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63例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63例疗效观察
(湖北省十堰市郧县中医院皮肤科湖北郧县442500)【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口服复方甘草酸苷(25mg/片)3片,每日3次,治疗3个疗程;同时和单用复方甘草酸苷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中西医结合组32例患者,痊愈22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31例患者,痊愈10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51.61%。两组经x2检验,痊愈病例比较x2=6.99,p<0.01,总有效率比较x2=5.08,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疗效明显。【关键词】中医;辨证论治;复方甘草酸苷;斑秃【中图分类号】r25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183-01 斑秃是一种有免疫反应参与的毛发损伤的炎症性疾病,其发病与遗传,精神及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局限性斑片状的脱发[1],目前病因尚不清楚[2]。可发生于头皮任何部位影响美观,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以青壮年多见,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异。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部分患者可以自愈,可反复发生。2007年6月—2010年4月笔者用中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63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3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34例,女29例,年龄15—30岁间36例,31—40岁间21例,41岁以上者6例,平均为30.5岁,病程最短5
天,最长2年,平均为2月;头部皮损1—3片不等,共78片,直径1—5cm。1.2 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考有关文献[3],患者表现为毫无感觉的突然头发成片状脱落,初起为一个或数个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脱发区,直径约1—2cm或更大。若处于进展期,脱发区周围的毛发疏松,易拔出;恢复期损害边缘处毛发相当坚固,不易拔出。头发脱落后,头皮无炎症及萎缩,毛囊口清晰可见,也无自觉症状。2. 治疗方法
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32例,对照组单用复方甘草酸苷31例。两组患者年龄、病期、性别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2.1 治疗组32例,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以下三型辩证施治,一个疗程30天。服中药过程中同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3片,每日3次。2.1.1 血虚风燥型:患者12例,脱发时间较短,头发干燥,伴有不同程度的痒感,头昏,失眠,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数。治则:养血疏风,滋阴安神。方药:熟地15g,何首乌10g当归10g,丹参10g,生地10g,姜活6g,侧柏叶10g、丹皮12g,虫退6g,桑椹15g,菟丝子10g,麦冬12g,柏子红12g,五味子12g,水煎两次,混匀,早晚各一次分服,每日一剂。2.1.2 血瘀气滞型:患者8例,起病突然,头发成片脱落,病程较长或伴有头痛,胸肋痛疼,心烦易怒,夜梦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治则,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方药:桃仁10g,红花10g,赤药10g,川芎6g,当归9g,生地15g,丹参12g,夜交
藤15g,鸡血藤10g,柏子仁10g,水煎两次混匀,早晚各一次分服,每日1剂。2.1.3 肝肾阴溢型:患者12例病程较长,伴有头昏,目眩,失眠,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苔薄,脉细无力。治则:补肝益肾,滋阴养血。方药:熟地15g,何首乌10g,当归12g,白芍10g,川芎10g,菟丝子12g,怀牛膝10g,枸杞子10g,山茱萸10g,木瓜10g,姜活6g,水煎两次混匀,早晚各一次分服,每日1剂。
2.2 对照组单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一个疗程30天。两组患者均在每个疗程结束后复查,并记录其疗效,3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判定。
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脱发处毛发完全生长,未出现新脱发斑;显效:脱发区面积≥60%有毛发生长,且无新脱发斑;有效:脱发区面积≥30%—50%,有毛发生长,无新脱发出现;无效:经3个疗程治疗,脱发区毛发生长<30%或扩大。总有效率以痊愈+显效计。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4. 结果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中西医结合组与对照组治疗斑秃疗效的比较(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痊愈病例比较x2=6.99、p<0.01,总有效率比较
x2=5.08、p<0.02,均具有显著性差异。5. 讨论
现代医学对斑秃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有研究发现斑秃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是免疫性疾病,如目前主要倾向于自身免疫反应[4],其理由是斑秃患者常伴发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炎、白癜风、溃疡性结肠炎及结缔组织病等。刘
爱氏等[5]研究表明斑秃是一种遗传与免疫共同作用导致的不同程度淋巴细胞浸润,以毛囊周围cd4+广泛表达为特征的毛囊慢性炎症。而复方甘草酸苷具有免疫调节、抗炎及抗过敏作用。复方甘草酸苷成分为甘草酸一胺、甘氨酸及l-半胱氨酸等。甘草酸一胺是其有效成分,其化学结构与醛固酮的类固醇环相似,对肝脏类固醇代谢酶△4-5β-还原酶亲和力很强,可导致可的松和醛固酮灭火障碍,从而发挥其类醛固酮样作用。甘草酸一胺还能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白三烯等炎症因子,体外实验表明复方甘草酸苷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调节t细胞平衡,增强胸腺外t细胞的分化等[6]。中医认为斑秃属于“油风”范畴,《诸病源候论·鬼舐头》记载:“人有风邪,在于头,有偏虚处,则发秃落,肌肉枯死……或如钱大或如指大,发不生痒,故谓之鬼舐头”;《外科正宗·油风》云:“油风乃血虚不能随气荣养肌肤,故毛发根空,脱落成片,皮肤光亮”;《内经·六节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故本病多因肝肾阴亏,气血不足,腠里不固,风邪乘虚而入,风盛血燥,毛发失养;或肝气郁结,过分劳累,劳伤心脾,血瘀气滞,毛发失养;或因劳伤肝肾,肝血不足,肾精不充,毛发失养等所致。中医理论认为,毛发的生长,有赖于精和血。毛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不仅依赖于肾中精气充养,而且依赖于血液的濡养,故有“发为血之余”之说。依据中医理论将本组患者结合不同临床表现分为血虚风燥型、血瘀气滞型及肝肾阴虚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