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让教师实至名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人,让教师实至名归
作者:钱建兵
来源:《师道》2017年第01期
前段时间,看过网上一个视频后,心里颇不平静。
安徽亳州几名学生因交试卷的事情与老师起冲突,最后竟动手打老师。
作为教师,我在感到愤怒的同时,心里也不由产生一种挫败感。
无独有偶,几天后,媒体又报道了另一所学校学生群殴教师的事件。
这几年,家长、学生向老师施暴的事件频发,难怪有不少网友调侃,教师已成了高危职业。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事件会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直至被我们遗忘。
或许,过一段时间,某地会再次发生类似事件,如同这次一样,在我们心中激起小小的波澜,昙花一现后便不留痕迹地消去。
然而,如同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样,个案恰恰反映出教育中长期忽视的问题。
直视教育中的缺失,不沉浸于教育改革累累硕果而带来的自我满足之中,从而唤醒我们的反省意识,超越当下,才能让我们的教育少走弯路,才能避免如此恶劣的事件再次发生。
诚然,学校应该对这些学生的行为进行教育批评,严肃处理,让他们及时省悟,家庭教育更应及时采取弥补措施,但教师自己难道不应该深思吗?为什么有的学生会如此地恨老师、恨学校、恨学习?尽管向教师施暴的只是少部分学生,但如今我们自问能获得多少学生的尊敬,多少学生能在学校生活中获得幸福感呢?我想,很多教师自己是心虚的。
我们不要求教师获得怎样高的社会地位,但如果不被学生尊重,如何能直立于三尺讲台?如何能找到教师的尊严?这实际上反映了当下师生关系已发生了变化,昔日传统文化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道尊严已经一去不返。
师生关系的变化,反映的是一种社会现实。
当下,教师社会地位不高是个事实。
社会成员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教师不再是少数有文化的精英。
另一方面,读书无用也有一定的市场,这些观念影响了家长对教师的态度,这种态度又不可避免地影响给孩子,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显现出来。
当然,还有更深刻的原因。
随着《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以及大众传媒的曝光,各种侵害、侵犯学生权利的行为得到了遏制,教师、学生、家长的法制意识得到强化,这应该说是一种进步。
但师生关系却有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趋势,即泛化、模糊了“体罚”与“教育”的界线,学生犯错批评不得,一旦出事就“上纲上线”,都是教师挨板子,致使学校、老师在工作中小心翼翼。
于是,一种思想正在校园蔓延,将“不体罚”与“不管”划上了等号,并转化为一些学校教师的行动。
面对学生的一些违纪行为,教师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未成年人的心智尚未成熟,辨别、自控能力较弱,教师在管理、引导上畏首畏尾,使得他们无限膨胀,不少学生排斥一切外在的约束,以自我为中心,很少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问题。
管理的真空地带,师生之间难以接受、理解对方,在师生交往中逐渐形成了鸿沟,在一些学生心中,教师成了一个没有意义的空洞代号而已。
而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教师自身。
作为成熟的专业人员,教师应有能力处理好师生关系。
但当下,不少教师缺少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意识,教学中与学生的交流常常仅限于学习之内的话题,目光仅限于一个个具体可见的分数,很少关注学生的内心与需求,使教育局限在可见的现实活动层面,缺少对生命成长的关怀。
冰冷的分数难以维系师生之间的关系,一旦以成绩为纽带,必然压缩作为正常的社会人交往的时间与空间,致使人情味缺失,师生之间如同没有感情的机器在执行命令一样机械,单一。
联系单一,就没有足够的深度与广度,不足以支撑起教师的人格魅力及其身份象征。
师生关系逐渐淡薄、隔阂乃至产生矛盾也就不难理解了。
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好的教学便不再可能,更无幸福的教育生活可言。
可以说,师生关系就是教育。
一项研究表明,在好老师的12个特征中,有5项是针对师生关系的:对学生期望值高,公平对待每位学生,平易近人,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等。
那么,如何构筑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师生的交往,以尊重为前提。
尊重学生,才能维护和唤起学生内在的尊严感。
学生才会尊重别人,才会尊重教师。
对学生而言,有时对他人尊严的漠视,动辄就怒气冲冲,甚至大打出手,依靠外力来维护所谓的尊严,靠这种方式维护自己的尊严,恰恰是说明了他们不明白什么是尊严。
因为“尊严是一种把个体从现实世界中适当地超拔出来、任何时候都要有意识到并坚持自我成熟的人格的努力。
”(刘铁芳语)学生是未成熟的个体,学生的尊严感需要教师引导。
对于教师而言,学生有着与之平等的独立的人格,只有以宽广的胸怀悦纳对方,让对方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才能唤起其尊严感。
只可惜,大部分教师的坏毛病是只接受学习成绩好的、听话的学生。
成绩好,一俊遮百丑,容易获得教师的刮目相看,自然能获得尊严与成就感;成绩差,一叶障目,做什么事都不能得到教师的称赏,不能在教师、同伴之间获得正当的尊严。
既然教师不接纳学生,学生自然会排斥教师,师生之间也就很容易走向对立面。
仅仅以成绩取人,必然导致部分学生的边缘化。
这些在学习上被边缘化的学生,尤其需要其它方面的成功,才能维护其内在自尊的需要,因此,一些纪律问题便不可避免,包括试图破坏教师的威信,以显示自身的存在感。
相反,如果教师能够平等地接纳每一个不成熟的个体,特别是对于学习成绩不够优秀,或者偏离成长轨道的学生,能够给予必要的温情与体贴,不呵斥、不贬抑,不以“双差生”“学困生”的标签遮蔽其丰盈的内心,始终尊重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个体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始终以守望者的角色陪伴在其身旁,师生之间必定能产生心与心的碰撞与交融,学生也会尊重教师作为学业传授者与心灵启迪者的地位。
尊重学生,就是要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每个人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粗暴野蛮只能使它关闭得更紧。
《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小林校长,能以一种儿童的眼光看待儿童的行为,能够敏锐地察觉并理解儿童每一个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原因,最后才取得了教育的成功。
在理解儿童的基础上,才能指导儿童,达到解放儿童的目的。
理解学生,需要师生相互尊重,互相信任,需要教师本着真诚走进学生的内心。
范梅南说,“没有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成人和年轻人之间的关系因而丧失了他们教育学上的合法性。
”在范梅南看来,教师是学生的替代父母,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从父母与孩子的交往中得到一些启示?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是全方面的,孩子与教师也应当是全面的交流,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
在对物的世界过于迷信的时代,我们信奉“知识即美德”,但事实证明远非如此。
这种只关注外在的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显然
只是庸俗的教育,只能培养出来有知识没文化,有技能没修养的下一代。
因此,教师要关注人心,关心学生精神的成长,引导学生展开个人丰富的心灵生活,唤起学生对善、美的欲求。
特别是儿童阶段,是培养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最为关键的时期,直接影响了今后的发展。
精神发育的根培育得不好,后天将很难弥补。
精神的成长,是个体独立人格确立的必需。
因为个人的根本在于心灵。
给学生的心灵找到一条“归家的路”,让学生关注周遭的世界,让更多的向善的人和美好的事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这是教育应有的职责,也是教育区别于其它形式学习的所在。
要引导学生从根本上确立自我,教师最终还要关注学生长远的发展——人格、世界观的形成,一种稳定的信仰的形成。
如此的教师才谓之本源意义上的教师。
很多人回忆起自己难以忘怀的老师,记忆深刻的往往不是他的某一堂课,而是他打动学生的一句话、有趣的故事,或是一些富有个性的言行。
这其实体现了一种有深度的教育,因为抵达了学生心灵,促使其敞开了精神世界,因而学生终生铭记于心。
这些美好的体验,对他人格、信仰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是他人生成长的航标,是他一生幸福的底色。
教育如果漠视学生精神、信仰的培育,甚至完全漠视个人丰富的心灵生活,培养出来的学生,必定很容易在人生道路上迷失。
因此,教师的“名分”是需要教师自己去努力获得的,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主动去经营,教师唯有关注学生的成长,以促使学生敞开其精神世界为旨归,激发其生命世界的内在尊严,才能使自己成为学生心中一种有意义、有关联的符号,教师这一称谓才得以实至名归。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西亭小学)
责任编辑黄佳锐
实习生谢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