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泗县三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练习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郯.子(tán) 苌.弘(chánɡ)老聃.(dān)李蟠.(pán)
B.句读.(dú) 渎.职(dú) 穷兵黩.武(dú) 买椟.还珠(dú)
C.六艺经传.(chuán) 传.记(zhuàn) 传.说(chuán) 传.宗接代(chuán)
D.贻.之(yí) 春风骀.荡(yí) 心旷神怡.(yí) 甘之如饴.(yí)
【答案】A(B项“句读”应读dòu;C项“六艺经传”应读zhuàn;D项“春风骀荡”应读dài。

)
2.选出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A.古之学者
..必有师
B.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吾从而
..师之
D.闻道
..有先后
【答案】D(A.学者:古义为求学的人;今义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B.众人:古义为一般的人;今义为大家、许多人。

C.从而:古义为跟从、并且,是两个词;今义是连词,表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
3.选出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
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其皆出.于此乎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答案】C(均为“学习”之意。

A.出:超出/出自。

B.惑:疑难问题/糊涂。

D.道:道理/风尚。

)
4.下列选自课文的文句均有错别字,其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2分)A.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B.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燥也。

C.舳舻千里,旌旗敝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D.吾师道也,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 A致--至;B蟮--鳝,燥--躁;C敝--蔽;D之--知。

所以选B。

5.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A.辍耕之垄上
B.郯子之徒
C.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答案】B(B中“之”连接定语和中心词,相当于这些,这类;其余皆为动词,到、往) 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择师而.教之而.耻学于师
C.其皆出于此乎.生乎.吾前
D.不拘于.时学于.余
【答案】A(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而①表承接关系,不译,②表转折关系,却;C乎①疑问语气词,吧,②相当于介词“于”,在;D于①表被动,当“被”讲,②介词,跟。

)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答案】C(C是使动用法,其他是意动用法)
8.下面对文章前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那些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的士大夫,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答案】B(作者并没否认“童子之师”是老师)
9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数.(cù)罟洿.(kuā)池弃甲曳.(yè)兵
B.孝悌.(tì) 饿莩.(fú) 养生丧.(sānɡ)死
C.狗彘.(zhì) 鸡豚.(tún) 庠.(xiánɡ)序之教
D.衣帛.(bó) 畜.(chù)养请以战喻.(yù)
【答案】C(A.洿:wū;B.莩:piǎo,D.畜:xù)
10.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邻国之民不加.少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B.直.不百步耳系向牛头充炭直.
C.弃甲曳兵.而走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日出江花红胜.火
【答案】C(A加:①更,②夸大;B直:①只,不过,②通“值”,价钱;C兵:兵器;D 胜:①尽,②超过,胜过。

)
11.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②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④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⑥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⑦斯天下之民至焉
⑧移其粟于河内
A.⑤⑦⑧B.①③⑤
C.③⑥⑧D.②④⑤
A, ①鼓名词作动词,击鼓②王,名词作动词,称王③树,名词作动词,种植⑥生和死,动词活用作名词,活着的人和死了的人。

12.下列句子的句式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相同的一项是()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夫晋,何厌之有
C.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答案】B(都是宾语前置)
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斧斤以.时入山林②申之以.孝悌之义③何异于刺人而杀之.④斯天下之.民至焉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答案】B(以:介词,按照/介词,用。

之:代词,代人/助词,的。

)
1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五十者可以
..衣帛矣。

B.颁白
..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黎民
..不饥不寒。

D.然而
..不王者,未之有也。

【答案】D(然而:古,这样却,是两个词;今:连词,表转折,是一个词。

)
1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填然鼓.之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弃甲曳兵而走.
【答案】D(例句中“鼓”为名词用作动词,ABC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D项没有活用现象。

)
16. 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A.膏腴.(yú) 藩.篱(fān) 蒙恬.(tiǎn)
B.逡.巡(qūn) 锋镝.(dí) 墨翟.(zhái)
C.谪.戍(zhé) 鞭笞.(chī) 黔.首(qián)
D.户牖.(yǒu) 棘.矜(jí) 赢.粮(yín)
【答案】C(A.恬:tián;B.翟:dí;D.赢:yínɡ)
17.下列各句中对“金”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铸以为金人十二(金属,铜)
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黄金)
C.金就砺则利(金属制的刀剑等)
D.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比喻坚固)
【答案】B(这里指金属)
18. 下列哪一项中的“以为”与其它三项不相同()
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B.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C.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D.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答案】D(D当“认为”讲,是一个词,其它的都是“以(之)为”,是两个词)
19.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天下云.集响.应②外连衡而斗.诸侯③却.匈奴七百余里④履.至尊而制六合⑤且
夫天下非小弱
..也⑥序八州而朝.同列⑦囊.括四海⑧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A.①②③/④⑧/⑤⑥⑦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
C.①⑦/②③④⑤/⑥⑧D.①⑦/②③⑥/④⑧/⑤
【答案】D(名状/使动/名动/形动)
20. 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例句: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A.铸以为金人十二B.委命下吏
C.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D.不拘于时,学于余
【答案】D(都是被动句)
2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提示:A项中“NF038”通“煣”;B项中“知”通“智”;D项中“生”通“性”。

答案:C
2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尝跂.而望矣跂:踮起脚后跟。

B.声非加疾.也疾:快,这里引申为“洪亮”。

C.假.舆马者假:凭借,利用。

D.而绝.江河绝:断绝。

提示:D项“绝”:渡,横渡。

答案:D
23.解释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

(1)吾尝终日而思矣()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蟹六跪而二螯()
提示:本题帮助我们整理“而”字的用法。

参考答案:(1)连词,表修饰
(2)连词,表转折
(3)连词,表递进
(4)连词,表并列
24. 青少年应加强环保意识,当你看到环境被污染或破坏的时候,你有何感受?请用两个结构大致相同的句子,列举环境被污染或破坏的现象,运用比喻修辞描写你心中的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当我看见有人捕杀珍稀动物,有人肆意砍伐森林,我心中便燃起了熊熊怒火;当我看见有人损坏花草树木,有些工厂污染河流湖泊,我的心里就像压了一块大石头一样沉重。

25. 下面这首小诗在对“树”进行描述时涉及了作者对“岁月”的思考,请选择另外两种事物,仿照例句的表达方式和句式,各写一句话,描述事物时必须涉及对“生命”的思考。

例句:树:如果你挺直了你的身躯,风会比你矮很多,伟岸就会溢满你的岁月。

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浪:如果你伸出了你的拳头,山会比你软很多,壮阔就能充实你的生命。

(2)草:如果你站稳了你的脚跟,冬天会比你脆弱很多,绿色就能点燃你的生命。

(本题考查句子仿写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仿写时要注意依照“例句的表达方式和句式”,“描述事物时必须涉及对‘生命’的思考”的要求。

从例句来看,原句用了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整个句子是假设复句。

仿写时注意表达生动、鲜明。

26. 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寒暄踌蹰眉尖若蹙痒序之教
B.桌帏歆享以手抚膺沸反盈天
C.鞭笞惴惴诡密桀骜不驯
D.暮砧隼头沧海一夫当关
B A.痒序之教—庠序之教;C.诡密—诡秘;D.隼头—榫头。

所以选B。

27. 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2013年,广州恒大足球队问鼎亚冠联赛,结束了中国俱乐部足球队二十余年无缘亚洲冠军的局面,这对处于低谷之中的中国足球来说弥足珍贵。

B.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中兴和小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C.近两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快速增长,专利申请质量蒸蒸日上,这表明我国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D.去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高达10万亿元,其中网络商品零售额超过了1.8万亿元,凭此成绩,我国当仁不让地跃居全球网络商品零售榜首。

A,弥足珍贵,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

含褒义。

登堂入室,登上厅堂,又进入内室。

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亦比喻学艺深得师传。

蒸蒸日上,一天天地向上发展。

形容发展速度快。

多指生活和生意。

适用对象错。

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

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不合语境。

所以选A。

2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心思想是针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而言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B.虽然有国家资源做支撑,但面临重重困难,国有企业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确实可说堪称不易。

C.大庆石化总公司的老少职工们同台竞赛,年轻职工积极踊跃,老年职工更是不让须眉。

D.通过捐款、创办公益基金的方式回馈社会,不是企业家的法定义务,可提倡而不宜强制。

D,A项,成分残缺,第二句应在“要求”前加上主语“中心思想的概括”。

B项,成分赘余,“可说”与“堪称”语义重复。

C项,“老年职工更是不让须眉”不合逻辑,“须眉”指的是男子,是性别概念,与“老年职工”不对应。

所以选D。

29.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不拘于时。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D项,为宾语前置句,A判断句;B被动句;C定语后置句。

所以选D。

30.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8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 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

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
2.诗歌没有一句描写楼高,却处处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可谓浑然天成,巧夺天工。

试作简要分析。

(4分)
1.“雁引愁心去”更妙。

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下句写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

(意思对即可)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2.首联写“岳阳尽”、“川迥”、“洞庭开”,极写渺远辽阔的景色,形象地表明诗人立足之高。

(1分)颔联“雁”“山”“月”都是诗人登高所见。

(1分)颈联写诗人在岳阳楼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这里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岳阳楼高耸入云的状态。

(1分)尾联写诗人醉后的感受。

楼高风急,凉风四起,着笔仍然在写楼高。

(1分)
31. 根据课文补写诗句:(10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 ,百年多病独登台。

(3)______________ ,此时无声胜有声。

(4)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

(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___________。

(6)履至尊而制六合,______________,威振四海。

(7)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 。

(8)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 !
(9)______________,独留青冢向黄昏。

(10)师者,______________。

(1)可以横绝峨眉巅(2)万里悲秋常作客(3)只是当时已惘然!(4)别有幽愁暗恨生(5)涂有饿莩而不知发(6)威震四海(7)孤舟一系故园心(8)相逢何必曾相识(9)一去紫台连朔漠(10)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刘安世,字器之,魏人。

登进士第,不就选。

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己之要,光敏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

调洺州司法参军,司户以贪闻,转运使吴守礼将按之,问于安世,安世云:“无之。

”守礼为止。

然安世心常不自安,曰:“司户实贪而吾不以诚对,吾其违司马公教乎!”光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

光薨,擢右正言。

章惇以强市昆山民田罚金,安世言:“惇与蔡确、黄履、邢恕素相交结,自谓社稷之臣,贪天之功,侥幸异日,天下之人指为‘四凶’。

今惇父尚在,而别籍异财,绝灭义理,止从薄罚,何以示惩?”会吴处厚解释确《安州诗》以进,安世谓其指斥乘舆,犯大不敬,与梁焘等极论之,窜之新州。

进左谏议大夫,有旨暂罢讲筵。

民间欢传宫中求乳婢,安世上疏谏曰:“陛下富于春秋,未纳后而亲女色。

愿太皇太后保佑圣躬,为宗庙社稷大计,清闲之燕,频御经帷,仍引近臣与论前古治乱之要,以益圣学,无溺于所爱而忘其可戒。

”哲宗俯首不语。

章惇用事,尤忌恶之。

初黜知南安军,再贬少府少监,三贬新州别驾,安置英州。

宣和六年,复待制,中书舍人沈思封还之。

明年卒,年七十八。

安世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

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

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

”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

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所之。

”于是受命。

年既老,群贤凋丧略尽,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

梁师成用事,能生死人,心服其贤,求得小吏吴默尝趋走前后者,使持书来,啖以即大用,默因劝为子孙计,安世笑谢曰:“吾若为子孙计,不至是矣。

吾欲为元佑①全人,见司马光于地下。

”还其书不答。

死葬祥符县。

后二年,金人发其冢,貌如生,相惊语曰:“异人也!”为之盖棺乃去。

(节选自《宋史·刘安世》,有改动)注:①元佑,宋哲宗赵煦的年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转运使吴守礼将按.之查办
B.陛下富于春秋
..年岁
C.章惇用事,尤忌恶.之憎恨
D.金人发.其冢发现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朝廷不以.安世不肖树之以.桑
B.吾当从汝所之.未之.有也
C.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D.默因.劝为子孙计因.河为池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今惇父尚在,而别籍异财,绝灭义理,止从薄罚,何以示惩?”(5分)
(2)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5分)
1.D,D项由原文“为之盖棺乃去”的“盖”可以推出“发”为打开之意。

2.C,A项第一句中的“以”前面后面都是名词,以是动词,意为“认为”,第二句中的“以”后面是名词,以是介词,意为“把”; B项第一句中与所连用,所字结构,动词,到,第二句中是有否定词的宾语前置句做代词,这种情况; C 连词,转折,然而;D项,介词,替/动词,作为。

3.(l)现在章淳父亲还健在,他却另外登记其它田产,灭绝道义情理,(若)只是从轻处罚,用什么来表现出惩戒的意义?(译出大意1分,落实“籍”“止”“何以”各1分)
(2)如果就任这个官职,必须有见识有胆略,用自己的生命来担负职责,倘或有触犯忤逆,祸患贬谪立即到来。

(译出大意1分,落实“居”“脱”“明目张胆”各1分)
33.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4分)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4分)
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

寓意边地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

第三句写
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3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县长欠我一支烟
赵新
那是5年前的事情。

5年前,马亮35岁,在古寨乡当乡长。

那年春天的一天,马乡长在乡政府召开一个小型座谈会,座谈关于放牧和养殖大牲畜的问题。

参加会议的只有十多个人,都是古寨乡的村民,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

作为会议的主持人,会议开始时,马乡长首先向大家问好,给大家道了辛苦,然后掏出自己带的香烟,一支一支递给大家。

马乡长的身边坐的是放羊的老汉杨老万,马乡长由远及近最后一个把烟递给他时,竟出现了特殊和意外:那老汉双手把那支烟挡了回去,脸上一片郑重和严肃的表情。

马乡长笑了:“大叔,您不抽烟?”
老汉掏出烟来说:“抽啊,我抽烟抽得很勤,很凶!”
马乡长说:“那您就抽我一支,我这烟比您的烟好!”
老汉说:“好也是抽,歹也是抽,反正都是冒烟,咱还是各抽各的吧!”
会议出现了这么一个小小的插曲,大家都笑了,都觉得杨老万这个人真是有点别扭。

会议接着往下开。

会议开得很热烈。

十多个人全都发了言,杨老万当然也发了言,而且发言的质量要比别人高,他结合自己的放牧实践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马乡长很兴奋。

马乡长在做会议总结时这样说道:“今天的会议开得很成功、很实在,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对我们乡的放牧和养殖问题提出了很好的建设性意见,尤其是杨老万大叔的发言,朴实深刻,诚恳直率,句句说到了点子上,句句……”
讲到这里时,马乡长很想点一支烟抽。

马乡长有个习惯,开会讲话时喜欢抽烟,只要把烟一点,他的讲话会更加精彩,表情会更加生动。

可是现在马乡长的烟盒里没有香烟了!自己再去买吧,显然不合时宜,而且马上就要散会了,托人再去买烟也不值当;不抽烟呢,情绪上不来,影响自己的临场发挥,影响会议的效果。

也是凑巧,这时候正好杨老万往外掏烟,马乡长便抓住这个机会说:“大叔,借给我一支烟吸!”
杨老万愣了一下:“马乡长,你是说借我一支烟吸?”
马乡长点了点头:“对,借您老人家一支烟吸?”
杨老万说:“马乡长,既然是借,借了东西是要还的!”
马乡长说:“还,还,散了会我就还给您!”
杨老万递给马乡长一支烟,马乡长继续把话讲了下去。

这又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大家都笑了,都觉得杨老万这个人真是有点意思!
会议说散就散。

散会以后,马乡长立刻被人拉到了饭馆里,一下子喝得酩酊大醉。

喝醉了酒,马乡长当时就忘掉了那支烟的事情。

马乡长工作忙,后来仍然忘掉了那支烟的事情。

马乡长常常在古寨村的村口和街面上遇见杨老万,遇见那老汉赶着羊群上山,赶着羊群回村。

有一次马乡长看见那老汉从地上捡了许多烟头,并把那些烟头小心翼翼地装进衣服兜里。

那年年底乡政府召开全乡劳动模范大会,中午就餐时马乡长去给杨老万敬酒,顺手把桌子上的一盒香烟塞进老汉的口袋里。

马乡长说:“大叔,以后别再捡烟头吸啦,那玩意不干净!”老汉掏出那盒烟答非所问地说:“马乡长,这烟我可不能要,这是乡政府出钱买的烟,这是招待大家的烟!”
过罢春节,马乡长被调到了县城,先任某局局长,后来当上了分管全县教育工作的副县长,这就到了现在,到了今年春天。

这一天马县长到古寨乡考察工作,除了看见杨老万那一群雪白的羊外,又看见那老汉弯着腰在地上捡烟头。

马县长让司机把车停下,一个人走到了老汉跟前。

马县长说:“大叔,您好!您还在放羊啊?我看见您又从地上捡烟!”老汉有些脸红,有些尴尬。

他慌忙把手藏到背后,低下头说:“没有啊,没有啊,我正赶着羊群出村……”马县长递过去一条烟说:“大叔,我送给您一条烟,您别捡烟头啦,那玩意不干净!”
老汉说:“马县长,这条烟是你自己买的吗?”
马县长说:“不是,这么好的烟我能买得起吗?给您您就抽,管它……”
老汉说:“不是你买的我不要;是你买的我也要不了这么多,我只要你一支烟!”马县长还是没有想起那一支烟的事情来,他只是看着那老汉渐渐地走远,渐渐地走远。

夏天的时候,县教育局忽然报告马县长,说古寨村的村民杨老万去世了,这位62岁的老汉立下遗嘱,要把多年积攒下的18万元人民币捐给古寨小学!马县长大为感叹,等匆匆忙忙赶到古寨村时,老汉已经入土了。

马县长从杨老万的儿子杨小万的手里看到了那份遗嘱,遗嘱上除了捐款的事情外,还有一条是:“马县长还欠我一支烟,一定要让他归还!”
马县长终于想起了5年前的那个座谈会,想起了那支烟。

马县长本来带着烟却又亲自从村里的小卖部买了一盒烟。

马县长带着这盒烟来到了老汉的坟头上。

马县长给老汉点燃了一支香烟后泪流满面地说:“大叔,您抽吧,这是我自己的烟!”
马县长还了解到,那杨老万原来是古寨村的前任支部书记,退下来之后当了名副其实的放羊汉。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形式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县长欠我一支烟》围绕一支烟叙述了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思想涵盖量很大,给人一种厚重之感,刻画了极具个性、极富感染力的人物杨老万。

B.小说通过杨老万拒绝马乡长递来的烟和杨老万递给马乡长一根烟两段“小插曲”的叙写,展开了故事情节,在这两个小插曲中,突显了杨老万对年轻干部马乡长的关心。

C.作者赵新,在写作技巧上得心应手,尤其是简洁明了、呈现动态状的叙述艺术,令人赏心悦目。

本文作者综合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细节、心理等多种方法,使杨老万的形象生动感人。

D.小说不止一次地提到马乡长看到杨老汉从地上捡烟头的情节,既与小说的线索相关联,又与杨老万“把多年积攒下的18万元人民币捐给古寨小学”的情节形成反差,突出了杨老万的大爱。

E.赵新的作品关注现实尤其是关注农村现实,注重人物刻画,这些人物虽处于社会底层,但灵魂并不卑微,对于他们的生存状态、人生态度、心灵期待,作者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与尊重,《县长欠我一支烟》中的杨老万和马乡长就是典型代表。

2.阅读小说,思考题目“县长欠我一支烟”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