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语复习专题教案

合集下载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考常见成语的含义、用法和出处。

2. 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丰富语言表达。

3.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含义和用法2. 成语的来源和演变3. 成语的分类和特点4. 高考成语题型解析5. 成语运用实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来源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高考成语题目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成语。

3. 练习法: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成语的起源和演变,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分类和特点。

3. 实例分析:分析高考成语题目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成语。

4. 练习: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整理本节课学习的成语,总结其含义、用法和出处。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搜集成语故事,了解成语的来源和演变。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检查学生对成语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3. 练习题成绩:评估学生在课后练习中的表现,了解学习效果。

六、教学内容1. 成语辨析与运用2. 成语错误类型分析3. 成语辨析技巧讲解4. 成语运用实例解析5. 高考成语辨析题目练习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辨析与运用的方法及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语错误类型及实例,提高学生辨析能力。

3. 练习法: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成语辨析与运用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八、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讲解:讲解成语辨析与运用的方法及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成语错误类型及实例,提高学生辨析能力。

4. 练习: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成语辨析与运用知识。

成语复习课教案(5篇范文)

成语复习课教案(5篇范文)

成语复习课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成语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在复习学过的成语的基础上积累并运用成语。

2.通过游戏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培养持之以恒积累成语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1.布置情景,设计多媒体课件。

2.引导学生收集有关成语。

教学过程:一.引出课题1、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我国的文字——汉字,更是博大精深。

你们看,(课件出示含成语的句子)在成语的广阔天地里,有一个成语王国。

那里风和日丽,山清水秀,叫人流连忘返。

那里姹紫嫣红,奇花异草,叫人目不暇接。

那里生机勃勃,珍禽异兽,叫人耳目一新。

那里还有至理名言,读了让人受益匪浅。

这些四字词语,我们平时叫它们什么?生:成语二.创设情景1、师:把全班同学分成三组,进行成语擂台赛。

比一比,看哪组表现最积极,最厉害!三.活动开始师:我们一起进入成语擂台赛!(一)第一关:你缺我填师:出示课件1:把下面成语按感情色彩分类高瞻远瞩斗志昂扬鼠目寸光鸟语花香垂头丧气千军万马排山倒海大公无私视死如归贪生怕死自私自利一日千里• 褒义词:• 贬义词:• 中性词:师:出示课件2:把下面的成语按修辞分类一目十行对答如流怒发冲冠胆小如鼠一尘不染鸦雀无声巧舌如簧花枝招展鸟语花香胆大包天料事如神一步登天(比喻、夸张、拟人)师:出示课件3:成语的分类1、含近义词的成语:2、含反义词的成语:3、历史故事成语:4、寓言故事成语:5、神话故事成语:成语趣背1、出示课件根据意思写带“马”字的成语粗略地看()立了功劳(快上加快()单独行动(地势平坦()非常危险(2、出示课件根据意思写带“手“字的成语形容高兴()形容聪明(形容容易()形容冷漠(形容亲密()形容慌乱(3、成语之最最遥远的地方()最荒凉的地方(最悬殊的区别()最反常的气候())))))))(二)第二关:最昂贵的稿费()最绝望的前途()最难做的饭()最高的巨人()4、成语中表现人物品质的有:(三)第三关:成语猜猜猜避重就轻迫在眉睫恩重如山本末倒置粗中有细满载而归一刀两断一手遮天心中有数德高望重一举两得一箭双雕(四)第四关:成语妙用1、描写“说”的成语很多,下列成语侧重于表现说话时的情态。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教学设计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教学设计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教学设计导言:高考语文成语是考查学生对于成语的理解、应用和记忆能力的重要内容。

在高考中,成语题通常涉及成语的意义、出处、用法等方面,考查学生对于成语的整体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因此,在语文复习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成语教学设计,对于学生的高考备考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以高考语文复习成语教学设计为标题,具体设计内容如下。

一、知识目标:1. 理解成语的基本定义和意义。

2. 了解成语的出处和背后的故事。

3. 掌握成语的用法和常见的应用场景。

二、能力目标:1. 能够独立思考并运用成语进行语文答题。

2. 能够通过成语的使用来提高作文的表达能力。

3. 能够在阅读中灵活运用成语,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成语的基本定义和意义(教学内容):通过课堂讲解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由于历史、文化、修辞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固定搭配词组,它具有亲切形象、简洁准确、意义深远等特点。

通过阅读和解析成语的例句,让学生对成语的基本定义和意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成语的出处和背后的故事(教学内容):通过个别教学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和典故,通过讲解和阅读相关史书、名著等文献,让学生获得更全面、深入的成语知识。

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演讲或写作,让学生通过讲述成语的来历和故事,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成语。

3.成语的用法和常见的应用场景(教学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和语言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成语的用法和常见的应用场景。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成语案例,分析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变化和运用,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感受成语的魅力。

同时,可以进行成语拓展活动,让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创造性表达,提高学生总结和运用成语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教师简短的讲解和提问,让学生回忆和总结他们已经学过的成语,并与他们之前的知识进行联系。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成语的作用和重要性。

2.知识传授:教师通过讲解、举例和分析的方式,依次向学生传授成语的基本定义和意义、出处和背后的故事、用法和常见的应用场景。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成语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典型例句分析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高学生的成语辨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的来源和构成3. 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4. 成语的常见错误用法及辨析5. 成语在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考查形式和策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的错误用法及辨析。

2. 难点:成语的错误用法及辨析,成语在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考查形式和策略。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例句分析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高学生的成语辨析能力。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3. 练习法: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成语的正确用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成语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成语的来源和构成,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

3. 案例分析:分析成语的错误用法及辨析,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成语。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5.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成语的正确用法。

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拓展1. 成语故事:介绍一些成语的由来,让学生了解成语背后的文化底蕴。

2. 成语接龙: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和反应能力。

3. 成语运用实例:分析一些著名文学作品中的成语运用,让学生学会在实际语境中正确使用成语。

七、高考成语真题解析2. 解析高考成语真题中的错误用法,让学生了解高考成语考查的难点。

3. 指导学生掌握高考成语真题的解题策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八、成语辨析练习1. 设计成语辨析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成语辨析能力。

2. 分析练习题的答案,讲解成语错误用法的原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完整版)高三成语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完整版)高三成语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高三成语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

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高三成语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1、明确考纲要求,把握熟语误用类型。

2、积累重要熟语,了解熟语的意义、使用对象、感情色彩等,能学以致用。

1、明确熟语误用类型,掌握做题思路、方法。

2、能区分易误解的成语解释,分清熟语的使用范围、适合语境。

1、熟语误用类型2、试卷讲解分析一、熟语误用类型(一)、语义不当1、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2、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3、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二)、对象不当1、201宿舍里的六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的年纪,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2、古人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3、该房屋建筑装潢工作室有经验丰富的专门美术设计师,他们作风严谨、技术精良,把居室交由他们装修,保管使您蓬荜生辉。

(三)、轻重不当1、李老师当班主任20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

2、劳动光荣,坐享其成可耻,是我们新社会的特点。

(四)、褒贬不当1、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鹜。

2、为了迎接第六届华商大会,青年志愿者队伍粉墨登场,大显身手。

3、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五)、语法不当1、包围圈越缩越小,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

2、折扇和信封上面,龙飞凤舞着文艺界几十名委员风采各异的签名。

3、他往四周一看,发现漫山遍野都是这种怪石,这时他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叛军的妙计了。

(六)、逻辑不当1、领导者应当在问题出现之时就未雨绸缪,而不应在问题出现之后惊慌失措。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考成语的常见错误类型及原因。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高考成语常见错误类型及原因分析3. 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4. 成语辨析练习三、教学过程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介绍成语的概念、来源和构成,分析成语的特点。

2. 高考成语常见错误类型及原因分析:归纳总结高考成语错误类型,分析错误原因。

3. 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讲解成语的正确用法,举例说明。

4. 成语辨析练习: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成语辨析练习。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错误类型及正确使用方法。

2. 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子讲解成语的正确用法。

3. 练习法: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成语辨析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和答案的正确性。

3. 学习效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错误类型及正确使用方法,让学生对成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成语的正确用法。

在教学评价方面,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练习完成情况和学习效果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六、成语复习策略1. 分类复习:将成语按照词义、用法、出处等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 归纳总结:对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进行归纳总结,分析错误原因,提高识别和避免错误的能力。

3. 成语接龙:通过成语接龙游戏,增加学生对成语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七、成语辨析技巧1. 词义辨析:掌握成语的准确词义,区分近义成语的细微差别。

2. 语境分析:根据句子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进行填空。

3. 逻辑关系:注意成语之间的逻辑关系,避免使用错误的成语。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复习目标】让学生掌握高考成语题的解题方法重点: ①理解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②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知识讲解】讲解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的方法:1.理解的含义, 不可望文生义2.在理解原意的基础上, 把握比喻义3.辨清容易混淆的成语①形相近而义不同的②意义相近而有细微差别的③褒贬色彩不同的4.符合语法规范或逻辑关系一、理解的含义, 不可望文生义。

(4)(7)(13)(19)(22)(27)屡试不爽: 爽, 差错。

多次试验都不错。

间不容发: 间jiàn, 空隙。

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

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不足为训:训, 教导、规范。

不值得作为行为的准则。

大方之家:大方, 专指学者、内行人。

身体力行教学相长不速之客素不相能不齿于人曲突徙薪首鼠两端夜阑人静因人成事醍醐灌顶二、在理解原意的基础上, 把握比喻义。

(16)(45)方枘圆凿zuò: 方榫头, 圆榫眼, 两下里合不起来。

比喻两者格格不入。

和盘托出: 原意是端东西时连盘子都托出来。

原来比喻毫不保留地全都拿出来。

后来比喻毫不保留地说出实情。

李代桃僵: 僵, 干枯。

原意李树代替桃树而死。

原来比喻兄弟间互爱互助。

后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登堂入室: 堂, 正房。

室, 内室。

进了正房又入内室。

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振聋发聩:声音大得使耳聋的人都受到振动。

比喻言论激昂, 使糊涂麻木的人清醒。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非常大, 几乎要把耳朵震聋了。

)三、辨清容易混淆的成语1.形相近而义不同的 (24)骇人听闻: 骇, 惊吓。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耸人听闻: 耸, 惊动。

夸大或捏造事实, 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鞭长莫及:莫, 不。

及, 到。

原意是鞭子虽长, 却不能打到马肚子。

后比喻相隔太远, 统治或影响的力量达不到。

望尘莫及:莫, 不能。

及, 到。

原意是望着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

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高考成语复习专题教案

高考成语复习专题教案

高考成语复习专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使学生在日常交际和写作中能够运用成语丰富语言。

3. 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提高学生对成语故事和文化背景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的来源和分类3. 成语的正确运用4. 成语的辨析与练习5. 成语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和分类,成语的正确运用。

2. 难点:成语的含义理解和辨析,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和分类,分析成语的正确运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成语实例,分析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3. 练习法:设计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成语知识。

4. 讨论法:分组讨论成语的使用场合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成语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成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和分类,举例说明成语的正确运用。

3.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辨别成语的正确与错误,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4. 讨论:分组讨论成语的使用场合和注意事项,分享成语故事和文化背景。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成语的正确运用和注意事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练习题的正确率:统计学生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对成语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期中期末考试:设置相关成语题目,评估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资源1. 成语教材或成语词典:提供成语的定义、例句和故事背景。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成语例句、成语故事和教学课件。

高中语文成语复习教案

高中语文成语复习教案

高中语文成语复习教案教案标题:高中语文成语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次复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运用高中语文中常见的成语。

2. 培养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 运用成语进行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1. 辨析成语的意义和使用场景。

2. 运用成语进行写作和口语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成语的例句和解释。

2. 学生准备纸和笔,用于记录重点内容。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

例如,教师可以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其中包含一些常见的成语,引导学生猜测成语的意义。

步骤二:复习成语的意义和用法(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常见的成语,逐一解释其意义,并给出例句。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黑板进行展示,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成语的来源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步骤三:辨析成语的意义(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相似的成语,让学生分析其区别,并解释其不同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语境来理解成语的意义,或通过比较不同成语的用法来辨析它们。

步骤四:运用成语进行写作和口语表达(20分钟)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或口语练习题目,要求学生在表达中尽量运用所学的成语。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讨论和分享,互相学习和交流。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范文或口语表达示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步骤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成语,并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提问。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对成语的理解程度、运用成语的感受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成语运用能力等问题。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自主查找更多的成语,并整理成语的来源和用法。

2. 学生可以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积极运用成语,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 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  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提高学生对成语的识记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成语的来源和演变过程,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成语是固定结构,具有特定的含义,往往隐含一定的道理。

学生在使用成语时,要确保成语的意义与句子的上下文相符合。

2. 成语的来源和演变:成语来源于古代文学、历史、神话等方面,学生在学习成语时,要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增强文化底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成语的来源和演变。

2. 教学难点:成语的准确运用,成语的来源和演变过程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例句,分析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2. 故事导入法:以成语背后的故事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成语的用法和来源,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一个成语背后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 讲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通过典型例句,分析成语的意义和用法,让学生掌握成语的正确运用。

3. 讲解成语的来源和演变:介绍成语的起源,讲解成语的演变过程,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成语的用法和来源,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成语接龙游戏:学生分组进行成语接龙比赛,要求每个成语都要准确无误,接龙过程不能中断。

通过游戏让学生加深对成语的记忆和运用。

2. 成语辨析大赛:学生分组进行成语辨析,教师给出成语,学生要快速判断成语的使用是否正确,并解释原因。

通过比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游戏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成语运用准确性:通过成语接龙和成语辨析环节,评价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成语的准确性。

3.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成语的准确运用和作文中的成语使用。

成语教案(最终五篇)

成语教案(最终五篇)

成语教案(最终五篇)第一篇:成语教案成语教案活动名称:由“头”字引出的成语活动目标:1、结合成语记忆图、记忆操理解成语含义,背诵成语。

2、重点识字:头、听、说、年3、结合每条成语,重点学习A、说一说图中的导游在干什么。

B、知道图中“金蛋”是没有根据的传闻。

C、推测小猴和小猫的对话。

D、了解鹅卵石的形成。

活动准备1、《毛驴拔刺》的故事2、教学挂图3、幼儿操作卡4、麦克风一个5、鸭蛋一个6、红包袋一个7、鹅卵石一个活动过程1、由故事导入提问:故事中有谁?发生什么事了?2、引出成语A、头头是道:学习含义及记忆操,出示麦克风。

B、道听途说:出示鸭蛋及挂图,学习含义及记忆操。

C、说来话长:出示红包袋,学习含义及记忆操。

D、长年累月:出示鹅卵石,学习含义及记忆操。

3、复习成语及记忆操。

4、游戏活动,巩固识字。

游戏名称:快乐旅行先把字宝宝放在椅子上,然后让幼儿找到相应的成语,然后进行快乐之旅。

5、带幼儿出活动室进行参观。

6、小结第二篇:成语教案成语教案(人教版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明确成语的来源,了解成语的结构特点。

2.感知成语与文化的关系,认识成语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3.梳理学习过的成语,做到能正确运用成语。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学生自读三.讨论,归纳。

(一)成语特点汉语词汇极其丰富,四字结构的词语数不胜数。

而成语以四字结构为主,因此,有些同学经常将诸如“简明生动”、“洁白晶莹”等四字结构的词语也说成是成语。

其实,这些并不是成语。

要弄清什么是成语,就要先搞清楚成语的特点。

[矛头淅米剑为炊][百岁老翁攀枯枝][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一般地说,汉语成语有以下特点:1.源远流长。

成语都有一定的来源,成语一经形成和出现以后,就长期为人们所使用。

如“有恃无恐”、“盲人瞎马”、“捕风捉影”等都是大家熟悉并经常使用的成语,它们都有悠久的历史。

【打草惊蛇】2.定型不变。

定型不变指的是成语的结构成分和结构关系不能随意更改或变动。

成语复习教案

成语复习教案

成语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运用常见的成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 掌握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培养学生的语感和修辞能力;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联想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概念和特点;2. 常见的成语分类及例子;3. 成语的用法和运用技巧。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运用成语;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相互学习、讨论和分享成语的使用方法和技巧;3.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形式,让学生更加生动地了解和记忆成语。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与成语相关的影视片段或短视频,引导学生讨论其中的成语,并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2. 提问:让学生回忆一些他们已经学过的成语,并引导他们描述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步骤二:了解成语的概念和特点1. 解释成语的意义:与学生一起探讨成语的定义和特点,比如成语是汉语的独特表达方式,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表达某种特定的意义。

2. 分析成语的结构特点:解释成语是如何由两个或多个汉字组成的,并通过例子让学生理解成语的结构特点。

步骤三:认识常见的成语分类1. 看图说成语:通过给出一些用图表达的成语,让学生猜测其意义,并进一步进行解释。

2. 归类整理:将常见的成语按照其涵义和用法进行分类,如动物类、植物类、事物类、人物类等。

步骤四:学习成语的用法和运用技巧1. 阅读理解训练:给学生提供一篇篇短文或段落,让他们根据上下文推测成语的意义,并解释其在文章中的用法。

2. 成语填空练习:给学生提供一些句子,让他们在合适的位置填入适当的成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修辞能力。

3. 成语联想游戏:教师给出一个成语,要求学生根据这个成语联想出其他相关的成语,并解释其意义和用法。

步骤五:巩固和拓展1. 成语故事分享:学生自学一些与成语相关的故事,并在班级中分享和讨论。

高考成语教案 (教师版)

高考成语教案 (教师版)

高考成语教案(教师版)第一章:成语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一、成语的定义与特点1. 成语的定义:成语是汉语中固定结构、固定意义的短语或句子。

2. 成语的特点:结构凝练、含义丰富、表现力强。

二、成语的分类1. 按来源分类: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动物名称等。

2. 按结构分类: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成语。

3. 按性质分类:褒义成语、贬义成语、中性成语。

第二章:成语的运用与误用三、成语的正确运用1. 成语的语境搭配:根据句子的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

2. 成语的词性搭配:注意成语中各个字的词性,避免出现语法错误。

四、成语的误用现象1. 望文生义:只根据成语的字面意思来理解,忽视了成语的实际含义。

2. 褒贬不当:将褒义成语用于贬义场合,或将贬义成语用于褒义场合。

3. 对象误用:将成语用于不适合的对象,导致语义不通。

第三章:成语的积累与记忆五、成语的积累方法1.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了解成语的来源和用法。

2. 制作成语卡片:将遇到的成语记录在卡片上,便于随时复习。

3. 成语接龙游戏:通过游戏方式增加成语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六、成语的记忆技巧1. 拼音记忆法:通过成语的拼音特点进行记忆。

2. 故事记忆法:将成语与经典故事相结合,便于记忆。

3. 联想记忆法:将成语与生活中的事物或场景相结合,形成联想。

第四章:成语在高考中的考查形式七、高考成语考查形式1. 选择题:考查对成语含义、用法的理解。

2. 填空题:考查对成语的识记和正确运用。

3. 改错题:考查对成语误用的辨析和修改。

八、高考成语题型解析1. 选择题解题技巧:注意选项中的成语含义、用法差异,排除错误选项。

2. 填空题解题技巧:根据句子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

3. 改错题解题技巧:分析成语的误用原因,进行准确修改。

第五章:成语在写作中的应用九、成语在写作中的作用1. 丰富词汇:使用成语可以增加文章的词汇量。

2. 提高表达能力:恰当运用成语,使文章表达更准确、生动。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成语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成语误用类型的辨析能力。

4. 引导学生学会成语的积累和运用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 成语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2. 成语误用类型的辨析。

3. 成语的积累和运用方法。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例句,分析成语的误用情况。

2. 讨论法:分组讨论成语误用的原因和对策。

3. 实践法: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成语。

四、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基本特点1.1 成语的定义1.2 成语的基本特点(来源、结构、意义等方面)2. 成语误用的类型及原因2.1 成语含义与语境不符2.2 成语用法错误2.3 成语搭配不当2.4 成语色彩误用2.5 成语重复或矛盾3. 成语的积累和运用方法3.1 成语来源分类积累3.2 成语用法分类积累3.3 成语典故和例句记忆3.4 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成语的定义和基本特点,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 讲解成语误用的类型及原因,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成语误用的严重性。

4. 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成语,检测学习效果。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成语的正确使用和积累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实践环节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成语接龙游戏1. 学生分组进行成语接龙游戏,要求每个成语的第一个字与上一个成语的一个字相同。

2. 教师点评游戏的精彩瞬间,纠正成语使用不当的情况。

活动二:成语辨析竞赛1. 教师给出成语,学生判断其是否使用正确。

2. 学生分组进行竞赛,答对加分,答错不扣分。

3. 教师总结错误类型,并进行讲解。

七、教学策略策略一:案例分析法1. 教师展示成语误用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

2. 学生通过案例学会识别成语误用的类型,提高辨析能力。

策略二:情境教学法1. 教师创设实际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运用成语。

成语复习教案6篇

成语复习教案6篇

成语复习教案6篇成语复习教案篇1一、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提高学生了解和运用成语的能力。

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听力,语言表达、写作、合作学习等多方面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活动准备:1、把学生分成8个小组。

2、每组请一名学生按成语的意思练习表演。

3、指导学生通过校图书馆、上网查询等方式积累成语,作好活动的`准备。

一.成语接龙的活动形式开始上课:每人一个成语_同学们,几年来的语文学习,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积累了不少的成语了吧。

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进入成语活动,共同享受成语带给我们的乐趣吧!二、找成语。

老师即兴说一段话(内容关于学校及班级的变化,引起学生的兴趣),请同学们认真听,找出其中的成语,看看哪个小组找得又快又准。

三、写成语。

同学们,不仅咱们的学校,咱们的班级变化了,我们美丽的家乡开发区这几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能用几个成语来形容吗?四、走进成语乐园。

1、带数字的成语你知道吗?2、自然景物的成语知多少?3、人物品质的成语知道吗?4、动物园里的成语有多少呢?5、带近义词的成语你知道吗?五、走进成语植物苑顺()摸()()落归()粗()大()火()银()()红()绿沧海一()囫囵吞()胸有成()()断丝连世外()源()立()群()头()尾六、走进人体成语宫。

()瞪()呆()舞()蹈()亡()寒()红()赤劈()盖()()濡()染()来()去三()六()摩()接()推()置()七、我们和成语手拉手交朋友。

把意思相反的两个成语用线连起来,两全其美寥若晨星当局者迷两败俱伤雕虫小技鬼斧神工浩如烟海别开生面流芳百世默默无闻墨守成规并驾齐驱赫赫有名旁观者清分道扬镳遗臭万年八、看图猜成语。

出示活动图,同学们抢答成语九、成语表演。

请几位课前有准备的同学表演,然后请同学们猜出有关的成语。

十、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感觉到了成语带给我们的乐趣。

在我们的写作当中,如果用上了成语,也能为你的作文添色不少。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提高学生对成语的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成语学习,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成语进行有效沟通和表达,增强语言魅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成语的定义与特点1. 成语的定义2. 成语的特点3. 成语的来源与构成第二章:成语的分类与记忆1. 成语的分类2. 成语的记忆方法3. 成语的积累与运用第三章:成语的运用与辨析1. 成语的正确运用2. 成语的误用与辨析3. 成语的运用技巧与实例分析第四章:成语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1. 成语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性2. 成语在文段中的作用与分析3. 成语在阅读理解中的应对策略第五章:成语在写作中的运用1. 成语在写作中的作用与意义2. 成语的恰当运用与搭配3. 成语写作实例与评价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分类、记忆方法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语的正确与误用,提高学生对成语运用能力的认识。

3. 阅读理解法:通过成语在文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实践法:引导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分享。

2. 练习完成情况:学生按时完成练习和作业。

3.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成语在文段中的应用,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4. 写作能力:通过成语写作实例,评估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教学资源:1. 成语教材或教辅资料。

2. 成语故事书籍或文章。

3. 成语运用实例和误用案例。

4. 成语写作模板和优秀范文。

六、成语的来源与故事1. 成语的来源:古代文学、历史、神话、民间故事等。

2. 成语故事讲解:精选具有代表性的成语,讲解其背后的故事和寓意。

3. 成语故事的作用:增强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习兴趣。

七、成语的辨析与练习1. 成语的误用类型: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等。

2. 成语辨析方法:根据语境、词义、用法等方面进行辨析。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成语的意思和用法2. 掌握成语的来源和演变3. 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的来源和分类3. 成语的演变和活用4. 成语的运用和辨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成语的意思和用法2. 成语的来源和演变3. 成语的运用和辨析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成语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成语的特点和用法2. 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比成语的不同用法和意义,帮助学生区分和辨析成语3. 实践训练法:通过练习和应用,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成语,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和好奇心2. 讲解成语的定义和特点:简要介绍成语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对成语有基本的认识3. 分析成语的来源和分类:讲解成语的来源,如寓言故事、历史典故、文学名著等,并介绍成语的分类,如人物成语、动物成语、植物成语等4. 探讨成语的演变和活用:讲解成语的演变过程,如古汉语成语到现代汉语成语的演变,以及成语的活用,如成语的颠倒使用、成语的拆分使用等5. 练习成语的运用和辨析:提供一些成语句子,让学生判断成语的使用是否恰当,并解释原因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供一些拓展的成语,供学生课后学习和巩固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提高运用成语的能力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练习等,评估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成语意思、用法和辨析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和运用情况。

1. 成语词典:提供成语词典,供学生查阅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2. 成语案例资料:准备一些成语的案例资料,用于讲解和分析成语的来源和演变。

3. 成语练习题:准备一些成语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高考成语教案 (教师版)

高考成语教案 (教师版)

高考成语教案(教师版)第一章:成语的定义与分类一、成语的定义1. 解释成语的概念2. 强调成语的特点:固定结构、丰富内涵、深刻寓意二、成语的分类1. 根据来源分类:神话传说、历史事件、文学名著、口头俗语等2. 根据结构分类:单音节成语、双音节成语、多音节成语等三、成语的学习方法1. 记忆成语的技巧:拼音记忆、故事记忆、联想记忆等2. 成语的运用:正确使用、避免误用、灵活运用第二章:成语的来源与结构四、成语的来源1. 神话传说:举例说明,如“精卫填海”2. 历史事件:举例说明,如“破釜沉舟”3. 文学名著:举例说明,如“黛玉葬花”4. 口头俗语:举例说明,如“一举两得”五、成语的结构1. 单音节成语:如“急”、“勇”、“智”、“懒”等2. 双音节成语:如“春暖花开”、“风吹草动”等3. 多音节成语:如“一举两得”、“三心二意”等六、成语的例句与解析1. 举例说明成语在句子中的运用2. 解析成语的含义和用法第三章:成语的正确使用与误用七、成语的正确使用1. 成语的语境:根据句子意思、语气、情感等选择合适的成语2. 成语的搭配:注意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关系,如“一举两得”中的“一举”和“两得”八、成语的误用1. 望文生义:误解成语的字面意思,如将“破釜沉舟”误解为“破坏船只”2. 误用对象:将成语用于不合适的对象,如将“黛玉葬花”用于形容男性3. 重复冗余:使用成语时与句子的其他部分重复,如“他的能力非常突出,可以说是独一无二”中的“独一无二”九、成语的灵活运用2. 成语的创新:结合现代语境,创造新的成语,如“手机依赖症”第四章:成语的练习与巩固十、成语练习题1. 选择题:判断句子中成语的使用是否正确2. 填空题:根据句子意思填入合适的成语3. 改错题:找出句子中成语的错误使用并进行修改十一、成语巩固活动1. 成语接龙:学生分组进行成语接龙游戏,要求下一个成语的首字与上一个成语的尾字相同2. 成语猜谜:学生分组进行成语猜谜游戏,一个组描述成语,另一个组猜测3. 成语故事分享: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成语,分享成语的故事背景和寓意第六章:成语的辨析与运用六、成语的辨析1. 同义成语的区分:举例说明,如“一举两得”与“一箭双雕”2. 反义成语的辨别:举例说明,如“大同小异”与“大相径庭”七、成语的运用技巧1. 成语的活用:根据语境需要,灵活运用成语,如将“破釜沉舟”用于形容决心很大2. 成语的创新:结合现代语境,创造新的成语,如“手机依赖症”八、成语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1. 识别成语:在阅读文章时,能够识别出文章中使用的成语2. 理解成语:通过阅读理解文章,掌握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九、成语在写作中的应用1. 成语的运用:在写作中恰当运用成语,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2. 成语的引用:引用经典的成语,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十、成语的复习与考试策略2. 成语的考试策略:分析高考成语题型,制定针对性的应试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成语的分类与学习方法难点解析:学生需要掌握不同来源的成语特点,以及如何有效地记忆和运用成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成语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能够辨析成语错用的主要类型。

2、掌握辨析成语的几个主要方法。

考点说明1、正确理解词语(包括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正确使用。

2、能力层级为D级(应用)。

复习重点1、理解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2、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教学过程一、题型设误类型纵观成语题的题型特点,审视其命题规律,我们发现,该类题的设误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曲解词语,望文生义高考中有一些大家不常见的成语,命题者设题时常常利用我们不理解成语的含义,在设题时望文生义,故意曲解词义。

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1997年)"万人空巷"是指很多人都出来了,挤在一起;此处望文生义,用于在家看电视节目不恰当。

很多的时候,成语字面的意思与它本来的意思是大不相同的。

如果按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会出错,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火中取栗”(1998年)、“炙手可热”(1999年)、“首当其冲”(1995年)、“指手画脚”(2001年春季)等。

2、张冠李戴,用错对象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特定的“方向性”,命题者常常故意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把使用的对象、特定的“方向性”有意弄错。

如果不了解它特定的适用对象,特定的“方向性”,就会出现毛病。

例2、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事件以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

(2003年高考北京题)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这里指旅游的人,用错对象。

高考考过的成语还有:“洗心革面”(2000年)、“车水马龙”(2001年)等。

其他类似的还有“穿云裂石”“六马仰秣”是指歌声的;“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是指夫妻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指男女儿童的;“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

“不同凡响”“别出机杼”是指文艺作品的。

“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功高不赏”一般用于对别人的评价。

3、混淆情感,褒贬不分。

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因此,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

否则,成语运用就不恰当了。

命题者却故意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

例3、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2002年)“雨后春笋般地、”的意思是“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可见该成语主要用于褒义。

而本句讲的是“造假者”非法大量建立“垃圾食品厂”的事情,显然不能用“雨后春笋”来修饰。

此处可以考虑改用“源源不断”之类的修饰语。

高考考过这样的成语还有:“无所不为”(1995年)、“趋之若鹜”(1997年)、“处心积虑”(1998年)、“殚精竭虑”(1999年)、,“蠢蠢欲动”(2000年春季)等。

此外,应注意如下有贬褒色彩的成语:振振有词、有口皆碑、附庸风雅、亦步亦趋、粉墨登场、彻头彻尾、长篇大论、罄竹难书等。

4、忽视语境,不分范围具体的语境往往有区别语义的功能,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语境,否则就会用词不当。

成语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有些成语的误用正是由于分不清范围的大小。

而命题者设置干扰项时常常故意忽视语境,不分范围,造成错误判断。

例4、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2006全国卷2)不足为训的意思是:不值得当做典范或法则。

成语意思与语境不符,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望其项背”(1998年)、“有口皆碑”(2002年)。

5、逆情背理,自相矛盾有一些成语,由于我们没有准确而全面地掌握它的意义,在使用过程当中有些成语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自相矛盾。

例4、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2003年)“如数家珍”的释义为“好象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

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与本句中前文各种老式钟表本身就是老王的“家珍”矛盾,谈不上“如”,因此是错误的。

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莘莘学子”(1997年)、“安步当车”(2001年)。

6、颠倒尊卑,不知谦恭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

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例6、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2005年广东卷)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见解。

用在这里尊卑颠倒类似的成语高考考过的还有:谦辞“蓬荜生辉”(2001年)这点涉及语言得体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尤显重要。

常见的谦辞有:狗尾续貂、班门弄斧、姑妄言之、信笔涂鸦、一孔之见、不情之请等。

敬辞有:鼎力相助、高抬贵手、卓尔不群、高朋满座、大材小用等。

7、不合语法,搭配不当一个词语依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有些成语的使用也有其特定规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等.例7、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不能有丝毫大意。

(2004天津)每况愈下,指情况越来越坏;“事故的发生率”不能与“每况愈下”搭配,错误的理解成“渐渐下降”之意。

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汗牛充栋”(2000年)等8、不知本义,不明来源。

不少成语的词义后来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不能轻易认为它用错了。

例8、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1995年题)“非非”,佛家用语,指一般人认识所达不到的境界。

“想入非非”现比喻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的事情,含贬义。

在此句中,使用的是本义,更有利于表现古埃及人想象力的丰富。

类似的成语高考考过的还有:“灯红酒绿”(1992年)、“淋漓尽致”(2000年)、“指手画脚”“不三不四”(2001年春季)、光怪陆离(2002年)等。

另外,诸如此类的两用成语,还有很多,如:“龙飞凤舞”本来形容气势奔放雄壮,也可形容书法气势舒展活泼,也可形容字迹潦草难辨。

“左右逢源”本指做学问功夫到家后自然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后用它泛指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碍,有时也用于贬义,讽刺为人圆滑,善于投机。

这些词还有“按图索骥”“如虎添翼”“高视阔步”“旁若无人”“指手画脚”“秀色可餐”“粗枝大叶”“不绝如缕”“不见经传”“暗送秋波”等。

明了高考成语题的设误类型,考生才能准确无误地判断出成语运用的正误,才能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使自己表述的语言增添亮色。

可见,要做到正确使用成语,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留心、多积累、多归纳,而在高考来临之际,抓住一些具有特殊性的成语加强训练,多注意近义成语的选用,多注意有历史渊源特殊意义的成语及典故,也就显得更加必要了。

二、报刊上的误用成语1、对象用错(1)每当我提出一个问题时,我总会把眼神转向他,一种非常温柔、期待的眼神。

我的问题不难,又在提问时加了许多暗示,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

(《读者》2004年第8期第19页)[解析] “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似乎叫他一声就会从画里走出来,也形容文艺作品中人物刻画得十分生动。

显然,“呼之欲出”只适用于文学、绘画方面,“答案”是不能“呼之欲出”的。

(2)中国男篮以大比分输给西班牙队后,姚明怨声载道,指责队员缺乏战斗力。

(《体育竞技报》2004年8月17日)[解析] “怨声载道”意即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们的强烈不满。

由释义可知,“怨声载道”一般用于形容很多人怨恨的声音。

而句中是指姚明个人,所以不能用“怨声载道”。

(3)在这首长调词中,对秋天的礼赞更是达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

(《名作欣赏》2004年第8期第35页)[解析] “如火如荼”原指军容盛大,现在用来比喻气势旺盛或热烈,也可用来比喻形势发展很快。

由此可知,“如火如荼”只适用于比喻气势、场面、形势、活动等,“对秋天的礼赞”显然不能用“如火如荼”。

(4)关于郑贵妃欲废太子由自己的儿子取而代之的政治谣言,早已不翼而飞,传遍街头巷尾,但那毕竟是私下的窃窃私语,如今竟然堂而皇之地以书面形式公开散发,可见事态的严重性。

(《文史知识》2004年第7期第32页)[解析]“不翼而飞”应改为“不胫而走”。

这两个成语的适用对象不一样:“不翼而飞”现多用于比喻东西突然无故丢失;“不胫而走”本意是没有腿却走得很快,多用来比喻消息、谣言、文章等流传或传播迅速。

2、褒贬失当(5)后世合称的“高岑”,此时也登上了边塞的舞台。

高适有着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气派,整个唐代大诗人中政治才干最出色、官做得最大的就数他了。

(《资料卡片杂志》2004年第8期第15页)[解析]“目空一切”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不可一世”意即在当今世界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他。

这两个成语都是贬义成语。

(6)如果不是因为他必须得唱,并一唱而不可收拾,终于成为美国一位家喻户晓的表演艺术家的话,他可能会在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酒吧里当一辈子默默无闻的琴师。

(《意林》2004年第11期第53页)[解析] “不可收拾”指场面、形势等往坏的方面发展而难以控制,为贬义成语。

3、重复累赘(7)只有那个突然不期而遇的另一个郁霆,依旧留在心里,成为永远活在心里的梦想,关于爱情,关于生活。

(《作品与争鸣》2004年第5期第77页)[解析]“不期而遇”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逢,含有“意外”的意思;而“突然”是指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外,也含有“意外”的意思,因此句中“不期而遇”和“突然”重复,“突然”应去掉。

(8)也许是因为诗人在这首诗里所采用的意象十分丰富多彩,因此也多少显得有些驳杂,所以给读者一种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下的感觉,缺少一条比较鲜明的抒情主线。

(《名作欣赏》2004年第8期第34页)[解析] 已经“丰富多彩”,怎么还“十分”?“十分”实是蛇足,应斩掉。

(9)把这样的诗歌拿给中文系讲授现代文学史和文艺理论的教授去分析,不见得一定就能讲出更多到位的真知灼见。

(《名作欣赏》2004年第8期第6页)[解析] “真知灼见”意即正确透彻的认识,用“到位”来修饰它,有重复之嫌,“到位”应去掉。

(10)据《中国商报》9月21日报道,各地交通厅长接二连三地出事,已经让人们觉得习以为常了。

(《报刊文摘》2004年9月27日)[解析]“习以为常”是经常做某件事,就会习惯地把它当作最平常的事情来看待,“觉得”多余。

4、词义误解(11)他的词是最强烈的伤心之人的言语,满腔血泪,迸涌而出,通篇一气盘旋,曲折回荡,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令人不堪卒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