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之重器”是怎样炼成的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这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一个新颖且重要的论断,良法的概念也是首次在党的重要文件中被提出。
从根本上来说,“良法善治”是法治的本质,也是法治精神的基本特征和内在属性。
从二者关系来说,“良法”是法治的价值标准和理性追求,“善治”是法治的运作模式和实现方式,“良法”与“善治”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现代法治、尤其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和精髓。
依法治国必须是“良法”,亦即体现和反映人民利益和意志的法律;此外,良法还必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律,只有符合中国现实情况的法律,才能被人们从内心信仰。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法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力保障。
法治和改革是当今发展的两大主题,是当前的时代潮流,改革必须在法治框架下进行,这样才能对改革形成保障。
只有依靠良法善治,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目标才能得以完全实现。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良法善治的价值追求与核心理念。
通过良法善治的“顶层设计”,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政府决策机制,实现科学决策、民主治理,推动中国社会实现公平正义,最终完全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良法善治,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前提。
市场经济,其本质上就是法治经济,而成功的市场经济,更是一种法治经济;只有立良法以行善治,才能进一步实现制度松绑,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释放市场力量。
让良法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充分发力,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让良法成为所有市场主体在经营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通过法治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使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竞争。
良法善治,是推进公民创业创新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来源。
良法善治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开放资源,使得市场主体处于一个竞争均等的环境之中,对于我国创新能力不足、创业环境相对恶劣的现状将会产生较为明显的激励作用;更重要的在于,良法善治的推行,将使得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增强改革的执行力、普及性和权威性。
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3 第15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第十五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课标要求1.简述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2.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核心考点一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1.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法的产生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法的本质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决定因素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生产方式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历史类型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提醒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家的产生和本质”的知识,理解法的产生和本质;法属于上层建筑,结合《哲学与文化》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关系”的知识,理解法的决定因素。
2.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和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1)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中华法系(2)我国当代法的本质:我国当代的法是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3)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巨大成就达到了新的高度1.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法的思想出现在原始社会初期。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汉时期,中国开始制定成文法。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法在国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职能,又具有经济职能。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定和实施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向一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典例1人类法律文明的进步促进了法学思想的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谱写了人类法治思想史上的新篇章。
小学高年级第7讲《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说课稿
小学高年级第7讲《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这一讲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作用,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面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但对于法律知识了解相对较少。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增强他们的法治观念,使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作用。
2.教学难点: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遵纪守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动、贴近生活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兴趣。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5.情景模拟: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百题问答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百题问答1、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是那天举行的?答: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
2、出席会议的有哪些人员?答: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99人,候补中央委员164人。
3、列席会议的有哪些人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
党的十八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4、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全称是什么?答: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全称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
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
5、一届中央委员会一般召开几次全体会议?答:按照党章规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一般召开七次全会(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因为情况特殊召开了九次)。
一中全会决定中央机构,二中全会讨论国家机关领导人选,三中全会到六中全会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七中全会为下一届党代会的召开做准备。
6、党的四中全会一般什么时候开?答: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四中全会一般选择在9月召开(十三届四中全会情况特殊在6月召开),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在10月3日召开,是改革开放以来召开时间最晚的一次。
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四中全会讨论过哪些主题?答: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四中全会以党建为主题的居多(十四届、十六届、十七届),其他主题还包括农业问题(十一届)、中央领导机构调整(十三届)、国企改革(十五届)等。
8、十八届四中全会主要改革方案及内容?答:第一个内容将提出新型的反腐机制。
包括了三个主要内容:一是各地法院独立出地方政府和地方政法委,由北京通过最高法直接领导,拨款、人事都由最高法院决定。
二是把监察局和反贪局从行政序列中独立出来,参照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模式,变成一个独立的由上至下的独立机构,不受地方政府和党委领导。
何为 治国之道 一个中国人曾用它 让世界至今都佩服中国
何为治国之道一个中国人曾用它让世界至今都佩服中国一、治国之道1.讲求民生:从自身着手,从聚敛省令,将财政多余分配给民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减轻贫苦,从而维护朝廷稳定。
2.重视行政:统一制度,改革官制,加强行政组织,提高行政效率,增加财力,使官吏担负重责,履行义务,提高政府执行力。
3.关注边防:重视防御,健全粮草度支、工具训练等体系,督促关外藩镇的勤勉,以制止外侮。
4.加强经济:大力发展国有经济,加强农业生产,促进工业产业;实行税制,鼓励商贸;督察典当业,以净化道德景象,促进经济繁荣。
5.营造空间:开展思想改革,汲取各家之长,推行自由、法治、民主、博爱等政治体系,尊重知识分子,让思想可以呼吸,营造社会发展的空间。
二、为什么会有治国之道1.秉承历史传统:忠懿国行,因忠实于汉代圣人传统,把“治国”作为实施统治的政治原则,将汉朝者有“廉明气概、权谋之重”的宗旨贯彻于治国之中。
2.受历史影响:中国的治国之道受孟子和孔子的影响而得以发展,孟子的“以天下之大谋,积少成多”概念,及其他治国思想,都强调要以无私,及对国家有利,把国家放在自身之上,把国家与民众利益绑定在一起,可以说毛主席的挂帅治国理论,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政治的形象。
3.体现新时代精神:坚持走和谐发展的道路,丰富治国理论经验,传播“关系”思想,通过与国际交往,学习他国先进的治国理论,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发展,体现新时代的精神。
4.新时代治理要求:以科学为指导,关注少数民族发展,完善社会福利,建立考核制度,监督地方政府,健全人才政策制度,搭建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公平发展,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三、中国治国之道的影响力1.实施统一制度:深耕历史经验,融合中西方理论,立足自身条件,按照中国文化和历史传统,形成自己的治国方式,以实施统一制度为主线,以改革以密切联系社会和政治的方式管理统治。
2.积累政治经验:运用治国之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管理方法,解决历史以来各种治国难题,增强了中国的政治力量,积累了治国的经验,使得我国的治理能力不断增强。
依法治国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从法治上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
党中央高度重视依法治国,强调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上作出总体部署、采取切实措施、迈出坚实步伐。
全会决定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作出了全面部署,有针对性地回应了人民群众呼声和社会关切。
各方面一致认为,全会决定鲜明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论断,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性质、方向、道路、抓手,必将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法治为治国之重器
法治为治国之重器在《论法的精神》里,孟德斯鸠说:“在民法的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每个人都会被民法呵护,视为掌上明珠,看作国之重器,甚至干脆就认为每个人的重要性等同于一个主权国家,你的每一寸权利她都会像老母鸡一样拼命翼护。
民法是母亲,刑法是父亲,宪法是爷爷。
每个人在危难之际,都会拉住这三个人递过来的温暖而有力的手。
而对于一个国家,这三种法律更是利器。
《法治中国》说:“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礼法并施,德法兼容,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探索形成的社会治理之道,这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治理模式。
从法制到法治,仅为一字之差,含义却截然不同。
法制是一种静态,法制健全,仅表明法律制度、法律体系完整,所谓有法可依;法治是一种动态,法治社会,不仅需要法制健全、有法可依,还需要有法必依,能够贯彻执行的法律才是有效的法律,法治的理想状态是实现观念上的法治,只有集体有规则意识,不依赖于青天、不寄希望于权力,才算真正意义上的法治。
法治是对法制的激活,前者是效果,后者是工具;没有法治的法制是无效的。
我国建立法治社会已经有多年了。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成为打造现代政府的必由之路,成为政府自身改革的重要方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努力让人民群众从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成为司法机关孜孜以求的庄严目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国家治理的一切活动都将并入法治的轨道运行,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成为所有社会成员必备的素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8年来,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中国的光明愿景舒展在不远的前方。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是空话,而是行动,法律不必妥协的社会,已经来到!这68年里,党和国家科学立法推动社会转型,我国现行有效法律242部。
68部法律的制定或修改列入了本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规划中。
初中学生读本第5讲法治兴则国家兴知识点
初中学生读本第5讲法治兴则国家兴知识点5.1 奉法者强则国强1、为什么治国需要法律?①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
②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2、我国对依法治国的追求历程是怎样的?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法治基础。
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始终把法治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来考虑、谋划、推进,依法治国取得重大成就。
③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进行研究,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全国依法治国的总目标)④党的十九大明确到2035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要基本建成。
⑤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
3、全国依法治国的意义?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②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4、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①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就是依法执政,依法执政首先是要依宪执政。
②在我国,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统一体现。
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③新时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更好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法律保障。
治国之重器
治国之重器作者:韩晶磊来源:《法制与社会》2015年第21期摘要本文试图从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过程出发,阐发法治建设的必然性和对和谐社会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保障作用。
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理论依据是中国传统德性法治思想。
韩非子是中国传统法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本文通过辩证分析韩非子的“以法制利”思想和“法不阿贵”观点,得出,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对当下法治建设提供宝贵思想资源的同时,却忽略并弱化了中国传统道德价值理念的社会保障和行为规范作用。
道德建设与法治建设对于社会进步、民族发展来讲,相当于一鸟两翼的作用,缺一不可。
理性的法律框架应建立在崇高道德价值理念之上,这样才可以制定出良法,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良法善治德性法治法不阿贵作者简介:韩晶磊,西安美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7-129-02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的发展历程中,逐步认识到:随着市场经济在经济体制中作用的提升,国家迫切需要对日益活跃的市场经济体制给予有力的保障,随之,国家对法律的认识与需要越来越迫切。
经过摸索与实践,我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上提出了适应时代背景的口号与价值体系。
实践证明,对法律的关注与需要不仅是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治理国家的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的形成(一)新民义主义法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石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法制建设,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当时政治建设的加强,对党领导革命群众在全国范围内夺取政权的胜利,具有强有力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二)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探索期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历经曲折的探索时期。
商鞅治国五术
商鞅治国五术
商鞅治国五术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 铲除仁义和平善良孝悌:商鞅认为,国家要想强盛,首先要摒弃传统的仁义道德观念。
他主张国家力量至上,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认为只有消除仁义道德的束缚,才能使国家强大。
2. 人人互相监视互相告密:商鞅提倡全民监督制度,认为人人互相监视、互相告密是国家强盛的关键。
这样可以确保民众遵守国家法律,减少犯罪行为,提高社会秩序。
3. 弱民、愚民:商鞅认为,弱民和愚民是国家强盛的基础。
弱民指的是降低民众的力量,避免他们有反抗国家的能力;愚民则是使民众不具备过多的思想和意见,只遵守国家法律。
这样可以使国家更容易统治,减少社会动荡。
4. 依法治国:商鞅高度重视法治的作用,认为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
他主张制定严格的法律,并确保官员们严格执行。
这样一来,国家就能实现稳定和繁荣。
5. 教民耕战:商鞅认为,农业和战争是国家强盛的根本。
他提倡农民在平时期从事农业生产,战时应征入伍。
通过这种方式,国家可以确保粮食供应和兵力补充,从而实现国家的富强。
综上所述,商鞅的治国五术包括:摒弃传统道德观念、提倡互相监督、弱民愚民、依法治国和教民耕战。
这些理念在商鞅的变法中得到了贯彻实施,对秦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学生读本第七讲《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说课稿
小学高年级学生读本第七讲《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小学高年级学生读本》第七讲《法律是治国之重器》的内容主要围绕法律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展开。
本讲旨在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法律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1.法律的定义: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2.法律的作用:法律具有维护国家秩序、保护公民权益、规范公民行为、解决纠纷等功能。
3.法律的重要性: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石。
遵守法律,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 学情分析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对于法律有一定的了解,但具体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还有待提高。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一些法律现象,但缺乏系统的法律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法律知识的培养和法律意识的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法律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
2.教学难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法律意识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案例等,直观展示法律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法律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授: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法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5.总结:对本讲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答: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是在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中提出的。
全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
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小学高年级思想读本第7讲《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说课稿
小学高年级思想读本第7讲《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小学高年级思想读本》是一本针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法治教育的教材,第7讲《法律是治国之重器》主要介绍了法律的定义、作用以及法律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本讲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法律对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遵纪守法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针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接受新知识;同时,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正在形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定义、作用,知道法律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法治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学生的法治观念,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培养尊重法律、维护法治的精神风貌。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律的定义、作用以及法律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2.难点:法律与公民生活的密切关系,学生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景模拟:通过模拟法庭、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法律的力量。
2.案例分析:精选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演讲比赛:举办演讲比赛,让学生畅谈对法治的认识,提升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法治故事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新课导入:介绍法律的定义、作用,阐述法律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是如何维护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的。
《法是国之重器》读后感
《法是国之重器》读后感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法,治国之重器也。
全面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要义,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坚持党的领导既是保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得以实现,也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底色。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了新任务,明确到2035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要基本建成。
为此,从党中央到省市县再到人民群众皆要参与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时代法治思想建设中去。
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领航员,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
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既能增强党的领导,同时保证全面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不偏不倚。
当下还有一些官员存在以权谋私、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以及不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等现象,因此显现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必要性、首要性。
党是中国人民的引路人,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当下国家逐渐壮大,物质条件极大改善。
现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的乡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延伸,也就是向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去追求,更加在意公平正义,更加在意人民真正当家做主,对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有更高要求。
“法者,治之端也。
”法治兴,党兴,国家兴。
总之,我们要继续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中去。
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依法治国既是重要内容,又是重要保障。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子议题1:追根溯源话法治
议题情境1:
1.课件出示图片
最形象的说法就是准绳。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这就是法治。
2.引导学生交流
3.小组探究:结合资料代理的内容,解析“灋”字。
议学活动1:
1.学生交流:如果让你用一种事物,形容你对“法律”的理解,你会如何比喻呢?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1.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从民法典通过并实施的故事引入,用小故事来讲大道理。正文第一部分讲解了“法律是什么。读本以生活化语言讲法治:引用神兽"獬豸“阐述法治公平、公正的含义,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法律的作用,认识法治的内涵。
第二部分讲解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读本通过介绍宪法的内容、性质、地位及效力等方面,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宪法相关知识,进而认同宪法是根本法。并从国家宪法日、宪法宣誓等突出体现国家维护宪法权威的具体做法。
(3)环节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子议题2:依法治国是关键
议题情境2:
1.课件出示宪法的概念,了解宪法
2.观察日历,知道宪法日
3.观看视频:宪法宣誓,感受宪法的重要性。
议学活动2:
1.观察日历 思考;我国为什么设立“国家宪法日”,每年的12月4日国家宪法日,这一天会举行那些活动呢?
2.朗读书中42页宣誓誓词,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教学重点:认识宪法地位,知道国家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才能更好发展。
教学难点:从小树立良好的规则意识,做一个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好少年。
3.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在前面的知识内容中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国家权利机关的相关知识知识。本单元共安排了3个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宪法和其他法律不同,明确宪法地位。让学生了解宪法,增强法治意识,树立良好的规则意识,做遵法守法学法用法的好少年。《法律是什么》安排1课时,《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安排1课时,《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 安排1课时,共3课时上完。
古代治理国家的方法
古代治理国家的方法古代时期,国家的治理方法与现代有很大的不同。
古代国家的治理方法主要是基于君主集权制度和官僚体系,君主通过颁布法令、实施政策,以及任免官员等手段来管理国家事务。
以下是一些:1. 明君治国:在古代,以“圣君”、“明主”为目标,其中明主指的是具有聪明才智、责任感和良好治国才能的君主。
明君治国的核心思想是为国家利益着想,以民为本,善用人才,重视社会公正与稳定,追求国家长治久安。
而实现明君治国的关键在于君主的领导能力和素质。
2. 法制治国:古代国家的法律体系主要以君主为中心,君主制定法令,法令要求公平合理、公正公平。
在法制治国中,公平公正的司法是重要的一环,君主可以借助官员进行司法,审判案件,以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权益。
3. 任用贤能:古代国家的治理方法还包括如何任用贤能。
君主需要从贤才中选取出能力突出、品德高尚的人才,以辅佐其治理国家。
贤能的选拔通常基于个人才干、德行和学识,以及君主对其的信任与了解。
任用贤能有助于提高国家的治理效率和公正性。
4. 官僚体系:古代国家的治理中,官僚体系扮演着重要角色。
官僚体系由一系列官员组成,各官员根据君主的命令执行具体的职责。
官僚体系的组织和管理是古代治理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官员的选拔、培训和考核是确保官僚体系正常运作的关键环节。
5. 重视道德教育:古代国家治理方法中,道德教育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君主需要重视道德教育,推崇儒家思想,倡导“仁爱”、“忠诚”等道德观念,以培养国民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
道德教育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与安定,以及提高国家治理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
6. 互惠互利的征税政策:古代国家治理需要财政支持,政府的征税政策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稳定。
征税政策在古代的治理中往往采取互惠互利的方式,即以民生和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合理征收税款,通过税收回归社会,以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
7. 治理法治:在古代,国家治理也需要法治的框架以确保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
科学认识和理解依法治国
科学认识和理解依法治国在当今社会,依法治国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依法治国,简单来说,就是依照法律治理国家,它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对于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幸福安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们要明白依法治国的核心在于“法”。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这意味着我们所制定的法律必须是公正、合理、科学的,能够反映人民的意志和利益,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如果法律本身存在缺陷或者不合理,那么依法治国就会失去其应有的基础。
为了制定出良法,我们需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充分进行调研和论证,确保法律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同时,依法治国强调的是“治”。
这里的“治”不仅仅是简单的依照法律条文进行管理,更是要通过法律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健全的法律执行机制,确保法律能够得到严格的执行。
执法者要严格依法办事,不徇私情,不滥用权力。
只有这样,法律的权威才能真正树立起来,人们才会对法律产生敬畏之心。
依法治国还要求全民守法。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如果只有少数人遵守法律,而大多数人漠视法律,那么依法治国也无法实现。
因此,我们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自觉遵守法律。
这需要我们创新普法方式,不仅仅是通过传统的宣传手段,还可以利用新媒体、新平台,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另外,依法治国需要公正的司法作为保障。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司法不公,那么人们对法律的信任就会动摇。
要实现公正司法,就必须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司法机关独立公正行使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同时,要加强司法队伍建设,提高司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让每一个司法案件都能体现公平正义。
从国家治理的层面来看,依法治国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一个法治健全的国家,能够有效地规范社会秩序,解决社会矛盾,激发市场活力,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历史课堂了解中国古代帝王的治国策略
历史课堂了解中国古代帝王的治国策略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众多的帝王,他们执政时期的治国策略不仅能够反映出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还能为我们今天的社会治理提供借鉴。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古代帝王的治国策略。
第一部分:国家统一的措施在中国古代,国家统一始终是帝王们治理的首要任务。
为了实现国家统一,古代帝王采取了多种策略。
首先,他们通过战争与征服来统一领土。
例如秦始皇通过不断征战,最终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
此外,帝王们还会实行婚姻联姻政策,通过婚姻来巩固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促进国家统一。
第二部分:法律与制度建设古代帝王注重法律与制度建设,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和制度来维护国家秩序。
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制定了《律历钦问制》,明确了国家吏治、土地制度以及刑法等方面的规定,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
此外,宋太祖赵匡胤还倡导“宋文治武功”的治国方针,推行了科举制度,使得人才得以充分利用,国家机构更加精细规范。
第三部分:贞观之治的善政中国历史上,贞观之治被誉为是古代治国的典范。
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年间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例如减免赋税、提倡农桑、士农工商各阶层的合理发展等,使得社会得以安定,经济得到发展。
李世民还推行了平等的法律制度,保障人民的权益和自由,从而赢得了民心。
第四部分:儒家思想的运用中国古代帝王治国策略的制定往往离不开儒家思想的影响。
孔子的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尊卑有序,这对于帝王治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在推行贞观之治时,强调仁政为上,追求君臣之间的和谐与互相尊重。
而宋太祖赵匡胤也参考儒家思想,在治理国家时重视德行教化,提倡孝治,奉行仁政。
第五部分:宽容和包容的治理中国古代帝王治国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宽容和包容。
帝王们往往能够容忍不同的族群、宗教和思想,保护人民的信仰自由。
例如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废除了明成祖时推行的礼部试,取消了对基督教的迫害,并恢复了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的合法地位,改善了社会的宗教环境。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教学反思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教学反思
执教《法律是治国之重器》一课之后,我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反思有以下几点:
1、运用法律知识探究结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学实效性。
本节课在注重学生体验事实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注重通过学生独立或合作运用知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强调行为养成训练,既深化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又发展了实践能力,并有效地将知识、能力内化为心理素质的提高。
2、巧妙地把法律知识内容转化为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本节课以学生的小组讨论作为教学切入点,使问题产生于真实的情景,拉近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学生情不自禁地产生了探究的欲望,教师顺势提出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
所以情景学习环境最适宜于转向真实生活问题的解决。
3、引导学生说一说法律小知识,使课堂上的学习比较接近生活中真实、复杂的学习,使学生自己有可能去寻求对各种现象的理解。
4、善于开发教学资源,注重学习能力培养。
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行为方式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在本节课中,我注意根据学生实际开发学习资源,并通过引导学生全方位参与教学材料的准备,教学问题的探究、解决等整个教学过程,既训练了学生搜集处理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为日后学生进一步了解法律知识、发展奠定基
础,能力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国之重器”是怎样炼成的
法律,治国之重器。
良法,善治之前提。
回眸40年,我国立法始终与改革开放“同频共振”,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既生机勃勃又平稳有序。
日益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汇聚起推动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法治力量。
护航改革开放蹄疾步稳。
选举法、地方组织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刑法、刑诉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一口气通过了七部法律。
“恢复国家机关,维护正常生产、工作和社会秩序,改变闭关自守状况,尝试对外开放这是新时期法制建设起步的标志。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原副主任张春生回忆道。
法者,治之端也。
立法工作重新步入正轨,让全国人民看到了有法可依的希望,保障改革开放顺利进行。
1982年颁布施行的现行宪法,已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改。
从明确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明确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再到调整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宪法与时俱进,印证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时代图景。
1986年民法通则诞生,结束了中国没有系统的民事立法的历史。
1997年对刑法进行全面修订,形成比较完备的刑法典。
2011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告形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立法工作更加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有法可依”走向“良法善治”的步伐铿锵有力。
民法总则诞生,我国迈入“民法典”时代,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民事法律框架得到长足发展。
修改法律推进行政审批改革,推进外国投资法立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加快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推进文化领域立法,回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法律制度日益完备。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监察法,成为我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里程碑。
曾经“先改革后立法”“边改革边立法”,如今“凡属重大改革必须于法有据”,立法工作更加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让改革开放各项决策更符合人民期待和时代要求。
“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相一致,恰恰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
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十二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乔晓阳说。
织密维护公民权利的法网。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受我国历史上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真正建立并实施‘民告官’制度并不容易。
”回忆起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立法过程,十届全国人大法律委主任委员杨景宇十分感慨。
1989年制定的行政诉讼法打开了“民告官”之门,为人民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监督政府行政行为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诉讼保障。
2014年,行政诉讼法首次大修,明确规定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让“告官不见官”的怪相成为了历史。
“行政诉讼法的出台,是推进行政法律制度建设的一个里程碑,是法治理念的一场大变革。
”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主任委员胡康生说。
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明确部署,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
2018年8月,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其中的人格权编草案,格外引人注目。
针对法定救助义务、人体组织器官捐献、禁止性骚扰等问题做出规定,进一步强化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保护人格权独立成编,不仅是我国民事立法的一次重大创新,更蕴含着对人民权利的尊重和保护。
刑法,我国改革开放后制定的第一批法律之一,对于依法惩治犯罪,维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意义重大。
从“恶意欠薪”入罪、醉驾入刑,到更严厉惩治贪腐、更有力保护妇女儿童,刑法修正案始终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架起惩治犯罪的“高压线”。
让有罪的人受到公正的处罚,还要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1996年,刑事诉讼法首次做出修改,明确“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做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2013年,再次修改的刑事诉讼法正式实施,严禁刑讯逼供和非法取证。
同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延续半个多世纪的劳教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疑罪从无、证据裁判等现代刑事司法原则在法律中明确体现,成为我国司法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
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生机勃勃。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既有赖于法治的推进、规范和保障,又为法治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和肥沃土壤。
改革开放初期,民法通则在制定时经历了各种观点交锋。
“民法与经济法的立法方向、定位之争,1985年草案征求意见时争论更是达到了白热化程度。
”曾经亲历这一历史的胡康生说。
民法立法的坚定前行,正是我国以法律方式推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护航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缩影。
八十年代,中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和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的制定,为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和科技文化交流奠定基础。
九十年代,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的制定,为我国带来了现代企业制度和新的市场体系。
进入新世纪,物权法让“有恒产者有恒心”,反垄断法被公认为我国实施市场经济的一大标志。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
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行进到哪里,立法就要跟进到哪里。
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到制定慈善法、中医药法、反家庭暴力法,党的十八大以来,立法工作围绕群众所想所急所盼,全方位回应民生关切。
从国家安全法到网络安全法,从反恐怖主义法到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一批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法律颁布实施,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英雄烈士保护法有效维护英烈权益、弘扬英烈精神,国歌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充分体现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和道德伦理法律成为维护公序良俗的利器,为全社会凝聚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