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后抑郁患者院外抗抑郁药物服用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治疗
临 床 测 量
评定特定症状的量表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自评) 汉密顿焦虑量表 (他评) 汉密顿抑郁量表 (他评)
HADS HAMA HAMD
评定 量表 的应 用
影响卒中后抑郁发 生的因素
一:心理因素的作用
焦虑恐惧心理:当患者发病后出现肢体功能、语言功能
等障碍时, 他们不能适应由健康人向病人角色的转变, 担心自己不能康复,惧怕死,而面对现实时又无能为力, 就表现出焦虑、恐惧、悲观,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 无用感失落感和自卑感:患者在接受一段时间治疗后, 由于受目前治疗条件、治疗手段的限制,其疗效常达不 到患者的预期希望,想重新成为一个健康人的愿望落空, 对自身状况的不满和不能承担相应社会和家庭责任的 愧疚,常使病人产生无用感和失落感, 同时患者发现不 可避免的要需要家庭照顾时常使患者产生的自卑感,尤 其是一些平素好强的患者更是如此。 认同感和依赖心理:患者认为自己已然是一个废人,处 处以“我是残疾人、需要帮助”自居。患者此时意志 缺乏、有低人一等的感觉,把自己看成生活的弱者,易 导致抑郁的发生.
抑郁症的识别现状
对抑郁性疾病的识别不足,是世界各国内
科医生的共同倾向
1993年WHO在15个国家和地区调查,到综
合医院就诊的患者被识别率为55.6%
上海市为21%,即4/5的抑郁障碍被漏诊或
误诊。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CCMD-3)
诊断标准: 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 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 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 症状标准: 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4项: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DSM-Ⅳ)
A、在连续两周的时间里,病人表现出下列九个症状中的五个以上。这些症状必须 是病人以前没有的、或者极轻的。并且至少包括症状1和2中的一个: 1. 每天大部分时间心情抑郁,或由病人自我报告,或通过旁人的观察。 2. 每天大部分时间,对所有或者大多数平时感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 3. 体重显著减少或增加(正常体重的5%),食欲显著降低或增加。 4. 每天失眠或者睡眠过多。 5. 每天精神运动亢进或减少。 6. 每天感到疲劳,缺乏精力。 7. 每天感到自己没有价值,或者自罪自贬(可能出现妄想)。 8. 每天注意力和思考能力下降,做决定时犹豫不决。 9. 常常想到死(不只是惧怕死亡),或者常常有自杀的念头但没有具体的 计划,或者是有自杀的具体计划,甚至有自杀行为。
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龙源期刊网 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陶银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20年第01期
【摘; 要】目的:分析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调查及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抑郁症患者,参考依从性(Morisky)量表判断抑郁症患者临床服用依从性,按照Morisky量表得分将所有患者分为低依从性组与高依从性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资料,分析影响抑郁症患者服用依从性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高依从性组患者普遍病程不足3年的个体(83.87%)、医疗费用支付形式为医保的个体(80.65%)、家属支持患者临床就诊的个体(77.42%)、患者主动就医的个体(75.81%)、第一主诉以情绪症状为主的个体(72.58%)、无抑郁症阳性家族史的个体(70.98%)均多于低依从性组,数据差异明显
(P<0.05)。
结论:抑郁症患者病程、医药费支付形式、家属态度以及有无家族史均是影响患者服用依从性的因素。
【关键词】抑郁症;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291-01
抑郁症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精神科疾病,抑郁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生化因素以及重大生活事件的发生均有一定的联系,据相关调查显示,抑郁症患者规律用药对改善患者症状十分重要[1-2]。
本研究通过比较我院2016年7月-2019年7月42例低服药依从性患者与62例高服药依从性患者相关资料,从而探究影响抑郁症患者服用依从性的相关影响因素,具体情况如下:。
社区脑卒中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相关因素分析
社区脑卒中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相关因素分析背景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疾病,由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针对脑卒中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对于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社区医疗的发展以及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提高,社区脑卒中患者的治疗管理,尤其是服药依从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对社区脑卒中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社区脑卒中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脑卒中患者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某社区内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门诊诊断为脑卒中的患者为对象,共计300人。
数据收集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医疗档案资料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问卷内容包括以下方面:•基本信息•患病情况•服药依从性•相关影响因素数据分析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
结果基本信息本研究共纳入300名脑卒中患者,其中男性151人,女性149人,男女比例接近1:1。
另外,本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65.8 ± 10.5岁,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数的61.3%。
患病情况根据医疗档案资料,本研究对象中,以缺血性卒中为主,占76.0%,出血性卒中占9.3%,未分型占14.7%。
服药依从性根据问卷调查,本研究对象的服药依从性总体情况尚可,其中78.0%的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好,16.0%的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服药现象,6.0%的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
相关影响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与以下因素相关:•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会逐渐降低。
•性别:女性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会相对较高。
•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更好。
•家庭状况:家庭支持越好,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越高。
•心理因素:患者焦虑、抑郁、压力等情绪因素与服药依从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影响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快节奏的精神、心理等方面的压 力,抑郁症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抑郁症的危 害性 ,但是由于人们对精神疾病长期以来的偏见 ,患者常会有病耻
感,认为别人会贬低向精神卫生机构求助的人或精神疾病患者的一种
信念 ,而 不去寻求治疗 或中断治疗 。另外患者对 疾病和治疗 的态度 和
期望值不同,所以对治疗的必要性会持怀疑态度 ,有些患者认为不需
要药物治疗 , 通过单纯的 心理治疗和自 我调整就会好转, 或者认为长
期服用药物会对药物产生一种依赖的想法,从而拒绝药物治疗。
2药 物 的不 良反 应 抗抑郁药 物的不 良反应 与患者服药 的依从 性关系密切 ,治疗抑郁
此外 ,服药的方便程度、药物的起效时间及患者病情的缓解情况 均会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有一定的影响。服药方便,起效快 ,病情缓
治疗依从性优于门诊随访模式 】 。因此为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全病 程管理模式值得推广。
4药 品的价 格
提高抑郁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就影响抑郁症患者认识
据估计到2 0 2 0 年除缺血性心脏病以外抑郁症将成为影响寿命,增 加经济负担的第二大疾病,有抑郁症患者的家庭通常有较重的负担, 对家庭功能有影响 】 ,低收入者或少数民族患者因不能及时就医,及 时治疗 ,故就诊时症状较重,疗效较差 ,高收入者出现症状就及时就
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是患者得到有效、安全的治疗,降低患者和家庭
在心理和经济上的负担 , 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 1 】 De m y t t e n a K, Ha d d a d P . C o m p l i a n c e wi t h a n t i d e p r e s s a n t he t r a p y a n d a ti n d e p r e s s a t n d i s c o ti n n u a t i o n s y m p t o ms [ J ] . Ac t a P s y c h i a t r
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其影响因素相关性研究
图1抑郁症依从性3.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济状况、诊断认可度、抑郁严重程度、服药种类、药物副作用、社会支持度、总病程、合并焦虑具有显著性意义(p<O.05),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与依从性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2:圈2各个阶段袋落比率4.1第一个月内脱落频数最高,占总脱落频数25.3%,原因主要是药物方面的:药物的副作用18例、害怕药物的副作用或怕药物有依赖而不敢服药5例,共23例。
其次是来自病人方面因素:共有16例,分别是10例病人对诊断不认可、4例认为疗效不好而自行停药、2例因经济困难而停药。
4.2一三个月脱落频数28例,脱落比率为18.2%。
脱落原因主要是来自病人方面的因素:12例因为经济困难、8例自觉病情好转、3例认为疗效不好自行停药、2例转为吃中药(认为还是中药治慢性病)、2例其它原因、1例因抑郁症状消失且不清楚疗程也停药。
前三个月脱落总和为43.5%,脱落率接近半数。
4.3三~六个月、六~九个月、九个月以后脱落频数分别为12、9、7例,脱落比率为7.8%、5.8%、4.5%,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且相对稳定。
脱落原因主要是经济困难、自觉病情好转就停药、缺乏抑郁症知识了解不清楚疗程。
4.4抑郁症患者治疗中脱落原因分析:95例病人脱落原因包括有药物副作用、害怕出现药物副作用、经济困难、认为药物疗效不好而停药、诊断不认可、不清楚疗程、自觉病情好转、认为西药不如中药改吃中药和其它原因。
见图3:圈3抑部症脱落原因分析由图3可见在脱落原因中,第一是23例因为经济困难导致病人不依从,占24.2%,本次调查低收入共48例;第二是药物副作用和自觉病情好转,都是18.9%;对诊断不认可而不依从占10.5%;不清楚疗程和认为疗效不好而停药分别占7.4%;害怕药物副作用为5.3%;改吃中药占4.2%,其它原因占3.2%。
终上所述,在脱落原因中,病人对抑郁症知识缺乏包括诊断不认町、自觉病情好转、不清楚疗程、认为疗效不好和害怕药物副作用而不依从占49.5%,经济困难占24.2%,药物副作用占18.9%。
抑郁症病人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2 结 果 2 . 1 对疾病 认识 不 足 随着对 精神疾 病 知识 的宣 传 , 越 来越 多 的人 能认 识 到 抑 郁症 的危 害 性 , 但 由于 习惯 将 抑郁 症视 为精 神病 的一 种 , 病 人常 有病 耻感 , 影 响 了 服 药依 从性 。被 访 谈 的 1 0例 病人 普 遍 存 在 对疾 病认 识 不 足现象 , 病人 B : “ 主要 想试 一试 , 觉 得 自己情 绪好 了, 以后 想 靠 自己调 节 。 ” 病人 I : “ 医 生 让 我 长 时 间 吃 药, 说 不能 自己停 药 , 我不相信, 我认 为我 自己好 了 。 ” 病 人 C: “ 我 感 到抑 郁 是 因为 身体 虚 , 情 绪 好 了 就 不 用 吃药 了 ! ” 病 人 D: “ 别人 也 是 情 绪 不 好 的病 , 好 了 就 没 见吃药, 我 觉 得 我 这 病好 了 也 不 用 吃 药 。 ” 病人 J : “ 我
关键 词 。
年 1月一2 0 1 4年 6月 在 本 院临 床 心 理 科 因 自行 停 药 而 导致 疾病 复发 再 次 住 院 治疗 的抑 郁 症 病 人 , 人选 标 准: 诊 断均 符合《 中国精 神 障碍 分类 与诊 断 标 准 》 ( C C 一 MD一3 ) 抑郁 症诊 断标 准 l 3 ; 处 于抑 郁 症 恢 复期 : 系 统 治疗后 抑郁 症状 基本 缓解 或部 分存 在 , 自知 力完 整 , 社
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1 9 . 4 2 ) 4个 因素被 纳入 回归方程。结论
关 键 词 :抑 郁 症 ; 抗抑 郁药 ; 服 药依 从 性 中图 分 类 号 : R 4 7 3 . 7 4
影响抑郁症患者 口服抗抑郁 药因素复 杂, 应针 对性影响 因素 实施 有效对策提 高依从性 。
文章编号 : 1 0 0 6 — 6 4 1 1 ( 2 0 1 7 ) 0 9 — 0 0 8 7 — 0 3
象, 对 照组 与 干 预 组 在 1 4 d治 疗 后 , 腰椎 J 0 A功 能 评 分 均 明 显
)
药物药效发挥 , 促进炎症的消散 和吸收 J 。马磊 等 通过 加用 腰部核心肌 力训 练 的 方法 , 可显 著 改善 腰 椎 间 盘突 出症 患 者 J O A评分 。吴莉 萍等 采用 以化瘀通 络为主的 自制药方熏蒸治 疗腰椎间盘突 出腰骶 部疼 痛取 得 良好效 果 。孙 波等 通过 中 药熏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腰 间盘突出症总有效率 9 2 . 9 %。 3 . 2 本研究 中 , 选择单纯膨 出型腰椎 间盘 突出患者作 为观察 对
现报告如下 。 统计学方法 选取 2 0 1 5年 1 月 ~ 2 0 1 6年 6月本 院住 院治疗
=
数据用 S P S S 1 8 . 0统计 软件 处理 , 采用 多元
1 . 1 研究对象
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抑郁症患者药物依从性 的独立危 险因素 , 以仪 O. 0 5为检验水准。 对 1 6 0例抑郁症患者随访 6月 , 抗抑郁 药 口
\ \ ; p
\
2 . 1 单 因素分析
服依 从 性 好 1 1 0例 ( 6 8 . 7 5 %, 1 1 0 / 1 6 0) , 依从性差 5 0 例 ( 3 1 . 2 5 %, 5 0 / 1 6 0 ) ; 经 检验 , l 2个 因素 差异均具有 统计学 意 义( P< 0 . 0 5 ) 。抑郁症 患者 口服抗 抑郁药 依从 性单 因素分析 ,
脑卒中后抑郁抗抑郁治疗的作用机制
脑卒中后抑郁抗抑郁治疗的作用机制目前临床上对脑卒中后抑郁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已经非常普遍,但是一般仅是从改善抑郁症状考虑,而抗抑郁药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抗抑郁药的机制。
因此,本文阐述抗抑郁药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神经保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标签:抗抑郁药;神经保护;作用机制1 卒中后抑郁脑卒中后重型抑郁的发病率大约是26%,轻型抑郁为24%,6个月时随访,比例升到34%和26%,未经治疗的抑郁症状可持续半年[1,2]。
MRI[3,4]发现,前额叶背外侧皮质(DLPFL)和前梨状皮质区域的超强信号提示以后发生抑郁的可能,治疗起来困难,而且预后不良。
老年抑郁患者死后尸检发现,该脑区的脑组织经过细胞内黏附分子-1和血管黏附分子-1标记,可以确定微血管病变以及是否缺血,形态学结果证实前额叶皮质缺血与抑郁相关,因而支持“血管性抑郁”的假说。
杏仁核是脑内整合认知和经历等情感的重要结构。
抑郁症患者杏仁核静息血流量降低,情感处理能力受损,也为”血管性抑郁”的假说提供了佐证。
2 脑内递质系统与卒中后抑郁有人[5]应用微透析法测定缺血纹状体内色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络氨酸增多。
使用DSP-4耗竭NA并不能影响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的恢复[6]。
DSP-4并不耗竭5-HT。
5-羟色胺(5-HT)受体参与许多生理功能如情绪的调节。
尸检以及正电子扫描研究[7]表明不同的边缘系统或旁边缘系统区域内5-HT(2A)受体的结合减少。
海马内色胺能神经元功能的改变与重度抑郁等情感障碍有关。
Ni等[8]研究发现氟西汀除了抑制5-TH转运体,还可以阻断5-TH受体。
氟西汀是5-TH2C受体可逆性竞争性拮抗剂。
Cabrera-Vera等[8]研究了孕期使用百优解对子代脑内5-HT转运体的影响:两组大鼠从怀孕13~20d每天分别皮下注射百优解(10mg/kg)或生理盐水。
其子代在发情前期脑内边缘系统发生明显的改变,如下丘脑(中线背侧核-21%;下丘脑外侧+21%),海马(CA2,+47%;CA3,+38%),杏仁核(外侧基底核+32%;中线核+44%),后背侧和中线中缝核内5-HT转运体并未改变。
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调查研究和分析
中后 抑郁 与 年 龄 、 别 、 性 文化 程 度 、 脑卒 中的位 置 、 并基 础 疾 病 如高 血 压 、 尿病 等 , 合 糖 以及 发生 脑卒 中的次 数 、 卒 脑
d a n s d i u o p tlf m a u r 0 9 t a u r 0 1 t ee wee 1 0 c s sP D,t ePS td f1 0 c sst e ig o e n o rh s i r a o J n a y 2 0 oJ n a 2 1 ,h r r 0 ae S y h D su yo 0 a e h
Re e r h a d a a y i o ee a tf co so e r s i n a t rs r k s a c n n l ss fr lv n a t r fd p e so fe t o e
】E Yu x a , e in
Itra Me iie h a gPoic in eCt T i e pe SH si lJa d 3 1 1 , hn nen l dcn ,Z  ̄i rvn eJad i hr P o l ’ opt , in e 16 2 C ia n y d a
方 法 选取 2 0 0 9年 1月 ~ 0 1年 1月 在 我院 确诊 的脑 卒 中 患者 2 8例 进行 调 查 , 中出 现 P D共 10例 , 研究 对 21 6 其 S 0 本
10例 P D患者 的 年龄 、 别 、 0 S 性 文化 程 度 、 病次 数 、 程 、 发 病 病变 性 质 、 变部 位等 指标 作 为 可 能影 响 脑卒 中后 抑郁 发 病
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治疗态度的影响
对 象 与 方 法 I 对 象 选 择 2 0 0 5年 3月 至 2 0 0 8年 3月
全认 识 , 分范 围为 O 2 得 ~2 。服药依 从性 亦分 为 3级 : 完 全依从 ( 患 者 自愿 按 时按 量服 药及 康 复锻 炼 ) 部 指 、 分 依 从 ( 患 者 在 督 促 下 能按 时 按 量 服 药 及 康 复 锻 指 炼 ) 不 依 从 ( 患 者 不 愿 服 药 或 拒 绝 服 药 及 康 复 锻 、 指 炼) 。在治疗 开始前 及治疗 开始 后 2 、 个 月 、 周 1 2个月
心 理 障 碍 。P D 总 发 病 率 为 3. % , 中轻 度 2. S 42 其 o
2 、 % 中度 1 . % 、 O 4 重度 3 6 j 抑郁 的出现不仅 影响 . 。 患 者生 活质 量 , 同时也 妨 碍其 神 患者 对治 疗 的依 从性 明显 下 降 , 响康 复过 程 。 使 影
见表 2 。
表 1 两组 间 I AQ 评分 比较 ( T ±S例 ) ,
注 : 组 间各 时 问段 比较 # P> 0 0 ,# #P d 0 0 ,# # # P < 0 0 两 .5 .5 .1
康复 。
主题 词 脑血 管意外/ 并发症 抑郁 症/ 疗 @ 盐酸 氟西汀 治 脑 卒 中后 抑 郁 症 ( otsrk e rsin P D) P s—to edp es , S o 是 常见 的脑 血管 并发 症 之一 , 是脑 血 管病 后 常见 的 也
著 性 差 异 ( 0 0 ) 具 有 可 比性 。 P> . 5 ,
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探讨
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探讨目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和研究。
方法取自2005年3月~2015年3月间来我院就诊的512例脑卒中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
将所有患者按照是否患有卒中后抑郁進行分组,其中有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为观察组252例,仅有脑卒中的患者为对照组260例,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患病情况不同指标进行对比和比较。
结果观察组在性别、家庭经济困难性以及和睦性等方面和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性差异,且观察组中的发病次数、病灶数量、患有并发症种类等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明显临床差异(P<0.05)。
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对这些因素的调查和研究能够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从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标签:脑卒中;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脑卒中后抑郁在脑血管疾病中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等,主要表现为情绪不高、失眠、缺少乐趣等,不仅会对脑卒中的恢复产生不良影响,还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创伤。
因此,为了能更好的进行治疗和采取干预措施,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进行全面了解。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05年3月~2015年3月间来我院就诊的512例脑卒中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均进行常规检查,均与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相符,并经过了头部MRI和CT扫描的确诊。
将512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将患有脑卒中后抑郁的252例患者视为观察组,且符合脑卒中后抑郁的诊断标准;将脑卒中后无抑郁症状的260例患者视为对照组。
观察组中,男性患者67例,女性患者185例;年龄为35~76岁,平均年龄为(53.2±2.7)岁;按照卒中类型进行划分,出血性卒中75例,缺血性卒中177例。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38例,女性患者122例;年龄为36~78岁,平均年龄为(54.8±2.4)岁;出血性卒中55例,缺血性卒中205例。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调查与干预分析
2008年07月第3卷第14期中国医疗前沿Chil"1,1H e al t l l c ar e I nnovat i onJ ul y,2008V01.3N o.1433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调查与干预分析郭建国1郭桂平2(1长沙县红十字医院,湖南长沙410100;2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办公宣,湖南长沙410078)【摘要】目的调查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
方法对脑卒中患者发放汉密尔顿押都量表(H A M D)进行调查,对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症者给予药物和心理综合干预治疗。
结果卒中后抑郁症总发生率43.85%。
大多数病例为轻、中度抑郁:经综合治疗后,抑郁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总有效率为75.54%。
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症发生率高,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有病变部位、年龄性j0、家庭和社会支持。
在干预治疗过程中,不仅要使用药物治疗其原发病.还应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治疗。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症影响因素干预【中图分类号】R749.1+3【文献标识码】AT he A nal ys i s of I nf l uenc e F a ct or s and Tr e a t m ent of P o st St r oke D e pr es s i onG U O Ji a n-gu01G U O G ui-pi ngu1The r ed-cr o ss hos p i t al of C ha n伊ha count y;2A dm i n i st r at i o n D e par t m ent of X i a ngya Pub l i c H ea l t h C ol l ege,C ent r al Sout h U ni ve r si t y,C l i angsha,410078[A bst r act]O bj ect i ve T o sur vey a nd arl al yze t he i nf l uence f act or s of pos t st r oke dep r essi on,a nd t o sear ch f or ef f ect i ve i nt er vent i on s t udy.M et h ods Pat i ent s w i t h st r oke w eT e asse ssed w i t h t he H am i hon D e pr e ssi o n R a t i n g Scal es.and pat ient s w i t h PS D w e f e t r eat ed w i t h m e di ci n e andpsychol ogi cal i nt e r vent i o n.R esu l t s r11l e i n ci de nce r a te of PS D i s43.85%.m ost cas∞眦l ight or m edi um degr e e;A f t e r com pr ehensi ve呐t m ent, t he s y m pt om s of P SD ha ve i m prove m e nt i n di f fer ent degr ee,t he t ot a l ef f ect i ve r a te i s75.54%.Concl usi on T he i n ci de nce r at e of PSD i s hi gh,and t he pos s i bl e i nf l u ence f act or s a托:di seased m gi on、a ge and s ex、f am i l y or s ocial sup por t.D u r i ng t he per i od of i nt er vent i on t r ea t m e nt,m e di c i ne a ndpsyc hol ogi cali nt ervent i on哦bot h i m p or t ant.[K ey w ords l St r ok e;D epr ess i on;I nf l u enee f act o r s;I nt er vent i on‘脑卒中即急性脑血管疾病,也称脑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塞及蛛网膜下腔出血。
卒中后抑郁 一文
卒中后抑郁 一文
卒中后抑郁是指脑卒中后出现的一种情绪障碍,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我评价下降等症状。
据统计,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约为30%至50%。
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脑损伤、药物治疗、社会支持等。
其中,脑损伤是最主要的原因。
卒中会导致脑部神经元死亡或受损,从而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进而引发抑郁症状。
此外,药物治疗也可能对患者的情绪产生影响。
例如,某些降压药和抗凝药可能会引起抑郁症状。
对于卒中后抑郁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种方式。
药物治疗主要采用抗抑郁药物,如SSRI类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等。
心理治疗则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等。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缓解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除了药物和心理治疗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也非常重要。
家人和朋友应该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同时,社会组织也应该加强对卒中患者的关注和服务,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影响卒中后抑郁程度的相关因素及不同程度抑郁患者的治疗分析
影响卒中后抑郁程度的相关因素及不同程度抑郁患者的治疗分析目的:通过对10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调查,分析影响卒中后抑郁程度的相关因素及不同程度抑郁患者的治疗。
方法:对10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年龄、性别、职业、家庭关系、卒中次数、合并症(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探讨与抑郁程度相关的因素,同时应用抑郁自评表和汉密尔顿抑郁表对102例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评估,其中轻度抑郁者58例,中重度抑郁者44例。
将轻度抑郁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中重度抑郁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2例。
试验组患者采用心理治疗和氟西汀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心理治疗。
治疗后通过采用社会支持评定表、中风病患者生存质量评定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年龄、家庭关系、卒中次数和合并症是影响卒中后抑郁程度的相关因素,年龄越大、卒中次数越多、存在合并症会增高卒中后抑郁发生几率,家庭关系和睦有利于降低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单纯心理治疗轻度抑郁患者疗效较好,试验组与对照组间临床疗效无差异,相对于中重度抑郁患者,试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年龄、家庭关系、卒中次数和合并症是影响卒中后抑郁程度的相关因素,对于轻度抑郁患者,单纯心理治疗就可取得较好疗效,对于中重度抑郁患者,心理治疗联合氟西汀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心理治疗。
脑卒中所致的脑组织病变除造成神经系统功能损伤外,还会造成患者抑郁。
卒中后抑郁主要表现为始动性差和精神运动迟缓,伴有焦虑症状和自杀观念,主要与心理和生理平衡失调有关,大部分患者为轻度抑郁,中重度抑郁患者虽所占比例较少,但具有强烈的焦虑症状和自杀倾向,对脑卒中的预后有较大影响,延长患者恢复时间,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死亡率[1-3]。
因此,为了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应对卒中后抑郁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治疗。
本文将讨论卒中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和不同程度抑郁患者的治疗疗效和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抑郁症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和治疗效果评估
抑郁症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和治疗效果评估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影响了全球大量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药物治疗是抑郁症患者改善症状和恢复正常心理状态的主要方法之一。
然而,药物依从性和治疗效果评估对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和疾病管理至关重要。
一、药物依从性的重要性药物依从性是指患者按照医嘱准确、恰当地服用药物的程度。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良好的药物依从性可以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药物依从性的测量可以通过患者的服药记录、医生的评估和药物储存情况等方式进行。
二、影响药物依从性的因素1. 患者的认知和态度:患者对抑郁症的认识和态度将直接影响他们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如果患者对抑郁症缺乏足够的了解或存在负面的态度,可能导致不良的药物依从性。
2. 药物治疗的适应性:药物方案的个性化和适应性也是影响药物依从性的关键因素。
如果患者感觉药物对其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可能会影响他们继续服药的意愿。
3. 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一些药物会出现一定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如果患者无法忍受或者副作用对其日常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药物依从性。
4. 治疗信任和支持:医生和家人的信任和支持对于患者的药物依从性有很大的影响。
当患者得到良好的医疗支持和家庭关爱时,他们更有可能保持药物依从性。
三、治疗效果评估的重要性治疗效果评估是对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估和监测。
它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药物是否起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 自评量表和问卷调查:患者可以使用一些专门设计的自评量表和问卷调查来评估自己的治疗效果。
例如,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等。
2. 临床评估和观察:医生可以通过患者的临床评估和观察来评估治疗效果。
例如,医生可以观察患者的行为变化、情绪改善和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3. 化验和检查:一些特定的生物指标、血液或尿液检查,可以用来评估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和反应。
四、如何提高药物依从性和治疗效果1. 提供全面的宣教和教育:医生应与患者合作,提供准确和全面的关于抑郁症和药物治疗方面的宣教和教育。
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及健康指导
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及健康指导摘要】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探讨有效的健康指导措施。
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抑郁症患者共58例,在分析患者依从性的基础上按照数字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积极的健康指导。
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的依从性、健康知识水平等。
结果: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包括:未按医嘱服药、疾病知晓率比较低、家属对长期服药的态度等。
经过干预后,观察组的依从性显著提升,患者知识认知水平也显著提升,组间比较具有差异(P<0.05)。
结论:抑郁症患者均存在依从性不高问题,且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因素很多,为了提高患者依从性,护士应该积极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知晓率和依从性。
【关键词】抑郁症;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健康指导【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1-0252-02抑郁症属于慢性、易复发疾病,一般患有过一次抑郁的患者复发概率达到50%以上,如果患者坚持遵医嘱服药,病情控制良好情况下,复发率将有效降低,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1]。
所以患者服药依从性直接影响疾病的进展。
但是,实践调查发现,患者依从性高低与很多因素相关,如不良生活习惯、不遵医嘱服药、不定期检查观察疾病的预后和进展等。
如果患者无法保证持续坚持服药,将导致并发症或者复发[2]。
所以,了解影响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才能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最终提出有效的健康指导方案。
现为了探讨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健康指导措施,对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就诊的58例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总结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抑郁症患者共58例,在分析患者依从性的基础上按照数字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
影响农村脑卒中患者抗栓药物服药依从性医源性因素分析
影响农村脑卒中患者抗栓药物服药依从性医源性因素分析卢运康;彭丽玲;吴显儒;凌政;陈斌;杨武伟【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农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栓药物服药依从性的因素,为村医培训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北流市543名村医进行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抗栓治疗、用药依从性等相关知识调查.结果:阿司匹林名称、用法知晓率分别为73.11%和37.20%,氯吡格雷、双嘧达莫、华法林名称、用法知晓率在30%以下.知晓卒中后抗栓药物应马上应用29.28%,应长期应用34.07%.依从性各项知识知晓率不足70.00%.健康档案建立率0,随访率33.52%.结论:村医对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抗栓治疗及依从性相关知识掌握差,明显影响农村卒中患者服药依从性,应引起重视并加强培训.【期刊名称】《华夏医学》【年(卷),期】2017(030)003【总页数】4页(P72-75)【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抗栓药物;服药依从性;村医【作者】卢运康;彭丽玲;吴显儒;凌政;陈斌;杨武伟【作者单位】北流市人民医院,广西北流537400;北流市人民医院,广西北流537400;北流市人民医院,广西北流537400;北流市人民医院,广西北流537400;北流市人民医院,广西北流537400;北流市人民医院,广西北流537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积极的二级预防能有效减少卒中再发,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年复发率高达17.7%[1],卒中二级预防用药作用不明显的原因为二级预防依从性差[2]。
村医是农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管理者,他们对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抗栓药物及用药依从性知识掌握及信念、行为直接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
为此,笔者于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对北流市农村卫生室医生进行了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抗栓药物应用依从性相关知识调查。
现报告如下。
1.1 研究对象选取在村卫生室工作具有国家乡村医师执业资格以上的村医543名。
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媛
【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18(032)003
【摘要】抑郁症患者需要接受长时间的治疗,治疗期间的服药依从性对疗效以及后期复发情况具有较大的影响.然而服药依从性差为目前抑郁症患者治疗期间常见的问题,服从性、依从性以及遵从性为服药依从性的相关概念.本次研究中,主要分析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疾病、治疗方案、患者自身因素、医务人员因素、环境以及文化因素等,患者自身以及医务人员方面为主要研究点.主要方法为介绍相关研究趋势、未来发展情况,与此期间加强了对社会文化因素对服药依从性的研究,并制定了干预措施.相关综述内容如下文所示.
【总页数】3页(P148-150)
【作者】杨媛
【作者单位】天津市安定医院二科,天津 3002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
【相关文献】
1.精神专科医院门诊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J], 赵振海;刘民
2.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及健康指导 [J], 马莉
3.抑郁症患者心理过程及其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J], 易漾;李武
4.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 东莹莹;王三旺;崔明湖
5.知识-信念-行为模式训练对抑郁症药物治疗患者服药依从性、抑郁程度、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J], 沈妃;何国琪;严焕然;郑春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及健康指导
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及健康指导马莉【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访谈法对89例首次抑郁症患者进行个人及家属的访谈,就诊状况及服药依从性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患病及就诊情况、复诊次数、巩固治疗期坚持服药时间知晓情况及实际服药情况等,运用现象学分析对资料进分析.结果:完全依从性和部分依从性患者,在医嘱的可执行性;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包括疾病的相关知识、坚持服药时间知晓情况、对疾病的认知及重视程度和以往的生活习惯;社会因素,包括经济状况、在医疗费用支付形式、病程、家人的关怀程度以及专业人员的监督和指导.结论: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多方面因素相关,为增强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使患者自觉的采纳与医嘱相一致的行为,应注重增强医嘱与健康指导的可执行性,关注认知、心理、社会因素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1(023)023【总页数】2页(P2988-2989)【关键词】抑郁症患者;依从性;健康指导【作者】马莉【作者单位】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江苏徐州22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41抑郁症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有过一次抑郁发作的患者其复发率至少为50%,有过二次抑郁症发作的患者其复发率则高达80% ~90%[1]坚持服用抗抑郁药物维持治疗,对于减少其抑郁复发,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依从性是指患者求医后其行为与医嘱的符合程度,包括服药、定期门诊复查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等,有研究显示[2],患者的依从性将极大影响健康指导和疾病的进展,不遵医嘱服药、不良的生活方式,不定期复查在疾病的发展及预后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临床实践所证实持续的药物治疗,尤其是长期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的可能性。
如果同时进行心理-社会治疗,效果会明显提高[3]。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住院首次发病89例抑郁症患者出院后服药及非医嘱停药情况进行调查,进而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从中发现可能影响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素,为今后提供全面合理的医疗护理干预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研究·卒中后抑郁患者院外抗抑郁药物服用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梅可夫1,白宏英1,曾志磊1,吕慧君2,肖健豪1,娄季宇1(1郑州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郑州450000;2郑州市中心医院)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卒中后抑郁(PSD )患者院外抗抑郁药物服用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251例PSD 患者的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居住地、既往史、脑卒中亚型、NIHSS 评分(评价神经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PHQ-9量表评分(评价患者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住院天数及服用的抗抑郁药物(艾司西酞普兰、氟西汀、黛力新、阿米替林等)等信息。
随访出院后6个月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患者的主要照顾人、抗抑郁药物的服用天数、服用效果(服用抗抑郁药物后抑郁症状对比服药前有无明显好转)、药物价格承担能力(患者或其主要照顾人对药物价格的主观感受),以及有无出现影响停止服药的不良反应。
将服用抗抑郁药物天数≥总随访天数的50%纳入依从性好组,<50%纳入依从性差组。
比较两组上述收集指标,并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二元逐步Logistic 回归分析。
结果出院后6个月,依从性好组96例(38.25%),依从性差组155例(61.75%)。
两组性别、教育水平、居住地、药物价格、药物服用效果、主要照顾人、酗酒史、住院和出院NIHSS 评分、出院PHQ-9评分、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抑郁药物良好依从性与PHQ-9评分高(P <0.01,OR=1.475,95%CI =1.306 1.666)、药物效果自觉良好(P =0.013,OR=2.348,95%CI =1.194 4.616)、有家人陪伴(P =0.006,OR=0.147,95%CI =0.038 0.573)相关。
结论PSD 患者院外抗抑郁药物服用依从性受多方面因素影响,PHQ-9量表评分高、抗抑郁药物自觉效果良好、有家人陪伴均能提高患者的抗抑郁药物服用依从性。
关键词:药物依从性;抗抑郁药物;卒中后抑郁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19.09.012中图分类号:R9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66X (2019)09-0047-04通信作者:娄季宇(E-mail :loujiyuzdefy@163.com )卒中后抑郁(PSD )是指继发于卒中后,以一系列抑郁症状和相应躯体症状为表现的综合征,是卒中后常见、可治疗但却容易忽视的合并症之一。
最近一项荟萃分析提出,卒中后10年内PSD 患病率为25% 32%[1],其严重影响了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早期持续的抗抑郁治疗,可避免PSD 状态的慢性化[2]。
目前PSD 的治疗多采用抗抑郁药物,与此同时心理、手术、电击、针灸、音乐等疗法也在探索中[3]。
抗抑郁药物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抑郁症状,对PSD 患者和没有抑郁症状卒中患者的康复也起到积极的作用[4]。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作为抗抑郁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缓解抑郁症状以及改善神经损伤、促进残疾恢复均有帮助[5,6],但是减少PSD 的发生或减轻病情严重程度的前提条件需要患者良好的服药依从性。
卒中患者的药物服用依从性受许多因素影响[7]。
我们调查了PSD 患者在院外抗抑郁药物服用依从性的现状,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及纳入、排除标准选择2016年9月 2018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PSD 患者300例,男137例、女163例,年龄(64.17ʃ11.39)岁。
纳入标准:①首次发病,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卒中诊断标准[8];②意识清楚或经治疗后意识转清楚2周;③由2名经过培训的医生进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和会谈观察,并完成90s 四问提问法[9]及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9],得分≥10分;④至少服用1种抗抑郁药物。
排除标准:①卒中发生前有抑郁病史及其他精神病合并症;②有任何严重或威胁生命的疾病(心、肺、肝、肾衰竭,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③卒中发病前任何原因导致生活不能自理者;④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史、痴呆史以及卒中后74山东医药2019年第59卷第9期严重影响高级智能者;⑤拒绝参与本项研究的患者及家属。
排除标准:随访期间内因各种原因的失访者及其他非自残导致死亡者。
1.2资料收集收集PSD患者住院病例资料中的相关研究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居住地、既往史、脑卒中亚型、入院及出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脑卒中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PHQ-9量表评分(评价患者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住院天数及服用的抗抑郁药物[艾司西酞普兰(31%)、氟西汀(29%)、黛力新(27%)、阿米替林(17%)等,其余单一抗抑郁药物未超过总量的5%,治疗原则参照文献[9]]等。
1.3随访患者出院后6个月时在神经内科门诊对患者进行随访,以调查问卷形式主要记录患者的主要照顾人、服用抗抑郁药物天数、药物效果(服用抗抑郁药物后抑郁症状对比服药前有无明显好转)、药物价格承担能力(患者或其主要照顾人对药物价格的主观感受),以及有无出现影响选择停止服药的不良反应等信息,对不能来门诊的患者通过电话随访获取患者信息。
对有语言障碍或就诊困难的患者,对其主要陪护者进行随访并登记相关信息。
通过阅读文献[10],在遵循治疗原则基础上,我们发现PSD患者遵医嘱服药天数<总随访天数50%会导致病死率明显升高,由此定义药物服用依从性良好为遵医嘱服药天数≥总随访天数的50%,<50%的则为药物服用依从性差,并按照此标准将患者分别纳入依从性好组和依从性差组。
1.4分析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
对于定量资料,用Kolmogorov Smirnov检验其正态性,正态分布的连续型计量资料以珋xʃs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表示,组间比较用Mann-Whitney U检验。
计数资料以频次或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
在上述统计学分析中挑选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二元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PSD患者抗抑郁药物服用依从性的相关因素。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本研究共有251例符合条件的PSD患者入组,完成了6个月的随访周期。
共排除16例患者,其中随访期间死亡6例,追问病史卒中前有抑郁病史2例,严重或威胁生命的疾病2例,拒绝参与者6例,失访22例,资料不完善11例。
入组PSD患者中男101例、女150例,年龄(63.41ʃ11.69)岁。
依从性好组96例(38.25%),男31例、女65例;依从性差组155例(61.75%),男70例、女85例。
2.1抗抑郁药物服用依从性单因素分析结果①收集指标比较:依从性好组、依从性差组男性分别为31(32.29%)、70例(45.16%),两组比较,χ2= 4.508、P=0.034;年龄分别为(61.70ʃ11.93)、(64.48ʃ11.45)岁,两组比较,t=1.839、P=0.067;两组教育水平为高中以上(含高中)、高中以下分别为45(46.88%)、52例(33.55%),51(53.13%)、103例(66.45%),两组比较,χ2=4.440,P=0.035;两组居住地为城市分别有59(61.46%)、68例(43.87%),农村分别为37(38.54%)、87例(56.13%),两组比较,χ2=7.336,P<0.01;既往史中两组有吸烟史分别为31(32.29%)、56例(36.13%),两组比较,χ2=0.385,P=0.535;酗酒史分别为5(5.21%)、26例(16.77%),两组比较,χ2 =7.326,P<0.01;高血压病史分别为79(82.29%)、137例(88.39%),两组比较,χ2= 1.836,P=0.175;糖尿病病史分别为41(42.71%)、79例(50.97%),两组比较,χ2=1.621,P=0.203;冠心病病史分别为58(60.42%)、102例(65.81%)两组比较,χ2=0.745,P=0.388;两组卒中类型为缺血性卒中分别为71(73.96%)、102例(65.81%),出血性卒中分别为25(26.04%)、53例(34.19%),两组比较,χ2=1.839,P=0.175;住院天数>10d分别为75(78.13%)、101例(65.16%),两组比较,χ2 =4.755,P=0.029;两组住院首次NIHSS评分[分,中位数M(四分位数QR)]分别为10(6.25,13)、7(4.00,11.00),两组比较,U=5695.0,P<0.01;出院NIHSS评分[分,中位数M(四分位数QR)]分别为4(2,6)、2(1,6),两组比较,U=5815.0,P<0.01;出院mRS评分[分,中位数M(四分位数QR)]分别为1(1,2)、1(1,2),两组比较,U= 6825.5,P=0.215;出院PHQ-9量表评分[分,中位数M(四分位数QR)]分别为20(17,21)、14(12,17),U=2940.5,P<0.01。
②调查问卷调查指标比较:依从性好组和差组主要照顾人分类中,无人照顾(含陪护)分别为5(5.21%)和28例(18.06%)、配偶为主要照顾人分别为37(38.54%)和61例(39.35%)、子女为主要照顾人各为31(32.29%)和53例(34.19%)、多人照顾则各为23(23.96%)和13例(8.39%),两组比较,χ2=17.549,P<0.01;两组认为当前服用的抗抑郁药物药价高各为56(58.33%)和111例(71.61%),两组比较,χ2=84山东医药2019年第59卷第9期4.695,P=0.003;服用抗抑郁药物自觉效果良好两组各为61(63.54%)和73例(47.10%),两组比较,χ2=6.442,P=0.011;两组中服药期间出现影响选择停止用药不良反应的各为3(3.13%)和11例(7.10%),两组比较,χ2=1.776,P=0.183。
综上所述,性别、教育水平、居住地、药物价格、药物效果、主要照顾人、酗酒史、住院天数、住院和出院的NIHSS 评分、出院PHQ-9评分为PSD患者抗抑郁药物依从性的相关因素(P<0.05或<0.01)。
2.2抗抑郁药物服用依从性多因素分析结果以单因素分析时选用的独立性较好且与PSD患者抗抑郁药物服用依从性相关的11个因素为自变量,以依从性良好为因变量,进行二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排除混杂因素影响后,PSD患者抗抑郁药物服用依从性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