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南京话对比探微
南京话的演变和现状
南京辖位于扬子江以南的江宁、溧水、高淳和位于扬子江以北的浦口、六合各郊区县,其中溧水县城、江宁、浦口、六合主要属江淮方言,溧水乡镇和高淳方言主要属吴方言,有些地区的方言如溧水、江宁的部分乡镇则介于两者之间。
外部差别
与江淮方言的差别
南京话和周围的江淮官话主要表现在语音差异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南京话的咸山摄一二等合并为一个韵“a~”,和普通话一样。但是周围的江淮官话仍然能够区分。例如:普通话和南京话中,“半”=“办”,“关”=“官”。而扬州话,淮安话里它们则不同韵。
2,南京话老老派有尖团之分,而扬州话与淮安话等则没有尖团之分。
影响
部分南京话字词图示
南京话音,明清的南京官话,加之六朝的金陵雅音,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形成了江淮官话中独立的南京小片方言,范围扩及苏南镇江、苏北、皖东滁州、马鞍山、芜湖等地。同时也对周边国家的语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比如在日本,六朝时期中国传入日本的语音主要是金陵雅音(又称吴音)。从江户时代到明治初年,日本官立学校和民间私塾所教的中国语都是南京话,直至明治九年(1876年)日本官方才转而使用北京话。在中原经历北朝统治以后建立隋朝,在金、元以后建立明朝,南京话都以古中原雅音正统的身份被确立为中国汉语标准音的主要依据,这深远地影响到直至今天的中国语言形态。南京早期属于吴地,本土语音本为已经初步汉化的中古吴语。晋代中原汉民衣冠南渡定都南京以后,中原雅音成为南京上层社会的用语。在以后的历代变迁中,南京语音也在发生变化。雅语和吴语融合,逐渐形成南方的江淮官话。在东晋时代,汉族正统朝廷及南迁汉民带来中原洛阳雅言,又称“士音”,金陵本地居民的语言称为“吴音”,又称“庶音”。此后中原雅言和吴音在金陵融合。南朝梁时学者顾野王着《玉篇》整理京师金陵雅音,即为中原洛阳雅音南下后与南京吴语的结合体3 。中国的国语正音在南北朝时期分为南北两支,主流上以南方的金陵士音为正统。隋朝统一中国定都长安,编著《切韵》,音系为江东金陵雅音和中原洛阳雅音的综合系统,因以南朝为正统政权而以金陵士音为重。唐着《唐韵》,沿隋《切韵》;宋编广韵,袭隋唐切韵、唐韵。宋为元灭,旋明灭元,明以古中原雅音为正,鉴于中原地区更多融合了北方少数民族,遂以由六朝金陵雅音演化而来的南京音为基础音系确立标准国语5,这便是通行中国直至近代的南京官话。明永乐年间迁都北京以后,北京官话也逐渐产生,作为国语正音的官话又再次分为南北两支。明代北京话是在元大都旧北平话的基础上,和移居北京的南京移民的南京话融合后形成,到清代又受到满语的影响。在整个明代,仍以南京官话为国语正音,北京官话通行范围小,地位低。清朝定都北京,南京官话仍然是清代官场和知识分子阶层的主流官话。雍正年间(1728年)清设正音馆,确立以北京官话为国语正音,北京官话的地位迅速抬升。到清末和民国初年的时候,北京官话的影响逐渐超过南京官话,最终在北洋政府时期以北京话为基础确立国语。作为汉语官方标准语的南京官话在民国时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南京话的演变和现状【优秀资料】
南京话的演变和现状【优秀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南京话的演变和现状南京话,又称南京官话,南京官话特指曾作为中国官方语言的以南京语音为标准的国音。
现代南京话主要通行于南京市主城11区、溧水县北部和句容市。
南京话在历史上长期是中国的官方语言。
明代及清代中叶之前中国的官方标准语一直是南京官话。
周边国家如日本、朝鲜所传授、使用的中国语也是南京官话。
明清时期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所流行的是以南京官话为标准的中国话,民国初年西方传教士主持的“华语正音会”,也以南京音为标准。
长久以来,南京话以其清雅流畅、抑扬顿错的特点以及独特的地位而受到推崇。
公元前南京自公元前495年筑城以来,迭经变迁;自东吴兴都起,成为江南之都;到晋朝五胡乱华后,京师南迁,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始成中华文化的中心。
南京话也在历代的变迁中演化。
南朝东晋定都南京,中原汉民带来雅言,流行于上层社会和知识阶层,又称“士音”。
南京本地居民语言为吴语,又称“庶音”。
雅言和吴语逐渐融合成为金陵雅音,为南朝宋、齐、梁、陈四代所袭。
自东晋起,南京音以古中原雅音的正统嫡传身份受到政治上和文化上的推崇,在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也流传到周边国家。
明朝明代建都南京,由六朝金陵雅音演化而来的南京话成为确立国家官话标准语的基础音系,这就是通行中国直至近代的南京官话。
明、清时代因作为汉语正音,南京话相对比较稳定。
民国民国以来,南京城区语言的格局发生了较多变化。
长久以来,南京话以其清雅流畅、抑扬顿错的特点以及独特的地位而受到推崇。
即便到了清末,在上海滩依然有“申话不如京话好,南京土白更堪嘉”的说法。
清末汉语拼音的创制者卢戆章,仍然倡议以南京话为“各省之正音”。
近百年来,南京城区语言的格局发生了较多变化。
影响部分南京话字词图示南京话音,明清的南京官话,加之六朝的金陵雅音,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形成了江淮官话中独立的南京小片方言,范围扩及苏南镇江、苏北、皖东滁州、马鞍山、芜湖等地。
南京方言态度差异研究
南京方言态度差异研究
南京方言态度差异研究
本文旨在研究南京方言随社会的发展所发生的变化,目的是说明语言态度也存在着"进行中的变异"的问题,而这些变化是可以在社会调查中得到显著表现的.本文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支撑,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做数理分析,从样本推断总体的情况,研究南京方言态度正在经历的差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社会因素.研究的结果有一定的效度和信度,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从中可以窥察我国其他方言在语言态度上的趋势和影响因素,并可以在语言多样性保护、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及方言保护的工作中引起对语言态度研究的深入.
作者:王萍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文系刊名: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英文刊名:MODERN CHINESE 年,卷(期):2008 ""(9) 分类号:H1 关键词:语言态度语言行为年龄性别统计检验。
南京方言单字调声学语音实验研究
南京方言单字调声学语音实验研究作者:顾艳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35期摘; ; 要:近年来,全国各地以方言为特色的节目逐渐走俏,以南京为例,除了老牌南京方言电视节目《听我韶韶》外,还涌现出了一批如“红南京”、“硬腿子”等活跃的新媒体栏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方言词汇、语音等研究。
南京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江淮方言洪巢片,前人的研究多使用口说耳辨的传统方法对南京方言声调进行研究。
本文将使用科学的声学实验的方法,对南京方言声调进行研究。
关键词:南京方言; ; 声调; ; 实验研究一、方言地及方言概述南京是江苏省会,位于江苏省西南部,东面与仪征、句容、溧阳三市相接,北面同安徽省天长市交界,南面有安徽省郎溪县、宣城市,西面与安徽省来安县、滁州市、全椒县、和县、马鞍山市及当涂县相邻。
[1]南京市现辖十一区,分别为玄武、秦淮、鼓楼、建邺四个城区,雨花台、栖霞、浦口、六合、江宁五个郊区,溧水、高淳两个后设区。
根据刘丹青1995年的调查,最老派的南京方言指城南80岁(今100岁以上)老者的方言,最显著的特点是分尖团。
老派是指55至80岁(今80—100岁左右)的城南方言,内部差异较大,城北只有部分老年人使用老派方言。
新派指25—55岁(今45—80岁左右)的城南方言,城北大部分老年人也接近这一派。
最新派指25岁以下(今45岁以下)城南人方言,内部差异不大,城北中年以下及外来居民该说南京话也接近这一派。
一般老南京话包括前两种方言,新南京话则指后两派。
[2]南京方言共五种声调,分别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
南京方言声调的特点是保留短而尖的入声,除平分阴阳以外,上、去、入皆不分阴阳。
声调研究始终是南京方言研究的重点。
表1列出了南京方言单字调研究的主要成果。
研究者们对南京方言单字调形的看法基本一致:阴平为降调,阳平为升调,去声为平调,入声为促调。
但也有争议:上声的调型究竟是曲折调还是平调,各家看法不一。
早期实验研究发现去声声调形均为降调,但口说耳辨的结果均为平调。
三十年来的南京方言研究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Vol. 8 ,No. 1 Jan. , 2011
三十年来的南京方言研究
刘 顺
( 南京审计学院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5 ) 摘
语音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入声、 轻声、 儿化和变调上, 语音的 要: 三十年来南京方言研究中 ,
自从鲍明炜先生考察了上个世纪圆园年代至年代南京方言语音向普通话的靠拢情况之后三十年已经过去了而这三十年是我国社会飞速发展的三十年南京市的人口结构行政区划等发生了重大变化普通话吴方言外来语对南京方言的发展演变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出现了老派南京话和新派南京话新老派南京话之间的差异及形成原因至今还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因此这些都是今后我们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8 ] — — 言的轻声和入声》 、 柏莹的《轻声性质探赜— [9 ] 以南京方言轻声为例 》 和《轻声音高模式的特 [10 ] — ——以南京方言轻声和入声音变为例 》 、 性— 《南京方言儿化合音的演化与语法意义的磨 黄进
音系系统。20 世纪 50 年代, 全国各地进行了一 次大规模的方言普查, 南京方言音系的调查成果
出现的位置, 即主要出现在某些后附性位置, 如后 缀、 后附性虚词、 重叠式的后字、 一些常用双音节 复合词的后字等。 轻声的作用在于辨义、 构词或 [9 ]157 159 、 、 。柏 构形 表明语法性 质 表 达 色 彩 意 义 莹的文章是近年来讨论南京方言轻声问题比较全 面深入的研究成果。黄进对南京方言儿化现象进 老派和 行了详细地讨论。 她通过对城南和城北、 新派儿化音的实际调查, 详细描写了南京方言儿 化的语音事实, 剖析了儿化音发音机理, 分析了儿 化音的演变过程, 并指出了南京方言儿化音的语 法功能。同时, 她还就老派城南方言儿化与老派 城北方言儿化的异同以及与新派南京方言儿化的 描绘出南京方言儿 区别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讨论, 化的不同分布和基本面貌
南京话演变和现状
南京辖位于扬子江以南的江宁、溧水、高淳和位于扬子江以北的浦口、六合各郊区县,其中溧水县城、江宁、浦口、六合主要属江淮方言,溧水乡镇和高淳方言主要属吴方言,有些地区的方言如溧水、江宁的部分乡镇则介于两者之间。
3,老派的卷舌音zh,ch,sh r有区分,如:“张”与“脏”,“竹”与“足”都不同音。而新派的卷舌音只出现在i和e前。如:“迟”和“词”能区分,而“张”和“脏”不区分。
4,老派的an,ang不能区分,如“关=光”,而新派受普通话的影响,则能够区分。
5, 普通话中读e的非入声麻韵字今天的年轻人都读成如普通话的e,而老派则读[E]或[EI];普通话里读e的果摄字,老派都读[o],而新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有时候两个南京人相互对话,都认为对方不是纯正南京人。城北的下关话和市中心的话有小区别,而出了中华门,差异更加明显。江宁郊区的话和南京城区话就不是一个味了,所以江宁人说话常常被南京人说“土”。同样地,江北的六合,江浦说话也和城区有一些差异,而更接近滁州地区的江淮口音。江浦话“去”说成kei,而南京话则直接照普通话读成qu。有时候同一个字,在南京的不同地方,读音也不相同。
阴平:31帮端今西花灰江哥播
阳平:13明林黄移台林回王纯
上声:22˨米摆假悔鲁港蟹里敏
去声:44˧动静弄痛病重信卫练
入声:5ʔ˥黑白赤脚接吃喝乐铁
其他
南京话阴平的调值近于北京话的去声,反之亦然。阳平和上声字与北京话几乎无差别。除此规则之外,南京话亦有一些连续变调现象:
上声字后有阴平字时,转为阳平,如老(ㄌㄠˊ lao)师,简(ㄐㄧㄢˊ jian)单,打(ㄉㄚˊ da)工, 小(ㄒㄧㄠˊ xiao)张, 广(ㄍㄨㄤˊ guang)东.
影响
部分南京话字词图示
南京话音,明清的南京官话,加之六朝的金陵雅音,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形成了江淮官话中独立的南京小片方言,范围扩及苏南镇江、苏北、皖东滁州、马鞍山、芜湖等地。同时也对周边国家的语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比如在日本,六朝时期中国传入日本的语音主要是金陵雅音(又称吴音)。从江户时代到明治初年,日本官立学校和民间私塾所教的中国语都是南京话,直至明治九年(1876年)日本官方才转而使用北京话。在中原经历北朝统治以后建立隋朝,在金、元以后建立明朝,南京话都以古中原雅音正统的身份被确立为中国汉语标准音的主要依据,这深远地影响到直至今天的中国语言形态。南京早期属于吴地,本土语音本为已经初步汉化的中古吴语。晋代中原汉民衣冠南渡定都南京以后,中原雅音成为南京上层社会的用语。在以后的历代变迁中,南京语音也在发生变化。雅语和吴语融合,逐渐形成南方的江淮官话。在东晋时代,汉族正统朝廷及南迁汉民带来中原洛阳雅言,又称“士音”,金陵本地居民的语言称为“吴音”,又称“庶音”。此后中原雅言和吴音在金陵融合。南朝梁时学者顾野王着《玉篇》整理京师金陵雅音,即为中原洛阳雅音南下后与南京吴语的结合体3 。中国的国语正音在南北朝时期分为南北两支,主流上以南方的金陵士音为正统。隋朝统一中国定都长安,编著《切韵》,音系为江东金陵雅音和中原洛阳雅音的综合系统,因以南朝为正统政权而以金陵士音为重。唐着《唐韵》,沿隋《切韵》;宋编广韵,袭隋唐切韵、唐韵。宋为元灭,旋明灭元,明以古中原雅音为正,鉴于中原地区更多融合了北方少数民族,遂以由六朝金陵雅音演化而来的南京音为基础音系确立标准国语5,这便是通行中国直至近代的南京官话。明永乐年间迁都北京以后,北京官话也逐渐产生,作为国语正音的官话又再次分为南北两支。明代北京话是在元大都旧北平话的基础上,和移居北京的南京移民的南京话融合后形成,到清代又受到满语的影响。在整个明代,仍以南京官话为国语正音,北京官话通行范围小,地位低。清朝定都北京,南京官话仍然是清代官场和知识分子阶层的主流官话。雍正年间(1728年)清设正音馆,确立以北京官话为国语正音,北京官话的地位迅速抬升。到清末和民国初年的时候,北京官话的影响逐渐超过南京官话,最终在北洋政府时期以北京话为基础确立国语。作为汉语官方标准语的南京官话在民国时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老南京话大全
老南京话大全l、多大事(满不在手)2、稀奇巴啦(有啥了不起)3、小气巴啦(说人小气)4、吓人巴啦(不屑说别人吓人)5、神气巴啦(蔑视别人成绩)6、鬼糊鬼(不用心)7、抬腿(离开原地)8、邋里邋瓜〔不讲卫生)9、湿搭子(喜欢和人套近乎)10、拾里八搭(喜欢瞎搭话)11、雾躁(天闷热)12、好吃歹吃(拼命吃)13、古里古怪(脾气不好)14、阿是啊(是不是)15、韶得不得了(话太多)16、啰里巴嗦(说话不得要领)17、犯嫌(惹人讨厌)18、呱呱(脚天)19、撑死了(吃得太饱)20、乖乖隆地咚(赞叹)20、死走(赶人走)21、小头鬼(办事不大方)22、花头精(滑头、小聪明)23、呵使的(不屑一顾)24、赖痞子(耍无赖)25、龙里隆冬(老了)26、不对箍子(说话办事不对路)27、黑漆嘛乌(夜黑得很)28、假嘛(假模假样)29、兴得一头核子(得意态形)30、五二歹鬼(专讨人便宜)31、人五人六(混得像个人样)32、不三不四(不正经)33、小儿科(小气)34、酸不啦叽(说话办事不爽快)35、斯儿(先生)36、等一刻(等一会儿)37、五郎神(太放肆)38、刷刮(做事漂亮、利索)39、癔怪(打扮过分,难看)40、小把戏(小孩)41、擂堆〔不会做事)42、兮大流干(漫不经心)43、吵窝子〔吵架)44、木骨、木里十骨(粗心,莽撞)45、胎气〔大气、够意思)46、骨怵(难看不舒服)47、瘆人(看起来害怕)48、嘎鼓(不好交拄)49、流尸(不务正业)50、跩样(像鸭子走路一样得意)51、冇冇了(没有了)52、烧包(炫耀、卖弄)53、屁儿汤(卖嘴皮子)54、抬麦子〔捡便宜)55、瓦一勺子(扮一把)56、有两把刷子(有点本领)57、不上路子(不按规矩办)58、宰凯子(坑害不懂之人)59、篓子(水平差)60、大萝卜(憨厚、实在)61、悠着点(慢慢来)62、公鸡头(小男孩)63、炮筒子(直性子)64、闷头鸡(不大说话性格内向)65、小兵癞子(地位低的人)66、老油子(资格老、倚老卖老)67、嘎扎窝(腋下)68、手指抹头(手指)69、肚脐儿(肚脐)70、活丑(办事遇尴尬,出洋相)71、捞痞子(抵赖)72、笃定(肯定)73、歇得了(不成功)74、刮刮叫(很好)75、宜当(舒服)76、绝对(好极了)77、革革正正(穿衣整洁)78、挤挤杠杠(说话冲人不合群)79、小奸小坏(尖刻、耍心眼)80、海里胡天(不着边际乱吹牛)81、少一窍(不会做事,愚钝)82、啬皮格儿(斤斤计校)83、老嘎嘎(做事老到)84、手到摘拿(很有把握)85、嘀嘀嗒嗒(做事太施拉)86、毛里毛糙(粗心)87、洋乎〔骄傲)88、硬正(不求人)89、热燥(热闹)90、二胡(有点傻气)91、踩屎(例霉)〕92、活得儿(过一会儿)93、筋瘦鬼(人太瘦)94、几钱(多少钱)95、多展子(什么时候)96、晓迪(知道)97、俄过(相差)98、来斯(好)99、肉头(固执、不听话)100、二半料子(半桶水)101、马急(马上)102、咋乎〔虚张声势)103、不出趟(怕难为情)104、正儿八经(貌似公允)105、姨里姨娘(娘娘腔说话)106、抖抖呵呵(害怕、担心)107、纰漏筒子(尽出差楷)108、鬼觑(行为诡秘)109、神头鬼脸(形容人神气)110、鬼画符(乱涂乱画)111、捣鬼(说私话)112、格是(是不是)113、二五郎当(做事出格)114、人来疯(小孩见来人兴奋)115、糊得人(骗人)116、脏乌(乱来)117、将将好(正好)118、烦不了(不想了,就这样干)119、作骰子(骗人、设假)120、不胎气(为人不真诚)121、邪头八角(刺头,喜欢搞乱)122、不作兴(不应当)123、将就(凑合)124、鼻涕捏子(手帕)125、里外里(豁出去了)126、吃包子(吃亏)127、不能急了(忍无可忍)128、乖乖(赞叹)129、五歹〔质量差,人不好)130、呵儿屁(拍马屁)131、颠了(悄然离去)132、会摆(善作秀)133、骚包(喜欢卖弄)134、夹生(不合群,脾气古怪)135、喉咙管儿太深(贪得无厌)136、跟屁虫(跟人后低三下四)137、算个户头(有一席之地)138、鼻子不来风(气得厉害)139、没得哈气(奈何不了)140、抹不直(心里疙瘩解不开)141、歹理(数量多)142、花你(戏弄诓骗人家)143、鸡头果(小个子)144、刮鼻子(挨批评)145、小炮子子(小孩)146、甩子(不正经)147、脏死巴堂(脏、乱)。
新南京话语助词略述
大舞台大182摘要:赵元任先生曾将京、苏、常三地的语助词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其中分类、列举都非常详细,值得我们参考研究。
本文以新派南京方言的语助词为研究对象,参考赵先生的分析研究,对其进行增补略述,以求增加一些参考要素。
关键词:语助词;南京方言;赵元任赵元任先生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对京、苏、常三地的语助词做了详细的分类和介绍。
此文参考赵元任先生的分类,对南京方言的语助词再次探讨,列举新派南京方言中的语助词,对赵先生的比对进行增补略述。
一、“啊”“喃”“噢”1.在一般问句中,与普通话的“啊”字同义,可用“啊”“喃”,不区别意义。
(如:那你自己阿来啊?/那你自己阿来喃?)一般说来,选择问句的前一句只用“喃”,后一句皆可,使用习惯多与南京话语调普遍是一种降调有关,问句在末尾处有一个升调,而一般不会在一个句子里有两个升调,所以一般只在选择问句的后一句用“啊”。
(如:是今天去喃,还是明天去喃?/是今天去喃,还是明天去啊?)名词作问句时,只能用“喃”,如果换成“啊”,表达的意思不同。
(如:刘顺喃?表示刘顺在哪儿。
/刘顺啊?用在有人来访或来电时,还未见到对方或还未确定对方是谁的时候问的话。
/你喃?表示征求你的意见。
/你啊?有一种“原来是你啊”这样的意思。
)2.在普通话用ma吗作问句时,南京方言大多数使用的是“啊”,似乎在南京方言中没有“吗”这个语助词。
且南京方言的是非问句的格式为阿V,句末用“啊”而不用“吗”。
赵先生说北京话用“吗”,是偏重肯定答案的,南京方言均用“啊”。
(如:你阿知道啊?/阿是本来有的啊?)3.在表假设的意义中,相当于普通话“ne呐”。
(如:要是突然下雨了喃,那就……)赵先生指出,这种假设问句如果句末用“么”,则完全没有疑问的意味。
在南京话用“喃”,却也并没有多少疑问的语气在其中,仅表达一种假设的可能性。
在表示设想的句子中,普通话里用“呐”,南京方言中用“噢”,带有一种警示、嘱咐的口气。
(如:这个很危险噢!)4.在表示“还”“还不”的时候,普通话均用ne呐。
南京方言宕江两摄入声韵的共时变异及历时演变研究_顾黔
老( 1 6 人) 中( 1 6 人) 青( 2 0 人) 少( 1 5 人) 平均百分比
〔 2〕 本 文 选 择 宕 江 两 摄 入 声 韵 日 半个世纪以来 , 南京大学进行过几次关于南京方言的集中调 查 。
分四个年龄段进行实地田野调查 , 讨论正在进行中的音变和变异 。 例字如下 : 常用字 4 0个, 薄、 膜、 幕、 摸、 托、 落、 乐快~、 作、 错、 凿、 昨、 各、 搁、 鹤、 恶 宕开一 博 、 雀、 嚼、 削、 着、 勺、 弱、 脚、 约、 药 宕开三 略 、 扩 宕合一 郭 、 桌、 戳、 捉、 镯、 觉~ 得、 确、 壳、 岳、 乐音 ~、 学、 握 江开二 剥 、 、 、 本次调查从 2 中( 青( 0 1 3年2 月 开 始 至 3 月 结 束。 分 老 ( 6 0 岁 以 上) 4 0 岁 ~5 9 岁) 2 4 岁 ~3 9 、 岁) 少( 四个年龄层 , 计6 男9 人 , 女 7 人 。 中年 1 男7 人 , 女9 1 6 岁 ~2 3 岁) 7 人 。 其中老年 1 6人, 6人, 人 。 青年 2 男1 女1 男7 人, 女 8 人。老、 中、 青发音人要求世居南京 , 至少 0人, 0人, 0 人 。 少年 1 5人, 三代 。 少年组为考虑家庭因素对语言的影响 , 选取三代世居南京 、 父母一方世居南京 、 父母双方均非南 京人三种情况 , 但发音人本人须在南京出生 、 成长 。 调查区域涵盖南京主城区及近郊 , 由于大规模拆迁 , 人口变动剧烈 , 我们发现地域差异对南京话的影响正逐步减弱 。
〔 1〕 淮官话 。
南京历来是重要的物资 、 人员集散地 , 人口流动频繁 。 近年来 , 随着教育普及 , 城市化进程加速 , 普 通话大力推广 , 南京方言发生了巨大变化 , 其方言入声阴阳对立早已消失 , 现只有一个入声 。 中古全浊 声母在南京方言早已清化 , 演变规律与北方官话完全一致 : 平声送气 , 仄声不送气 。 本次旨在探讨南京方言宕江两摄入声韵的共时变异及历时演变 , 声母的演变情况与本文主旨关系 不大 , 此不赘述 。 本文选择音读情况复杂的宕江两摄入声韵 , 从这些成系统的共时变异 , 探讨其对应的 语音层次 , 讨论形成语音层次的原因 、 方式 、 规律和发展趋势 。
简析南京方言从吴方言到江淮方言的历史变迁
简析南京方言从吴方言到江淮方言的历史变迁摘要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经历了千年变迁,历史上有六朝古都之称。
而南京方言也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南京方言目前属于北方方言下的江淮次方言,然而根据史料记载,南京话在魏晋时期以及魏晋以前都是隶属于吴方言的。
本文从南京方言的起源开始,通过史料记载的纵向对比和其语言特点与周围的吴方言的横向对比,在几个重点历史时期找出南京方言的历史变迁,论证南京方言是由吴方言向北方方言转化的。
并探求出影响南京方言转变的外部原因,分析南京方言的现状,寻求保护南京方言的方法。
关键字吴方言;江淮方言;历史变迁;语言融合一绪言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与北京、安阳、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同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七大文化古都。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在今天南京的中华门西南侧建城,开创了南京的城垣史,迄今已有2471年。
公元3世纪以来,先后有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史称六朝)以及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共10个朝代和政权在南京建都立国,留下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南京地理位置优越,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依钟山而扼长江。
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称。
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地理位置的南京,其文化和语言也经历了漫长的变化,根据史书记载和后人的推断,南京话最早是属于吴方言的,而目前南京话被划分为北方方言下的江淮次方言,这其中的变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还原历史面貌探求个中缘由并提出可靠有力的证据。
而追溯南京方言的变迁和发展也对现代南京话的保护与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二南京方言的历史演变商代末期,周太王之子泰伯、仲雍来到江南建立吴国,以今天苏州为都城,逐渐发展壮大,领长江下游两岸地区。
春秋时期吴国强大,向北扩张,最早的南京城在这种情况下建立。
据《建康实录》里记载:“越王筑城江上镇,今淮水一里半废越城是也。
”淮水指秦淮河,废越城在今南京中华门外右侧,越城筑于周元王四年,这是南京城最早的起源。
新、老派南通话的语音差异
新、老派南通话的语音差异薛雯【摘要】Usin g field survey method, this paper collects and analyzes vocal samples from young, old and mid-aged Nantong people. Results show that labiodentals [v] friction has not been clearly; the given Conso-nant of new dialect is pronounced [t]; Nimu character [n] is changed into a new breed of [n]; tongue teeth fric-tion tends to disappear; Jianmu characters [k] is changed into a new breed of [tc]; individual Shumu, Xiamu and Yimu characters have differences in pronunciation. In the finals, the new breed of the [ya] [yɑ] merge in to [ ya ] . In terms of tone , new and old-fashioned Nantong dialcets have no clear differences except rare char acters.%文章采用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采集了老、中、青三代南通人的语音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声母方面,新派南通话的唇齿音[v]摩擦已经不明显;部分定母字上,新派受普通话影响读作[t];泥母字由老派的[捱]转变为新派的[n],舌齿间的摩擦趋于消失;见母字由老派的[k]转变为新派的[諬];个别书母、匣母、疑母字上也存在着新、老派的读音差异。
南京话中的谐音
南京话中的谐音南京方言中的谐音现象周质文化学化工学院学号:1012920421.前言我的家乡南京的方言是南京话,在学术上属于官话大区江淮官话的洪巢片中的宁庐方言中的南京小片。
南京话是一种变化极快的方言,据我父母说,他们已经不能完全听懂纯正的老南京话,我是听都没听过老南京话。
虽然新南京话和老南京话有较大差别,但是是一脉相承的。
提到南京话中的谐音,我第一想到的就是:我经常说对我妈说:“当然了!”我妈就会回我一句:“当(单)然,我还双然哩!”当然,这个是个个例,也许只有我妈这样说。
下面我从地名,民俗和歇后语三个方面来谈一谈南京方言中的谐音现象。
2.地名中的谐音2.1因为谐音而出名的“大小锏银巷”不管是“大锏银巷”还是“小锏银巷”,因为谐音极像“大贱人巷”、“小贱人巷”和“大奸淫巷”、“小奸淫巷”,因此经常在网络上被网友拿出来作为聊资;其实“锏银巷”的由来非常有典故,所谓“锏”,是指明代的一种兵器;所谓“银”,是指明代的“银作坊”;“锏银巷”即指明朝军队的军械作坊。
“大锏银巷”最近一次在网上非常出名应该是著名的谜案《南大碎尸案》,因为抛尸地点就在大锏银巷13号,因此还有很多热爱福尔摩斯的朋友去现场侦查破案,再次让“大锏银巷”名噪一时。
2.2被谐音代替的不吉利地名在珠江路东段南侧,西华巷北端,有个“庭市桥”居民区。
其实,庭市桥那里原本叫做“挺尸桥”,相传明太祖驸马梅殷反对朱棣篡位,被害于那里的桥上,因此叫做挺尸桥。
据我听祖辈说老南京话中说睡觉叫做“挺尸”。
后人觉得这个名字实在是令人害怕,也不吉利,就取谐音改成“庭市桥”了。
情况类似的还有绫庄巷。
据载,这里原称“灵床巷”,居者恶之,故改为今名。
另外,渊声巷起初叫“怨声巷”,相传此处低洼,雨天泥泞不堪,行人怨声载道,谐音成地名。
中华门内糖坊廊和长乐街其实是一条街的两段,老城南人则统称为“篾街”。
为何叫篾街呢?因为在明朝这里曾经叫“灭街”,后来取其谐音。
又为何叫“灭街”呢?一说因一户人家扎了大脚妇人的彩灯,朝廷认为是嘲讽皇后马娘娘的大脚,派锦衣卫枉杀一整条街的人,因此叫“灭街”;一说元朝官员福寿及部下在元亡时不愿投降,纷纷举家自尽,整条街大小人口灭绝;还有一说:元朝三山王率兵在此抵抗朱元璋,全军覆灭,故名。
南京方言程度副词研究
2018年13期总第401期ENGLISH ON CAMPUS南京方言程度副词研究文/戴雯君 鲁艺 任荟翠 徐付婕 张嫣【摘要】据史料记载,南京方言在东晋之前属于吴方言。
东晋永嘉之乱后,晋室南渡,南京方言也逐渐由吴方言演变成为江淮方言。
对于南京方言的研究由来已久,可是学者们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对语音的描写和发展演变上。
相对而言,南京方言的词汇和语法却少有系统研究,并且很少有学者对南京方言中的任何一个词类进行过深入的探讨。
有鉴于此,本文将对南京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进行研究。
【关键词】南京;方言;程度副词【作者简介】戴雯君(1996- ),女,汉族,江苏无锡人,大学在读,宿迁学院;鲁艺(1997- ),女,汉族,江苏盐城人,大学在读,宿迁学院;任荟翠(1996- ),女,汉族,江苏宿迁人,大学在读,宿迁学院;徐付婕(1997- ),女,汉族,江苏扬州人,大学在读,宿迁学院;张嫣(1997- ),女,汉族,江苏镇江人,大学在读,宿迁学院。
一、南京历史地理概述南京简称宁,是江苏省省会,地处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
全市下辖11个区,总面积6587km²。
东接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南靠宁镇丘陵,西倚皖赣山区,北连江淮平原。
南京又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城市,是中国东部战区司令部驻地,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也是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重要节点城市。
1993年在南京汤山镇发现了“南京人”头骨化石,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南京地区的人类活动。
经鉴定,至少可以追溯到35万年以前。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命范蠡在城南的长干里筑造越城,南京古城的建城历史便开始于此。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于石头城筑金陵邑,南京也因此得名金陵。
公元229年,孙权迁都建业(今南京),史称东吴或孙吴(229~280年),改秣陵为建业。
公元317年,司马睿建都于此,称为东晋(317~420 年)。
南京话与普通话有什么区别
南京话与普通话有什么区别声调南京话阴平的调值近于北京话的去声,反之亦然。
阳平和上声字与北京话几乎无差别。
除此规则之外,南京话亦有一些连续变调现象:上声字后有阴平字时,转为阳平,如老(ㄌㄠˊláo)师,简(ㄐㄧㄢˊjián)单,打(ㄉㄚˊdá)工, 小(ㄒㄧㄠˊxiáo)张, 广(ㄍㄨㄤˊguáng)东.阳平字后跟入声字,转为上声,如无(ㄨˇ wǔ)敌,团(ㄊㄨㄢˇ tuǎn)结,权(ㄑㄩㄢˇ quǎn)力, 同(ㄊㄨㄥˇ tǒng)学,韩(ㄏㄢˇ hǎn)国, 回(ㄏㄨㄟˇ hǔi)族. 后跟轻声亦然(南京话里轻声与阴入调值几乎一样,仅轻重不同),如毛(ㄇㄠˇ mǎo)病,笼(ㄌㄨㄥˇ lǒng)子,姨(ㄧˇ yǐ)娘, 麻(ㄇㄚˇ mǎ)烦.「轻声」有时亦被认为是由舒声促化而来.南京话两入声字相连, 前一个有时变为上声, 如十一,十六,十七,十八, 一百, 一切, 不一样, 不必, 不一而足, 没得 (即「没有」), 良莠不一(「不」变调), 十恶不赦(此词的,「不」皆变调),等等. 「一」后接一入声量词如「一叠」「一列」「一匹」,「不」后接入声动词或形容词如「不哭」、「不出去」、「不足」、「不俗」属此类. 此类例子不很多,因较多情况下两入声字相连并不变调. 比如,如果“十一”做数词“十”变上声,如果“十一”指日期十一国庆节,则“十”不变调,还是入声。
南京话两上声字相连成词,前字变阳平,这和普通话一样, 如“广场”“广”变阳平。
此外尚有一些不规则的变调如这些,那些,文读为ㄒㄧㄝˇ xiě, ㄒㄧㄝˇ(白读中「些」读为促音). 去声字后跟入声字,有时亦转为上声,如第(ㄉㄧˇ dǐ)一,第六,第七, 第八,第十.声母部分人声母z、c、s和zh、ch、sh不分。
所有人声母l、n不分。
部分人韵母i、ü不分。
韵母(略)[编辑本段]部分南京话1、风的南京话读音?车的南京话读音?风是读fen;车是读...cer```2、癔怪,曾见于《红楼梦》一书,南京话的两个意思分别是?癔里巴怪,又是什么意思?癔怪就是恶心、令人作呕、变态、色情的意思...癔里巴怪就是加强版,强调3、公交车司机每到一个人少的小站会问:啊下……这两个字的意思是?南京话中‘啊’字是哪个字的变音?要不要下;“还”的变音4、你到哪过Ki啊……翻译成普通话为?你到哪边去啊?5、罗嗦用一个经典的南京字代替是?韶(shao)6、南京人说小婴儿用一个什么词?毛娃7、南京人如何说碗,用拼音打出来?wer8、你吃馄炖时最经典的一句问话是?哈要辣油啊?9、伯伯,南京话如何念?白白10、哥哥,南京话如何念?国国(guoguo)11、你站着别走。
南京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的优选论分析
去入
44.5→42.5
44.5→41.5
对质
入入
5.5→3.5
5.5→3.5
八角
上上
11.11→12.11
11.11→24.11
老卤
这里,我们首先看一看新南京方言
[1]刘丹青(1995)提出南京方言有七个两字组发 生连读变调,其中有阳平在轻声前的变调。本 文这里不涉及轻声前变调,因此只论及非轻声 前的六个两字组连读变调现象。
(5) a. 不允许低调尾与降调的声调
组合
*L.HL
*HL.HL *LL.HL b. 不允许高调尾与入声调相邻 出现
*H.H#
*LH.H *H.H *HH.H c.不允许两个低平调相邻出现
*LL.LL 在上述三条标记性制约条件中,(5a) 和(5b)是后字调对前字调的调尾有某种 要求。具体地说,在两字组中后字是降 调时,前字不可以是低调尾;后字是入 声调时,前字不可以是高调尾。(5c)是一 条典型的强 制性曲折原 则(Obligatory Contour Principle,简称 OCP),即新南京 方言不允许两个相同的低平调相邻出现。 与标记性制约条件相互冲突的是忠 实性制约条件。OT 认为语言变化必须是 最低限度的,即当而且仅当标记性制约 条件要求变化的范围内变化。就南京方 言两字组连读变调而言,触发变调的仅 仅是上述三条标记性制约条件,除此之 外该语言不允许任何的声调变化。另外, 南京方言与汉语普通话一样,前字可以 变调,但后字不可以变调。由此可以得 知涉及南京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的两条 忠实性制约条件以及这一方言两字组连 读变调的制约条件登记排列: (6) a. 忠实性制约条件
Bao(1990, 1999)等提出了包括调域在内
上声[−U, LL]
南京话漫谈
南京话漫谈造就南京在东南一带都市中,能杂糅南北文化,融汇东西习俗的原因很多,南京话就是很好的佐证。
南京是十朝故都,至今建城已两千多年。
由于地处要冲,山水之势险峻,易守难攻,便于政治家们一展雄才大略,加之深厚的人文资源和富蔗的物产,王者之气尽收。
所以历代的豪门望族唾涎不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政权屡更,致使人们遭受战乱苦楚不堪,为生存而颠沛流离,造成人员聚散频繁,语言因此也多次发生剧烈的变化。
东吴以前,南京地区的语言本属江东吴语区,晋永嘉之乱后,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史称建康,洛阳,山东,安徽等北方世家大族纷纷南下,在建康和周边地区建立了许多州,郡,县,南北方人们从此并居京邑,不仅影响到当地土著人的生活,习俗,文化传承,同时也第一次深刻的改变了当时建康纯江南语言音色。
南唐时期及北宋末,以汴洛人为主的人口迁入,元代蒙,维,藏,回南下进驻,明代朱氏政权江淮集团融入,历史上暂时的稳定与繁荣,一时间万邦来朝,举世交贺,推动了政治,文化,经济的全面发展。
南京的语言在同外界不断交往,相互影响,缓慢渐变之中,融会贯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语音,从此形成了南京地方话特有的基调。
清代统治集团带来的江淮官话以及太平天国时期闽,粤,汕,赣地方话随后穿插其中。
抗日战争中,侵华日军大肆屠杀,为避战火,南京人口锐减,纷纷逃散江北各处,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大批军,政,商,学各界以及外国使领馆人们大举涌入,一时间南腔北调云集,造成南京的方言更加复杂,特定的词汇,多重意义的语句,以及约定俗成,五方杂处的字音,成为辨别是不是南京人特有的乡音。
笔者试举一例,说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发生在文革中的一幕。
和我母亲在一起工作的杨妈妈(南京话:音麻麻)是一个地道的南京人,叫杨胡氏,解放前是煤行老板杨玉麟的第三房太太,穷苦人家出身,什么原因嫁到杨家不详,一生不识字,为人率直,喜欢打抱不平,敢说敢当,口没遮挡。
解放后参加工作,还是那个作派(习惯),因此得罪不少同事,六六年正值文革初期,他们店主任小高,(其父原是杨家煤行看门,过称的)。
南京方言宕江两摄入声韵的共时变异及历时演变研究
南京方言宕江两摄入声韵的共时变异及历时演变研究顾黔【期刊名称】《语言科学》【年(卷),期】2015(000)004【摘要】Nanjing has been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four Great Ancient Capitals of China where Wu dialect was originally spoken but later replaced by Jianghuai Mandarin due to the northern immi-grants’settlement in the Jianghuai area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of history.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iachronic age-based variations of the entering tone of Dang and Jiang rhyme classes (shè)in terms of phonetic data collected from seniors,middle aged,young adults and adolescents.In addition,it ana-lyzes phonetic levels of these sounds and discusses the means and stages of Putonghua’s intervention and diffusion into the Nanjing dialect,thereby to point out the possible evolutionary track and devel-opmental trend of the entering tone in the Nanjing dialect.%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其方言古为吴语,由于历史上多次北人南下,充实江淮间,现已演变为江淮官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话属于江淮方言 。 社会语 言学角度观之 ,南京市 区存在 老南京话和新 南京话之别 。新老 南京话在语音语 义方 面存 在诸 从
多差 异;这 些差 异 主 要 来 自于 外 来人 口的影 响 和 长期 以 来普 通 话 的推 广 ;新 老 南京 话 变化 又不 可 避 免地 对 南京 白局 和地 方 文
有关新老南京话研究的资料 第三 , 白局艺人寻求帮助 , 向 验 证之前的语音资料及网络研究资料 的正误;第四 ,利用方言 调查表等资料实地考察 , 进一步精准研究新老南京话 第五 ,
小组讨论 , 整理 归纳资料 , 得出新 老南京话语音、 语义差异 , 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 通过 在以上诸多环节中运用诸多 方法展开研究 , 笔者得 出初步结论如下:新老南京话主要在 语音和语义两个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
笔者以普通话的推广为背景以方言的保护为基本语境以新老南京话的比较分析为逻辑进路以实践调研为依托了解南京话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分析新老南京话的差异及其成因探讨新老南京话变化之影响呼吁继续保持南京话的独特性而不必向普通话靠拢以期更好地保护并使用南京话
新老 南煮话对 探微
汲 利
( 南京 师范 大 学 国际文 化 教 育 学 院 ,南京 2 0 0 9 1 8)
化 民俗 意识产生一 定的影响 。随着社会 发展 ,语 言不 断变化 ,老 南京话这个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慢慢消失 ,因此亟待
展 开 新 老 南京 话 对 比 研 究 , 以利 其 传承 与保 护 。
关 键 词 :方 言 南京 话
新南京话
演变而来的 , 其更接近普通话 , 因此也有人直接称其 为“ 南京腔普通话 ” 现在南京的年轻人 已经基本说不出地道 , 的南京话 , 他们所使 用的语言 即新南京话;而老南京话指的 是 “ 地道的南京话” ,俗称 “ 白话 ” ,其使用主要集 中在以中 华 门为 中心的城南地区 ,回溯 历史不难发现 , 老南京话正是 明清 两 代 南 方 官 话 的 代 表 方 言 。 随 着社 会文明发展 ,语言也在不断变化 ,南京话亦然 。 当今之时 , 老南京话这个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慢慢消
失, 分析南京话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基本原 因, 比研究新 、 对
老南京话 ,有助于南京话的传承与保护 。 2新老 南京话之差异 新老南京话 的对 比研究应从对其差异的研究开始 。 围绕 这个问题 ,笔者将研究过程与方法概括为下述五个方面:第
一
,
从广播 、电视节 目中收集语音资料;第二 ,搜集网络上
步规定 了普通话的适用范围 。可见 , 着社 会发展 ,国家通 随
过 立 法 大 力 倡 导 “ 广 普 通 话 ” 然 而 , 通 话 的推 广 与方 言 推 。 普
的保护 、使用并不矛盾 ,更不意味着必须消灭各种方言 ,相 反,由于普通话与方言有着不 同的使用场合和使用对象 , 尤 其是方言所体现的地方特色往往是普通话所无法 比拟的 , 所 以二者的并存与共同发展恰 恰是 必须 的。 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 将每年的 2 2 月 1日定为 “ 国际母语 日” ,其基本宗 旨即在于 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多语种化 。 笔者以普通话的推 广为背景 ,以方 言的保护为基本语境 ,以新老南京话的 比较 分析为逻辑进路 ,以实践调研为依托 ,了解南京话产生发展 的历史脉络 , 析新老南京话的差异及其成 因, 分 探讨新老南 京话变化之影响 , 呼吁继续保持南京话的独特性 , 而不必 向 普通话靠拢 ,以期更好地保护并 使用南京话 。
作 者 简介 :汲 利 ,女 , ( 9 5一 ) 江 苏 南京人 , 南京 师 范大 学 国 际文 化教 育 学 院 学生 。 1 9. 8 ,
M A蹦A 《糕 ; 篓
2 1语 音 方 面 的差 异 .
新老南京话在语音方面的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 , 即声调 部分和非声调部分。 声调是新老南京话 中变化不大的地方 。 南京话有五种声 调 ,调值是:阴平 3 ,阳平 1 ,上声 2 2 1 3 1 ,去声 4 ,入声 5 4 。
老南京话几乎完全遵循以上标 准 , 而新南京话 由于受到普通 话的影响 , 越来越接近普通话的声调调值 , 入声依然 保留 但
较好。如 ,“ ”“ 百 白… 北”在老南京话中是同音字 , 作入 读 声 ,但受普通话影响 ,新南京话则分别读作上声 、阳平 、上
声, 对应着北京话的 中古音无规律的入声归派现象 。 段的 ( 该
国 际 音标 表 示 不 出 来 ) 新老南京话非声调部分的变化则较为复杂 , 具体可 分为
1方言语境下 的新老南京话
众所 周知 , 地域 文化往往被喻为一个 民族的身份证 , 而 方言 则是地域文化 的重要载体和集 中体现 。历经世代发 展 , 方言本身具有 了独特的人文价值和语言魅 力。 所谓方言 , 其实是语 言的地方变体 , 指一个社会 内某一 地 区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 与一种 语言 中的标准语相 比较而 言, 方言在语音 、 词汇 、 语法等方面具有 自身的 明显特点 。 根 据性 质,我们可将方言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其 中,语 言 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 的变体 即地域方言 , 同一地域的 社会成 员因为在职业 、阶层 、年龄 、性别 、文化教养等方面 的社会差异而形成的变体即社会 方言 。 每个方言 区内部还可 能分为若干个次方言。学者们普遍认为 , 国主要有七大方 我 言 ,即北 方方 言、吴方言、湘方言 、赣 方言 、客家方言、闽 方言和粤方言 。其中 ,北方方言又分 为四个次方言 ,即狭义 的北方方言 、江准方言 、西 南方言和西北方言 。 南京话属于北方方言四个次方言之一的江淮方 言。 从社 会语言学角度观之 , 时至今 日, 南京市区并存着两种南京 话 , 即所谓的老南京话和新 南京 话。顾名思义 , 新南京话是 由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