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协商民主视阈中的人民政协功能发挥及其完善途径_王梅枝

合集下载

着力提升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效的思考

着力提升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效的思考

着力提升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效的思考在中国的政治体系中,人民政协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赋予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地位。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效并不完善,导致其在维护人民权益、推进民主决策等方面的作用受到了限制。

为了提升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加强政协委员的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在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效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政协委员的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只有让政协委员明白协商民主的重要性和价值,才能够全面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社会资源,为协商民主做出更大的贡献。

与此同时,政协也需要为委员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以提高他们的协商技能和专业水平。

二、拓宽协商民主渠道为了提高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效,协商民主渠道的拓宽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政协应该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充分了解群众的意见和需求,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此外,政协也应该拓宽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之间的协商渠道,以增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三、加强政协对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建言政协委员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社会资源,积极研究当今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并系统地提出建议和意见。

在提出建议时,政协委员要为政府提供可行的实施路径和具体的建议,以增加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实际效果。

四、建立协商民主的权威体系为了提升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效,建立权威的协商民主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政协可以建立独立的政协研究机构,以加强对各种政治、经济、文化问题的研究和思考。

此外,也可以借鉴现代西方的立法和行政制度,建立协商民主的权威体系,让人民政协真正成为政治协商和决策的重要力量。

综上所述,提升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和调整。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才能够让人民政协更好地发挥其协商民主的作用,推进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试论提高政协参政议政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试论提高政协参政议政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试论提高政协参政议政质量的途径和方法提高政协参政议政质量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要进一步发挥政协委员的智囊作用,提高参政议政质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理论水平的提升政协委员应时刻关注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学习先进理论,拓宽视野,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钻研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参政议政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政协委员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基础,注重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理性思考。

二、专业水平的提升政协委员在参政议政过程中,应对所专业领域有较高的认识。

要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高,通过广泛的调研,深入了解专业领域的重大问题,提高对相关产业发展状况的把握,多掌握国际最新资讯以及其他地区先进经验。

政协委员应努力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智囊,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专业特点,充当给各级政府提供咨询与建议的重要桥梁。

三、科学合理提出意见和建议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是反映人民群众调子的重要渠道,需要在履职中遵循科学合理、互相协调的原则。

委员们有责任认真发扬审慎求真的精神,理性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对待提案要严谨可行、实实在在,防止无根据、杜撰内容的出现。

此外,提案内容的语言表达也要生动流畅,注意表达方式的合理性和亲和力。

四、政治纪律和严格要求政协委员是以“五不”、守纪律、讲规矩为最高原则的。

要保持政治敏锐性、思想敏感性、观察敏感性,言行举止体现委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相信各位委员会在履职过程中全面做到“五不”。

五、加强沟通交流政协委员应注重加强与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各类人群的交流,以便更好地听取各方面意见,引入新思想,使研究提案的过程有更广泛的参与性。

政协委员也要通过参加各种政协协商、研讨和座谈会、交友互助等方式,增强彼此的交流,不断提高政协委员队伍的质素。

综上所述,政协委员作为履行使命的关键群体,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思路清晰、站位正确、意见一致、形式得当。

关于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实践与思考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人民政协是我国唯一的具有系统性、普遍性、代表性的协商机关,其组成人员包括不同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代表了广泛的社会利益和多元化的诉求。

通过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我们可以实现更加广泛的民主参与、更加公平的协商决策和更加稳定的社会秩序。

首先,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可以促进民主参与。

人民政协作为联结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桥梁和纽带,为不同利益集团提供了参与政治决策的平台。

各方通过人民政协这个平台,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诉求,参与协商和决策的过程,推动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利益得到合理的反映和实现。

这样一来,民主参与就不再局限于少数人或特定人士,而是广泛涵盖了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民群众,使政府决策更加民主、科学和公正。

其次,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可以实现公平的协商决策。

人民政协的成员代表了各种政治力量和社会利益,其议案、建议和意见被视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声音。

通过充分协商、摆事实、讲道理,人民政协可以促使各方利益进行公正、平衡的权衡和协调,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可以充分考虑人民政协提出的各方意见,避免偏颇和失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最后,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作为一个包容性较强的机构,人民政协可以成为不同阶层、不同利益集团之间沟通的桥梁和媒介。

在重大社会矛盾和争议出现时,人民政协可以组织各方展开对话和协商,化解矛盾、调解纷争,避免矛盾的激化和社会动荡的产生。

通过积极发挥作用,人民政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凝聚社会共识,减少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总之,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对于推进民主参与、实现公平协商决策和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在社会生活领域里,协商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润滑剂。

在政治生活领域里,协商民主则是一种重要的民主形式。

从日常社会生活中的管理和决策,到一年一度的各级“两会”,这一民主形式运用广泛而普遍,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和决策的重要方式。

一、协商民主的由来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对一向推崇的选举民主有了新的认识,理论界普遍认为选举民主存在缺陷;首先,选举民主以体现多数人的意志为前提,忽略了少数人的意志;其次,选举人在行使完选举权以后,发现自己推选的政治团体经常无法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

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学者约瑟夫·毕塞特提出了“协商民主”的概念,希望可以作为选举民主的补充形式。

协商民主在西方是政治理论新课题,也是新实践。

与西方不同,协商民主在我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协商民主最为显著。

例如,解放区政府“三三制”、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民主建国纲领、建国前提出的“五一”口号都贯穿了协商民主的政治理念和行动措施。

建国前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政协会议,更是协商民主的生动体现。

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关系更是协商民主的典范。

1991年,中共中央有关领导在当年“两会”中共党员负责人会上,首次提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力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选举和投票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

”XX年2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重申了这一重要思想。

XX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首次提出“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是中国社会主义的一大特点”。

XX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政协全国委员会党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贯彻落实情况的报告》的通知,肯定了“协商民主”这个重要概念。

XX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从国家制度层面确立了协商民主。

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论文

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论文

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论文20世纪80年代,西方社会为了弥补选举民主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民主理论—协商民主理论,从此在西方理论界掀起了一股协商民主研究热潮。

当西方的协商民主研究还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的时候,协商民主在中国已经有了六十多年的实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全文如下:摘要: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中国式协商民主制度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对我国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内涵与特征、价值与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

关键词: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政治协商;作用一、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兴起人民政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之一,其主要特征是政治协商。

其核心是协商、对话、讨论、辩论与共识。

学界对于中国是否存在协商民主,以及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否是一种协商民主存在着广泛的争议。

在这种背景下,分析和研究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问题,对于推动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和理论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协商民主是上世纪80年代西方兴起的一种理论思潮,90年代以来受到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从本世纪初开始中国学者也兴起了对协商民主的研究。

协商民主是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以公共利益为诉求,在信息公开透明的条件下,公民、政党或者利益集团等组织通过对话渠道进行充分的利益表达和协商,力图反映所有参与者的意愿和利益,以寻求立法和决策合法性为目标,强调合作与共识,达成共赢的效果。

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参与主体的平等性。

协商民主必须是平等公民之间的自由协商,有平等的言论机会;参与方式的广泛性。

协商民主以多方参与者面对面对话、讨论、辩论、商谈、审议等方式,最终协商作出决策的过程;协商过程的透明性。

协商性民主强调信息的公开透明,强调公民的知情参与,作出理性判断;协商结果的共识性。

协商民主要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共识,比如法律、政策。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重要渠道作用 切实推进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工作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重要渠道作用 切实推进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工作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重要渠道作用切实推进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政协重要渠道作用切实推进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工作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

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阐述了协商民主的重大意义,提出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对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了全面规划和部署。

作为基层政协,应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创新,增强基层政协开展协商民主工作的生机与活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为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作出应有贡献。

一、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的理解和探索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中,协商民主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人民政协与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已成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典型形式,日益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一)人民政协本质上就是开展协商民主的组织和载体。

人民政协政协章程明确规定,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二)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过程就是实现协商民主的过程。

协商民主是人民政协的核心内涵,体现在人民政协的会议制度和日常工作的始终,贯穿于人民政协工作的全过程,是人民政协发挥作用的基本职能和基本方法。

通过民主协商、沟通讨论,最大限度的达成一致,这体现了协商民主的主要精神。

人民政协的履职过程实现了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无论是政协的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或专委会议,还是开展调查研究、视察、提交提案、社情民意或其它履职形式的过程,都具有协商性、建议性,都是协商民主的过程。

(三)人民政协开展协商民主的机制不断健全。

当前,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机制和制度不断完善,包括基层政协在协商议题的提出和确定、协商活动的安排和进行、协商成果的报送和运用、协商意见的转化及反馈等方面,都建立起一系列的制度、规定和运作规程,形成了“全体会议整体协商、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主席会议重点协商、专门委员会议对口协商、提案办理面对面协商”的工作格局。

浅谈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

浅谈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

2 .组 织 层 面 。 人 民政 协 作 为一 种 非 国家权 力
机构 ,它 区别 于领 导机 关 、权 力机 关 、行政 机 关而 独立 存在 于我 国政治 体系 之 中 ,有 明确 的职 能定位 和较 为 完善 的工 作机 制 ,从而 确保 了人 民政协 协 商 民主 的有序 性和 常态 化 。 3 .界别 层 面 。 人 民政 协 以界 别为 基 本 构 成 单
理论 硼究
浅 谈 发挥 人 民政协
协商 民主 重 要 渠道作 用
杨 毅
中共 十 八 大 强 调 指 出 : “ 坚 持 和 完 善 中 国 共 挥作 用 具有 国家 宪法 的保 障 。
产 党领 导 的多党 合作 和政 治 协商 制度 ,充 分发 挥 人
民政协 作为 协商 民主重要 渠 道作 用 ,围绕 团结 和 民 主 两大 主题 ,推 进 政治 协商 、 民主监 督 、参政 议 政
举 民主 具 有强 烈 的竞 争性 、对抗 性 和排 他性 。我 国 在 建 设社 会主 义 民主政 治 过程 中将 选举 民主与 协 商 民主 这两 种 民主 形式创 造 性地 结合 起 来 ,在 保 障 人
民行 使投 票权 利 的 同时 ,积极 运用 好 协商 民主 ,既 尊 重 了多 数 人 的意 愿 ,又 照 顾 了少 数 人 的合 理 要
程序 ,坚持协 商 于决 策之 前和 决策 之 中 ”的政 治要 求 ,加 强顶层 设 计 、统筹 谋划 ,研 究规 范政 治协 商
的 具 体 运 行 机 制 ,适 时 制 定 出 台 有 关 具 体 实 施 意
见 ,细化 政协 履 行职 能 的 内容 、形 式 、程序 、成 果 运用 和反 馈及 其 具体 可行 、相 互衔 接配 套 的操作 规 程 ,进 一步完 善 协商 议题 的确 定机 制 、协 商程序 的

浅谈如何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中的作用

浅谈如何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中的作用

收 稿 日期 :09— 3— 3 20 0 2
作 者简 介 : 晓山, , 宁省社会 主义学 院副 院长 , 梅 男 辽 教授 ; 王淑华 , , 女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 , 教授 。
1 6
梅晓 山
王淑华 : 浅谈如何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人 民政协 中的作用
20 0 9年第 4期
20 0 9年 8月
中央社会 主义学 院学报
J 0URNAL oF .E 1I CENTRAI | ,D『 sTn TTE OCI U oF S ALI M S
Au ., 0 9 g 2 0
第 4期 ( 总第 10期 ) 6
NO. Ge. 6 4( 1 1 0)
浅谈 如 何 充 分 发 挥 民主 党 派 在 人 民政 协 中的作 用


民主党 派作 为政 协界 别 的特 点 、 势 优
我 国各 民主党 派 是 政 协 的主 要 界 别 。要 充 分 发 挥 民主党 派在政 协 中 的作 用 , 先要 研究 民主党 派 作 首
为界别 的 特点 , 而 根 据 特 点 , 分 发 挥 其 优 势 。现 进 充
在 全 国政协 有 3 4个 界别 , 相对 于政 协 其他 各 界 别 , 民 主党派 有 以下几 个 特点 。
( ) 织程度 较 高 一 组 提高 界别组 织 化程 度是 体 现政协 界 别 特色 、 挥 发
取信息的组织渠道 、 整合参政力量 的组织凝聚力 、 提 供参政活动的经费保 障、 调参政活动 的组织力度 , 协 利 于 民主党派 充分 发挥 自身作 用 。 ( ) 才 资源优 势 明显 二 人 民主 党派 的组 织 发 展 都 有 各 自协 商 确 定 的发 展 范围 , 每个 党 派 的主体 基础 都相 对集 中和 固定 。由于 加 入 民主党 派 的 门槛较 高 , 在许 多 学科颇 有 建 树 的专 家 学 者 、 府 公务 人员 成 为 民主党 派 的 中坚力 量 。各 政 民主党 派 智力 密 集 、 才 荟 萃 , 民 主党 派协 商 产 生 人 从 的政协 委 员是 各 民主党 派从 专业 素质 到社 会影 响力 、 社 会 活动 力都 相对 较 高 的一个 群体 , 政议 政 的意识 参 和能 力都 较 强 。 他 们 对 本 行 业 、 专 业 的情 况 最 了 本 解 , 有发 言 权 。 民 主党 派 中知 识 分 子 相 对 集 中 , 最 人

努力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

努力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

努力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摘要】以人民政协为制度形态和组织载体的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协商民主作为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安排,对于保障政治生活的有序高效运作起着重要作用。

人民政协制度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协商民主理念和价值要求,主要体现在人民政协的发展过程始终贯穿着协商民主的核心理念;人民政协的界别构成体现了协商民主在主体维度的价值理念;人民政协的履职过程践行着协商民主的价值理念;人民政协的工作原则蕴含着丰富的协商民主理念。

努力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需要做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建立和完善协商民主的运作制度和法律体系。

【关键词】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宣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成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但作为中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并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及对外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60多年来,人民政协以其特有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行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以人民政协为载体,运用协商民主所构建的社会治理和政治沟通平台,对于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过程中,应继续坚持和完善人民政协这种协商民主的制度形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浅谈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与制度创新

浅谈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与制度创新

浅谈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与制度创新所谓协商民主,就是公民通过自由平等的对话、讨论、审议,参与公共决策和政治生活,力图使权力行使和利益分配更为充分地反映公民意志,同时赋予立法和决策合法性的治理形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等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是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部署,反映了人民政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尤其是十八大报告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相关论述,对于人民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科学履职水平,推动人民政协工作,开创人民政协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但是,也应看到,当前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协商主体性质不同。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作为两种不同性质的协商主体在协商中的地位不完全平等,作用不相同。

中国共产党制定政策,各民主党派提出意见,所提意见并不具有政治约束力。

各人民团体、各界别以及公民个人参与决策讨论范围十分有限,影响力不足。

而真正意义上的协商民主要求作为协商主体地位平等,都是政策的制定者。

其次,人民政协的组织结构尚不完全适应当代中国社会政治多元化的利益表达机制。

在人民政协组织中,既有党派构成,又有社会界别构成,同一名政协委员可能既是党派代表又是界别代表。

这种组织构成和委员的多重身份,容易模糊政党之间的政治协商与政党和社会利益集团之间政治协商的界限。

事实上,前者之间的政治协商更为侧重政治利益和政治影响力的合理分配,后者注重权力和利益交换的公平合理。

加上目前有些团体和界别无相应的组织保障,无以保证自身作为协商主体,参与协商对话,有效地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

第三,人民政协的工作主题是团结和民主。

大多数情况下,政治协商能够达成较为一致的意见和看法。

但在深层次问题上,“团结”和“民主”两种不同类型的政治功能可能存有内在的冲突,如按照民主的要求,应当允许不同意见者充分表达意见,但现实中更为强调团结一致的要求,持不同意见者往往是“说了白说”,因“民主”产生的分歧最终须服从“团结”的要求。

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作者:梁立敏来源:《乡音》 2019年第12期梁立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要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大力推进履职能力建设,努力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确保政治方向上的正确性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的最大特点,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也是人民政协开展协商工作的最大规矩和根本原则,这是由人民政协发展历史决定的,是由人民政协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决定的。

人民政协必须努力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

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各参加单位,包括参加政协的各民主党派必须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要求落实到协商实践中,推动政协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前进。

二、准确把握性质定位,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提升政协与党委政府工作的协同性准确把握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依照宪法法律和章程履行决策前协商的政治功能,辅助党委、政府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

要把发挥政协制度优势,放在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的大框架下来谋划,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论协商民主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功能

论协商民主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功能

论协商民主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功能
现代化的国家治理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其中论证协商民主在国家治理过程中扮演着很
重要的角色,从而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治理过程。

论证协商民主不仅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
政治方式,既可以建立公民社会,也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实施一系列的改革政策。

首先,论证协商民主可以构建一个更加开放的政治氛围,帮助政府以更加公开、透明的方
式向民众传达政策和规定,以促进公民参与政治表达和参与。

此外,论证协商民主可以为
政府提供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从而有效地监督政府服务,落实宪法、法律和政策等措施,使其更加切实可行。

其次,论证协商民主可以提供更加完善的宪法支持,不仅可以促进民主和法治,还可以建
立一个必要的制度框架,从而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更加有效地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此外,论证协商民主还可以协助政府处理当前难以解决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促进民众积极参
与其中,从而使现代化国家治理过程中更加有效地实现。

最后,论证协商民主也可以强化公民参与政治的社会意识,帮助政府建立全民参与的政治
制度,从而形成一种社会对正确的国家治理观念的共识。

总之,论证协商民主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应重视论
证协商民主的实施,以便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试论提高政协参政议政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试论提高政协参政议政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试论提高政协参政议政质量的途径和方法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

认真研究总结政协参政议政工作的规律和经验,强化政协参政议政职能,对于政协组织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政协如何抓好参政议政工作,提高参政议政质量,我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予以探索。

一、把握好“度”,定位准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人民政协的这种性质,决定了人民政协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参政议政机关,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处于参政地位。

政协只有在特定位置范围内履行职能,把握好“度”,政协工作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才不会偏离国家政治体制的轨道。

政协应从以下几点把握好参政议政的“度”:在认识上,一方面不能因为政协不是领导机关和权力机关而自我贬低,无所作为;另一方面,也不能因为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把政协工作摆到不恰当的位置上。

在内容上,要注意突出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团结各界代表人士,凝聚人心,帮助区委区政府出主意,想办法,提建议,为党政机关当好参谋。

在方法上,不能靠命令,而只能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通过协商讨论,以理服人,提出正确的意见和建议。

在效果上,要看政协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所反映的社情民意被党政机关采纳了多少,有多少意见和建议纳入决策程序,有多少意见和建议产生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大量事实证明,政协只有立足自身特点,在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各个环节中把好“度”,参政议政才能见成效。

二、落实“三化”,健全机制参政议政是政协的基本职能,随着参政议政工作的深入开展,建立和完善参政议政机制十分必要。

一是要加强建章立制的工作。

要对政协在实践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如政情通报、委员专题协商会、界别活动、市民座谈会、反映社情民意等工作要用制度形式确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使政协工作制度更加健全、程序更加明确、活动更加规范。

如何发挥人民政协“重要渠道”作用

如何发挥人民政协“重要渠道”作用

如何发挥人民政协“重要渠道”作用作者:姜瑞荣来源:《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第02期摘要:本文通过论述人民政协的“重要渠道”作用,提出了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代发展的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协调民主;人民政协;渠道中图分类号:D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63(2013)02002803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并指出:“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地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

”这是历次中共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人民政协重要渠道作用,作出最富有新意、最具有权威、最深刻全面的论述。

人民政协的“重要渠道”作用与“协商民主”的演进过程是与时俱进的。

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中的作用。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使人民政协“成为党团结各界的重要渠道”。

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对人民政协作用归纳为“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将“协商民主”的论述纳入报告,明确提出“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这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也是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时俱进的结果。

也就是说,从十四大到十八大的20年期间,人民政协重要渠道作用经历了一个不断拓展的过程,发挥了“党团结各界的重要渠道作用”,在推进稳定改革发展大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思想和实践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提出了协商民主制度和重要渠道作用。

完善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的路径研究

完善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的路径研究

完善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的路径研究作者:赵云来源:《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年第06期摘要: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具有显著的时代价值。

当前,人民政协在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制约专门协商机构进一步发挥作用。

新时代应不断完善制度,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把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力量支撑。

关键词: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完善路径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1.06.006[中图分类号]D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21)06-0040-06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开辟‘中国之治’的重要制度设计和独特治理平台”[1]。

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具有显著的时代价值。

当前,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在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制约着其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习近平指出:“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需要完善制度机制。

”[2]296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完善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的要求[3],为新时代加强人民政协工作、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

新时代新征程,要进一步完善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以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筑牢专门协商机构发挥作用的制度根基。

一、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时代价值(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

”[4]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表现。

如何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

如何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

如何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作者:暂无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4年第1期关键词: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党的十八大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我们党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十八大之后,各地积极推进协商民主建设,完善协商制度,创新协商内容和形式,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和实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出进一步部署,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民主政治制度选择上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具有里程碑意义。

我们要按照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经过60 多年的发展,各级政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工作方法、实践模式和工作网络,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开创者和探索者,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起着示范、带动、推进作用,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

它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依据宪法、中共中央文件、政协章程和规定开展协商;以团结和民主为两大主题,在发扬民主过程中增进团结,在巩固团结的基础上夯实民主基础;协商主体包括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宗教、各阶层、各界别代表人士,党派合作性和界别代表性有机结合,具有广泛代表性、巨大包容性和智力密集性;在政治体制运行中与党委、政府、人大共同构成四大系统,具有全国、省、市、县四级组织体系;围绕党和国家工作中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通过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和提案、视察、专题调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大会发言等经常性工作,开展协商议政活动。

政协协商民主的重点是,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把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的总体布局,进一步研究制定规范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具体制度,对涉及政协履行职能的内容、形式、程序等作出明确界定和细化。

协商民主视域中的人民政协功能的发挥及其完善

协商民主视域中的人民政协功能的发挥及其完善

协商民主视域中的人民政协功能的发挥及其完善
王蒙
【期刊名称】《党政干部论坛》
【年(卷),期】2010(000)006
【摘要】@@ 协商民主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是西方民主思想发展的最新成果.而在我国的政治实践中,早已存在体现协商民主特征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总页数】2页(P27-28)
【作者】王蒙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政治协商到协商民主r——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支撑作用
2.论协商民主视阈中的人民政协功能发挥及其完善途径
3.现阶段我国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功能发挥及完善途径
4.发挥人民政协在“中国式治理”中的关键作用——读《从统一战线人民政协到协商民主》体会
5.发挥人民政协在“中国式治理”中的关键作用——读《从统一战线人民政协到协商民主》体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践创新路径与绩效

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践创新路径与绩效

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践创新路径与绩效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民主协商已经成为人民政协重要的职能之一。

新时代下,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践不断创新,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路径与绩效。

本文将从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践的重要意义、创新路径和绩效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践的重要意义1. 有利于凝聚共识、汇集智慧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汇聚各方力量,形成最广泛的共识。

在协商民主的过程中,各方代表可以通过平等协商取得共识,进而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动国家建设和发展。

2. 有利于促进制度化、规范化运作协商民主通过制定相关程序和规则,使协商过程更加规范化、有序化。

这为各方代表在协商民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有效沟通、提高议题质量提供了保障。

3. 有利于增强人民政协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协商民主是人民政协的独特优势和重要职能,通过推进协商民主实践,不断提升人民政协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为人大政协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1. 优化议题设置机制,增强协商实效性新时代下,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实践中,需要优化议题设置机制,引导各方代表就国家重大问题进行协商。

在确定议题时,应当注重代表民意和社会需求,以确保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2. 推动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新时代下,人民政协要加强对基层的关注和支持,推动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

可以通过设立基层协商平台、激发基层各方代表的参与热情,实现基层协商民主的全面覆盖。

3. 引入专业智库,提升协商民主质量新时代下,人民政协可以引入专业智库,为协商民主提供更加专业的智力支持。

这样可以提升协商民主的质量和水平,为协商民主实践创新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

4. 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协商民主效率新时代下,人民政协可以借助科技手段,推进协商民主的信息化、智能化。

通过建设协商信息平台、推广在线协商等方式,提升协商民主的效率,实现协商的及时、便捷和业务精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战理论研究论协商民主视阈中的人民政协功能发挥及其完善途径王梅枝1王蒙2(1.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武汉430022;2.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079)[摘要]协商民主兴起于西方,是西方民主思想发展的新成果。

在我国,则早就存在着体现协商民主特征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

本文从协商民主的视阈论述了人民政协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并分析阐述了进一步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协商民主人民政协[中图分类号]D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803(2010)03-0010-03协商民主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是西方民主思想发展的最新成果,标志着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

而在我国的政治实践中,早就存在体现协商民主特征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协商民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人民政协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1、协商民主的发展及其重要作用协商民主是指政治共同体中的自由、平等公民,通过参与立法和决策等政治过程,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的治理形式。

其核心概念是协商或公共协商,强调对话、讨论、辩论和审议。

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自由主义理论和批判理论。

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是个人受自我利益而不是公共利益观念的驱动,并希望设计诸如权利法案、自由选举的立法机构等宪法和法律安排以消除超宪法的扭曲力量;批判理论主要关注个人和社会摆脱压制性力量的进步性解放,强调民主参与对于公民精神培养的意义。

协商民主将民主程序与规范内涵相结合,超越了自由主义与批判理论。

协商民主既肯定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又尊重国家与社会间的界限,力图通过完善民主程序、扩大参与范围、强调自由平等的对话来消除冲突、保证公共理性和普遍利益的实现。

与现代公民的要求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实现公民与政府的对话、讨论、协商,是政治民主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达到民主决策的必要环节。

协商民主强调尊重公民的利益表达、促进广泛的参与,从而使决策更民主、更完善。

作为一种新的治理形式,协商民主在现实政治实践中具有超越既有政治模式的意义,如促进合法决策、培养公民精神、矫正自由民主的不足以及控制行政权力膨胀。

第一,促进合法决策。

协商民主能够通过讨论、审议等过程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

协商过程的政治合法性不仅仅出于多数的意愿,而且还基于集体的理性反思结果。

首先,所有受决策影响的利益相关者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决策过程,没有人具有超越任何其他人的优先性。

其次,决策是在公民及其代表的公共讨论和争论过程中形成的,公共利益是他们的共同诉求,理性具有超越个体自我利益与局限的优势。

再则,形成决策的过程是将说服而非强制看作是政治的核心。

·01·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6月(第3期)[收稿日期]2010-04-12[作者简介]1.王梅枝(1963—),女,湖北天门人,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2.王蒙(1987—),男,湖北天门人,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研究生。

第二,培养公民精神。

良好的公民精神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

通过公开的对话、交流和协商,协商民主能够培养出健康民主所必需的公民美德,如尊重、宽容、妥协和节制等。

随着社会多样性的发展,协商民主能够促进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与理解,包容存在差异的种族、文化团体,平等、公正地对待社会的异质性,从而建构参与持续性合作行为所需要的社会信任的基础。

第三,矫正自由民主的不足。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全球化的发展,自由民主已经越来越无法促进公民的积极政治参与,形成政治共识,以及公共利益。

协商民主重新强调公民对于公共利益的责任,强调通过共识形成决策的过程,改变了重视自由而忽视平等的传统。

作为协商民主的核心,协商过程是对当代自由民主中流行的个人主义的矫正。

第四,制约行政权力的膨胀。

如何控制行政权的非民主取向,是20世纪理论研究和实践关怀的重要问题。

行政权膨胀的关键是行政机构获得了制定规则以确定公共政策的内容而无须承担同等民主责任的问题。

协商民主认为,控制行政权膨胀的恰当途径是施行协商民主。

真正的公共行政需要在讨论和决策中实现公开性、平等和包容的最大化。

只有协商模式才能规范、建构现代的公共行政。

2、协商民主是人民政协的显著特点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形式。

协商民主作为我国多党合作的实现方式和运行机制,不仅表现在各民主党派对国家事务的看法以及各政党之间关系的处理要进行政治协商,而且表现为在我国还有一个专门实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关———人民政协,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构成国家政治体制重要组成部分的协商机关,才使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有了经常性实现的组织保证,而且政治协商还从处理各政党之间关系的方式和方法,进一步拓展为各界代表人士广泛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渠道,从而使政治协商上升到国家政治制度层面,成为与通过选举、投票表决行使权利相互补充、体现我国广泛人民民主的又一种重要形式。

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实行协商民主的最主要的渠道之一,当前中国协商民主主要体现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中。

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坚持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中进行协商,通过人民政协这个平台,能及时地将社会各界的利益和要求提供给执政党作为决策的参考。

协商民主作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设计,是政治生活有序有效运作的重要民主形式。

而西方国家的协商民主并不是基本的政治制度设计,较多的是针对西方竞争性民主的困境和缺陷而采取弥补的政治行为,是对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的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的民主模式的一种修补。

人民政协在结构上由政党、人民团体、社会界别及其社会精英组合而成,是中国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大联合、各界别大合作、社会精英大交流的人民民主实现形式。

而且,政协会议的小组就是按照政党、团体、界别、特邀人士来编组的,打破了区域性和行政性的壁垒,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是中国各种利益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发展民主政治的好形式。

人民政协结构上的这一特点,是人民政协的优势所在,决定了它必定要发挥自己独特的功能,在发挥民主协商方面起到独特的作用。

二、进一步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若干对策思考1、进一步扩大协商的对象范围在我国,由于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以政治协商的主要对象是八个民主党派,民主党派是政协的重要参加单位。

因此,加强政协工作就应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的党派色彩,在政协中应高度重视党派间的协商,高度重视以党派名义的调查、建议、提案,充分发挥党派在政协中的作用;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政协“大团结、大民主”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扩大协商的对象范围,最大限度地吸纳社会的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人士进入政协,应增加政协的界别设置,使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在政协中有自己的代表,使政协的民主协商能最大限度的包容和反映社会不同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意见和要求,使政协真正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各阶层、各利益群体反映诉求、表达诉求和实现诉愿的重要机构和场所。

2、努力保证协商的平等性协商民主协商的主体之间必须是平等的,即无论在形式方面或实质方面,参与者的权利是平·11·2010年6月(第3期)王梅枝王蒙:论协商民主视阈中的人民政协功能发挥及其完善途径等的,平等是协商的基础。

没有平等就不是协商,至多是征求意见或通报情况。

目前,政治协商的主体之一的民主党派独立性不够,在协商中实际上的地位不平等影响协商作用的发挥。

因此,加强政协工作,不仅要保证民主党派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也要保证各阶层、各利益群体在政协中进行协商的平等地位,才能保证协商民主有效地进行。

3、解决协商的信息对称协商民主的协商的主体之间信息应该是对称的,信息不对称就不能进行真正的协商。

只有协商的各方对协商的议题有充分的了解,参与各方在充分知情的基础上,才能理性的达成合理的共识。

而目前,执政党与参政党及其它协商对象在信息方面的不对称,表现为民主党派和其它协商对象的知情渠道有限,协商的议题在会议前几天才知道,对协商的内容一无所知或知之不多,致使协商流于形式,严重影响协商的有效性。

因此,必须充分扩大民主党派和其它协商对象的知情渠道、范围、广度和深度,一定要在协商之前给民主党派和协商对象充分的时间准备和了解相关信息,才能保证协商的有效性。

4、规范政协协商的内容协商民主的协商内容的政治性,即协商的主要内容是政治性问题,所以我们的政协叫“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就目前情况看,协商的有关议题主要是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的问题居多,而政治性的议题,如重大的人事任免、立法、重大的改革措施、利益的调整或决定的内容偏少,即使有这方面内容也多是通报情况而不是进行协商。

因此,应加强政治内容方面的协商,并将政治协商的政治议题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5、落实协商的结果协商民主的最大特点是要吸纳各种不同的意见、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利益要求,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制定某项政策。

一般情况下,执政党提出的协商议题在大的原则上都能达成一致,但不排除一些具体问题的不同意见和要求。

不同的意见和要求如何在决策中得到体现?或协商议题在协商过程中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能否进入决策程序?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建立协商的反馈机制,对不同意见和要求的处理,无论是否接受或不接受都应给予明确回复,对于不能吸纳的意见应说明理由,对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不能进入决策程序。

这样才能保证执政党和政府的决策在民主协商过程中真正能最大限度的吸纳各种意见,反映各种要求,达到民主协商的目的,而不至于使民主协商流于形式。

6、推进人民政协制度的法制化建设人民政协制度虽然已经写入宪法,但它只是为人民政协制度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基础性平台。

在人民政协职能活动的具体实施方面,长期以来无法可依,缺乏法律上的制度保障,和相应的评价与监督。

如在政治协商的具体范围、内容、程序、方式,民主监督的对象、方式、程序及其保障措施,参政议政的权限、范围、原则、方式等等方面,都缺乏法律上的规定与约束。

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法制国家的今天,人民政协制度应该走上法制化轨道。

人民政协制度纳入具体的法律规范体系,使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执政党和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参政党的共同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变成为全社会、全国人民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把人民政协、政协委员以及民主党派及其成员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范围、原则、方式、程序、保障措施等,用法律形式加以规定,是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必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