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比较与解读(一)
城市文化品牌设计中非遗的价值认知与重构
城市文化品牌设计中非遗的价值认知与重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发展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保护文化遗产也有助于经济发展,在我国很多领域中,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来研究。
将文化遗产纳入到城市文化品牌的设计与塑造中,不仅有利于丰富城市的文化风貌,也可以为城市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推动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发展。
因此,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开展深入探究,使其能够在城市文化品牌设计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与功能。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类群体、组织或个人作为文化遗产的各种表现形式、知识技能、手工艺品、文化场所等。
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文化背景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此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表现形式也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与发展。
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了人们对国家及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为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上述定义可知,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更加有效地保护和传承,首先要让继承人能够通过主体的演进,对相关能力进行主观认识,并将其转换为自身能力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传承和发展。
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是一个文化觉醒的过程。
打造城市文化品牌需要人们的普遍接受,而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帮助人们形成集体认同感,并增强凝聚力。
因此,有必要深入认识和重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打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发展城市文化品牌[1]。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一)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根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法律规定,应对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人文、历史、艺术、科学等领域)进行全方位保护。
由此可知,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衡量准则是历史价值、人文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上述四个角度的价值来自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身的工作角度,换句话说,这也是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要根据。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的界定以及分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的界定以及分类一、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创造的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社会实践、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等多种形式。
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概念的界定和分类两个方面来详细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概念的界定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具有历史、民族、地域和群体特征,以及表现出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各种非物质性文化遗产。
它包括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社会实践、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等多种形式。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别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指无形的传统技艺或表达方式,而后者则是指实体性的自然或人造产品。
例如,中国古代书法作品是一种具有很高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书法技艺则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分类1. 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是指通过口头或行为方式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包括歌曲、音乐、舞蹈、戏剧等。
这些艺术形式通常都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2. 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采取的各种行为方式和社会习惯,包括民间信仰、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
这些社会实践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和历史演变。
3. 节庆活动节庆活动是指人们在特定时间里举办的各种庆祝活动,包括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
这些活动通常都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是人们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
4. 传统手工艺传统手工艺是指通过手工制作方式创造出来的各种物品,包括陶瓷、织锦、木雕等。
这些手工艺品通常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技艺,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四、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社会实践、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等多种形式。
这些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是人们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与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意义•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介绍目•当代社会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挑战与机遇: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录01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与分类定义及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包括:无形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多元性、民族性、地域性、社会性、历史性、共享性等。
与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区别物质文化遗产是有形的、静态的,以物为载体;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活态的,以人为载体。
联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通过物质载体来呈现和传承,而物质文化遗产中也蕴含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元素。
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等,如中国的古琴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等。
民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口头传统和表述,如中国的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
传统舞蹈包括民间舞蹈、宗教舞蹈等,如中国的龙舞、狮舞以及藏族的锅庄舞等。
传统戏剧包括戏曲、木偶戏等表演艺术,如中国的京剧、昆曲以及日本的能剧等。
曲艺包括相声、评书等说唱艺术,如中国的相声艺术等。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包括武术、杂技等表演艺术和传统游戏,如中国的太极拳、少林功夫以及杂技表演等。
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包括绘画、书法等视觉艺术,如中国的国画、书法以及日本的浮世绘等。
包括中医药等传统医药知识和实践,如中国的针灸疗法和藏医药等。
包括传统手工艺技能等,如中国的剪纸艺术、陶瓷制作技艺以及日本的茶道艺术等。
包括节庆活动、民间信仰等民俗文化现象,如中国的春节、端午节以及日本的盂兰盆节等。
02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意义0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基因,为当代文化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素材。
非遗终极资料
一、填空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定义】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被各地人民群众或某些个人视为其文化财富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活动、讲述艺术、表演艺术、生产生活经验、各种手工艺技能以及在讲述、表演、实施这些技艺与技能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实物、制成品以及相关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定标准(一)从传承主体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是人类创造的。
它必须以杰出传承人为依托,没有杰出传承人不能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没有传承人传承人与阶级无关(二)从传承时限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具有悠久历史,时间不足百年者不能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从传承形态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的。
那些历史上确实存在,但并没有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的不能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从传承的原生程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原汁原味传承至今的。
那些已经被改编或改造过的,也不能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从品质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一种重要的民族文化财富,没有重要价值者不能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六)从传承范围看,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分布在传统表演艺术、传统工艺技术、传统节日仪式等几个方面,除此之外者都不能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什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①历史价值②文化价值③艺术价值④科学价值⑤社会价值一、历史价值非遗的历史价值是指它在帮助人类认识历史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独特价值。
认识历史的三条途径:1.典籍2.文物3.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又可分为——1.证史价值2.正史价值3.补史价值独龙族纹面的习俗当起源于一种古老的信念,纹面限于妇女,俗称“画脸”。
《新唐书》称"文面濮",《南诏野史》称"绣面部落",可见独龙族纹面由来已久。
三、艺术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帮助人类认识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地域间审美生成规律与演变规律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独特价值。
非遗课知识点总结
非遗课知识点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人类创造并传承、发展的各种非物质文化成果,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等等。
而非遗课作为一门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传授,让学生了解、理解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非遗课中,学生将学习到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传承技艺、保护方法等知识点。
本文将对非遗课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供学生和老师参考。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分类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人类创造并传承、发展的各种非物质文化成果,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等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思想内涵,反映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等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各地都有所存在,它们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丰富文化遗产。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及代表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根据其表现形式和内容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等。
每种分类下都有代表性的项目,如中国的昆曲、京剧、茶道、传统手工艺等。
这些项目都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
二、非遗保护的意义和方法1. 非遗保护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历史内涵,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传承和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激发人民的文化创造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
同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以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社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 非遗保护的方法和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包括调查研究、认定保护、传承发展等。
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及其特征
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及其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创造并代代相传的、通过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礼仪习俗、传统医药知识等非物质形式存在的文化遗产。
它涵盖了人类创造的各种智慧和技能,以及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共同体的认识和理解。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和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明显的区别。
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指物质文物,如古建筑、艺术品等,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注重对人类智慧、技能和传统实践的保护和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口传性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通过口头传统的方式传承,几代人口耳相传,不依靠书面材料或其他物质载体。
这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和人际联系。
2. 动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有生命力的文化体现形式,它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会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变化而发展演变。
3. 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罗万象,涵盖了社会各个方面的智慧和实践。
不同地域、民族和群体因地制宜地创造、发展和传承着各自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多元而丰富的面貌。
4. 社区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与特定的社区或群体密切相关,它是社区认同和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交流,社区内部的联系得以加强,并形成共同的记忆与认同。
5. 时代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类智慧和实践,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等多个方面的变迁。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会不同时期人类生活的过程和变化。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来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国际上也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组织和机制,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等。
总结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和实践的重要体现,具有口传性质、动态性、多样性、社区性和时代性等特点。
非遗概念完全详解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完)详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空间:“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传承主体:指某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传承人或传承群体,即代表某项遗产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掌握着具有重大价值的可以延续和发展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技术、本领,并且具有最高水准层次的个人或群体。
文化自觉:文化自觉的要义是民族意识,任何民族都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自我。
一旦丧失其结果必然是被异族同化。
文化自觉就是指某一文化圈内的民众从意识上对自己的文化价值的肯定和自我珍视。
如何培养文化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鲜活的文化,是文化活化石,是原生态的文化基因,对其进行保护、发展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文化自觉,这样既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延续,又有利于文化生态的规划、建设。
1.迫切需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2.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刻不容缓;3.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不断努力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和解放文化生产力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精神需求。
4.要处理好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和“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相结合,将文化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相结合。
5.培养全社会的文化自觉,最重要的是将宏观的理论建构与微观的生活世界相统一。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状地保存在其所属区域及环境中,便众多原生态的民族民间文化的“活文化”得到整体性保护,这标志着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开始进入整体性,活态性,保护的新阶段。
民间文学:广大劳动人民的语言艺术──人民的口头创作。
这种文学﹐包括散文的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韵文的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1.1保护主体缺失期
1.1.1 教科文组织20世纪50、60年代的保护和研究行为, 并没有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作一种独立的遗产类别加以保 护,更没有注意到这种特殊遗产的传承人的独立性和主体 地位。
1.1.2 当时的保护和研究的对象是“文化”,强调对特定 文化的记录和保存,而最重要的这种文化的传承人以及传 承行为却被搁置一旁,往往导致一种文化被记录、保存后, 其传承却难以为继,从而成为博物馆和书本上的文化样式。
2.2.3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遗产是指一个民族/群体在长久的历史进程 中积淀形成的生活方式、价值观、文化创造等遗产,作为 传统,它内在地蕴含着民族性和稳定性,虽然随着时代变 迁而有所变化,但总的来说,其核心却是相对恒定的。简 言之,传统文化遗产就是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民族的文化 核心。对我国而言,传统文化遗产就是以经、子、史、集 等典籍记载为主的,同时通过年节、礼俗、建筑、工艺等 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独特的文化面貌。和非物质文化遗 产相比较,我们发现,传统文化遗产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全部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传统文化遗产的一个 部分。同时,传统文化遗产更强调文化的独特性和独立价 值,在某种意义上还呈现出一种文化保守主义的姿态。
明确:“山行”意指“沿着山路走”,“山行”是个状中短语,不能将其割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为什么不能划分为“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明确:“蔚然而深秀”是两个并列的词,不宜割裂,“望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断句。【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 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目标导学三:结合注释,翻译训练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教学提示】节奏划分与明确文意相辅相成,若能以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明确文意最好;若学生理解有限,亦可在解读文 意后把握节奏划分。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互助解疑,并尝试用“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译读文章。3.教师选择疑难句或值得翻译的句子,请学生用两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翻译示例: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直译法:那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是山间早晚的景色。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泉水浅了,石底露出水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及其特征的简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及其特征的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一种非物质的、以传统的方式传承和表达的文化实践和表现形式。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达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术、庆典和节日、传统的医药知识、自然与宇宙知识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人类共同的文化认同和创造力,是民族、社群和个体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简要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其独特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设立的,旨在保护世界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与物质遗产不同,物质遗产指的是物质的实体,如建筑、艺术品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的是传统的方式、技艺和习俗等无形的文化实践和表现形式,并强调它们的连续性、变化性和社会功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1. 传统性和历史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社群或民族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代代相传的文化实践。
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并与特定的社会群体或地域紧密相连。
2. 口口相传和社会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以口述的方式传承给后代,通过师徒传承、家族传统或其他社会实践来保存和传播。
它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互动,以及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的实践和经验。
3. 创造性和表演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多种表现形式,包括舞蹈、音乐、戏剧、仪式、节日等。
这些表演形式是创造性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性和表演性,能够传达文化价值观和社会意义。
4. 社区参与和身份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社群或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一个群体内部形成共同的记忆和意识形态,并通过社区的参与和支持得以传承和表达。
5. 捍卫和适应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文化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而不断演变和发展。
它具有捍卫和适应的能力,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保持其独特性和生命力。
总结和回顾: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形式,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并在社会群体中形成共同的记忆和认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什么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什么非遗可不是“非常遗憾”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句话,你是不是更糊涂了那就听创雅文化娓娓道来吧!遗产:指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财产和法律规定可以继承的其他财产权益。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
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以非物质形式存在,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世代流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如谚语、对联、绕口令等;表演艺术,如民间杂技、戏剧曲艺等;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如端午节、中秋节等;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如中医针灸;传统手工艺技艺,如龙山黑陶制作技艺、面塑技艺等。
一其实,非遗并不神秘,它是随口哼唱的民歌,它是喜闻乐见的民俗,它在寻常百姓的剪纸刺绣中,它也在文人墨客的笔墨纸砚中···读到这里,如果你还不知道什么是“非遗”,再往下看啦!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以口传方式为主,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
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年6月1日起实施,共有四级非遗保护体系: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各地政府都有相应的非遗保护中心。
传承人也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省级非遗传承人、市级非遗传承人、县级非遗传承人。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十大类,即: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解读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解读自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文化研究的热点,但从学界的现状来看,理论准备很不充分。
“所谓理论准备不足,表现在:我们的文化学研究起步较迟,即没有建立和形成我们自己的基本观念和理论体系。
”理论体系的建立必须以对概念的准确理解为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 外生性概念的内在困境按照一般的学术路径,一个概念的提出,是在对概念的内涵充分明确之后。
而相对于国内学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一权威机构通过《公约》公布并作出了内涵和外延的界定。
从这个角度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中国学术界自生的概念,而是来自非学术路径的一个外在的规定性概念,所以,它在汉语语境中缺乏天然的学术土壤。
从表面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出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官方中文本,似乎是一个应当在汉语语境中可以直接明确其内涵的名词。
按照汉语的构词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名词,可以分为两部分:“非物质”和“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我国学界较为习用的名词之一,在汉语中的理解不存在较大的分歧;难点在于对“非物质”的理解。
“非物质”作为一个形容词词根,修饰和限定“文化遗产”。
从词语属性上讲,“非物质”在此处是和“物质”相对应的否定性词根,其完整形态应是“非物质的”。
进一步分析,“非物质的”即形容词词根“物质的”加上否定性前缀“非”,构成了否定的内容。
从本质上讲,这样的构词方法并非纯正的汉语构词法,而是英语的构词方法之一。
按照一般的理解,“非物质”是对“物质”的全称否定,而在汉语中处理对立、全称否定关系的时候,很少用否定性词根来构词,而是选取一个反义词来表达。
就此处而言,“物质”的反义词,在汉语中就应当是“精神”或“意识”,而不是“非物质”。
所以有学者在初次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时,认为“所谓‘非物质文化’也就是精神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及功能浅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及功能浅析作者:赵蔚峡来源:《群文天地》2016年第05期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和衍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的提出,有一个不断衍化的过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这一公约是适应当时整个世界范围内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面临着日趋严峻的形式和日益迫切的需要而诞生,它对整个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一公约明确指出它所保护的对象是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其中的“文化遗产”实际是指物质类的文化遗产。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文化遗产中的另一种重要形态——用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等物质类文化遗产不能概括的文化遗产所面临的更为严峻的破坏与消亡的现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最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上议事日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初使用“非物质遗产”的概念受到美国的影响,是一个与“物质遗产”相对的术语。
日本曾在1950年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第一次提出了“无形文化财”的概念,与“有形文化财”相对而称。
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部特别设置了一个叫作“非物质遗产”(Nonphysical Heritage)的管理部门。
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25届巴黎大会上通过了《保护民间创作议案》,这个议案用“民间传统文化”来指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民间创作”定义为:“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方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
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及其他艺术。
”事实上,这一内容的界定,实际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非物质遗产”部门改为“无形遗产”(Intangible Heritage)部门。
1997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9次会议通过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书编写指南》(Proclamation of Masterpieces of 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界定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含义,基本沿用了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比较与解读
摘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理解一直是学界较为关注的论题,本文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国务院颁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人手,对其原初含义和本土化流变进行了解读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引入汉语语境,纳入学界已有的概念体系进行比较分析,为实现其在汉语语境中的有效性做出了一定的探索。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解读;比较自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文化研究的热点,但从学界的现状来看,理论准备很不充分。
“所谓理论准备不足,表现在:我们的文化学研究起步较迟,即没有建立和形成我们自己的基本观念和理论体系。
”理论体系的建立必须以对概念的准确理解为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一、导言:外生性概念的内在困境按照一般的学术路径,一个概念的提出,是在对概念的内涵充分明确之后。
而相对于国内学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一权威机构通过《公约》公布并作出了内涵和外延的界定。
从这个角度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中国学术界自生的概念,而是来自非学术路径的一个外在的规定性概念,所以,它在汉语语境中缺乏天然的学术土壤。
从表面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出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官方中文本,似乎是一个应当在汉语语境中可以直接明确其内涵的名词。
按照汉语的构词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名词,可以分为两部分:“非物质”和“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我国学界较为习用的名词之一,在汉语中的理解不存在较大的分歧;难点在于对“非物质”的理解。
“非物质”作为一个形容词词根,修饰和限定“文化遗产”。
从词语属性上讲,“非物质”在此处是和“物质”相对应的否定性词根,其完整形态应是“非物质的”。
进一步分析,“非物质的”即形容词词根“物质的”加上否定性前缀“非”,构成了否定的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比较与解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比较与解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一个社区、团体或个人从祖先传承的文化表现形式,包括传统的技艺、宗教、社会习俗和表演艺术等,它是文化融合的结果,是一种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比较与解读,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指那些从祖先传承下来的文化表现形式,包括传统的技艺、宗教、社会习俗和表演艺术等。
其次,要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它不仅可以保护当地的文化遗产,还可以增进当地的文化交流,增加当地的文化多样性。
最后,要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当地居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比较与解读,是要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它不仅可以保护当地的文化遗产,还可以增进当地的文化交流,增加当地的文化多样性,同时也要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当地居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
文化人类学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文化人类学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的学科,而在文化的形成和传承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人们世代相传的各种技艺、表演方式、社会实践以及相关的物质载体,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既涉及到观察和记录,也涉及到解读和保护。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它不仅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技艺、表演方式和社会实践,还包括了相关的人际关系、信仰体系和价值观念。
比如,中国的传统水墨画技艺,不仅涉及到画家的技巧和表现力,还反映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
而印度的古典舞蹈形式,不仅展示了舞者的身体灵活性和优雅美感,还承载着神话传说和宗教仪式的内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首先,它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重要途径。
比如,非洲大草原上游牧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民间故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他们如何适应环境和培养社会团结意识。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认同和社会凝聚的重要来源。
特定的技艺和表演方式可以成为群体认同和社会归属感的象征。
再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具有经济价值和旅游吸引力。
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吸引游客,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方法和途径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途径。
首先,田野调查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通过实地观察和深入访谈,研究者可以直接接触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者和传承者,了解他们的经验、知识和价值观。
其次,资料收集和整理也是必要的工作。
研究者可以查阅各种文献、档案和资料,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演变和相关背景。
此外,研究者还可以借助科技手段,如数字化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公众。
四、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冲击,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消亡和失传的风险。
非遗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文化意义解读
非遗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文化意义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指传承于人们心中,以口头、实际行动等方式传统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等。
非遗作为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渊源,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
一、历史渊源非遗文化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
在没有文字记录的时代,人们通过口头传统的方式将知识、经验以及价值观念传承给后代。
这种方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是人们获取和传递文化信息的主要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地区和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非遗文化,这些文化在塑造民族身份认同和社会凝聚力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中国的京剧、茶艺表演等非遗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表演风格,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艺术追求。
二、文化意义非遗文化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1. 传承文化记忆:非遗作为历史的见证和记忆,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将社会的发展、民族的智慧和价值观念传递给后代。
这种传承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有助于增强文化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2. 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非遗作为一种文化语言,能够跨越国界和语言的障碍,成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与合作的纽带。
当各地区、各民族的非遗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时,不仅能够促进文化创新,还能够加深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友谊。
3. 丰富旅游体验:非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能够为旅游业提供重要支撑。
很多非遗项目,如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民俗表演等,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
通过体验非遗文化,旅游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目的地的历史文化,同时也为当地创造了经济效益。
4. 保护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很多非遗项目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例如渔猎技艺、传统种植技术等。
保护和传承这些非遗项目,不仅能够维护生态平衡,还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
一些地区通过非遗文化的发展,创造了保护生态环境与促进经济繁荣的良好模式。
总之,非遗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又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中国非遗文化鉴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非遗文化鉴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国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具有独特性和传统性的非物质文化表达形式。
它包括了丰富多样的传统技艺、表演艺术、民俗风情等。
作为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之一,中国非遗承载着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民族传统。
中国非遗文化的传承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数千年前的中国古代。
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各个时期的生活习俗、工艺技艺、音乐舞蹈等多个方面的独特风貌。
中国非遗传承者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将这些传统技艺代代相传,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与发展。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根本、最深沉的记忆,它是国家凝聚力和个体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仅使我们能够了解和研究古代文化,同时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当代社会和民族的多元性。
此外,中国非遗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也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它不仅为社会带来了文化和艺术的享受,更为相关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
例如,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不仅能够创造就业机会,还能够促进旅游、手工艺品、文化创意等产业的繁荣。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使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如何让非遗文化在年轻一代中焕发新的活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中国非遗文化的鉴赏,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内容主要包括标题、引言、正文和结论四个部分。
首先,在标题部分,我们要明确文章的主题为中国非遗文化鉴赏,这是全文的中心内容。
接着,在引言部分,我们需要概述本篇文章将要介绍的内容。
可以简单介绍中国非遗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性,以及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然后,在正文部分,我们将对中国非遗文化的定义和特点进行详细介绍。
可以从非遗文化的概念出发,介绍非遗文化的传承方式、传统技艺和相关的保护政策等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传承探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传承探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所拥有的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教育和社会意义的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的总称。
它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庆典,知识与实践,手工艺技术等多个方面的文化表现形式,并通过代际传承子孙后代。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记忆,它联系着一个地区的历史、风俗、信仰和价值观念等。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助于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独特的文化资源,展示了一个国家的特色和魅力。
通过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交流,可以增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多方合作。
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责任主体,并提供相应的经济和法律支持。
社会组织、文化机构和专业人士应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和培训。
广大民众也应担起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通过学习、传承和传播,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长期而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政府、社会组织、文化机构和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比较与解读(一)摘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理解一直是学界较为关注的论题,本文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国务院颁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人手,对其原初含义和本土化流变进行了解读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引入汉语语境,纳入学界已有的概念体系进行比较分析,为实现其在汉语语境中的有效性做出了一定的探索。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解读;比较自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文化研究的热点,但从学界的现状来看,理论准备很不充分。
“所谓理论准备不足,表现在:我们的文化学研究起步较迟,即没有建立和形成我们自己的基本观念和理论体系。
”理论体系的建立必须以对概念的准确理解为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一、导言:外生性概念的内在困境按照一般的学术路径,一个概念的提出,是在对概念的内涵充分明确之后。
而相对于国内学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一权威机构通过《公约》公布并作出了内涵和外延的界定。
从这个角度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中国学术界自生的概念,而是来自非学术路径的一个外在的规定性概念,所以,它在汉语语境中缺乏天然的学术土壤。
从表面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出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官方中文本,似乎是一个应当在汉语语境中可以直接明确其内涵的名词。
按照汉语的构词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名词,可以分为两部分:“非物质”和“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我国学界较为习用的名词之一,在汉语中的理解不存在较大的分歧;难点在于对“非物质”的理解。
“非物质”作为一个形容词词根,修饰和限定“文化遗产”。
从词语属性上讲,“非物质”在此处是和“物质”相对应的否定性词根,其完整形态应是“非物质的”。
进一步分析,“非物质的”即形容词词根“物质的”加上否定性前缀“非”,构成了否定的内容。
从本质上讲,这样的构词方法并非纯正的汉语构词法,而是英语的构词方法之一。
按照一般的理解,“非物质”是对“物质”的全称否定,而在汉语中处理对立、全称否定关系的时候,很少用否定性词根来构词,而是选取一个反义词来表达。
就此处而言,“物质”的反义词,在汉语中就应当是“精神”或“意识”,而不是“非物质”。
所以有学者在初次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时,认为“所谓‘非物质文化’也就是精神文化”2]。
我们必须注意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原生性的汉语概念,它产生于汉语语境之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外在性规定,在现有的汉语概念体系中无法使对之的解读达到圆满和自足。
虽然在汉语语境中,以上两种理解都有其合理性,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和缺失。
再者,中文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公约》的官方中文本和英文本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所以有学者拘泥于中英文本之间的差异,强调翻译准确性的问题。
其实中文本并非英文本的翻译文本,而应当是同时发布的文本之一,文本差异并非翻译的问题,而是在两种语境中表达的异同问题。
但由于英语的强势地位,其思维方式通过中文本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不能完全避免,所以我们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是英语思维影响下的汉语产物,它虽然用汉语方式表达出来,其本质却是一个外来词,不能从字面上就得出其完整含义,需要我们结合《公约》对之作出的界定,并将其纳入自身的概念体系,才能对其明确定位,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能对其进行一定的修正。
二、《公约》的界定及解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如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根据以上界定,我们可以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从逻辑上讲,我们首先要明确“文化遗产”的涵义。
按照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委员会的定义,“文化遗产”指“人们所承袭的前人创造的文化或文化的产物”。
将以上两个定义结合,则可以将《公约》界定中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归结为“文化遗产”中的“文化”部分;而“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则可归结为“文化产物”部分。
这样的对比,只为我们揭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遗产”的关联,问题在于:我们怎样才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文化遗产”中鉴别出来?(一)自我体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基础文化遗产是人们承袭的前人创造的文化或文化的产物,它是一种文化的自然积淀,在很大程度上并不需要每一个文化分子(人)的确认或者认同。
比如长城之于中国人,有很多人并没有到过长城,但都从理性上认识到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区别的是,《公约》在概说中明确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袭主体:群体、团体、甚至个人。
也就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中非常特殊的一部分,它的承袭面可能远远小于文化遗产的其他部分,有可能只是同一文化版图中的一些群体、团体,作为一种极端的方式,甚至是个人。
更为关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袭必须建立在承袭主体的自我体认上,即承袭主体必须认同某种东西对他而言是文化遗产,否则承袭就会中断,而这种东西也就无从界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比如,中国传统的三从四德,在封建社会时期,就能够代代相传,但自现代以来,中国人发现这是一种落后的礼俗,现在已经基本绝迹,更谈不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了。
(二)非物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方式文化遗产包括两部分:文化和文化产物,其存在既有物质方式,也有非物质方式。
文化产物,如古代建筑、器具、字画等等,固然是以物质方式存在。
文化的存在方式则显得复杂多样。
如中国的传统文化,大部分通过书籍这一物质方式得以保留和传承,而民歌、民间故事等则依赖众口代代相传而得以保留。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是以非物质方式传承下来的那部分文化遗产。
《公约》的概说中,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是“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即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技能等方式而存在。
在人类历史文化的长河中,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固然可以通过纯粹的非物质形式而得以保存,但另一部分从本质上讲属于技艺、实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需要通过一定的外在物质形态而“固化”。
当然,我们界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这种遗产的“固化物”本身,而是“固化”的过程。
所以,《公约》的概说在强调上述形式之后,随即又补充了“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样一部分内容。
在这里,我们必须明确:所谓的工具、实物、工艺品以及文化场所本身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涵盖的技艺、表演的展现、传承必须通过这些工具、实物、工艺品以及文化场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使这些物品具有物质性,但并不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
举例言之,古琴是物质的,但古琴演奏艺术却是非物质的,所以古琴艺术而非古琴本身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动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讲,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并不以传承对象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因为它通过物质方式“固化”在世界上,只要其物质形态还存在,其文化意义就蕴含其间。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大不相同,它首先需要传承者从主观上体认(学习)到相应的技艺、技巧,通过主体的演化,成为自身技能的一部分,然后才可以谈得上传承和延续。
但随着历史的演进,社会不断变迁,相应地,作为历史和社会的人,其身上负载的文化因素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当一个社会的历史文化大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不能置身事外,当然也要发生相应的变迁。
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是一代又一代毫无变化的重复,它在每一个时代都要吸取时代的影响,在动态的传承过程中不断创新、演进、甚至消亡。
这个创新、演进、消亡的过程,决定性因素就是在传承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的人。
从某种角度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受制于传承人主观倾向的文化遗产。
比如,传统地方戏曲往往在某个时期因为知识分子的改造而显示出更为宏大的文化影响,而没有接受知识分子改造的剧种纵然保存了较为原始的面目,也不可抑制地走向衰落。
(四)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人类的文化遗产都代表着一定时期的人类的生产和文化水平,动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人类活生生的创造力的结晶,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人类创造力的见证。
无论是工艺、技巧还是表演形式,都意味着传承人群在某方面取得的独特的成就。
其成就的意义或许现在还晦暗不明,但在将来,可能会对人类的发展起到甚至不可估量的作用。
就最一般的意义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一个族群自我身份确认的重要方式。
比如,只有通过中国的语言、服饰、建筑、习俗、神话传说、节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我们才能够回答“什么是中国人”的问题。
今天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衰落并非由于传承人群创造力的枯竭,而是因为在全球一体化浪潮下,某些文化样式借其强势的经济而成为强势的文化,对一些弱小民族(在一个国家内部则为落后地区)的文化造成了掠夺性的、不可复原的伤害。
所以《公约》在前言中强调:全球化和社会变革进程除了为各群体之间开展新的对话创造条件,也与不容忍现象一样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损坏、消失和破坏的严重威胁。
在获得高效率的同时,我们丧失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而这种单一的经济文化发展方式其后果必然是对人类创造力的阉割,最后导致人类在经济和文化上面颗粒无收。
这也正是我们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因。
三、一种修正如前所述,《公约》所界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是在英语思维影响下的汉语产物,从名称到内涵都与汉语语境不完全融合。
再者,《公约》作为联合国的官方文件,面对的是全球各国、各种文化样式,在很多方面并不完全切合于我国的实际。
所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后,作为一种对《公约》的回应和补充,我国国务院于2005年3月26日颁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在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重新作出了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我们可以看出,《办法》与《公约》相比,除了都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这一点相同外,其余语句均是改头换面,这里面的涵义何在?为什么同一个词语,在两个不同文本中的解释差异如此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