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创新探索

合集下载

网络背景下高校基层团组织的创新建设

网络背景下高校基层团组织的创新建设

【 关键词】 网络 高校 基层团组织建设 【 中图分类号】 G 6 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2 O 9 5 ~ 3 O 8 9 ( 2 0 1 4 ) 0 3 — 0 0 O 9 — 0 2
当今社 会 . 网络 已经成 为现 代 人 生活 不 可或缺 的 一部 分 。据 作 的复 杂性 。 4 . 改 变了基 层 团组 织 工作 的形 式和 内容 相 关调 查表 明 . 青年 学 生是 上 网人群 的 主体 其 中高校 大学 生 中 上 网的有 1 0 0 %, 初 高 中生 中 . 城 镇 学 生上 网 率 占 6 7 %, 农 村 中条 随 着 网络 的 发 展 , 团 员青 年 的 思想 观 念 、 价值理念 、 思 维模 件较 好 的 学生 上 网人数 也 非常 之 多。 这 样 就使 得 青年 学 生们 将 大 式 、 行 为 习惯均 发 生 了显著 变化。 , 这 方 面高校 基层 团组 织 必须 充 量的 课余 时间扣 主要 精 力都 花 费在 网络 虚 拟世 界 中 . 减 少 了我 们 分 关注 网络 的普及 和 学 分制 的全 面 实施 . 使 广 大 团员 处于 一种 传 统模 式 下对 学 生进行 思 想教 育 的 时间和 空 间 毫 无疑 问 , 网络 比较 松散 的联 系状 态 这 种情 况给 教 师带 来很 大 的压 力 . 比如 现 媒 体 的发 展 。 既 为 高校 团建 工作 创 造 了新 的机 遇 . 也 使 高校 团建 在 高校 专 业教 师授 课 就 受到很 大 的挑 战 .学 生不但 可 以选课 . 还 工作 面 临新 的挑 战 。 可 以选教 师 同样 如 果基 层 团组 织 的工作 方 式 、 方法选 择 不 当. 就 网络 给 高校 基层 团组织 工作 带 来 的机遇 不 能有 效地 吸 引和 团 结 团员 . 无 法 收到 良好 的教 育效 果 。 三、 网络 背 景 下如何 创 新高 校 基层 团组 织建 设 1 . 有 利 于青 年 团 员的 个性 张扬 。 网络 的 开放 性 . 决 定 了任 何 人 都 可 以通 过 网络尽 情 的展 现 自己 ,从 而 获得 成就 感 和 满足 感 。 1 . 转 变 思想教 育理念 青年 有 一种 认识 自己、 了解 自己的 渴望 , 现 实 中性格 内向 、 缺乏 自 在 传 统思 想教 育的 基础 上 .基 层 团组 织要 积极 引入 网络 元 信 的 人 可 以从 网上 的 自我表 现 中获 得 自信 和满 足 . 并把 这种 自 信 素 开展 思想政 治教 育 要 结合 网络 时代 团员思 想个性 化 、 多元化 创新 基层 团组 织工 作 的形 式、 内容 和 方 法。在 内容上 , 通 和 满 足 带到现 实交往 中 . 增 强生 活 的信 心。从 这 个 意义 上说 网络 的特 点 。 有 利 于青 年 团 员个性 的 发展 和 自我 意识 的 完善 过 开展丰 富 多彩 的 网络 文化 活 动 . 不断增 强基 层 团组 织 工作 的 时 2 . 有 利 于增 强 团组 织的影 响 力 。 网络使 高校 的 团建工 作 可 以 代 感 和针 对性 . 赢得 广 大 团员青 年 的认 同和积 极 参与 。如 举 办歌 突破 时 空的局 限 , 迅速 而广 泛地加 强 宣传 、 营造 气氛 . 充 分发 挥 其 咏 比赛 . 采取 现 场短信 微 博 互动 . 赛后 将视 频做 成 专题 网站 . 最终 阵地 作 用 。 一 方 面. 网络 在 信 息传输 量 上具 有 无 限的 丰富性 。 不但 由全 校 师 生网络 投 票 决定 比赛 结果 . 整 个比 赛评 选历 时半 个 月之 能传 播 文 字 , 而且 能 把 文 字 、 图像 、 声音、 视 频 等 传 播 手段 有 机 结 久 。 参 与 的人 数 达数 万人 之 多 . 开辟 了网络 育人 的新途 径 。 在 形 式 合起来, 组 成“ 多媒 体 型 ” 报道 , 很 方 便调 取 、 查阅, 从 而使 其 影 响 上 . 应把 支部 生 活 、 主 题 团 目、 民主 生 活会 等传 统教 育 形式 与 主题 持 久 而广 泛 。 另一 方 面 , 从 网络 传播 的 范 围来看 。 网络信 息 具有 全 论 坛 、 微 博 等 团 员青 年 喜 闻 乐见 的 新 形式 相 结合 , 给 共 青 团 的各 球 化 的特 点 , 即信 息 传播 的全 球 化和 信 息 接 受 的全 球 化 . 扩 大了 项工 作赋 予 时代 色彩 如 举 办 的 团支部 风采 大赛 . 其 中班 级 支部 影 响 范 围。 博 客 比赛 和微 博 比赛 是 重要 的 内容之 一 各 团 总支指 导新 生班 级 3 . 有 利 于创 新 团活 动 形 式 网 络拉 近 了各 团组 织 之 间 的 距 团支部 建 立 自己的博 客 . 将 其 做成 凝 聚 团支部 同学的 又一 个新 平 收 到 了 较 好 的 效 果 离. 不管 身在 哪 里 . 什 么时候 , 只要 有 网络 , 就 可 以进 行 一 对 一 的 台. 交流 加 强 了各 团组 织之 间的合 作 交流 另外也 可以利 用网络 平 2 . 优 化 基 层 团 组 织 的 网 络 人 力 资 源 台开展 一 些 网络 文化 活动 . 如 网 页设计 比赛 、 版 面讨论 、 微 博 比赛 网络 化 给 高校 基层 团干 部 的思 想政 治素 质 、 知 识 结构 、 信 息 等。 技 术 水平 等 带来 了严 峻 的挑 战 首先. 要 培养 一批 专职 团干部 他 4 . 有利 于及 时 了解 团 员的 思 想 网上 可 以 以 匿名 的形 式进行 们 要 全 面 了解 网络体 系构 架和 工作原 理 .掌握 基 本的 网络 技 术 聊天、 留言. 解 决 了学 生的 后顾 之 忧 , 使 我们 能 够真 正 倾 听到 团员 其次 . 要抓好“ 青 马培 养 工程 ” 。 大 力培 养 团学干 部 。 大力 开展理 论 充分 利 用党校 、 团校 . 举 办辅 导讲 座 、 工作 交 流会 等 , 对社 会 的 心 声、 感 受 和情 感 , 掌握 团员的 思想 动 态 , 从 而 可 以从 中及 时发 学 习, 现 问题 . 有 针 对 性 地加 以 引导 . 并 指 导 开展 适 合 团 员要 求 和 特 点 思潮 、 社会 热 点 问题 正确 分 析 解 读 . 把 他 们锻 炼成 团工作 的得 力 的 活动 。 助 手 再 次 . 要 培 养一 批 红 色信 息 员 一方面, 他们 能 够及 时发 现 网络 上 一 些 危 害较 大的信 息 、 言论 或 者 不 良 的思 想动 态 . 并 向 专 二、 网 络给 高 校基 层 团组织 工 作带 来 的挑 战 1 . 减 弱 了基 层 团 组 织 的 组 织 功 能 职 团 干部 汇报 ; 另一 方 面, 他们 能 够参 与到 团 员的 网络 交流 中 。 充 信 息 革命 改 变 了 团员的 学 习、 生 活 方式 。信 息技 术 搭 建 了许 当 网络监 督者 和 舆论 引导者 的 角 色 多新 的 交流平 台. 如E mi l 、 论坛 、 博客 、 微博、 微信等 , 团员更 喜 欢 3 . 开 拓 基 层 团 组 织 的 网 络 宣传 阵 地 通过 这 些新 的 平 台参 与 学 习和 交流 . 虚 拟 的 交往 方式 弱化 了现 实 目前 基层 团组 织网络 的 引导 、 服务 能 力不 足 团组织 大部 分 人 际 交往 的 意识 和 需 求 . 模 糊 了 团 支部 的概 念 . 对 现 实生 活 中的 把 网络 当作 展 示 共青 团工 作 的平 台 .主要提 供 团内新 闻浏 览 、 信 文 件 查询 、 网站群链 接 等 , 而 团 员青年喜 闻乐见 的 实 时通 团组 织缺 乏 归属感 . 基 层 团组 织的 组 织功 能 面临挑 战 钓 鱼 岛事 息报 送 、 电子 邮件 、 聊天 交友 、 论坛交流、 音 乐播 放 、 视 频点 播 、 网络 游 件 引起 的 全 国各 大城 市群 众上 街 游行 . 主要 的 组 织手段 就是 网络 讯 、 传播 . 速 度之 快 . 影 响 面之 广 可 畏惊人 戏、 软件 下 栽 、 网络 学 习等服 务 基本 没有 提供 。 基层 团组 织在 网上 2 . 冲击 了基 层 团组 织 的教 育权威 引导服 务 团 员青年 的 主动 权抓 得 不牢 . 构 建青年 学 习 、 就业 、 创 业 因此 . 建设好 一批 基 层 团组 织的 网站 、 博 以前 没有 网络 . 一般 团 员所接 受 的新 闻 、 政策 等 信 息 都 来 自 的服 务 平 台还 很 不 完善 。 “ 官方 ” 微博等 . 外 观设 计新 颖 , 内容 紧 贴 时事 和 学 生生 活 , 团 于 基层 团组 织 . 自己没 有 另 外 的信 息 来 源 . 即使 偶 尔与 身 边 的人 客 、 交 流得 到 的信 息也很 少 . 所 以信 息 的主 要 来源 是基 层 团组 织 而 员青年 喜 闻 乐见 的红 色舆 论 阵地 . 提供 多种 网络资 源 , 把教育、 管 在 网上 . 团 员可 以在 “ 个人 小事 ” 和“ 国 家 大事 ” 中获得 同样 的 、 平 理 和服 务 功能 有机 结 合 . 学 生受到 先进 d u ct i o n R e s e a r c h

网络时代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创新探索

网络时代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创新探索

网络时代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创新探索网络的发展给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网络的发展给基层团组织工作带来的挑战,从更新网络思想教育理念、优化基层团组织的网络人力资源、开拓基层团组织的网络舆论阵地、打造基层团工作的信息化平台等五个方面探索加强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的对策。

标签:网络高校基层团组织创新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时代。

网络对高校共青团工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网络时代如何创新性地开展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对共青团事业的发展和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网络给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信息网络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深刻地影响着社会进程。

作为高校共青团工作基本单位的院系基层团组织,也受到了网络化的深远影响。

一方面,网络给高校基层团组织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网络自身的多元性、即时性、交互性、虚拟性等特点给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1.1 减弱了基层团组织的组织功能信息革命改变了团员的学习、生活方式,团员青年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需求趋于淡薄。

信息技术搭建了许多新的交流平台,如Email、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团员更喜欢通过这些新的平台参与学习和交流,虚拟的交往方式弱化了现实交往的意识和需求。

大学生团员以虚拟化的网民自居,很大程度上模糊了团支部的概念,对现实生活中的团组织缺乏归属感,基层团组织的组织功能面临挑战。

1.2 冲击了基层团组织的教育权威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基层团组织具有传达政策,发布信息的功能,在团员心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网络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增强了团员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在网上,团员可以在“个人小事”和“国家大事”中获得同样的、平等的发言权。

这些使团员的主体地位在网络中得到强化。

相反,共青团组织在现实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的权威受到挑战。

[1]1.3 增加了基层团组织工作的复杂性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团员青年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深刻变化。

新时代互联网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创新路径

新时代互联网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创新路径

创新党员教育方式,提升党员素质
在线学习平台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满足党员个性化需求。
互动式学习
鼓励党员参与讨论和分享,提高学习效果。
实践锻炼
组织实践活动,让党员在实际工作中提升能力。
创新服务群众机制,密切党群关系
群众路线
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和关切。
公开透明
加强信息公开和信息披露,增强群众对党组织 的信任。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新时代互联网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创新路径,提高党组织的 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新时代互联网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02
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 织建设现状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
1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成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
2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 治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高校的稳定和发展 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3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服务师生、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工作 和学习环境。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面 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基层党 组织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成为高校党组织 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研究新时代互联网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创新路径,可 以推动高校党组织与时俱进,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的组织保 障。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结合信息化方式加强和创新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考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结合信息化方式加强和创新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考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结合信息化方式加强和创新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考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方式已经成为影响各行业的重要因素,高校共青团组织也不例外。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和创新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如何结合信息化方式加强和创新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一些思考。

一、加强共青团组织信息化建设我们要加强共青团组织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各行业都在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

共青团组织作为青年群体的组织,在信息化建设上也不能滞后。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共青团组织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APP等平台,实现对共青团工作的在线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让更多青年了解共青团组织的宗旨和任务,并积极参与到共青团的活动中来。

要加强对共青团干部的信息化培训。

信息化技术更新换代很快,共青团干部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化素养,才能更好地应对信息化时代的共青团工作。

我们可以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开展相关的信息化培训课程,让共青团干部了解信息化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共青团组织的建设和发展。

二、创新共青团组织工作模式除了加强信息化建设,我们还要创新共青团组织工作模式,让共青团工作更加符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

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共青团活动。

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我们可以通过线上的方式举办各种形式的共青团活动,如线上讲座、线上招募、线上分享等,吸引更多青年参与其中。

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共青团的政策文件、宣传资料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共青团的工作内容和成果。

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改善共青团组织的工作体制。

互联网时代的工作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共青团组织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搭建共青团工作管理系统,实现对共青团工作的全程化、透明化管理,让共青团的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探索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探索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探索在当今信息化、互联网时代,高校基层团组织作为大学生群体的组织形式,应该适应网络社会的特点,采用互联网思维,来提升基层团组织的活力,推进大学生群体的发展。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构建互联网思维的组织模式。

传统的基层团组织模式往往是以班级、宿舍等为单位,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活动来推进组织工作。

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建立基于网络的群组,以微信、QQ群等社交工具为平台,来实现成员间的交流。

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数据分析、挖掘等功能,来进行成员管理和工作分配等方面的工作。

这样做可以使得组织运作更加高效,同时也能够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活力,提高组织的运作水平。

二、注重互联网思维下的宣传策略。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大大增强,组织在进行宣传工作时,需要注重互联网思维的宣传策略。

可以利用微博、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平台,来扩大宣传的范围,同时可以针对性地制定宣传策略,以短小精悍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到组织并且参与到组织活动中来。

三、利用互联网思维下的开放性平台。

在组织活动中,可以利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开放性的平台,来吸引更多的成员参与到组织中来。

比如建立网络志愿者平台、开设在线招募通道、利用“众筹”等方式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组织中来。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扩大组织和活动的范围,同时也可以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益。

四、重视互联网思维下的数据分析和挖掘。

在组织运营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思维下的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来更好地了解成员和活动的情况。

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的数据统计,来了解成员的兴趣和需求;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来寻找潜在的成员或活动合作方等。

这样做可以提高组织对成员的了解和服务水平,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调整组织工作方向和策略。

总之,互联网思维为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平台,打造开放性、多元化的组织模式,做好宣传和成员培训工作,同时注重数据分析和挖掘,从而推进基层团组织的提升和发展。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结合信息化方式加强和创新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考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结合信息化方式加强和创新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考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结合信息化方式加强和创新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考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和创新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提高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成为当前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结合信息化方式加强和创新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进行深入探讨。

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新特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传播途径更加多元化和便捷化。

共青团组织可以通过微信、微博、App等多种渠道向广大团员和青年群体传达信息、开展活动和宣传理念。

互联网时代的特点是信息爆炸、碎片化和快速传播。

共青团组织需要更加注重内容质量和传播效果,有效吸引和凝聚团员和群众参与。

互联网时代注重互动性和参与性,鼓励群众参与共同建设和分享。

共青团组织需要充分发挥团员的主体作用,倡导团员自主参与、友好互动和共同分享。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备受质疑,共青团组织需要加强信息披露和监督,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

二、信息化方式加强和创新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1.建立线上工作平台高校共青团组织可以建立自己的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搭建线上工作平台,实现信息发布、活动宣传、团员互动、意见征集等功能。

通过线上工作平台,共青团组织可以及时向团员和青年群体发布最新的政策法规、组织活动、志愿服务等信息,引导并号召团员积极参与共青团组织的各项活动,增强团员的归属感和参与感。

2.开展线上活动利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特点,高校共青团组织可以开展一系列线上活动,如线上主题讨论、线上知识竞赛、线上文化展示等,吸引更多的团员和青年群体参与其中。

线上活动创新形式,打破传统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使得活动更加便捷、灵活和互动,增加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度。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探索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探索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探索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思维已经开始影响和改变着各行各业,包括高校团组织。

高校团组织是学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学校学生的精神家园,更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平台。

随着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高校团组织的活力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如何在互联网思维下,提升高校基层团组织的活力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互联网思维对高校基层团组织的影响、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的路径以及针对性的探索措施这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互联网思维对高校基层团组织的影响1.1 信息获取渠道的改变互联网的普及让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学习、娱乐还是社交方面,都可以通过网络迅速获取到所需的信息。

这种变化也深刻地影响了高校团组织的运作方式。

传统的宣传和组织活动往往需要大量的纸质宣传单和人力投放,而在互联网时代,团组织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官方网站等渠道传播信息,迅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

1.2 沟通方式和效率的提升以前,团组织成员之间的沟通多靠面对面或者电话联系,这种沟通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有时还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而互联网时代,高校团组织成员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社交媒体等方式进行实时沟通,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团组织成员之间的沟通效率和交流质量。

1.3 成员参与度和满意度的提升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于活动的参与和满意度要求更高,他们希望能够参与更多元、更精彩的活动,而互联网可以帮助团组织更好地了解成员的需求,开展更丰富多彩的活动。

团组织可以通过网络调查、线上活动等方式,更好地了解成员的需求和意见,使得活动更具吸引力和针对性,从而提高成员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二、提升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的路径2.1 建设合适的网络宣传平台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团组织要想提升活力,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网络宣传平台。

这个平台可以是校园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等,通过这些平台发布活动信息、组织通知、成员动态等内容,提高团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成员参与进来。

高校网络团建工作新机制的探索

高校网络团建工作新机制的探索

高校网络团建工作新机制的探索【摘要】高校网络团建工作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社团活动,在现有团建模式中存在着一些不足。

本文将探讨高校网络团建的特点以及新机制的内涵,同时结合实践案例分析,展望推广和应用的前景。

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高校网络团建工作新机制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其在未来发展中的价值和方向。

这将有助于为高校团建工作提供全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团建工作的更好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高校、网络团建、新机制、团建模式、特点、内涵、实践案例、推广、应用、前景展望、价值、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高校网络团建工作的发展,传统的团建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高校师生的需求。

在传统的团队建设中,往往以集体出游、团体活动等形式进行,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师生的多元化需求,这种模式已经变得单一和局限。

建立新的高校网络团建工作新机制迫在眉睫。

新机制不仅需要充分融入现代科技元素,更需要结合高校师生的实际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团建服务。

通过新机制的探索和实践,可以更好地激发高校师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和建设,为高校师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探索建立高校网络团建工作新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2 问题意义在现代高校中,网络团建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样化的团建方式。

目前存在一些困扰和问题,如团建活动的传统化和单一化,缺乏创新和个性化等。

有必要探讨高校网络团建工作的新机制,旨在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团建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推动高校团建工作模式的创新和转型。

在于为高校网络团建工作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推动高校团建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2. 正文2.1 现有团建模式的不足1. 传统团建模式单一、僵化。

传统的高校团建活动通常是以体育竞技、文艺表演等形式为主,活动内容单一,缺乏创新和个性化。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结合信息化方式加强和创新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考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结合信息化方式加强和创新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考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结合信息化方式加强和创新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考【摘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本文从信息化对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影响、加强建设的方式探讨、创新路径、利用互联网手段提升活动效率和建设在线学习平台等方面展开思考。

通过信息化方式,可以提升组织效率,激发青年学生的参与热情,实现共青团组织建设与时俱进。

未来,信息化方式对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需要更加注重创新理念的融入和实践,以推动共青团组织建设朝着更加健康、高效和有活力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信息化、高校共青团组织、加强、创新、在线学习平台、效率、重要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已经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包括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组织建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求。

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化时代如何加强和创新建设,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背景介绍部分,我们需要了解当前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新一代大学生群体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传统的组织建设方式已经显得滞后。

高校共青团组织需要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借助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手段,提升组织管理效率、拓展宣传渠道、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从信息化角度审视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将有助于我们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方式加强和创新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

通过深入了解信息化对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影响,可以为接下来的讨论打下基础,使得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2 问题提出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传统的组织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青年学生的需求,需要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问题所在即是如何利用信息化方式,加强和创新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使之更符合时代潮流、更贴近青年学生的需求,从而更好地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引领青年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其全面发展和成长。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结合信息化方式加强和创新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考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结合信息化方式加强和创新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考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结合信息化方式加强和创新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考【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正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本文从信息化推动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现状入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信息化建设、创新方式方法、建设互联网+共青团组织模式、打造数字化共青团组织体系等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升工作效率、激发团员活力,实现共青团组织更好的发展。

结论指出信息化是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必由之路,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要紧跟时代步伐,信息化方式助力共青团组织更好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共青团组织必须不断创新和改变,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推动共青团组织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组织、信息化、互联网时代、创新、效率、活力、互联网+共青团组织模式、数字化共青团组织体系、发展、时代步伐。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发展,已经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在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中,传统的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信息化已成为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必然趋势和势在必行的选择。

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服务广大团员,提升工作效率,创新工作方法,促进共青团组织的健康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创新,高校共青团组织也面临着更多机遇和挑战。

信息化不仅可以帮助团组织更好地了解团员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服务,还可以加强团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团员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加强和创新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结合信息化方式,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问题现状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面临着一些问题。

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导致组织的执行效率和效果不尽如人意。

团员参与度不高、活动创新性不足等问题也制约了共青团组织的发展。

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许多高校共青团组织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着差距和不足,缺少相关技术和平台支持,导致工作方法陈旧、效率低下。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探索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探索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探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思维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包括高校基层团组织。

高校基层团组织在互联网思维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提升活力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的路径。

一、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的特点1.信息平台化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信息传递的渠道。

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网站、APP等平台,团组织可以及时向团员发布通知、活动安排等信息,方便快捷地进行组织管理。

2.互动参与化互联网思维下,通过各种网络工具,高校基层团组织可以与团员进行在线互动,提高团员的参与度。

可以开展在线问卷调查、参与讨论区、举办网络直播等活动,增强团员与团组织的互动性。

3.资源共享化在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可以与其他组织、社团进行资源共享,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如与学生会、学术科技协会等组织合作举办活动,共同利用资源,提高活动效益。

二、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2.开展线上活动3.推行互动交流机制为了增强团员对团组织的参与度,可以建立互动交流机制。

团组织可以开设在线答疑平台,及时回答团员的问题;可以举办网络直播活动,与团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4.加强与其他组织的合作5.培育网络组织文化在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培育组织的文化。

可以通过发布组织动态、成员风采、志愿服务报道等形式,打造具有网络特色的团组织文化。

1.网络安全问题在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面临着网络安全问题。

需要加强信息管理,防范网络攻击、恶意诋毁等行为,保障团员的合法权益。

2.团员参与度不高互联网思维下,团组织开展的线上活动可能会面临团员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吸引团员参与,增强其参与度。

3.平台建设与维护成本高建立和维护互联网信息平台的成本较高,高校基层团组织在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都需要投入。

需要寻求校外资源支持,降低成本,提高平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探索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探索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探索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思维逐渐渗透到了各行各业。

高校基层团组织作为教育部门的重要一环,也不能例外。

在互联网思维的引导下,高校基层团组织如何提升自身的活力,成为了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

高校基层团组织可以借鉴互联网思维的共享经济模式,打破传统的团建方式,推行线上线下结合的新模式。

通过互联网平台,建立一个团组织成员之间可以即时交流、分享资源的共享平台,既可以提升团组织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又可以方便资源的共享和互助。

可以通过线上的形式组织各类活动,降低组织成本,提高活动的参与度。

高校基层团组织可以利用互联网思维下的数据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提升组织的效益。

通过建立一个全面的数据化管理系统,可以对团组织的各个方面进行数据分析和管理,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进。

可以将团组织的一些成果和服务向外部进行市场化推广,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和支持,从而实现团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基层团组织可以利用互联网思维下的社交媒体和大数据技术,提升组织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可以向广大师生传递团组织的信息和活动内容,扩大团组织的影响力。

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用户画像和精准推送,可以将团组织的信息和活动准确地传递给感兴趣的人群,提高信息的传播效果。

高校基层团组织可以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共同开展创新和创业活动,提升组织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互联网企业在技术、资金和市场渠道等方面具有优势,可以为高校基层团组织提供支持和帮助,共同推动创新和创业的发展。

双方可以通过联合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合作开展创业孵化等方式,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补,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互联网思维下的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的提升路径有共享经济模式的推行、数据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的实践、社交媒体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共创。

高校基层团组织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创新思维和传统工作方式,实现组织的转型升级。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结合信息化方式加强和创新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考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结合信息化方式加强和创新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考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结合信息化方式加强和创新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重要的学生组织之一,也需要与时俱进,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趋势。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更加快速便捷,各种在线工具和平台的发展为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高校共青团组织在信息化方式的支持下,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组织活动和服务工作,提升组织的管理效率和工作成果。

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面临着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技术手段,加强组织建设,创新工作模式,提高成员参与度和影响力的挑战和机遇。

加强和创新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积极应用信息化方式,提升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仅靠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和发展趋势。

【背景介绍】1.2 问题提出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与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格格不入,导致组织运作效率低下、青年成员参与度不高。

共青团组织在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滞后,无法满足青年成员日益增长的需求。

共青团组织在传统工作模式下缺乏创新,缺乏吸引年轻人参与的新鲜元素,影响组织的活力和影响力。

如何结合信息化方式加强和创新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已迫在眉睫。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必然趋势。

本文将探讨信息化方式在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加强和创新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工作模式,以期为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方向。

1.3 目的意义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深入挖掘和利用信息化方式,加强和创新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建设工作,对于培养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探索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探索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探索【摘要】本文探讨了互联网思维在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中的重要性和具体路径。

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然后分析了互联网思维在高校基层团组织中的应用和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活力的方法。

接着阐述了构建互联网思维下的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以及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

在结论部分强调了互联网思维对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的意义,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为高校基层团组织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探索、互联网技术、建设与管理、重要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基层团组织是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对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为传统的团组织活动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当前,大学生逐渐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主力军,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和组织活动。

如何将互联网思维应用到高校基层团组织中,提升活力和吸引力,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通过对互联网思维在高校基层团组织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构建互联网思维下的高校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加强基层团组织的建设与管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大学生的特点。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索互联网思维在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中的具体应用和效果。

通过对各种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和创新,以及基层团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加强,寻找适合高校团组织的提升路径,为团组织的发展与壮大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通过研究互联网思维对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的重要性,为未来团组织的发展方向提供清晰的指引和建议。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高校团组织的现代化管理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基层团组织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团员参与度和团组织活力,推动高校团组织事业蓬勃发展。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探索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探索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探索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以互联网为根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其强大的信息互动性、开放性和快速响应性,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各个领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高校基层团组织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主体组织,也是培养高素质、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平台。

如何在互联网思维下提升高校基层团组织的活力,已成为当前高校团务工作中的重要议题。

一、拓展信息化渠道,提高活动宣传效果在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应通过拓展信息化渠道,提高活动宣传效果。

组织可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QQ群、微博页等社交媒体平台,及时宣传组织活动和服务信息,并与怀旧校友等学生关系网建立紧密联系。

此外,可通过组织各类线上活动和互动交流,推动学生自我发展和团队协作,以及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和发声。

二、激发成员参与,加强组织凝聚力在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应激发成员参与,加强组织凝聚力。

组织应注重提升学习分享和技能培训的吸引力与实用性,建立师生交流、学科交叉和多元共享的平台,吸引更多优秀学子踊跃参与,同时加强成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促进成员之间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此外,组织还要积极与其他团队和社团合作,深化交流合作,促进跨界融合和经验共享。

三、提升活动质量,增强组织号召力在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应提升活动质量,增强组织号召力。

组织工作要从传统的“三下乡”、“五小”等常规活动中脱颖而出,创新设计多样化的有意义、有趣味、有思想的活动模式,并加强与社会企业、学术机构等合作,整合社会资源、共创社会价值。

此外,组织应倡导公益、绿色、低碳的主题,增强组织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提高团员的社会牵连和社会担当。

以互联网思维下的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探索,有益于拓宽活力提升的切入点和途径,从而真正实现高校基层团组织的强化和优化,进一步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服务。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探索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探索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探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思维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对于高校的基层团组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提升高校基层团组织的活力,成为了当前高校团组织建设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

一、了解互联网思维在探讨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是指以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模式为代表的一种新型的思维方式,它包括开放、分享、创新、变革等多种元素。

互联网思维注重信息的交流和资源的共享,强调聚合力和创造力。

在互联网思维下,传统的组织结构和运营方式将会发生巨大的变革,创新和合作成为了互联网思维的核心。

二、高校基层团组织面临的挑战对于基层团组织来说,面临着种种挑战。

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团组织在活动组织、人员管理、宣传推广等方面的需求。

基层团组织的活动内容和形式也面临着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基层团组织的成员构成也日益多元化,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动员这样的成员群体,成为了基层团组织发展的关键问题。

1. 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在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进行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比如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组织线上活动,利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进行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也可以组织线下活动,采用新的形式和方式,如户外拓展、创客大赛等,提升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通过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可以让团组织的活动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提升活动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2. 构建开放共享的平台互联网思维强调的是资源共享和信息开放,基层团组织可以构建开放共享的平台,为团员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比如可以建立一个团组织在线平台,让团员可以通过平台获取各种活动信息、参与活动报名、交流经验等。

还可以利用各种互联网工具,如云端办公、在线协作等,提升团队的协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探索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探索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探索当前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思维得到广泛应用。

而高校基层团组织作为学生的主体性组织,如何发挥互联网思维的优势,提升才智水平与创新能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统一平台建设高校基层团组织在活动开展时,通常会面临到一系列的问题,如活动推广、招募、宣传等等,若这些问题得不到良好的解决办法,则会影响到活动的开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议高校基层团组织打造一个统一的平台,实现活动宣传、社群管理、资源共享等功能。

二、智能化运营高校基层团组织如果能够智能化运营,会大大提高效率。

例如,通过使用在线签到系统,可以避免手写签到表导致的错误,同时也能够将签到数据及时记录下来。

此外,基于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可实现智能话题推荐和问题解答等功能,使得活动产生更高的传播效果。

三、数字化管理团组织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安排工作,比如活动场地安排、场地预订、参与人员信息收集以及后期活动文件整理等等。

这些工作,如果能够数字化管理,则会方便团组织对活动的整体安排。

高校基层团组织可以通过开发APP应用或者使用公众号等方式进行管理,使管理变得通畅,实现效率最大化。

四、数据化分析随着互联网思维的普及,数据化分析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方法,可以实现对基层团组织活动的预测和规划。

基层团组织可以通过收集和整理活动参与者的数据,将数据与活动本身相结合,完成一系列的数据分析,为团组织活动提供智能化的建议。

总之,互联网思维方式的在高校基层团组织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建议基层团组织负责人积极拥抱互联网思维,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技术方案与管理方案,提升团组织在高校中的存在感和发展水平。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探索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探索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探索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其影响已经深入到了各行各业,包括高校基层团组织。

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引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的提升成为了当前的热点话题。

如何借助互联网思维,让团组织更加活跃、更加有活力,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紧迫问题。

本文将从互联网思维对高校基层团组织的影响入手,探讨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的路径。

一、互联网思维对高校团组织的影响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它强调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共享,注重平台的打造和互动交流。

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高校基层团组织的运作机制和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信息共享的便捷化互联网思维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快速、便捷化,高校团组织可以通过微信、QQ等社交平台快速传播信息,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沟通。

这种便捷的信息共享模式让团组织的管理和活动策划变得更加高效。

2.平台的打造和互动交流互联网思维注重平台的打造和互动交流,高校团组织可以借助各种网络平台建立自己的社交空间,实现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和信息的发布。

这种平台化、多元化的交流模式让团组织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3.服务的个性化和定制化互联网思维强调服务的个性化和定制化,高校团组织可以针对不同的成员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定制不同类型的活动和培训,让每个成员都能够得到满意的服务。

二、高校团组织活力提升的路径探索1.建立多元化的交流平台高校团组织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建立多元化的交流平台,包括微信公众号、QQ群、微博等,让成员之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和沟通。

这样的多元化交流平台可以让团组织的活动和信息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宣传,提升团组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实现线上线下的结合高校团组织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组织线上线下结合的活动,比如线上的培训课程、线下的实践活动,让成员既能在网上学习交流,又能在实地参与实践,提升活动的多样性和参与度。

4.利用数据分析提升管理效率高校团组织可以运用互联网思维中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活动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了解成员的需求和喜好,优化活动策划和服务提供,提升团组织的管理效率和运营质量。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基层团建工作的创新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基层团建工作的创新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基层团建工作的创新研究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背景下,高职院校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创新,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基层团建工作的创新研究。

随着高校学生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基层团组织在高职院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基层团建工作不仅关乎学生日常生活,还与学校教育教学、心理健康等方面密切相关。

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基层团建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1.基层团组织的组织形式陈旧。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基层团组织仍采用传统的组织方式,如学生会、志愿者服务队等。

这些组织方式的缺点是层级复杂,决策效率低,很难适应现代高职院校学生的要求。

2.信息传递渠道狭窄。

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如宣传栏、传单等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信息的需求。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学生更加依赖网络媒体获取信息,而大多数基层团组织缺乏网络媒体的运用经验。

3.基层团组织的管理水平低下。

当前基层团组织管理分散、工作量大,这影响了基层团建工作的质量。

很多基层团干部基础薄弱,缺乏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

1.构建互动式基层团建平台。

学校可建立新媒体平台,供基层团组织开展日常活动、宣传工作,推动组织内部信息、资源共享和互动。

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团组织工作,搭建起开展校内活动的平台。

2.开展新媒体运营培训。

学校可针对基层团干部的需求,开展新媒体运营培训,培养其新媒体运营能力。

团干部应学会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同时也能提高团建活动的宣传效果。

3.完善基层团组织的管理机制。

学校要建立起基层团组织的管理体系,包括团干部的选拔、管理、考核、晋升等方面。

同时,要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并进行落实跟踪,对基层团干部进行培训和教育,确保基层团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结论高职院校的基层团建工作在新媒体背景下也需要创新,学校要建立起新的工作理念和管理机制。

通过构建互动式基层团建平台、开展新媒体运营培训以及完善管理机制等策略,可以提高基层团建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并进一步满足现代高职院校学生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时代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创新探索摘要:网络的发展给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网络的发展给基层团组织工作带来的挑战,从更新网络思想教育理念、优化基层团组织的网络人力资源、开拓基层团组织的网络舆论阵地、打造基层团工作的信息化平台等五个方面探索加强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高校基层团组织创新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时代。

网络对高校共青团工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网络时代如何创新性地开展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对共青团事业的发展和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网络给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信息网络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深刻地影响着社会进程。

作为高校共青团工作基本单位的院系基层团组织,也受到了网络化的深远影响。

一方面,网络给高校基层团组织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网络自身的多元性、即时性、交互性、虚拟性等特点给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1.1 减弱了基层团组织的组织功能信息革命改变了团员的学习、生活方式,团员青年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需求趋于淡薄。

信息技术搭建了许多新的交流平台,如email、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团员更喜欢通过这些新的平台参与学习和交流,虚拟的交往方式弱化了现实交往的意识和需求。

大学生团员以虚拟化的网民自居,很大程度上模糊了团支部的概念,对现实生活中的团组织缺乏归属感,基层团组织的组织功能面临挑战。

1.2 冲击了基层团组织的教育权威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基层团组织具有传达政策,发布信息的功能,在团员心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网络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增强了团员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在网上,团员可以在“个人小事”和“国家大事”中获得同样的、平等的发言权。

这些使团员的主体地位在网络中得到强化。

相反,共青团组织在现实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的权威受到挑战。

[1]1.3 增加了基层团组织工作的复杂性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团员青年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人生观方面,“个性”主义膨胀;在世界观方面,技术主义倾向愈加浓厚;在价值观和道德观方面表现为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导向多元化、道德意识弱化、责任感淡化。

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利用信息网络不断进行价值观念的渗透、政治思想的宣扬、宗教理念的传播。

[2]在这些思想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团员青年的政治取向、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降低了对最高价值信念和终极人生目标的追求。

这些现象增加了基层团组织工作的复杂性。

1.4 改变了基层团组织工作的形式和内容随着网络的发展,团员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思维模式、行为习惯均发生了显著变化。

他们关注的问题、思维的特点、发展的需要都成为基层团组织必须关注的内容。

同时,网络的普及和学分制的全面实施,使广大团员处于一种比较松散的联系状态,如果基层团组织的工作方式、方法选择不当,就不能有效地吸引和团结团员,无法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 网络时代创新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网络化给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探索网络时代高校基层团组织创新建设,对于对共青团事业的发展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信息网络的发展是一场深刻的技术变革,它用精密的电子元件和严密的电脑程序为人们构建了一个强大的“经济基础”。

而属于“上层建筑”的共青团的发展,必须适应作为经济基础的信息网络的发展。

[3]同时,信息网络的发展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

社会的信息网络化导致了高校的信息网络化,高校的教学、管理、科研、校园文化等工作无不与信息网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必须不断创新基层团组织建设,才能有效应对前所未有复杂环境和艰巨挑战。

2.2 宣扬主流思想的需要在传统的思想教育体系中,学生所接受的思想教育主要来源于学校,基层共青团组织在学生的意识形态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在网络时代,信息网络的发展严重削弱了思想教育的效果,各种社会思潮在网络空间中的交流交锋表现得尤为突出,青年人的思想观念受到了来自网络亚文化的强大冲击。

[4]丰富多彩的虚拟生活吸引了团员过多的注意力,数量巨大的网络信息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声音,因此,必须创新基层团组织的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

2.3 团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网络技术推动了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也推动了高校的网络化建设,高校共青团组织应充分发挥高校的信息优势,共享信息网络化的成果。

网络时代,团员青年思想动态和成长状况更具复杂性和多变性,必须通过网络手段直接反馈团员思想动态和成长状况,增强反馈信息的时效性和便捷性,提高共青团的工作效率。

网络提供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巨量信息资源,必须整合利用网络信息,丰富共青团的教育资源。

网络不断改变团员的活动内容和范围,必须创新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才能拓展共青团工作的空间。

3 网络时代创新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对策高校共青团组织必须积极面对网络时代的各种挑战,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创新基层团组织建设,才能在网络化迅猛发展的大潮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3.1 更新思想教育理念在传统思想教育的基础上,基层团组织要积极引入网络元素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要结合网络时代团员思想个性化、多元化的特点,创新基层团组织工作的形式、内容和方法。

在内容上,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不断增强基层团组织工作的时代感和针对性,赢得广大团员青年的认同和积极参与;在形式上,应把支部生活、主题团日、民主生活会等传统教育形式与主题论坛、微博等团员青年喜闻乐见的新形式相结合,给共青团的各项工作赋予时代色彩;同时,要把基层团组织干部积极引导与团员广泛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团员自我教育功能自觉抵制拜金主义、自利主义等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

3.2 优化基层团组织的网络人力资源优化基层团组织的网络人力资源是创造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重要保障。

网络化给高校基层团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结构、信息技术水平等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首先,要培养一批专职团干部。

他们不仅要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规律,还要全面了解网络体系构架和工作原理,掌握基本的网络技术。

其次,要抓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力培养团学干部。

大力开展理论学习,充分利用党校、团校,开设有针对性的专门理论课程,举办辅导讲座、各种理论研讨会、工作交流会等,引导学生骨干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社会思潮、社会热点问题正确分析解读,有计划、有步骤地造就培养一批思想素质过硬、工作积极热情、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学生团干部,把他们锻炼成团工作的得力助手。

[5]再次,要培养一批红色信息员。

选拔一批理想信念坚定、思想素质过硬、熟悉网络技术的普通团员,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的培训,使他们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并“潜伏”网络上。

一方面,他们能够及时发现网络上一些危害较大的信息、言论或者不良的思想动态,并向专职团干部汇报;另一方面,他们能够参与到团员的网络交流中,删除负面消息、发表正面言论、纠正个别团员的思想问题,充当网络监督者和舆论引导者的角色。

3.3 开拓基层团组织的网络舆论阵地开拓基层团组织的网络舆论阵地是创新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有效手段。

信息网络导向直接影响着团员青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对高校基层团组织而言,它既是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又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思想教育阵地。

因此,建设一批基层团组织的网站、博客、“官方”微博等,打造主流的红色舆论阵地,引导团员青年在网络空间高举马克思主义的大旗,是高校基层团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

必须建设好一批外观设计新颖,内容紧贴时事和学生生活,团员青年喜闻乐见的红色舆论阵地,[6]提供多种网络资源,把教育、管理和服务功能有机结合,学生受到先进文化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以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3.4 打造基层团工作的信息化平台打造基层团工作的信息化平台是高校基层团工作的重要内容。

高校要建立和完善团务管理信息系统,打造基层团工作的信息化平台,提高团组织的工作效率和整体战斗力。

应开发基于信息化的团务管理信息系统,应根据共青团工作的基本职能,划分团的组织工作、青年志愿者工作、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社会实践工作、校园文化工作等若干模块,通过信息系统,基层团组织能够迅速掌握关于团员思想动态及成长状况、干部培养情况等方面的信息。

如,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团委组织针对基层团工作的实际需求,开发了《基层团组织工作系统》,加强团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1]吴笑兵.互联网境遇中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思路[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2007(5):35-37.[2]周梅.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4):54-55.[3]柴罗明.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重大意义[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7):103-106.[4]陈洪波.浅析博客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的运用及价值——以广西师范学院博客团组织建设为例[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1):38-41.[5]钟永淑,袁明锋.对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考——以共青团乐山师范学院委员会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4)中:75-76.[6]李方裕,杨霞.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探析[j].教育探索,2011(8):130-131.作者简介:李凯(1978-),男,山东临沂人,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信息化条件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