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王风.黍离 注音

合集下载

《诗经》(黍离,子衿,木瓜)原文译文赏析

《诗经》(黍离,子衿,木瓜)原文译文赏析

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注释】①黍:谷物名。

离离:成排成行的样子。

②稷,谷物名。

③行迈:前行。

靡靡:步行缓慢的样子。

④中心:心中,摇摇:心中不安的样子。

⑤噎(ye):忧闷已极而气塞,无法喘息。

【译文】地里黍禾长成排,稷苗长得绿如绣。

前行步子多迟缓,心中忧郁神恍惚。

理解我的说我忧,不理解的说我有所求。

苍天高高在头上,是谁造成这(指故国沦亡的凄凉景象)景象?地里黍禾长成排,稷谷扬花正吐穗。

前行步子多迟缓,心中迷乱如酒醉。

理解我的说我忧,不理解的说我有所求。

苍天高高在头上,是谁造成这景象?地里黍禾长成排,稷谷已经结了籽。

前行步子多迟缓,心中郁闷气埂咽。

理解我的说我忧,不理解的说我有所求。

苍天高高在头上,是谁造成这景象?【赏析】《黍离》选自《诗经·王风》,采于民间,是周代社会生活中的汉族民间歌谣,基本产生于西周初叶至春秋中叶,距今三千年左右。

关于它的缘起,毛诗序称:“《黍离》,闵宗周也。

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

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这种解说在后代得到普遍接受,黍离之悲成为重要典故,用以指亡国之痛。

《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诗作于东周灭亡后,一位周朝士大夫路过旧都,见昔日宫殿夷为平地,种上庄稼,不胜感慨,写下了这篇哀婉悲伤的诗。

又有分析认为未必是灭亡后的悲伤诗,只是在通过不同季节黍的变化来表达作者自己的心情。

这首诗在抒发对西周灭亡的沉痛时,首先出现的是生长茂盛的农作物,而庄稼生长的地方曾是宗周的宗庙公室。

这种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自然使诗人陷入悲哀之中,行进的脚步变得迟缓。

黍离

黍离

熟背并默写全诗 预习采薇
是什么原因让诗人如此忧郁悲怨却又
不能说出只有自己才清楚的“心忧” 的缘由?诗人究竟有没有相知者呢? 如果有,那相知者一定与诗人有着同 样的身份、同样的处境、同样的感触、 同样的难言的苦衷。现作为代表“对 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的一 个词。

这首诗在抒发对西周灭亡的沉痛时,首先出现 的是生长茂盛的农作物,而庄稼生长的地方曾是宗 周的宗庙公室。这种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自然使 诗人陷人悲哀之中,行进的脚步变得迟缓。三章反 复出现“行迈靡靡”的诗句,用脚步的迟缓引出心 情的沉痛。
先秦文学



【原文】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选自《诗经·王风·黍离》。黍离是诗经里的一首, 采于民间,是周代社会生活中的民间歌谣,基本产生于 西周初叶至春秋中叶,距今三千年左右。作者不可考。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 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 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最初称 《诗》,被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也称 《诗三百》。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 所以又叫“毛诗”。 它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 实主义的优秀传统。《诗经》里的内容,就其原来性质 而言,是歌曲的歌词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译文: 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生出苗儿来。缓慢地走 着,心中恍惚不安。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 我的人说我有所求。遥远的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 的呢?

诗经.王风.黍离 诗经.王风.丘中有麻 诗经.王风.君子阳阳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 注音

诗经.王风.黍离 诗经.王风.丘中有麻 诗经.王风.君子阳阳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 注音

shǔlí黍离bǐ shǔlílí,bǐjìzhī miáo 。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xíng mài mǐmǐ,zhōng xīn yáo yáo 。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zhīwǒ zhě wèi wǒ xīn yōu,bù zhī wǒ zhě wèi wǒ hé qiú。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yōu yōu cāng tiān !cǐ hérén zāi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bǐ shǔlílí,bǐjìzhī suì。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xíng mài mǐmǐ,zhōng xīn rúzuì。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zhīwǒ zhě wèi wǒ xīn yōu,bù zhī wǒ zhě wèi wǒ hé qiú。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yōu yōu cāng tiān !cǐ hérén zāi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bǐ shǔlílí,bǐjìzhī shí。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xíng mài mǐmǐ,zhōng xīn rúyē。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zhīwǒ zhě wèi wǒ xīn yōu,bù zhī wǒ zhě wèi wǒ hé qiú。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yōu yōu cāng tiān !cǐ hérén zāi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qiū zhōng yǒu má丘中有麻qiū zhōng yǒu má ,bǐ liú zǐ jiē 。

黍离·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黍离·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黍离·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作品介绍】《黍离》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中除了黍和稷是具体物象之外,都是空灵抽象的情境,抒情主体“我”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基于这一点,欣赏者可根据自己不同的遭际从中寻找到与心灵相契的情感共鸣点。

诸如物是人非之感,知音难觅之憾,世事沧桑之叹,无不可借此宣泄。

更多《诗经》欣赏文章敬请关注“”的诗经赏析栏目。

【原文、译文及注释对照】《诗经;王风;黍离》译注题解:周大夫行役路过宗周镐京,见旧时宗庙宫室遗址,黍稷茂盛,因悲周室颠覆,乃作此诗。

原文译文注释彼黍离离1,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2,中心摇摇3。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4?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5。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那儿的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粱刚发苗。

走上旧地脚步缓,心神不定愁难消。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

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那儿的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梁已结穗。

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事沉沉昏如醉。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

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那儿的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粱子实成。

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中郁结塞如梗。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

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

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1.黍稷(shǔjì 蜀记):两种农作物。

黍,小米;稷,高粱。

离离:行列貌。

2.行迈:行走。

靡靡:行步迟缓貌。

3.摇摇:形容心神不安。

4.此何人哉:致此颠覆者是什么人?5.噎(yē耶):忧深气逆不能呼吸。

【F-065】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诗经【王风-黍离】朗读课件

诗经【王风-黍离】朗读课件

解读续1
全诗共三章,每章十句。三章间结构相同,取同一 物象不同时间的表现形式完成时间流逝、情景转换、 心绪压抑三个方面的发展,在迂回往复之间表现出主 人公不胜忧郁之状,“三章只换六字,而一往情深, 低回无限” 。 诗首章写诗人行役至宗周,过访故宗庙宫室时, 所见绿油油的一片是黍在盛长,当年的繁盛不见了, 昔日的奢华也不见了。“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黍稷 之苗本无情意,但在诗人眼中,却是勾起无限愁思的 引子,于是他缓步行走在荒凉的小路上,不禁心旌摇 摇,充满怅惘。怅惘尚能承受,令人不堪者是这种忧 思不能被理解,“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 求”。这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尴尬,这是心智高于常 人者的悲哀。这种大悲哀诉诸人间是难得回应的,只 能质之于天:“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
王风【黍离】
王风【黍离】
彼黍(shǔ)离离,彼稷(jì )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shǔ)离离,彼稷(jì )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shǔ)离离,彼稷(jì )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yē)。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周朝的衰微,《诗 序》说:“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 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 去,而作是诗也。” 《诗序》所言其典型情境应该是: 平王东迁不久,朝中一位大夫行役至西周都城镐京, 即所谓宗周,满目所见,已没有了昔日的城阙宫殿, 也没有了都市的繁盛荣华,只有一片郁茂的黍苗尽情 地生长,也许偶尔还传来一两声野雉的哀鸣,此情此 景,令诗作者不禁悲从中来,涕泪满衫。这样的情和 这样的景化而为诗是可以有多种作法的,诗人选取的 是一种物象浓缩化而情感递进式发展的路子,于是这 首诗具有了更为宽泛和长久的激荡心灵的力量。

黍离

黍离

j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注释1.黍:一种农作物,即糜子,子实去皮后叫黄米,有黏性,可以酿酒、做糕等。

2.离离:繁茂貌。

3.稷:谷子,一说高粱。

黍的一个变种,散穗,子实不粘或粘性不及黍者为稷。

4.行迈:行的复合词。

5.靡靡:迟迟、缓慢的样子。

6.中心:内心;7.摇摇:心神不宁。

8.谓:说。

9.悠悠:遥远的样子。

10.此何人哉:这(指故国沦亡的凄凉景象)是谁造成的呢?11.实:籽粒。

12.噎:食物塞住咽喉,这里指哽咽。

译文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生出苗儿来。

缓慢地走着,心中恍惚不安。

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

遥远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抽出穗儿来。

缓慢地走着,心中如酒醉般昏昏沉沉。

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

遥远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结出粒儿来。

缓慢地走着,心中难过,哽咽难言。

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

遥远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黍离”、“彼黍离离”,应是一种典型的比兴修辞。

黍,是禾本科黍属的粮食作物,磨米加工后现称作黄米,比粟米(即小米)略大。

黍在先秦时期是重要农作物,位列“五谷”、“六谷”()说法之列。

《诗经·魏风》有脍炙人口的名句:“硕鼠硕鼠,莫食我黍”,可见黍的重要性。

黍是谷物中最耐旱、生长期最短的作物,后被粟、麦取代了主产粮食的地位。

现在作为杂粮一种,在一些因为海拔、气候导致光热条件不足或者秋粮复种期短的地区种植。

黍在植物形态上与其它谷物(麦子、粟、高粱、水稻等)的最大区别是谷穗不是密实成粗厚棒状,而散穗是向四周分开下垂(不很恰当的可以联想一下吊兰的样子)。

因此在这里用于比兴人的离散。

诗经《黍离》注音加译文

诗经《黍离》注音加译文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commercial use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commercial use黍离彼bǐ黍shǔ离lí离lí,彼bǐ稷jì之zhī苗miáo 。

行háng 迈mài 靡mí靡mí,中zhōng 心xīn 摇yáo 摇yáo 。

知zhī我wǒ者zhě,谓wèi 我wǒ心xīn 忧yōu ;不bù知zhī我wǒ者zhě,谓wèi 我wǒ何hé求qiú。

悠yōu 悠yōu 苍cāng 天tiān ,此cǐ何hé人rén 哉zāi ? 彼bǐ黍shǔ离lí离lí,彼bǐ稷jì之zhī穗suì。

行háng 迈mài 靡mí靡mí,中zhōng 心xīn 如rú醉zuì。

知z hī我wǒ者zhě,谓wèi 我wǒ心xīn 忧yōu ;不bù知zhī我w ǒ者zhě,谓wèi 我wǒ何hé求qiú。

悠yōu 悠yōu 苍cāng 天tiān ,此cǐ何hé人rén 哉zāi ? 彼bǐ黍shǔ离lí离lí,彼bǐ稷jì之zhī实shí。

行háng 迈mài 靡mí靡mí,中zhōng 心xīn 如rú噎yē。

知zhī我wǒ者zhě,谓wèi 我wǒ心xīn 忧yōu ;不bù知zhī我wǒ者zhě,谓wèi 我wǒ何hé求qiú。

黍离

黍离

这首诗三章都用秋水岸边凄清的秋景起兴,所谓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 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刻划的是一片水 乡清秋的景色,既明写了主人公此时所见的客观景 色,又暗寓了他此时的心情和感受,与诗人困于愁 思苦想之中的凄惋心境是相一致的。换过来说,诗 人的凄惋的心境,也正是借这样一幅秋凉之景得到 渲染烘托,得到形象具体的表现。王夫之《姜斋诗 话》说:“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 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 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的 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交铸在一起,从而 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的一个扑朔迷、情景交融 的意境。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那就从水路游着去 寻找她吗,但不论主人公怎么游,总到不了她 的身边,她仿佛就永远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 即。这几句写的是主人公的幻觉,眼前总是浮 动着一个迷离的人影,似真不真,似假不假, 不管是陆行,还是水游,总无法接近她,仿佛 在绕着圆心转圈子。因而他兀自在水边徘徊往 复,神魂不安。这显然勾勒的是一幅朦胧的意 境,描写的是一种痴迷的心情,使整个诗篇蒙 上了一片迷惘与感伤的情调。下面两章只换少 许字词,反复咏唱。“未晞”,未干。“湄” 水草交接之处,也就是岸边。“跻”,升高。 “右”,迂曲。“坻”和“沚”是指水中的高 地和小渚。
课文解释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 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那黍稷之实啊,一行一列生得多么整齐, 我缓行其间啊,呜咽难言。了解我的人啊,说 我心有哀愁,不了解我的人啊,问我何所寻求。 浩渺无垠的苍天啊,是谁令我如此伤怀?
研读诗歌,分析文章
问题1: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忧伤苦闷、悲悼故国 问题2: 通过诗中哪些词语表达了作者 这种情感? “摇摇”、“心忧”、“如醉”、“如噎”、 “悠悠天”。 问题3: 这首诗歌有什么艺术特色?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赏析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赏析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赏析国风·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整体赏析此诗作者在写法上采用了一种物象浓缩化而情感递进式发展的方式,因此这首诗具有宽泛和长久的激荡心灵的力量。

全诗共三章,每章十句。

三章间结构相同,取同一物象不同时间的表现形式完成时间流逝、情景转换、心绪压抑三个方面的发展,在迂回往复之间表现出主人公不胜忧郁之状。

诗首章写诗人行役至宗周,过访故宗庙宫室时,所见一片葱绿,当年的繁盛不见了,昔日的奢华也不见了,就连刚刚经历的战火也难觅印痕了,看哪,那绿油油的一片是黍在盛长,还有那稷苗凄凄。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黍稷之苗本无情意,但在诗人眼中,却是勾起无限愁思的引子,于是他缓步行走在荒凉的小路上,不禁心旌摇摇,充满怅惘。

怅惘尚能承受,令人不堪者是这种忧思不能被理解,“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这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尴尬,这是心智高于常人者的悲哀。

这种大悲哀诉诸人间是难得回应的,只能质之于天:“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苍天自然也无回应,此时诗人郁懑和忧思便又加深一层。

第二章和第三章,基本场景未变,但“稷苗”已成“稷穗”和“稷实”。

稷黍成长的过程颇有象征意味,与此相随的是诗人从“中心摇摇”到“如醉”“如噎”的深化。

而每章后半部分的`感叹和呼号虽然在形式上完全一样,但在一次次反覆中加深了沉郁之气,这是歌唱,更是痛定思痛之后的长歌当哭。

其实,诗中除了黍和稷是具体物象之外,都是空灵抽象的情境,抒情主体“我”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基于这一点,欣赏者可根据自己不同的遭际从中寻找到与心灵相契的情感共鸣点。

诗经《黍离》原文、翻译及鉴赏

诗经《黍离》原文、翻译及鉴赏

诗经《黍离》原文、翻译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诗经《黍离》原文、翻译及鉴赏【导语】:彼黍离离,①地里黍禾长成列,彼稷之苗。

《诗经》国风·王风全文

《诗经》国风·王风全文

《诗经》国风·王风全文《诗经》国风·王风全文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鸡栖于桀。

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君子阳阳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君子陶陶,左执翿,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薪。

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

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扬之水,不流束楚。

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

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扬之水,不流束蒲。

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

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中谷有蓷中谷有蓷,?其干矣。

有女仳离,慨其?矣。

慨其?矣,遇人之艰难矣。

中谷有蓷,?其修矣。

有女仳离,条其歗矣。

条其歗矣,遇人之不淑矣。

中谷有蓷,?其湿矣。

有女仳离,啜其泣矣。

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兔爰有兔爰爰,雉离于罗。

我生之初,尚无位我生之后,逢此百罹。

尚寐无吪。

有兔爰爰,雉离于罦。

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

尚寐无觉。

有兔爰爰,雉离于罿。

我生之初,尚无庸;我生之后,逢此百凶。

尚寐无聪。

葛藟绵绵葛藟,在河之浒。

终远兄弟,谓他人父。

谓他人父,亦莫我顾!绵绵葛爰,在河之藟。

终远兄弟,谓他人母。

谓他人母,亦莫我有!绵绵葛藟,在河之漘。

终远兄弟,谓他人昆。

谓他人昆,亦莫我闻!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大车大车槛槛,毳衣如菼。

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大车啍々,毳衣如璊,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谷则异室,死则同穴。

谓予不信,有如皎日。

丘中有麻丘中有麻,彼留子嗟。

2023年最新的《诗经-黍离》全诗赏析6篇

2023年最新的《诗经-黍离》全诗赏析6篇

2023年最新的《诗经:黍离》全诗赏析6篇黍离·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作品介绍】《黍离》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中除了黍和稷是具体物象之外,都是空灵抽象的情境,抒情主体“我”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基于这一点,欣赏者可根据自己不同的遭际从中寻找到与心灵相契的情感共鸣点。

诸如物是人非之感,知音难觅之憾,世事沧桑之叹,无不可借此宣泄。

更多《诗经》欣赏文章敬请关注“”的诗经赏析栏目。

【原文、译文及注释对照】《诗经;王风;黍离》译注题解:周大夫行役路过宗周镐京,见旧时宗庙宫室遗址,黍稷茂盛,因悲周室颠覆,乃作此诗。

原文译文注释彼黍离离1,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2,中心摇摇3。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4?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5。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那儿的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粱刚发苗。

走上旧地脚步缓,心神不定愁难消。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

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那儿的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梁已结穗。

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事沉沉昏如醉。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

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那儿的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粱子实成。

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中郁结塞如梗。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

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

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1.黍稷(shǔ j 蜀记):两种农作物。

黍,小米;稷,高粱。

离离:行列貌。

2.行迈:行走。

靡靡:行步迟缓貌。

3.摇摇:形容心神不安。

4.此何人哉:致此颠覆者是什么人?5.噎(yē 耶):忧深气逆不能呼吸。

【F-065】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黍离》体裁

《诗经黍离》体裁

《诗经·王风·黍离》体裁
《诗经·王风·黍离》的体裁是四言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它采自民间,是周代社会生活中的民间歌谣,基本产生于西周初叶至春秋中叶,距今三千年左右。

此诗由物及情,寓情于景,情景相谐,在空灵抽象的情境中传递出悯意情怀,蕴含着主人公绵绵不尽的故国之思和凄怆无已之情。

全诗三章,每章十句,其主要特点是用重叠的字句,回还反复地吟唱,表现出主人公不胜忧郁之状。

《黍离》原文如下: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黍离》赏析

《诗经·黍离》赏析

《诗经·黍离》赏析《诗经·黍离》赏析引导语:《国风·王风·黍离》是《诗经》中的一篇。

这是东周都城洛邑周边地区的民歌。

此诗三章结构相同,取同一物象不同时间的表现形式完成时间流逝、情景转换、心绪压抑三个方面的发展,在迂回往复之间表现出主人公不胜忧郁之状。

【原文】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注释]1.黍:俗称“小米”;2.离离:茂盛的样子。

3.稷:高梁。

行迈:远行;4.靡靡:迟迟、犹疑不决。

5.摇摇:心中愁闷难忍。

6.悠悠:遥远、渺茫。

7.噎:食物塞住咽喉。

[译文]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高梁生出苗儿来。

离家远行难迈步,心中烦闷方寸乱。

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

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高梁抽出穗儿来。

离家远行难迈步,心中昏乱如醉酒。

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

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高梁结出粒儿来。

离家远行难迈步,心中郁闷如噎食。

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

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赏析】关于《黍离》一诗的主旨,虽然《诗序》说得明白:“黍离,闵宗周也。

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

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而且从此诗序于王风之首,确见其为编诗者之意旨。

但历来争讼颇多,三家诗中韩、鲁遗说与毛序异,宋儒程颐更有臆说以为“彼稷之苗”是彼后稷之苗。

近人读诗,新说迭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将其定为旧家贵族悲伤自己的破产而作,余冠英则在《诗经选》中认为当是流浪者诉述他的忧思。

总结提高的诗句

总结提高的诗句

总结提高的诗句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11、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12、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李煜《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1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1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16、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1: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

2:为了能够适应建设现代化文明劳教所和实现我所会计电算化的目标,年,本人能够根据业务学习安排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加强对财务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通过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和财务软件的运用,掌握了电算化技能,提高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通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了会计基础党务工作规范化要求,使自身的会计业务知识和水平得到系统升级了更新和提高,适应了现在的工作要求,并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3:一个人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从而看得更高、更远,做事也更有效率,这要求人学会自觉地学习和积极研读的思考,只要能力提高,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加强,人一定能够在人群中居于优势地位。

4:他工作热情高;人品端正、德行优良、自身修养较高、对待客户诚信;对待工作严谨、处处为公司考虑,能够虚心接受虚心接受同事给予的建议并撤废;学习进步较快、受到大多数客户的好评工作总结诗句 60句工作总结诗句 60句。

古诗词诵读5.《扬州慢》(同步练习)-【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解析版)

古诗词诵读5.《扬州慢》(同步练习)-【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解析版)

《扬州慢》同步练习一、基础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怆.然(chuànɡ)俯瞰.(gǎn)夜雪初霁.(jì)戍.角(shù )B.荠.麦(qì)豆蔻.(kòu )惟妙惟肖.(xiào)俊赏.(shǎnɡ)C.姜夔.(kuí)萧.条(xiāo)矫.揉造作(jiǎo)窥.江(kuī)D.热忱(chén)芍.药(sháo )哄.堂大笑(hōng)黍.离(sù)【答案】C【详解】A.“俯瞰”的“瞰”应读“kàn”。

B.“荠麦”的“荠”应读“jì”。

D.“黍离”的“黍”应读“shǔ”。

2.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夜雪初霁.霁:天由雪转晴B.因自度.此曲度:吟诵C.荠麦弥望..弥望:满眼D.解鞍少驻..初程少驻:短暂停留【答案】B【详解】谱写、创作3.姜夔《扬州慢》的开头①“淮左名都”,②“竹西佳处”,③上片结尾的“都在空城”,分别指的是什么地方?选出正确的一项()A.①指扬州②扬标州附近一处风景区③泛指一般的城市B.①和②均指扬州③泛指一般的城市C.①②③都指扬州D.①指南京②指瓜州③指扬州【答案】C【详解】①“淮左名都”:指扬州。

②“竹西佳处”指扬州竹西亭。

③“都在空城”指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也指扬州。

4.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胡马,胡人的兵马,指北方少数民族的军队,在《扬州慢(淮左名都)》中代指金兵。

B.豆蔻,形容十三四岁的少女,杜甫诗《赠别》(其一)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之语。

C.淮左,淮水东面。

方位以东方为左,扬州一带,在宋时属淮东,故称。

D.“黍离之悲”,借指对饱受战争之苦的百姓的同情。

《黍离》,《诗经·王风》中的一首诗,是周人缅怀故都之作。

【答案】D【详解】D.“‘黍离之悲’,借指对饱受战争之苦的百姓的同情”错误,应为“‘黍离之悲’,借指故国残破的悲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