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进展
理 , 可 能 减 轻 心 脏 负 荷 。在 发 病 1h内 行 溶 栓 治 疗 为 溶 栓 的 尽 黄 金 时 间 , AMI 场 抢 救 中 , 符 合 溶 栓 指 证 而 没 有 禁 忌 证 在 现 对
的心 电监 护 可 为 病 情 观 察 提 供 帮 助 。若 发 现 室 性 期 前 收 缩 室 性 心 动 过 速 、 全房 室传 导 阻 滞 、 重 窦 性 心 动 过 缓 、 性 心 律 失 完 严 房
1 接 诊 时的 紧 急 处 理 约半 数 以上 的 A I 人 在 发 病 前 有 前 驱 症 状 , 乏 力 、 M 病 如 气 短 、 躁 、 发 心 绞 痛 , 中 以新 发 性 心 绞 痛 或 原 有 心 绞 痛 加 重 烦 频 其
为 突 出 。凡 心 绞 痛 发 作 频 繁 、 度 加 重 、 续 时 间 较 久 、 息 或 程 持 休
的先 兆 。同 时 做 心 电 图示 :T段 明显 抬 高 或 压 低 , 波 倒 置 , S T 更
应 警 惕 发 生 AMI 的可 能 L , 时 若 给 予 紧 急 处 理 , 氧 、 痛 、 】此 ] 吸 止 镇 静 、 立 静 脉 通 路 、 张 冠 状 动 脉 等 处 理 , 可 能 使 部 分 病 人 建 扩 有
关 AMI的护 理 进 展 综 述 如 下 。
管 切 开 包 、 气 等 急 救 药 品及 器 械 ∞ 。溶 栓 治 疗 最 常 见 的 并 发 氧 ]
症 为 再 灌 注 心 律 失 常 和 出 血 , 意 观 察 皮 肤 黏 膜 有 无 出 血 倾 向 注
及 呕 血 、 血 现 象 , 现 异 常及 时 处 理 [ 便 发 。
观 察 各 种 心 律 失 常 及 生 命 体 征 变 化 , 好 各 种 抢 救 物 品 如 利 多 备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实践报告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实践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根据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实践进行记录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报告分为四个部分:患者基本信息、护理评估、护理干预和效果评价。
通过详细描述每个环节的实施和患者反馈,我们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一、患者基本信息1.1 患者背景患者,男性,72岁,冠心病史2年,高血压12年,有轻度肥胖。
主要症状为胸闷、胸痛,近期症状加重。
1.2 入院情况患者于XX年XX月XX日入院,入院时自诉剧烈胸痛,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血压140/90mmHg,心率80次/分钟。
二、护理评估2.1 体征观察患者入院后进行了全面的体征观察。
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指标稳定,但出现ST段抬高、血清心肌酶升高等异常。
2.2 疼痛评估患者表达剧烈胸痛,评估疼痛程度使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结果为8分。
采用镇痛措施缓解疼痛。
三、护理干预3.1 急诊处理患者迅速转入急诊科进行处理。
护士配合医生进行急救操作,如给予氧气、静脉药物等。
减轻病情,确保患者稳定。
3.2 护理措施3.2.1 静息与观察患者在急救后被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24小时观察。
包括心电监护、生命体征监测、疼痛评估等。
3.2.2 药物治疗患者立即开始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的治疗,帮助减少血栓形成。
同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其他针对性药物治疗。
3.2.3 心理支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其积极面对病情,保持信心。
护士和家属间的信息沟通,提供心理支持与帮助。
四、效果评价4.1 病情观察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持续关注心电图监测、疼痛程度等指标的变化。
观察患者病情发展,是否有新的症状出现。
4.2 护理效果患者在护理后症状明显减轻,疼痛程度降低至4分。
心电图逐渐恢复正常,血清心肌酶等指标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结论: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实践观察和干预,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合理的急诊处理、科学的护理措施和全面的护理评估是保证患者护理质量的关键。
急性心肌梗死休克的护理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02
适量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有
助于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控制饮食量和饮水量
03
患者需控制饮食量和饮水量,避免暴饮暴食,以减轻心脏负担
。
规律作息时间安排建议
01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 间
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 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 惯。
02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 息
03
急性心肌梗死休克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氧疗支持
确保患者仰卧,头部略后仰,以保持呼吸 道通畅。
及时清除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误吸 和窒息。
给予高流量吸氧,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 心肌缺氧状态。
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以辅助呼 吸。
建立静脉通道与药物治疗管理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确保药物及时、准确 输入。
急性心肌梗死休克的护理
03-17
CONTENTS
• 急性心肌梗死休克概述 • 急性心肌梗死休克患者评估 • 急性心肌梗死休克护理措施 • 并发症观察与处理策略 • 康复期指导与健康教育 • 总结反思与持续改进计划
01
急性心肌梗死休克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急性心肌梗死休克是指在急性心 肌梗死过程中,由于心脏排血功 能急剧下降,导致组织器官灌注 不足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工 作和休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 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
03
保持良好的心态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 波动过大,有助于病情的稳定和 康复。
定期复查重要性强调
定期复查心电图
患者应定期复查心电图,以便及时了解心 脏功能恢复情况。
监测血压和心率
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护理计划
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护理计划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的心肌缺血和坏死。
AMI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需要进行紧急护理和治疗。
以下是一份AMI患者的护理计划,旨在提供全面的护理以恢复和维持患者的心脏功能。
1.护理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包括病史、体征、症状和心电图等。
-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性质,并记录疼痛变化。
2.监测和处理心电图变化-监测并记录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包括ST段抬高或压低、Q波等。
-及时报告异常的心电图变化,以便医生进行干预和治疗。
3.保持氧合-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和质量,确保充分氧合。
-在给予患者氧气治疗的同时,注意氧气的浓度和流量,以避免氧中毒。
-定期监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4.疼痛管理-监测和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根据需要给予镇痛药物,如吗啡。
-注意疼痛药物的剂量和效果,并定期评估疼痛变化。
5.密切监测患者的心血管状态-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和血压等心血管指标,并记录和报告异常。
-定期监测心肌酶谱(如肌酸激酶、心肌肌钙蛋白等)和C反应蛋白(CRP)等相关指标,以评估心肌损伤程度和炎症反应。
6.促进心肌再灌注-保持患者适度的体位,如半卧位,以减少心肌的氧耗。
-给予患者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以减少血栓形成。
-如需要,及时给予溶栓治疗或介入手术,以恢复心肌灌注。
7.监测并处理患者的并发症-密切监测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及时处理。
8.心理支持-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抚患者的恐惧和焦虑。
-鼓励患者和家属参加心脏康复计划,以帮助患者适应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心理调整。
9.家庭教育-教育患者和家属关于AMI的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等知识。
-提供有关饮食、药物治疗、运动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指导。
护理计划的关键是全面评估患者的状况,监测生命体征和心血管指标,以及及时处理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进展
J u n l fQiia e ia l g , 0 0 Vo . 1, .1 o r a qh rM dclCol e 2 1 , 13 No o e
急性 心肌 梗死 的 临床 护理 进展
邓 松 英
急性心肌梗死 ( AMI是 指 心 肌 的 缺 血 性 坏 死 , 在 冠 状 ) 是 应 用 缓 泻 剂 , 量 避 免 灌肠 , 免增 加 心 脏 负 荷 。 尽 以 2 休 息 、 位 与活 动 卧
一
现严 重 心 律 失 常 或 严 重 心 绞 痛 时 , 立 即 停 止 活 动 c 。促 进 应 8 ]
健 康 的运 动 或 体 力活 动 应 该 是 适 量 运 动[ , 以患 者 的 体 力 1应 ]
耐受为原则。 3 舒 适 护 理
多 种 因 素可 导 致 AMI 者 舒 适 的 改变 , 生 理 病 理 性 因 患 如 素 的胸 痛 、 热 、 发 心律 失 常 、 心力 衰 竭 、 张 等 ; 有 医 源 性 因 紧 还 素 如治 疗 中 的输 液 、 氧 、 痰 、 置 尿 管 等 。舒 适 的 改 变 是 吸 吸 留 AMI 者 最 常 见 的 护理 问题 r 患 1 。有 研 究 证 明 , 适 护理 能减 舒 轻 AMI 者 的疼 痛 程 度 、 低 住 院 天数 、 院 费用 , 患 降 住 提高 患 者
动脉 病 变 的基 础 上 , 状 动 脉 的 血 流 急剧 减 少 或 中 断 , 相应 冠 使
的心 肌 出 现 严重 而 持 久 的 急性 缺 血 , 终 导 致 心 肌 缺 血 性 坏 最
急 性 期应 卧床 休 息 , 减 轻 心 脏 负 担 , 于 心 肌 恢 复 , 以 利 同 时 使 梗 塞 周 围及 早 形 成 侧枝 循 环 。但 要 注 意 : 期 活 动 对 于 早 远 期 预后 可产 生 有 益 的 影 响 _ , 期 适 当运 动 , 促 进 A 】 早 可 MI 患者 的心 功 能 恢 复 , 善 外 周代 谢 。如 无 并 发症 , 改 一般 第 1 天 绝对 卧床 ; 2 卧床 , 动 活 动 四肢 , ~4次 / l第 3天 抬 第 天 被 3 E;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进展论文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进展【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身体中冠状动脉出现狭窄,之后其突然中断心脏供血,因此心肌发生急性缺血缺氧现象,出现心肌疼痛、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且致残率与致死率均较高。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较为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进展本文将对近年来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进展进行探讨,从而为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效果,最终提高其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依据,现总结如下。
1 急性心肌梗死概述急性心肌梗死,即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简称ami[1],患者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身体中冠状动脉出现狭窄,之后其突然中断心脏供血,因此心肌发生急性缺血缺氧现象[2],出现心肌疼痛、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且致残率与致死率均较高[3]。
患者体内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基本发生因素[4],近年来,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将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危险因素增加为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吸烟以及高血脂症等[5],且此病发病率与季节、时间等因素有关,寒冷季节以及每日早晚间是发病高峰期[6]。
研究表明,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最高,因此临床一旦对患者病情确诊,将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如心电监护、止痛、休息、吸氧等,并给予早期溶栓治疗,防止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由美国心脏病发作警报协会研究可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应包含下列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主要内容为指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入医院;②第二阶段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常规检查,如心电图等,并搜集患者疾病相关资料;③第三阶段应配合医生对决定后的治疗方案进行实施。
此三阶段有利于患者提高治疗与护理效果,为临床医师可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准确评估提供依据,从而减少患者误诊率及死亡率。
2 临床护理2.1 溶栓治疗护理溶栓治疗可将患者身体中冠状动脉内血栓溶解,达到闭塞血管再通的目的,从而对缺血心肌恢复再灌注作用,有效缩小患者梗死面积,对心脏功能进行良好保护[7]。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护理新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护理新进展章秀兰(学号:T2011075)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而使相应心肌持久而严重的缺血所致的心肌坏死。
其发病急,病情危重,病死率高,预后与抢救时间紧密相关[1]。
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使相关血管再闭塞以及复发缺血、再梗死等重大临床事件均显著减少[2],而急诊孕悦陨介入治疗的护理关系到粤酝陨患者手术的成功及疾病康复进程。
现将有关AMI介入治疗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1、术前护理1.1 心理护理尽管PCI术已经广泛应用于AMI,但对于患者来说仍然是一个未知的事件,加上突然发病,表情痛苦、精神紧张、焦虑,多数患者有濒死感。
高晓华[3]、陈金美等[4]认为,由于紧张、恐惧,以及一些不利言语刺激,交感神经将被调动起来,可导致心跳加快,呼吸加速,血压升高,机体耗氧量增加而加重病情。
有效的心理护理是PCI 得以顺利开展并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良好保证[3]。
护士应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
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科室目前从事心导管治疗专家及技术现状、导管室环境和主要仪器名称、性能,必要时术前应用镇静药,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手术。
1.2 高质量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摇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
病人入院明确诊断后立即行术前准备: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片300mg),抽血查血生化、血常规、心肌酶谱、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及凝血四项等内容,双腹股沟区及双腕关节区备皮、更衣等。
由于介入治疗多在右股动脉或右桡动脉进行穿刺,因此建立静脉输液时应用套管针在左上肢进行,可方便静脉用药,同时在转运过程中保证输液通畅[5],医护人员在转送病人到导管室的途中应备有心电监护仪、除颤仪、抢救药品相随。
2. 术中配合术中关心患者,随时听取患者的主诉。
郑洁等[6]报道,在严密监测有创血压、无创血压、心率、心律及病情的同时,要耐心与患者交谈,指导病人采用深呼吸、渐进松弛等方法,可让患者放松心情,配合手术。
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康复护理进展论文
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康复护理进展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心内科常见的危重疾病,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
心脏康复是心血管疾病防治及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血液循环,提高心脏功能,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
本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护理进展作一简要综述,探讨心脏康复护理的具体方案,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康复;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030-01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指多种因素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后,心脏供血突然中断、心肌发生急性缺氧缺血所导致的心肌疼痛、心律失常等一系列症状[1]。
随着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发展成为致死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
传统理论认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通过减少运动以降低心肌细胞的代谢压力,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随着研究的深入及康复医学的发展,研究发现早期心脏康复不仅不会增加心脏负担,还能改善心肌血液循环,提高心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2]。
现就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心脏康复概述1.1心脏康复定义:心脏康复是指通过联合治疗使心脏疾病患者达到理想的心理、生理及社会状态,使其能依靠自身的努力,获取最佳的社会功能,并通过健康训练不断延缓并改善疾病进程的一个过程。
联合治疗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心理疏导、药物治疗以及运动训练等治疗方法。
美国于1995年在《临床实践指导心脏康复》中对心脏康复做出明确规定:“心脏康复是指通过医学评价、药物治疗、运动疗法、行为干预及心脏危险因素教育、矫正及咨询的综合的长期的治疗过程,用以缓解心脏疾病患者生理、心理的不良反应,降低再梗死及猝死的发生率,稳定并逆转动脉硬化的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3]”1.2心脏康复主要机制(1)缓解衰弱效应。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进展
6病情观察及心电监护 6.1 病情观察 发病初期,应严密观察心绞痛、低血压、心力 衰竭等各种临床症状.急性期第一周内低血压发生率较高, 应注意血压监控;当疼痛剧烈时,密切观察患者胃肠道症 状‘2“。 6.2心电监护 心电监护波形识别技术是临床常用又是重 症患者监护抢救的基本技能[2“。作为专科护理人员,必须掌 握心电波形的识别,特别是几种异常心电图的快速识别,如心
健康教育是现代护理发展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有效的 健康教育对改善AMI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作用[3盯。 以运动为核心的心脏康复逐渐成为心脏病患者较为理想的治 疗手段之一[3“。心脏康复可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运动能力, 促进其社会心理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再 人院率,从而降低住院费用等n…。而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依 从性与健康知识呈正相关,患者掌握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方面 的知识越多,生活方式、运动的依从性越好。因此合理的健康 教育在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护理人员应 针对患者的不同特点提供个体化的健康教育H”。如自我保 健能力差的患者,在健康教育过程中要耐心细致地讲解AMI 的危险因素以及建立健康生活方式,重点宣教饮食控制、戒 烟、坚持运动、控制情绪、坚持用药及监测血压、心率、心肌梗
急性心肌梗死的观察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的观察及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急性持续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所造成的心肌坏死。
临床以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以及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坏死的全身反应与一系列心电图的动态改变为特征。
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因此在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要密切观察病情,注意病人的生活及护理。
1 一般护理1.1 卧床休息第一周患者绝对卧床,保持环境安静,禁止翻身,减少亲友探视,防止情绪激动,降低组织代谢及耗氧量,护理操作尽量一次完成,少搬动患者,减轻心脏负担。
每日睡眠时间以10—14小时为宜。
如患者过度焦虑,可给予镇静药。
第二周可在床上翻身及肢体自由活动,但动作要缓慢。
第三周病情趋向稳定,坏死部分心肌逐渐瘢痕化,可在床上做轻微活动,如洗脸、进食等。
第四周床边及室内活动,活动后如有心悸及不适,应减少活动量,无不适感觉,尚应逐渐增加活动量。
1.2 心理护理心肌梗死突然发病,患者毫无思想准备而产生焦虑的心理变化。
对这种患者应热情接待,态度要亲切和蔼,耐心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之自觉配合治疗和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防止因情绪因素影响而导致一些不该出现的并发症的发生。
观察病情细致,技术操作娴熟,护理要周到,不怕麻烦。
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1.3 饮食护理及大小便的观察心肌梗死患者的饮食应少食多餐,给予清淡易消化的膳食。
避免有刺激性的辛辣饮食,禁止用咖啡和茶。
喂食时不要过快,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注意保持大便通畅,进食适量的蛋白、水果、高纤维素饮食。
24h尿量,<400ml或<50ml则为少尿或无尿,应及时查明原因。
1.4 避免肢体血栓形成及便秘对于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应定期作肢体被动活动,避免肢体血栓形成。
由于卧床及环境、排便方式的改变,容易引起便秘。
要提醒病人排便忌用力过度,因排便用力可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心肌缺氧而危及生命,可给些轻泻剂或开塞露通便,便前可给予口含硝酸甘油片或消心痛等。
医院业务培训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
医院业务培训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的一种严重心脏病。
护理是保证患者安全、促进康复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内容,供医院业务培训使用。
其次,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监护是至关重要的。
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并进行动态观察。
护士应特别注意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心电图的连续监测可以提供及时的诊断依据。
同时,护士还需要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血糖水平,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第三,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药物治疗也需要护士的参与。
护士需要了解常用的心肌梗死治疗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镇痛药等,掌握合理的用药原则。
护士需要正确计算药物剂量,并进行准确的给药记录。
同时,护士还需要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并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第四,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处理还需要注意心理援助。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是一次严重的刺激,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问题。
护士需要耐心倾听患者的痛苦和困惑,并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
护士还可以利用心理疏导技巧,帮助患者调节情绪,提升他们的抗压能力。
最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护士需要在患者出院后继续关注他们的康复情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护士可以向患者和家属宣传心肌梗死的预防知识,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
此外,护士还可以协助患者制定个人康复计划,通过定期复诊和康复训练来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涉及早期干预、监护、药物治疗、心理援助和康复等方面。
护士需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护理技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只有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度过难关,提高其生活质量。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新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新进展
第29页
心电图监测
判断部位和范围: 可依据出现特征性改变导联来判断心肌梗死部位:如V1、V2.V3反应左心室前壁和侧壁,Ⅱ、Ⅲ、aVF反应下壁。Ⅰ、avF反应左心室高侧壁病变。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新进展
第30页
心电图监测
监测中发觉以下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医生: 室性早搏>5次/分;室性早搏R-on-T现象;多源性室性早搏及成对或连续室性早搏;一度或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快速心房颤动。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新进展
第31页
血流动力学监测
AMI并有泵衰竭者应用漂浮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以了解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舒张压(PADP)肺动脉平均压(PAP)及毛细血管楔压(PCWP)并经过漂浮导管热稀法测量心排血量。护士应注意保持导管通畅, 每2h用肝素盐水冲管一次。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新进展
第15页
临床症状评定
判断患者是否发生AMI,主要依靠三个方面: 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性改变血清心肌酶显著增高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新进展
第16页
临床表现
1. 经典临床表现: 连续性心前区或胸骨后或剑突下出现难以忍受压榨样猛烈疼痛,连续超出30分钟;口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伴有出汗,面色苍白和恶心呕吐.可放射至左上肢尺侧,也可向两肩、两上肢、 颈部、 颏部或两肩胛区放射.
缓解疼痛
在使用止痛药品过程中,要注意亲密观察: 观察患者胸痛性质、程度、 部位、 发作频率、 连续时间及对止痛药反应情况。注意是否有呼吸抑制及血压下降等情况发生。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新进展
第35页
活动量安排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 PCI术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摘要】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与致残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急性心肌梗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手段,介入术的及时正确实施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患者的关键。
本文总结国内外学者的实践经验,对介入技术围治疗期的护理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为该疾病术后护理提供帮助。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护理进展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而使相应心肌持久而严重的缺血所致的心肌坏死,其发病急,病情危重,病死率高,预后与抢救时间紧密相关[1]。
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可使相关血管再闭塞以及复发缺血再梗死等重大临床事件均显著减少[2],而急诊PCI介入治疗的护理关系到AMI患者手术的成功及疾病康复进程,现将有关AMI介入治疗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AMI病因及发病机制AMI是因冠状动脉持续性、急性缺氧缺血引发的心肌坏死症状,发病率逐年上升。
AMI的发生与冠脉狭窄相关,具体诱因包括以下几点:(1)连续紧张劳累、负重登楼、过量的体育运动等均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肌耗氧量;(2)暴饮暴食会导致血脂浓度增加,提高血小板的聚集性,容易导致冠脉狭窄、血栓,造成AMI;(3)激动、愤怒、紧张等过激的情绪会导致AMI;(4)过量饮酒、吸烟等可能诱发冠脉痉挛,增加心肌耗氧量,引发AMI;(5)炎症因子在AMI病程进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如白介素-6(IL-6)、金属蛋白酶(MMP)-1、MMP-3等会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明显升高。
2护理对策优质、规范的护理对AMI患者顺利实施PCI术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尚未形成统一的临床护理路径。
最新指南提出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转运时间+门球时间)≤120min[3]。
耽误门球时间原因很多,为尽量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护士应在各个环节协助医生完成PCI术。
(1)术前沟通方面:护士应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的危重,PCI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既要稳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又要鼓励家属完善术前准备并配合所有治疗,协助医生做好PCI术前沟通的各种授权和签字事宜。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护理新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护理新进展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流受阻引起的心肌组织缺血坏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常常导致心脏功能不全甚至猝死。
近年来,为了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医学界进行了大量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本文将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护理的新进展。
首先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
早期诊断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至关重要。
过去主要依靠病史、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来判断,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随着心脏影像学的发展,心脏磁共振成像(MRI)和心脏CT等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更准确的手段。
MRI可以提供心肌灌注和心肌坏死面积的评估,而CT可以提供冠状动脉的直接成像,确定梗死相关血管的位置和程度,从而帮助医生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其次是介入治疗的新进展。
介入治疗是目前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传统的介入治疗主要包括溶栓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emergenc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然而,溶栓治疗的缺点是出血风险较高,并且存在再灌注现象,即溶栓后再堵塞的情况。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与溶栓相比,尽早行PCI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再发心肌梗死率和心力衰竭率。
此外,PCI治疗的时间窗也在逐渐延长,早期的研究认为急性心肌梗死的PCI治疗最佳时间为发病后6小时内,而现在的研究显示,对于特定的患者,治疗时间可以延长至12小时以上。
第三是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的新进展。
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是AMI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防止血栓形成和进一步的心肌损伤。
传统抗血小板药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来预防血栓的形成,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AMI的治疗中。
然而,一些研究表明,单一抗血小板治疗并不能完全抑制血栓的形成,因此近年来,双重抗血小板或三重抗血小板治疗也逐渐应用于AMI的治疗中,使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护理进展
2 0 , 0 0 0 / u 1 ) 中性粒细胞增 多 , 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 红 细胞沉降率 增快 , 均 可持续 1 ~ 3 w 。 3 . 3 _ 2 血清酶 血清心肌酶升 高。 肌酸磷酸激酶( C P K ) 在6 ~ 8 h 开始升
高, 2 4 h达最高峰 。2 ~ 3 d下降至正常 。 3 - 3 3血清心肌特异蛋 白的测定m和尿肌红蛋白增高 。
2 . 2 . 1 疼痛 为此病最 突m的症状 。 发作多无明显诱因 , 且常发作于安 静时, 疼 痛部 位和性 质与 心绞痛 相 同 , 但疼 痛程度 较重 , 持 续 时间 久, 有长 达数小时甚至数 天 , 用硝酸甘油无效 。患者 常烦躁不安 、 出 汗、 恐惧或有濒死感 。少数患者可无疼痛 , 起病即表现休克或急性肺
免加 重心肌缺 血。 4 3抗凝 溶柃 AMI 的病 理基础是冠状动脉 内血栓形成 , 因此抗凝 治 疗必须立 即进行 , 包括抗 虹小板聚集及抗凝血酶治 疗。患者入抢 救 室后立即嚼服肠溶 阿斯匹林 3 0 0 mg ,根据病情给予应用溶 酶激 活剂 激活血栓中纤 溶酶原转变 为纤溶酶 而溶解 血栓 。目前常有的药物有
急性 心肌梗死 亦可发 生于无冠 状动脉 粥样硬化 的冠状 动脉痉 挛, 也偶 有 由于冠状动脉栓塞 、 炎症 、 先天性 畸形所 致。 心 肌梗 死后发 生的严 重心律 失常, 休克或 心力衰竭 , 均可使冠状 动脉 灌流量进一步降低 , 心肌坏死范围扩大。
2症 状
3 . 2超声 心动罔。 3 l 3 血液检查 。 3 . 3 . 1血象 起病 2 4 ~ 4 8 h后 细胞可增 至 f 1 0 ~ 2 0 ) x 1 0 L( 1 0 , 0 0 0 ~
医学信 息 2 0 1 3年 1 月第 2 6 卷第 1 期( 下半 月 ) Me d i c a 1 I n  ̄r m a t i o n . J a n . 2 0 1 3 . V 0 1 . 2 6 . N 0 . 1
急性心肌梗死行PCI的护理进展
患者人院确诊后 , 氯吡格雷 3 0mg 给予 0 和阿 司匹林3 0mg 0
嚼服 。 患者 及 家属 同意情 况 下迅速 送 导管 室行 冠状 动 脉造 在 影 。 确定 的梗入术 , 术后造影 I A残 余狭窄< O 远端血流正 常【 R 2 %, l 1 。
良好 的护理 干预 会提 高急 性 心肌梗 死经 皮冠 状动 脉介 入 治疗 ( C ) P I术后恢 复 , 少并 发症 。 减
【 词】 关键 急性 心肌 梗 死 ; 经皮 冠状 动脉 介入 治疗 ; 入 手术 ; 介 护理 【 图分类 号】 4 3 中 R7. 6 【 献标识 码】C 文
护理 研 究
21 8 第8第 2 0年 月 l 2 1 卷 期
急性 心肌梗死行 P I C 的护理进展
赵 莹
广西 民族 医院护 理部 . 西南 宁 广
5 0 3 30 1
【 要】 摘 综述 了急性 心肌 梗 死行 经皮 冠 状动 脉介 入 治疗 (C ) 前 护理 、 中护 理及 术 后 护理 的进展 , P t术 术 以及提 出配合
11急 诊 P . CI
险的心律失常 , 一旦发现应立即抢救 : ①立即嘱患者用力连 续咳嗽 , 以加快造影剂迅速排 出。②立 即从左心室或冠状动 脉内撤出导管、 球囊或支架。 迅速进行电除颤或电复律 : ③ 常 以 20 4 0J 0 ~0 除颤或复律 , 可反复多次进行。④ 除颤无效时 马上行胸外心脏按压。⑤药物治疗 : 胺碘酮 3 6m / 静脉 - g g k
1 . 期 P 2择 C[
对 于 错过 急 诊 P I 间的 心肌 梗死 患 者 。 天常 规服 用 C 时 每 氯 吡 格 雷 7 g和 阿 司 匹 林 10mg 低 分 子 肝 素 钙 50 0I 5m 0 , 0 U 每隔 1 2小 时皮 下注射 1次。术 前行 心 电图 、 心脏 超声 检 查 . 评估 心 功能 。发病 后 7 3 ~ 0d实施 介 入治 疗 。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AMI护理的目标是迅速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减轻心肌损伤,并防止AMI的并发症。
以下是AMI护理的几个重要措施:1.快速诊断和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ECG)和血清心肌酶谱能够确认AMI的诊断。
ECG监测应从入院开始,并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新的心电图变化。
同时,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和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恶化的情况。
2.疼痛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常会出现胸痛或不适,应尽快给予镇痛治疗。
通常使用硝酸甘油快速缓解血管痉挛和减轻胸痛,可以通过舌下含片、静脉注射或静脉泵给予。
如果疼痛无法缓解,可以尝试吗啡等强力镇痛药。
3.血栓溶解治疗:AMI患者血栓溶解治疗可以迅速恢复冠状动脉血流。
常用的溶栓药物包括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tPA)、尿激酶(UK)、重组人纤溶酶原激活物(rPA)等。
溶栓治疗需要选择合适的患者,并在特定时间窗口内使用。
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溶栓治疗效果,包括血管再通及出血等并发症。
4.维持血液循环稳定:AMI患者往往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心律,并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补液和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来维持血流稳定。
5.心脏监护和治疗:AMI患者需要进行心脏监护,包括持续ECG监护和定期测量心室功能。
根据患者的情况,可能需要给予负性肌力药物、抗凝剂或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治疗。
6.控制危险因素:AMI患者通常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护士应帮助患者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包括合理饮食、定期运动、戒烟和药物治疗等。
7.心理支持:AMI对患者来说是一次严重的身体和心理打击。
护士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提供安静和舒适的环境,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恐惧感,并指导患者和家属适应疾病和生活变化。
以上措施只是AMI护理的一部分,具体的护理措施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
AMI的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护士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及时判断和处理各种可能的并发症和紧急情况,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 程 度 患 者 的需 求 , 助 于护 理 人 员 在 工 作 中有 的放 矢 、 有 因人
的 应 用研 究 f. 军 护理 杂 志, 0 , ( :. J解放 ] 2 01 4 1 0 7)
2 O 2: 3. O 2. 4
≯ 、 ≯ ≯
p
( 任 编辑 郭 责
佳)
急 性 心肌 梗 死 的护 理 进 展
祁 桂 莲
( 安徽 省 六 安 市 立 医 院 安 徽 六 安
关 键 词 : 肌 梗 死 ; 理 : 栓 疗 法 心 护 溶
2 10 ) 33 0
中图 分类 号 : 4 3 5 R 7 ・
1 杨 建 英. 用语 言卡和 手 语 与 气 管插 管病 人 沟 通 的效 果评 价 3 应 f . 理研 究,0 4 1(8 :8 1 J护 ] 2 0 , 1) l2 . 0 陆利 生. 语 言护理 的 应 用与展 望[ . 非 J 医学文 选 ,0 1 03 :8 . 1 20 , ( 3 1 2 ) 刘爽与 机械 通气患者的 交流技巧 [ 河 南医药信 2 0 , (1 1 . J 1 .  ̄ 0 2 01) 9 - 1 :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6 6 1 ( 07)1 一 O 6 0 10 — 41 2 0 02 O O — 3
急性 心 肌梗 死 是 由 于冠 状 动脉 供 血急 剧 减 少或 中断 , 使 相 致
应心 肌 严 重而 持 久 的 急性 缺血 , 成 心肌 坏 死 L是 冠 心 病 的严 重 造 l _ , 类 型 , 发达 国家 已居 心 血 管 死 亡 之 首。 国 急性 心肌 梗 死 的患 在 我 病率 也 呈 逐 年 上 升 的趋 势 , 患 病 年 龄趋 于年 轻 化 , 来 越 引起 且 越
通 方 法 , 减 少 患者 的担 心 与 不 适 , 加 患 者 安全 感 及 对 护 士 的 能 增 信任 感 , 有利 于建 立 良好 的护患 关 系 , 进进 一 步 的交流I。 促 t 4 l
6 张环 , 红梅 . 马 影响 保 留气 管插 管 患者 舒 适 的相 关 因素 的 研 究 f. J 河北 医学 ,0 41 ( :0 . ] 2 0, 6 5 5 0 )
可放 宽 至7 岁[1 0 4。 , 5 2 护理 . 2
人们 的关 注 。 随着 医学 诊 疗 手 段 的 不 断提 高 , 急 性心 肌 梗 死 的 对 临床 护 理 也 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为更 好 地 配 合 新 技 术 、 业 务 的 新 开展 , 将 近 年来 护 理 同行 们 在急 性 心肌 梗 死 临床 护 理 方 面进 行 现
9 曹佩珍 , 佩 璇 , 佩 雁 , . 理 论在 暂 时性 信 息 交 流 障 碍 杨 吴 等 沟通
患 者护 理 中的应 用【. J 中华 护理 杂 志, 0,9 )5 4 】 2 43( :1. 0 7 1 靳 玉娇 . 械 通 气 患 者 的心 理 护 理 Ⅲ. 0 机 中国 呼 吸 与危 重 监 护 杂
应 范 围外 , 应 掌握 溶栓 后 的护 理 规 律 , 提 高 病 情 观察 的 预 见 还 对
性 及 准 确性 是 非常 重 要 的 。 2 适应 范 围 . 1 发 病在 4 6 内; 痛剧 烈 , 续 > 0 i, 酸 甘 油 —h 胸 持 3m n硝
不 能缓 解 ; 电 图示 为 早期 超 早 期 ; 龄 ≤6 岁 , 质 情 况 良好 者 心 年 5 体
志, 0 , 3 : 8 . 2 43 ) l 8 0 (
而异 地 实施 护 理 。 随着 人 性 化护 理 的不 断 开展 以 及科 技 的不 断进 步 , 过 护理 同仁 不 断 研 究 探索 , 与 机 械通 气 患 者 有 效 交 流方 通 在
面将取得 更大 的成效。
参 考 文 献
7 李 丽 华 , 华 .O D 者在 机械 通 气期 间的 心理 问题 及 护理 『. 杨 CP 患 J 1
川 北 医 学院 学报 , 0 , ()13 2 41 4 :5. 0 9
8 侯 明君 , 叶江 洪 , 晖. 顾 非语 言交 流在 心 脏 术后 建 立人 工 气道 中
对使用机械通气患者的沟通 , 护士应 掌握 多种交流技巧 , 深
1 许 若侨 , 4 曹佩珍 , 雪 琴 , 与 暂 时性 代 护理 , 0 , 4 :5 . J现 1 2 3 ()2 0 0 9
旺敬 强、 非语 言交 流 在 建 立人 工 气 道 患者 中应 用 【、 J 医疗 装 备 , ]
维普资讯
・
6 ・
T ODAY NUR E De e e , 0 7No 1 S c mb r 0 , . 2 2
,
主动叙 述 患 者 的需 求 , 注 患者 的需 要 , 足 病人 的需 求 {。 部 关 满 对 分 患者 在 术前 进 行特 定 沟通 方 法 的培 训 , 用彼 此 都 能领 会 的 沟 采
1 徐江霞. l 心脏 直视 术后 气 管 插 管期 间的 心 理 反 应 及 护 理措 施 [. J 实用 医技 杂 志, 0 ,l )l3 、 】 2 4l( :32 0 7 l 林德 娟 , 若侨 , 2 许 吴佩 雁 , 非语 言沟 通在 颌 面 外科 术 后病 人 等、 中的应 用 …、 林 医学, 0,6 )4 1 吉 2 5 ( :8. 0 25
张友 芳 、 械 通 气 患 者 的 非语 言 交流 方 式 f. 龙 江 护理 杂 与机 J黑 ]
志, 0 ,8:5 2 06 ) 、 0 ( 2 曾伟 红 , 琼 芳 . 械 通 气 患 者 的 需 求分 析 f、 代 l 护 理 , 陈 机 J现 临床 ]
20 ,4: 1 0 43 ) .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