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2012届政治第一轮复习学案《生活与哲学》(2)
生活与哲学一轮复习 1-2 美好生活的向导
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高密五中2012级政治复习课教学案 必修四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No.1157 154易错易混知识点1.思维和存在何为世界本原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3.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4.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等基本派别。
*****本课知识小结和体系构建*****----拓展案---【考点训练】自主学习指导课程 P179 体验高考 自我检测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1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5:5)编写:赵长荣 审核:田运成 课时:2课时 使用时间:----自习案---1.大约用35分钟的时间进一步巩固上一课内容,重要问题动笔写写、重新做做。
2.用大约15分钟的时间,结合课本和学案课堂案部分巩固如下问题: (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2)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课堂案---【考点梳理】高考考点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其他科学 要求:结合自主学习指导课程173页,掌握如下问题1. 全面理解哲学的概念 (1) 从本义上看(2) 从与世界观的关系来看 (3) 从与方法论的关系来看 (4) 从与具体看科学的关系来看 (5) 从于时代的关系来看 2. 正确理解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哲学的功能是3. 哲学与时代精神4. 哲学的作用(1) 从哲学的产生上看: (2) 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 (3) 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看: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高密五中2012级政治复习课教学案 必修四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No.2155 156易错易混知识点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2.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4.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高考政治 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三案六环节)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二、考点诠释——我来认识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2、理解哲学的运动概念,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3、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4、说明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按规律办事5、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6、了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7、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8、理解物质是本源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9、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10、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1、理解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三、导学菜单——我来预习1.怎样证明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3.静止的含义,运动和静止的关系4.规律的含义,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5.什么叫意识?如何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6.怎样理解意识的作用?(认真看书,熟练掌握)7.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四、建立网络——我来归纳五、困惑扫描——我来质疑六、感悟平台——我来探究一、观察结构图进行基础知识展示(见我来预习问题)二、知识分析与运用例1、P40探究“张斌”从唯物论角度分析,从上述事例中获得哪些哲学启示。
例2、探究:意识的能动作用⑴用法分析①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区别感悟“认识”与“改造”②认识和利用规律,用规律造福人类(2)用法举例①(03江苏10)物理学家把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称作反物质,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预言反物质的存在。
199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在银河系上方约3500光年由一个不断喷射反物质的反物质源。
200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成功地对反物质原子的内部结构和物理特性进行了研究。
人们对反物质的发现过程表明:A意识能够决定物质 B意识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探究材料:书P41“某少数民族地处…。
根据这种状况,该地区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
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一轮复习教学案
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一轮复习教学案002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东台中学高三政治备课组[高考考点]1.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2.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3.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4.理解: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应知应会]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什么?2.什么是唯物主义(或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唯物主义有哪三种基本历史形态?怎样正确认识这三种基本形态?3.什么是唯心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唯心主义有哪两种基本形态?4.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是怎样的?[释疑解惑]“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能等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二是意识能否反映物质。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包括意识对物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但意识的反作用再大,也要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能力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思维与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2.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是否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③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④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3.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如果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则这种观点属于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不可知论 D.形而上学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B.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被正确认识的 D.是否承认人能认识和改造世界5.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A.思维决定存在的问题 B.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6.“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
高级中学《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练习题及答案
《生活与哲学》第一轮复习之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练习题1、诗人、画家往往是情感细密而丰富的。
往往自然界中的一片叶子、一滴露珠都能勾起一缕潜在的心绪,诱发出他们的旷味愁思,咏叹生与死的无常。
这说明A.存在离不开思维B.思维与存在相互转化C.思维再现存在D.存在决定思维2、针对中国的发展,西方某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提出了“威胁论”,而中国及大多数国家则坚持“机遇说”。
这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体现了:①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②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④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3、(2014北京卷26.)中国早起的时空观念与古代农民的农舍和劳作有关,农舍是他们的生活世界,他们从农舍得到空间观念。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他们由农舍中出入而得到的时间观念。
这表明:①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来源于主观想象②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是农业文明的产物③时空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④时空观念对社会生活起了决定性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庄子》中惠子认为,“子(指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从哲学基本问题角度看,惠子的观点A.认为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B.体现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分歧C.表明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D.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5、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塞尔日·罗什和大卫·J·维因兰德。
他们分别独立发明并拓展了在保持单个粒子量子力学特性的前提下,测量和操纵它们的方法,开辟了量子物理学的新时代,为制造新型超高速基于量子物理的计算机迈出了第一步。
这表明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C.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D.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6、人为什么看了感觉发痒的东西后会真的发痒呢?日本某研究机构实验发现,脑内控制情感的“岛叶”与负责控制运动和欲求的“基底核”这两处存在相关关系,唤起“发痒”的不快感觉与“想挠痒”的欲求之联系在这两处被强化。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导学案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一、复习目标1.知识目标: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2.重点、难点:判定不同哲学派别二、知识点讲解【考点梳理——我来体验】考点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也就是。
2.两个方面的内容:(1)一是。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就是唯心主义。
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2)二是,即。
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他们的观点被称为。
3.为什么?(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典题练习】1、“我在故我思”与“我思故我在”两者的根本分歧是()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C.是否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D.是否承认矛盾2、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A、“形谢神灭”与“理生万物”B、“削足适履”与“指鹿为马”C、“沧海桑田”与“断章取义”D、“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3.承办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是南京市委、市政府从南京的实际出发,为全面展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以及现代化大都市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加快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
这体现了()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 B.物质与意识同等重要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考点二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1.唯物主义基本观点: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但是,把物质归结为,如水,火,气,土等,没有科学根据,把。
高中政治复习学案:第1单元 生活与哲学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生活与哲学第1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复习学案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一、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b)(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2)人们创造哲学是为了的需要;(3)哲学源于。
2、哲学的意义和任务(b)(1)哲学是一门的学问,是现世的智慧、“文化的活的灵魂”。
(2)哲学的任务:.例1、“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这说明( )A.辩证法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B。
哲学就是辩证法C。
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 D.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例2、恩格斯说:“一切观点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确的或歪曲的反映。
”这说明()A。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哲学观点都是正确的C.哲学的智慧是人们主观产生的 D.学习哲学使人聪明例3、马克思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这句话主要说明()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认识世界需要智慧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D。
改变自然界,需要发挥人的智力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b)(1)世界观的含义:。
(2)哲学的含义:是关于学问;是的统一;是对的概括和总结。
(3)方法论的含义:。
(4)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的两个方面。
决定, 体现.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b)(1)自然科学知识包括:、、.(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的,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的指导。
例4、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据此完成(1)一(2)题.(1)爱因斯坦的这段话表明()①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相互区别的②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③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又对具体科学的研究起指导作用④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爱因斯坦上段话中的科学指具体科学,那么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区别在于()A。
【新课标】2012年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思路与备考策略精品PPT教学课件
生活与哲学 35 23. 3 28 28 20 27 30 30
时政
14 9. 3
选修
7 4. 7
10
总分
150
100
74+1
100
0
08年江苏省政治试卷 各知识模块分值所占比重
知识模块
分值(大约)
所占比重
《经济生活》
20
16.67%
《生活与哲学》
27
22.5%
《文化生活》
②规律是客观 的,但不是永 恒不变的,规 律会随着事物 的性质、条件 不同而变化。
18
《国家与国际组
织常识》
12
时政部分
12
15% 10% 10%
全书基本框架图: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单元线索】本单元沿着“从一般到个别”的思路,先阐述 哲学的一般理论,再由此引出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的一般知识
1、哲学的起源、哲学的本义、哲学的功能、哲学的任务。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和反思。 4、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派别。 5、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 神上的精华。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自己时代精 神上的精华。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 上的伟大变革。 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三个代表”也是现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与作用
【知识提示】
1、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作用(或功能):哲学的作用 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的任务是 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只有真正 的哲学才得以完成这一任务。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第一框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内容。
(2)理解:①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②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能力目标使自己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能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理论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
学习重难点正确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知识准备(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也就是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和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反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
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的问题。
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划分为和。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和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学习内容1.根据下列图示,如何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2)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不同的哲学派别: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2)3.课堂探究(P11):(1)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的哲学问题是什么?(2)你认为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重要吗?为什么? 学习小结达标测试一、选择题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①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没有指导作用的问题②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④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A. ①②B.②④C. ①②③D.②③④2.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是否信仰宗教B.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C.对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D.世界可否认识的问题3.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与“物是观念的集合”这两个观点,体现了对问题的不同回答。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1.1 美好生活的向导
(2) 哲学:是人们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中概括抽象 出来的最一般的 本质 和最普遍的 规律 。
(3)具体科学与哲学
①相互依赖:具体科学是哲学的 基础 ,具体科学的进
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指导。
②错误倾向: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
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 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
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这表明
A.理想信念对“双百”人物的成长起决定作用 B.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哲学理论体系 C.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培养道德模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尝试] 选________。
体验高考
考查点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2010·江苏)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
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
物的评选活动。2009年9月10日,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 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 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
感动中国人物”。“双百”人物都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坚
“看谁敢打‘110’”、“谁报警就跟
谁没完 ” 、 “ 抓了也不能怎么样 ” 等。
[问题生成] [温馨提示]
利用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关知识,谈谈你 (1)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
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2) 上述材料中的“富二代”在“特权”等错误世界观
二、全面理解哲学的概念
1.从本义上看,哲学是指“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 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4.从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 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5.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 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 形成的思想体系。
《生活与哲学》第一轮复习(第一单元)
③哲学的功能(作用):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 的功能。 ④哲学的任务 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提示】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作用(或功能) 哲学的作用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的任务是指 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只有真正的哲学才得以完成这 一任务。
【扩展】理解列宁语: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 实花”。 一是说明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二是说明唯心主义有其认识论 根源,三是说明唯心主义局部可借鉴。
【扩展】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王守仁:心外无物 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康德: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 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
2、哲学基本问题 (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何者 第一性 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 有无 同一性 存在决定思维 唯物主义
思维决定存在
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存在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提示】 1、表述规范,注意搭配,如不能说“思维和物质的关系”。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辨析: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 唯心主义的标准。
届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2010·山东文综)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 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 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 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 这一改动反映了 ( ) 。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高考的重点。
思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 想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特点
2、从试题题型来看,以 选择题为主。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
3、从考查方式来看,近
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5年高考试题的明显特点
(1)主观唯心主义 (2)客观唯心主义
都以古文、名言警句、 漫画的形式出现。
心主陆义九渊:宇一宙性便的是东吾西心,,认吾为心客即观是事宇物宙以 致的。都认为 客心主观客①②③④⑤生食康贝普杜义唯中柏老朱黑活日观德克罗威外拉子熹格中,:莱泰:唯图::“尔的“人:戈世心:道理神:客8的存拉界理 界 实 观至观”主理生在创绝观理在:是整精念 精的 的就义念一事论对唯性即人我个神、 神主 物把是的论先”,观心为被是的世发绝 的宰 质客((一念主经自感万观界、,对外和世观生盘 世论义然知物念典,未喜古界二((精化本界精界、的,都观有神鹊开是,“立物尺我神和原只神依此秘点报天“二绝法是度的赖等表,是(气主:喜地理生如对观活于,现认这)义,念三、精看上念动人已)为些彗上”,神:的,作帝的有现客星帝的三”死集我主此世、出创影生产生合的理世子万现生有经纪)物乃意 本 赖 是 识 决自命验;);不然富原,识于物定;祥贵界是意质物,而之在和世识决质物是兆天人,类,质意界定,指社天的意依识不纹会狗、;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生活与哲学
生活与哲学【全书基本框架】1、前言(致同学们)和第一单元:阐述哲学的一般知识。
(1)什么是哲学?(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2、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阐述马哲的辩证唯物主义。
(1)辩证的唯物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2)唯物的辩证法:世界的状态怎么样?(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如何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3、第四单元:阐述马哲的历史唯物主义。
(1)社会历史观。
(2)价值观。
(3)人生观。
【全书基本框架图】【全书基本框架图说明】1、哲学思考的是人与世界的终极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从何处来)?世界的状态怎么样(向何处去)?如何处理人与世界(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对这些终极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派别,而其中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完整地、科学地回答了上述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各个部分是有机统一的。
如唯物论中渗透着辩证法思想,辩证法中渗透着唯物论思想,认识论中又渗透着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世界观决定历史观,世界观、历史观又决定着价值观和人生观,人生观又内在地包含着价值观(人生价值观)。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单元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思想智慧,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导。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单元主要是从学生身边的哲学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哲学是什么,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重要特点是什么。
在以前的高考中,本单元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频繁考查的知识有:哲学的含义、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等。
前瞻2010年高考,考生需要注意:1、对于古今中外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的经典论断,能够准确辨别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2、结合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说明它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一轮复习教学案
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一轮复习教学案007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东台中学高三政治备课组[高考考点]1.了解: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2.理解: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3.说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4.理解:系统优化的方法。
[应知应会]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什么是联系?2.为什么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是什么?3.什么是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原理有什么方法论指导意义?4.联系的多样性有哪些表现?联系的多样性原理有什么方法论指导意义?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5.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整体和部分有什么区别和联系?)6.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有什么方法论指导意义?7.什么是系统?系统有哪些基本特征?8.怎样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有哪些要求?[释疑解惑]1.联系是普遍的并不意味着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联系的普遍性并不是指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因为我们所说的联系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是主观任意的,只有具备一定条件,事物之间才会产生某种联系。
2.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是无能为力的。
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所谓人们可以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只是改变了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或条件,而不是改变事物客观联系本身。
如果否定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任何新的具体联系都不可能建立。
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人们可以改变事物联系的方式和条件,积极利用有利的联系,避免不利联系的影响,趋利避害,为人类造福。
[教材修订]1.第54页导言第1句的后面加“的”。
高三政治复习资料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教学案
高三政治复习资料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教学案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教学案一、考点解读考点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物质的固有属性、根本属性是运动;物质是对万事万物共有属性的抽象和概括;物质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是永恒的东西)2.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人的意识也依赖于物质。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判断: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2.物质与意识的区别在于物质是有形的,意识是无形的。
()3.自然界是物质的,而人类社会不是物质的。
()4.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5.哲学上的物质观念是指()A.万事万物的特性 B、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C、不依赖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性D、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总和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据此回答以下两题:这里的“客观实在”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C、所有有形的物体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下列选项中,属于物质范畴的是①人脑②基本路线③生产关系④思想观念⑤国家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⑤⑥D、②③⑤8.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面图像覆盖区域属于月球高地,长约460公里,宽约280公里,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
从唯物论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A、神话的产生是人脑自生的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念的科学性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
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 A、物质B、意识C、主观D、客观10.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
这表明() 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 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 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 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考点2、哲学上的运动概念及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1.运动概念: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K12学习】XX届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教学案一体化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XX届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教学案一体化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目标导航】一、课标要求内容目标思考日常生活富有哲理的事例,感悟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能够开启人的智慧。
提示与建议生活和学习中有许多蕴涵哲学道理的故事,表明哲学并不神秘。
许多充满智慧、富有哲理的故事,表明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二、高考考点哲学是什么: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哲学的作用【知识梳理】.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哲学的智慧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句话,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活动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与我们置身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工作和生活。
哲学的任务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世界观的含义: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的含义: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区别: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有。
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哲学则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
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联系: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区别:世界观是人们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联系: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割,没有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没有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主要是研究对象不同。
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本质和规律;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新人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教学重点难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重点、难点)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难点)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重点)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难点)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导入新课】这个世界上果真有神存在吗?神能够指点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吗?【讲授新课】(第一课时)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要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要回答宇宙问题、人生问题和认识问题。
哲学所涉及的问题很广泛,但哲学的基本问题只有一个,这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举例】思维:如计划、构想、思想、观念;存在:客观实在的东西(可见的;不可见的如电磁波、引力、浮力)【探究】P10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的问题? 【提示】能。
这个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名言】P10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问题。
”名言意在说明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可知论—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不可知论—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存在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A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
简言之,就是思维和存在谁先产生,谁后产生,谁决定谁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就是唯心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与哲学》学案(2)
探 讨
二、重点分析:
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 1. 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 区别:哲学上物质概念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1)区别:哲学上物质概念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不能创造和消灭; 不能创造和消灭;物质具体的形态除了具有哲学上物质共 客观实在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 性(客观实在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可以被 改造的,有生有灭。 改造的,有生有灭。 联系: (2)联系:哲学上物质概念是从具体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 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 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 形态之中,并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 形态之中,并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 两者的关系是 个性与共性、一般和个别、 (3)两者的关系是:个性与共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 多数和少数、 体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体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规律与规律的表现形式、规则的关系? 规律与规律的表现形式、规则的关系? 规律是指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 是指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 (1)规律是指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 本质 的、必 然的、稳定的联系,只有凭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然的、稳定的联系,只有凭抽象思维才能把握;规律的表现 形式是规律的外在表现 凭感觉可以感知。 是规律的外在表现, 形式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凭感觉可以感知。
三、例题探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 各族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各族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回答 下列问题。 下列问题。 中国共产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 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 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 是我们党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 是我们党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过程,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过程, 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的 过程(如图14),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 14), 过程(如图14),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 成过程。 成过程。 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规律的知识, 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规律的知识,说明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11分 。(11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11分)
(2)规律是事物固有的,是客观的;规则是人们制定的,是 规律是事物固有的,是客观的;规则是人们制定的, 主观的,正确的规则必须符合客观规律。 主观的,正确的规则必须符合客观规律。 如何按客观规律办事? 3. 如何按客观规律办事? (1)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这是按规律办事的前提; 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这是按规律办事的前提; 必须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必须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认识和把握规律,这是按规律办事的重要条件; 认识和把握规律,这是按规律办事的重要条件; 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 (3)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 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这是按 规律办事的目的; 规律办事的目的; (4)反对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意志主义和片面夸大规律 客观性的无所作为的思想。 客观性的无所作为的思想。
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客观的,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客观的,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 是立足国情、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的过程。 程,是立足国情、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的过程。 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人们 对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对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的探索过程,是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道路的探索过程,是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 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 展规律的认识,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过程。 展规律的认识,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过程。 认识规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按规律办事,造福人类。 ③认识规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按规律办事,造福人类。我党在 实践的基础上, 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 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课堂作业 1.D 2.A 3.D 4.B
5、历史表明,经济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往往会对经济结构 历史表明,经济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 产生“洗牌效应” 为一些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产生“洗牌效应”,为一些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安 徽文综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中共安徽文 徽文综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 综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 综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 将文化产业作为实现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着力培育软实力。 将文化产业作为实现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着力培育软实力。 2008年以来 全球性金融危机“寒风劲吹” 年以来, 2008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寒风劲吹”,安徽文综文化 产业却凭借“厚积薄发”的底气,抢抓机遇,逆势而上, 产业却凭借“厚积薄发”的底气,抢抓机遇,逆势而上,成 为江淮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 为江淮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安徽文综省的做法是如何发挥主 观能动性的。(8分 观能动性的。(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