴熟把握抒情方式的内涵和高考命题、答题规律。
一、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
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心情,即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
例: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这首词写梦忆江南,李煜降宋后,懊悔长伴,追忆不断“多少恨”直接抒发作者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与直接抒情相对,指通过对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的抒情,指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谈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
间接抒情的类型与示例:1.触景生情是指人物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发了联想,从而产生某种感情。
情因景起,先有景后有情。
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首句从闺妇“不知愁” 说起;其次句承上“不知愁”来;第三句转出“忽见”二字,正是“杨柳”勾起了少妇的情思,触景生情,产生怨恨之情。
2.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指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面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的含蓄的抒情方式。
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周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当时范仲淹被派经略延安,镇守边陲,防备西夏。
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
时间是秋天,地点是塞下,具体的地方是孤城。
人物是将军和征夫。
他们离家万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飞,听到哀痛的笳声和羌管,自然想家,但功未成,不能回去。
高中语文 高考复习 古诗词鉴赏之鉴赏表达技巧
古诗词鉴赏之鉴赏表达技巧学习目标:1、理解并熟练掌握常见的表达技巧2、能够准确识别诗歌运用的表达技巧,并能分析、评述作者运用这些表达技巧所产生的表达效果3、能够按照题干的要求规范答题,力争多得分备考资料1、整体感知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2、知识网络:(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方式。
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抒情可分为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
描写(人物和景物)——描写人物的角度:正面和侧面;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描写景物的角度:高低、俯仰、远近、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正侧;方法:动静、虚实、点面、正侧、白描、细节描写、渲染与烘托、对比与衬托等。
(2)、表现手法:对比(古今、今昔、正反、前后)、衬托(又分正衬、反衬,反衬包括以乐衬哀、以哀衬乐、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象征、用典、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相生)、工笔、白描(简笔勾勒)、动静结合、比兴等。
(3)、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共7种)(4)、结构特点(谋篇布局):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首尾照应、铺垫、承上启下等。
3、阐释说明一、抒情手段: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一、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
直接抒情能鲜明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感染读者、引起强烈共鸣的效果。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把作者那种蔑视权贵的思想鲜明地表达了出来。
再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鹤雀楼》)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课件
[ 考题再现2]
问题:请从表达方式角度对这首诗尾联加以赏析。
[ 知识梳理 ] 二、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有记叙、抒情、描写、记叙、议论五种, 其中抒情、描写是考查的重点。
1.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就是直接表达作者 思想感情的写作手法。
(2)间接抒情。一般是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 借事抒情
(9)设问: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 容。
(10)反问: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 留下深刻印象。
(11)双关:语言幽默,饶有生趣,生动活泼,含蓄 曲折的表达奥妙的神态和情思。
(12)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 答题格式 ]
这首诗(一联)用
修辞手法,
写出了Biblioteka , 抒发(表达)了的情感。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借助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
第三步,点出该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烘托了 怎样的意境。
一般答题格式:
是 的意思。
地写出了
(景物)
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
情感(或艺术效果)。
[ 变式 训练]
“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敲”换成“玩”好不好?
归纳答题步骤
第一步: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敲”字更好。
[ 知识梳理 ] 二、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
2.描写方式 (1)细节描写。一首诗歌,恰到好处的运用细节描 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情和心理、 揭示主题思想等作用。
(2)白描。白描主要用简练的文字描摹对象,不重 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如实地勾画出描写对象的情 态面貌,具有传神和突出主体的作用。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知识总结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知识总结(一)修辞手法(注:有些修辞手法的概念见本书第一编第七部分修辞格,这里重点解读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表达作用)【比喻】运用比喻,突出事物特征,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繁冗为简洁。
例如写“愁”:南唐李煜云“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江水写愁,使人想到愁意之绵长。
【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运用比拟,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更生动形象。
如北宋刘欲的《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诗人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的“恶作剧”的喜爱之情。
【夸张】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可以引人注目,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以启示。
如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其愁思的深重。
【借代】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不但能使语言简练生动,而且能起到使诗歌含蓄而富于变化的效果。
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两句,用“布衣”这样的穿着来借代身为平民的自己,从身份上很好地契合了诗作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谴责的社会现实。
【双关】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含蓄风趣,耐人寻味。
如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中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既写出了江上的阵雨天气,又把诗中少女的迷惑、眷恋和希望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巧妙地描写了出来。
【对偶】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如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感慨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闷。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5: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讲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5: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讲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专题15: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讲案)目标明讲1.了解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
2.掌握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基本方法,准确鉴赏诗歌中的表达技巧。
考点详讲◇考点一:修辞手法【真题回放】1.【2016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8分)野望(唐)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
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
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
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1分)A.第一、二句中的“白雪”与“清江”B.第三、四句中的“诸弟”与“一身”C.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与“答圣朝”D.第七、八句中的“时极目”与“日萧条”(2)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本诗,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
B.第三、四句“海内”“天涯”切合“野望“二字。
C.第五、六句中的“迟暮”“涓埃”切合“望“字。
D.第七句中的“出郊”“极目”切合“野望”二字。
(3)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5分)2.【2016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8分)水仙子.舟中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
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一笑琅然。
(1)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4分)(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
(4分)【规律探秘】高考对于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作相应的具体分析,而不能泛泛而谈。
高考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个层面,一是辨认修辞格,二是说明其表达效果。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个相当复杂的概念,与“表达特色“艺术手法”“写作特色”“艺术表达”等都属同义语。
广义上指诗人在表达思想感情和行文措辞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包括修辞手法(针对诗句而言)篇章手法(针对全诗)、表达方式、结构方式四大类。
一、修辞手法1. 比喻: 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将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也叫“打比方”。
作用:或化平淡为生动,或化深奥为浅显,或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具体可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2.比拟: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手法。
其形式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作用:把物人格化或人“物化”,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画面更加鲜明灵动,使表情达意更别致、隽永。
3.借代: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手法。
被代替的人或事物叫“本体”,用来代替的人或事物叫“借体”。
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4. 夸张: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一种修辞手法。
作用: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更强烈、鲜明、形象,更能感染读者。
5. 对偶:用字数相同、结构形式上相似或相同,意义上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
作用:形式整齐,结构对称,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记忆。
词句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使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
6. 排比: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类似、内容相关的句子成分或句子来表示强调和层层深入的一种修辞手法。
作用:增强语势,渲染气氛,强调内容,强化感情。
7.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或句群的修辞手法。
高考语文复习: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课件
•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 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
• 的幌子。
鹧鸪天 代人赋
• 答: 运用了对照(或对照) 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 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 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 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 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 情。
小斋即事
• 【参考答案】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 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 自己的“志”;直——正直、方—— 有棱角。正因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变, 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 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 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 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五、方法总结
五、方法总结
1、表现手法: • 2、表达方式: • 3、修辞手法: • 4、构思技能:
鉴赏古诗词,表达技能包括
• 1、表现手法:烘托(衬托)、对照(对照)、想 象、联想、类比、象征、用典、渲染、托物言志、 动静相衬、以动写静、虚实结合、欲扬先抑等。
• 2、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描写四种表达 方式。而就古代诗歌而言,描写、抒情两种表达 方式比较常见,是考查的重点。
• 1.揭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 旨。
• 2.交代写作原由或目的,暗含情感,奠定作 品的感情基调。
• 3.揭示作品的线索。 • 4.表明诗歌的题材。 • 5.暗含诗歌的表达技能。
三.一般诗歌阅读三步法
• (二)读正文 • 1.抓关键字词,定位情感基
调。 • 2.抓景、事、情,推诗词主
旨。 • 3.抓尾句,揣摩诗歌感情。
鉴赏古诗词,表达技能包括:
语文 高三总复习 古诗3表达技巧3(表现手法)
• 这首诗通过描写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 景,营造出春天山谷中的一派生机,而这 些动景更衬托出一片静谧的意境,以动衬 静,韵味无穷。
• 例14
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答:用典。许由被烧死也不出来做官。
3、表现手法: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用典、抑扬、象征
4、修辞手法: 比喻、通感 、拟人、夸张、借代、设问
反问、互文、双关、对比、用典、对偶等
1、虚实结合 (1)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A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如《梦游天姥 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 B已逝之景之境。“谈笑间,樯橹灰飞 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 C设想的未来之境。如柳永《雨霖铃》 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 (2)“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在 诗人眼前的实象、实事、实境。
例9、说说下列诗歌属于哪种表现手法?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用典、抑扬、象 征、点面结合、明暗结合、乐景写哀、 哀景写乐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例11、鸟鸣涧 王维
•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巩固例9、说说下列诗歌的表现手法?
• 塞上听吹笛(高适) •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 答: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 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 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 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 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将 “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 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色香洒满天山。战士们 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 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中学高三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与表达技巧
中学高三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与表达技巧作为中学生的你,随着高三的到来,复习备考压力逐渐加大。
而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对于高考来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其中,诗歌鉴赏与表达技巧更是高考中的热门考点。
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中学高三语文复习中的诗歌鉴赏与表达技巧。
一、诗歌鉴赏1. 了解诗歌体裁和基本元素在进行诗歌鉴赏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不同的诗歌体裁和基本元素。
常见的诗歌体裁包括诗、词、赋等。
而在具体鉴赏时,需要注意作者、题目、体裁、韵律、意境等基本元素的分析和阐述。
2. 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境诗歌是通过独特的语言艺术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在鉴赏诗歌时,首先要明确诗歌的主题是什么,作者借助怎样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来表达这一主题,进而展现出什么样的意境。
3. 解读诗歌的修辞手法和意象修辞手法是诗歌所特有的表达方式,通过语言的运用使诗歌更富于表现力。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仗等等。
意象则是通过作者的描写创造出具体的形象,使诗歌更有感染力。
4. 分析诗歌的结构与韵律诗歌作为文学形式的一种,它的结构和韵律也是需要被分析和解读的。
在进行诗歌鉴赏时,可以从诗的布局、节奏、押韵等方面入手,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与韵律,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涵。
二、诗歌表达技巧1. 提炼中心思想在写作诗歌时,首先需要明确自己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是诗歌的灵魂,是整首诗的核心。
通过思考和把握中心思想,可以更好地创作和表达自己的诗歌作品。
2. 借助修辞手法和意象进行表达诗歌是一种富于感知和情感的表达方式。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意象,使作品更具韵味和艺术感。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修辞,将抽象的思想和情感转化为具体的形象。
3. 注重节奏和押韵的运用诗歌的节奏和押韵是表现诗歌韵律美的重要元素。
在写作诗歌时,可以通过考虑诗句的长度和音节的变化,使整首诗的节奏感更加协调和流畅。
同时,押韵也是诗歌表达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可以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高考语文复习课件 古诗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二、表现手法:采取表达方式时运用的技巧。包括描写手法、 抒情手法
抒情手法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之士的幸 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
——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典诗歌表达技巧
一、表达方式:诗人将抒写对象外化的途径。包括描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抒情(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 兰、同是天涯沧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记叙(故人具鸡 黍,邀我至田家;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越王勾践灭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议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江东弟 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等.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一句,融合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表达方式.
5,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 对偶、设问、反问、谐音双关、谐义双关)
6,其它表现手法: 白描、象征、用典、联想、想 象、渲染、烘托、衬托、对比、夸张、
结构形式
术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先景后情、先总后分、
开门见山、做铺垫、埋伏笔、
过渡、层层深入、
首尾照应、呼应、卒章显志等。
比
喻
修辞方法
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互文,是指古代作家在写作时为了增强某种表达效果,把 本应该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使同句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 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理解时又应该合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法。 互文修辞的运用能收到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 寻味的艺术效果。
高考古诗鉴赏-表达的技巧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A、首句运用互文见义的写法写诗人由眼前
的“明月”和“关”联想到秦汉两代曾经
有效的抵御匈奴的入侵。
B、二句写外族入侵,战士们因抵御外侮而
长期不能归还。
C、三、四句借用飞将军李陵的典故,对当
时领兵远征的主将进行了赞扬。
D、这首诗的情绪悲壮而不凄凉,明畅而不
浅露,慷慨而又含蓄,体现了王昌龄七言
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
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诗人豪迈、虽受摧
残而不屈服的乐观精神。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
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
6
阅读下面的诗,分析有关表达技巧: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 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 的感情。
.
5
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
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
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
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
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
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
的心情。
技巧九: 细节描写
.
30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技巧九: 细节描写
.
31
小结
技巧九: 细节描写
通过人物的细节描写来抒发内心 情怀。
.
32
十二月带尧民歌•别情
王实甫
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抒情方式的选用,也包括艺术构思上的巧妙运用。
古代诗歌常用表达技巧梳理一、表达方式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
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往往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发表的意见。
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如“借景抒情”)。
二、修辞手法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比做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作用:有突出事物的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现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特征、标志代本体。
作用: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的作用。
4.对偶:用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从形式上看,音节整齐匀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含蓄。
5.比拟:把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做物来描写叫拟物。
作用: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作用:运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绘景可将景物描写细腻,生动形象,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抒情可使文章节奏和谐,增强语势,深化中心。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作用: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作用:可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
三、表现手法1.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人教版高三必修教学总结)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人教版高三必修教学总结)1.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
直接抒情,尤见出豪爽与飘逸之风。
2.借物抒情:宕开一笔,似有意似无意更显多情。
3.托物言志:似在咏物,实为表志;物耶人耶,融为一体。
4.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
5.以乐景写哀情: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如欧阳修的《踏莎行》“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以散发芳香的青草与和暖的春风这两种乐景反衬词人无穷的离愁别绪这一哀情。
又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是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昔日游上苑时的热闹与美好正显示了今日处境的凄凉。
6.动静结合:诗中人、事、景的动静有机地结合,画面更和谐。
7.虚实结合:虚与实互相联系,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大大丰富了诗中的意象,开拓了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了人们的审美趣味。
有时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有时能产生渲染烘托的作用,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8.色彩丰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往往一体。
9.白描与工笔:白描手法,只用线条勾画,不加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乍一见平淡无奇,细嚼之如饮酒,回味无穷。
工笔是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浓墨重彩的描绘。
10.对比:让事物、形象、情感表现更鲜明、突出。
11.渲染: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的描写、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12.衬托: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
衬托手法又分两种:一种是正衬,一种是反衬。
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来衬托,有以动衬静、以美衬丑、以乐衬苦等,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等都是以动衬静。
13.抑扬:指的是在褒贬人、事、物的时候,为了使人信服,或预先防止别人的反驳,常对要褒的先写其不足,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这种手法就是抑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虚实结合――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一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二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三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简单说,“虚”的方法,其实也就是作者想象联想的方式,从我们读过的作品来看,主要有两种:一是遥想,二是梦境。而眼前之景之事则为实。“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
细节描写――中国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精悍,这样就不象叙事性作品那样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但是,即使是短小的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也同样不能忽视了其中的细节描写。这一点特别需要加以注意。文学作品中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也能获得“见微而知著”的效果。
⑵文艺表现方法:赋、比、兴;象征联想等。
篇章结构:
主要指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2)本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含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
参考答案
1、(1)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2)在大自然中感受到闲情逸趣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
(3)能结合景(“野凫眠岸”“老树著花”)和情(“有闲意”“无丑枝”)加以分析即可。
2、衬托手法。新安江哪能比得上清溪这样清澈见底呢!(“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以新安江水色之清澈衬托出清溪之水更清。比喻手法。诗人以“明镜”喻溪水,足见其清澈。
互文――“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A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这样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B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
动静结合——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为声,“动”为动),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表现手法:
⑴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抒情、描述是重点。
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这种方式比较直观。
间接抒情――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
解题格式:
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习题演练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衬托与对比――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的条件来突出主体。反衬就是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衬托主体。对比就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
方法指正
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
(1)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2)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3)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
(4)解释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仔细揣摩诗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将它简述出来。
答:。
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根据诗意填空。
感遇
陈子昂
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 ,乃属放麑 翁。
孤曾犹不忍,竞以奉君终。
[注] 相:当时诸王子都有太傅,称为相。 麑(ní):幼鹿。
(1)武则天为了夺取政权,杀了许多唐朝的宗室,甚至杀了太子、皇孙。上行下效,满朝文武大臣为了效忠于武则天,干了许多自以为“大义灭亲”的残忍事。这首诗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首诗,实质是一首针砭当时政治风气的诗。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复习15古诗词鉴赏(三)表达技巧
知识讲解
表达技巧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在诗歌鉴赏中,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文艺表现方法)、篇章结构。
修辞方法:
除了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些修辞方法外,下面几种也是古诗词中常用到的修辞方法。
用典――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正侧结合――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侧面描写的方式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
点面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往往得到指出一点,隐括全面的效果。
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
东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与船迟。
野凫眠岸在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自唐以来,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说诗人既要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请指出在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并说说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体现的。
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诗歌中只要有景语,就一定与作者的情感有关,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关于情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情,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景了——哀景、乐景、愁景?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删去)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描写技巧:烘托与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等。
渲染与烘托—-渲染与烘托本都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渲染是指国画中,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这样一种加浓形象的手法(删去)。诗歌中则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删去),以突出形象。烘托是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对同一事物,可以从正面渲染,也可以从侧面烘托。
列锦――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象,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运用此修辞可达到的艺术效果是:①凝炼美。诗词有时故意让成分残缺,从而达到简洁凝炼的效果。②简远美。所谓简远,是指选取那些具有概括性的事物,经过作家巧妙的艺术处理,使之凝聚丰富深广的思想内容和情感。③含蓄美。含蓄,就是不把意思直接完全说出来,而是委婉地道出,从而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1)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