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的诊断与防治ppt课件
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光照不足、通风不良的环境条件也容易导致白粉病的发生。
03
白粉病诊断与鉴定方法
田间诊断技巧
01
02
03
观察症状
白粉病在叶片上形成白色 粉状物,可作为初步判断 的依据。
识别病斑
病斑多呈圆形或近圆形, 边缘有黄绿色晕圈,有助 于与其他病害区分。
了解发病规律
白粉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 易发生,结合气候条件可 辅助诊断。
04
白粉病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策略
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适合当地种植,对白粉病具 有较强抗性的作物品种。
合理轮作
避免连作,实施与非寄主作物的轮 作,降低病原菌的积累。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科 学施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 病能力。
生物防治技术应用
利用天敌
保护和利用白粉病的自然天敌,如瓢虫、草蛉等 ,以控制病原菌的数量。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新型药剂研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将有 更多新型、高效、环保的药剂被 研发出来,用于白粉病的防治。
精准用药技术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基因编辑 、纳米技术等,实现精准用药, 提高防治效果,减少药物残留和 环境污染。
生物防治前景广阔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 防治在白粉病防治中的地位将越 来越重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寄主植物
不同作物和品种间的抗病性差异较大。一些感病品种在适宜条件下病情发展迅速,而抗病 品种则能有效抵抗病原菌的侵染。
02
白粉病病原学特性
病原菌种类及形态
白粉菌属
白粉菌属是白粉病的主要病原菌 ,其菌丝体无色透明,分生孢子 呈椭圆形或圆柱形,无色单胞。
小球菌属
白粉病的发生原因、防治方法,原来这么简单!(综合整理)
⽩粉病的发⽣原因、防治⽅法,原来这么简单!(综合整理)⽩粉病刚发⽣时可以从植株的叶⾯上看到有⽐较⼩的粉斑,如果防治不及时粉斑就会迅速扩展,最后导致叶⽚发黄枯死,布满整个叶⽚,⽩粉蔓延速度特别快,⼀旦⽩粉布满整个叶⽚,则会影响作物的光合作⽤。
感染⽩粉病的蔬菜轻者减产10%-20%,重者30%-50%。
⽩粉病,⽤⼏句话概括起来就是:正反叶⾯⽩粉点,扩⼤成圆⽩粉斑。
温暖⾼湿连成⽚,很像叶⾯撒了⾯。
后期严重⽣⿊点,叶⽚易脆功能完。
⽩粉发⽣的原因不同作物会被不同属类的⽩粉菌危害:⼩麦上的⽩粉病是由⽩粉属⽩粉菌引起的;⽠类、⾖类、⿇类是由单丝壳属⽩粉菌引起的;葡萄上的⽩粉是由钩丝属引起的。
这些⽩粉病虽然不同属但特性及发⽣规律⼤致相同。
⽩粉病的发⽣与温度有很⼤的关系,⽩粉病发病规律在10度到30度都会发⽣,⼤棚温度⾼是导致发病时间长传播⽐较快的原因之⼀。
⽩粉病的真菌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但也⽐较耐⼲燥,空⽓湿度在25%到85%都可以存活,最适宜繁殖的空⽓相对湿度是35%-45%。
⽩粉病的发⽣与与光照也有关,在隐蔽的散射光和弱光下,真菌繁殖快,强光照情况下繁殖慢些。
从上⾯的条件看,如果⼤棚温度在10度以上,遇到连续阴⾬天⽓,草帘不能拉开,对⽩粉病的真菌创造了有利的⽣长环境,极易感染⽩粉病。
⼤棚蔬菜⽩粉病防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才能有效防治⽩粉病发⽣。
1、品种选择:选择抗⽩粉病的品种来种植。
2、轮作倒茬:⽩粉病病菌种类很多,⼀类⽩粉病病菌只危害⼀类作物或⼀种作物,如果种⼀茬⽠类,再种⼀茬叶菜类的作物,即可有效减少⽩粉病的发⽣。
3、做好清园⼯作:把⼤棚⾥的残枝烂叶清除出去,然后⼟壤消毒、棚室消毒,撤底把棚内的病原菌杀灭。
4、种⼦的处理:种⼦上的⽩粉病菌主要是从植株上传播过来,繁育种⼦时,植株上原来有这种病,它的病原菌孢⼦在不萌发的条件下,即便遇到很恶劣的条件也不会死亡。
如果不进⾏种⼦处理,定植后随着棚室内达到⽩粉菌适宜的条件下,会浸染传播到下茬作物。
《专题1:植物白粉病》课件
白粉病防治案例分析
1
案例分析2:西瓜白粉病的防治
2
讲解西瓜白粉病的防治经验,包括生物
防治和农业防治方面。
3
案例分析1:紫丁香白粉病的防治
介绍紫丁香白粉病的病因、防治措施和 效果。
案例分析3:番茄白粉病的防治
分享番茄白粉病的防治方法和防治效果 的案例。
结论
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
植物白粉病广泛分布于全球,给 农作物和园艺植物造成了严重损 害。
《专题1:植物白粉病》 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本次《专题1:植物白粉病》的PPT课件。在本课件中,我们将 深入了解植物白粉病的各个方面,并探讨防治措施和案例分析。让我们开始 这个充满知识和惊喜的旅程吧!
植物白粉病简介
定义
植物白粉病是一种由白粉菌 引起的常见植物病害。
病因
白粉菌感染植物叶片,导致 白色粉末状菌丝结构在叶片 上形成。
白粉菌的菌丝结构呈白色粉末状,覆盖在植物叶片上。
3
白粉菌的生物学特性
白粉菌通过孢子繁殖,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和寄主植物。
白粉病的传播方式
1 直接接触传播
白粉菌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植物叶面感染其他 植株。
2 气溶胶传播
白粉菌的孢子可以通过空气中的气溶胶传播 到其他植物。
3 病原体随物品传播
白粉菌可以附着在工具、衣物等物品上,从 而传播到其他地方。
4 供替品传播
某些供替品可以作为白粉菌的传播媒介,加 速病害的扩散。
白粉病的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措施包括定期喷洒杀 菌剂、清理病残体以及灌溉管 理等。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可持续 的防治方式,采用有益微生物 或生物制剂控制白粉病。
园林植物白粉病的防治
园林植物白粉病的防治
contents
目录
• 白粉病概述 • 园林植物白粉病发生原因 • 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 园林植物白粉病的具体防治技术 • 白粉病防治的注意事项 • 园林植物白粉病防治的成功案例分析
01
白粉病概述
白粉病定义
一种由真菌引起的 植物病害
引起植物表面覆盖 一层白色粉状物
侵害植物的叶片、 枝条和果实等
白粉病类别
根据侵害部位
叶部白粉病、枝条白粉病和果实白粉病等
根据传播方式
气传性白粉病和非气传性白粉病等
白粉病症状
叶片出现褪绿斑、黄斑或坏死斑 枝条上产生白色粉状物,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叶片上产生白色粉状物,通常呈不规则形 果实上产生白色粉状物,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02
园林植物白粉病发生原因
气候变化
由于防治措施不力,无法有效控制白粉病的传播和蔓延。
过度使用农药
过度使用农药可能导致白粉病菌产生抗药方法
农业防治
选育抗病品种
选育具有抗白粉病特性的 园林植物品种,从根本上 降低白粉病的发生风险。
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浇水、修剪和 通风,保持园林植物生长 环境的适宜,提高植物的 抗病能力。
05
白粉病防治的注意事项
重视防治时间
预防为主
对于白粉病的防治,应注重预防,及早发现并采取措施,防 止病害扩散。
定期检查
园林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植物的生长情况,特别是易感白粉 病的植物,一旦发现病情,及时采取措施防治。
交替用药
避免抗药性
对于白粉病的防治,应避免长期使用单一药剂,应该根据病情和药剂特点, 合理选择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进行交替使用,以减缓病菌产生抗药性。
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白粉病的分类
根据寄主植物分类
不同植物的白粉病由不同的病菌引起,因此可以根据寄主植物的种类对白粉 病进行分类。
根据症状和病菌分类
根据白粉病的症状和病菌的种类,也可以对其进行分类。
白粉病的症状与危害
症状
白粉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在寄主植物的表面出现一层白色粉状物,随着病情加重 ,粉状物会逐渐扩大并形成斑块,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发生条件
湿度
高湿度条件下,白粉病病菌繁殖迅 速,适宜湿度为70%-80%。
温度
适宜温度范围为15-25℃,高温和 低温都会抑制白粉病的发展。
光照
适量的光照有利于寄主植物的抗病 性,过度遮荫会加重病情。
通风
通风不良会阻碍植物的光合作用, 影响植物的抗病性。
影响因素
品种抗性
营养状况
不同品种的植物对白粉病的抗性存在差异, 抗性高的品种发病率低。
缺乏氮、磷等营养元素会影响植物的抗病性 ,导致白粉病易发生。
耕作制度
防治措施
连作会降低土地的肥力,增加白粉病的发生 概率。合理的轮作制度可有效控制白粉病的 传播。
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改善环境 条件等,可以有效减轻白粉病的危害程度。
03
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合理密植
通过合理密植提高作物间的通 风透光,降低湿度,减轻白粉
04
白粉病的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
品种选择
选择抗白粉病的品种,避免种 植容易感染白粉病的品种。
保持清洁
定期清除植物周围的杂草和落叶 ,保持植株的通风和光照。
加强肥水管理
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增 施磷钾肥,以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
控制措施
白粉病的防治 PPT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10
草莓白粉病
11
草莓白粉病病菌
草莓白粉病为一种真菌性病害,由真菌子囊菌亚门单囊壳属的羽衣草单囊壳菌侵染所导 致。病原菌是专性寄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抱子在病株或病残体中越冬和越夏,成为翌年的 初侵染源。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生,发病适宜温度为15 ℃ -20 ℃ ,适宜的相对湿度 为90%以上。病菌借助气流或雨水扩散蔓延,以分生抱子或子囊抱子从寄主表皮直接侵人。 7d左右在受害部位产生新的分生抱子,重复侵染,加重危害。
5
草莓花絮
花絮次数 有限4次 左右; 连续分支; 一支花絮 可分2-3; 一级果
6
美香莎草莓
荷兰引进的新品种,是我国草莓业发展急 需的珍稀品种资源;是保护地栽培的最佳品 种。 果实长圆锥至方锤形,花尊向后翻卷,一 级果重55克,最大果重106克。果面深红, 有光泽。果肉红色,心空,味微酸,香甜, 品质极上。当果面完全变红后再延迟2一3 天采摘为好。 可溶性固形140/A果实硬度特大,超过有铁 果之称的“新明星”可切块、切片。抗旱、 耐高温,对多种重茬连作病害具有高度抗 性,适应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病的防治
姓名:
专业:
设施园艺
1
目录
CATALOG
草莓 白粉病菌
草莓白粉病危害症状 草莓白粉病发病规律
草莓白粉病防治措施
2
3
草莓
4
草莓对温度的要求
草莓植株地上部分生长适温为15一 25度, 其光合作用适温为20一 25度,10度以下 生长不良,30度以上光合作用和生长均受 抑制。地上部植株气温达5℃时开始生长, -7℃低温时遭受冻害,-10℃以下时植株会 冻死。根系生长的最适 宜温度是15一 23度,开花期低于0℃或者 高于40 ℃ ,影响受粉受精和种子的正常 发育,导致畸形果产生,花芽分化必须在 5一 17℃之间进行。
白粉病课件
课后小结
• 三、小麦白粉病
• (一)症状识别 • (二)病原特征 • (三)发生规律 • ( 四) 综合防治
随堂练习
1、下列图片是小麦上常见的病害,请根据 症状诊断( )是白粉病。ABCFra bibliotek随堂练习
2、小麦白粉病病原属子囊菌亚门 ( )目 3、小麦白粉病只产生无性孢子,不 产生有性孢子。 ( )
2.传播:
气流传播
3.侵染循环:
4.发病条件
1)品种抗病性:不同的小麦品种对白粉 病菌的抗病性差异很大。 2)气候条件:温度和湿度影响最大。
3) 栽培条件:密度高、氮肥多发病重 ; 水浇地较旱地发病重;过分缺水干旱发 病也重。
4)菌源数量:主要来自当地越冬病菌。
(四)综合防治
• 1.选用抗病品种: • 2.加强栽培管理:①合理密植。 ② 科学施肥。③控制田间湿度。④田 间病残体和自生麦苗。 • 3.化学防治:同小麦锈病
白色粉状霉层。
(二)病原特征 病菌为禾本科布氏白粉菌, 属于子囊菌亚门,白粉菌目。
(三)发生规律
1、病原菌的越夏和越冬:
1 )越夏方式有两种:①以分生孢子在自 生麦苗上或夏播小麦植株上越夏。②低温干 燥的条件下以闭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夏。
2)越冬:
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潜伏在植株下部叶片 或叶鞘内越冬。也可以闭囊壳在病叶上越冬。
植物保护技术
主讲:杨晓玲
2016年4月1日
三、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各主
要产麦国均有分布,我国山东沿海、四川、
贵州、云南发生普遍,为害也重。近年来
该病在东北、华北、西北麦区,亦有日趋
严重之势。
(一)症状识别
•
该病可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 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 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 典型症状——病部表面覆有一层
001白粉病幻灯片
悬铃木白粉病发生概况:
• 04年11月,本市发现少量悬铃木叶片受 白粉病危害,但对植物及景观未造成危 害及影响。 • 05、06年发病期虽有所提前,但症状严 重显现在秋季9月份以后,发病后对景观 影响较小,未能引起重视。 • 07年,白粉病的发生期明显提前,发生 面及发生数量迅速上升。
07年悬铃木白粉病发生状况分析:
室内试验
供试药剂与浓度 :
• 腈菌唑: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 生产 • 粉锈宁(20%三唑酮乳油):上海升联 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 力克菌(12.5%的烯坐醇可湿性粉剂): 南京苏研科创农化有限公司生产
• 浓度均为1:2000倍 。
试验方法:
• 将感病的枝条带回室内,选择感病情况 相当的叶片,备用。 • 喷洒药剂,以清水为对照,每种处理5个 重复。 • 将其置于25℃条件下保湿培养。 • 观察记录病斑的发生发展情况。
室外药剂控制试验
试验方法 :
• 选择悬铃木白粉病相对较为严重的4个路 段作为试验点,分别喷洒腈菌唑、粉锈 宁、力克菌1:2000倍液及清水。每隔7d 喷一次药,共喷2次。 • 在4个供试的路段中,每个处理调查5株 树,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每个 方位随机选择2个感病枝条,做上标记, 分别调查其第2片叶,第4片叶及第6片叶 的感病情况。
悬铃木白粉病的发病规律及症状:
• 悬铃木白粉病,为多次侵染的真菌性病害。 • 悬铃木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或嫩稍。 • 发病初期,在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白粉小圆斑,后逐 渐扩大,导致嫩叶皱缩、纵卷、新梢扭曲、萎缩。
悬铃木白粉病的症状:
•在老叶上则形成有限的近 圆型的病斑; •病斑上形成白色至灰白色 的白粉层,粉层背面病斑 为黄色至黄褐色。
结论:
(一)本次药效试验的时间为7月23日~8月6日, 本市两周内的日平均气温为31.5℃,日平均最 高气温为37.1℃,日平均相对湿度为70%。 • 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开展药剂防治试验,仍显 示出了较好的防治效果,而对照的病情仍略有 加重。 • 从这个现象中不难看出,悬铃木白粉病在高温 下病斑仍会继续扩展,药剂的合理使用仍能有 效的控制该病的发生与蔓延。
6.2白粉病的诊断与防治
得分
4 5 6 7
防治方案的设计及实 方案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 施 防治效果的分析 实训报告 统计方法符合要求,分析有针对性 能按时、认真完成报告,能在报告中 认真分析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复习思考
复习思考
春季园林植物白粉病发生重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课堂 活动建议
通过对校园、各大公园进行调查,观察不同种 类的园林植物白粉病的危害特点。
白粉斑
小黑点
黄栌白粉病
小黑点
美 国 红 栌 白 粉 病
2.病原识别
漆松钩丝壳 菌,属子囊 菌亚门,钩 丝壳属。
3. 发病规律
越冬状况
以闭囊壳在落叶上或附着在枝干上越冬, 也有以菌丝在枝条上越冬。
传播方式
子囊孢子借风吹、雨溅等传播。 多雨、郁蔽、通风及透光较差时,病害发生 严重,7~8月为发病盛期。
白粉病的诊断与防治
白粉病的诊断与防治
一 二 三 四
任务分析 任务实施 检查评价 复习思考
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在园林植保综合实训室、各公共绿地、校内外 生产基地了解白粉病的基础知识,识别其为害状及 标本,制定综合防治方案并付诸实施,达到识病治 病的目的。
任务 提出
①能进行显微镜的操作。能力Biblioteka 目标化学防治检查评价
序 号
1 2 3
重点考核环节 白粉病认知 白粉病的识别 标本的采集及制作 发生为害情况调查
考核标准 了解白粉病的一般症状及为害特点 能正确识别常见种类,指明各种病害 病原的形态特征 制作规范,病害症状典型完整 调查方法正确,结果能反映病害发生 的实际情况
标准 分值
10 15 15 15 20 10 15
干燥、郁蔽处发生严重,温室栽培较 露天栽培发生严重。 栽培条件差异 多施氮肥,栽植过密,光照不足,通 风不良都加重该病的发生;滴灌和白天 浇水能抑制病害的发生。 品种抗性差异 墨红、白牡丹、十姐妹等易感病,而 粉红色重瓣种粉团蔷薇则较抗病。
园林植物白粉病的发生及其防治
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防治手段,如使用白粉病 菌寄生菌等生物农药,以菌治菌, 达到防治白粉病的目的。
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药剂,如多菌灵、甲基托 布津等,对白粉病进行防治。
物理防治
利用物理方法,如使用紫外线、微 波等对白粉病进行防治。
防治效果评估
定期调查
对园林植物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要进行定期调查,了解病情的
发展情况和防治效果。
白粉病具有分布广、寄主多、传播途径复杂等特点,是园林 植物生产中需要重点防治的对象之一。
园林植物白粉病的危害
白粉病会对园林植物造成多种危害,如影响植物的正常生 长和发育,降低植物的观赏价值和生态功能,甚至引起植 物死亡。
白粉病的传播和扩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公共健康和生 态平衡也会带来潜在威胁。
研究目的与意义
要点二
防治技术的优化与集 成
针对不同环境条件和不同植物类型, 研究并优化防治技术,实现多种技术 的集成与整合。
要点三
生物防治与生态调控
研究利用生物资源和生态调控手段防 治园林植物白粉病的方法,促进生态 友好、环境友好的防治技术的发展。
技术发展对防治效果的影响
01
监测技术的提升
02
新型防治技术的研发
数据记录与分析
记录防治前后的病情指数、防治 效果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 估防治效果。
防治措施改进
根据评估结果,对防治措施进行改 进和优化,提高防治效果。
06
研究展望
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
园林植物白粉病的监测与预警
利用研究成果建立白粉病监测与预警系统,实现对园林植物白粉病发生和流行的实时监测,为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外扩展。
严重期
白粉病菌丝大量繁殖,覆盖寄 主表面,形成一层白色粉状物 ,寄主植物受到严重危害。
菊花白粉病防治和治疗
病原和传播途径
01
病原
菊花白粉病的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的白粉菌属。
02
传播途径
病菌主要通过风、雨、昆虫等媒介传播,在高温 、高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和扩散。
对菊花的影响
01 生长受阻
菊花白粉病的发生会导致植株生长受阻,开花减 少,甚至全株死亡。
02 观赏价值下降
发病后的菊花植株叶片枯萎、变形,严重影响了 其观赏价值。
物理治疗
清除病残体
一旦发现菊花叶片上出现白色霉 层,应立即清除病叶,并集中销
毁,以减少病源。
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 株的抗病能力。同时,注意通风 透光,控制灌水,保持土壤湿度
适宜,以降低发病率。
避免连作
避免在发病严重的土地上连续种 植菊花,以免病情加重。
化学治疗
喷药防治
在发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 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 剂6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00倍 液等,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3-4 次。
03 轮作与休耕
实施轮作制度,避免连作,减少病原菌的繁殖和 积累。在病情严重的地区,可进行休耕或与非寄 主植物轮作。
生物防治
使用生物农药
采用含有拮抗微生物或其代谢产 物的生物农药,如苏云金芽孢杆 菌、枯草芽孢杆菌等,抑制病原 菌的生长和繁殖。
增加生物多样性
在菊花种植区域增加其他植物种 类,提高生物多样性,减少病原 菌的传播和扩散。
经过治疗,该品种菊花的白粉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病情逐渐好转。
不同地区和品种的防治与治疗对比案例
对比分析
选取了不同地区和不同品种的菊花,对其白粉病的防治和治疗进行 了对比和分析。
结果展示
一文全解多种作物的白粉病!附高清图谱防治方法
一文全解多种作物的白粉病!附高清图谱防治方法白粉病是在许多重要农作物上发生普遍、危害严重,较难防治的一种世界性病害。
子囊菌亚门白粉病目的真菌均能引发白粉病,病原物种类很多。
该类病菌在温度到10-30℃分生孢子均可萌发,对湿度要求不高,正常情况下10天即可完成一次侵染循环;因此造成了作物一个生长季节能反复多次受到侵染,一旦发生很快爆发流行的特点,尤其是大棚温室种植环境下,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国内白粉病防治药剂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有机硫类杀菌剂以代森锰锌为代表的有机硫类杀菌剂,是广谱保护性杀菌剂。
作用机制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及病菌孢子萌发,阻止病菌侵入。
该类药剂除对白粉病有效外,对作物的大部分病害均有防治作用,此类药剂不易产生抗性,但对侵入植物体内的菌丝体杀伤作用很少,用药量相对较大,属于保护性杀菌剂。
第二阶段: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以多菌灵为代表的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内吸性杀菌剂,具有治疗和保护双重功效,对白粉病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主要作用机制是干扰病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影响细胞分裂。
由于该类药剂的大多数品种如苯菌灵、硫菌灵、甲基硫菌灵等在草莓上应用后最终均转化成共同的抑菌毒物多菌灵,因此长期使用易产生抗药性。
第三阶段:三唑类杀菌剂三唑类杀菌剂在白粉病防治中的应用,使白粉病的化学防治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作用机制是抑制病菌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故该类药剂又称为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抑制剂),使菌体细胞膜功能受到破坏,因而干扰菌丝的生长和孢子形成。
该类药剂具有高效、广谱、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等特点,兼有保护、治疗、铲除和熏蒸作用。
这类杀菌剂的品种主要有三唑酮、腈菌唑、四氟醚唑等。
三唑酮在草莓白粉病防治上的应用,一开始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但长期使用后白粉病对三唑酮逐渐产生抗性,而且三唑酮在草莓上产生的药害和抑制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腈菌唑和四氟醚唑是继三唑酮之后开发的新一代三唑类杀菌剂。
草莓白粉病综合防治方案PPT课件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重茬问题:草莓不能重茬,这个都知道,并且用大量的药物进行处理
(如氯化苦、溴甲烷等),这本身并没问题,但每年大量药物处理土壤时 把土壤中的有益生物也杀死了,因此每年定植时就会发生大量的死棵现象。 • 2.肥害问题:a不腐熟的生粪下地,烧根和有害的病菌及虫卵带入田间, 造成土壤病害和根线虫危害加重b化肥不合理不平衡的施用,造成营养不 全面,生理病害,畸形果发生以及土壤的盐化影响草莓的正常生长和品质 下降,且增加了生产成本 • 3.病虫害防治误区问题预防不利,有病乱打,存在着“不见虫子不打药, 不见病害不治疗”和随意加大药量,“惜水不惜药”得误区,结果是病虫 害防治成本加大和抗药性快速增加,果实的残留严重。
第11页/共13页
草莓白粉病的防治
第12页/共13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3页/共13页
第3页/共13页
草莓的白粉病的防治
• 草莓上白粉病症状:地上部分都能感病,叶片初期呈暗色病斑,大小不一,继而在叶背 病斑上产生白色粉状物,后期叶片萎缩,干枯、幼果受害后停止生长发育,在果实上密 布一层白粉。
第4页/共13页
草莓白粉病
第5页/共13页
草莓白粉病症状
第6页/共13页
草莓白粉病的发病条件
量; • 水质问题:喷药用水碱性太大
第8页/共13页
白粉病防治的要点
• 管理上强调“宁干勿湿”
• 春季清园,生长季及时摘病残叶、栽植不宜过密,加强肥水管 理,通风透光、生长健壮
• 翻看下一页,详细谈一下化学防治
第9页/共13页
草莓白粉病化学防治
• 目前针对抗性的草莓白粉病,我们之前简单的药物去打,已经控制不了白粉病的蔓延和危害了,针对草莓 上的白粉病,建议使用汉翔品牌的白粉病1+1,特别添加进口成分,药剂和助剂完美结合,打一次即可治 住,打2次,即不会在复发,针对草莓白粉病,见效快,并且防治非常的彻底,持效期长达20天。25毫升 药剂+25毫升助剂兑水30斤均匀喷雾。
专题1植物白粉病20页PPT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022白粉病分类精选ppt
醇的生物合成,因而阻碍菌丝的生长,发育,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效
果。
如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枝梢及果实等部位,以幼嫩组织
最敏感。葡萄展叶期叶片正面产生大小不等的不规则形黄
色或褪绿色小斑块,病斑正反面均可见有一层白色粉状物,
粉斑下叶表面呈褐色花斑,严重时全叶枯焦;新梢和果梗
及穗轴初期表面产生不规则灰白色粉斑,后期粉斑下面形
育,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咪鲜胺是咪唑类农药杀菌剂,具有内吸传导预防保护
治疗等多重作用。本品为两者复配成的可溶性液剂,可有效防治作物上的白粉病、锈
病、叶斑病、斑点落叶病、炭疽病、菌核病、褐斑病恶苗病。
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叶、叶柄、花、花梗和果实,匍匐茎上很少
发生。叶片染病,发病初期在叶片背面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随着
果实染病,幼果不能正常膨大,干枯,若后期受害,果面覆有一层白粉,随着病情加重,果实失去光泽并硬化,着色变差,严重影响 浆果质量,并失去商品价值。 有很好的渗透性及局部内吸活性,持效期长。 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
葡萄展叶期叶片正面产生大小不等的不规则形黄色或褪绿色小斑块,病斑正反面均可见有一层白色粉状物,粉斑下叶表面呈褐色花斑, 严重时全叶枯焦; 这些粉状物就是该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 新梢和果梗及穗轴初期表面产生不规则灰白色粉斑,后期粉斑下面形成雪花状或不规则的褐斑,可使穗轴、果梗变脆,枝梢生长受阻; 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焦枯。 有很好的渗透性及局部内吸活性,持效期长。 初发病时,叶面出现1~2mm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 它能控制治疗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半知菌纲、卵菌纲等大多数病害。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
葡萄白粉病
府
海
棠
白
粉
病
.
扶芳藤白粉病
.
芍 药 白 粉 病
凤 仙 花 白 粉 病
牡 丹 白 粉 病
非 洲 菊 白 粉 病
.
草坪草白粉病
.
三、白粉病的综合防治
铲除越冬菌源
秋冬季节结合修剪,剪除病弱枝;清 除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喷洒波美 3~5度的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
加强栽培管理
栽植密度、盆花摆放密度不要过大; 注意通风透光。增施磷、钾肥,氮肥 要适量。灌水最好在晴天的上午进行 。灌水方式最好采用滴灌或喷灌,不 要漫灌。
.
工作任务实施
准备工作
❖ 1.地点:园林植物保护综合实训室、各公共绿地 、校内外花卉苗木生产基地。
❖ 2.材料:月季白粉病、黄栌白粉病等各种病害为 害状、盒装标本及病原玻片标本。
❖ 3.工具:显微镜、扩大镜、解剖针、镊子、培养 皿,各种防治病害的器具、药剂等。
.
一、白粉病认知
白粉病概述
❖ 白粉病是园林植物上发生极为普遍的一类病害。一 般多发生在寄主生长的中后期,可侵害叶片、嫩枝 、花、花柄和新梢。
白药 液斑
.
白药 液斑
.
二、白粉病的识别
月季白粉病
1.症状识别
❖ 危害新叶和嫩梢,也危害叶柄、花柄、花托、花 萼等。被害部位表面长出一层白色粉状物(即分 生孢子)。叶片受害严重时常皱缩或卷曲,花蕾 受害后被满白粉层,逐渐萎缩干枯。幼芽受害不 能适时展开,比正常的芽展开晚且生长迟缓。
.
叶片受害
.
白粉病的诊断与防治
白粉病的诊断与防治
一 任务分析 二 任务实施 三 检查评价 四 复习思考
.
工作任务分析
任务 提出
❖ 通过在园林植保综合实训室、各公共绿地、校内外 生产基地了解白粉病的基础知识,识别其为害状及 标本,制定综合防治方案并付诸实施,达到识病治 病的目的。
能力 目标
❖ ①能进行显微镜的操作。 ❖ ②能识别白粉病的症状特点及病原形态特征。 ❖ ③能调查白粉病的发生情况并选择适当药剂。 ❖ ④能制定综合防治方案并实施。 ❖ ⑤能对防治效果进行统计并分析。
.
熬 制 的 石 硫 合 剂
.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近年来生物农药发展较快,BO-10(150~ 200倍液)、抗霉菌素120对白粉病也有良 好的防效。
发病初期喷施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 ~2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2500~5000 倍液、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45% 特克多悬浮液300~800倍液、15%绿帝可湿 性粉剂500~700倍液。温室内可用10%粉 锈宁烟雾剂熏蒸。
.
❖ 发生在园林植物上的其他白粉病有:
菊芋白粉病
.
紫薇白粉病
.
大 叶 黄 杨 白 粉 病
.
枸 杞 白 粉 病
金银木白粉病
.
金盏菊白粉病
金 鸡 菊 白 粉 病
.
石 楠 白 粉 病
.
石楠白粉病
枫 杨 白 粉 病
.
一品红白粉病
.
丁 香 白 粉 病
.
黄 刺 玫 白 粉 病
.
刺 槐 白 粉 病
.
.
花梗受害
.
叶片 受害
.
月季白粉病
花蕾 受害
叶片 受害
.
2.病原识别
❖ 属子囊菌亚门,单丝壳属。月季 上只有无性阶段,为粉孢属。
电镜照片
.
3. 发病规律
越冬状况
以菌丝在寄主植物的病枝、病芽及病落叶 上越冬。
传播方式
分生孢子借风力大量传播、侵染。
发生时间
1年当中5~6月及9~10月发病严重。温室栽 培时可周年发病。
.
.
.
检查评价
序 号
重点考核环节
1 白粉病认知
2 白粉病的识别 3 标本的采集及制作
考核标准
标准 分值
了解白粉病的一般症状及为害特点 10
能正确识别常见种类,指明各种病害 病原的形态特征
15
得分
制作规范,病害症状典型完整
15
4 发生为害情况调查
调查方法正确,结果能反映病害发生 的实际情况
15
防治方案的设计及实 施
方案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
20
6 防治效果的分析
统计方法符合要求,分析有针对性 10
7 实训报告
能按时、认真完成报告,能在报告中 认真分析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5
复习思考
复习思考
❖ 春季园林植物白粉病发生重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课堂 活动建议
❖ 通过对校园、各大公园进行调查,观察不同种 类的园林植物白粉病的危害特点。
.
栽培条件差异 品种抗性差异
干燥、郁蔽处发生严重,温室栽培较 露天栽培发生严重。
多施氮肥,栽植过密,光照不足,通 风不良都加重该病的发生;滴灌和白天 浇水能抑制病害的发生。
墨红、白牡丹、十姐妹等易感病,而 粉红色重瓣种粉团蔷薇则较抗病。
.
黄栌白粉病 1.症状识别
❖ 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嫩枝。叶片被害后,初期 在叶面上出现白色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白 色粉霉斑,严重时霉斑相连成片,叶正面布满白 粉,最后叶面上产生黑褐色的颗粒状子实体(闭 囊壳) 。秋季叶片焦枯,不但影响树木生长, 而且受害叶片秋天不能变红,影响观赏红叶。
.
白粉斑
黄栌白粉病
小黑点
.
小黑点
美 国 红 栌 白 粉 病
.
.
2.病原识别
❖ 漆松钩丝壳 菌,属子囊 菌亚门,钩 丝壳属。
.
3. 发病规律
越冬状况
以闭囊壳在落叶上或附着在枝干上越冬, 也有以菌丝在枝条上越冬。
传播方式
子囊孢子借风吹、雨溅等传播。
发生条件
多雨、郁蔽、通风及透光较差时,病害发生 严重,7~8月为发病盛期。
❖ 在叶片上初为褪绿斑,继而长出白色菌丝层,并产 生白粉状分生孢子,在生长季节进行再侵染。重者 可抑制寄主植物生长,叶片不平整,以致卷曲,萎 蔫苍白。
.
.
叶片受害
.
与白粉病易混淆的情 况有:叶面上的白涂料斑 、白鸟粪斑、白药液斑以 及过多的表皮毛等,甄别 上述现象,一是凭有经验 的肉眼诊断,二是借助于 显微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