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教案--奇妙的风
《神奇的风》活动教案(五篇)
《神奇的风》活动教案(五篇)《神奇的风》活动教案 1活动目标:1、在说儿歌活动中感受秋风的顽皮和可爱。
2、能在教师引导下运用儿歌中的句式进行简单的创编。
3、直到秋天的大致特征。
活动重点:在教师引导下运用句式练*说话。
活动难点:初步理解儿歌中动词的运用并尝试创编简单的句子。
活动准备:风娃娃图片、白云、叶子、大雁、菊花、大自然图片活动过程:一、看图谈话导入看图,请幼儿说说图中有什么?风娃娃在干什么?白云和叶子在哪里?是怎样动的?二、学*理解儿歌1、漂亮的图画中藏着一首有趣的儿歌,名字叫《秋天的风》,我们一起听听(放音频)。
2、提问:秋天的风和谁做游戏了?是怎样做游戏的?请幼儿用肢体表现“吹”、“飘”、“追”的动作。
3、看视频,随画面变化说儿歌。
三、迁移练*说话秋天的风还想和更多的朋友一起玩,我们看看它还和谁一起玩了?1、教师出示大雁的图片:大雁在干什么?(飞)秋天的风会怎样和大雁玩呢?引导迁移句式创编:秋天的风,陪(追、带)着大雁飞。
2、教师出示菊花图片:菊花什么样子?秋天的风害怕吹落花瓣,很小心地和菊花玩,它会怎么和菊花玩?引导创编句子:秋天的风,看(望、抱)着菊花开。
3、教师出示小朋友走进大自然的图片:秋风带小朋友走进大自然,小朋友大自然中做什么?(小组看图讲述小朋友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活动)4、巩固:教师出示所有图片,幼儿看图完整说儿歌(包含创编的句子)。
5、播放音乐,教师朗诵儿歌,幼儿轻声跟诵,并和老师一起用动作表达儿歌表述的内容(离开座位)四、结束部分秋风调皮、可爱吗?为什么?我们一起出去找找秋风,看秋风在幼儿园里和谁在做朋友,我们也要和秋风做朋友。
反思:引导创编,迁移句式练*说话时,只有少数幼儿愿意主动发言交流,有初步的想象能力。
大部分幼儿比较被动,只愿意和大家集体一起说。
幼儿基本上能根据动词做出动作,但是主动运用动词的时候需要教师不断引导。
随音乐轻声说儿歌和教师一起表演儿歌时,幼儿情绪好,都能动起来。
《神奇的风》活动教案
《神奇的风》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感知风的存在,了解风的特点和作用。
2. 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二、活动准备:1. 教具:风力发电机、气球、风筝、风车等。
2. 材料: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
3. 环境:户外活动场地。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引起幼儿对风的兴趣。
2. 观察风:教师带领幼儿户外观察风的作用,如风吹动树叶、吹跑气球等。
3. 体验风:让幼儿亲自体验风吹过的感觉,感受风的力量。
4. 制作风力发电机:教师讲解风力发电的原理,并指导幼儿动手制作风力发电机。
5. 风力发电比赛:幼儿分组进行风力发电比赛,看看哪个小组的风力发电机效果最好。
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活动过程,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
3.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风,了解风的更多知识。
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一个风力玩具,如风筝、风车等,并拍照记录。
2. 下一节课:教师检查幼儿家庭作业,分享彼此的风力玩具,继续开展关于风的活动。
六、活动目标:1. 加深幼儿对风的理解,探索风能的利用和保护。
2. 通过科学实验,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协作能力。
3. 引导幼儿思考风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七、活动准备:1. 教具:风速计、温度计、环境保护宣传册。
2. 材料:水、纸杯、吸管、塑料瓶等。
3. 环境:科学实验室或户外环境。
八、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让幼儿了解风能的利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风速测量:教师指导幼儿使用风速计,在户外测量不同地点的风速。
3. 风的影响: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风对温度和环境的影响。
4. 制作风力装置:教师指导幼儿使用吸管、纸杯等材料,制作小型风力装置。
5. 风力装置测试:让幼儿在户外测试自己制作的风力装置的效果。
中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奇妙的风
中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奇妙的风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奇妙的风》,该内容属于幼儿科学教育中的自然环境认知部分。
通过教材第3章《气象小秘密》的第2节“风是怎样形成的”,引导幼儿探索风的现象,了解风的成因及其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描述风的基本特征,理解风是由于空气流动产生的。
2. 培养幼儿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3. 教育幼儿学会保护环境,因为我们的行为会影响自然现象,如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风的成因以及风与生活的关系。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探索风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风扇、气球、风车、吹风机、纸张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小风扇、气球等教具,让幼儿观察并感受风的存在,引导幼儿说出风的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风的成因,通过吹风机的例子让幼儿理解空气流动产生风。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列举生活中遇到的风,并让他们尝试用画笔表达出来。
4. 教学难点突破(15分钟)通过制作小风车,让幼儿观察风车转动,理解风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奇妙的风2. 内容:风的定义:空气流动产生的自然现象风的特征:无色、无味、无形、有力风的成因:空气流动风的作用:推动风车、使气球飞行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记录一周内遇到的风,描述其特征和作用。
2. 答案示例:今天的风很大,吹得树叶沙沙作响,我还看到风把气球吹得飞走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进行户外活动,观察风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选择与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4. 作业设计的内容与答案示例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本次教学中,难点是让幼儿理解风的成因以及风与生活的关系。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风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风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详细内容围绕“神奇的风”展开。
主要涉及风的成因、风力、风向等基础知识,以及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风的基本概念,知道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自然现象。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风力、风向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幼儿探索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风的形成原因及风力的判断。
重点:风的基本概念、风向和风力的观察与描述、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风向仪、风力计、扇子、气球、纸张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感受风,观察树叶、旗帜等随风飘动的现象,引发幼儿对风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风的形成原因。
(2)讲解风的基本概念,如风向、风力等。
(3)展示教具,让幼儿观察并描述风向和风力。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请描述一下你刚才感受到的风。
”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描述。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材料,让幼儿画出自己感受到的风。
(2)幼儿展示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如下:神奇的风1. 风的形成:空气流动2. 风向:风吹来的方向3. 风力:风的强度4. 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画出一种风,并描述它的风向和风力。
答案示例:我画的是春风。
风向是东南,风力是中等。
2. 作业要求: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材料自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风的基本概念、风向和风力的观察与描述。
但在知识讲解环节,部分幼儿对风的形成原因理解不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奇妙的风绘本故事语言领域教案
奇妙的风绘本故事语言领域教案教案标题:奇妙的风绘本故事语言领域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绘本故事《奇妙的风》来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绘本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展开讨论和描述。
3. 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通过绘本故事进行写作练习和创作。
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 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讨论和描述。
3. 运用创造思维进行写作练习和创作。
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他们理解故事的深层含义。
2.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使他们能够在写作中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想法。
教学准备:1. 绘本故事《奇妙的风》的复印件或电子版。
2. 阅读理解题目和讨论问题的准备。
3. 学生练习写作的活动材料。
4. 讨论和描述活动的提示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绘本故事《奇妙的风》,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分发《奇妙的风》绘本故事,并提醒学生先独立阅读一遍。
2. 定义阅读理解题目的类型,如细节理解、推理判断等,然后提问学生相关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3. 分组或全班讨论学生的答案和理解。
三、讨论和描述(15分钟)1. 利用讨论和描述活动的提示卡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和描述。
2. 分组或全班展示和分享学生的观点和描述,鼓励积极参与和互相倾听。
四、写作练习和创作(20分钟)1. 提供一些写作练习的活动材料,如填写故事概要、编写对话或写一篇小短文等。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展现个人观点和创造力。
3. 分组或全班分享学生的作品,鼓励互相欣赏和评价。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对整堂课进行总结,回顾学习目标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分享感想,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教学延伸:1. 邀请学生制作绘本或口头故事,将《奇妙的风》故事的延续或变化进行创作。
《奇妙的风》教案
《奇妙的风》教案《奇妙的风》教案(精选13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奇妙的风》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奇妙的风》教案篇1设计意图:风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平时不太被幼儿所关注,幼儿对风的感受就是吹的眼睛睁不开,有风的时候很冷等等,这些使得幼儿不喜欢风,为了让幼儿能够了解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设计了以“玩风”为切入点,使幼儿在寻找、尝试的过程中初步了解风的形成,并从体验中获得成功感,这作为难点,重点是通过幼儿对图片的观察,切身体会理解风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幼儿科学的思维方式、使幼儿对风产生探究兴趣。
活动目标:1、通过玩风活动,激发幼儿善于观察、探究自然的兴趣。
2、知道风对人类有益与有害的方面。
活动准备:1、风车、扇子、风筝、小盘子、图书、纸张、泡泡水、纸飞机、纸飞镖、羽毛。
2、有关风的图片。
(有益的风和有害的风)活动过程:1、猜谜语,引出“风”的主题。
师:谁也看不到我的影子,谁也捉不住我的身子,沙沙沙,有时我只摇摇树枝,哗哗哗,有时我要推倒房子,请你猜猜我的名字。
(风)2、引导幼儿室内寻找各种物品扇风,体验风的形成。
师:为什么扇动扇子、纸张就有风了?还有什么办法能使风儿出现?游戏:《我们会造风》通过幼儿自由玩风车、吹泡泡、玩纸飞机、纸飞镖等各种活动体验风的风向、风力。
进一步提高幼儿游戏兴趣。
3、谈话《风与人类的关系》风对人们有什么好处?启发引导幼儿说出风能将湿衣服吹干,风给人们带去凉爽,感觉很舒服。
有风时风筝能飞上天。
风能传播种子,花粉等等。
风儿也给人们带来哪些害处?台风吹翻海里的船,大风吹的人眼睛睁不开,还会造成咳嗽、感冒,龙卷风能吹倒房屋、卷走动物。
形成沙尘暴。
活动延伸:1、探讨怎样让风为我们多做好事?让幼儿了解植树造林可以减少风沙的常识,强化幼儿爱护树林,不乱扔垃圾的行为。
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风
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风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第三单元“自然现象”中的第5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奇妙的风”展开,介绍风的概念、来源、特点和与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风的基本概念,知道风是由于空气流动产生的自然现象。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风的现象,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幼儿关注风与生活的关系,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风的概念和来源。
重点:风的特征、与生活的关系以及观察和描述风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风扇、气球、风车、彩纸、小红旗等。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请幼儿观察电风扇转动时产生的风,感受风的存在。
(2)让幼儿吹气球,观察气球变形,体会空气流动形成风的现象。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展示风车、彩纸等,引导幼儿观察风的作用。
(2)讲解风的概念和来源,让幼儿了解风是由于空气流动产生的自然现象。
3. 随堂练习:(1)请幼儿用小红旗测试风的方向。
(2)让幼儿观察并描述风吹动彩纸的现象。
六、板书设计1. 奇妙的风2. 内容:(1)风的概念:空气流动产生的自然现象。
(2)风的来源:空气受热或受冷,产生流动。
(3)风的特征:方向、速度、强度。
(4)风与生活的关系:影响天气、交通运输、日常生活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并记录一天中不同时间风的变化。
(2)画出风吹动树叶的场景。
2. 答案:(1)观察记录表:记录风的方向、速度、强度等。
(2)画作:展示风吹动树叶的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观察他们对风的认知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感受风。
(2)开展科学小实验,探索风的作用,如风力发电、风帆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界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互动性和直观性;3. 例题讲解的深入浅出;4. 随堂练习的针对性和实际操作性;5.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和启发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风
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风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探索》中的第3节“奇妙的风”。
详细内容包括:风的成因、风的种类、风的作用以及风对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风的成因和种类,理解风对生活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增强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激发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风的成因和种类。
重点:风的成因、种类及风对生活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风扇、气球、风车、吹风机、图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风吹树叶、旗帜飘扬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大家知道这些现象是由什么引起的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风的成因,引导学生了解空气流动形成风。
(2)介绍风的种类(如:自然风、人造风)及风的作用。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1)请举例说明风的作用。
(2)请说出生活中的风对人们有哪些影响。
4. 动手操作(1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制作简易风车,并观察风车在风扇吹动下的旋转。
六、板书设计1. 风的成因:空气流动2. 风的种类:自然风、人造风3. 风的作用:带动风车、使旗帜飘扬等4. 风对生活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关于风的画,展示风的作用。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风的成因、种类和作用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动手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制作风车遇到困难,需要在下次课程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请学生观察生活中风的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2. 实践情景引入的互动性;3. 动手操作环节的指导;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创意表达;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个性化。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教学难点在于学生对风的成因和种类的理解。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师需要采用直观演示和生动的比喻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风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风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探索》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第三节《奇妙的风》。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风的定义、风的成因、风的力量、风的方向、风的利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风的定义,了解风的成因,认识到风的力量和方向。
2. 学会使用简单工具测量风向和风力,培养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
3. 增强环保意识,了解风力发电等风能的利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风的成因、风力的测量。
重点:风的定义、风的方向和力量、风能的利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风向计、风力计、气球、吹风机、图片等。
学具:纸张、笔、尺子、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拿一个气球,用吹风机吹动,让幼儿观察气球飘动的方向,引出风的定义。
2. 例题讲解(1)风的成因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造成大气层的不均匀,产生风。
(2)风的方向和力量演示风向计和风力计的使用,引导幼儿学会测量风向和风力。
(3)风能的利用展示风力发电的图片,讲解风力发电的原理和优点。
3.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气球和吹风机模拟风,测量风向和风力。
讨论风能的利用,画出风力发电的场景。
回答幼儿的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评价幼儿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鼓励积极观察和思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奇妙的风2. 主要内容:风的定义、成因风的方向、力量测量风能的利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和记录一周内的天气现象,特别是风的变化。
2.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描述风的方向、力量和天气状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实践操作中的兴趣和参与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风,观察风对物体的影响。
家园共育,让家长参与风的观察和记录,共同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易懂性4.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和实践性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1)难点:风的成因、风力的测量对于幼儿来说,理解风的成因涉及到较为复杂的科学原理,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具和生动的讲解来简化概念。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风优秀篇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风优秀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第五章“自然现象探索”中的第二节“神奇的风”。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风的基本概念、探索风的形成原因、感受风的力量和作用、认识风对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幼儿了解风的基本概念,知道风是由于空气流动形成的。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探索自然现象的能力,学会用简单的工具制造风。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使幼儿掌握风的基本概念,了解风的形成原因。
难点:让幼儿理解风的力量和作用,认识到风对生活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风扇、气球、纸张、风车、多媒体课件等。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感受风,观察风吹动树叶、纸张等物体。
(2)提问:你们刚才感受到了什么?风是从哪里来的呢?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风的形成过程,讲解风是由于空气流动形成的。
(2)教师演示用气球、纸张等工具制造风,让幼儿观察并理解风的力量。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用身边的物品制造风。
(2)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幼儿观摩学习。
(2)讨论风对生活的影响,如何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风2. 板书内容:(1)风的基本概念(2)风的形成原因(3)风的力量和作用(4)风对生活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简易的风车。
(1)画一个圆形底座。
(2)在底座上剪出四个等长的纸条。
(3)将纸条固定在底座中心,形成风车。
4. 答案:风车制作完成后,可用手轻轻吹动,观察风车转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风的基本概念和形成原因,感受到了风的力量和作用。
但在课堂组织方面,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效果。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风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风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探索》教材第四单元《自然现象》中的第2节“奇妙的风”。
内容详细包括风的定义、风的形成、风的作用以及风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风的基本概念,知道风的形成原因及其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对自然现象的探索欲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关爱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风的基本概念和风的形成原因。
难点:让幼儿理解风的作用以及风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风车、气球、扇子、吹风机、树叶、图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感受风,观察树叶飘动、气球飘起等现象,引导幼儿思考风的存在。
2. 例题讲解通过展示图片,讲解风的定义、形成原因、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3. 随堂练习a) 让幼儿用气球和吹风机制造风,观察风对气球的影响。
b) 让幼儿用扇子和风车感受风的力量,了解风的作用。
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风的观察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奇妙的风2. 板书内容:a) 风的定义:空气流动产生的自然现象。
b) 风的形成原因:空气受热或受冷,密度发生变化,产生流动。
c) 风的作用:调节气温、传播种子、促进水分蒸发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眼中的风a) 画一幅关于风的画,展示风的作用和影响。
b) 用文字描述自己观察到的一种风,并说明其特点。
2. 答案:a) 画风中,幼儿可以画出风车转动、树叶飘动等场景。
b) 描述风中,例文:“我观察到的风是春天的风,它轻轻吹过,让树叶摇曳,让花儿开放,还带来了清新的空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教学中,幼儿对风的认知和感受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合适。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奇妙的风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奇妙的风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第三节《奇妙的风》。
详细内容包括:风的成因、风的种类、风的作用以及风力等级。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风的成因,理解风的概念;2. 了解风的种类和风力等级,认识到风的作用;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探索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风力等级的认识;教学重点:风的成因、种类和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风车、气球、扇子、纸张、风力计;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风车、气球、扇子等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这些物品为什么能动起来?2. 讲解风的概念和成因(10分钟)教师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讲解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自然现象,使幼儿理解风的成因。
3. 探讨风的种类和作用(15分钟)(1)教师展示不同场景下的风(如春风、秋风、龙卷风等),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风;(2)讨论风的作用,如风力发电、风帆航行等。
4. 认识风力等级(10分钟)教师通过风力计,让幼儿直观地感受不同风力等级,并学会判断风力大小。
5.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纸张制作小风车,感受风的作用;(2)分组进行风力等级判断游戏。
六、板书设计1. 风的成因:空气流动2. 风的种类:春风、秋风、龙卷风等3. 风的作用:风力发电、风帆航行等4. 风力等级:112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关于风的画,并标注出风的种类和风力等级;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风,记录下来并与家长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风力等级的认识;2. 教学过程:实践情景引入、讲解风的概念和成因、探讨风的种类和作用、认识风力等级、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具体要求和答案的指导。
2024年大班主题活动教案风精选
2024年大班主题活动教案风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主题活动教材,涉及章节为《奇妙的风》。
具体内容包括:风的定义、风的作用、风的形成、风向和风速的测定以及风能的利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的定义、形成和作用,认识到风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自然现象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风能的利用,培养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风的定义、形成、作用以及风能的利用。
难点:风向和风速的测定方法,以及风能利用的实际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风向计、风速计、风能发电机模型、多媒体设备。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塑料袋、气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到户外感受风,让学生描述风的特点。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风的定义、形成、作用。
b.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风向和风速的测定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出示风向计、风速计,讲解使用方法。
b.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记录数据。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发放画纸,让学生画出自己感受到的风。
b.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交流。
5. 实践活动(10分钟)a. 教师演示风能发电机模型,讲解风能的利用。
b. 学生分组制作简易风能发电机,感受风能的转化。
a.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奇妙的风2. 板书内容:a. 风的定义、形成、作用b. 风向和风速的测定方法c. 风能的利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画出你感受到的风,并描述其特点。
b. 家庭实践: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个简易的风能发电机。
2. 答案:a. 画出的风具有动态感,能体现出风的特点。
b. 简易风能发电机能转动,展示风能的转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程度,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神奇的风教案范文
神奇的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的概念,知道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
2. 让学生了解风的形成原因和风向、风力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风的形成原因及其与风向、风力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风的概念及其形成原因。
2. 风向、风力的判定。
四、教学准备:1. 课件:风的形成、风向、风力等方面的图片和视频。
2. 教具:风向标、风力计等。
3. 户外观察风的任务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风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
2. 新课:讲解风的形成原因,让学生知道风是如何产生的。
3. 实践:让学生使用风向标和风力计进行实地观察,判断风向和风力。
4. 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风向和风力的关系,总结规律。
5. 总结:归纳风的形成原因及其与风向、风力的关系。
6. 作业:让学生完成户外观察风的任务单,培养观察自然、探究问题的能力。
7. 课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内容:1. 风的作用:讲解风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如气候形成、植被分布、交通运输等。
2. 风的利用:介绍人类如何利用风能,如风力发电、帆船等。
七、教学重点:1. 风的作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2. 人类如何利用风能。
八、教学难点:1. 风的作用及其对不同领域的影响。
2. 风能的利用技术及发展趋势。
九、教学准备:1. 课件:风的作用、风能利用等方面的图片和视频。
2. 教具:风力发电模型、帆船模型等。
3. 案例:介绍风能利用的成功案例。
十、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风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风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新课:讲解风的作用及其对不同领域的影响,让学生知道风能是如何被利用的。
3. 实践:让学生观看风力发电和帆船的模型,直观地了解风能的利用。
4. 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风能利用的技术及发展趋势,探讨风能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奇妙的风中班科学教案
奇妙的风中班科学教案班级教室里,风中竟然有了声音?是什么让风成为如此奇妙的班级教材?在这个科学教案中,我们将探究风的形成原理和作用。
通过丰富的实验和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风的力量,增加对自然现象的理解。
一、教学目标1. 知道风的形成原理和特性。
2. 理解风对环境的影响。
3.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风的作用。
4. 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实验所需材料:风车、风管、纸张、风力计等。
2. 实验所需设备:电风扇、风力测量仪等。
3. 展示素材:图片、视频等。
4. 教师备课:对风的形成原理和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准备相关知识点。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风这一自然现象的兴趣。
可以选择一些与风相关的场景照片或风车转动的视频,让学生们尽可能地描述这些场景,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对风的一些疑问。
第二步:探究风的形成原理1. 通过展示风的形成原理的动画或图示,向学生们介绍风的形成原理。
简单地解释风是空气由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形成的现象。
2. 指导学生们观察室内外风的现象,让他们用自己的话描述风的特点,并思考风是怎么形成的。
第三步:实验一:风的方向和速度1. 让学生们分组进行实验。
每组准备一张纸和一个风力计。
2. 学生们将纸张悬挂在教室中,在纸张下方使用风力计测量风的速度和方向。
4. 学生们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他们可以比较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等对风速和方向的影响。
第四步:实验二:风的影响1. 使用一个电风扇和几个小风车,让学生们模拟风对环境的影响。
2. 学生们观察风对小风车的影响,讨论风对物体的作用力有什么影响。
3. 引导学生们思考风对环境的变化会产生哪些影响,比如风的强弱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第五步:归纳总结1. 让学生们回顾实验结果,总结风的形成原理和特性。
2. 提出问题,让学生们讨论风的应用领域和它们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四、教学拓展1. 可以组织学生们观察天气预报,了解气压变化对风的形成和变化的影响。
小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风
小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风一、课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认识风的特点和来源;2.了解风的作用和影响;3.观察和模拟风的形成过程。
二、课前准备1.准备风车模型和气球;2.准备一块大布或手帕;3.准备一台风钟或风标;4.准备一块小纸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风车模型和气球)教师在课堂开始前,展示一下风车模型和气球。
问学生他们认识这些东西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可能回答到它们在风的作用下会产生动力。
引出风的概念。
2. 概念讲解(展示风钟或风标)教师展示风钟或风标,解释它们是用来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的工具。
问学生他们有没有见过类似的东西?它们在什么场景中会用到?学生可能回答到看天气预报、驾驶飞机或船只时会用到这些工具。
进一步巩固风的概念。
3. 观察风的作用(使用大布或手帕)教师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大布或手帕被风吹动的情况。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发生,风是如何产生的。
4. 模拟风的形成过程(使用小纸片)教师让学生围成一个圆环形,然后将小纸片放在圆环内。
请学生轻轻吹气,观察小纸片的动作。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纸片为什么会被吹动,风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5. 小结教师通过引导的方式,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强调风的特点、来源和作用。
四、课后延伸1. 观察天气预报,了解风向和风力情况;2. 自己制作一个风车模型,体验风的力量;3. 在户外进行观察,找到一些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模拟风的形成过程,加深对风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课后延伸活动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自然现象的探索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二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三 奇妙的风》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三奇异的风)教案主题三奇异的风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搜集风的相关资料。
2.初步了解风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3.初步了解风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 对知识的掌握要能够从大量的资料当中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2.培养自己搜集整理资料、与同伴合作和组织协调的能力。
3.制作活动汇报书。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体验探究与交流的愉快。
2.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了解风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
2.对知识的掌握要能够从大量的资料当中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3.制作活动汇报书。
打算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发觉问题1.通过图片让学生在生活中寻觅风的足迹。
2.探究风是怎么形成的?它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以上环节主要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了解这些奇妙现象就在我们身边。
年级的学生年龄偏小,只要能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了解风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就行了。
〔二〕活动打算1. 组建活动小组,邀请和自己兴趣相同的同学组建一个活动小组。
2.以“风与我们的生活〞案例中的小组分工,指导学生如何分工,如何提出问题,如何针对问题分工合作。
本次活动给出了几个参考主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搜集整理资料激发学生对风的兴趣。
要想进一步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确定活动主题。
在确定活动主题时,要坚持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所以,学生确定的主题肯定是学生喜欢的,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尽量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在生活中发觉问题,提出活动主题。
〔三〕实施阶段本次活动的实施,应该引导学生在玩中学习,在生活中体验。
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勤于动手,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实践过程,如查一查、说一说、做一做、玩一玩、想一想,经历观察、设计与制作等,完成学习方法的多元化,使学生在玩中体会大自然的奇妙。
1.查一查说一说引导学生通过在网络、书籍上查找,询问老师、家人及观察等方法来查找和搜集资料。
在我们身边寻觅风,查找和风有关的成语、故事等。
常识教案:奇妙的风
常识教案:奇妙的风
设计意图:风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平时不太被幼儿所关注,幼儿对风的感受就是吹的眼睛睁不开,有风的时候很冷等等,这些使得幼儿不喜欢风,为了让幼儿能够了解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设计了以玩风为切入点,使幼儿在寻找尝试的过程中初步了解风的形成,并从体验中获得成功感,这作为难点,重点是通过幼儿对图片的观察,切身体会理解风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幼儿科学的思维方式使幼儿对风产生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风车扇子风筝小盘子图书纸张泡泡水纸飞机纸飞镖羽毛有关风的图片(有益的风和有害的风)师:谁也看不到我的影子,谁也捉不住我的身子,沙沙沙,有时我只摇摇树枝,哗哗哗,有时我要推倒房子,请你猜猜我的名字。
(风)还有什么办法能使风儿出现?游戏:《我们会造风》通过幼儿自由玩风车吹泡泡玩纸飞机纸飞镖等各种活动体验风的风向风力。
进一步提高幼儿游戏兴趣。
探讨怎样让风为我们多做好事?让幼儿了解植树造林可以减少风沙的常识,强化幼儿爱护树林,不乱扔垃圾的行为。
欣赏散文散文:《风儿听话了》风呀风,我们可不喜欢你胡闹,我们的天气预报,总是把你到来的时间提前报告,我们植树造林,不让你到处横冲直撞。
我们希望你脾气温和,飞过草地,带着蒲公英的种子去四方安家,
推动鱼船在海上捕鱼捉虾。
常识教案-奇妙的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识教案-奇妙的风
——大班科学探索活动
设计意图:
风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平时不太被幼儿所关注,幼儿对风的感受就是吹的眼睛睁不开,有风的时候很冷等等,这些使得幼儿不喜欢风,为了让幼儿能够了解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设计了以“玩风”为切入点,使幼儿在寻找、尝试的过程中初步了解风的形成,并从体验中获得成功感,这作为难点,重点是通过幼儿对图片的观察,切身体会理解风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幼儿科学的思维方式、使幼儿对风产生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
1、风车、扇子、风筝、小盘子、图书、纸张、泡泡水、纸飞机、纸飞镖、羽毛
2、有关风的图片(有益的风和有害的风)
师:谁也看不到我的影子,谁也捉不住我的身子,沙沙沙,有时我只摇摇树枝,哗哗哗,有时我要推倒房子,请你猜猜我的名字。
(风)
还有什么办法能使风儿出现?
游戏:《我们会造风》
通过幼儿自由玩风车、吹泡泡、玩纸飞机、纸飞镖等各种活动体验风的风向、风力。
进一步提高幼儿游戏兴趣。
1、探讨怎样让风为我们多做好事?让幼儿了解植树造林可以减少风沙的常识,强化幼儿爱
护树林,不乱扔垃圾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