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建筑震害及抗震措施

合集下载

浅谈砌体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

浅谈砌体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

浅谈砌体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摘要】砌体结构在地震中容易受到影响,因此抗震加固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砌体结构的特点和易受地震影响的特性,探讨了常见的砌体结构抗震加固方法及其优缺点。

还介绍了抗震加固设计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砌体结构抗震改造的实际效果。

对砌体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的必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强调了加固改造的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详细介绍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砌体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的重要性及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砌体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特点、重要性、地震影响、常见方法、优缺点、设计注意事项、案例分析、发展趋势、必要性、重要意义、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砌体结构的特点砌体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材料,其特点包括:砌体结构通常由砖块或砌块组成,通过砂浆粘合在一起。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施工简单、成本较低、可塑性高,能够适应各种建筑形态和风格的需要。

砌体结构具有一定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外部荷载。

砌体结构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密实性较差、抗震性能较弱,容易受到地震等外部力的影响而产生破坏。

对于砌体结构建筑,特别是古老建筑,抗震加固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加固措施,可以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增强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延长建筑寿命,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正是决定了抗震加固改造技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2 抗震加固的重要性砌体结构的抗震加固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抗震加固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震能力,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

在地震发生时,砌体结构因为其自身的特点,如脆性、薄弱性和易破坏性,往往会受到较大影响。

而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加固措施,可以使建筑物整体更加坚固牢固,提高其抗震能力,降低损坏程度,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抗震加固可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提高其在地震环境下的适用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建筑技术的不断革新,抗震加固技术不断完善,可以使原本脆弱易损的砌体结构得以强化,延长使用寿命,保障建筑物的长期稳定运行。

抗震构造措施

抗震构造措施

抗震构造措施
(1)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
多层砌体房屋是我们目前的主要结构类型之一。

但是这种结构材料脆性大,抗拉、抗剪能力低,抵抗地震的能力差。

震害表明,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多层砌体房层的破坏部位主要是墙身,楼盖本身的破坏较轻。

因此,采取如下措施:
1)设置钢筋混凝土构件柱,减少墙身的破坏,并改善其抗震性能,提高延性。

2)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连接起来,增强了房屋的整体性,改善了房屋的抗震性能,提高了抗震能力。

3)加强墙体的连接,楼板和梁应有足够的长度和可靠连接。

4)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等。

(2)框架结构构造措施
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是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较常用的结构形式。

震害调查表明,框架结构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框架梁柱节点和填充墙处。

一般是柱的震害重于梁,柱顶的震害重于柱底、角柱的震害重于内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把框架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强节点、强锚固,避免短柱、加强角柱,框架沿高度不宜突变,避免出现薄弱层,控制最小配筋率,限制配筋最小直径。

构造上采取受力筋锚固适当加长,节点处箍筋适当加密等
措施。

(3)设置必要的防震缝
不论什么结构形成,防震缝可以将不规则的建筑物分割成几个规则的结构单元,每个单元在地震作用下受力明确、合理,避免产生扭转或应力集中的薄弱部位,有利于抗震。

分析建筑震害类型及要点

分析建筑震害类型及要点

结合实际和规范,分析建筑震害类型及要点砌体-木屋架结构由于木材可以就地取材,砌体使用较少,这种结构的造价非常低,在村镇多采用这种结构作为简易厂房、仓库等。

但是这种结构的砌体墙和砌体柱强度不高,且大多年代较长,在地震中容易发生屋面破坏和局部倒塌。

砖混结构地震区村镇的住宅、教学楼,城市的一些旧的居民楼、办公楼、小型厂房多采用砖混结构。

这类结构在地震区数量最多,震害也比较严重,倒塌的结构具有以下典型特点:结构抗震体系单薄,未设置构造柱,也有未设置圈梁,预制楼板未拉结。

当合理设置构造柱和圈梁,砖混结构也能有效抵御地震破坏,在震害调查中也发现基本没有受到破坏的砖混结构。

因此,对于砌体结构,如何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侧向承载力是抗震设计的关键。

3.3 框架-砌体混合结构这类结构形式有多种,如底框砖混结构(底部框架-上部砖混,竖向混合),底层部分框架、部分砌体-上部砖混,以及部分框架-部分砖混(水平混合)。

这类结构的体系大多比较混乱,由于经济原因,大多尽可能少用混凝土框架,框架和砌体承重墙抗侧力构件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很不协调,平面抗侧刚度极不均匀。

这类结构的震害主要有:底部框架由于变形集中而破坏,或上部砌体结构破坏。

框架结构大多数框架结构的主体结构震害一般较轻,主要破坏发生在围护结构和填充墙,尤其是圆形填充墙的破坏较重。

这类破坏仍然会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且震后的修复工作量很大和费用很高。

个别因施工质量很差、结构布置过于复杂的框架结构也发生严重破坏,甚至倒塌。

此外,由于楼板的增强作用、建筑需要在框架梁上增加砌体、或填充墙的增强作用、或增大上部结构的刚度,使得框架梁或屋盖的实际刚度增大,在实际框架结构震害中,很少看到“强柱弱梁”型破坏。

此外,还有错层结构造成短柱剪切破坏,异形柱端破坏。

框架-剪力墙(核心筒)结构框架-剪力墙(核心筒)结构,由于具有较大的抗震刚度和承载力,显示出了优越的抗震性能,尤其是与同一地区的框架结构相比,框架-剪力墙(核心筒)结构的非结构构件的损坏要轻很多。

砌体抗震构造措施

砌体抗震构造措施

砌体抗震构造措施1. 引言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砌体建筑作为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在地震中容易受损,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抗震构造措施来提高其抗震性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砌体抗震构造措施,以帮助提高砌体建筑的抗震能力。

2. 加固墙体砌体墙是砌体建筑中最主要的承重构件,其抗震能力的提高是砌体建筑抗震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加固墙体的构造措施:2.1 加强墙体纵向和横向的连接由于砌体墙的纵向和横向连接较弱,地震荷载容易导致墙体的断裂。

因此,可以在墙体顶部设置钢筋混凝土梁,增加墙体的整体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在墙体纵向和横向加设钢筋,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

2.2 加固砌体墙与结构之间的连接砌体墙与结构之间的连接是砌体建筑抗震能力的关键。

可以采用扣板连接或钢筋连接的方式,提高砌体墙与结构之间的连接强度。

2.3 增加墙体的抗侧扭刚度砌体墙容易在地震中产生侧扭变形,从而降低其抗震能力。

可以通过在墙体两侧设置钢筋混凝土柱或加设混凝土横梁来增加墙体的抗侧扭刚度。

3. 增加地基和基础的抗震能力地基和基础的稳定性对整个建筑的抗震能力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增加地基和基础抗震能力的构造措施:3.1 加固地基可以采用灌注桩、钢板桩等方式来加固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2 设计合理的基础形式基础形式的选择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抗震性能。

可以选择适合当地地质条件的基础形式,如增加基础的承载面积、采用加宽基础等方式来提高基础的抗震能力。

4. 加固砌体的其他措施除了加固墙体和地基基础外,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构造措施来提高砌体的抗震能力:4.1 增加楼板的刚度和强度砌体建筑的楼板通常由木制或钢筋混凝土构成,其刚度和强度对整个建筑的抗震能力有重要影响。

可以加设钢筋、钢板等来提高楼板的刚度和强度。

4.2 加装抗震支撑可以在建筑内部设置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等抗震支撑体系,提高砌体建筑的整体抗震能力。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第七章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7.1 震害及其分析一、宏观震害统计统计分析表明:未经抗震设防的多层砖房在 6 度区内,主体结构一般处于基本完好状态; 7 度区内,主体结构将出现轻微破坏,小部分达到中等破坏; 8 度区内,多数房屋达到中等破坏的程度; 9 度区内,多数结构出现严重破坏; 10度及以上地震区内,大多数房屋倒毁。

上述事实说明:未经抗震设防的多层砖房的抗地震破坏能力较低。

7.1 震害及其分析若能针对砌体结构的弱点进行合理设计,采用适当的构造措施,确保施 工质量,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是能够得到改善的。

天津市8度区经7度设防的74年通用住宅震害统计(%) 基本完好 70.7 基本完好 11.8 轻微破坏 中等破坏 严重破坏 倒塌 19.5 9.8 0.0 0.0 唐山地区8度区多层砖房的震害统计(%) 轻微破坏 35.3 中等破坏 29.4 严重破坏 23.5 倒塌 0.0从震害调查可见:经抗震设防可减轻砌体结构的震害,减少严重破坏和倒塌率。

7.1 震害建筑物破坏—砖混结构预制板和简支梁端部链接破坏都江堰(无构造柱)砖混结构震害江油花园路初级中学教学楼 纵向承重墙和砖柱严重破坏雁门中心小学教学楼 预制板拉结不足导致破坏7.1 震害及其分析二、震害现象震害的发生是由外部条件(地震动)和内在因素(结构特征) 两方面原因促成的。

(一)从地震动的角度考察,地震波包括有水平、垂直、扭转等方向的分量。

与水平地震力作用方向大体一致的墙体,会因墙体的主拉应力强度达到限 值而产生斜裂缝。

因地震力的反复作用,形成交叉裂缝。

1999年9月21日九二 一大地震中台湾的台 中县一实验室学生室 墙壁出现交叉裂缝7.1 震害及其分析与水平地震力作用方向基本垂直的墙体,尤其是房屋的纵墙,则 会因出平面的弯曲破坏造成大面积的墙体甩落。

唐山大地震中某三层客房外纵墙全部被甩落7.1 震害及其分析受垂直方向地震力的作用,墙体会因受拉出现水平裂缝。

砌体结构建筑的震害及抗震措施

砌体结构建筑的震害及抗震措施

中图分类号 :U 5 . T 322
文献标识码 : A
20 年 5月 1 08 2日, 四川省汶川县发 生_ 氏 8级 特大 地震 , 1 砌体 结构 建筑 震 害及 原 因 r里 震 中位于映秀镇 ( 中烈度 l 度 ) 距离震 中 20k 震 l , 0 m范围内 的地 1 1 底框 结构 建筑 . 区均有震 害, 直接受灾 面积 l k O万 m 。此次地震 造成 了巨大的人 底层框架 ( 或框架~剪力墙 ) 部分容易发生震害。破坏程度墙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是建 国以来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 。 比柱严重 , 柱比梁严重。剪力墙沿对 角线 方向发生剪切破坏 , 出现 砌体结构是我 国目前应 用最 为广泛的一种 结构形式 , 该结 构 交 叉 裂缝 , 架 柱 上 下端 产 生 水 平 裂缝 并 局 部压 溃 , 成 塑性 铰 。 框 形 就地取材 、 施工简单 , 在我国的沿街 建筑及住宅 小区 中使用 较多 。 原因 : 框架 和砌体 承重墙 的承 载力 和变形 能力 很不 协调 , 抗 由于砌体材料的脆性性 质以及砖 、 、 石 砌块和砂 浆间粘结力 较弱 , 侧 力 刚 度 上 强 下 弱 , 同时 底 层 吸 收 地 震 荷 载 较 大 , 成 底 层 框 架 造 因此砌体结构的抗拉 、 弯及 抗剪 强度都 很低 , 抗 若未经 过合 理抗 ( 框 架 一 剪 力 墙 ) 形 较 大 或 丧 失 承 载 力 。 或 变 震设计 , 抗震性能很 差。在汶 川地震 中 , 于高烈 度 区的砌 体结 1 2 多层 砌 体 结 构 房 屋 位 . 构 建 筑 在 地震 中发 生 了脆 性 破 坏 , 来 了 巨大 的灾 难 和 损 失 。 带 多层 砌 体 结 构 房 屋 的震 害表 现 为 : 本文总结 了此 次地震 中砌体结构建筑 的震害特 征及其原 因 , 1 x形裂缝 。水平 地震 剪力 引起 的主拉应 力超 过墙 体的抗 )

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要点

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要点

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要点砌体结构是建筑领域中常用的一种结构类型,其在很多建筑物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砌体结构在地震发生时容易出现破坏,因此,在进行砌体结构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抗震设计的要点。

本文将介绍砌体结构抗震设计的关键要素。

一、材料选择在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材料至关重要。

砌体材料的强度、韧性和稳定性将直接影响结构的抗震性能。

因此,在选择砖块时,应优先选择抗震性能好的砖块,如红砖或轻质砖;同时,在使用砂浆时,应确保砂浆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粘结力。

二、墙体布置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主要依赖于墙体的承载能力。

因此,在进行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时,应合理布置墙体,使其能够充分发挥抗震的作用。

一般来说,墙体应尽量设置在结构的主体部分,如外围墙、内隔墙等,以提高结构的整体刚性和稳定性。

三、加强节点设计砌体结构的节点是其薄弱环节,容易出现破坏。

因此,在抗震设计中,应特别关注节点的设计。

合理的节点设计能够有效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

在节点的加强设计中,可以采用加强板、加强筋等措施,以增强节点的受力能力和抗震性能。

四、提高整体刚度为了增强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还应从整体刚度的角度进行设计。

通过增加水平和垂直的刚性墙体,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体刚度,并降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

此外,还可以在砌体结构中引入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构件等,以提高整体刚度和抗震性能。

五、严格控制质量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不仅需要关注设计和施工阶段,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

合格的施工质量能够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提高其抗震能力。

因此,在进行砌体结构施工时,应加强质量管理,确保材料的合格使用、墙体的正确砌筑和节点的正确加固。

六、专业检测和监测为了保证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还应进行专业的检测和监测。

通过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变形情况和破坏程度进行监测,可以及时了解结构的安全状态,并采取相应的维修和加固措施。

同时,定期进行结构的抗震性能检测,有助于发现结构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砌体结构房屋在地震中的受力特点及加固要求

砌体结构房屋在地震中的受力特点及加固要求

砌体结构房屋在地震中的受力特点及加固要求文章根据作者近年来对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加固设计体会,分析了砌体房屋在地震时的受力及破坏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了加固的布置和要求。

标签:砌体房屋;受力分析;外加构造柱1 前言砌体结构是一种量大而面广的结构形式,但相对于框架结构形式而言,它又是一种抗震性能较差的结构形式,特别是早期大量的无筋砌体结构,实践表明,这种无筋砌体结构在大地震中无一例外不受损严重,如何改进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提高它的安全等级,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抗震加固的目标要求外加构造柱、外加圈梁及拉杆等抗震加固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砌体结构的脆性性质,提高建筑物的延性,在实现“裂而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 砌体房屋地震时的破坏分析3.1 刚性多层砌体房屋的剪切破坏3.1.1 主拉应力的剪切破坏,或称为斜拉破坏。

一般先在墙体上出现主拉应力的斜向或交叉裂缝,进而裂缝上下端的墙体相互出现滑移、错位、破碎散落,直至丧失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而倒塌。

3.1.2 水平剪切破坏。

一般沿砌体的灰缝出现通缝截面的水平裂缝,或有水平滑移和错动破坏的位置。

3.1.3 弯剪破坏。

裂缝形式也为水平缝,发生在墙体的上下两端,并往往同时出现受压区的崩裂,刚性砌体房屋的墙体,这种在侧力作用下的弯剪破坏,一般只是当墙体由弯曲变形所产生的侧移大于剪切变形时才明显发生。

3.2 刚性砌房屋的倾覆破坏一般先是在纵墙和横墙之间拉裂,进而墙体在出平面外受弯破坏,墙面向外倾斜,最终失稳而倒塌。

3.3 非刚性砌体房屋的弯曲型破坏因墙体在地震力作用下出现出平面外的弯曲而造成通长的水平弯拉裂缝,裂缝的位置一般出现在楼板面至窗下口的墙体上;在受压面上也可有压崩现象;破坏严重者,墙体向一面倾斜,甚至倾倒。

4 砌体房屋外加构造柱的作用及设置要求4.1 砌体房屋所加的外加构造柱与框架柱不同,其最主要作用不是抗压、抗弯和抗倾覆,其主要作用就是提高墙体的变形能力、结构的延性和加强房屋的整体性,特别是对墙段的塑性变形后的约束作用。

第37讲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构造

第37讲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构造

§1.多层砌体房屋抗震
三、多层砖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1.构造柱的设置
(1)定义——在砌体房屋墙 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 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 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 混凝土柱,称为混凝土构 造柱,简称构造柱。
(2)构造柱的作用 ①提高砌体的受剪承载力; (约10%~30%) ②约束砌体,提高变形能力, 增加延性和整体性; ③提高墙体的稳定性;
§2.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
(6)材料的强度等级要求: ①框架柱、抗震墙和托墙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②过渡层墙体的砌筑砂浆等级不应低于M7.5。
结束! 谢谢大家!
§1.多层砌体房屋抗震
(3)设置部位
多层砖砌体房屋构造柱设置要求
§1.多层砌体房屋抗震
(4)构造要求
④ ①最小截面为240mm×180mm,纵筋宜采用4Ф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 在柱上下端适当加密;6、7度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9度时,纵筋宜采用4Ф14, 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②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沿墙高每隔500mm设2Ф6水平钢筋和Ф4分布短 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6、7度时底部1/3楼层, 8度时底部1/2楼层,9度时全部楼层,上述拉结钢筋网片应沿墙体水平通长设置。 ③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 ,或与埋深小于500mm 的基础圈梁相连。
§2.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
底框结构——是指底部为钢筋砼框架-抗震墙 结构,上部为多层砖砌体结构的房屋。
§2.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
1.震害特点 底部框架砖房的破坏相当严 重,破坏部位都发生在底部 框架部分。 底部框架砖房震害加重的原因: 上部纵横墙较密,不仅重量大而 且侧向刚度比下部框架大得多, 形成上刚下柔的结构体系。

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砌体结构房屋是指以砖块或石块为主要材料,通过砌筑形成的建筑结构。

砌体结构房屋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古代就被广泛应用,并且在现代建筑中仍然被广泛使用。

然而,由于砌体结构房屋的特点,其抗震性能较差,容易受到地震的摧毁,因此在抗震设计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

本文将介绍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关键要点和常见方法,以提高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

首先,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是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基础。

稳定性主要包括建筑物的纵向稳定性和横向稳定性。

纵向稳定性是指建筑物在地震力作用下的整体稳定性,主要采取加固墙体、设置结构柱和墙柱联结等措施来提高。

横向稳定性是指建筑物在水平地震力的作用下,能够保持稳定的能力,主要采取设置结构梁、设置剪力墙、设置钢筋混凝土框架等措施来提高。

此外,还可以采取设置承重墙和槽钢、角钢等材料的加固方法来提高整体稳定性。

其次,加强结构的抗震能力是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关键。

加强结构的抗震能力包括提高砌筑质量、增加墙体厚度和设置抗震支撑等措施。

提高砌筑质量是通过提高砌筑技术水平,保证砌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少砌体结构的裂缝和开裂。

增加墙体厚度是通过增加墙体的截面面积,提高墙体的抗震承载能力。

设置抗震支撑是通过在建筑物的关键部位设置抗震支撑,增加结构的抗震稳定性。

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还需要考虑地基的抗震能力。

地基的抗震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地基类型、加固基础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等措施。

选择合适的地基类型是在建筑物选址时就需要考虑的问题,合理选择地基类型可以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加固基础是通过增加基础的尺寸、加固基础的钢筋等措施来提高地基的抗震能力。

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是通过加固地基土壤,提高土壤的抗震能力。

综上所述,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需要从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加强结构的抗震能力两个方面来考虑。

通过采取合适的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使其在地震中保持稳定和安全。

砌体房屋抗震加固方案

砌体房屋抗震加固方案

砌体房屋抗震加固方案1. 墙体破坏在地震中,主要承受侧力的构件是与水平地震作用方向平行的墙体。

当墙体的抗剪承载力不足以应对地震作用时,便会发生破坏。

若墙体的高宽比接近1,破坏形式通常表现为X形交叉裂缝;若高宽比小于1,则墙体中部易出现水平剪切裂缝。

对于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砖砌体墙房屋,底层的裂缝往往比上层更为严重。

2. 窗间墙与墙垛破坏细高的窗间墙在地震中受剪弯双重作用,容易产生水平断裂。

门窗洞口开设过多或过大的墙面,其破坏程度也较为严重。

窗间墙布置不合理、墙段长度过大或过小,以及宽墙垛因吸收过多能量而先行破坏,窄墙垛则因稳定性不足而随后失效。

在竖向地震作用下,大洞口的上部过梁有时会在中部发生断裂破坏。

3. 纵横墙连接破坏由于施工过程中纵横墙往往不能同时咬槎砌筑,导致纵横墙间存在马牙槎,使墙体间缺乏有效拉结。

即使同时砌筑,若砌筑质量不佳,同样会降低拉结强度。

因此,在地震作用下,纵横墙连接处容易出现薄弱环节,表现为内外墙交接面产生竖向裂缝、拉脱、纵墙外闪,甚至整片墙倒塌。

此外,地震引起的地基不均匀沉降也会导致纵横墙间出现竖向裂缝。

4. 墙体刚度变化和应力集中的部位,例如楼梯间、墙角和烟囱等,由于削弱了墙体的结构强度,容易在地震中遭受破坏和倒塌。

楼梯横墙间距较小,水平剪切刚度较大,因此承受的地震剪力也相对较大。

然而,由于楼梯间没有楼板,其空间刚度相对较小。

楼梯踏步板嵌入墙体,进一步削弱了墙体的强度,导致楼梯间墙体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容易产生斜裂缝和交叉裂缝。

墙角位于房屋端部,横纵两个方向的约束作用减弱,使得墙角处的抗震能力降低。

在地震作用下,墙角部位由于刚度较大,容易受到房屋扭转效应的影响,导致地震作用效应增大。

5. 楼板和屋盖是地震时传递水平作用力的主要构件,其水平刚度对房屋整体抗震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构成的结构整体性好,因此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相比之下,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整体性较差。

如果板缝偏小,混凝土灌缝不易密实;或者端部的搁置长度过短且没有可靠的拉结措施,地震时板缝容易拉裂,甚至导致板体掉落。

砌体结构抗震设计一般规定.

砌体结构抗震设计一般规定.

2.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1)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结构布置,应符合下 列要求:
1)上部的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或抗震墙应对齐 或基本对齐。
2)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个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 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或基本均匀对称布置。
6、7度且总层数不超过五层的底部框架-抗震墙 房屋,应允许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砌体抗震墙, 但应计入砌体墙对框架的附加轴力和附加剪力;其 余情况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
2)采用普通砖抗震墙时,其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墙体厚度不应小于240mm,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
应低于M10,并应先砌墙后浇筑框架柱。
②沿框架柱高每500mm配值2φ6拉结钢筋,并沿砖 墙全长设置;在墙体半高处尚应设置与边框柱相连的 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③墙长大于5m时,应在墙内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 柱。
1)房屋的最大开间尺寸不宜大于6.6m。 2)同一结构单元内横墙错位数量不宜超过横墙总 数的1/3,且连续错位不宜多于两道;错位墙体交接处 均应增设构造柱,且楼(屋)面板应采用现浇钢筋混 凝土板。 3)横墙和内纵墙上洞口的宽度不宜大于1.5m;外 纵墙上洞口的宽度不宜大于2.1m或开间尺寸的一半; 且内外墙上洞口位置不应影响内外纵墙与横墙的整体 连接。
12.3.2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1.多层房屋的层数和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一般情况下,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不应超过表
12.3.1的规定。 2)医院、教学楼等及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
总高度比表12.3.1中的规定降低3m层数相应减少一层; 各层横墙很少的多层砌体房屋,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再适 当降低总高度和减少层数。
②抗震墙的厚度不宜小于160mm,且不应小于墙板 净高的1/20;抗震墙宜开设洞口使其形成若干墙段, 各墙段的高宽比不宜小于2。

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砌体结构抗震设计摘要:砌体结构是一种传统的结构形式,在我国的各类建筑中仍占82%以上的比例。

本文结合砌体结构抗震新规范,探讨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关键词:新规范;砌体结构;抗震设计1.引言传统的砌体结构是一种由脆性材料砌筑,屋面一般采用装配式结构或装配整体式组成的结构,经过破坏性大地震(邢台、唐山大地震),表明砌体结构在经受大地震的考验时抗震性能较差。

因此,国外抗震规范一般只允许建造3层及以下的砌体建筑。

考虑中国有丰富的黄土和砂石资源,有传统的生产和施工工艺,再者在城镇建设中,由于受人口集中,土地和经济的有限,砌体结构有其较好的适用性。

为了提高砌体结构的延性和抗震性能,在研究和总结地震震害的基础上抗震规范进行了多次修订。

汶川地震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又进行了修订,此次规范修订,总结了震害经验,对设防烈度进行了调整,就砌体部分也做了修订,从抗震构造和抗震设计对砌体结构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2.砌体结构概念设计砌体结构的墙体布置,直接涉及结构的抗震安全性,要求建筑和结构专业设计人员密切配合,确定建筑方案有较好的结构体系,结构工程师熟悉抗震概念设计的原则,在确定建筑方案时给出合理的建议对于多层砌体结构,新规范延续了01规范在墙体布置方面的规定,这些规定包括:(l)控制房屋总高度、层高、层数和高宽比等,避免整体弯曲变形。

(2)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体系并控制最大横墙间距,以减少楼盖平面内变形的不利影响。

(3) 砌体房屋局部尺寸的限制,避免因局部失效而导致整体结构的破坏甚至倒塌(4)墙体宜均匀对称,对齐;竖向应上下连续,防止侧向刚度的突变。

较小房间的隔墙可改用非抗震墙。

(5)接梯间布置于房屋的尽端或转角处时,应采取加强墙体约束等措施,提高楼梯间的安全性。

(6) 对于竖向和平面严重不规则的房屋,如立面高差大丁6m、较大错层、或各部分结构刚度和质量截然不同,宜设置防震缝并符合最小缝宽的要求。

在遵循了以上基本规定之后,结合建筑方案,争取布置出合理的结构方案。

砌体建筑抗震构造做法

砌体建筑抗震构造做法

砌体建筑抗震构造做法一、引言砌体建筑抗震构造做法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础,也是获得安全、稳健、经济的抗震设计的关键。

本文总结性介绍了砌体建筑抗震构造做法,内容主要包括:砌体建筑抗震设计的原理,砌体建筑抗震预防的措施,砌体建筑抗震施工的要求等。

二、砌体建筑抗震设计的原理1、加固剪力墙原理。

即加固剪力墙,提高剪力墙抗拉抗剪能力,降低剪力墙抗震受力,提高结构抗震能力。

2、加固柱梁原理。

即加固柱梁,提高柱梁抗拉抗剪能力,降低柱梁受力,提高结构抗震能力。

3、改变建筑轴线原理。

即改变建筑轴线,改变建筑结构抗震响应,减少结构抗震受力,改善结构抗震性能。

4、加固楼梯原理。

即加固楼梯,提高楼梯抗剪能力,减少楼梯受力,提高楼梯抗震能力。

三、砌体建筑抗震预防措施1、前期防震设计。

砌体建筑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地形、地质、建筑结构形式、建筑高度、抗震烈度等因素,以便达到预防震害的目的。

2、施工抗震检查。

在砌体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建筑结构的构造及抗震性能,确保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3、建筑抗震安装。

在砌体建筑的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安装抗震构件,确保安装完成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得以改善。

四、砌体建筑抗震施工要求1、砌体建筑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施工细节应满足抗震设计要求。

2、砌体建筑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不允许改变抗震构造。

3、砌体建筑施工过程中,应仔细检查砌体细部,确保抗震细节的施工质量。

4、砌体建筑施工过程中,应控制施工期间因振动引起的建筑物损坏,并采取措施加固建筑物。

五、结论砌体建筑抗震构造做法是获得安全、稳健、经济的抗震设计的关键,应在设计、施工、安装等过程中严格遵守抗震设计要求,以确保抗震性能的达标。

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

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

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一、引言中国是砌体大国。

据统计,1980年的全国年产量为1600亿块,1996年增至6200亿块,为世界其它各国砖每年产量的总和。

全国基建中采用砌体作墙体材料约占90%左右。

在办公、住宅等民用建筑中大量采用砖墙承重。

现在每年兴建的城市住宅建筑面积多达1亿m2以上。

在中小型单层工业厂房和多层轻工业厂房,以及影剧院、食堂、仓库等建筑也广泛采用砖墙、柱承重结构。

砖石结构还用于建造各种构筑物。

每座都有新发展和世界纪录我国还积累了在地震区建造砌体结构房屋的宝贵经验。

我国绝大多数大中城市在6度或6度以上地震设防区。

地震烈度≤6度的砌体结构经受了地震的考验。

经过设计和构造上的改进和处理,还在7度区和8度区建造了大量的砌体结构房屋。

据不完全统计,从80年代初至今10多年间我国主要大中城市建造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建筑面积已达70-80亿m2。

可见砌体的安全成为关系砌体设计的重点。

二、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研究与应用使砌体的抗震不断发展。

60年代以来,我国粘土空心砖(多孔砖)的生产和应用有较大的发创造了条件。

近10余年来,采用砼、轻骨料砼或加气砼,以及利用河砂、各种工业废料、粉煤灰、煤干石等制无热料水泥煤渣砼砌块或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硅酸盐砖、砌块等在我国有较大的发展.砌块种类、规格较多,其中以中、小型砌块较为普遍,在小型砌块中又开发出多种强度等级的承重砌块和装饰砌块。

70年代以来,尤其是1975年海城—营口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对设置构造柱和圈梁的约束砌体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其成果引入我国抗震设计规范。

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在砖墙中加大加密构造柱形成所谓强约束砌体的中高层结构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和约束配筋砌体对应的是所谓均匀配筋砌体,即国外广泛应用的配筋砼砌块剪力墙结构,这种砌体和纲筋砼剪力墙一样,对水平和竖向配筋有最小含钢率要求,而且在受力模式上也类同于砼剪力墙结构,它是利用配筋砌块剪力墙承受结构的竖向和水平作用,是结构的承重和抗侧力构件。

砌体结构第六章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砌体结构第六章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④ 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间、女儿墙等附属结构的破坏 破坏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鞭梢效应”(在地震作用下, 高层建筑或其他建/构筑物顶部细长突出部分振幅剧烈增大的 现象)破坏常出现在房屋突出的部分,并且突出部分的面积相 对下层面积越小,破坏越严重。
⑤屋顶楼盖的破坏 砌体结构房屋屋顶楼盖的破坏,大多由于梁、板在砌体 墙上支承长度不够或无可靠拉结,破坏常发生在预制板和 承重墙的连接处,同时无圈梁房屋较有圈梁房屋损坏严重; 现浇楼盖的抗震性能优于预制楼盖。
第六章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6.1 砌体结构房屋的受震破坏
1. 砌体结构房屋常见震害

房屋倒塌
墙体开裂 纵横墙连接处破坏


墙角破坏
无配筋砌体结构是一种脆性结构,整体性和延性差,自重大,地 震反应大,砌体的抗剪能力很低,结构的抗震性能相对较低。
破坏情况分二类:1. 结构或构件承载力不当; 2. 构造或连接存在缺陷。
Ⅳ. 房屋四角的构造柱截面和配筋应适当加大,7度超过6
层、8度超过5层、9度地区的房屋,纵筋采用4Φ14,箍筋 间距≤200mm.
Ⅴ. 构造柱应先砌墙后浇筑混凝土,应砌成马牙搓。
钢筋混凝土芯柱的设置及构造要求
钢筋混凝土芯柱——小型砌块砌体房屋墙体 中,在一定的部位预留的上下贯通的孔洞中,插入钢
限制抗震横墙的间距
在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砌体结构房屋的楼(屋) 盖和横墙充当主要的抗侧移力体系;当横墙数量多、间距小, 房屋的空间刚度大,抗震性能好。
抗震墙最大间距(m)
限制砌体房屋的高度、层高和高宽比
Ⅰ.砌体房屋的高度、层高限制
砌体房屋层数愈多,层高愈高,总高度愈大,则房 屋的地震作用效应愈大,震害愈严重。 普通砖、多孔砖和小砌块砌体承重房屋的层高≤3.6m; 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底部和内框架房屋层高≤4.5m

砌体结构震害报告2012

砌体结构震害报告2012
间内部楼面板的开裂(1)
房间内部楼面板的开裂(2)
总结
▪ 1、建筑场地的选择。 ▪ 2、地基和基础的设计。 ▪ 3、平立面布置要规则,房屋平面最好为矩形。 ▪ 4、房屋高度、层数、层高要限制。 ▪ 5、房屋高宽比的限制。 ▪ 6、抗震横墙间距的限制。 ▪ 7、房屋局部尺寸的限制。 ▪ 8、结构构件的延性设计。 ▪ 9、结构体系要合理。 ▪ 10、非结构构件的设计。
2008年5.12汶川地震,由于发生在建筑较为落后的川甘地带,以砌 体结构为主的建筑破坏尤为严重,达到了85%以上。
抗震性能差的原因:
1、刚度大、自重大,地震作用也大;
2、砌体材料质脆,抗剪、抗拉、抗弯强度低,地震作用下极易出现裂缝;
3、受施工质量的影响较大;如砂浆不饱满,易出现裂缝,减弱抗震性能。
砌体结构的震害及其分析:
一、倒塌 1、全部倒塌
房屋整体性好,而底层强度不足时; 房屋整体性不好,而上层墙体过于弱时;
砌体房屋的整体倒塌(1)
砌体房屋的整体倒塌(2)
砌体房屋的整体倒塌(3)
2、上部倒塌
房屋上层自重大,刚度差; 上层砌体强度过弱,整体性差时; 鞭稍效应;
砖混房屋上部结构的破坏(1)
鞭稍效应
女儿墙的破坏
阳台与主体结构脱开
室外台阶与主体的开裂
构造柱的破坏
梁底的破坏
5、楼板和屋盖
楼板和屋盖是地震时传递水平地震作用的主要构件。
对于预制板楼板、楼盖,由于整体性较差、板缝偏小混凝土 灌缝不够密实,地震时易于拉裂。9度以上地区,由于墙体开裂、 错位、倒塌引起楼板、楼盖掉落。预制板端部搁置长度过短或无 可靠的板与板及板与墙的拉接措施,也造成震害。
墙体在竖向压力和反复水平剪力作用产生的裂缝。

砌体结构抗震措施

砌体结构抗震措施

砌体结构抗震措施简介砌体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其构成材料为砖块或者砌块。

然而,由于其构造独特性,砌体结构在地震中往往表现出较差的抗震性能。

因此,在设计和施工砌体结构时,需要采取一系列抗震措施,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本文将介绍砌体结构抗震措施的一些常见方法和技术,以帮助工程师和建筑师更好地设计和建造抗震性能优良的砌体结构。

抗震措施1. 加固墙体砌体结构的墙体是主要承载力的构件,因此加固墙体是提高砌体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

常见的加固墙体方法有以下几种:•加固墙体厚度:增加墙体厚度可以增加墙体的抗震能力。

通常采用在原有墙体两侧补厚的方式,以提高墙体的整体刚度和强度。

•加固墙体连接:采用增加梁、柱与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如加设钢筋、钢板等,以提高墙体与结构体之间的连接刚度和强度。

•增设剪力墙:在需要加固的墙体处增设剪力墙,以提高墙体的抗剪能力,从而提高砌体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2. 使用加强材料在砌体结构中使用加强材料也是一种常见的抗震措施。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加强材料:•钢筋混凝土(RC)柱:在砌体结构中,使用钢筋混凝土柱代替砌体柱可以大大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钢筋混凝土柱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分散地震作用的能量。

•钢筋混凝土(RC)梁:在砌体结构中,使用钢筋混凝土梁代替砌体梁可以提高结构的受力性能和抗震能力。

钢筋混凝土梁具有较高的刚度和强度,能够有效地控制墙体的位移和变形。

•钢筋:在砌体墙体中加入钢筋,可以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和整体刚度。

使用钢筋可增强墙体的抗拉能力和抗剪能力,从而提高砌体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3. 增加水平抗震支撑在砌体结构中添加水平抗震支撑是一种常见的提高抗震性能的措施。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水平抗震支撑方式:•剪力墙:在砌体结构中设置剪力墙可以大大提高结构的抗剪能力和抗震性能。

剪力墙一般位于建筑的主要承载墙体位置,可通过对墙体的增强来控制地震作用引起的墙体破坏。

•框架结构:在砌体结构中添加钢筋混凝土框架可以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和抗震能力。

砌体结构建筑的震害及抗震措施

砌体结构建筑的震害及抗震措施

砌体结构建筑的震害及抗震措施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级特大地震,无论从人员还是财产方面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而我国作为地震多发国,在历次的破坏性地震中房屋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因此,分析砌体结构建筑的震害、成因及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无论对于国家还是人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标签:砌体结构;建筑;抗震措施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及特大地震,其中,因房屋毁损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占70%以上。

而我国作为地震多发国,更是经历了唐山大地震、海城地震、包头地震、汶川以及盈江等不同强度的地震。

而在地震过程中,由于房屋建筑倒塌导致的人员伤亡及对财产所造成的损失也不为少数。

据调查,砌体结构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作为最普遍的结构存在。

在住宅建筑构造体系中达到80%以上,在整个建筑业中则占据70-80%。

因此,加强对砌体结构建筑的震害及原因分析是采取有效抗震措施的必要条件,对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一、砌体结构建筑的震害特点在不同震级的地震破坏下,砌体结构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毁,而产生震害的原因可分为内部与外部两方面原因。

其中外因为地震动,地震波有纵波产生垂直力,横波造成水平力以及扭转力,面波产生垂直力、水平力及扭转力,由于力的相互作用,房屋就会出现挤压、受损甚至坍塌的现象。

而内因则是因为砌体建筑本身的结构,由于在施工过程中,砌体结构本身材料的脆性及各个部件与基础构件的连接不当是造成砌体结构房屋整体抗震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

其中,主要有以下不同程度的震害:(1)砌体结构建筑局部或整体倒塌由于砌体结构建筑底层或整体抗震能力不足导致的整体倒塌。

由于底层抗震能力不足,或造成底层墙体的倒塌。

当建筑上部整体性较好时,不会造成倒塌而是整体坠落。

而上部整体性较差时则会造成整体倒塌。

(2)、砌体结构建筑的墙体裂缝由于墙体的自身状况、地震方向及地震强度的不同,墙体会慢慢从存在缺陷的部位开裂进一步变的更大更宽,另外,经研究表明,墙体出现裂缝的状态与墙体高宽大小有关二、砌体结构建筑在抗震设防中存在的问题(1)在设计施工的过程中,未按标准作好抗震的设计工作,缺少砌体结构建筑的抗震承受力计算,另外,缺乏相关抗震意识及实施的建筑经验,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众多建筑在地震中损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砌体结构建筑的震害及抗震措施
摘要: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级特大地震,无论从人员还是财产方面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而我国作为地震多发国,在历次的破坏性地震中房屋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

文章分析砌体结构建筑的震害、成因及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无论对于国家还是人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砌体结构;建筑;抗震措施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及特大地震,其中,因房屋毁损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占70%以上。

而我国作为地震多发国,更是经历了唐山大地震、海城地震、包头地震、汶川以及盈江等不同强度的地震。

而在地震过程中,由于房屋建筑倒塌导致的人员伤亡及对财产所造成的损失也不为少数。

据调查,砌体结构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作为最普遍的结构存在。

在住宅建筑构造体系中达到80%以上,在整个建筑业中则占据
70~80%。

因此,加强对砌体结构建筑的震害及原因分析是采取有效抗震措施的必要条件,对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一、砌体结构建筑的震害特点
在不同震级的地震破坏下,砌体结构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毁,而产生震害的原因可分为内部与外部两方面原因。

其中外因为地震动,地震波有纵波产生垂直力,横波造成水平力以及扭转力,面波产生垂直力、水平力及扭转力,由于力的相互
作用,房屋就会出现挤压、受损甚至坍塌的现象。

而内因则是因为砌体建筑本身的结构,由于在施工过程中,砌体结构本身材料的脆性及各个部件与基础构件的连接不当是造成砌体结构房屋整体抗
震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

其中,主要有以下不同程度的震害:(1)砌体结构建筑局部或整体倒塌。

由于砌体结构建筑底层或整体抗震能力不足导致的整体倒塌。

由于底层抗震能力不足,或造成底层墙体的倒塌。

当建筑上部整体性较好时,不会造成倒塌而是整体坠落。

而上部整体性较差时则会造成整体倒塌;(2)砌体结构建筑的墙体裂缝。

由于墙体的自身状况、地震方向及地震强度的不同,墙体会慢慢从存在缺陷的部位开裂进一步变的更大更宽,另外,经研究表明,墙体出现裂缝的状态与墙体高宽大小有关。

二、砌体结构建筑在抗震设防中存在的问题
1.在设计施工的过程中,未按标准作好抗震的设计工作,缺少砌体结构建筑的抗震承受力计算,另外,缺乏相关抗震意识及实施的建筑经验,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众多建筑在地震中损毁。

2.过分注重理论,死记硬套公式,不能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抗震的薄弱环节。

3.砌体结构建筑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材料质量及搭接不规范等原因造成建筑在抵抗地震方面的能力较差。

另外,由于抗震设防标准及抗震措施的掌握实施不当,砌体结构的抗剪强度及抗弯强度较低,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震害,比如建筑房屋楼梯间破坏、非结构构件的破坏以及撞击破坏等现象。

三、砌体结构建筑的抗震承载力计算
为满足砌体结构建筑的抗震承载能力,进行抗震计算显得格外必要。

在砌体结构中不同的构造具有不同的抗震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底部剪力法,针对多层砖混结构房屋而言,另一种为地震扭转影响的考虑分析,主要针对不规则的多层砖房而言。

进行计算时,主要分为确定计算的简图、分配剪力以及对不利墙段进行计算三个部分。

四、抗震措施
落实抗震规范时砌体结构建筑必行执行的问题。

在砌体结构的建造过程中,应注意其在设计、施工及执行方面的规范性。

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设计过程中,注重规整性
在砌体就够设计中,注重建筑平面及立面的规整性。

为减小地震的破坏力度,建筑平面应保证其规则性及对称性,对于立面,应尽量降低房屋重心,保证竖向强度更刚度的均匀,避免头重脚轻的建筑设计。

(二)控制砌体房屋的高度与层数
事实证明,层数越多、高度越高的砌体建筑在地震中的破坏度越大。

因此,在施工中要按照建筑设计规范(gb50011-2011)操作,减轻建筑本身的重量,降低建筑层数及高度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之一。

五、注重砌体结构建筑的刚度及整体性的增强
砌体结构建筑的空间刚度及稳定性是决定建筑抗震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而采现浇楼及屋盖成为提高空间强度及稳定性的主要方式,对于建筑物出现的散落问题,可采用配筋圈梁提高房屋的抗震性。

合理布置砌体结构建筑的平、立面,纵、横面墙体也称为砌体结构建筑的平、立面。

纵、横墙面是多层砖混房屋的主要承重构件。

横墙承重或者纵横墙共同承重是砌体结构建筑优先采用的模式。

而地震中,房屋的倒塌主要由于纵横墙面受力不均导致墙体开裂并随地震强度的增大造成的。

因此,合理布置砌体结构建筑的平、立面保证均匀对称也可减小地震对建筑的破坏力。

总之,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不可避免,但在不可控的环境中作好砌体结构的防震措施则是减轻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保证人类生命安全最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徐俊民,朱利捷. 刍议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j].中国建设信息,2008,14.
[2]刘平. 从地震灾害谈房屋结构抗震性[j].建设科
技,2008,11.
[3]游小勇. 建筑抗震设计中砌体结构横墙的概念设计[j].煤炭工程,2008,04.
[4]刘旋,金建洲,赵红霞. 砌体房屋震害分析及抗震的新发展[j].平顶山工学院,2006,02.
[5]王成,葛广华,牛山林. 砌体结构房屋的受震破坏与抗震构
造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08,05.
[6]李崇仁. 砌体结构房屋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1997,03.
[7]黄云叶,褟强,婓晟. 浅多层砖混砌体结构体系的抗震[j].科技资讯,2006,(21).
[8]范升. 浅谈砌体结构抗震设计[j].科学教育研究,2007,08.
[9]邓中亚. 汶川大地震引发的建筑安全思考[j].抗震防
灾,2008,(10).
[10]董衍伟,施养杭. 约束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j].山西建筑,2008,34(7).
[11]沈志敏. 砖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