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及《闲情偶寄》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浅析李渔《闲情偶寄》

浅析李渔《闲情偶寄》
破 原 有 之对 立 , 归 自然 之本 原。 回 所 谓 “ 无非 彼 , 物 物无 非 是 。 自彼 则不 见 , 自是 则 知 之 。故 日 :彼 出 于是 , 亦 因 彼 。” 以 我观 物 , 皆为 彼 , “ 是 即 物 以物 观我 , 则物 皆 为 此 , 与 我 同 生 同 灭 , 与 此 相 辅 相 成 , 何 分 物 与 物 彼 又 我 、 与此 ?如 此 则将 物 我 、 此 之 间 的差别 摸 平 , 彼 彼 从而 消解 蕴 ( 责任 编辑 : 向宏 ) 刘
20 年 第 9期 08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为 大盗 , 将主 流社会里伦 理系统通 用语词 与盗贼哲 学扣 合 不复存在, “ 从而达到结构之 目的。
的天衣无 缝” 旨在揭露伦理道德 体系的虚伪性 , , 并且要将 权
威 彻 底 打倒 : 三 、 丧我 — — 主 体 消亡 , 切 皆 归 于道 。 吾 一
浅析李渔《 闲情偶寄》
刘媛 媛
( 阳音乐学院南校区专业基础课程部 , 沈 辽宁 沈阳 l0 6 ) 1 18
藏于此二元对立结构 中的主体的中心地位 。又言“ 因是 因非 ,
因非 因是 ” 是 因 非 而 是 , 因 是 而 非 , 是 非 非 互 为 因 果 , , 非 是 无
《 齐物论》 一篇中之论辩 多用解构手 法 , 确 立—对立一 此“ 之丧失 , 即“ 我” 即为认识主体之消失 、 主客体融 合为一体之过
消失 ” 的解构模式 , 以此消解社会传统的理性秩序。《 物论 》 程 。庄子之打破传统伦理价值 、 齐 颠覆社会理性秩序, 齐物我 、 等
中所列举 的诸多范畴如大 与小 、 彼与此 、 物与我 、 与臣 、 君 夫与 是非 、 齐生死 , 等有无 , 皆为消解主流社会之传统认 识 , 即打破

一本超越“闲情”的闲书——读李渔《闲情偶寄》

一本超越“闲情”的闲书——读李渔《闲情偶寄》

一本超越“闲情”的闲书——读李渔《闲情偶寄》晚明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士林更是青睐那些个性奇特、癖好怪异的人物,如张岱、王思任、祁彪佳;“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之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这一名言,颇能代表晚明时期人物的评价标准。

李渔其人,癖好甚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舞台戏剧自不必说,连房舍园林、居室布置、古董器玩、花卉竹木、饮食养生,甚至吃喝玩乐、梳洗打扮,都无所不好,无所不通。

仅一本《闲情偶寄》就设了“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等多个部分,可见其“癖好”之多。

当年,我所教的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芙蕖》,选自《闲情偶寄》种植部。

芙蕖是莲花的一种,恰巧,课本里还有周敦颐的《爱莲说》,它借花喻人,将外在审美与内在意蕴统一,赋予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气节,成为中华传统文人的理想人格,君子神圣的象征。

芙蕖、莲花“撞”车,倘若李渔不换个角度,另闯新路,很难写出新意。

果然,《芙蕖》独辟蹊径,大异其趣。

李渔明白声称“予夏季以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

作者明确申明绝非故意模仿周敦颐。

《芙蕖》抒发对莲花的挚爱,如数家珍般描述芙蕖的种种可爱之处。

文章开头总起一句,“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接着备述“芙蕖”种种可人之处——可目、可鼻、可口以及霜中败叶之可用,照应第一段的总起,叙述得体,主旨突出。

最后小结:“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得出“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的结论。

芙蕖既有观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如果单纯介绍芙蕖,作为说明文,至此已足够详备了。

然李渔并未就此停笔,而是续写了一大段抒发自己“爱花如命”的感慨:“予四命之中,此命为最。

无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

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又时病其漏,望乞天水以救之,殆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李渔既是追求精致生活的享乐主义者,又是注重实际的实用主义者。

浅谈李渔《闲情偶寄》中的设计思想

浅谈李渔《闲情偶寄》中的设计思想

艺 术 、 阅历 经验 的 结 晶 。此 书分 为词 曲部 、居 室部 、 器玩 部等 八 意 义 ,值 得我们 在实践 中运用 。 生活 在 明 末清 初 时 期 的 李 渔 ,亲 身 经 历 了 明 王 朝 的 腐 败 没
于 《 闲情 偶 寄 》具 有较 高 的 艺术 性 、文 学性 和 实用 性 , 因此 后世 落 以及清 初 的武 力 统 治 ,政权 的 更迭 带给 广 大人 民身心 的双 重 痛 研 究 它 的书 籍 、文 章 也 比较 多 。从艺 术 设计 的 角度 来 看书 中关于 苦 。他 深 入 体 察 民情 ,在 设 计 中始 终 把 实 用 功 能 放 在 第 一位 。 李 渔 的 设计 思想 论述 也有 很 多 ,例如 设计 创 新精 神 、 实用 设 计 为 “ 人 无贵 贱 ,家 无 贫 富 ,饮食 器皿 , 皆所 必 需 。 ”, 即人 没有 高
关键词 :李渔 ; 《 闲情偶寄 》;设计思想 李渔 ( 公元 1 6 1 1 —— 1 6 8 0 年 ) ,浙 江 兰 溪 人 ,原 名 仙 侣 , 字 笠鸿 ,人 称湖 上 笠翁 。李渔 投 身于 艺术 研 究领 域 , 博学 多才 , 生 辛勤 耕 耘 , 留给后 人 数 以百 万字 的文 学 装饰 设 计简 洁 等等 ,这些 思 想理 论 即使 在今 天 依 然值 得 我们 贵和 卑贱 的区别 ,家庭 没 有贫 穷和 富裕 的 区别 ,饮 食所 用 的碗 碟 杯 罐 类器 皿 都是 必 需之 物 。 同时 李渔 对 于那 些华 而 不实 的器 物 持 学 习和 借 鉴 。 鄙 视 的态 度 , “ 一 人之 身 , 百工之 所 为 备 。”这 是 因为 李 渔的 家 设 计 创新 精神
论 即使在今 天依 然值 得我们学 习和借鉴。

谈谈李渔《闲情偶寄》中的日常生活美学

谈谈李渔《闲情偶寄》中的日常生活美学

谈谈李渔《闲情偶寄》中的日常生活美学作者简介:涂靖章,女,1988,西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学涂红艳,女,1969,垫江县城北小学,小学高级教师摘要:李渔的《闲情偶寄》包含着丰富的生活美学思想,与现代语境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及生活美学等有相通之处。

全书八部,其《词曲部》和《演习部》历来是大家研究重点,但其中丰富的日常生活美学思想往往让人忽略,本文主要是对《闲情偶寄》中与日常生活审美思想想通的生活美学思想做一些阐述,以便丰富其文本的全面研究价值,为现代社会所用。

关键词:《闲情偶寄》日常生活审美化生活美学一:西方现代语境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中国文本《闲情偶寄》日常生活审美,顾名思义就是立足于现实生活当中作审美的观照,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一是审美化的日常生活。

它导致的结果就是,正如费舍斯通在《消费社会和后现代主义》中所说的“如果我们来检讨后现代主义的定义,我们就会发现,它强调了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界限的消解、高雅文化与大众通俗文化之间明确分界的消失、总体性的风格混杂及戏谑式的符码混合”①那样,在后现代社会,艺术与生活已经界限模糊。

现代社会在消费时代的背景下,日常生活越来越符号化、形式化和艺术化。

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可以作为美学研究的领域,橱窗或者衣着的研究,美学的研究范围不再局限在艺术哲学的范围,美学得到了新的生长。

中国文本中有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思想,早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就出现了,李渔的《闲情偶寄》中将生活情趣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与现代消费文化下的日常生活审美相同的是都以日常生活为基础进行审美观照,不同的是在李渔更集中体现在生活情趣体验上,包括起居、饮食和器玩等的审美体验中,文笔通俗易懂、轻松活泼,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喜好,对其中的日常审美篇章进行研究以便服务于我们的现代生活。

二:《闲情偶寄》中的日常生活美学任何时代,人都要生活,想生活得好就需要生活美学作支撑,可以说李渔的《闲情偶寄》方方面面都是日常生活的美化学说,本文以《闲情偶寄·饮馔篇》为契机,通过对生活美学观念的分析,来谈谈李渔作品中的日常生活美学思想。

李渔的闲情偶寄戏曲思想论文

李渔的闲情偶寄戏曲思想论文

第一节明清戏曲本色理论对李渔语言论的影响上文表述李渔要求唱词贵浅显,宾白要贵洁净戒浮泛等等,除了与他本人的生活经历与家伎班的演出等社会活动有密切关系,还与他对明清之际曲论中本色论的继承有关。

综观元明清三代戏曲发展的概况与曲论的发展,本色论的发展是不容忽视的一条理论线路,它贯穿于几乎所有曲论大家的理论当中,并且深刻的影响着后世作家的创作和理论。

李渔生活的年代处于明末清初,他又是一位进步的理论大家,因此他对本色论的继承造就了《闲情偶寄》中的戏曲与言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本色论的基本精神。

一、本色论的发展概况:“本色”二字,是中国文学理论中的一个特殊概念,在文学理论中最早使用“本色”一词的是《文心雕龙·通变》,文中说道:“今才颖之士刻意学文,多略汉篇,师范宋集,虽古今备阅,然近附而远疏矣。

夫青生于蓝,绛生于蒨,虽逾本色,不能复化……”这里的本色表达的是“本来之色”的意思。

本色一词在文学理论当中凡被用到皆取“事物的本体风格”这层意义。

戏曲中的“本色”自然也是说“本体状态”,但是与其他理论不同的是,戏曲中所说的本色主要是指语言一种风格特征。

曲论中的本色理论的发展期集中在明朝嘉靖到明朝末期这一段时间内。

但是本色论的出现则是从宋代开始的,宋元二代是萌芽期,到了明代才得到丰富和壮大。

宋代的张邦基在评论当时的滑稽戏时说道:“优词乐语,前辈以文章余事,然鲜能得体。

”又:“凡乐语不必典雅,惟语时近俳乃妙。

”此处“得体”就是本色的意思,他认为戏剧在当时是文人作诗作词的闲余空当里得游戏,尽管是在创作优词乐语,但是很少能合乎戏曲的体制的。

要合于戏曲的文体特征,其实是不必典雅的语言,反而那种近似俳优的诙谐的语言才是最好的,毫无疑问张邦基注意到了戏曲的通俗性,因此才能一语中的说明到底的什么才是戏曲的语言的“本色”。

这是关于戏曲本色最早的言论,说明语言的本色就是要符合特定的体制。

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作词十法》当中对戏曲的语言的本色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说明:“造语必俊,用字必熟,太文则迂,不文则俗,文而不文,俗而不俗,要耸观,又耸听。

从《闲情偶寄》看李渔的女性观

从《闲情偶寄》看李渔的女性观

李渔 的《 闲情偶寄》 是一部 内容厚实 、 力戒 陈言 、 追求独创
的书 , 正如他在《 闲情偶寄》 的卷首《 凡例》 中所言 :不佞半世操 “ 觚, 不攘他人二字 。 空疏 自 者有之 , 愧 诞妄贻讥者有之。至于剿
美感 。李渔也强调女性服装要没有束缚感 ,裙制 之精粗 , “ 惟视
折纹之多寡。 多则行走 自如 , 折 无缠身碍足之患 , 折少则往来局 促, 有拘挛桎梏之形 ; 折多则湘纹易动 , 无风亦似飘飘 , 折少则 胶柱难移 , 有态亦同木强 。” 李渔指出这样的制裙特点 , 裙不 仅实用而且也美观。 他的对美的审视是建立在合理的层面上的。 李渔对女性着装进行 了一番 比较健康而独 到的评 价: 妇 “ 人之衣 , 不贵精而贵洁 , 不贵丽而贵雅 , 不贵与家相称 , 而贵与 貌相宜 。”5 的这种观点打破 了有些人 的虚荣之心 , 他 现代社
配, 才值得稍低徊 。就是天姿风韵都有 了, 只算得半个 , 也 那半 个还要看他 的内才。” 这 与封建士大夫只重视女性长相的美 的观点是迥然不 同的, 李渔 的对女性审美 的观点是具有长效性
和建 设 性 的 , 今 天 看来 都 是 很 前 沿 的 。 在
能酷 肖远 山, 尽如新 月 , 亦须稍带月形 , 略存 山意 , 或弯其上 而 不 弯其下, 或细其外而不细其 中, 皆可 自施人力。” 女性 内美
的身份地位气质是否对立 , 统统套在身上。李渔是批评了一类
穿衣不注意身份 、 地位 、 气质而盲 目追求华美服饰的人 。
二 、 渔 很 看 重 女 性 的 内在 美 , 为 女 性 内在 的 美 使 女 性 的 美 李 认 更富 有 神 韵 相对 于外 表 的 美 , 渔 更注 重 女 性 内 在 的美 :吾 谓 相 人之 李 “

闲情偶寄李渔造物思想

闲情偶寄李渔造物思想

中外设计论著导读结课论文《闲情偶寄》造物思想新奇性——读《闲情偶寄》之设计思想后有感班级:2015级艺术设计学班姓名:黄秋菊学号:20155000741摘要:《闲情偶寄》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文人代表李渔的著作,内容范围广泛,这部著作是李渔对其一生生活经验的总结,体现了一个热爱生活的文人一生的艺术思想。

通过对《闲情偶寄》的阅读,笔者发现,李渔的造物活动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新奇性和造物活动的自然观,其次是造物的实用功能的叙述。

李渔对生活的热爱和精于生活和享受生活的生活态度,对生活的热爱是他设计思想的来源。

所以本文通过对《闲情偶寄》居室部与《园冶》的造园理论的对比,对李渔一生所设计的造物活动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当代设计艺术和生活态度的启发。

关键词:闲情偶寄造园思想新奇性当代设计一、《闲情偶寄》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字笠翁,号天湖上笠翁、笠道人、随庵主人等,是明末清初的特殊的文人,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集学者、戏曲家、造园家、美食家、出版家于一体。

李渔多才多艺,富有创业精神,他的造物活动体现的设计思想是那个时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生动写照。

研究一个人的造物思想,不能孤立地研究这个人本身,而应该把他置入他所处的整个时代背景中,把他的思想和与当时的时代的背景相联系,所以对于李渔的造物活动的研究和分析也应该如此。

阅读了一些关于李渔的著作,大部分都会提到李渔的生平,从一些书中的目录中都可以大致了解到李渔的一生。

从生于末世、科场失利、战乱岁月、隐于伊园到卖赋杭州等等。

李渔的一生突出的体现了那个时代非同寻常的社会文化的变化,他的思想和造物活动也代表了晚明时期的浪漫主义的社会思潮。

李渔早年也曾试图科举及第,二十五岁应童子试于金华,之后也到杭州应过一次乡试,落第而归,李渔参加科举有两种原因,一是母亲和妻子的督促,二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入仕的思想观念影响。

但是在李渔的内心深处,追求功名利禄远不及求得身心自由的愿望强烈,所以在乡试落第而归后更多是解脱的轻松。

浅析李渔《闲情偶寄》中的休闲美学思想

浅析李渔《闲情偶寄》中的休闲美学思想

性所原有 ,不能强之使无耳”。 在李渔 的思
想 中 ,他 对 主 体 性 的 强 调 ,指 涉 的是 每 一 独 立
存在 的个体 ,他认 为 ,个体 的创作活动始终使 自我 心 灵 处 于 一 种 极 其 自由的 状 态 ,所 以他 主 张 “ 自为一家 ,云所欲 云而止”。[ 5 】 他还把文 学活动 的意义定位于文学外在价值 的弃置和 自 我价值 的凸显 。在 《 词曲部 》中,李渔论及朝
明清 之 际 ,在 程 朱 理 学 的观 念 进 一 步 影 响 人 们
的价值 观的背景下 ,李贽 、李 渔等一批 进步的
以贯 之 的 审 美 文 化 观 念 ,从 艺术 和美 学 的 角
思想家积极 冲破程朱理 学的束缚 ,他们强调个
性 自由发展 , 抨击道学的伪善 , 批判礼教纲常 , 主张 “ 穿衣吃饭 ,即是人伦物理 ”,追求 物质
与 “ 闲”的结合 ,是 劳动与休憩 的结合 ,也是
文化传统观念 中的休闲美学有重要的启发。 李渔 的休 闲美学思想 的形成不仅仅是他 自 身 审美 文化追求 的表现 ,同时更有着重要 的文 化语 境方面的影响。首先 ,李渔休 闲美学思想 的形 成与明清时期 江南地 区的社会文化背景有 着深 刻的联系。在 中国明清 时期 ,江南地 区得 天独 厚 的地 理 优 势 和历 史 积 淀 促 进 了手 工 业 和
浅析李渔 闲情偶寄 中的休闲美学思想


5 1 0 0 0 6)
广 东 广州 (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要 :李渔的 《 闲情偶寄》突破 了传统 美学以诗词 曲赋 为正统研 究对 象的重道轻器厚 古薄今
的美学观念,在 日常生活的细致描绘 中孕 育着深刻 的休 闲美学思想。李渔休 闲美学具有 以人 为本 ,

李渔生活审美研究综述——以《闲情偶寄》为考察对象

李渔生活审美研究综述——以《闲情偶寄》为考察对象

的三分 之一 , 单锦珩 的 《 如 李渔传 》、 为民 的《 渔 俞 李
评 传》 。对李 渔 作 品研 究 的论 文 约 有 五六 百 篇 , 等 包 括 :.从李 渔 的 文 学 创作 出发 , 要 是 戏剧 和小 1 主
说, 内容包 括有版 权争议 作 品的归属 问题 、 版本 及其
李渔 美学研 究论 文 及 两部 美 学专 著 中 , 剧 美 学 又 戏
几乎 占了一半 的分量 , 另还 有一些 立足 于 园林 、 女性 等方 面 的文章 , 以真 正 的纯 粹 的从 生活 出发 立足 所
其 他生活 审美 、 女性 审美 、 闲 、 休 设计 等 约有一 百篇 ,
占总数 的六分之 一 。其 他还 有谈 饮食 养 生保健 类约
的 内容 、 李 渔理论 的理解 、 对 用李渔 的理论去 解读一
目前可 以搜到 的有关李 渔 的各种 文章约 有八九 百篇 , 去掉一部 分对李 渔及其作 品简介类 的 , 约余 六 七百篇 , 出版 的专 著也 有 三 十多 部 。国 内李渔 研 究 顺序 大致 是这样 的 , 从其 戏 剧理 论 到李 渔 其人 到其
从宏 观上看 , 渔研究 对象可 以分为 两类 , 是 李 一 李 渔 的生平人 格 思想 , 是 李 渔 的作 品 。对李 渔 其 二 人 的研究 包括他 的生平 经 历 、 庭概 况 、 活方 式 、 家 生 思 想及 思 想变化 、 物 品格 及人 们对 他 的评 价甚 至 人 还有 一些奇 闻轶 事 。研 究 李 渔其 人 的文 章 约 有 8 0
三 四十篇 , 艺术 教育理 论及 实践 约 十篇 , 言学 修辞 语
于普通 人 的 H常 生 活 的 生 活 审美 论 文 就 微 乎 其 微

李渔

李渔

李渔与《闲情偶寄》姓名:朱晓琳班级:10级汉语言一班学号:1070150110学院:文法学院摘要:李渔是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戏曲理论家,他的戏曲理论主要集中在《闲情偶寄》中的《词曲部》、《演习部》和《声容部》中,也有少数戏剧理论散见于他的诗文辞赋中。

李渔的戏曲思想标志着我国古代戏剧理论的成熟,李渔的作品内容包容了戏曲理论的基本方面,代表了古代戏剧理论的最高成绩,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李渔,闲情偶寄,园林艺术李渔是我国明末清初的一位杰出文学家、戏曲实践家和理论家。

他的创作及其理论研究涉及到诗词、文赋、小说、戏曲、诗文理论、词学理论、戏曲理论等方面,但成就最大的是他的戏曲理论。

他的戏曲理论主要集中在《闲情偶寄》的《词曲部》、《演习部》以及《声容部》中的一部分。

另外,也有少数戏曲理论散见于他的诗文词赋中,如《窥词管见》等。

《闲情偶寄》是作者联系元明以来的戏曲创作实践、结合个人的创作体会,并吸取了前代理论批评家的真知灼见而形成的,其中的曲论,组织周密,条理清楚,形成了我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批评体系。

一、李渔生平李渔(1611—1680),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改名李渔,字笠鸿,号笠翁,亦署新亭樵客、觉道人、随庵主任、湖上笠翁等,明末清初著名戏剧家。

祖籍浙江兰溪夏李村,出生于一个药商世家。

他自幼就十分聪明,通读四书五经,全家把光宗耀祖,考取功名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但由于封建科举制的种种弊端,李渔后来几次乡试均未能中,便入金华府同知许宸章署为幕客。

南明亡,他绝意仕途,归夏李村建伊山别业(又称伊园)隐居,过着“识字农”生活。

李渔出生时享受了富足生活,之后家道中落,移家杭州时,“卖赋以其糊口”。

康熙五年前后获得乔、王二姬,李渔在对其进行细心调教后组建了以二姬为台柱的家庭戏班,常年巡回于各地为达官贵人作娱情之乐,收入颇丰,这也是李渔一生中生活最得意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李渔文学创作中最丰产的一个时期。

读李渔《闲情偶记》(依仁山人)

读李渔《闲情偶记》(依仁山人)

读李渔《闲情偶记》(依仁山人)读李渔《闲情偶记》李渔(公元1611—1680年),号笠翁,浙江兰溪人。

生于明末,二十五岁中秀才,二次赴试,一次落榜,一次因兵乱而返。

入清后绝意仕途,从事传奇、戏剧、小说创作,自导自演,出版书籍。

他的《闲情偶寄》是一部奇书,其中《词曲部》是戏剧创作之谈,《声容部》是选美、美容,其余则园林、花木、古董、居室、行乐、饮食、疾病,甚至性爱无所不包……李渔是大家:他写小说、评论,有戏剧创作的实践经验,懂吃喝享乐、提倡素食,是个生活艺术家,还善心理分析,是不可多得的富有情趣之人。

奇书妙语无须讲解,只要慢慢读,细细领会,定有收获。

《凡例》圣主当阳,力崇文教。

庙堂既陈诗赋,草野合奏风谣,所谓上行下效也。

武士之矛,文人之笔墨,乃治乱均需之物。

创立新制,最忌导人以奢。

风俗之靡,日甚一日。

究其故,则以喜新而尚异也。

风俗之靡,犹于人心之坏,正俗必先正心。

至于剿窠袭臼,嚼前人唾余,而谓舌花新发者,则不特自信其无,而海内名贤,亦尽知其不屑有也。

医贵专门,忌其杂也,杂则有验有不验。

史贵能缺,缺斯可信。

是故良法不行于世,皆求全一念误之也。

闲情偶寄卷一词曲部上结构第一:填词一道,文人之末技也。

然能抑而为此,犹觉愈于驰马试剑,纵酒呼卢。

吾谓技无大小,贵在能精。

填词首重音律,而予独先结构者,以音律有书可考,其理彰明较著。

有奇事,方有奇文,未有命题不佳,而能出其锦心,扬为绣口者也。

戒讽刺:武人之刀,文士之笔,皆杀人之具也。

……务存忠厚之心,勿为残毒之事。

沥血鸣神,剖心告世,倘有一毫所指,甘为三世之暗。

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

脱窠臼:填词之难,莫难于洗涤窠臼,而填词之陋亦莫陋于盗袭窠臼。

吾观近日之新作,非新剧也,皆老僧碎破之衲衣,医士合成之汤药。

密针线:编戏有如缝衣,初则以完全者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凑成。

剪碎易,凑成难,凑成之工全在针线紧密,一节偶疏,全篇破绽出矣。

减头绪:头绪繁多,传奇之大病也。

李渔的《闲情偶寄》

李渔的《闲情偶寄》

李渔的《闲情偶寄》[按:写下这段文字,我自己心里也有一种“拉人头充数”的感觉,原因是大家习惯上把李渔称作是清代的戏剧家。

李渔是生活在明末清初,但他的生活的黄金岁月应该在明代,而且在他的思想深处和感情深处,他没有把自己当作清朝人。

这在明末清初的文人中间是非常普遍的,那些梁园遗老式的情结是根深蒂固的。

《闲情偶寄》一书成书在清康熙初,而实际上记述的东西大部分是明朝末年的事,时至康熙初,中原的大部分文人在思想、情感上,对清政府还没有一种认同感,在社会生活中,也是采取一种相对消极的“不合作”态度,这也算是我把李渔当作明人一起评说的一种理由。

]我们所熟知的李渔,大部分是因为他是一位著名的戏剧家,其实,李渔是一位多姿多彩、在各方面都有很多建树的学者,特别是其对“风流韵事”的雅兴,也达到了让一般文人难以企及的地步。

当然,这不是我在这里专门要关心的事。

作为一个文人,李渔对宜兴的紫砂壶当然也是算留心过。

为什么我说仅是留心呢,主要是他对宜兴紫砂茶具的认识非常理性、对紫砂茶具价值的评价非常实用而中肯。

在他的《闲情偶寄》里,书中在论“茶具”时说道:“茗注莫妙于砂壶,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是人而知之矣。

然宝之过情,使与金银比值,无乃仲尼不为之已甚乎~置物但取其适用,何必幽渺其说,必至理穷义尽而后止哉!”诚哉斯言~~~在当今我们的紫砂界,无处不是玄而又玄的道理、古而又怪的言语、极而又过的艳辞。

我想,作为本质上是一种日用品的紫砂茶具,我们有没有更恰当、更通俗的语言去评说,,看到这些空穴来风、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评说,我往往会问:是我们的文人在贬值,还是我们的紫砂艺术在贬值,,我想,当一味地、无原则地推崇某人某作品时,我们该不该学学前人,想想前人,,李渔所谓:“置物但取其适用,何必幽渺其说,”而“必至理穷义尽”,评价一种工艺美术品,毕竟不同于纯粹的“先锋艺术”,其适用性必须是作者、玩家考虑的首要标准。

记得顾景舟大师在论述紫砂艺术时,除了造型、神态之外,最重要的是其功用。

浅谈李渔《闲情偶寄》中的设计思想

浅谈李渔《闲情偶寄》中的设计思想

浅谈李渔《闲情偶寄》中的设计思想浅谈《闲情偶寄》中李渔的美学思想关键词:李渔《闲情偶寄》《居室部》美学观李渔,字笠鸿、谪凡,号笠翁。

明末秀才,入清后绝意仕途,工诗能文,风流倜傥。

一生从事文学创作和包括戏曲、造园在内的文化理论活动。

光绪兰谿县志记载:“李渔性极巧,凡窗栏、床榻、服饰、器具、饮食诸制度,悉出新意,人见之莫不喜悦,故倾动一时。

所交多名流才望,即妇孺亦介知者李笠翁。

”李渔还在清初年间在北京建造了伊园。

居所叠有假山,在当时被誉为京城之冠。

一、李渔的美学观体现了“顺其自然”的和谐之美李渔在书中谈到,康熙八年夏,他的芥子园中两株树被水淹死,他利用枝干和盘曲的枝条制成了一扇天然的梅花窗。

李渔的“梅窗”制作是“取老干之径直者,顺其本来,不加斧凿,为窗之上下两旁……俨然活梅之初着花者”。

此外,李渔生性最大的怪癖,就是不喜欢盆中之花、笼中之鸟、缸中之鱼以及桌上有底座的石头,因为它们局促而不舒展,有种被囚禁的感觉。

李渔认为不能违背天地万物天然的生长生活趋势,应该顺其天性。

李渔作为文人,其文化品味是由他的成长经历和生活背景所决定的。

李渔深受晚明自然哲学思想的影响,这体现在他居室装饰中的渐进自然上。

他所设计的“山水图窗”、“便面窗花卉式”、“便面窗虫鸟式”等都体现了这种思想。

二、李渔的美学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空间之美春秋时期,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凿户墉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形象地论述了“有”与“无”、围护与空间的辩证关系。

“房舍第一”开篇就说:“人之不能无屋,犹体之不能无衣”,“吾愿显者之居,勿太高广。

勿房舍与人,欲其相称。

”在古代,很多达官贵人往往通过将自己的房屋装饰得高大空旷来显示自己的权利和地位。

李渔认为房屋的空间尺度不应以人的富贵贫贱来划分,应该遵循“以人为本”来规划空间的尺度,例如身高的高矮、身材的胖瘦等。

还应考虑人在空间内的利用率,人在室内空间的感受,过大过小的空间即便装饰得再富丽堂皇也是没有意义的。

《闲情偶寄》的设计思想研究

《闲情偶寄》的设计思想研究

《闲情偶寄》的设计思想研究作者:纪伟来源:《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纪伟Ji Wei简洁意赅,平易亲切,蕴真知于世间白话。

幽默风趣,婉婉道来。

以“闲情”小言平日生活起居之常事,以“偶寄”探思其中之内理一“事在耳目之内,思出风云之表。

”(清)余怀。

一、俭、省的设计主张《居室部》开篇就明确提出这样的设计主张“土木之事,最忌奢靡。

匪特庶民之家当崇俭朴,即王公大人亦当以此为尚。

”而后更深入地探讨了设计宜居住宅可贵之处在于“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

指明了独到、创新、精致等在居室设计中的重要价值,这种超前的设计理论体系的光芒对于我们今日的设计仍具有新意和启示,像一面镜子反衬、比对着现实的创作实践。

俭、省的应该是“奢靡”、“富丽”、“纤巧烂漫”。

对于营建精致生活的创意则应鼓励,真下苦心去追求,接下来,笠翁笔锋一转,回答了“奢靡”的原因,即“凡人止好富丽者,非好富丽,因其不能创异标新,舍富丽无所见长,只得以此塞责”。

在这里,直接把追求“奢靡”,看作是创异标新的障碍和设计语汇贫乏的表现加以批评。

进而把这种现象类比为:“锦绣绮罗,谁不知贵,亦谁不见之?缟衣素裳,其制略新,则为众目所射,以其未尝睹也。

”以款式新颖的“素裳”之衣,探究了其为人所瞩目的道理……而这种“其制略新”是价廉工省之事——“即有所费,亦不及雕镂粉藻之百一。

”《闲情偶寄》反复提倡的崇俭、创新的思想观点,与中国千百年来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去饰至用”思想(墨子)是一脉相承的。

从广义来讲是以更高的设计标准“尚质尚用”脱离“奢靡、宫丽”的低级趣味,从社会发展要求看其主张具有一种必然性、长久性、持续性,去粗取质,极力唤醒设计思维,大张其价值。

这种理念对于现实指导意义巨大。

二、房舍尺度比例的把握李渔针对这个问题为我们阐述了他的观点:“吾愿显者之居,勿太高广。

夫房舍与人,欲其相称。

”房居尺度高低重要的是与人协调,明确指出了房舍高大反衬人之矮小,面积宽大反衬人体之瘦弱的设计弊端。

阐述你对李渔取论的理解

阐述你对李渔取论的理解

李渔取论的理解引言李渔(1611年-1680年),字杨士奇,号梅坞,是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评论家和文化名人。

他的著作《闲情偶寄》中的一篇名为《李渔取论》的文章,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论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对《李渔取论》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一、《李渔取论》的背景1.1 李渔的生平李渔出生于明末,经历了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

他早年曾在北京、江南等地游学,广泛涉猎文化知识。

由于他对文学的热爱和才华出众,他成为当时文坛上备受瞩目的人物。

1.2 《闲情偶寄》的创作背景《闲情偶寄》是李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晚年的著作。

这本书是一部杂文集,内容涵盖了文学、历史、社会等多个领域。

《李渔取论》是其中的一篇文章,主要探讨了文学创作的准则和标准。

二、《李渔取论》的主要内容2.1 文学的目的和价值李渔在《李渔取论》中明确指出,文学的目的在于“取乐”。

他认为文学是一种娱乐形式,应该以给人带来快乐和愉悦为目标。

同时,他也强调文学的社会价值,认为文学可以启迪人们的思想,传播美好的价值观。

2.2 文学创作的准则李渔提出了“取法乎上,得其中”和“取法乎众,得其一”的准则。

他认为文学创作应该既吸收前人的经验和成就,又保持个人的创新和独特性。

此外,他还主张文学应该关注社会民生,表现人情世态,具有现实意义。

2.3 文学创作的技巧李渔在《李渔取论》中详细讨论了文学创作的技巧。

他提出了“以事论事”、“以理论理”、“以情论情”、“以语论语”、“以文论文”的五种技巧。

这些技巧涵盖了文学表达的方方面面,对于提高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李渔取论》的影响和价值3.1 文学批评的开创者《李渔取论》是中国古代文论的经典之作,对于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开创了文学批评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后来的文学批评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3.2 文学创作的指南《李渔取论》提出的文学创作准则和技巧,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闲情偶寄李渔

闲情偶寄李渔

闲情偶寄李渔李渔,明末清初时期的文学家,曾以《闲情偶寄》一书成为文坛佼佼者。

他的作品以情感细腻、思想深刻而著称,深受读者的喜爱。

本文以“闲情偶寄李渔”为标题,将聚焦于探讨李渔的文学风格、作品主题和影响,以及对现代文学的启示。

首先,说到李渔的文学风格,不得不提到他的情感描写。

李渔的文字情感真挚,细腻入微,能够准确地捕捉到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

他擅长用词生动、准确地描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与人物产生共鸣。

例如,他在《闲情偶寄》中写道:“樱花雨,洒落在心头,仿佛舞动的粉红蝴蝶,轻拂过一湖清泉;细雨绵绵,淅淅沥沥,落在佛寺的荷塘里,泛起圈圈涟漪。

”这段文字展现了李渔细腻的情感描写能力,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细雨绵绵的美妙。

其次,李渔的作品主题丰富多样。

他不仅写自然景物,还写人生百态。

在《闲情偶寄》中,他以诗意的文字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性的理解。

他常以诗化的语言,将自己的思想和审美情趣融入作品中,给予作品更加深邃的内涵。

例如,他在《闲情偶寄》中写道:“人生如游,人生如梦。

生活中,我们不断面临着选择,而每一次选择都意味着放弃。

面对选择,我们应该如何抉择?这是我们在人生旅途中不断思考的问题。

”这段文字表达了李渔对人生选择和思考的观点,使作品更具思想性和哲理性。

李渔的作品给后世的文学创作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他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思想观点,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他的文字情感细腻真实,给后世作家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范本。

同时,他的作品主题丰富多样,不拘一格,使后世作家在创作中能够有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他的作品也提醒着我们,文学应该关注人性、关注现实,并带给读者思考和感悟。

在现代文学创作中,我们可以从李渔身上学到很多。

首先,我们可以学习他的观察力和细节描写能力。

李渔擅长观察生活细节,将这些观察和体验转化为文字,给予读者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提升自己的观察力,进而将观察到的事物以独特的视角写出来。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渔及《闲情偶寄》研究综述作者:张婧庞瑞东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5年第09期摘要:李渔的《闲情偶寄》自问世以来便备受关注。

其中《词曲部》《演习部》及《声容部》的某些章节谈及戏曲理论,精细独到,见解深刻,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主要介绍李渔的生平事迹、《闲情偶寄》的版本情况及其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从《闲情偶寄》的曲论部分出发,结合其产生的时代环境和作者特殊的生活经历,为挖掘李渔在戏曲理论方面的独到贡献奠定基础。

关键词:李渔《闲情偶寄》曲论李渔(1611—1680),字笠鸿,号笠翁。

初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

作品中使用的别号,有伊园主人、湖上笠翁、随庵主人、笠道人、觉道人、觉世稗官。

宗谱尊称“佳九公”。

文坛亦有称“李十郎”者。

(单锦珩《李渔年谱》)李渔祖籍浙江兰溪,渔之父辈均系平民,仅伯父如椿为“冠带医生”,渔自谓“襁褓识字”,“乳发未燥”即随伯父登“大人之门”(伯父在江苏如皋行医)。

良好的家庭环境使青少年时期的李渔能不为生计担忧,安心地学习“诗书六艺”,自称“年及髫龄”即能作诗。

大约在崇祯八年(1635)前后李渔赴金华府应童子试。

浙江提学副使许豸对之颇为赏识,“独以五经见拔”,并四处为之扬誉:“取试卷灾梨,另为一帙,每按一部,辄以示人曰‘吾于婺州得一五经童子,讵非仅事!’……”(《笠翁文集》卷二《春及堂诗跋》)童子试的成功初步展露了李渔的才华,也大大增进了其入仕之心,自此至明亡期间李渔在金华府庠专攻举业。

崇祯十二年(1639)夏,赴省城杭州应乡试,落榜。

崇祯十五年(1642),李渔再应乡试,中途闻警折返。

满腹诗书的李渔终因身逢乱世而与科举无缘。

作为平民的李渔,自幼便有和市民接触的机会,这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也有影响。

李渔大约自崇祯十七年(1644)前后起,回乡避乱于山中,随着其父的病故,他的生活日渐困顿,逐渐走上了卖文为生的道路。

在出售伊山别业后,约顺治七年(1650)举家迁徙杭州,为生计而漂泊。

“李渔在进入杭州之际,实则已经开始逸出传统文人生活方式的常轨。

作为家无恒产的一般文士,李渔赖以谋生的方式主要有二:一是笔耕卖文,二是打抽丰。

”[1]其戏曲小说多作于此时,在文坛上声名鹊起。

李渔约于康熙元年又迁居江宁,此间“李渔几乎是全力从事出版经营,出版了各类应世杂著,而其文化身份亦由通俗作家变为选家和出版家。

”[2]康熙七年(1668)以后的数年内,李渔又携由家姬组成的戏班献艺四方,在社会上产生了颇大的影响,他也因此获得了“戏班班主”的身份。

康熙十六年(1677),李渔再次举家迁回杭州,“买山而隐”,三年后因病去世,但在当时并未引起什么反响。

特殊的时代背景(明清易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和特殊的生活经历造就了李渔异于传统士人的文化人格:他既有旷士、幽人的逸趣,骚人墨客的才气,又有精明商贾的计利而求。

这种特异的思想人格直接影响到其创作心态及作品特质。

作为风雅之士的李渔具有文人特有的主体意识和雅俗观念,强调“字字俱费推敲”(《闲情偶寄·词别繁减》),追求“文人之笔”(《闲情偶寄·忌俗恶》),力求“寓雅于俗”,体现其自适其适的人生追求;兼为精明商贾和山人清客的李渔为了谋生及营利,不得不接近市井,向民间靠拢,争取“使观者各畅怀来”(《闲情偶寄·减头绪》),体现了“娱人”的审美取向。

多重身份反映在戏曲理论上呈现出多质并包的色彩。

李渔在满足文人士大夫传统的审美需要的同时,还关注了观众的欣赏口味,考虑戏曲艺术的舞台直观性特点。

李渔学养深厚,涉猎广泛,对戏曲、小说、诗文、随笔等均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堪称清初文坛上才华横溢的名士。

然而最令李渔满意的要首推《闲情偶寄》,他讲到:“弟以前拙刻,车载斗量,近以购纸无钱,每束高阁而未印。

独《闲情偶寄》一书,其新人耳目,较他刻为尤甚。

”(《笠翁一家言文集·与刘使君》)《闲情偶寄》不仅令作者自身满意,而且被后世所推重,据掌握的资料来看,《闲情偶寄》自刊刻以来海内外至少有50多个版本,重要的有:《闲情偶寄》十六卷(清康熙十年翼圣堂刻本)、《笠翁偶集》六卷(清雍正八年芥子园刻本)、《李笠翁曲话》(曹聚仁校订,上海梁溪图书馆排印,1925年发行)、《闲情偶寄》(贝页山房排印,1936年发行)、《李笠翁曲话》(陈多注释,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李笠翁曲话注释》(徐寿凯注,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李渔全集·闲情偶寄》(单锦珩编,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闲情偶寄》(江巨荣、卢寿荣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闲情偶寄图说》(王连海注释,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等。

《闲情偶寄》屡次再版,必有其过人之处。

江巨荣、卢寿荣指出:“《闲情偶寄》共分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八部,论及戏曲理论,妆饰打扮、园林建筑、器玩古董、饮食烹调、竹木花卉、养生医疗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内容相当丰富,触及到中国古代生活的许多领域,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和实用价值。

”[3]然而,《闲情偶寄》中最令后世称道的,还是其戏曲理论,亦即《词曲部》《演习部》和《声容部》的某些章节。

李渔在吸收前代戏曲理论营养的同时,又结合自己戏曲演出的实践经验,很好地融“文人、出版家、戏班班主”的角色于一身,从而极大地超越了前人。

其曲论摆脱了单纯对戏曲语言形式的探讨,论及戏曲的编、导、演,并处处关注观众,关注舞台,真正做到了视戏曲为一门舞台艺术,以区别于案头文学,还戏曲以独立的艺术品格。

笠翁曲论语言清新隽永,行文流畅,不落俗套,脉络清晰,体系严密,见解透辟,对我国古代戏曲理论作了系统全面的总结。

《闲情偶寄》的曲论论述戏曲创作和演出的方方面面,在构思、语言、人物形象塑造、宾白等方面均有创见,真正做到了遵从戏曲的舞台性来探讨戏曲创作规律。

不仅对指导清代传奇创作和演出有指导意义,而且也为后世的戏剧创作和表演提供了借鉴。

综括而言,《闲情偶寄》曲论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李渔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着创作和演出经验,因此他从戏曲的舞台直观性出发创设的戏曲理论,突破了前代曲论家的案头文学倾向,其理论深度及理论自觉意识都胜前代理论家一筹。

第二,李渔曲论处处体现其“观众本位”的思想,这是对我国古典戏曲理论的补充和发展,为戏曲文学的传播及延长戏曲的生命力做出了有益的探讨。

第三,李渔曲论既以满足观众口味为原则,同时又追求“文人之笔”,体现其“既努力与世俗文化融为一体,又不悖文士底色的特点”,其曲论亦因此而呈现出“既尚俗又寓雅于俗”的特色。

李渔《闲情偶寄》的曲论部分以其独特的视角,深邃的洞察力,揭示了戏曲艺术的独特规律,对后世曲论具有重要影响。

清代杨恩寿的《续词余丛话》和民国初年吴梅的《顾曲麈谈》甚至大量袭用《闲情偶寄》原话,试举两例如下。

《续词余丛话》卷二《原文续》中言:代何等人说话,即代何等人居心。

无论立心端正者我当设身处地代生端正之想;即遇立心邪僻者,亦当舍经从权,暂为邪僻之思。

务使心曲隐微,随口唾出,说一人肖一人,务使雷同,勿使浮泛,若《水浒传》之叙事,吴道子之写生,斯道得矣。

[4]《顾曲麈谈》第二章在谈结构宜谨严时云:譬如造物之赋形,当其精血初凝,胞胎未就,先为制定全形,使点血而具五官百骸之势。

倘先无成局,而由顶及踵,逐段滋生,则人之一身,当有无数断续之痕,而血气为之中阻矣。

……是故作传奇者,不可急急拈毫,袖手于始,方可振笔疾书于后。

有奇事方有奇文,未有命题不佳而能出其锦心,扬为袖口者也。

尝读近人传奇,借其惨淡经营,用心良苦,而不能被管弦副优孟者,非审音协律之难,而结构全部规模之未尽善耳。

[5]可以看出,二书都有明显袭用《闲情偶寄》原文的痕迹。

另外,《顾曲麈谈》对“结构”的阐释除“均劳逸”“酬事实”是在李渔曲论基础上加以发挥外,其余均沿用李渔曲论之原名目,亦谈“戒讽刺”“立主脑”“脱窠臼”“减头绪”。

此外,二书受《闲情偶寄》影响之处还有很多,不一而足。

受时代及作者自身因素的影响,《闲情偶寄》之曲论也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首先,李渔将戏曲创作作为“点缀太平”的工具。

他在“凡例七则”中将“点缀太平”放置首位,指出:“武士之戈矛,文人之笔墨,乃治乱均需之物;乱则以之削平反侧,治则以之点缀太平。

方今海甸澄清,太平有象,正文人点缀之秋也,故于暇日抽毫,以代康衢鼓腹。

”可见他对戏曲自身审美作用的忽视。

其次,提倡“恪守音律”,束缚了作者的才思。

李渔在“音律第三”中主要讲了注重语言的音乐美,但有些看法今天看来不免有失偏颇。

如“恪守词韵”“鱼模当分”“廉监宜避”“拗句难好”“慎用上声”“少填入韵”几款,过分讲究音律,限制了作者的才思,是吴江派过分重音律的余音。

再次,李渔曲论的“观众本位”思想,“只迎合观众口味,而不能很好地引导观众”,容易使作品的主题受限,进而失去创作个性。

剧作家要想使自己的艺术生命延长,不能只满足于迎合观众口味,必须做观众心理的引导者,应当努力去改造观众的心理结构。

“戏剧在观众心理内不仅要寻找自身延续的条件,而且要创造自身延续的条件。

”[6]李渔虽然在满足观众欣赏口味的同时,也追求“文人之笔”。

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他并没有把引导观众、改变观众的心理定势作为延续戏曲生命力的重要条件,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但瑕不掩瑜,他的成就和贡献远远超过其不足,值得我们认真挖掘和探究。

注释:[1][2]黄果泉:《雅俗之间——李渔的文化人格与文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3][清]江巨荣,卢寿荣校注,李渔著:《闲情偶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4][清]杨恩寿:《续词余丛话》,《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304页。

[5]冯统一点校,吴梅著:《中国戏曲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第52页。

[6]余秋雨:《戏剧的美学生命》,《戏剧美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67页,第68页。

参考文献:[1][清]李渔著.闲情偶寄[M].清翼圣堂刻本.[2]江巨荣,卢寿荣校注,[清]李渔著.闲情偶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3]朱锦华.《闲情偶寄》成书时间考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3,(5).[4]朱锦华.李渔戏曲理论解读[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5]钟筱涵.李渔戏曲结构论[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张婧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010070;庞瑞东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审计局 017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