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好部编版(统编)456年级语文教材【推荐】

合集下载

如何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温儒敏讲稿资料)

如何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温儒敏讲稿资料)

如何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温儒敏首先我要说的是,这套新教材到底编得怎么样,不是我们这些参与编写的人所能评定的,也不是我这个总主编说了算的,最终还得靠一线教学的实践来评判。

大家要尊重新教材,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但也用不着把新教材看作是不容置疑的教学标准与蓝图。

教材教材,编得再好,也只是用于教学的材料,当然也会提供某些教学的框架与导向,但学情不同,用起来也应当有各自的发挥。

教材是可以质疑、改动和调整的。

我期待通过广大教师的实践,不断完善这套新教材。

这套新教材是中央关注和批准、教育部直接领导和组织编写的,其编写资源可以说空前雄厚。

前后从全国调集五六十位专家、作家、教研员和编辑,组成编写组,人教社的中语室和小语室在其中起到中坚作用。

实际参与过这套教材咨询等工作的各个学科领域专家有上百人。

教材还经过三十多轮评审,几百名特级教师的审读,以及多个省市几十所学校的试教。

如果不是“部编”,很难动员这么多力量。

它的编写质量是有保障的,作为一种“公共知识产品”,也能够被多数人接受。

我们不好说这是理想的教材,但显然可以超越现有各个版本同类教材的整体水平。

不必把这套教材的优点说得那么多、那么绝对,它可能只是相对的好一些,是站在既有的各种版本语文教材的“肩膀”上,提升了一些高度。

部编教材取代原来人教版,以及其他一些版本,不要忘记前人的功劳。

很自然的,大家会比较新旧教材的异同。

比较要关注有哪些“不同”更要关注变化之中所体现的观念、意图和方法。

这也许会引发我们去思考与探究,通过新教材的使用,去推进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大家现在只看到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新教材,其他还在最后送审,二年级大概8月份才能印出来。

这里有必要让大家对整个部编本语文教材有个大致的印象。

说是总体特色,其实也就是从编者角度,希望教材能够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概括起来,有这么4点。

一是强调立德树人,却又避免做表面文章,努力做到润物无声。

二是“接地气”,希望有新理念,又不挂空,能实用好用。

如何用好统编小学语文教材

如何用好统编小学语文教材

如何用好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教师对一至六年级全套教科书的各项内容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认知,是用好统编语文教科书的前提。

1.如何看待教科书选编的长课文、难课文课文是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核心构件,是教科书功能的重要载体。

课文在语文教科书中的核心地位,体现了教科书形式结构的共性,更体现了教科书形式结构的个性,全面影响着语文教科书多样功能的有效发挥。

它是主导语文教师规划教学的主要元素,是实施课堂教学的核心材料。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会将读书、作文、口语交际等规律在实践中运用,从而形成相应的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与习惯。

这种能力与习惯不会凭空得来,课文正是学生获得知识、训练能力、学得方法、培养习惯的重要凭借。

课文的长短、难易程度以及是否适合教学,是学生能不能学得了、教师能不能教得好的先决条件。

2.文章长短一直困扰着教科书的选文工作。

多少字的文章适合选入小学低、中、高年级的语文教科书,一直没有科学的判断标准。

叶圣陶先生对此有过论述,他曾在《略谈学习国文》和《课文的选编》中分别指出:“国文教本为了要供学生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于做细琢细磨的研讨工夫。

”“课本选用长篇,长至若干字为度,一册以几篇为度,今后必当限定矣。

”语文教科书选文另一个较难把握的是文章的难易度。

具体而言,如果文章表达的主旨远远超出了学生的理解水平与阅读能力,学生读不懂,势必会造成阅读上的困难,就不太适合选作课文。

而一些内容比较浅显的作品,学生一看就能明白,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语言发展、思维发展起不到什么作用,也不适合选作课文。

选入教科书中的文章应该有一定的思维价值,要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是学生经过思考或教师指导能够读得懂的。

语文教科书选文首要考虑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阅读能力,难易适度、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但课文的难易与字数的多少其实没有必然的联系。

比如,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简称“统编教科书”)低年级的个别长课文,如一年级下册的《动物王国开大会》,在结构上采用“反复”的手法,相同的情节和内容反复出现,虽然字数稍多,但学生能在相同内容的多次重复中巩固生字,模仿课文学习表达。

用好统编本教材 切实提升教学质量使用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六条建议

用好统编本教材 切实提升教学质量使用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六条建议
与写作,注重积累素材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 之一。统编本教材中选编了大量优秀的阅读材料,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帮 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通过写 作练习和日记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此外,还应鼓励学生 多读课外书籍,积累丰富的素材和经验。
5、语言文字运用,注重实际应用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注重语言文字运用能 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鼓励他们在日常 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演讲、辩 论等语言活动,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水平。
6、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小学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学校 教育的任务,也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及时反馈学生 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为家长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 孩子的语文学习过程,与孩子一起阅读、写作、交流,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教学建议
根据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和理念,以下是六条教学建议:
1、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合理取舍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 分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取舍教材内容。对于低龄 段学生,重点培养其识字、认字和简单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高年级段学生,可 以适当增加阅读量,拓展知识面,提高其综合素质。
结语
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作为当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教材,其编写理念、体例和 特点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和把握统编本教 材的特点和理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和小学生的语 文素养。教师也应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地适应教育发展的 新要求和变化,为培养未来的人才贡献力量。
教材分析

用好统编本教材,切实提升教学质量——使用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六条建议

用好统编本教材,切实提升教学质量——使用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六条建议

用好统编本教材,切实提升教学质量——使用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六条建议温儒敏统编本语文教材已经全面投入使用,老师们可能会面对一些问题。

下面,我对于统编本教材(主要是小学四、五、六年级)的使用,特别是如何备课,提一些具体的建议。

一、厘清教材的结构框架,让教学目标更明晰拿到新教材,第一件事可能就是看看有哪些新课文。

统编本教材的新课文大概占41%,变动是比较大的,有些老师感觉比较难,于是就把主要精力花在如何准备好新课文的教学上。

这可以理解,但最重要、先着手去做的,是对新教材要有通盘的了解。

备课时比较常见的问题是对课程的内容目标缺少通盘把握,备一课算一课,很少考虑这一课或这一单元在整个课程中的位置与功能。

这也不能全怪老师。

推行课程改革十多年来,为了防止应试式的反复操练,提出语法修辞和语文知识的教学不要体系化,要“随文学习”。

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如今的语文教学又出现另一趋向——知识体系被弱化。

很多老师不敢理直气壮地讲语文知识,不敢放手设置基本能力的训练,教学中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不突出,也不成系列,教学梯度被打乱,必要的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得不到落实。

有时课上得满天飞,可就是没有把握得住的“干货”。

比如分析一种写作方式是“情景交融”,或者一种修辞手段是“比喻”(甚至还有明喻、暗喻等),在小学中年段就讲过,到了高年级还要讲,并非螺旋式上升,而是同义反复,学生会觉得很烦。

对每个学段乃至每一学年的教学要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学生要达到什么水平,很多老师并没有做到心中有数,备课只能是一课一课往前蹭,教到哪儿算哪儿。

这种对课程系统缺少整体把握的备课,必然是随意的,甚至是杂乱的,低效的。

针对这种偏向,统编本教材作了一些改进。

一是每个年级和各个单元的内容目标更清晰,教学的要点也更明确,要让老师备课时了解应当有哪些“干货”,做到“一课一得”。

二是统编本教材已经在努力重建中小学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这是“隐在”的体系,不是“显在”的,不刻意强调体系化,防止过度操练,但还是要有体系,教学才不至于凌乱无序。

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

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

了 ,兴趣 就少 了 。应 当让孩 子在 大 的那 种 “静 ”,我看 就可 以 了,不
人的陪 伴下进 行无压 力 的 自由轻 松 必添加许 多成 年人理解的 内容 。
到课 外 ,延伸 到家庭 。让家 长少看
怎样 教 好 古 诗文 的课 ?最好 的
电视 、少 打麻将 、少上 微信 ,多和 办 法 就 是 反 复 诵 读 , 读 得 滚 瓜 烂
孩 子一起 读书 ,这也等 于创 造 了语 熟 ,不用 进行过 多 的阐释 ,也不要
文 学习 的 良好氛 围 。教 师可 以适 当 太 多活动 ,宁可 多读 几遍 、多读几
趣 ,让孩 子刚 上学就 喜欢语 文 ,喜 外找 一些作 品来 读 。 《和大 人一起
欢读 书 。这也 是幼小衔 接 的学 习方 读 》的教 学 目标 ,就是 激发 学生读
式 。幼儿 园主 要是无 纸化教 学 ,听 书和学语文 的兴趣 。
故 事多 ,到 了小学就开 始使 用纸 质 如何上好古诗词 的课
动和 调整 的 。我期待 通过 广大 教师 要列入 教学计划吗
的实践,不断完善这套新教材 。
《和 大 人 一 起 读 》 是 新 教 材
的亮 点之一 。大人 指父母 、老 师或
为什 么要 编一套 “统编本 ”教 其他家 庭成 员与 亲友 。一般而 言 ,
材 呢?
一 年 级 刚 上 学 的 学 生 自 己还 不 会 读
得 再好 ,也 只是用 于教 学的材 料 , 套新教 材之后 可能 比较关 心 的若干
当然也会 提供 某些 教学 的框架 与导 问题 ,来做些 说 明。一共 有 11个 问
向 ,但 学情不 同,用起来 也应 当有 题 (本刊选摘5个 问题 )。

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

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

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更新。

其中“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被广泛推广和应用。

那么,如何用好这种新的语文教材,成为了每位教师和学生的关注焦点。

本文将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探讨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

一、对于教师而言,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呢?首先,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教材的性质和特点。

新的教材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

因此,教师要明确教材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深入研读教材中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

只有真正理解了教材的设计理念和意图,才能更好地将教材用于教学实践中。

其次,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但并不意味着教材是教学的全部。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合理调整教材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再次,教师应该注重教材的创新和拓展。

教材只是教学的基础,教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拓展。

可以选择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扩展阅读。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电子板书、多媒体课件等,提供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对于学生而言,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呢?首先,学生应该主动参与学习。

语文学习是一个主观能动性很强的过程,学生要主动参与其中。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积极提问,主动思考,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同时,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勤奋学习,主动探索,发挥自身的学习潜能。

其次,学生应注重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教材是学科知识的集中体现,学生要通过学习教材,掌握和理解其中的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注重知识的运用,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培养语文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如何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温儒敏教授提出的部编教材使用建议

如何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温儒敏教授提出的部编教材使用建议

如何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温儒敏教授提出的部编教材使用建议01首先我要说的是,这套新教材到底编得怎么样,不是我们这些参与编写的人所能评定的,也不是我这个总主编说了算的,最终还得靠一线教学的实践来评判。

大家要尊重新教材,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但也用不着把新教材看作是不容置疑的教学标准与蓝图。

教材教材,编得再好,也只是用于教学的材料,当然也会提供某些教学的框架与导向,但学情不同,用起来也应当有各自的发挥。

教材是可以质疑、改动和调整的。

我期待通过广大教师的实践,不断完善这套新教材。

这套新教材是中央关注和批准、教育部直接领导和组织编写的,其编写资源可以说空前雄厚。

前后从全国调集五六十位专家、作家、教研员和编辑,组成编写组,人教社的中语室和小语室在其中起到中坚作用。

实际参与过这套教材咨询等工作的各个学科领域专家有上百人。

教材还经过三十多轮评审,几百名特级教师的审读,以及多个省市几十所学校的试教。

如果不是“部编”,很难动员这么多力量。

它的编写质量是有保障的,作为一种“公共知识产品”,也能够被多数人接受。

我们不好说这是理想的教材,但显然可以超越现有各个版本同类教材的整体水平。

不必把这套教材的优点说得那么多、那么绝对,它可能只是相对的好一些,是站在既有的各种版本语文教材的“肩膀”上,提升了一些高度。

部编教材取代原来人教版,以及其他一些版本,不要忘记前人的功劳。

很自然的,大家会比较新旧教材的异同。

比较要关注有哪些“不同”更要关注变化之中所体现的观念、意图和方法。

这也许会引发我们去思考与探究,通过新教材的使用,去推进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大家现在只看到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新教材,其他还在最后送审,二年级大概8月份才能印出来。

这里有必要让大家对整个部编本语文教材有个大致的印象。

说是总体特色,其实也就是从编者角度,希望教材能够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概括起来,有这么4点。

一是强调立德树人,却又避免做表面文章,努力做到润物无声。

如何用好部编(统编)4 5 6年级语文教材

如何用好部编(统编)4  5  6年级语文教材

温儒敏:语文课改读书为本——如何用好统编语文教材(小学四五六年级)2019年5月23日11时针对教材使用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及备课相关问题,讲八个问题:一、立德树人,要整体渗透,润物无声。

新教材编写理念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如何做?八个字:整体渗透,润物无声。

不是贴标签,也不是穿靴戴帽。

也不完全是政治的需要,要把它作为教学的目标。

新教材把“立德树人”作为编写的根本理念,有整体构思。

对学生来说,“立德树人”主要是培养归纳“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

备课时,应当对整个小学语文新教材的单元结构,特别是人文主题的安排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

对每册,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要了然于心。

什么叫润物无声?“立德树人”的教育必须是语文的,是通过自然熏陶,能紧密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的,不是贴标签的。

现在的教学中,常常见到外加的空话、套话、大话,不能体现语文的特点,也难于走心。

比如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导读那一页,引用了王维的一句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看课题,我们知道主题是人与自然,但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

我们不一定要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来归纳,可以找一个儿童容易接受的主题。

口语交际中,有这样一句话:和大自然接触,能让人心旷神怡,这就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

这就是人文性。

主题就实现了。

当然教材中还提示了,这个单元不难发现,人类很多行为正在破坏我们的环境,是不是拔高了?实现人文教育,不要动不动就套用大词。

再如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导读,引用了林则徐的一句话: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趋避之。

学生理解比较难,所选的几篇文章,如果贴近学生的特点,宁可从坚毅、清贫、奉献等角度来启发学生学习,不要用大词。

如“清贫”,教材中并没有解释,比如战士们的奉献,用“无名”可以进一步解读。

大词很重要,是对成年人的,把大词变为儿童能理解的词,要下一番心思。

立德树人,不只是完成政治的要求,而是教学目标,要为培养正常的人而奋斗。

我校使用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几点做法和建议定稿

我校使用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几点做法和建议定稿

我校使用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几点做法和建议2016年小学4-6年级使用新版部编教材,2019年1—6年级全部使用部编教材,随着部编教材在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全面使用,教师遇到的问题日益凸显,面临的挑战迫切需要有效应对。

一、命题的提出1、新教材改革力度大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的训练,引导学生借助形象的图片和简洁的提炼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课文。

这种题型的设置在其它的很多课文中都有所体现。

新版部编教材中将阅读、思考和表达做了一个对接和结合,综合性更强。

相比于旧版教材中单独的朗读和背诵的要求来说,阅读的目的更明确,更有实效。

我们的阅读教学一直也提倡带着一定的问题和目的来阅读。

词语的运用不仅关注语言运用的适切语境,还特别强调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文学习的联系和对接,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人生、关注社会。

这一命题趋势在很多课文中也都有所体现。

新教材一改古诗教学中传统的朗读背诵为一边声情并茂地读一边展开想象和联想,再现诗中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来描绘。

新教材的这种变化体现了对于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尊重,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回归到有思考力、审美能力、创造力的学习主体,也体现了知识之间相互勾连、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大语文观念。

2、教学新观念的挑战老教师传统思维和教法上的不适应。

新教材的全面使用,经过半个学期的教学,授课教师普遍感觉部编教材很难上。

最突出的感觉是:教材内容容量很大,往往是一段教材内容就包括较多知识信息;教师备课时,仅靠现有的经验和知识储备,往往抓不住教学的点,缺乏理论依据;从授课教师所反映的问题看,许多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比较落后,仍然囿于知识点的教学,整节课教师跟着课件走,学生跟着教师走,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核心素养的提升方面。

可见,要使用好部编新教材,教师的教学观念亟待更新。

3、新任教师对教材整体把握不够。

新教师受老教师的的影响,必然会导致教学方式落后的问题。

观念的力量是强大的。

如何用好统编版教材

如何用好统编版教材

如何用好统编版教材如何用好统编版教材?温儒敏主编给了我们6条建议。

一,理清教材的结构框架,让教学目标更清晰。

每个年级和各个单元的内容目标更清晰,教学的要点更明确。

让老师备课时了解应当有哪些干货,做到一课一得。

二是统编版教材,在努力重建小学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

这个不是显在的,并不是刻意强调体系化。

二是关于课型的区分和群文阅读任务启动的问题。

从三年级开始,课文分为精读阅读加课外阅读,形成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

精读的功能是举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兴趣阅读,是把精读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

还有不同的文体也要进行区分,比如猎人海力布它就是民间故事单元。

一二年级主要是识字和写字没有区分单元,到了三年级文体教学意识要增强。

三,授之以渔,要教读书方法。

要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

比如诗歌要叫诵读,要发挥下乡力,感受语言的精粹。

阅读的方法有默读浏览,快读跳读,猜读,互文阅读以及读一本书。

默读和浏览都是常用而又实用的读书方法。

要强调读书方法的传授。

四,采用一+X方法拓展阅读即每讲一课,精讲一课就附加若干篇同类或者相关的作品,让学生去读,可以安排在课外,也可以安排在课后。

教材的快乐读书吧,每学期一次。

一年级认识书,二年级读童话和儿童故事,三年级读童话和古代寓言,四年级读神话和科普读物,五年级读民间故事和西游记,六年级读小说,童年鲁滨逊漂流记。

要重视这个栏目,举一反三,适当给予方法,适当管理组织图书会。

五,如何教好古诗词?古诗词篇目增加了。

教室对古诗词要有感觉,要了解古诗词艺术的基本特点。

培养学生想象力,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

如宿建德江,要突出愁子西江月,道花香。

里说丰年,要突出趣字,比较两首写景中的表达情感的不同。

古诗词教学还要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音韵之美,汉字之美。

我的办法是反复诵读,不必有过多的阐释,也不必有太多的活动。

六,写作的问题。

要重视写作的教学的梯度。

写作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不只是为了写好文章,更是为了思维训练。

明白这个道理,我们的写作教学就有了根。

温儒敏:如何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

温儒敏:如何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

温儒敏:如何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首先我要说的是,这套新教材到底编得怎么样,不是我们这些参与编写的人所能评定的,也不是我这个总主编说了算的,最终还得靠一线教学的实践来评判。

大家要尊重新教材,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但也用不着把新教材看作是不容置疑的教学标准与蓝图。

教材教材,编得再好,也只是用于教学的材料,当然也会提供某些教学的框架与导向,但学情不同,用起来也应当有各自的发挥。

教材是可以质疑、改动和调整的。

我期待通过广大教师的实践,不断完善这套新教材。

这套新教材是中央关注和批准、教育部直接领导和组织编写的,其编写资源可以说空前雄厚。

前后从全国调集五六十位专家、作家、教研员和编辑,组成编写组,人教社的中语室和小语室在其中起到中坚作用。

实际参与过这套教材咨询等工作的各个学科领域专家有上百人。

教材还经过三十多轮评审,几百名特级教师的审读,以及多个省市几十所学校的试教。

如果不是“部编”,很难动员这么多力量。

它的编写质量是有保障的,作为一种“公共知识产品”,也能够被多数人接受。

我们不好说这是理想的教材,但显然可以超越现有各个版本同类教材的整体水平。

不必把这套教材的优点说得那么多、那么绝对,它可能只是相对的好一些,是站在既有的各种版本语文教材的“肩膀”上,提升了一些高度。

部编教材取代原来人教版,以及其他一些版本,不要忘记前人的功劳。

很自然的,大家会比较新旧教材的异同。

比较要关注有哪些“不同”更要关注变化之中所体现的观念、意图和方法。

这也许会引发我们去思考与探究,通过新教材的使用,去推进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大家现在只看到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新教材,其他还在最后送审,二年级大概8月份才能印出来。

这里有必要让大家对整个部编本语文教材有个大致的印象。

说是总体特色,其实也就是从编者角度,希望教材能够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概括起来,有这么4点。

一是强调立德树人,却又避免做表面文章,努力做到润物无声。

二是“接地气”,希望有新理念,又不挂空,能实用好用。

如何用好部编版语文教材 学习心得

如何用好部编版语文教材  学习心得

如何用好“部编版”语文教材
—使用教材八大关注点学习心得
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应当重点关注的八个方面:
一、如何看待语文的变化;
二、单元结构体制的变化怎样改变教学;
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四、如何让教材的语文知识教学自然落地;
五、教材设置“三位一体”的教学框架;
六、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体制;七、识字写字教学如何做到更具体科学;
八、如何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部编版语文教材具有主题鲜明,主题文章集中,语文要素提示等特点,体现了部编版语文教材的整体性,人文性,工具性,人性化。

面对着这样的教材,我们也将面临着一种教材使用的挑战,面临着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

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我们如何用好部编版教材,如何做好语文课堂教学。

部编版教材强调“语文素养、立德树人、阅读体系、多方构建”,部编版教材双线组元,既重视育人功能,也重视对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

保留经典课文,也开发了新选文;作业系统设计层次丰富、题型灵活;写作材料关注一课一得,提升了指导性与灵活性;综合性学习凸显了语文的特点,也具有较好的操作性、综合性;关注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表达能力培养,打造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质量的语文课堂。

我们要尊重新教材,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

教材编得再好,也只是用于教学的材料,我们要根据学情不同,应当有各自的发挥。

总之,唯有正视现阶段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特点,全面分析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的理念和要求后,再创新语文教学理念和策略,打造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教学模式,即能优化语文教育质量。

如何用好“部编本”语文教材(小学)

如何用好“部编本”语文教材(小学)

如何用好“部编本”语文教材(小学)这部“部编本”语文教材已经面世五年多了,虽然只有一年级和七年级的版本,但已经定稿等待中央上会。

编写这套教材的压力非常大,因为各方面的期望值都很高,但也因此得到了丰富的资源和专家参与。

评审专家XXX教授表示,他参加了三十多轮评审,这是其他版本教材无法比拟的。

虽然这套教材政治上符合要求,基本质量也可以,但并非完美无缺,仍需引起重视和研究。

重视“部编本”语文教材所体现的教学理念和改革动向,同时也要注意其新观念、意图和方法的可行性,需要通过实践和思考来引发新的问题。

教研员可以建立各种课题来研究和完善教材。

教材虽然编写得再好,但仍然可以质疑、改动和调整,因为它只是为了满足教学实践而存在。

这套教材的总体特色是“守正创新”,强调立德树人、接地气、公共知识产品和贴近语文生活。

从编者的角度出发,希望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2011年课标已经降低了标准,但拼音并不是阅读的工具,而是辅助工具。

南方方言区的学生只需要学会用普通话沟通即可,不必要求说得准确漂亮。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一种承载方式,但方言区的老师需要结合普通话发音难点来设计教学内容。

拼音不能代替认字,应该结合认字一起研究。

材中的“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旨在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需要延伸到家庭和社会中。

家长可以配合学校开展这个活动,以朗读或讲读为主,让孩子们自由阅读,不要给他们太多压力。

部编教材的课文数量减少,但并不等于教学内容减少,而是方式的减少。

内容减少,类型增多,更注重口语教学和读书。

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兼顾时代性是选文的四个标准,现在的教材更注重经典内容和少量时文。

有人指责教材编者崇洋媚外、杜撰假课文,但这些指责并不成立。

教材编写需要遵守一定的标准和流程,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在部编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比例较少,而在人教版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占了22%。

对于这个比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选取外国作品不仅是为了语文教学的需要,更是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了解世界,对不同的文化持开放的态度。

统编版语文教材使用技巧

统编版语文教材使用技巧

统编版语文教材使用技巧统编版语文教材是国家教材研究与审定中心编写的一套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

本文将介绍如何有效地使用统编版语文教材,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写作和理解能力。

一、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合理规划学习时间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

教师和家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个部分。

教材分为阅读理解、作文和课外阅读三个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合理分配时间,全面提升语文能力。

二、注重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也是其他语文技能的基础。

学生在使用统编版语文教材时,应注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课文时,学生要仔细阅读每个段落的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同时,可以尝试回答一些问题,提高对文章内涵的理解能力。

此外,学生还可以使用一些辅助工具,如词典或字典,帮助理解生字和短语的含义。

三、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方式。

在使用统编版语文教材时,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学生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见解,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多角度思考问题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和题目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可以思考作者的意图和观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解答问题时,学生也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例如从历史、文化和道德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

通过多角度思考问题,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

下面,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分析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各个模块,并提供更多的例子和背景信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材。

1.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模块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的重点部分,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阅读课文之前,学生可以先浏览文章的标题和段落标题,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

接着,学生可以逐段阅读文章,注意掌握文章的主旨和重点。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写下来,帮助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统编版语文学习方法分享

统编版语文学习方法分享

统编版语文学习方法分享在学习语文这门学科时,学习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统编版语文教材作为新一代教材的代表,其改革性和创新性给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实用和有趣的学习内容。

为了更好地掌握统编版语文教材,接下来将分享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提前预习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它能让学生在课前对教材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在预习过程中,可以先阅读教材中的标题、重点段落和例子,然后对课文的大意、主题和结构有一个初步了解。

此外,可以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或者学习工具,如词典、百科全书等,以便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注重词语学习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习词语,掌握好词汇量对于提高语文能力至关重要。

在学习统编版语文教材时,可以将目标词语列出来,写出词语的音、形、义、用法等,然后进行规范的使用和背诵。

此外,可以通过记忆常用词组、短语和成语,丰富自己的表达能力。

三、注重阅读理解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阅读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水平,还可以开拓眼界,培养阅读兴趣。

在阅读统编版语文教材时,可以先快速浏览全文,了解主题和结构,然后逐段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

可以关注文中的细节、事实、观点等,并与自己的背景知识进行联系,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此外,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如课外书籍、报纸杂志等,以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四、注重写作训练语文学习不仅要有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还需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在学习统编版语文教材时,可以通过写作训练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可以选择一些课文或者文章进行模仿写作,学习他人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此外,可以进行一些主题写作,如日记、作文等,不断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五、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可以合理利用各种多媒体资源,提高学习效果。

可以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听相关音频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查找一些与教材相关的资料,如诗词鉴赏、文学欣赏等,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视野。

如何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 -完整获奖版

如何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 -完整获奖版

如何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一、一年级为何要改为先认字,再学拼音?过去的教学都是学生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

这回改了:把拼音学习推后个把月,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

这个改变体现一种更切实的教学理念。

其实,传统的语文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

以前的蒙学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反复诵读,慢慢就会认字了。

“部编本”多少有点回归传统。

入学教育以后,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的楷体字扑面而来,会给刚上学的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个印象可能是一辈子的印象。

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雪对风”等,很传统,也很有趣。

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的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

留给孩子们的“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意味的: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先认字后学拼音,还有一个考虑,那就是幼小衔接,放缓坡度。

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一上来就学拼音,比较难,等于给了一个下马威,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

现在把拼音学习推后一点,能减少他们的畏难情绪。

我看拼音学习再往后推一两个星期也无妨,总之是要想办法让小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挺有意思的,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认字读书的兴趣,这比什么都重要。

二、对刚上学的孩子而言,汉语拼音学习比较难,教学有何建议?老师们要明确,学拼音是为了识字,当然,还有普通话正音。

拼音是认字的工具,但别当作阅读的工具。

汉语拼音只是拐杖,学会认字就可以不要这个拐杖了。

所以,拼音教学要实事求是,降低难度。

例如,发音是比较难学的。

学拼音当然要教发音的方法,但也不要过分要求。

一年级能拼读音节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能直呼音节。

拼音字母表是要熟记的,但不强求背诵默写。

声母、韵母的音节能够书写即可,是否工整不必讲究。

大致说来,就是一年级拼读准确,二年级要求熟练一点儿,也就可以了,别增加额外的负担。

如何用好部编版(统编)456年级语文教材-精

如何用好部编版(统编)456年级语文教材-精

语文课改读书为本——如何用好统编语文教材(小学四五六年级)2019年5月23日11时针对教材使用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及备课相关问题,讲八个问题:一、立德树人,要整体渗透,润物无声。

新教材编写理念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如何做?八个字:整体渗透,润物无声。

不是贴标签,也不是穿靴戴帽。

也不完全是政治的需要,要把它作为教学的目标。

新教材把“立德树人”作为编写的根本理念,有整体构思。

对学生来说,“立德树人”主要是培养归纳“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

备课时,应当对整个小学语文新教材的单元结构,特别是人文主题的安排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

对每册,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要了然于心。

什么叫润物无声?“立德树人”的教育必须是语文的,是通过自然熏陶,能紧密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的,不是贴标签的。

现在的教学中,常常见到外加的空话、套话、大话,不能体现语文的特点,也难于走心。

比如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导读那一页,引用了王维的一句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看课题,我们知道主题是人与自然,但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

我们不一定要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来归纳,可以找一个儿童容易接受的主题。

口语交际中,有这样一句话:和大自然接触,能让人心旷神怡,这就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

这就是人文性。

主题就实现了。

当然教材中还提示了,这个单元不难发现,人类很多行为正在破坏我们的环境,是不是拔高了?实现人文教育,不要动不动就套用大词。

再如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导读,引用了林则徐的一句话: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趋避之。

学生理解比较难,所选的几篇文章,如果贴近学生的特点,宁可从坚毅、清贫、奉献等角度来启发学生学习,不要用大词。

如“清贫”,教材中并没有解释,比如战士们的奉献,用“无名”可以进一步解读。

大词很重要,是对成年人的,把大词变为儿童能理解的词,要下一番心思。

立德树人,不只是完成政治的要求,而是教学目标,要为培养正常的人而奋斗。

如何用好统编版新教材——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为例

如何用好统编版新教材——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为例

如何用好统编版新教材——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为例2019年我国教育部正式发行小学4-6年级的统编版语文新教材。

初次接触新教材,我们如何才能用好新教材呢?我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为例提出自己的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关注单元导语以及课后习题(一)单元导语,循序渐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统编版新教材教学目标、单元目标的设计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

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父爱之舟》课后习题第一题:“默读课文,说说在‘我’的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场景,哪个场景给你的印象最深。

”这一道习题明显比《慈母情深》的第一道习题难度更高了一些,他要求学生学会去概括场景的同时去感受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情感。

如果细心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两篇课文课后习题的要求都是“默读课文”。

“默读”这一阅读方法是统编版语文第二单元阅读策略单元中学习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由此可见,统编版新教材每个单元的编排都是有其合理性的,前面的单元都在为后面的单元学习作铺垫,可以说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二)课后习题,实施目标结合我对新教材的理解以及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学的重点应该围绕单元目标以及课后习题进行。

所以在教学时我主要围绕单元导语(目标)以及课后习题进行设计。

根据单元目标可以得知单元教学重点是什么,在教学课文时就会有所侧重。

以统编版教材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本单元的教学主要侧重于指导学生感受课文中出现的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让学生体会到描写中所蕴含的感情。

比如《慈母情深》的课后习题第一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场景,说说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慈母情深’。

”这一道课后习题和单元导语(目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此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去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我们可以发现单元导语(目标)影响课后习题的设计,同时课后习题指向课文教学的目标。

所以我认为我们教师在教学本单元时需要将教学重难点放在单元导语(目标)和课后习题上,围绕单元导语(目标)和课后习题,有计划、有规律、有层次地展开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践。

语文统编版教材使用技巧分享

语文统编版教材使用技巧分享

语文统编版教材使用技巧分享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语文教学中,教材选择和使用是至关重要的。

语文统编版教材是目前国内主流的语文教材之一,它包含了丰富的教材内容和题目,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本文将分享一些使用语文统编版教材的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教材内容。

首先,学生要正确理解教材的设计理念和学习目标。

语文统编版教材是根据《固体英语课程标准》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学生应该了解教材的核心主题和学习目标,以便更好地把握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在阅读理解课文时,学生应注意抓住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在写作训练中,学生应注重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其次,在学习教材内容时,学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和练习。

阅读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学生可以选择有趣的课文或读物进行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听讲、讨论、写作等方式,深入理解和运用教材内容。

例如,在听讲时,学生要做到认真倾听,做好笔记,以便后续的知识回顾和巩固。

在讨论中,学生要积极参与,与同学们一起探讨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模仿教材中的范文,丰富自己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此外,学生还可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和修养培养。

语文统编版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涵盖了丰富的文学、历史和地理知识。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教材中的诗词、名篇和经典故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优秀文学作品。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拓展阅读,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和故事,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修养水平。

最后,学生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题目进行复习和巩固。

语文统编版教材中的题目设计严谨,既能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做教材中的习题、试题和模拟题,查漏补缺,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考试技巧和应对能力。

如何使用部编语文教材

如何使用部编语文教材

如何使用部编语文教材一、重视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的培养,建设“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新编教材的阅读教学,以各单元课文学习(分“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为主,辅之以“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诵读”,共同构建一个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并在这方面凸显特色,以更好地贯彻课程标准提出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倡议,并达到课标提出的课内外阅读总量400万字的要求。

(一)明确单元学习任务师生要提前阅读单元阅读提示,对本单元的人文主题、阅读方法、阅读策略、能力要求甚至写作要求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再进行文本的阅读学习。

(二)讲精讲细教读课教读课文,由老师带着学生,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或阅读方案,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达成相应的阅读目标,目的是学“法”。

这里我们讲两点。

1.教师要用好教读课的助读系统,助读系统包括预习、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补白、注释等。

预习每课2道,兼有助读和作业双重功能,或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或调动阅读期待,或与学生的经验、以前所学进行勾连,或提供必要的文本解读需要的背景知识,或照应单元重点提示必要的阅读方法,或指出阅读中需要思考的问题等,目的在于引导、铺垫、提高阅读兴趣等。

思考探究主要围绕内容、情感、主题、写法、疑难(解决)等设题。

积累拓展主要是积累、品味、拓展、延伸,与文本以外的内容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实现向课外的拓展。

读读写写体现的是学生对词语的学习和积累。

新教材重视生字、词语的积累,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汉字审美意识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补白是在空白之处设计的知识短文,介绍一些语法、修辞知识和背景资料。

“语法、修辞知识”尽量用课文中的例子,以贯彻“随文学习”的思路;内容不求全面,突出基础性;少用术语。

这些补白文字不要求占用课堂时间,仅供学生课外阅读参考。

“背景资料”随机安排,旨在给学生的课文学习提供一些辅助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改读书为本——如何用好统编语文教材(小学四五六年级)2019年5月23日11时针对教材使用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及备课相关问题,讲八个问题:一、立德树人,要整体渗透,润物无声。

新教材编写理念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如何做?八个字:整体渗透,润物无声。

不是贴标签,也不是穿靴戴帽。

也不完全是政治的需要,要把它作为教学的目标。

新教材把“立德树人”作为编写的根本理念,有整体构思。

对学生来说,“立德树人”主要是培养归纳“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

备课时,应当对整个小学语文新教材的单元结构,特别是人文主题的安排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

对每册,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要了然于心。

什么叫润物无声?“立德树人”的教育必须是语文的,是通过自然熏陶,能紧密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的,不是贴标签的。

现在的教学中,常常见到外加的空话、套话、大话,不能体现语文的特点,也难于走心。

比如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导读那一页,引用了王维的一句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看课题,我们知道主题是人与自然,但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

我们不一定要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来归纳,可以找一个儿童容易接受的主题。

口语交际中,有这样一句话:和大自然接触,能让人心旷神怡,这就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

这就是人文性。

主题就实现了。

当然教材中还提示了,这个单元不难发现,人类很多行为正在破坏我们的环境,是不是拔高了?实现人文教育,不要动不动就套用大词。

再如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导读,引用了林则徐的一句话: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趋避之。

学生理解比较难,所选的几篇文章,如果贴近学生的特点,宁可从坚毅、清贫、奉献等角度来启发学生学习,不要用大词。

如“清贫”,教材中并没有解释,比如战士们的奉献,用“无名”可以进一步解读。

大词很重要,是对成年人的,把大词变为儿童能理解的词,要下一番心思。

立德树人,不只是完成政治的要求,而是教学目标,要为培养正常的人而奋斗。

不一定每一课的教案都要写上“立德树人”的字条,它应该是处处渗透的,不一定专门去讲,它已经在起作用。

总之,立德树人,应该是润物无声。

二、立足“语文核心素养”,克服教学的随意性。

语文教学很突出的问题,就是随意。

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没有很明确的学科泛围。

语文的社会性、实践性很强,准入门槛很低,谁都可以批评,语文在社会上很受重视吗?不一定,很受注视。

这一学科的内容、目标被社会庸俗化。

语文到底是什么?以前我们的课标,用工具性和人文性来定义语文,是可以的,但还是不清晰,其他学科也有。

2017年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对语文核心素养界定得比较清晰,我们要认真看一看。

接下来我们要修订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标,会沿着高中语文课标的调子。

高中语文课标中有这样一句话: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语言建构与运用”。

这是语文学科独有的,具本质意义的内容。

“思维发展与提升”。

强调学生通过学习语言的运用,能够获得几种思维能力的发展,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

另外,还有思维品质的提升,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

中国古代很注重讲涵养,但对思维培养的认识不够。

“审美鉴赏与创造”。

课标要求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

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与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化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

在教学中,处处想到“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

具体到某一课,可能会侧重某一方面。

如古诗词,可侧重审美;说明文,可侧重思维。

如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月亮》,课后习题第二题,你的头脑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训练直觉思维与形象思维。

抄写优美生动的句子,两个目的,一个就是语文积累,第二个就是审美,汉语能写得这么漂亮。

语文园地中,要求学生想象画面,感觉听到秋虫的鸣叫,读文章“闻”到味道。

两个意图,一个是审美,一个是思维。

再如,第八单元,都是古代历史故事,当然应该把文化传承与理解放在第一位,还要注重思维的训练。

这个单元的写作是降要求的,要求写让你的心儿怦怦跳的事情,这是语言学习,更重要的是思维训练,能把自己受感动的东西清晰地、带感情地表达出来。

举这些例子,是强调在备课时,要考虑到语文核心素养注重哪个方面,教学就突出哪个方面。

三、理清教材结构框架,让教学目标更加明晰。

小学换了百分之四十一左右的教材,这个比重是比较大的。

很多老师把注意力放到了如何应对新课文。

这很重要,但更应该对课文有一个通盘的把握。

随文学习,出发点是好的。

问题是,教学出现了一种倾向,知识体系被弱化。

如今的语文教学存在知识体系被弱化的偏向,老师不敢理直气壮地讲知识,教学中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不突出,也不成系列,教学梯度被打乱,必要的语文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得不到落实。

有时课上得满天飞,可就是没有把得住的“干货”。

如情景交融,有感情朗读,比喻等,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同意反复。

对小学语文知识点的排列要搞清楚。

统编语文教材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改进。

每个年级和各个单元的内容目标更清晰,教学要点明确,备课时了解应当抓住“干货”,做到“一课一得”。

教材在重建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体系,这是“隐在”的体系,不是“显在”的,不刻意强调体系化,以防止过度的操练。

四五六年级备课,建议重新温习《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部分的十条认真研读。

这十条是比较具体的。

把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设计通盘考虑,结合所在学校以及学生的情况,来用好教材。

基本按照教材的编排来设计教学,也可以对现有教材的单元结构进行重组,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来安排语文学习的某些基本要素。

以语文“基本要素”的侧重点来组成教学顺序与线索,课文则是服务和体现这一顺序与线索的。

不是那么机械地分割、镶嵌知识点,不是重回以知识点为中心的训练,但每一课总要有“抓手”。

认真研究教材编写的结构框架表,把每一单元、每一课的知识、能力、方法的要求提炼出来。

四、重视课型的区分。

从三年级开始,课文就分为精读、略读,加上“课外阅读”,形成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这和以往教材是不太一样的。

精读课主要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功能是举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的兴味;而略读课是让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阅读实践中,主要是泛读,自主性阅读。

课型意识淡薄,有历史原因,都是分析性阅读,文体混淆。

不同的文体,阅读的方法应该有所区别,授课重点是不一样的。

即使同一文体的课型,也应当有所变化,语文课才比较生动有趣,不至于死板僵化。

不要总是字词句,主题思想。

哪有那么多的主题思想?现在中国人说话,都是“我参加了什么活动,我受到了什么教育”,这不是完整的教育。

为什么小学语文要安排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和一般小说有什么不同?如果你想过这个问题,课型就应该有所不同。

民间故事积淀了古人的智慧,是口头文学,是传统文学的一部分。

它有民族的审美基因,能对孩子起到文化熏陶的作用,它是口头、集体的创造,往往带有意想天开的成分,有益于让学生接触民族文化的基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甚至是超自然的想象力,小孩子有时候也需要意想天开。

教这个单元,要注意激发想象力,让学生意想天开,就达到目标了。

如《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的课后习题,让学生熟悉课文,做一些学科的训练,这还不够。

在《猎人海力布》里有一道选做题,让学生想想不可思议的故事,符合民间故事的学习的。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并不一定有批判的功能,当然你这样想也没错,让孩子体验一下贫穷、孤独、无助,或许是另一个目标。

这也是小孩子成长必须的东西。

有温度的教学老师要读课文。

不要先看参考书,先好好读原文。

不只是新课文要认真去读,老课文在备课时也要重新读。

教师先有自己的阅读感受,讲课才有感觉,有温度。

想一想你的班上那些学生读这篇课文可能会有什么反应,有哪些难点,可能有哪些兴趣点?五、授之以渔,教读书方法。

小学三年级以后,应该有更多时间让学生自主的阅读。

要教给方法,如读古诗,要让学生知道诗的韵律,感受诗歌语言与普通语言的区别。

要让学生有鲜活的感受,不要一上来就分析,分析主题、作者、作者的原意等,很细,偏偏放弃了第一印象。

先读,再分析,再来研究问题。

我们不是没教方法,而是要重视学生的感受。

阅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默读、浏览、快读、跳读、猜读、互文阅读,以及如何读一本书,如何进行检索阅读,等等,各有各的技巧方法。

没有方法论教学的意识,学生就只会精读,无论碰到什么文章,全都用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加艺术手法等一套分析办法去套。

鼓励学生一鼓作气往下读。

现在我们经常让学生抓关键词。

他能抓住关键词还要你教啊?我们要教一些方法,甚至要教学生按中轴线读等方法,泛读的方法。

六、采用“1加x”方法拓展阅读。

前不久网上一片炒作,说现在的阅读量太大。

其实网民特别是家长根本没搞清楚,课标受到一些攻击。

学生高考有高考大纲,也要求读六七十篇。

说“猛增72篇”,“还要不要孩子活”。

网络永远都是这样,要过招的话,什么事都别想干了。

就当是文化大革命的大字报。

我是想说,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仅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统编教材增加了很多阅读的内容。

延伸阅读教材远远不能满足阅读教学需要除了区分课型,把略读课归还给学生,还要延伸阅读,加大阅读量。

没有课外阅读,语文教学就是“半截子”的。

实施“1+x”即每讲一课(主要是精读课),就附加若干篇或者相关的作品,让学生自己去读。

可以在课内安排读那些附加的作品,也可以安排在课后。

不只是读散篇作品,还要有“整本书阅读”。

小学的“快乐读书吧”是有梯度的。

四年级读神话,五年级读中国民间故事,六年级读《童年》《鲁滨孙漂流记》等,这个栏目要用好。

要给适当的方法,放手让学课外去读。

课外阅读采取目标管理课外放手让学生读,可以适当“管理”,比如组织读书会讨论等等。

但主要应当是“目标管理”,而不是“过程管理”。

七、如何上好古诗词的课?古诗词篇目平均一个学年是二十篇左右。

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

不要过多解释,也不要太多活动,宁可多读几遍,多读几篇。

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作者诗中那种感觉,让学生品味读。

有时诗意是很难让学生理解的。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的“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些景物怎么拼到一块?古代人的语法和现代人不一样,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让学生对比一下,练习说,这样对诗的语言有自己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