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三单元 第5课《捅了马蜂窝》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下)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捅马蜂窝》教案三篇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捅马蜂窝》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纠缠”“捣毁”“惊魂稍定”“痊愈”等词语的意思。
2、能简述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马蜂的特性和我对马蜂的态度转变。
3、体会是怎样把捅马蜂窝的情景写得紧急而扣人心弦的。
4、理解课文最末一段的含义。
重点:体会怎样把捅马蜂窝的情景写得紧急而扣人心弦的。
难点:体会对马蜂至死保卫家园的精神的敬佩和对自己损害无辜的忏悔之情。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都有过五彩斑斓的童年。
作为孩童,我们也肯定有过调皮的满意,有过冒失的忏悔。
那布满童真童趣的往事,回忆起来,是那么富有天真烂漫的颜色。
今日,我们就带着这童年的天真与稚趣,跟着作家冯骥才一齐去捅马蜂窝好吗?(板书课题“捅马蜂窝”,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1、学生初读课文,把生字、新词勾画出来,借助字典读准字音,理解新词的意思。
2、教师出示生字新词,抽学生认读,相机正音。
(捅马蜂窝、纠缠、褂子、捣毁、痊愈、沉甸甸、惊魂稍定、粘上去)提示学生:形容词“沉甸甸”中的叠词,一般应当读成阴平,念作chén diān diān。
纠缠的“缠”字,留意不要少写右边头上的一点。
3、理解词意。
马蜂:学名胡蜂,昆虫,头胸部褐色,有黄色斑纹,腹部深黄色,中间有黑色横纹,尾部有毒刺。
以花蜜和虫类为食物。
纠缠:绕在一起。
捣毁:砸坏、击垮。
4、学生再读课文,到达读通读顺的程度。
教师相机检查指导,对拗口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5、快速扫瞄全文,想一想:文章叙写捅马蜂窝的故事,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最终写了什么?是按什么样的挨次来记叙的?(先写了儿时捅马蜂窝的起因、经过、结果,再写我对马蜂特性的熟悉和感受。
全文是按事情的进展挨次记叙的。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教师:这篇课文的1~7段,写了“我”捅马蜂窝的经过;8~11段,写了“我”对马蜂性格特点的熟悉和对捅马蜂窝的忏悔态度;第12段,表达“我”希望马蜂重建家园的愿望。
《捅了马蜂窝》教案(通用3篇)
《捅了马蜂窝》教案(通用3篇)《捅了马蜂窝》篇1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朗读课文,能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分角色朗读对话。
3. 通过“我”打猎途中捅了马蜂窝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做事不要冲动、要冷静,不要逞强好胜,要考虑到事情的危险性。
教学重、难点:1.通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让学生懂得做事不要冲动、要冷静,不要逞强好胜,要考虑到事情的危险性。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文中的对话,要根据课文的内容读出不同的语气。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在你们五彩斑斓的童年里,有没有过顽皮, 有没有过冒失,出没出过丑,淘没淘过气呢?童年总是那么富有童真童趣。
今天,我们就跟着作者一齐去回味一下他童年的一件趣事(板书课题“捅了马蜂窝”)二、整体知趣1、介绍马蜂、马蜂窝(课件出示)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3、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按照什么顺序归纳的,划分段落。
三、研读品趣1、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小伙伴和作者的对话部分,体会作者出于什么原因捅了马蜂窝?2、品读句子,体会我的态度和我的内心变化。
课件出示:“我?我不敢?我是来打猎的!我可不是胆小鬼!”“我敢。
我是来打猎的,我可不是胆小鬼。
”3、句子训练,感受作者个性的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的个性和心理。
课件出示:“这个孩子的话激得我火冒三丈,我也顾不得什么了,弯腰抄起地上的长竿子,朝稻草房檐下捅去。
”能把这些词换一换吗?换完后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这个孩子的话得我火冒三丈,我也顾不得什么了,弯腰地上的长竿子,朝稻草房檐下去。
”4、我的举动引来了什么样的后果?在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情况,“我”又是怎么做的呢?请结合教材中的插图,说一说当时的情景。
5、分角色朗读扮演捅马蜂窝的过程,体会捅马蜂窝时的恐惧和紧张。
四、自学悟趣1、冲动是魔鬼,大家默读剩下的部分,看看作者得自些后果?(课件播放动画)2、作者被马蜂蜇后心里是怎么想的?让学生说一说。
2024年《捅了马蜂窝》教案(通用
2024年《捅了马蜂窝》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通用教材《捅了马蜂窝》章节,详细内容包括:马蜂窝的结构与功能、马蜂的生活习性、人与马蜂的互动关系以及捅马蜂窝的生态影响。
通过学习本章节,使学生了解马蜂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对生态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马蜂窝的结构与功能,掌握马蜂的生活习性。
2. 认识到人与马蜂的互动关系,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3. 学会分析捅马蜂窝的生态影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捅马蜂窝的生态影响分析。
教学重点:马蜂窝的结构与功能、马蜂的生活习性、人与马蜂的互动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捅马蜂窝的实物或图片、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捅马蜂窝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捅马蜂窝的现象,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捅马蜂窝会带来哪些影响吗?”2. 教学新课(15分钟)(1)讲解马蜂窝的结构与功能。
(2)介绍马蜂的生活习性。
(3)分析人与马蜂的互动关系。
3.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捅马蜂窝的生态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与马蜂有关的例子,分析其生态影响。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引导他们关注生态保护。
六、板书设计1. 马蜂窝的结构与功能2. 马蜂的生活习性3. 人与马蜂的互动关系4. 捅马蜂窝的生态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内容,谈谈你对捅马蜂窝现象的看法。
答案:示例:我认为捅马蜂窝是一种不尊重生命、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我们应该尊重马蜂的生活空间,保护生态环境。
2. 作业题目:列举3个与马蜂有关的生态保护措施。
答案:示例:1. 不随意捅马蜂窝;2. 在户外活动时,避免惊扰马蜂;3. 学习马蜂的生活习性,减少人与马蜂的冲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捅马蜂窝的现象,使学生了解了马蜂的相关知识,提高了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捅了马蜂窝》教案设计
《捅了马蜂窝》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理解故事中捅马蜂窝事件的原因和后果;(2)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心理活动;(2)学会通过故事情节,推测作者想要传达的道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2)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勇于承担责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心理活动。
难点:让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关爱动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故事内容,了解学生实际情况。
2. 学生准备:预习故事,了解故事梗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介绍故事梗概。
2. 自主学习:(1)学生默读故事,理解捅马蜂窝事件的原因和后果;(2)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心理活动。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故事中的道理;(2)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拓展延伸:(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爱动物,与自然和谐共处;(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谈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一理念。
5. 总结反馈:(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动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理;(2)学生谈收获,反思自己的行为。
五、课后作业:1. 根据故事内容,编写一个关于捅马蜂窝的续写故事;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关爱动物,与自然和谐共处。
六、教学策略1. 情景教学: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心理。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自主发现故事中的道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捅了马蜂窝》教案设计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捅了马蜂窝》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捅了马蜂窝》这篇文章的背景、情节和主人公;
2.理解文章中的熟语、词语和句子;
3.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
4.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
课本、黑板、彩色粘纸、粉笔、笔记本、PPT等。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10分钟)
1.谈论马蜂窝的知识;
2.学生观察教师展示的图片,开展简短的讨论。
2. 阅读与理解(30分钟)
1.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顺便标记不理解的单词和短语;
2.小组合作阅读并讨论;
3.教师进行集体点拨,讲解生字和短语的词义;
4.学生完成阅读理解题。
3. 分组合作(40分钟)
1.学生自行组成小组,并开始合作活动;
2.合作学习与讨论,主要目的为理解文章或学习某个知识点;
3.小组总结,并用彩色粘纸把结论贴到黑板上。
4. 跟踪作业(20分钟)
1.学生回答随堂检测问题;
2.教师检查作业,及时反馈。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中的熟语、词语和句子;
2.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1.回答课文理解类问题;
2.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述。
五、教学评估
1.学生在合作学习和总结时的表现及表示的内容是否准确,是否理清文章的主题和思路;
2.能否正常表述故事情节;
3.完成课堂作业,考试成绩。
《捅马蜂窝》教学设计优秀3篇
《捅马蜂窝》教学设计优秀3篇《捅马蜂窝》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内容。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作者的感情变化。
3、认识环境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1、通过有感情的反复诵读,理解内容。
2、认识自然环境描写和对话描写的作用。
○学习内容整体感悟1、如何理解课文题目?2、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3、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我们的大自然,学习课文后的启示。
研读与赏析1、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内容。
2、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或句子,反复品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学法指导1、紧紧抓住描绘“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理解“我”心理活动变化的过程,你会发现这条线能帮助你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主旨。
2、可以试着按“朗读——复述——思考——讨论”的顺序与课文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对话,你的思考会更深入。
3、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文中的一些细节描写,体会它们的作用。
4、学习中要思考:我们人类应该怎样善待生命、善待大自然,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一谈。
体验反思1、受到马蜂的攻击后,“我”对马蜂的态度变化是怎样的,可信吗?2、“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头”一句中的“罪孽感”如何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罪孽感”?《捅马蜂窝》教案篇二【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中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的作用。
2.揣摩文章深入细致、充满情趣的语言。
3.结合自身体验,理解文章主旨。
【重点难点】重点: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的作用难点:文章主旨的理解【知识链接】1、黄蜂介绍学名胡蜂,俗称马蜂、黄蜂,毒性很大。
中至大型,体表多数光滑,具各色花斑。
咀嚼式口器。
触角膝状。
大大的复眼。
翅子狭长,静止时纵褶在一起。
腹部一般不收缩呈腹柄状。
胡蜂有简单的社会组织,有蜂后、雄蜂和工蜂,常常营造一个纸质的吊钟形的或者层状的蜂巢,在上面集体生活。
胡蜂的成虫主要捕食鳞翅目的小虫,因此,也是一类重要的天敌昆虫。
马蜂作为一种益虫,以虫子为食,它一般只有在受到攻击的时候才蛰人,万一碰到马蜂,最好马上蹲下来,用衣服把头包好,这样可以临时预防。
《捅了马蜂窝》教案
5 捅了马蜂窝【教材分析】本文是苏联作家瓦•切尔内绍夫写的一篇记叙文。
文章以清新的格调记叙了“我”在童年时代经历过的一件十分有趣的事。
在“我”7岁时,爷爷和爸爸带“我”去打野鸭。
“我”在大人去找小船时,受到了村里孩子刺激和捉弄,受虚荣心理的驱使,冒险用杆子捅了马蜂窝,结果被马蜂蛰得脸都变了形,闯了大祸。
文章写出了纯真的童趣和孩子的好奇的心理,赞扬了儿童在做了错事后,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做法。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他们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人物的喜怒哀乐,因而能在教师的引领下揣摩语言,深入阅读。
而本文篇幅很长,对于四年级的孩子又有一定难度,因此课上必须做到长文短讲,抓住重点段落引导学生准确高效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旨。
【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马蜂、火冒三丈、不顾一切”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朗读课文,能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分角色朗读对话。
4. 通过“我”打猎途中捅了马蜂窝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做事不要冲动、要冷静,不要逞强好胜,要考虑到事情的危险性。
【教学重、难点】1.通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让学生懂得做事不要冲动、要冷静,不要逞强好胜,要考虑到事情的危险性。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文中的对话,要根据课文的内容读出不同的语气。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在你们五彩斑斓的童年里,有没有过顽皮, 有没有过冒失,出没出过丑,淘没淘过气呢?童年总是那么富有童真童趣。
今天,我们就跟着作者一齐去回味一下他童年的一件趣事(板书课题“捅了马蜂窝”)1.板书“马蜂”二字,学生齐读。
2.教师:同学们,提起马蜂,你的脑海里会闪现哪些词语?(可怕、恐惧、疼痛……) 3.教师继续:是啊,马蜂很可怕,会蛰人。
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
那,马蜂还有哪些特性呢?现在请同学们把课下搜集到的资料做一展示交流。
(2024年)《捅了马蜂窝》教案(通用)
27
01
02
03
04
活动一
情景模拟——《捅了马蜂窝 》现场重现
2024/3/26
活动二
角色扮演——分组分角色, 演绎故事情节
活动三
创意写作——以《捅了马蜂 窝》为蓝本,创作新故事或续
写情节
活动四
社会调查——探讨现实生活 中与《捅了马蜂窝》相关的社
会现象及问题
22
06
课程总结与反思
2024/3/26
23
《捅了马蜂窝》教案 (通用)
2024/3/26
1
2024/3/26
目录
CONTENTS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捅马蜂窝事件分析 • 应对策略与措施 • 案例分析与实践活动 • 课程总结与反思
2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2024/3/26
3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重 点词汇和句型,理解文章 大意和作者观点,培养阅 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课时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 等活动,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布置相关作业和练习,巩 固所学知识。
10
03
捅马蜂窝事件分析
2024/3/26
11
事件经过及影响
事件经过
描述捅马蜂窝事件的具体过程,包括 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发展等要素 。
影响范围
分析事件对当事人、周边环境和相关 群体造成的影响,包括人身伤害、财 产损失、社会舆论等方面。
02
总结经验教训
针对此次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原因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避免类似事
件的再次发生。
教科版《捅了马蜂窝》教学设计及反思-word文档
教科版《捅了马蜂窝》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让学生懂得做事不要冲动、要冷静,不要逞强好胜,要考虑到事情的危险性。
2、学会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着能自己解决问题,发展创造性思考。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通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让学生懂得做事不要冲动、要冷静,不要逞强好胜,要考虑到事情的危险性。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文中的对话,要根据课文的内容读出不同的语气。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让学生懂得做事不要冲动、要冷静,不要逞强好胜,要考虑到事情的危险性。
教学过程:1、导入由于我们的幼稚,这些小小的冒失给别人,也给自己带来一些小小的伤害,然而当我们回想往事,回想童年,我们心中充溢着的却是美好和甜蜜。
A.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B. 教师板书“马蜂”,谁来说说你所了解的“马蜂”,它有什么威力? C. 教师接着板书“窝”,那“蜂窝”又是什么意思? D. 教师继续板书“捅”,如果捅了马蜂窝会怎么样?E. 教师完成板书“了”。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课文,课文的主人公就捅了马蜂窝。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F. 读了课文,你有些什么想法? G.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研究课文。
2、自主学文,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A.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B.教师询问在自读过程中是否遇到什么困难,学生讨论解决。
C.读后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分几个自然段写出来的? D.分自然段读课文。
E.研究谈论:这么长的一篇课文,我们分几个部分来学习比较好理解呢? F.教师小结。
3、细读课文,读中感悟,理解内涵。
(1)研究第一部分,这段主要讲了什么?你认为哪些词语比较重要?为什么?(2)研究第二部分 A “我”在打猎途中遇到了什么事情? B “我”看到了什么情景?读一读,这说明了什么?(读,感受孩子们的恐惧。
捅马蜂窝教学设计(优秀9篇)
捅马蜂窝教学设计(优秀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作者分享了9篇捅马蜂窝教学设计,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捅马蜂窝教学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捅马蜂窝》教案篇一【教学构想】本课内容浅近,思考明晰。
叙事生动,语言活泼,于叙述中融入了儿童自然而纯真的感受,容易激起孩子们的兴趣。
这篇文章较突出的是充满情趣、深入细致的描写。
文章每处的描写都有其明显的作用,抓住它们,就能很好地建构整个课堂的流程。
文章开篇的描写,为马蜂窝提供了存在的背景,又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爷爷的后院,“很少人去”,“里面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阴影深浓”,成了“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
那里有“筷子粗肥大的蝗蚓”,有“团团飞舞的小蜢虫”,自然也就有了马蜂的踪影,有了爷爷窗檐下壮观的马蜂窝了。
这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既给了马蜂生存和活动的机会,也滋养了一个活泼好动、顽皮莽撞的“我”,这就使“捅马蜂窝”事件的发生成为了可能。
文章对话描写共有两处,都恰到好处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一处是爷爷姐姐的对话。
奶奶的抱怨、爷爷的警告激发了“我”的好奇心:马蜂真有那么厉害吗?“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多简童啦,于是便有了下面的故事。
一处是爷爷与“我”的对话。
“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爷爷的这句话,在还心有余悸的“我”的心中激起了波澜,让“我”对马蜂有了新的认识:它“真像一个英雄”,敢于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一个死”。
文章较精彩较细致的是心量描写。
围绕捅马蜂窝而产生的“我”的心理和情感的变化,像一条红线贯穿情节的始终,牵动着故事的发展,揭示出文章的主旨,表现了“我”的成熟和长大。
听了爷爷奶奶的对话,“我”心中“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渴望,那多么有趣啊!那颗好奇的心,在爷爷“捅不得,捅不得”的劝阻声中,越发鼓动起强烈的愿望。
5.捅了马蜂窝(教案)
5.《捅了马蜂窝》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我”打猎途中捅了马蜂窝的故事,让学生们懂得做事不要冲动,要冷静,不要逞强好胜,要考虑到事情的危险性。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课文所讲的道理,不要冲动,遇事要冷静,要考虑事情的危险性,不要逞强好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文中的对话,要根据课文内容读出不同的语气。
3.学会书写13个生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1.读书指导A.谈话导入,揭示课题B.教师板书“马蜂”,谁来说说你所了解的“马蜂”,它有什么威力?C.教师接着板书“窝”,那“蜂窝”又是什么意思?D.教师继续板书“捅”,如果捅了马蜂窝会怎么样?E.教师完成板书“了”。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课文,课文的主人公就捅了马蜂窝。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F.读了课文,你有些什么想法?G.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研究课文。
2.自主学文,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A.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B.教师询问在自读过程中是否遇到什么困难,学生讨论解决。
C.读后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分几个自然段写出来的?D.分自然段读课文。
E.研究谈论:这么长的一篇课文,我们分几个部分来学习比较好理解呢?F.教师小结。
3.细读课文,读中感悟,理解内涵。
(1)研究第一部分,这段主要讲了什么?你认为哪些词语比较重要?为什么?(2)研究第二部分A.“我”在打猎途中遇到了什么事情?B.“我”看到了什么情景?读一读,这说明了什么?(读,感受孩子们的恐惧。
)C.马蜂窝什么样呢?谁来读一下?(3)研究第三部分A.“我”和这群孩子们怎样对话?B.这群孩子对“我”是什么态度?从那里看出来的?C.“我”又是什么态度?“我”的内心有怎样的变化?。
教学设计2:捅了马蜂窝
第5课《捅了马蜂窝》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捅了马蜂窝》是教科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文以清新的格调记叙了我在童年时代捅马蜂窝的趣事。
字里行间,浸润着纯真的童趣。
展现了孩子们好奇的内心世界。
让人不觉驻足流连。
课文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是培养学生语感、增强生活体验,提高语文阅读赏析能力的一篇佳作。
依据本文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在教学本课我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主,让读贯穿全文,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人文对话中获得独特内心感受和体验,让其思维在互动中交流,让情感在感悟中升华。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3.继续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书写13个生字。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尤其是文中的对话,要根据课文的内容读出不同的语气。
【教学方法】读——悟——演——说——评【学法引导】情感体验法、质疑探究法【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课件出示《童年的小摇车》,师跟唱。
这首歌,是我童年时的最爱,每每唱起它,多少童年的往事便跳入眼帘,让我感慨,流连,久久不能释怀。
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作家瓦切尔内绍夫的童年世界。
一同感受他孩提时的喜怒哀乐。
出示课题先板书“马蜂”谁来根据你搜集的资料说说你了解的“马蜂”有什么威力接着板书“马蜂窝”。
二、整体感知,突破难点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找出你喜欢的语段,交流初读感受。
强调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2.边读边议,引读第16自然段。
1 指名读16自然段。
思考:1.你为什么喜欢这个自然段2.伤情怎样3.“我”到底知不知道捅马蜂窝是危险的呢从哪知道的2 引读第4自然段。
你知道了什么过渡:此时此刻,你们的小脑袋里有什么问题吗是呀,我为什么明知道捅马蜂窝有危险,却偏要捅呢这还要缘一段唇枪舌战的对话。
渗透了以人为本、以读为本的设计理念,教学中处处以学生为主,从学生的感知,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在读中有所思,在读中有所得。
四年级语文下册 捅马蜂窝教案 北京版
捅马蜂窝教学要求:1.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识13个字。
2.积累词语。
用“反驳”造句。
3.朗读课文,能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4.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产生不伤害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产生不伤害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准备:课件、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识13个字。
2.朗读课文,能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能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1.由题目你想说什么?2.环保角度-----引出本课。
(二)默读课文,思考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你有什么看不明白的内容。
3.自学字词。
(三)交流、讨论。
1.指导学习字词。
2.指名读书,读准字音。
3.说主要内容。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作业:1.读书:正确、流利。
2.自己给生字组词,加以辨析。
3.搜集有关马蜂资料。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产生不伤害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产生不伤害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教学过程:复习词语(出示投影)交流有关马蜂的资料。
(出示投影)一、归纳内容,回忆认知。
(提速)1.出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31课,齐读课题,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2.回忆课文内容,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前、中、后)二、牵出情线,初步感悟(回文读书,引出好奇)(一)浏览全文,找出感情句子。
1.随着事件的发展,作者的情感有什么变化,翻开书,自由读文,画出描写作者感情词语的句子。
2.能不能用你的读来告诉大家,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你听出作者的什么心情?画一画核心词语。
3.老师适时板书:渴望、惊呆、惊恐稍定、沉重、舒心过渡:你们看,作者从一件捅马蜂窝的事情中,有这么多心情的体验,我们先来看看他首先出现的“渴望”(二)体会“渴望”,激情朗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捅了马蜂窝
教学目标
1、通过“我”打猎途中捅了马蜂窝的故事,让学生们懂得做事不要冲动,要冷静,不要逞强好胜,要考虑到事情的危险性。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课文所讲的道理,不要冲动,遇事要冷静,要考虑事情的危险性,不要逞强好胜。
重点难点:通过“我”打猎途中捅了马蜂窝的故事,让学生们懂得做事不要冲动,要冷静,不要逞强好胜,要考虑到事情的危险性。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精度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我”打猎途中捅了马蜂窝的故事,让学生们懂得做事不要冲动,要冷静,不要逞强好胜,要考虑到事情的危险性。
2、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课文所讲的道理,不要冲动,遇事要冷静,要考虑事情的危险性,不要逞强好胜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我”打猎途中捅了马蜂窝的故事,让学生们懂得做事不要冲动,要冷静,不要逞强好胜,要考虑到事情的危险性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直接导入) 5~
1.揭示课题。
教师板书“马蜂”,谁来说说你所了解的“马蜂”,它有什么威力?接着板书“窝”,那“蜂窝”又是什么意思?继续板书“捅”,如果捅了马蜂窝会怎么样?
教师完成板书“了”。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课文,课文的主人公就捅了马蜂窝。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读了课文,你有些什么想法?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研究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0~
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教师询问在自读过程中是否遇到什么困难,学生讨论解决。
3.读后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分几个自然段写出来的?
4.指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5.研究谈论:这么长的一篇课文,我们分几个部分来学习比较好理解呢?
6.教师小结:
我们可以分四个部分来理解.(适时板书)(板书技能——总结性板书)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5~
(1)研究第一部分,这段主要讲了什么?你认为哪些词语比较重要?为什么?
(2)研究第二部分
(3) 研究第三部分
(4)研究第四部分。
四、教师总结全文 4~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你能不能说一说,“我”明知道捅马蜂窝是危险的,为什么还要去捅?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读了课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能说给同学们听一听吗?
五、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字词。
6~
板书设计:
5、捅了马蜂窝
一:爸爸和爷爷带我去打野鸭。
二:发现马蜂窝
三:捅马蜂窝的过程
四:捅马蜂窝的结果
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了从生活现象入手,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进行教学,不仅有效地利用了生活资源,在课堂上营造了浓厚的生活氛围,而且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联系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处理习题。
学习生字
1、继续理解做事不要冲动,要冷静,不要逞强好胜,要考虑到事情的危险性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文中的对话,要根据课文内容读出不同的语气。
3、学会书写13个生字。
教学重点:
1、继续理解课文中的道理。
2、认识六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忆课文主要内容(指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指导朗读 8~
1、情景再现。
选表演好的学生分别扮演逞强好胜的“我”,斜挎皮带的孩子和头发淡黄的孩子,在他们进行对话之后,评价他们的语气、动作、神态是否符合课文中所写的情景。
2、填一填,读一读。
这个孩子的话()得我火冒三丈,我也顾不得什么了,弯腰()起地上的长竿子,朝稻草房檐下()去。
无数马蜂像()一样,在我头上()。
三、识字写字(示范式讲解) 18~
1、认读要求会认的6个字,它们分别为上下结构(苫)、半包围结构(屁)和左右结构(捅、棚、橙)的字,其中“苫”字读(shàn),容易弄错。
2、认记字形,给学生2分钟时间学生记生字。
(教师提问)
3、教师范写:这13个字中大部分是左右结构的字(捅、棚、檐、橙、捂、踢、既、抄),均是左窄右宽的;“刺”是左宽右窄,另外“逛”这个子要注意把“狂”字包上,“竿”字中的“干”的第一笔要写在横中线往上一些,竖要落在竖中线上。
4、学生仿写,教师指导。
5、其余生字学生自由练写。
四、总结本课 4~
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记住了几个生字。
板书设计:
5、捅了马蜂窝
刺逛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