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瓶安全风险事故树分析

合集下载

一起氧气瓶爆炸事故的分析

一起氧气瓶爆炸事故的分析

一起氧气瓶爆炸事故的分析一、事故经过与情况1.事故经过2004年7月17日11时,正在进行地下管网改造施工的某市政府东院,工人气焊时氧气瓶发生爆炸,1名妇女当场被炸死,另1名离出事地点几十米远的妇女被爆炸炸飞的铁片砸死,另有4人在事故中受伤。

2.事故情况事故调查表明,爆炸的氧气瓶是某氧气充装站充装的,该充装站在没有对气瓶进行充装前的预检、确认瓶内介质、做好预检记录的情况下,对气瓶进行了充装。

加上没有对充装后、出库前的气瓶进行复检,也没有做复检记录,造成充装和出库的氧气瓶混有可燃气体,埋下了隐患;导致用户在打开瓶阀、点燃焊枪施焊时,发生爆炸;造成死亡2人、伤4人的严重后果。

二、事故性质和原因1.事故性质根据事故情况的调查,可以认定该事故为责任事故,并且,属于重大死亡事故。

2.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氧气瓶在充装前,瓶内已含有与氧气混合后,具备爆炸特性的可燃气体。

2)主要原因 a.氧气充装站在氧气瓶充装前,没有对气瓶进行预检。

b·氧气充装站充装了未经预检的气瓶。

c.氧气充装站在氧气瓶充装后,未进行复检。

3)重要原因:氧气充装站在气瓶充装过程中、充装后和出库前,没有对气瓶进行瓶体温度变化的检查。

4)其他原因:①氧气充装站的主要负责人和现场专职安全员没有很好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职责。

对现场巡检不足或对违规行为纠正不力。

②操作人员安全素质差,没有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对违规操作习以为常。

三、事故责任划分1.充装前该氧气瓶的用户使用氧气不当。

可燃气体倒灌进了氧气瓶而没发觉,还把该氧气瓶送氧气充装站充装。

该氧气瓶的用户应对此次爆炸事故承担直接责任。

2.氧气充装站的预检人员没有对充装前的气瓶逐只进行包括确认瓶内介质的预检,没有预检记录。

氧气充装站的预检人员应对该事故承担主要责任。

3.氧气充装站的充装人员充装了未经预检的气瓶,应对该爆炸事故承担主要责任。

4.氧气充装站的充装人员在充装过程中,没有适时对气瓶的瓶体温度变化逐只进行监测。

氧气瓶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氧气瓶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氧气瓶爆炸事故案例分析氧气瓶爆炸是指由于氧气瓶内高压氧气与外界其中一种能源的接触而引起的爆炸事故。

这类事故不仅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对氧气瓶爆炸事故进行案例分析,以提高人们对此类事故的认识和防范。

案例1:工地氧气瓶爆炸2024年地工地发生了一起氧气瓶爆炸事故。

据调查,事故发生时工人正在进行钢结构焊接作业,其中一名工人不慎将焊炬的火焰接触到了放置在旁边的氧气瓶上,瞬间引发爆炸。

事故造成多名工人受伤,其中一人不幸身亡。

分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不当。

首先,氧气瓶与明火接触是非常危险的,应该将氧气瓶与火源相隔一定距离。

其次,焊接作业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经验,这名工人可能缺乏必要的焊接技术和安全意识。

预防措施:在工地进行焊接作业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安全培训,提高工人的危险意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规定明确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禁止将明火与氧气瓶接触。

在工地设置专门的存放氧气瓶的地方,隔离火源。

案例2:医院氧气瓶爆炸2024年地医院发生了一起氧气瓶爆炸事故。

据调查,事故发生时医院正在进行手术,手术室内一名护士不慎将氧气瓶与患者体内的电灼、激光手术器或电刀等高温设备相接触,引发爆炸。

事故造成医护人员和患者受伤。

分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不当和设备管理不善。

首先,医护人员应该熟悉各种手术设备的使用方法及其与氧气瓶的安全距离。

其次,医院应加强对手术设备和氧气瓶的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氧气瓶的安全存放。

预防措施:针对手术操作和设备管理不善的问题,医院应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

同时,医院应制定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案例3:工业氧气瓶爆炸2024年工业区企业发生了一起氧气瓶爆炸事故。

据调查,事故发生时工人正在进行金属切割作业,其中一名工人在切割过程中不慎将火花引燃了放置在旁边的氧气瓶上,导致爆炸。

事故造成多名工人受伤,严重烧伤。

氧气瓶安全风险事故树分析

氧气瓶安全风险事故树分析

氧气瓶安全分析报告化学与生物系08 级环境工程28130201052萧灿辉氧气瓶安全风险事故树分析摘要: 应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对氧气瓶爆炸事故进行分析,找出了引发事故的基本原因和途径,分析了基本原因事件的结构重要度。

由此提出了防止氧气瓶事故的方法,为氧气瓶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氧气瓶;事故树;结构重要度;预防措施引言在12天的实习过程中,不难发现氧气瓶的使用十分普遍。

氧气瓶的储存,安放,使用安全隐患等问题随之而来。

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氧气的需求量随之增长,相应氧气瓶爆炸事故发生日益增多。

虽然国家对此十分重视,相继出台了《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和《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等法规,但从目前现状来看,发生事故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的扼制,死亡事故仍不断发生。

为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文中拟用事故树分析法对氧气瓶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价,找出事故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防患于未然。

◆⒈事故树分析原理事故树分析法(FTA)又称故障树分析,是一种逻辑演绎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首先提出,在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

目前,FTA作为安全系统工程中一种进行安全分析、评价和事故预测的先进的科学方法,已得到国内外的公认和广泛应用,已成为定性和定量预测与预防事故的主要方法。

事故树分析法以系统较易发生且后果严重的事故(即顶上事件)作为分析目标,通过调查与该事故有关的所有原因事件和各种因素,经过层层分析,逐级找出最终不能再分解的直接原因事件(即基本事件)。

将特定的事故和各层原因事件(危险因素)之间用逻辑门符号连接起来,得到形象、简洁的表达其逻辑关系(或称因果关系)的逻辑图形,即事故树图。

通过对事故树简化、计算,求出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和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进行事故树定性分析。

在事故树中凡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作割集。

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最小割集。

氧气瓶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氧气瓶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氧气瓶爆炸事故案例分析本文来自:互联网浏览次数:时间:2009-12-25 14:03:40 [打印] 【字体:大中小】 [关闭]一、事故情况概述1998年10月8日10时40分左右,哈尔滨某化工厂四车间成品库发生氧气瓶爆炸事故。

导致现场的2名装卸工(临时工)1死1伤。

事故发生前四车间充灌岗,操作压力为12MPa,操作温度为20度,成品库房有氧气瓶45只。

二、事故破坏情况经现场勘察,共3只气瓶爆炸,其中1只气瓶外表为绿色油漆,检验期为1989—1994年,公称压力15.0MPa,容积为40.4L,这只气瓶爆破成十几块碎片。

碎片内壁呈黑色,断口呈“人”字纹,无明显的塑性变形,全部为脆性断裂。

其角阀为氩气阀。

爆炸的另2只气瓶颜色为淡酞兰,呈撕裂状,断口有明显的被打击的痕迹,被打击处向内凹陷,并有高温氧化的痕迹。

另外3只被击穿的气瓶,均留有不规则孔洞,其中1只在气瓶上方,直径各约5cm,另外2只在气瓶下方,直径约8cm和30cm,破口向内凹陷,并有高温氧化的痕迹。

面积为70m2的氧气瓶成品库天棚和西侧墙被炸塌,山墙严重变形,铁皮包的门被爆炸碎片穿出一个直径20cm的洞,附近2处厂房玻璃被震碎。

死者身体被炸成多块碎片,伤者被炸成终生残疾。

三、事故原因分桥及结论从爆炸碎片的内外表面颜色看,其中1只气瓶的碎片外表为绿色漆,内表面呈黑色,角阀为氩气瓶阀,说明这只气瓶为氢气瓶。

被检回的内壁呈黑色的碎片共有十多片,其断口形貌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断口呈“人”字纹,均为脆性断裂。

分析认为这只氢气瓶内残余有氢气。

充装氧气(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4.1%—74.1%),形成了可爆性混合气体,在转动角阀时,产生静电引发了氢氧混合气体的化学爆炸。

另外2只被撕裂的气瓶内壁只有锈蚀,无黑色油脂,断口呈脆性断裂形貌,断口局部有明显的被击打的痕迹,内凹并有高温氧化痕迹,说明这2只气瓶距爆炸点很近,被爆炸碎片的冲击波打击超过其呈受力,失稳破裂,属物理爆炸。

氧气瓶安全风险分析报告

氧气瓶安全风险分析报告

氧气瓶安全分析报告化学与生物系08 级环境工程28130201052萧灿辉氧气瓶安全风险事故树分析摘要: 应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对氧气瓶爆炸事故进行分析,找出了引发事故的基本原因和途径,分析了基本原因事件的结构重要度。

由此提出了防止氧气瓶事故的方法,为氧气瓶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氧气瓶;事故树;结构重要度;预防措施引言在12天的实习过程中,不难发现氧气瓶的使用十分普遍。

氧气瓶的储存,安放,使用安全隐患等问题随之而来。

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氧气的需求量随之增长,相应氧气瓶爆炸事故发生日益增多。

虽然国家对此十分重视,相继出台了《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和《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等法规,但从目前现状来看,发生事故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的扼制,死亡事故仍不断发生。

为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文中拟用事故树分析法对氧气瓶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价,找出事故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防患于未然。

◆⒈事故树分析原理事故树分析法(FTA)又称故障树分析,是一种逻辑演绎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首先提出,在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

目前,FTA作为安全系统工程中一种进行安全分析、评价和事故预测的先进的科学方法,已得到国内外的公认和广泛应用,已成为定性和定量预测与预防事故的主要方法。

事故树分析法以系统较易发生且后果严重的事故(即顶上事件)作为分析目标,通过调查与该事故有关的所有原因事件和各种因素,经过层层分析,逐级找出最终不能再分解的直接原因事件(即基本事件)。

将特定的事故和各层原因事件(危险因素)之间用逻辑门符号连接起来,得到形象、简洁的表达其逻辑关系(或称因果关系)的逻辑图形,即事故树图。

通过对事故树简化、计算,求出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和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进行事故树定性分析。

在事故树中凡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作割集。

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最小割集。

一起氧气瓶充装爆炸事故原因分析

一起氧气瓶充装爆炸事故原因分析

一起氧气瓶充装爆炸事故原因分析氧气瓶是一种常见的储存和供应氧气的设备,在各种工业和医疗应用中广泛使用。

然而,氧气瓶充装爆炸事故却时有发生。

本文将对一起氧气瓶充装爆炸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事故描述及影响2019年某市一家化工厂发生氧气瓶充装爆炸事故,事故造成4名工人死亡,多人受伤。

爆炸波及周边建筑物,导致大面积损毁。

该事故对当地环境和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

事故原因分析1. 不符合标准的氧气瓶充装操作事故发生在厂区的氧气充装车间。

对氧气瓶充装操作规范的忽视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操作人员可能没有按照相关标准和程序进行操作,导致充装过程中产生了危险。

2. 氧气泄漏引发爆炸氧气具有可燃性,一旦泄漏到可燃物质附近,极易引发爆炸。

在事故中,可能是由于管道或阀门出现故障,导致氧气泄漏并与周边可燃物质相遇,进而引发爆炸。

3. 不当的气瓶检测与维护氧气瓶的检测和维护是确保其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事故中,可能存在瓶体的缺陷、老化或损坏未及时发现和处理。

这样,本来存在安全隐患的氧气瓶得以继续使用,增加了爆炸事故发生的风险。

4. 人为疏忽与安全意识淡漠在处理危险品时,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态度至关重要。

事故可能是由于操作人员疏忽大意,未遵守操作规程或没有足够的工作经验,忽视了安全风险。

同时,管理人员在安全教育和培训方面的不足也是导致事故的原因之一。

防范措施1. 加强操作规程与培训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氧气瓶充装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全面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更新操作规程以适应技术和法律的变化。

2. 强化氧气瓶检测与维护企业应建立健全的氧气瓶检测与维护制度,确保氧气瓶的质量与安全性。

定期对氧气瓶进行全面检测,发现缺陷或损坏的瓶体应及时报废,并按照标准进行维护。

将氧气瓶的检测工作委托给有资质的专业机构或人员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3. 安装泄漏报警与防护装置在氧气瓶充装车间或氧气储存区域,应安装泄漏报警装置和防护装置,及时监测氧气泄漏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道封堵、紧急排空等。

事故分析 气体爆炸事故分析

事故分析 气体爆炸事故分析

事故原因分析
如果装满氧气的钢瓶内气压达到一定的数值, 并且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温度较高的话,就 可能发生爆炸。装配工刘某根本就不懂装 卸技术,也不知道装卸氧气瓶的知识。在 一个人的情况下,为了图省事,就采用脚 蹬、抛掀的办法卸载氧气瓶,钢瓶被抛掀 从1米的高处撞击地面,受突发震荡瓶内氧 气产生瞬间超压而导致爆炸。事后经检验 此气瓶受腐蚀瓶壁已低于设计厚度,这也 是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2、气瓶爆炸重大事故
2002年4月12日13时许,常州市城南钢瓶检测站长金某 安排职工夏某等6人将1只400L的待检测环氧乙烷钢瓶滚到 作业现场进行残液处理;金某在作业现场指挥。夏某将瓶 阀门打开后未见余气和残液流出,将阀门卸下,仍没有残 液和余气流出,夏即将阀门重新装上并关好。金某叫夏某 将钢瓶底部的一只易熔塞座螺栓旋松。旋松后,即听到有 “滋滋”的漏气声,金某说:“让它慢慢漏吧,不要去动 它了”。 到15时左右,金某离开单位。职工盂莱、温某、张某3 人在现场用铁锹清理地烘炉的煤渣。15时20分左右,检测 站作业现场环氧乙烷钢瓶突然发生爆炸,造成正在作业现 场的陈、孟、张、温等4人受伤,经抢救无效陈、孟、张3 人先后在6日内死亡。
• 谢谢观看
防范措施
1、教育职工严格遵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装运 氧气瓶之类易燃易爆危险品应由专业搬运工进行 搬运,运输过程中严禁野蛮装卸,严禁产生撞击。 瓶壁下部应装有良好的保护胶质垫圈,储存及运 输钢瓶都应立式存放,不可在烈日下长时间暴晒, 以免产生高温。 2、定期做好气瓶技术检验,确保质量安全,不合格 的气瓶严禁使用。
事故分析
1、违规卸载氧气瓶导致气瓶爆炸 事故
某重型机械厂铆工段某因急用氧气,在没有征 得领导同意的情况下临时让装配工刘某、陈某去 充氧站拉了一车氧气瓶,在厂门口卸车时,门卫 喊陈某,让他去接电话。在陈某去接电话时,刘 某等不急便自己卸车,可是由于他一个人很难把 氧气瓶搬下去,于是刘某就用脚蹬滚动瓶罐到车 厢边,然后就抛掀气瓶到地上。可是当刘某在抛 落第三个氧气瓶的时候,氧气瓶突然发生爆炸, 刘某当场被炸身亡。

氧气瓶安全风险分析报告

氧气瓶安全风险分析报告

氧气瓶安全风险分析报告首先,氧气瓶的使用环境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在医疗环境下,氧气瓶常常处于高温、高压的环境中,如果瓶体受损或遭受外力冲击,可能发生泄漏或爆炸的危险;在工业环境下,氧气瓶常用于焊接、切割等作业中,一旦操作失误或泄漏,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火灾和人身伤害。

其次,操作规范对于氧气瓶的安全使用至关重要。

使用者在操作时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如正确安装氧气瓶的防护帽、使用专用的调压器和配件等,以防止瓶体受损或泄漏。

另外,使用者应定期对氧气瓶进行检查和维护,例如检查瓶阀是否牢固、瓶体是否有损伤等,确保氧气瓶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最后,氧气瓶本身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性。

氧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一旦遭受火源或高温环境,可能引发爆炸或火灾。

此外,氧气瓶的高压环境也使其具有爆炸的风险,一旦操作失误或发生泄漏,可能引发不可控的事故。

综上所述,氧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使用者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瓶体的完好性和安全性,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以减少安全风险并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氧气瓶在医疗和工业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它们的使用也伴随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氧气瓶的安全风险,我们将从使用环境、操作规范和潜在危险性等方面展开更详细的分析。

1. 使用环境的安全风险在医疗环境下,氧气瓶通常被用于严重疾病或手术等情况下。

然而,医疗设施中可能存在高温、高压的环境,而这些条件可能对氧气瓶的安全性构成威胁。

另外,医院中的设备和人员密集,一旦氧气瓶发生泄漏或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工业环境下,氧气瓶用于焊接、切割等操作,这些操作可能涉及火焰或高温的工作环境。

一旦氧气瓶遭受火焰或高温环境,可能引发爆炸,造成极大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2. 操作规范对于氧气瓶的安全使用至关重要正确的操作规范对于减少氧气瓶所带来的安全风险至关重要。

用户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正确安装氧气瓶的防护帽,使用专用的调压器和配件等,以防止瓶体受损或泄漏。

氧气瓶爆炸事故剖析与防范措施

氧气瓶爆炸事故剖析与防范措施

氧气瓶爆炸事故剖析与防范措施事故经过(1)2004年8月17日12时10分,某公司一制氧站在氧气充装过程中一氧气瓶突然发生爆炸,造成制氧站充装车间整个厂房倒塌,遭到严重破坏,生产被迫停止,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直接经济损失3万元。

事故原因(2)事故发生后,经过组织相关人员分析,事故原因如下:1.直接原因(1)该氧气瓶在使用过程中,留有的压力太低,致使杂质进入气瓶,违反了《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中的第九章第79条第10款“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或重量,永久气体气瓶的压力应不小于0.05MPa;液化气体应留有不少于0.5%~1.0%规定充装量的剩余气体“的规定,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气瓶在充装过程中,操作人员违反了《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中的第59条“未能对气瓶逐只进行充装前的检查”和第61条对“瓶内无剩余压力;氧化或强氧化性气体气瓶沾有油脂”的气瓶不得充装的规定,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3)事故发生后,经过对气瓶的爆炸残片进行分析,得出气瓶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该气瓶已使用了29年,即将报废,是事故发生的次要原因。

2.间接原因(1)该制氧站安全管理不严,致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流于形式,员工违章作业现象时有发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间接原因;(2)该制氧站在气瓶重要的充装岗位雇佣临时人员,而且人员安全素质差、人员流动性特别大,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事故防范措施及教训(3)1.加强气瓶生产、运输、储存、使用等环节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和公司自制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发生。

2.气瓶的生产单位要强化气瓶生产岗位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生产岗位人员对高危行业潜在危险性的认识,提高岗位操作人员安全知识水平,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事故防范能力。

3.生产单位应加强生产岗位人员的和管理,对一些重要岗位、关键岗位应尽量安排文化素质高、安全知识水平高、安全意识强的人员进行操作,禁止雇佣一些临时人员,以确保能够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程,确保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

氧气瓶爆炸事故安全经验分享参考模板范本

氧气瓶爆炸事故安全经验分享参考模板范本

一、事故经过
下部残片
中部残片
上部残片
二、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在氧气瓶底部有疑似油性物质。
油性物质接触高纯度氧气将发生化 学反应,并释放热量,是造成此次 事故的直接原因。
疑似油性物质
二、原因分析
(二)间接原因: 1.该氧气瓶由氮气瓶改成,氧气瓶设计壁厚7.8mm, 氮气气瓶5.8mm,承压等级不
验标准,对氧气瓶进行入厂检验。 2.使用人员,没有落实使用前的循环检查制度。 3.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检查制度不落实。
三、注意事项
(一)附件:防震圈、瓶帽、瓶阀。 1. 气瓶:气瓶装有两个防震圈,是气瓶瓶体的保护装置。气瓶在充装、使用、搬 运过程中,常常会因滚动、 震动、碰撞而损伤瓶壁, 以致发生脆性破坏。这是 气瓶发生爆炸事故常见的 一种直接原因。
三、注意事项
(一)附件:防震圈、瓶帽、瓶阀。 2. 瓶帽:瓶帽是瓶阀的防护装置,可避免气瓶在搬运过程中因碰撞而损坏瓶阀, 保护出气口螺纹不被损 坏,防止灰尘、水分或 油脂等杂物落人阀内。
三、注意事项
(一)附件:防震圈、瓶帽、瓶阀。 3. 瓶阀:瓶阀是控制气体出入的装置,一般是用黄铜或钢制造。充装可燃气体的钢瓶 的瓶阀,其出气口螺纹为左 旋;盛装助燃气体的气瓶, 其出气口螺纹为右旋。瓶阀 的这种结构可有效地防止可 燃气体与非可燃气体的错装。
(二)气瓶的检验周期
三、注意事项
各类气瓶的检验周期,不得超过下列规定:
1.盛装腐蚀性气体的气瓶、潜水气瓶以及常与海水接触的气瓶每二年检验一次。
2.盛装一般性气体的气瓶,每三年检验一次。
3.盛装惰性气体的气瓶,每五年。
5.车用液化石油气钢瓶每五年检验一次,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每三年检验一

氧气瓶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氧气瓶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氧气瓶爆炸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经过 2003年9月16日上午9时许,非法经营户何××,在西塘翠南船厂氧气瓶仓库打电话通知位于陶庄镇陶庄村的天凝氧气充灌站陶庄新站的沈××,称其将派李××(死者,安徽人)来充装氧气。

9月16日12:00时多,非法运输户李××由沈××为其充装20瓶。

9月16日下午13:00时左右,李××将自备车(车号为安徽K48555)驶入位于原西汾公路北侧的西塘镇新胜村陆家浜铁场内的项××堆场。

当李××卸第一瓶氧气瓶时突然爆炸,李××被炸死亡。

当时周边幸无他人伤及。

二、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 (1)在卸瓶作业过程中运输车左后轮胎爆裂,造成车辆左倾氧气瓶掉落与地面废钢材发生碰撞,瓶阀中间断裂且遇油渍引发化学爆炸。

(2)氧气瓶本身有缺陷。

据调查知,属何××产权的32只氧气瓶与其它瓶相比,明显黑不溜秋,七长八短,手轮等附件残缺不全。

据市质监局特种设备检测院现场勘察报告,爆炸的氧气瓶底部正中部位已被机械钻孔,直径为42mm,且该孔周围有明显电弧焊接痕迹(贴焊)。

属报废钢瓶。

2、间接原因氧气充灌及流转管理混乱是造成这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1)个体运输户李××未经交通部门批准,运输及装卸危险化学品,违反了国务院344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属严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2)爆炸的氧气瓶产权属何××,而何××经营、运输氧气未经政府任何职能部门批准,违反了国务院344号令第二十七条及第二十九条规定。

(3)陶庄充灌新站在明知何××钢瓶有缺陷的情况下,仍多次为其充装,包括原来的天凝氧气充灌站,违反了《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第二十六条和第二十九条规定。

对“12.14”氧气瓶爆炸事故的分析

对“12.14”氧气瓶爆炸事故的分析

气 瓶 充 装 前检 验 岗位 人 员 应 经过 严 格 的
培 训 , 悉工 业 气 体 知识 , 其 要 熟 悉本 熟 尤
站 充 装 气 体 性质 、 安全 使 用 、 测 方 法等 检 知 识 和 技 能 :熟 悉 和 掌 握 气瓶 基 础 知 识
由化 学成 份 分 析 结 果 可 见 , 瓶 材 气
质符合G 5 9 — 4 钢质无缝气 瓶》 B 099 ( 的要
求 。 见 表 1 。
23机 械 性 能 试验 . 由机 械 性 能试 验 结 果 可 见 ,气 瓶 材 质 基 本 符 合 要 求。 见 表 2 。
24金 相 分 析 .
图2 现 场 喷 有油 脂 的部 分 气 瓶 图 3 被 碎 片 击 穿 的气 瓶
剖 口 ,属 脆 性 断裂 特 征 , 其 它 断 面均 呈4 度 剖 口。 5 爆 炸 气 瓶 制 造 钢 印 和 检验 钢 印如 下 : 气 瓶 制 造 钢 印 :气 瓶 编 号 :6 34 2 6 9 ,水压 试 验 压 力 :P 2 M a公 称 工 作 压 T 2. p , 5 力 WP 5 a充装气体 : 1Mp, 0 实
单 位 许 可 证 号 : Z 0 2 即 制 造 单 位 R Z7 , 为 : 京天海工业有限公司。 北
爆 炸 气瓶 为安 徽 省 某 县 某 溶 解 乙炔
气 厂 送 来 的 ,由该 厂 接 受安 徽 某 气 站 委 托 充 装 的 气瓶 。
成3 块碎片 ,距爆炸点距 离
分 别 为 1 米 ,.米 , .米 , 5 29 18 爆 炸 气 瓶 碎 片 详 见 图 1 现 , 场 数十 只气 瓶 倾 倒 , 只 气 数 瓶 砸 损 , 见 图2 4 其 中 详 和 ,

两起氧气瓶爆炸事故原因分析与对策

两起氧气瓶爆炸事故原因分析与对策

( 5 )经 调 查 事故 现 场及 询 问有 关人 员得 知 ,
( 5 )加 强 对气 焊 ( 割 )等特 殊 工 种人 员 的培 训 ,做 到 持 证 作 业 。操 作 时 , 发 生氧 气 压 力 不 足 时严 禁 继续 使用 。 ( 6 )加 强 气瓶 使 用 中 的管 理 ,当 压力 低 于 乙
第1 期
许久胜 两起氧气瓶爆炸事故 原因分析 与对 策
一 6 1.
区域 1
区域2 图8事 故二氧气瓶内附着物E D S 能谱 分析
区域3
表 l 事 故二E D s 能谱分 析结果
元 素 重 量 百 分 比
( 2 )操 作 不 当是事 故 的主要 原 因
区域 3
40 .7 4
区域 1
CK 8. 96
区域2
1 2. 59
这 两 起 事 故 的 氧 气 瓶 在 爆 炸 前 均 使 用 过 多 次 , 瓶 内氧 气剩 余 不 多 ,使 用 氧 乙炔 气 割 ,在 割 不 动 时 仍 继 续使 用 , 点火 未 着 还 继 续 点 火 ,从 而 导致 乙炔 回进 氧气 瓶 引起爆 炸 。
O K S i K M n K F e K A 1 K C l K K K C a K
2 7 . 6 3 1 . 1 4 1 . 6 3 6 0 . 6 4
2 1 . 2 O O . 6 3 1 . 5 6 6 4 . 0 2
2 4 . 2 5 3 . 0 5 3 . 0 5 2 7 . 4 l O . 8 4 0 . 9 6 O . 8 5 1 . 9 0
着的 黑色物质 ,经扫描 电镜测试 ,附着物含有大 量 炭 。事 故 气 瓶 在 爆 炸 前 均 使 用 氧 乙炔 气 割 ,氧 气 瓶 使 用 多 时 ,压 力 不 足 ,导 致 乙炔 回 进 氧 气 瓶 引起 爆 炸 。

氧气瓶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氧气瓶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氧气瓶爆炸事故案例分析本文来自:互联网浏览次数:时间:2009-12-25 14:03:40 [打印] 【字体:大中小】 [关闭]一、事故情况概述1998年10月8日10时40分左右,哈尔滨某化工厂四车间成品库发生氧气瓶爆炸事故。

导致现场的2名装卸工(临时工)1死1伤。

事故发生前四车间充灌岗,操作压力为12MPa,操作温度为20度,成品库房有氧气瓶45只。

二、事故破坏情况经现场勘察,共3只气瓶爆炸,其中1只气瓶外表为绿色油漆,检验期为1989—1994年,公称压力15.0MPa,容积为40.4L,这只气瓶爆破成十几块碎片。

碎片内壁呈黑色,断口呈“人”字纹,无明显的塑性变形,全部为脆性断裂。

其角阀为氩气阀。

爆炸的另2只气瓶颜色为淡酞兰,呈撕裂状,断口有明显的被打击的痕迹,被打击处向内凹陷,并有高温氧化的痕迹。

另外3只被击穿的气瓶,均留有不规则孔洞,其中1只在气瓶上方,直径各约5cm,另外2只在气瓶下方,直径约8cm和30cm,破口向内凹陷,并有高温氧化的痕迹。

面积为70m2的氧气瓶成品库天棚和西侧墙被炸塌,山墙严重变形,铁皮包的门被爆炸碎片穿出一个直径20cm的洞,附近2处厂房玻璃被震碎。

死者身体被炸成多块碎片,伤者被炸成终生残疾。

三、事故原因分桥及结论从爆炸碎片的内外表面颜色看,其中1只气瓶的碎片外表为绿色漆,内表面呈黑色,角阀为氩气瓶阀,说明这只气瓶为氢气瓶。

被检回的内壁呈黑色的碎片共有十多片,其断口形貌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断口呈“人”字纹,均为脆性断裂。

分析认为这只氢气瓶内残余有氢气。

充装氧气(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4.1%—74.1%),形成了可爆性混合气体,在转动角阀时,产生静电引发了氢氧混合气体的化学爆炸。

另外2只被撕裂的气瓶内壁只有锈蚀,无黑色油脂,断口呈脆性断裂形貌,断口局部有明显的被击打的痕迹,内凹并有高温氧化痕迹,说明这2只气瓶距爆炸点很近,被爆炸碎片的冲击波打击超过其呈受力,失稳破裂,属物理爆炸。

氧气瓶爆炸事故树分析

氧气瓶爆炸事故树分析

氧气瓶爆炸事故树分析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其本身不燃烧,但它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助燃性,是燃烧爆炸的大体要素之一。

氧气几乎能与所有可燃气体或蒸汽混合而成爆炸性混合物。

纯氧与矿物油、油脂或细微分散的可燃粉尘、碳粉、有机物等接触时,由于猛烈的氧化升温、积热,能引发自燃,发生火灾或爆炸。

氧气瓶是一种封锁型的压力容器,由于维修、检测、利用的诸多因素,致使氧气瓶发生爆炸的缘故有很多。

通过事故案例调查分析得出,引发氧气瓶爆炸事故的缘故分三大类:超压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强度降低爆炸。

超压物理爆炸的缘故有:曝晒、接近热源、与火源接触;化学爆炸的缘故有:沾染油脂、错装;强度降低爆炸的缘故有:外力破坏、气瓶不合格。

现以氧气瓶爆炸为顶上事件,逐级分析致使事故发生的各类缘故,编制氧气瓶爆炸事故树,如以下图所示。

1819图6-4 氧气瓶爆炸事故树图6.3.4.1求事故的最小割集事故树的结构函数表达式为:T=A1+A2+A3=X1(X3+X4+X5)+B1×B2+X2(B3+B4)=X1(X3+X4+X5)+(C1+C2)×(C3+X6+X7)+X2(C4×X12+C5×X17)=X1(X3+X4+X5)+(D1+D2+X8+X9)×(X10+X11+X6+X7)+X2[(X14+X15+X16)×X12+(X22+X23+X24+X25)×X17]=X1(X3+X4+X5)+[X13(X18+X19)+X20+X21+X8+X9]×(X10+X11+X6+X7)+X2[(X14+X15+X16)×X12+(X22+X23+X24+X25)×X17]=X1X3+X1X4+X1X5+(X13X18+X13X19+X20+X21+X8+X9)×(X10+X11+X6+X7)+X2(X14X12+X15X12+X16X12+X22X17+X23X17+X24X17+X25X17)=X1X3+X1X4+X1X5+X13X18X10+X13X19X10+X20X10+X21X10+X8X10+X9X10+X13X18X11+X13 X19X11+X20X11+X21X11+X8X11+X9X11+X13X18X6+X13X19X6+X20X6+X21X6+X8X6+X9X6+X13X18X7+X13X19X7+X20X7+X21X7+X8X7+X9X7+X2X14X12+X2X15X12+X2X16X12+X2X22X17+X2X23 X17+X2X24X17+X2X25X17利用布尔代数法求得该事故树的最小割集如下:K1={X1,X3} K2={X1,X4} K3={X1,X5} K4={X6,X8}K5={X6,X9} K6={X6,X20} K7={X6,X21} K8={X7,X8}K9={X7,X9} K10={X7,X20} K11={X7,X21} K12={X8,X10}K13={X8,X11} K14={X9,X10} K15={X9,X11} K16={X10,X20}K17={X10,X21} K18={X11,X20} K19={X11,X21}K20={X2,X12,X14} K21={X2,X12,X15} K22={X2,X12,X16}K23={X2,X17,X22} K24={X2,X17,X23} K25={X2,X17,X24}K26={X2,X17,X25} K27={X6,X13,X18} K28={X6,X13,X19}K29={X7,X13,X18} K30={X7,X13,X19} K31={X10,X13,X18}K32={X10,X13,X19} K33={X11,X13,X18} K34={X11,X13,X19}6.3.4.2求事故树大体事件的结构重要度依照仅出此刻同一个最小割集中的所有大体事件结构重要度相等,和仅出此刻大体事件个数相等的假设干个最小割集中的各大体事件结构重要度依显现次数而定。

三起氧气瓶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建议

三起氧气瓶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建议
F r o tsIstt,A ii a eci n e ac etn,8 i eSr t uhuCt 2 10 ,J ns oc L ̄ i ntu e c i e v tn GsTahn adRs r Sc ao g e h o i 5X t e,X zo i 2 00 i gu G e y a
d s sr u e s n ia to sls o swhih s o l e tk n a d c re p n i g s g e to s a e gv n. c h u d b a e n or s o d n u g si n r ie
Ke wor s: Ox g n c ln e ; E p o i n; Ca s y d y e yi d r x l so u e; S g e t n u g si o
李 某到 废 旧 收 购 点 回收 废 铁 。上 午 1 0时 , 李 某 在
上 另 外一 个 待充 的空 氧气 瓶 。 在打 开该 氧 气瓶 和 支 路 灌 充开 关后 不 久 ,氧气 瓶 突 然发 生爆 炸 ,爆 炸 使
7间厂 房 顿 成 瓦 砾 ,造 成 1人 死 亡 、1人 受 伤 ,爆 炸 的氧 气 瓶 成 了 碎 片 。据 目击 者 介 绍 , 当 时 10 00 米 外 有 明显 震感 ,爆 炸 现 场 浓烟 冲天 。此 次 事故 造
事 故 与 安 全 技 术
文 章 编 号 : 10 —4 5 2 0 ) 20 4 —6 0 99 2 ( 0 2 0 —0 80
三起氧 气瓶爆 炸事 故 的原 因分析 及建 议
陈卫 华’ ,胡 连 桃 ,程 雄 鹏 。
( .湖 南 省 株 洲 市 9 2 2部 队 ,湖 南 株 洲 市 茅塘 拗 路 1 59 苏徐州市西 阁街 8 5号 4 2 0 ;2 1 0 1 .空 军 后 勤 学 院 三 系 航 空 气 体 教 研 室 ,江 45 0 ) 3 5 0 2 10 ;3 200 .黄 梅 县 公 安 局 消 防 大 队 ,湖 北 省 黄 梅 县

医用氧气瓶爆炸事故分析

医用氧气瓶爆炸事故分析

Load At Offset Stress At Offset Load At Yield
Modulus(MPa)
Yield (31959 14374.32824
574.97313
19995.12354
173880.34807 14347.15434
562.63350
表2 力学性能试验结果
Specimen #
1 2 3 Mean Std.Dev.
Thickness (mm) 2.500 2.550 2.520 2.523 0.025
Width (mm)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0.000
Area(mm2)
25.00000 25.50000 25.20000 25.23333 0.25166
1 事故概况
某医院一只自行分装的氧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闪爆事故,气瓶爆炸后形成的碎片形状见图1、图 2。受医院的委托,笔者对该气瓶的爆炸原因开展技术分析。
图1
2 技术分析 由于委托单位未提供气瓶的任何技术资料
(含出厂资料、充装记录、气体源、气体成分 等),因此,本单位只能对委托单位提供的爆炸 气瓶和同批次采购的另外一只同规格的未爆气瓶 本体开展分析。
为了进一步证实夹杂物的种类,将该样品进
图6
行SEM观测。该样品组织上有明显的大块夹杂, 长度为几个微米到二十微米之间。对不同的夹杂 进行EDS分析,发现夹杂多为硫化锰和/或钙化 物。
第11期
罗金等 医用氧气瓶爆炸事故分析
- 91 -


2.3 化学成分分析 分别在爆炸碎片A+B,C+D和E(见图1、图2)上切取少量金属,进行ICP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见表

液氧站火灾事故树分析

液氧站火灾事故树分析

液氧站火灾事故树分析引言液氧站是指储存和供应液态氧的设施,用于为医疗机构、工业企业和其他领域提供必要的液氧供应。

由于液态氧具有强氧化性和易燃性,液氧站的安全管理非常重要。

然而,液氧站火灾事故仍然存在并且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巨大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液氧站火灾事故的发生原因和防范措施,本文将进行一次液氧站火灾事故树分析。

液氧站火灾事故树分析是一种通过对事故树进行分析和推演,找出液氧站火灾的潜在原因和影响因素的方法。

本文将从导致液氧站火灾的基本事件开始,逐步推演出可能的中间事件和终结事件,以及每个事件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通过对液氧站火灾事故树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液氧站火灾的可能原因,为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措施提供参考。

液氧站火灾事故树分析1. 基本事件液氧站火灾的基本事件是指直接导致火灾发生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漏氧、氧气泄漏、设备故障、火花或火焰、人为疏忽等。

这些基本事件可能导致不同类型的中间事件和终结事件发生,进而引发液氧站火灾。

2. 中间事件中间事件是指在基本事件发生后,可能会出现的进一步影响和影响,从而导致终结事件的发生。

在液氧站火灾事故树中,可能的中间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氧气与可燃物质接触、氧气泄漏后出现火花或火焰、设备故障导致液氧存储容器受损、操作人员对液氧站管理操作失误等。

3. 终结事件终结事件是指导致液氧站火灾的最终结果,可能包括火灾、氧气爆炸、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等。

终结事件的发生需要经历一系列基本事件和中间事件的影响和作用,因此要了解液氧站火灾的根本原因,必须从最终结果出发,推演出可能的中间事件和基本事件,才能找到最终结果的潜在原因及其发生的概率和影响。

4. 概率和影响程度在液氧站火灾事故树分析中,除了推演出可能的事件序列外,还需要对每个事件的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

概率和影响程度是对事件发生可能性和发生后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量化和评估的指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液氧站火灾的潜在原因和可能影响,从而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急措施。

液氧储罐爆炸事故树分析

液氧储罐爆炸事故树分析

K19 = { x20 x22 x23 x25}
K20 = { x20 x22 x23 x26}
K21 = { x20 x22 x23 x27 x28}
K22 = { x20 x22 x24 x25}
K23 = { x20 x22 x24 x26}
3 结构重要度分析
K24 = { x20 x22 x24 x27 x28}
要。
(8) 保持液氧储罐的防雷 、防静电接地良好 ,并定期检
2005 年第 31 January 2005
卷第
1

I ndu st rial S工afe业ty安an全d 与En环viro保nmental
Protection
·51 ·
灰色关联分析在安全投资方案选择中的探讨
谢正文 胡汉华
由于液氧储罐爆炸事故树图较为复杂 ,计算最小割集时 一便于采取措施的中间事件作为基本分析单元 ,得到的“最
如全部具体到基本事件 ,则割集十分庞大 ,既不便于表达 ,也 小割集”如下 :
·50 ·
K1 = { x1 A211 A212} K2 = { x1 x15 x16 x17}
K3 = { A11 A211 A212}
安全生产是企业努力提高经济效益过程中必须考虑的 重要因素 ,加大对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 ,无疑可防止或杜绝 某些事故的发生 ,减少由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但资金的投 入不可能是无限的 ,怎样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 ,选择合适的 安全投资方案 ,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是 企业安全部门面临的难题 。而投资方案的选择过程中有许 多难以定量而又确实影响着方案的因素在评价中表现出来 , 使决策者不能对方案的可行性有个全面的了解 ,由于许多因 素并未量化 ,也难以使决策者方便地对方案进行排队和筛 选 。而灰色关联分析主要是对态势发展变化的分析 ,也是对 系统动态发展的过程分析 ,它是根据因素之间的发展态势相 似或者相异的程度来衡量因素间接近的程度 ,对样本的大小 没有太大的要求 。分析时也不需要典型的分布规律 ,而且分 析结果一般与定性分析相吻合 ,因而可以利用其对安全投资 方案进行筛选 。

氧气瓶火灾、爆炸事故树

氧气瓶火灾、爆炸事故树

氧气瓶充装火灾、爆炸事故树X1—压力表失灵 X2—人为失误X3—附近有热源X4—气温太高X5—油脂X6—其它可燃气、液、固体X7—质量问题 X8—型号、材质搭配不合 X9—火炉、电炉等X10—违章动火 X11—电器火花、静电或雷击图中符号说明如下:顶上事件、中间事件符号,需要进一步往下分析的事件 基本事件符号,不能往下分析的事件 省略事件符号,不能或不需要往下分析的事件或门,表示几个事件中的任何一个单独发生,顶上事件就发生 与门,表示几个事件同时发生时,其顶上事件才能发生1. 求最小割集该事故树的结构函数为:T = A + BT = A + B = C ·D + E ·F ·G =(X 1 + X 2)(X 3 + X 4)+(X 5 + X 6)·H ·I ·J ·K =(X 1+X 2)(X 3+X 4)+(X 2+X 7)(X 2 +X 8)(X 2+X 11)(X 5+X 6)(X 9+X 10) =(X 1X 3+X 1X 4+X 2X 3+X 2X 4)+(X 2X 2+X 2X 7+X 2X 8+X 7X 8)(X 2+X 11)(X 5+X 6)(X 9+X 10) =(X 1X 3+X 1X 4+X 2X 3+X 2X 4)+(X 2+X 7X 8)(X 2+X 11)(X 5+X 6)(X 9+X 10) = X 1X 3+X 1X 4+X 2X 3+X 2X 4+(X 2X 2+X 2X 11+X 2X 7X 8+X 7X 8X 11)(X 5+X 6)(X 9+X 10) = X 1X 3+X 1X 4+X 2X 3+X 2X 4+(X 2+X 7X 8X 11)(X 5+X 6)(X 9+X 10) = X 1X 3 +X 1X 4+X 2X 3+X 2X 4 +(X 2+X 7X 8X 11)(X 5X 9+X 5X 10+X 6X 9+X 6X 10)= X 1X 3 + X 1X 4 + X 2X 3 + X 2X 4 + X 2X 5X 9 + X 2X 5X 10 + X 2X 6X 9 + X 2X 6X 10 + X 5X 7X 8X 9X 11+ X 5X 7X 8X 10X 11+ X 6X 7X 8X 9X 11+ X 6X 7X 8X 10X 11得出最小割集共有12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瓶安全风险事故树分析摘要:应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对氧气瓶爆炸事故进行分析,找出了引发事故的基本原因和途径,分析了基本原因事件的结构重要度。

由此提出了防止氧气瓶事故的方法,为氧气瓶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氧气瓶;事故树;结构重要度;预防措施引言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氧气的需求量随之增长,相应氧气瓶爆炸事故发生日益增多。

虽然国家对此十分重视,相继出台了《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和《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等法规,但从目前现状来看,发生事故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的扼制,死亡事故仍不断发生。

为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文中拟用事故树分析法对氧气瓶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价,找出事故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防患于未然。

1事故树分析原理事故树分析法(FTA)又称故障树分析,是一种逻辑演绎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首先提出,在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

目前,FTA作为安全系统工程中一种进行安全分析、评价和事故预测的先进的科学方法,已得到国内外的公认和广泛应用,已成为定性和定量预测与预防事故的主要方法。

事故树分析法以系统较易发生且后果严重的事故(即顶上事件)作为分析目标,通过调查与该事故有关的所有原因事件和各种因素,经过层层分析,逐级找出最终不能再分解的直接原因事件(即基本事件)。

将特定的事故和各层原因事件(危险因素)之间用逻辑门符号连接起来,得到形象、简洁的表达其逻辑关系(或称因果关系)的逻辑图形,即事故树图。

通过对事故树简化、计算,求出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和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进行事故树定性分析。

在事故树中凡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作割集。

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最小割集。

最小割集中全部基本事件均发生时,则顶上事件一定发生,而最小割集中任一基本事件不发生,顶上事件未必一定不会发生。

最小割集表达了系统的危险性,每个最小割集都是顶上事件发生的一种可能渠道,最小割集的数目越多,系统越危险。

最小径集又称最小通集。

在事故树中凡是不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最小径集。

最小径集中全部基本事件均不发生时,则顶上事件一定不会发生,而在最小径集中,任何一个基本事件发生,便不能保证一定不发生顶上事件。

因此,最小径集表达了系统的安全性,每一个最小径集是预防顶上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之一,最小径集的数目越多,系统就越安全。

结构重要度分析是分析基本事件对顶上事件影响程度,根据分析的结果,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探明控制顶上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确定安全对策措施,制定应急预案[1]。

2氧气瓶性质及其使用2.1氧气的基本特性氧是强氧化性气体。

与空气相比,燃爆性物质在氧气中的点火能量变小,燃烧速度变大,爆炸范围变宽,即更易着火燃烧和爆炸。

在一定条件下,一些金属在氧气中也能燃烧。

压缩纯氧的压力越高,其助燃性能越强。

在潮湿或有水条件下,氧气对钢材有强烈的腐蚀性。

2.2氧气瓶及其附件气瓶本体:系管状无缝结构,上端瓶口处的缩颈部分为瓶颈,瓶颈与瓶体的过渡部分叫瓶肩,瓶颈外侧固定连接有颈圈。

下端一般为凹形底。

瓶体由优质锰钢、铬钼钢或其他合金钢制成。

最常用的是中容积瓶,外径219mm,容积40L,高度约1.5mm,公称工作压力15Mpa,许用压力18Mpa。

主要附件:1、瓶阀一般由铜材制成,抗燃,且不起静电及机械火花。

其密封材料应有好的阻燃及密封性能。

2、瓶帽保护瓶阀免受磕碰,通过螺纹与颈圈连接。

瓶帽上一般有排气孔或侧孔,以防瓶阀漏气使瓶帽承压。

3、防震圈套于瓶体上的两个弹性橡胶圈,起减震和保护瓶体的作用。

2.3氧气瓶的充装与运输氧气瓶充装时,要严防混装和超装,而混装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常因混入可燃气体、油脂等而导致氧气瓶爆炸。

氧气瓶充装前,应逐只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内容是:1、气瓶的制造厂家是否具有气瓶制造许可证;2、气瓶外表面的涂色是否是规定的淡酞蓝色;3、气瓶瓶阀的出口螺纹是否为右旋螺纹;4、气瓶内有无剩余压力,如有剩余压力则进行气体定性鉴别;5、气瓶内外表面有无裂纹、严重腐蚀、明显变形及其他严重外部损伤缺陷;6、气瓶是否在规定的检验期内;7、气瓶附件是否齐全及符合规定要求;8、瓶体、瓶阀等是否沾染油脂或其他可燃物;9、瓶内是否有积水等。

以上任一项发现问题,都不得允许气瓶充装,而须对气瓶进行处置。

对应一定的充装温度,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充装压力进行充装,确保在气瓶最高工作温度60度时瓶内压力不超过气瓶许用压力。

气瓶运输装卸时,必须配戴好瓶帽、防震圈,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氧气瓶不得与可燃气体气瓶同车运输,也不得与任何易燃、易爆物质同车运输;夏季运输氧气瓶应避免爆晒。

2.4氧气瓶的安全使用1、氧气瓶不得与可燃气体气瓶同室储存。

氧气瓶储存室内严禁烟火。

2、氧气的防止地点不得靠近热源和明火。

采用氧乙炔火焰进行作业时,氧气瓶、溶解乙炔气瓶及焊(割)炬必须相互错开,氧气瓶与焊(割)炬明火的距离应在10米以上。

操作中应防止回火,避免在氧气管路中混入乙炔气体。

不得用氧气吹扫乙炔管路。

3、与氧气接触的零件不得沾染油污,使用这些零件前必须进行脱油脱脂处理。

4、不得戴着沾有油脂的手套或带油裸手开启氧气瓶瓶阀和减压阀。

5、开启瓶阀和减压阀时,动作应缓慢,以减轻气流的冲击和摩擦,防止管路过热着火。

6、禁止用压缩纯氧进行通风换气或吹扫清理,禁止以压缩氧气代替压缩空气作为风动工具的动力源,以防引发燃爆事故。

7、吸氧用氧人员及其近旁人员,必须禁绝抽烟及其他一切火源。

8、用瓶单位和人员应防止瓶内积水及积存其他污物,防止气瓶腐蚀及其他损害,进而避免气瓶爆炸。

用瓶单位应拒绝使用超过检验期的气瓶。

9、氧气瓶应戴好安全防护帽,坚直安放在固定的支架上,要采取防止日光曝晒的措施。

10、氧气瓶里的氧气,不能全部用完,必须留有剩余压力,严防乙炔倒灌引起爆炸。

尚有剩余压力的氧气瓶,应将阀门拧紧,注上“空瓶”标记。

3、氧气瓶附件有缺损,阀门螺杆滑丝时,应停止使用。

4、禁止用沾染油类的手和工具操作气瓶,以防引起爆炸。

11、氧气瓶不能强烈碰撞。

禁止采用抛、摔及其它容易引撞击的方法进行装卸或搬运。

严禁用电磁起重机吊运。

12、在开启瓶阀和减压器时,人要站在侧面;开启的速度要缓慢,防止有机材料零件温度过高或气流过快产生静电火花。

而造成燃烧。

13、冬天,气瓶的减压器和管系发生冻结时,严禁用火烘烤或使用铁器一类的东西猛击气瓶,更不能猛拧减压表的调节螺丝,以防止氧气突然大量冲出,造成事故。

8、氧气瓶不得靠近热源,与明火的距离一般不得小于10米。

14、禁止使用没有减压器的氧气瓶。

气瓶的减压器应有专业人员修理。

3 氧气瓶典型事故案例分析3.1 案例12000年9月15日8:00左右,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第五建设公司南京分公司(简称五化建)一焊工进行切割工作时,氧气管爆炸,另有3处同时炸裂。

切割时,该焊工感到气体不纯(切割线有漂移现象),但鉴于爆破的是旧氧气胶管,认为氧气胶管爆炸是其老化所致。

由于未领到新氧气胶管而停止工作,同时将用气很少的满瓶氧气退回库房,对瓶内是否形成爆鸣性气体未产生怀疑。

9月18日7:35,五化建另一名焊工按照班长分工,从气瓶库取出一瓶氧气,装好焊割工具后,在距氧气瓶约35m处的预制厂内切割型钢的点焊,氧气瓶内压力约10MPa,低压约0.4MPa,约切割10min,感到气体不纯,切割线漂移。

8:05左右,氧气瓶突然爆炸,并升起一股灰尘[2]。

分析:在气瓶管理中,大部分气体充装站的气瓶都实行“大循环”,充装工违反了《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中的有关规定,未在气瓶充装前对气瓶内的气体进行检验判别,导致气瓶内气体不纯,遇火即发生化学性爆炸。

且对助燃与可燃气体,不宜采用橡胶软管,应用高压金属软管。

3.2 案例22002年5月30日19:55,徐州市工程集团某机械厂下料车间,氧气汇流排中一只即将开启使用的氧气瓶发生燃烧击穿事故,造成一死一伤的严重后果[3]。

分析:这次燃割事故为操作者打开瓶阀时产生的静电火花或摩擦热量,通过橡胶金属软管内壁时,剧烈的冲击摩擦瞬间产生极高的热量,点燃了管道上的可燃物———橡胶软管。

已燃烧的橡颗粒被高流量、高纯氧、高热量的气体压人瓶内,在高纯氧的作用下产生激烈燃烧,喷出的气体将瓶阀、瓶肩熔穿,能量瞬间释放,否则气瓶爆炸后果更加严重。

在高压氧的作用下,选用易燃的橡胶金属软管和操作者的不当操作———开启过急,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在高压氧的状态下,主管道及其连接导管,一定要严格选取材料,不可使用可燃材料,橡胶金属软管绝对不能在高压氧的状态下使用,主管道最好选用铜材或紫铜材。

在高压状态中使用的氧气瓶,不论是气瓶的充装单位还是使用单位,对气瓶的操作或更换都要有明确的操作规程,谨慎操作,防止急开急关。

3.3 案例32003年8月16日14:30左右,徐州市沛县芦发气体充装站,发生了一起氧气瓶爆炸事故。

该站氧气充装台有二组充装设备,8月16日下午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该系统主法兰截止阀及支阀有漏气现象,检修人员调换了丝扣截止阀及支阀,并进行了安装、清洗、检漏。

14:30工作完毕,试充装10只气瓶,当压力升至8.0MPa时,其充装排第9只气瓶发生强烈爆炸事故[4]。

分析:经分析取证,此次事故是因检修人员不具备专业基本知识、粗心大意,将外部包装一样的不但不能脱油、而本身带油的邻苯二甲酸二丁脂错误地当做四氯化碳清洗剂使用,二丁脂属碳氢化合物,遇明火可燃,高热可燃,与高压氧接触发生强烈反应,剧烈燃烧,瞬间产生的热能转换成压力能,导致气瓶爆炸。

3.4 案例42001年6月15日15时许,山东省商河县玉皇庙镇一家制氧厂,一名客户拉来一车气瓶来换氧气。

换气过程中,操作工发现一个气瓶与其它气瓶不一样,打着打火机准备试该瓶中装的是什么气,谁料气瓶刚一打开,就“呯”的一声爆炸了,气瓶成了碎片,两人当场死亡[2]。

分析:这是一幕典型的无知违章所酿成的惨剧。

氧气严格禁火禁油,怎么能用打火机打火试气!在瓶检中要鉴别气体,必须用“可燃气体检测仪”检测。

3.5 案例52000年11月1日7:35,沈阳市第一钢铁厂大院内突发爆炸,氧气瓶库房夷为平地,五六十只氧气瓶散落四周,有两三只气瓶变成铁板,墙倒塌,门窗玻璃震碎,幸好室内无人,仅使3人受伤[5]。

分析:据悉为液氧汽化充装,液氧泵为500L/h的大泵,而充灌的仅十几只钢瓶。

这样,液氧泵容量大,汇流排上瓶子少,速度快,时间短,产生静电火花,引发爆炸。

充装速度过快,是一些液体泵充装站最大的隐患,按照要求气体在管道中的流速不超过8m3/h,充装时间控制在30min,而实际上充装速度和时间都超标,给事故的发生增加危险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