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行政(2)完整篇.doc
社会工作行政章2(2022优秀文档)
控制标准的确定是机构控制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对机构 进行相关检查和衡量的重要依据,有了控制标准才能对 机构工作进行偏差评估。
偏差评估主要是对机构的工作实际情况或结果在控制标 准之间进行比较,以此来确定机构工作的偏差。
纠正偏差就是对机构中出现的工作偏差做出相应的工作 反馈和调整,矫正机构的实际工作或是修改计划、标准, 是机构控制的关键环节。
主要包括马洛斯的需求层次理论、阿尔德弗的ERC理 论、麦克莱兰的习得需求理论、赫兹伯格的激励-保 健理论等。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所谓过程激励理论,重点研究从动机的产生到采 取行动的心理过程。关注人们的行为是如何被激发、 指引和维持的,强调人的行为是决策过程的结果,与 心理认知过程紧密相关。
三、修正型激励理论
政府
竞争对手
机构
志愿者 机构
捐赠者
服务对象
合作者
社区
• 捐赠者:社会服务机构捐赠者包含所有向机构提供资 助和捐赠慈善物品的企业、政府部门、 会和个人
• 合 合作者除了为机构的活动和业务提供资源之外, 往往还参与到机构的相关活动中,与机构一起开展活 动,共同万年场某项业务。
控制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控制,使得社会服务机构的工 作动态与战略计划目标相符合,确保机构的工作计划实 现和目标达成。
三、控制的层次与类型
(一)控制的层次
按照层次划分,控制可分为战略控制、机构结构控制 和机构运营控制三个层次。
社会工作行政考试试题(二)
社会工作行政考试试题(二)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社会工作行政2.社会工作行政人员3.社会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4.领导5.社会服务评估参考答案:1. 社会工作行政是将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的过程,具体来讲,它是社会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专业价值观和专业理论的指导下,有效策动和利用社会资源。
通过社会服务机构内部实施的计划、组织、执行与管理、评估等活动,实现机构高效运转,输出有效社会服务的过程。
2. 社会工作行政人员是在社会政策执行系统和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政策实施设计和对服务活动进行协调、监督的人员。
3. 社会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对机构中受薪的专业人员、半专业人员及志愿者进行的招聘和挑选、任用、培训和发展、激励、考核等方面的活动。
4. 领导是领导者通过与被领导者的人际互动实施影响,依凭组织的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引导被领导者实现既定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5. 社会服务评估是运用社会研究方法测量、诊断和评价社会服务方案及机构绩效,以改进组织运作,提升社会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并向政府、资助机构及社会大众交代的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5分,共15分)1.“机构行政”价值的核心内容是()。
A. 规范机构的规章制度B. 以案主的最佳利益为优先考虑C. 资源分配的公平性D. 工作过程中诚实守信2. 某养老机构设立了专门的研究部门,令其协助机构的领导者,这属于()组织结构。
A.直线式B.跨专业C.问题解决型D.直线参谋式3. 某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者发现有些员工对机构的发展不闻不问。
为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促进机构内部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以下激励措施中,机构管理者应首选()。
A.调动员工岗位B.积极促进员工参与机构决策C.协助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D.拓展员工的工作内容4. 下列不属于社会服务机构方案策划阶段的是()。
A.问题的认识和分析阶段B.信息收集与整理C.考虑服务的评估D.方案安排阶段5. 社会工作督导是专业训练的一种方法,他们由()担任。
社会工作行政(第二版)PPT第五章
第一节 领导 三、社会服务机构领导实务
(一)社会服务机构领导者的功能 • 第一,确立和宣扬机构的价值理念,鼓舞机构成员的工作情绪。 ✓ 社会服务机构领导者的首要任务就是确立并大力弘扬这些价值理念,并用这些理念来鼓舞机构成员的工作情
绪
• 第二,把握机构发展战略,促进机构目标的达成。 ✓ 作为社会服务机构的领导者,必须具备战略眼光,审时度势,制定机构发展战略。
结果分析: 总分为5~10分 的,表明 职位权力呈弱势; 总分为11~15分的,则表 明职位权力呈强势。
第一节 领导
二、社会服务机构中的领导方式
(二)领导方式的选择 4.情境变量的综合形态与领导方式的选择 上述领导者成员关系、任务结构、职位权力三种因素相互交叉,就构成了三个情境变量的综合形态,共分为 八种情形
• 第四,公信力建设和公共关系管理。
第一节 领导 三、社会服务机构领导实务
(三)社会服务机构领导者的特征 • 一、领导者较少使用职位权力。
• 二、领导者在目标设定、价值塑造和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作用尤其突出。 ✓ 社会服务机构的性质决定了在机构运作中,领导者很少使用奖赏、升职、加薪等基于利益交换策略的奖赏性权
第一节 领导 二、社会服务机构中的领导方式
(一)领导方式的分类 分类二:按照领导活动组织的方式
✓ 命令式领导方式:指通过发布权威性、强制性的命令来推动组织计划和目标 的实现。这
✓ 说服式领导方式:指通过宣传、劝告、启发、诱导等手段,使员工理解、 接受并贯彻自己的意志。
✓ 激励式领导方式:指通过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员工的行为动机和内在潜质, 使其为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奋斗。
• 社会服务机构的沟通主要包括外部沟通何内部沟通两大类: (二)社会服务机构的内部沟通 1. 社会服务机构内部沟通主要有纵向和横向两种流向。 • 纵向沟通的主要内容可分为战略信息、业务信息等; ✓ 战略信息包括组织使命、组织战略、政策方针等层面的信息,它是所有组织成员的行动指南,也是全体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工作行政形考2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目标、原则、主体、内容、方法和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财政性资金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评估。
其他资金购买或委托实施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评估可参照使用。
2 术语和定义2.1社会工作服务social work service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遵循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运用专业方法为有需要的服务对象(个人、家庭、社区、组织等)提供困难救助、矛盾调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和资源协调等方面的专业性服务,以协助服务对象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提升服务对象适应环境的能力。
2.2社会工作服务项目social work service program为满足特定服务对象的需求,在一定时间内,运用一定的资源,按照预定的服务目标、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所设计、实施的社会工作服务任务。
3 评估目标3.1 评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专业服务效果及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
3.2 总结社会工作服务经验,提炼社会工作服务技巧,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水平。
3.3 作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结项的依据以及为项目购买方确定项目执行方继续承担相关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资质提供依据。
4 评估原则4.1 客观性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准确反映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投入、运作、产出以及成效方面的实际情况。
4.2 专业性原则注重考察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论、方法和技巧在服务项目中的运用。
4.3 系统性原则通过层次化结构对指标体系进行结构化分类,确定各类评估指标的权重,全面、综合地反映服务项目的整体情况。
4.4 可操作性原则评估方法符合项目实际,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易于操作。
5 评估主体5.1 评估组织者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评估组织者一般为购买方,负责确定评估方式和评估执行方,落实评估经费,统筹评估相关事宜。
5.2 评估执行方评估组织者直接组建的专业评估团队或受委托的专业评估机构组建的专业评估团队。
评估团队应具备以下条件:——不少于5 人的单数组成;——取得中、高级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或受过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且具有3年以上相关社会工作实务经验的人员不低于30%;——不少于1 名熟悉社会组织财务工作、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财会人员。
社会工作行政(本)第二篇第三章
判断题试题1正确得分 5.00/5.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决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性过程。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恭喜您,答对了!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2正确得分 5.00/5.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经过多轮决策之后,决策者最后选择的应该是一个最完美的决策结果。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恭喜您,答对了!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3正确得分 5.00/5.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决策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对决策有效性的验证,并进行经验总结。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恭喜您,答对了!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4错误得分0.00/5.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个人决策更容易区分清楚责任,所以在决策过程中个人决策更有效。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5正确得分 5.00/5.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团体决策在决策过程中比较浪费时间,但是所得到的结论会更全面更可靠。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恭喜您,答对了!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信息标记试题信息文本单选题试题6错误得分0.00/5.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下列不属于社会服务机构方案策划阶段的是()。
选择一项:A.考虑服务的评估B.方案安排阶段C.问题的认识和分析阶段D.信息收集与整理反馈正确答案是:方案安排阶段试题7错误得分0.00/5.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团体决策与个体决策都是经常被采用的决策方法,以下描述中,不属于团体决策的优势的是()选择一项:A.收集到更完整的信息B.易于保密C.形成更多可替代性方案D.形成健康、积极的机构文化正确答案是:易于保密试题8错误得分0.00/5.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可行性方案模型是经常被采用的选择方案的方法与技巧,以下内容不属于可行性方案模型基本原则的是()选择一项:A.可行性B.经济性C.效能D.效率正确答案是:经济性试题9错误得分0.00/5.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天使社会服务中心旨在帮助儿童的健康成长,最近机构员工根据实际工作中面临的某一问题提出了几种可行的行动方案,接来他们应该()选择一项:A.执行方案B.明确目标C.评估决策的有效性D.选择最佳方案正确答案是:评估决策的有效性试题10错误得分0.00/5.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决策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平衡,按照理性程度可以将决策模式分成三种,以下哪种不属于按照理性分类的决策模式()选择一项:A.完全理性决策模式B.有限理性决策模式C.有限直觉据测模式D.直觉偏好决策模式正确答案是:有限直觉据测模式试题信息标记试题信息文本简答题试题11未作答满分50.00标记试题试题正文社会工作者小李毕业后在一老旧社区担任社区工作者,他发现其服务的社区基础设施老化陈旧,居民楼经常发生下水道堵塞、水压不足等问题。
社会工作社会行政第2章
社会行政第二课社会行政层次宏观社会行政:在宏观或较高层次上,对社会政策进行阐释、筹划和设计的相关活动。
宏观社会行政体现在三个层面上:*政府的宏观社会行政*地方政府的宏观社会行政*组织中的宏观社会行政宏观社会行政的特征:*较强的政治性*广泛的协调*较强的责任性*权力性微观社会行政:在政府部门或社会服务机构中的比较接近于具体服务的基层组织从事的行政活动。
微观社会行政的特征:*实务性*局部协调*部分责任*科层权力与其他方法并用宏观行政与微观行政的关系*性质上:复杂设计与局部协调*结构上:总体设计与具体实施*功能上:政治性与实务性社会行政的程序1、古利克的行政过程模式——POSDCORBPlanning计划:制定活动纲要和方法Organizing组织:建立正式的协调机构Staffing人事:人员的引进与培训Directing指挥:作出决策、命令与指示Co-ordination协调:使工作连续Reporting报告:信息向上传递Budgeting预算:财务计划2、白秀雄:社会行政的过程模式计划:对服务活动的总体计划组织:工作的联结与力量的凝聚人事:人员的选聘和任用指挥与沟通:行政人员与工作人员的信息交流督导训练:对实际工作人员的监督指导协调:使不同的工作指向同一目标预算和年度会计控制:财务预算与行政汇报政策控制:控制服务时的政策指向公共关系:机构宗旨与服务的宣传和倡导报告:对内通报与对外宣传评估和研究:总结经验、提升品质、发展3、社会工作专业内的综合观点:(1)战略性管理:包括七个内容,识别组织现在的目标、使命和战略;分析组织外部环境;分析组织的资源;重新评估组织的使命和目标;确立战略;实施战略;评估结果。
战略性管理是维持社会服务机构内外部环境动态平衡的重要技术。
*计划:对未来发展程序的有目的、有意识的预先编制,是一个预先制定目标和任务,然后确定一个方案去实现它的过程。
这一过程包含四个步骤:调查研究,构建目标,战略规划,运作计划。
2023年最新的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工作行政》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10篇
2023年最新的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工作行政》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10篇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工作行政》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10篇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工作行政》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1)(精华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金融法规》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2023年秋期电大把该网络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该课程共有5个形考任务,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课程总成绩 = 形成性考核×50% + 终结性考试×50%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工作行政》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2)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几何基础》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2023年秋期电大把该网络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该课程共有4个形考任务,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课程总成绩 = 形成性考核×50% + 终结性考试×50%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工作行政》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3)(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2023年秋期电大把该网络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该课程共有4个形考任务,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社会工作行政
×
中国发展社会工作的SWOT分析
--社工队伍
社会服务和社会服务管理的从业人员 总体权能不足(数量和结构、专业素 养、人员流失)
社会工作教学和研究人员的专业能力 需要继续提升 (国际化师资、国际化 督导、国际化和本土化研究)
中国发展社会工作的SWOT分析 --环境挑战
文化传统:自助、家丑不外扬 社会机构:社会性不足 资源分布:与社会需求结构不配套 社会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
“分支法”:
首先确定要解决的全面性问题,如老人
被家属虐待问题;其次再列明形成这个 问题的“明确问题”,如虐待老人的家 属缺乏亲戚、朋友、邻里和志愿者的帮 助和支持;老人对家属有高度的依赖;虐 待老人的家属有情绪问题;社区居家养 老等支持性服务不足;再次是逐一列明 造成这些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方 案策划者可根据机构所拥有的资源建议 机构集中处理那些“明确的问题”。
1.选择目标
在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计划的三个层次, 使命和宣言是一个稳定的、较少变
化的目标,但战略规划和运作计划都需要设 定相关的工作目标,来作为计划的具体实践, 其中战略规划目标较为长远,运作计划目标 则较为短期。在设定目标时,社会服务机构 可能会面对各种不同的建议,并从中作出选 择。社会服务构往往也非常重视通过员工民 主参与的方式共同设定目标。
(2)需要评估
方案策划者在确认问题,掌握 了问题在社区的分布情况,确定 了未来行动的“目标对象”后, 就必须进行需要评估工作。包括 界定处于危机目标对象人口,以 及求助者或受影响的人口。
新生干部比起普通新生表现出了更多“社 交的需要”,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
社交欲。希望和同事保持友谊与忠诚的伙 伴关系,希望得到互爱等
4.选择最佳方案
《社会工作行政》大纲2
《社会行政》教学大纲适用专业:社会工作行政课程学时:68课程学分:4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社会行政》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遵循社会工作的理念和价值观,以公共行政学与管理学知识为基础,讲授社会行政的基本理论与运作实务。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理解社会工作行政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掌握社会行政的运作程序和实施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对社会行政的宏观及微观的行政与管理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使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社会行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达到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也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什么是社会行政第一节社会行政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一、社会行政的概念二、社会行政的特征三、社会行政与社会管理及公共行政四、社会行政与行政管理及工商行政第二节社会行政的层次与内容(掌握)一、宏观社会行政与微观社会行政二、社会行政的内容第三节与社会行政有关的名词释义(理解)一、福利国家二、社会福利三、社会服务四、社会安全五、社会保险六、社会救助第二章社会行政的功能与程序第一节社会行政的程序(掌握)一、公共行政理论二、社会行政的基本原则三、社会行政的程序第二节社会行政的功能(掌握)一、社会行政的地位二、社会行政的功能三、社会行政的使命第三节社会行政的推行要件(了解)一、社会政策二、社会行政机构三、社会福利资源四、人员方面第三章社会行政的起源与发展第一节社会行政的起源(了解)一、早期的发展二、工业革命后十八十九世纪的社会行政第二节社会行政的发展(了解)一、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二、、社会行政的专业化历程三、社会行政的最新发展趋势第四章社会行政与社会政策第一节社会政策的一般理论(掌握)一、社会政策的概念二、社会政策的结构分析三、社会政策的三种对照性模型第二节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理解)一、影响政策制定过程的主要因素二、政策制定过程第三节社会行政与社会政策的关系(掌握)一、社会行政是社会政策的执行过程二、社会行政是社会福利的传递过程三、社会行政是对社会政策的检验和修订四、社会行政的效果受社会政策的科学性及其他条件的影响第五章社会行政组织第一节社会行政组织概述(掌握)一、社会行政组织的涵义二、社会行政组织理论三、社会行政组织类型第二节社会行政组织结构(掌握)一、组织结构的涵义及要素分析二、社会行政组织结构方式及类型第三节社会行政的组织设计(掌握)一、组织设计的涵义二、社会行政组织的设计原则三、社会行政组织设计的程序第四节社会行政组织的运作与发展(理解)一、社会行政组织的权力及其运作二、社会行政组织的运作过程三、我国社会行政组织的发展第六章社会服务机构第一节社会服务机构的性质(掌握)一、社会服务机构的的性质与宗旨二、社会服务机构的特征三、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第二节社会服务机构的职能与目标(掌握)一、社会服务机构的相关研究二、社会服务机构的职能三、社会服务机构的目标分析第三节社会服务机构与非营利组织(掌握)一、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及特征二、非营利组织的形成与发展三、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现状四、社会服务机构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关系第四节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一、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与能力建设二、社会服务机构发展的方法三、社会服务机构的文化建设与社会资本第七章社会行政体制第一节社会行政体制概念及构成(掌握)一、社会行政体制的概念二、社会行政体系的构成内容三、西方社会行政体制的构成方式及特点四、社会行政组织体制类型第二节社会行政体制的改革(掌握)一、社会行政体制改革的涵义二、社会行政体制改革的内容三、社会行政体制改革的作用第三节我国社会行政体制的改革(了解)一、我国社会行政体制的现状二、我国社会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三、我国社会行政体制改革的思路第八章社会工作行政管理(上)第一节社会工作行政决策(掌握)一、社会工作行政决策概述二、社会工作行政决策的组织体系及类型三、社会工作行政决策的一般程序及方法第二节社会工作行政计划(掌握)一、社会工作行政计划的基本概念二、社会工作行政计划与规划三、社会工作行政计划的内容及分类三、社会工作行政计划的影响因素四、社会工作行政计划的制定过程五、社会工作行政计划的文本框架第三节社会工作行政领导(掌握)一、社会工作行政领导概述二、社会工作行政领导者三、社会工作行政领导结构与过程四、社会工作行政领导方式第九章社会工作行政管理(下)第一节社会工作行政的实施(掌握)一、社会工作行政实施概述二、社会工作行政指挥三、社会工作行政沟通四、社会工作行政协调五、社会工作行政控制第二节社会工作服务的评估(理解)一、社会工作服务效率与评估概述二、社会工作服务评估的类型三、社会工作服务绩效测定的过程与方法四、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的评估四、社会工作服务效率的提高第三节社会工作财务行政(了解)一、财务行政概述二、社会福利财政的收入与支出三、财务预算四、财务审计第十章人力资源管理第一节社会工作机构人力资源管理概述(理解)一、人事行政概述二、社会工作机构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第二节社会工作机构的职位分类制度(掌握)一、社会工作机构的职位分类二、社会工作机构职位分类的方法第三节社会工作机构的人事更新制度(了解)一、员工的选拔任用二、员工的培训及退休第四节社会工作机构的人事激励(掌握)一、员工的激励二、员工的考核第五节社会工作机构的人事行为调控(掌握)一、员工的督导二、员工的惩戒第十一章社会行政的立法与发展第一节社会行政的立法与监督(掌握)一、社会行政法制化的基本内涵二、社会行政立法三、社会行政监督第二节社会行政改革与发展(了解)一、社会行政改革概述二、西方社会行政的改革三、我国社会行政的发展与改革三、学时分配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取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学及课堂讨论为辅的教学方法。
陈为雷《社会工作行政》笔记和典型题详解
陈为雷《社会工作行政》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一篇社会工作行政基础第一章绪论一、社会工作行政的含义1社会工作行政的翻译与用法与社会工作行政直接对应的英文是social work administration,其中包含social work和administration两部分。
“social work”翻译为社会工作,对“administration”学者们倾向于将它译成“行政”而不是“管理”,使它与management(管理)相区别。
2.行政与管理(1)行政与管理的概念①我国学者往往从组织实体或管理主体的角度来区分这两个概念a.行政一般被当作国家或政府的活动,是指政务的推行或与公共事务相关的活动;b.管理一般被当作与工商企业组织相关的活动,即与计划、决策、指挥、协调、控制一类相关的功能活动。
②国外的词典和学者对行政与管理的解释做了明确的区分a.行政本质上包含着遵从指示和服务的含义,而管理首先意味着获得结果以及管理者为获得结果负个人责任;b.管理注重基层员工的操作、控制,是一种微观的方法,而行政着眼于整个组织,重点是组织的高层,是一种宏观的方法。
(2)本书使用“行政”这一概念而不使用管理这一概念,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①本书所阐述的行政活动和过程主要针对社会服务机构的高层管理者,是他们在从事计划、组织、领导等职能,这一过程涉及机构的其他员工;②与国外社会工作行政概念保持一致,这样在进行对话时有共同的概念基础,并在理解吸收国外理论和方法的情况下进行本土的实践和创新;③从社会服务机构的方面来说,它是提供服务的组织,是非营利性组织,与工商企业组织在目标追求上不同,行政更能体现出服务的含义。
(3)为反映变化了的行政与管理实践,本书涵盖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①行政程序和过程,包括计划、组织、领导等;②强调以最低的成本达成目标以及行政管理者为取得结果负责的内涵。
因此,本书尽管是以社会服务机构的高层管理者为对象,但对组织的所有成员都是适用的,本书后面各章节的论述可能出现“管理”与“行政”可以通用的现象。
社会工作行政(本)第二篇第九章
判断题试题1正确得分 5.00/5.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激励是一种影响人们的内在需求或动机,从而激发、指引和维持他人行为以达成某种目的的过程。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2错误得分0.00/5.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社会服务机构中更注重用外在或工具型的激励方式去激励员工,尤其是物质激励要成为激励的主要方式。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3错误得分0.00/5.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的五个层次从低到高的顺序不能变,但是可以越级实现某种需求。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4正确得分 5.00/5.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阿尔德弗的ERG理论是单独的理论,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没有任何交集。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5正确得分 5.00/5.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在社会服务机构中有诸多激励方式,并非有固定的统一适用的方式,各社会服务机构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激励方式。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信息标记试题信息文本单选题试题6正确得分 5.00/5.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产生激励的起点是()选择一项:a.未得到满足的需要b.欲望c.希望d.动机反馈正确答案是:未得到满足的需要试题7错误得分0.00/5.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一个人的成绩与效果取决于他的()选择一项:a.能力与激励水平b.本人的性格和机遇c.价值观与态度d.工作能力和工作的难易程度反馈正确答案是:能力与激励水平试题8正确得分 5.00/5.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社会服务机构的领导为了增进员工对工作的兴趣,方便机构未来的人力需求计划,最常采用的方法是()。
选择一项:A.减少员工工作量B.轮换工作岗位C.提高员工福利待遇D.鼓励员工参与机构决策反馈正确答案是:鼓励员工参与机构决策试题9正确得分 5.00/5.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社会工作者小天在机构的团队合作中越来越感受到作为一名社工其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并立志将社工助人自助的精神传递给更多志愿者,小天采用的激励方式属于()。
010 第十章 社会工作行政 (2)[41页]
(1)定义:指的是在政府部门或社会福 利机构中最接近具体服务的基层机构从事 的社会行政活动。 (2)特点: ①实务性(服务目标的具体性); ②局部的协调。以服务地域或范围而言, 在有限的地域或范围内其协调也是广泛的; ③部分责任; ④和服务对象关系的直接性。
三、社会行政的范围
(二)二层次说
(3)区别
益,促进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进而调节社会矛盾,化解社会风险,
实现社会公正,维过程
一、计划
计划即指社会行政计划,是一个社会行政机构事先决定应做什么和怎样去做,是对机构将来的 组织与业务加以通盘考虑的过程。一个好的行政计划应当具有以下特性。 (1)实际性: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通过实地调查,在全面汇集资料的基础上做出,不能 “闭门造车”。 (2)可行性:计划须针对环境需要,是可以负担的,不好高骛远。 (3)具体性:计划内容应具体明确,不可含混不清、不着边际。 (4)清晰性:计划的文字要明白、清晰,体系应完整。 (5)灵活性:计划应有一定的弹性,以适应难以事先预测的变化。 (6)一贯性:计划须前后连贯,不可支离破碎或冲突、矛盾。
①宏观社会行政一般是在更大范围内面对复杂情况对实施政策进行的设计、计划和组织,微观社 会行政则主要是面对局部地区进行具体筹划(结构意义)。 ②宏观社会行政落实国家的政治目标(资源分配的总体原则),微观社会行政落实社会服务的具 体目标(功能意义)。
(4)联系
二者在结构上相互联结,在功能上相互依存。宏观社会行政与微观社会行政的划分具有相对性。
目标通过咨询者的指导使受咨询者充实其应当具备的知识和技术增进其工作能力能对案主的处境和问题作出适宜的反应并加以妥善处理能以比较弹性明智灵活的方法去适应可能碰到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境能对复杂疑难的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并能创造性地加以解决并能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与同事密切配合充分协调从而达到提高服务素质增进案主福利的最终目标
社会工作行政课件 第02章—社会工作行政的理论基础分解
更为重要的是,公共行政的五种历史范式变迁,从逻
辑上可以概括为两大理论范式,即官僚制行政理论与民主 制行政理论。
目录 退出
——
官僚制行政理论
目录 退出
官僚制行政理论的思想渊源是霍布斯的主权政治理论, 主要以伍德罗·威尔逊、古德诺、古立克、韦伯的理论为基础。 基本定理有八条:
(1)在任何政府中总是存在一个占支配地位的权力是二者
都被归入管理学范式的基本原因),但是在所有重要的方面
二者却有显著的差别。
目录 退出
——
(五)作为公共行政的公共行政时期
1970年,全美公共事务暨公共行政院校联合会成立。 公共行政(1970年至今)能够宣称自己(而且日益 受到承认)既不是管理学也不是政治科学,而是一个独 立的、有自我意识的研究领域。它在信息资源管理、绩效 测量、预算、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执行、行政伦理等方面, 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知识和技术。
目录 退出
——
(二)公共行政原则时期
1927年,W.F.威洛比的《公共行政原则》是公共 行政学科领域的第二本教科书,表明公共行政的新进展— —存在公共行政科学的原则;能够发现这些原则;如果公 共行政人员学会怎样运用这些原则,他们就是该领域的专 家。
1937年,卢瑟·H·古立克和林德尔·厄威克发表的《行 政科学论文集》标志着公共行政的声誉达到了最高峰。古 立克和厄威克倡导了七项公共行政原则——POSDCORB (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5)形形色色的组织安排可以用作提供不同的公益物品和 服务。这些组织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组织安排得以协调,它们 包括互利性的贸易和协议、竞争性的对抗、裁定冲突以及有限 等级的命令权力等。
— —〉
目录 退出
最新社会工作行政内容概念(2)
最新社会工作行政内容概念(2)五、社会服务机构的财务与筹资管理(一)财务管理1、主要内容有3个:资本预算、长期融资、运作资金管理。
2、3个资金来源:政府资助、社会捐助、商业交易。
3、财务预算有3种方法:单项预算法、方案预算法、零基预算法。
4、3个财务控制机制:会计系统和记录、财务控制、审计。
(二)筹资管理1、社会捐助:个人捐款、企业捐款。
2、政府购买(三)筹资方法1、项目申请2、私人恳请与电话劝募3、特别事件筹资活动六、机构的公信力与公共关系管理(一)社会服务机构的公信力1、公信力是指社会服务机构获得政府、社会和公众信任的能力。
2、公信力通过5个交代来展现:财政交代、政治交代、专业交代、服务交代、行政交代。
3、公信力的评估包括4个方面:(1)资金的合理使用和运作(2)服务和活动与组织使命和宗旨保持一致(3)财务与信息的透明化(4)规范化的治理结构(二)社会服务机构的公共关系管理1、社会服务机构的公共关系的3个基本手段:公众调研、传播、合乎道德的沟通交往。
2、社会服务机构开展公共关系的7种方法:(1)写新闻稿(2)开记者会(3)接受媒体采访(4)制作机构的刊物(5)建设机构网站等媒体平台(6)公开演讲(7)筹备特别活动七、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一)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的构成基本构成包括: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政府部门,以及共青团、妇联、工会、残疾人联合会、老龄工作委员会、红十字会等群众团体组织。
1、民政部在社会福利方面的5个职能:(1)优抚安置(2)救灾工作(3)城乡社会救助(4)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工作(5)特殊困难群体的权益维护和社会保护工作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社会福利方面的5个职能:(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规划工作(2)城乡社会保障工作(3)促进就业工作(4)劳动保护工作(5)各类人群的福利保障工作3、国家计生委在社会福利方面的4个职能:(1)医疗管理和服务工作(2)基层卫生和妇幼保健卫生工作(3)计划生育管理(4)疾病预防工作(二)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的运作方式在结构上采取不同层级政府根据上层分工“对口”设置相应机构的原则。
社会工作行政(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一讲社会工作行政过程——决策与计划资源来自:管理员上传日期:2016/1/28 浏览次数:2551决策重点问题1.决策的含义2.决策过程的理解3.决策类型与模式4.决策方法与技巧5.机构行政决策中的挑战难点问题1.决策的理解2.决策过程的顺序的理解3.决策类型中团体决策和个体决策的比较4.可行性方案选择模型的标准难点问题解析1.决策的理解:决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性过程。
2.决策过程的顺序的理解:问题与情境的界定;问题或事实的分析;目标的确定与设定;方案的准备于分析;最佳方案的选择与替代方案的预期;选择方案的执行;决策有效性的评估与总结。
4.可行性方案选择模型的标准:效率——指资源的投入和服务的产出比率;效能——指方案达至目标的程度;可行性——指实施这一方案达至成功的程度;重要性——指方案是否唯一达至目标而必须推行的程度;公平——指方案能否公平地提供给予有需要的个人或团体的程度;次生结果——指社会将会获得或损失范围的程度,而这范围并未在方案要达至的目标上列明。
计划重点知识1.社会服务机构行政计划的含义与价值2.计划的特征3.计划类型4.机构行政机构编制的结构与过程5.行政计划的阻力与障碍难点知识1.社会服务机构计划的含义2.计划的特征的理解3.计划的类型中长期计划的理解4.社会服务机构如何编制计划5.编制计划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6.社会服务机构计划的价值和意义难点解析1.社会服务机构计划的含义:社会服务机构确定行政决策目标或社会服务目标,并评估其实现目标最佳方式的过程。
2.计划的特征的理解:目标性;层次性;基础性;预测性;有效性评估。
3.计划的类型中长中短期计划的理解:长期计划与战略层的管理部门制定目标的职责密切相关;中期计划来自于长期计划,并按照长期计划的执行情况和预测到的具体条件的变化进行编制;4.社会服务机构如何编制计划:选择目标;评估机构资源;列出所有可行性方案;预测每种可行方案的结果;确定最优方案;制定具体且详细的行动方案;方案的修正。
社会工作行政课件第二章
从宏观社会环境中区分出来,对社会工作行政过程、组织运行与发展起明显 制约作用的外部社会因素的综合。主要指国家的社会政策环境 。
第二章 社会工作行政基础
第四节 社会工作行政环境
二、社会工作行政的具体环境 从社会工作行政组织内部对社会工作行政的过程、方法等产生直接影响 的各种因素的总合 。
第一节 社会工作行政的一般概念
含义 指社会服务机构为达成使命,将政策转化为具体社会服务的一系列 程序,它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促进目标的有效实现,包含着从目 标预设到结果实现的动态的、可持续的行政过程和相关管理方法。
主体与客体 主体——依法获得实施社会工作行政权力,承担社会工作行政责任的 实践者,即机构全体管理人员。 客体——社会工作行政的对象,包括被管理的人和具体事务。
公共行政学的演进
• 管理行政时期 • 批评与变革期 • 调整与整合期 • “新公共管理”思想
公共行政学对社会工作行政的理论支持
• 管理行政时期——公共行政思想 • 新公共行政时期的公共服务理念 • “公共管理的社会化”理念 • 公共行政的基本环节和手段
第五节 社会工作行政学科的基础与发展
社会工作行政学科的主要观点及演变
• 科学管理理论; • 管理过程和管理组织理论 • 人际关系理论 • 现代管理学派 • 当代管理理论
与社会工作行政相关的理论支持
• 古典科学管理理论——从事社会福利事业 管理的效率性
• 人际关系理论——人的社会性 • 现代管理学派——计量管理模式 • 当代管理理论——个性化、发展型服务等
公共行政学基础
第二章 社会工作行政基础
第四节 社会工作行政环境
社会工作行政环境指对社会工作行政的过程、方法、程序、效率、效果等产生 影响的各种力量和条件因素的总合。
社会工作行政计划
社会工作行政计划篇一:社会工作行政名词解释1.社会工作行政P22.社会工作者P61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分类P75-764.社会服务机构P845.志愿精神P1056.计划P1167.计划工作P1168.目标管理P131-1329.权变计划P12310.战略管理P13911.个别督导P335-33612.上行沟通P248中间简答题1.简述社会工作行政的必要性。
(P31-33,答要点)2.简述社会工作行政与社会福利行政的关系。
P213.简述志愿服务的特点。
P107(答四个要点并简单解释一下)4.简述志愿者与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区别。
P107(答四个要点并简单解释一下)5.简述权变计划工作的三个阶段。
P1246.简述计划的编制过程。
P126-129(答要点)7.简述在一些计划过程中常见的阻力或障碍。
P130-131(答要点)8.怎样建立良好的沟通气氛?P262(答要点)9.督导在社会工作中的意义。
P323(答要点)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一:20XX年8月,应某社会服务机构的邀请,我们为其详细解读了其人力资源的失效之谜。
该机构人力资源背景如下:两年前,该机构还没有人力资源部门,人力资源的相关业务划归当时的综合办公室进行管理。
随着机构业务的拓展,机构规模在两年内得到了较大增长,急需加强人力资源工作,来保障机构战略目标的实现。
由于时间仓促,该机构并没有一支具有专业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只是从综合办划分出部分人员,组成了人力资源部。
而这些非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并没有专心学习相关人力资源知识,只有办公室的改变,工作内容和实质并无任何变化。
我们经过对该机构人力资源部进行调研,发现了以下的问题,这正是导致其人力资源管理失效之迷。
第一、人力资源部不知晓机构的战略目标,更没有针对其而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
第二、面对机构大量的人才需求,没有明确有效的招聘方案。
第三、尽管机构规模壮大,但仍然沿用原来的组织结构模式,没有进行组织结构的更新,部门或部门成员间出现工作重叠现象,造成大量的人才浪费,由于任务不明确,权责不明晰,导致工作中相互推诿,怨声载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工作行政论文(2)【摘要】在中国情境下,社会工作发展与西方国家有不同特点,社会工作行政作为社会工作的间接专业方法,也有其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色。
本文从社会工作行政与社会政策的关系问题、社会工作行政的对象问题、社会服务活动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学生实习的双重功能问题,以及社会工作行政的伦理困惑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行政知识体系及制度架构所遇到的理论和实践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行政体制的政策建议,包括:建构与完善社会福利政策体系;构建与完善社会工作组织体系;加快社会工作行政高级人才培育;加强对于社会工作行政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工作行政/体制社会工作行政作为一种间接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其形成的时间较晚,传入中国后,其应用范围和作用发挥相较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都显得较为有限。
与此相对应,对社会工作行政进行研究的学者人数较少、研究成果也不多。
本文结合中国的社会与文化特点,讨论社会工作行政体制建构问题。
一、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特点要讨论中国社会工作行政体制建构的问题,首先要了解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的特点。
社会工作产生于西方国家。
这一事物引入中国大陆,与中国的文化与制度相结合,便显现出以下方面的特点:(一)社会工作者的含义有实际与专业之区分几十年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服务工作,主要是由政府部门及其人员以行政的手段提供,社会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低,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并不存在。
提供社会服务的人员后来被称作为实际社会工作者(王思斌,2006),为的是与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者相区别。
(二)社会工作发展存在后生快发、教育先行之特点20世纪20年代以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北京、上海、南京的一些高等学校出现,但是到50年代前期,社会工作教育在高校消失。
80年代后期,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高校恢复重建,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至2011年已有252所高校开办社会工作本科教育,另有58所高校获得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MSW)教育授权,而在现实社会中,社会工作还是一个社会知晓度低、社会认知度差、没有或者很少职业岗位的事物,因而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具有后生快发、教育先行的特点(史柏年,2004)。
(三)专业社会工作者存在强(重)学术弱(轻)实践之局限一方面,由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中国有38年之久的断层,恢复重建以后的师资大多没有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加之快速膨胀的专业教育使得教师承受着巨大的课堂教学压力,许多教师无心、无力、无暇顾及社会工作实务能力方面的补足。
另一方面,社会工作在中国内地的职业化程度低,实际工作部门和实际工作者并没有向教育机构提出重构本土化理论知识体系的迫切要求,加之高校始终没有将教师参与实务工作的经历与能力列入评价考核的指标体系,所以一部分高校及教师,始终把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纯学理的知识来对待。
(四)社会服务领域的主体构成显现大政府、小社会之格局中国政府以公有资产守护者的身份对社会福利资源实行垄断性的掌控,依然将对社会福利资源的直接分配看作是得到人民拥戴,从而获得社会统治合法性的基础,因而在社会福利服务领域仍然是提供直接服务的主体。
非政府的公益性服务组织由于很难得到体制内的福利资源,加之注册登记的门槛高,公众的认知和认可程度低,其生存与发展处于比较艰难的境地。
(五)强力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政府存在重管理轻服务之倾向中国大陆多年经济高速发展带来了财富与繁荣,同时也带来了问题与困难。
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的思路以及社会建设的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国家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目标,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制度化建设因而获得了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
但是,由于长期高度集中管理社会的思维定势与行为惯性使然,加之因为国内外矛盾冲突加剧而产生的对于社会失控的担忧,一些地方与部门的政府工作人员往往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和期望放在对于社会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上,对于社会工作是为有困难有需要人群提供专业服务的本质属性认识不到位,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倾向。
二、中国情境下社会工作行政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中国恢复重建二十多年,社会工作制度化建设也已经起步。
但是与此相比较,社会工作的研究尤其是社会工作行政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成果也较少。
目前,国内的理论界和实务界经常遇到的有关社会工作行政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工作行政与社会政策的关系问题社会工作行政的定义有许多说法,从社会工作行政与社会政策的关系的角度看,尽管也有人把社会政策过程作宽泛的理解,将社会政策的制定也当作社会工作行政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一般学者认为,社会工作行政与社会政策制定分属两个不同领域。
如W.Wilson(1886)提出:政府的计划行动(政策)不是行政,对这些计划的具体执行才是行政。
Parsons(1995)指出:社会工作行政属于政策过程中的决策后阶段,其任务是将既定的政策转化为政策对象可以获取的具体服务。
王思斌主编的《社会行政》(2006)在分析比较多位学者关于社会行政与社会政策关系的论述后指出:将社会行政分为宏观与微观对于分析问题是有益的。
但是,既然都是社会行政,就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的界定,来反映其本质。
可以认为,社会行政是将社会政策变为社会服务的活动。
从上述的经典论述可见: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行政是两个领域的活动,而且从顺序上讲,社会政策在先,社会工作行政在后,社会工作行政是对社会政策的执行和具体化。
社会政策是社会工作行政的基础性要件,从本质上说,它是一套包括价值的行为准则和规则,并且表现为一种正式文本。
它指出该项政策的宗旨和目的,政策惠及的对象及条件,福利资源分配的基本原则,福利资源分配及输送的责任者等(王思斌,2006)。
有了这样一套成型的准则和规则,社会工作行政就有了实施的依据。
但是放到中国社会福利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相关领域的社会政策尚处于创建的初始,甚至是空白阶段,为社会某类人群提供专业服务的活动中的社会工作行政所依据的并不是已经成型的社会政策,而是依据从国(境)外教科书学来的理想服务模式,在某种角度可以说,在中国情境下的社会工作行政是先于社会政策的实践活动,扮演着推动相关礼会政策起步与创制(而非完善)的角色。
例如,笔者组织和参与的针对农民工家庭及其子女的移民社会工作;针对灾区民众的儿童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针对唇腭裂儿童家庭、癌症晚期病人及其家庭的医务社会工作等等,在目前中国还都没有相关的社会政策,或者说相关社会政策还不配套完善。
在这些领域创设服务项目,除了服务相关人员之外,还肩负着通过专业示范以影响社会政策的使命。
(二)社会工作行政的对象问题社会工作行政作为社会工作五大实务方法之一,它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有效传递社会福利以满足案主的社会需求,恢复和提升案主的社会功能,追求社会正义。
但是,作为宏观的、间接的社会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行政的直接的工作对象并非存在问题和需求的案主,而是提供福利服务的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
如:曾群在《社会工作行政》中指出:社会工作行政就是通过对组织(即社会工作机构)的管理来有效地实现满足案主人群的社会需求这个组织目标的专业活动(曾群,2007)。
王思斌将社会服务机构作为社会行政的要件之一列入教科书,指出:在现代社会中,较大规模的、有组织的社会服务计划(或项目)都是借助于组织或机构进行的,社会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是社会福利输送的主体(王思斌,2006)。
上述学者的论述说明,社会工作行政的直接工作对象不是案主而是为案主提供直接服务的社会组织或社会工作机构。
然而,在中国情境下,虽然社会福利服务领域的组织化程度在加深,提供福利服务的主体也已经出现主要由政府部门或政府主管的事业单位承担,向由政府和非政府部门合作分担的方向转变,但是总体而言,中国社会福利服务领域的机构化趋势才刚刚显现,因为资源获得困难、机构注册登记存在制度性障碍,加之专业管理人才的欠缺,以专门机构的形式提供服务还不是普遍的现象,许多提供社会福利服务的活动,并非以机构制的形式而是以项目制的形式开展。
就社会工作行政而言,面对这两类不同的服务提供的组织形式,其工作对象是不一样的。
对于专门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机构而言,尽管他们所提供的服务也多以项目的形式呈现,但是他们所开展的服务项目的目标,与机构的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对于各种服务项目的策划与管理,实际上就是在这一类机构中从事社会工作行政的主要内容。
因为社会工作行政就是指对社会工作机构的管理,即通过各种活动以实现社会工作的使命和社会工作机构的组织目标。
因此,社会工作行政的对象就是这一类的服务机构本身。
然而,作为独立运行的项目制的服务活动,其服务项目的目标与运行主体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
尽管组织策划与管理运作福利服务项目的大多也是一些社会组织,如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高校社会工作专业院系等等,但是这些社会组织并非专门的社会服务组织或机构,由于在专业教育先行的中国情境下,社会工作教育机构承担了许多服务提供的任务,但是这些机构的主要职责是教育培养人才而非直接服务提供,在这些机构中开展的行政工作,主要是为完成人才培养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和控制活动。
对于附带性开展社会福利服务的这一类社会组织而言,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工作行政的直接对象不是这一类的社会组织或机构本身,而是这一类组织或机构所策划与运行的社会服务项目。
(三)社会服务活动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或项目的服务与发展依赖于员工对服务的投入以及服务的专业素养,因此,社会工作行政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就是对于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员的聘任、使用、薪酬、奖惩、培训等等。
在有关社会工作行政的许多教科书中,对此都有大量陈述。
但是,这些理论知识和方法措施运用到中国情境中,必须有一个本土化的理解和适用的过程。
因为在中国开展社会服务的,并不完全是专业意义上的社会服务机构,一些机构化的组织并不具有专业的资质;还有许多服务活动并不以机构的形式提供,而是以项目制的形式呈现。
服务主体的上述状况,使得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呈现特殊的困难:其一,员工的专业素养低。
因为不是在专业意义上理解社会服务的性质,机构聘用员工的门槛低,对于员工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教育背景没有专门的严格要求。
加之投入少、待遇差,无法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团队。
这种现象与机构的服务宗旨与目标是相悖的。
其二,员工流动性大、流失率高。
针对上述状况,机构在人力资源方面加大投入,如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员工专业素养等,但是由于在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方面不可能有根本性的改善,所以,一旦员工在能力上有所提升,就会朝有更好地位待遇的机构和岗位流动。
这造成了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又一个悖论:为提高员工素质而加大培训等资源投入,而员工素质提升却增加其流失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