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社会责任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企业社会责任本质及其衡量指标研究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本质及其衡量指标研究综述

2 0 1 1 年花双莲将其分为份 内和 自 愿两个层面 ,份内社会 责任是企业 依据交易契约或社 会契 约及法律 规范对 外部利益 相关 者应尽 的基 本责 任 ;自愿责任是超 越份 内的资源社 会责 任 ,它属 于卡罗尔 的 “ 慈 善责 任” 、 迪马 ・ 加玛莉 的 “自愿型 ” 部分 ,直 接对 应于 兰托 斯 的 “ 利他
有形成被广泛接受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人们对社会责任的本质理解不足 , 有 “ 事项化” 和 “ 泛化” 两种倾向,所做 出 的研究成果不能被人们广泛 接受,对不同的企业也没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 本文力求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理清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回答企业社会责任是 “ 谁”对 “ 谁” 负 责,负 “ 什么”责,为什么 要 负责。在此基础上研 究其衡 量指标 ,以为后续对企业社会责任研 究打下基础 。 关键词 :社会 责任 ;本质 ;绩效 ;衡量指标
1 9 1 6年 ,克拉克 ( C l a r k ,J .Ma u r i c e ) 提出企业社会 责任 : “ 大家 对 于社会 责任的概念 已经 相 当熟悉 ,不 需要 到 1 9 1 6年 还来重 新讨 论 , 但是 迄今 ,大家并没有认识到社会责任 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企业的责任” 。 ∞ 世纪 3 0 年代 ,哈弗大学法学院教授多德 ( D o d d )认为 “ 公司经营着 的应有态度是树立 自己对职工、消费者和社会伦理公众的社会责任感” 。 2 0世纪 7 O年代中期及以后 ,大量研究者转向从多种视角研究企业社会 责任 , 从社会责任战略和实施过程的进一步研究衍生出企业社会 回 应概念, 强调公司的社会责任是对社会主动回应 的行为,并发展 了社会绩效及 其模 型 ,从公 共视角提出社会责任 的决定是一个公共参与的过程。 1 9 7 5 年S e m i 指 出社会责任是将企业行为 提升到与 当前流行 的社会 规 范 、价 值 和 目标 一致 的层 次 。 1 .1 .2国内研究演变概述 2 0 0 3年陈宏辉和贾生华将社会责任本质定义为企业对 复杂契约 系统 的回应 , 这 组契 约系统是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 ,企业必须对 其经 营所在的社会 系统的要求作 出回应 ,承担相应 的社会责任。 2 0 0 5年张文魁认为我国企业做好 了 自已应该做 的事就是完成 了企业 社会 责任 。 2 0 0 9 年李心合认为企业本质上是一 系列 经济契约 和社会契约 的集合 体 ,社会契 约反 映企业 与社会之间的公共利益关系 ,以规定社会 责任和 效用 为主要 内容 , 该契约 内容也许会含糊不清 ,履行社会责任就是 履行 社会契约规定 的内容 。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讨文献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讨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题目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讨学院财经学院专业会计学指导教师一、前言(一)写作目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是在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出现的,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都已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实施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并且是企业必须披露的信息.而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开始于90年代初,所以相对来说起步较晚,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方面,我国都还处于早期起步阶段。

近年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提高社会效益,在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进一步推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方向,所以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又成为一个新的热点。

改革开放后,以及更加近一点的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全球化的脚步越来越快,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我国的企业想要得到充分的发展,就必须加深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

所以,在当前的经济前提下,我国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及其信息披露体系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二)综述范围我国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最近10多年里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并且对后来的研究人员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图书馆,我主要查阅了指导老师推荐的一些会计核心期刊近几年的文章。

其中有《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财会通讯》、《财会月刊》、《财会研究》、《商业会计》、《事业会计》以及翻阅CSSSCI期刊目录,从中抓取资料.(三)研究方向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不但要求企业提高本身经济方面的效益,在发展企业经济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效益,也就是人文方面,环境方面的保护。

企业做得越大,不避免地要开展国际业务,与国际接轨,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就成为一个必须要推广的知识,如此才能提高企业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力。

从企业责任会计出发,发展与责任并行,能够让企业的管理方式和水平更上一层楼.西方国家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与实践都已经有很多年,而我国还基本处于理论研究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才真正进入企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里面。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目录摘要 (III)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绪论.. (1)1。

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研究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相关理论综述 (2)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1。

1 企业社会责任、社会义务 (2)2.1。

2 企业责任与道德责任 (2)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2。

2。

1 国内研究现状 (3)2。

2。

2 国外研究现状 (3)2。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4)第3章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 (4)3.1 企业伦理理论 (5)3.2 社会本位理论 (5)3.3。

社会契约理论 (5)3。

4 公司利害关系人理论 (6)第4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途径与方法 (6)4。

1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原则 (6)4.2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途径与方法 (7)4.2。

1 履行经济责任 (7)4.2.2 履行法律法规责任 (7)4.2.3 承担伦理道德责任 (7)4.2。

4 积极参与慈善项目 (8)第5章总结与展望 (8)5.1 主要结论 (8)5.2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9)5.2。

1 研究的局限性 (9)5.2.2 研究的展望 (9)参考文献 (9)致谢 (10)摘要20世纪以来,企业社会责任成为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哲学、法学等学科领域共同研究的热门问题。

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献综述—-宋超王刚1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研究 (2)1.1 CSR的概念形成阶段 (2)1。

2 CSR的争议阶段 (2)1。

3 CSR的后续发展阶段 (2)2 企业社会责任维度研究 (4)2。

1 国外学者对CSR维度的研究 (4)2。

2国内学者对CSR维度的研究 (5)3 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研究 (7)3.1国外关于CSR评价的研究 (7)3.1。

1 声誉指数法(Reputation index) (7)3。

1.2 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 (7)3。

1。

3 Fortune指数法 (7)3。

1。

4利益相关者模型 (8)3.1。

5 KLD指数法(the KLD Index) (9)3.1.6 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 (10)3.1.7 FTSE4good (10)3。

1。

8 SA8000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10)3.2 国内关于CSR评价的研究 (10)4 CSR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 (13)4。

1负或无相关的文献 (13)4。

2 正相关的文献 (13)4.3 我国学者对二者关系的研究 (13)5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15)5。

1 CSR信息披露的外在驱动因素研究 (15)5。

1。

1 来自规章制度的压力 (15)5.1.2 来自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15)5。

2 CSR信息披露的内在影响因素 (15)5。

2.1 成本和利益 (15)5.2.3 企业规模 (16)5。

2。

3 行业属性 (16)5。

2。

4 企业财务绩效 (16)5.3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 (17)5.3。

1 国外相关研究 (17)5。

3.2 国内相关研究 (17)1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概念,20世纪初期就已经凸现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诸多学科领域中,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讨论,才成为西方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的热门话题。

企业社会责任分析报告

企业社会责任分析报告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经济运作的同时,对社会、环境和利益相关方承担的责任。

随着社会对企业的期望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并承担起社会责任。

本报告将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深入分析,并以中国某知名企业为例,探讨其在社会责任方面的实践和展望。

一、企业社会责任概述企业社会责任不仅包括企业在经济上创造利润,还应当考虑到对员工、消费者、社会以及环境的影响。

一个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社会公正和环境保护。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1. 提升企业声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提升企业的声誉和形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得消费者和社会的认可。

2. 塑造员工认同感:企业社会责任不仅关乎企业形象,也关乎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员工愿意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工作,并更加努力地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3. 促进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需要企业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取得平衡,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长期利益最大化。

三、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案例分析以某知名企业为例,该企业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

1. 环保领域:该企业致力于减少碳排放,推广清洁能源,建设绿色生产基地,实施废物回收利用等环保举措,为保护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2. 社会公益:该企业积极参与教育、扶贫、文化等社会公益活动,捐资助学、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推动文化交流,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贡献。

3. 员工福利:该企业重视员工福利,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关注员工成长和健康,推行员工关爱计划,增强员工凝聚力和忠诚度。

四、企业社会责任展望与建议1. 加强信息披露:企业应加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主动向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方展示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和成果,增强透明度和信任度。

2. 持续改进管理机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社会责任管理机制,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持续改进和完善社会责任实践。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900字》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900字》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Moskowite(1972)是最早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进行经验研究的学者,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研究领域。

现代西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所谓研究成果主要沿着两条线索进行:意识相关理论研究;二是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研究,包括外在的压力和内在驱动力。

最早提出“企业社会责任”一词的是西方学者谢尔顿,他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满足产业内外人们需要的责任相联系,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包含有道德因素。

弗里德曼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在遵守法律和相应的道德标准的前提下赚尽可能多的钱”,这种定义被认为是股东价值最大化倡导者最极端的一个定义,即把企业社会责任限定在经济责任范围之内。

卢代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进行了修正,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公益的义务”。

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义务,而不是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

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认真地考虑公司的一举一动对社会的影响”。

Roberts(1992)、Mitchell等(1995)研究证实,负债比权益的比率越高,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就越高。

但是Becchetti等(2008)、Mc Guire等(1988)、Orlistky等(2003)的实证研究却发现财务风险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负相关关系。

Nazli & Ghazal(2007)等研究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与国家持股数正相关,与公司内部董事的持股数负相关。

Delphine & Evans(2009)发现,政府和机构投资者控股的石油公司相比家庭控股石油公司,能够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

Cowen等(1987)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最高的是化工行业,而其他类别的社会责任信息与行业之间的关系不明显。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主动承担起对社会、环境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随着社会对可持续发展和企业行为的关注不断增强,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一、概念与内涵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理念和社会价值观,其概念和内涵在不同文献中有所差异。

普遍认可的观点是,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以及慈善责任等方面。

企业应当通过合法经营,创造就业机会,加强员工培训,并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此外,企业还应当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关注环境和社会问题,并推动可持续发展。

二、影响因素与效应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内部因素、外部环境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企业文化、领导力、经营策略等内部因素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外部环境如法律法规、行业竞争状况等也使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有所侧重。

此外,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员工、消费者、社会组织等的要求和期望也对企业社会责任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有多种效应。

首先,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提升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

其次,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吸引优秀的人才,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社会责任还可以推动企业的创新和竞争优势,拓展企业的市场份额。

三、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方法多样,包括定性和定量研究、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

定性研究通过深入访谈、内容分析等方式,揭示企业社会责任的意义、内涵和实践,丰富了理论的内涵。

定量研究则通过问卷调查、实证分析等统计方法,获得更具说服力和客观性的结论。

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存在着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向关联。

符合社会期望、遵守道德伦理的企业,在长期发展中表现更加出色。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文献综述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文献综述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文献综述中国集体经济2012年15期(5月)CHINACOLLECTIVE ECONOMY摘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许多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从不同角度阐释自己的观点。

国内学者在引入和介绍西方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将企业社会责任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了初步研究。

本文从社会责任的概念、社会责任的范围与层次、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问题这三个方面入手,对国内外理论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主要观念进行了介绍和梳理,并做简要评述。

关键词:社会责任;概念;范围与层次;相关理论1924年,美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Oliver Sheldon )在其《管理的哲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这一概念,标志着一个新的学科领域的创建。

一、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概念的研究综述(一)国外学者企业社会责任的代表性观点迄今为止,国际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还存在不同的解释。

同时,随着社会上不同时期的劳工运动、少数者权利运动、环保主义者和消费者权利保护运动的发展,不同时期的企业社会责任内涵也不尽相同。

1953年,博文(Bowen H.R )在《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中,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了“企业家们按照社会的目标和社会的价值向相关的政策靠拢,并做出相应的决策,采取合理的具体行动的一种义务”。

麦克格尔(McGuire Joseph W.)将这一概念深化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宗旨不仅意味着企业负有经济和法律义务,而且还对社会负有超越这些基本义务以外的其他某些相关责任。

在此基础上,戴维斯(Davis Keith )将社会责任的含义精确为了:“社会责任是决策者们采取行动的责任(或者义务),他们采取行动以保护和改善那些与他们自己利益相一致的整个相关社会的福利。

戴维斯的概念包含了两层含义,即企业应该避免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并同时为社会福利带来益处。

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报告

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报告

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报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企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承担着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

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报告是公司向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者展示其在社会责任方面所做努力和取得的成就的一种重要方式。

本文将从公司的社会责任理念、内部管理、环境保护、员工福利等多个方面,全面介绍公司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一、社会责任理念公司秉承“可持续发展、和谐共赢”的理念,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在公司的战略规划中,社会责任意识贯穿始终,将社会责任视为企业使命的一部分,并采取具体措施将其落实到公司的日常经营中,确保业务发展和社会责任同步并进。

二、内部管理公司建立了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设立了专门的社会责任管理部门,负责统筹公司社会责任相关工作。

公司从供应链管理、产品质量控制、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加强管理,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同时更注重对员工的关怀和福利,积极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

三、环境保护公司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致力于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在生产过程中,公司优化了生产工艺,采用节能环保设备,推行绿色生产理念,在生产废弃物处理和排放方面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致力于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利用和开发,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四、员工福利公司把员工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始终将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和人才培养作为公司的重要责任。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员工福利保障体系,注重关爱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个人发展空间,同时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五、社会公益公司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承担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公司成立了慈善基金会,开展教育资助、灾难救助、环保扶持等多项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回馈社区,回馈员工,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传递正能量。

作为一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公司将持续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在未来的发展中,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对社会责任的投入,继续积极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有关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文献综述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是21世纪以来经济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共同研究的热点问题。

国际社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已经从号召转变为一种具体的行动。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主要对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观点、内容及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

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美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Olive Sheldon,1924)在其著作《管理的哲学》中最早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

企业社会责任是基于当时出现的一系列社会矛盾与西方经济活动的问题, 诸如贫富分化、社会穷困,尤其是劳工问题和劳资冲突等而提起的。

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两者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成为研究焦点之一。

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社会责任的内涵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一)国外主要观点当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于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都达成了初步的共识,但是不同的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具体包括什么,具体责任之间是否有层级关系等持有不同的观点。

而在此只提出具有代表性的国外观点。

1、同级观。

在这种观点下,一部分学者认为企业应履行的具体社会责任没有主次之分,是并列关系。

Eells & Walton(1961)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当企业在与社会领域发生互动而产生的问题以及治理企业与社会关系的道德原则”。

麦克奎尔(Mc Guire,1963)认为,“社会责任的观点假定企业不仅有经济和法律责任,同时有超越这些义务的社会责任”。

阿齐•卡罗尔(Carroll,1979)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包括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还包括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

而J.J.Brummer(1991)又进一步把企业责任划分为经济、法律、道德和社会四种责任,其中经济责任是指企业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的责任;法律责任是指为法律规定的企业义务;道德责任则包括企业就其性质和可能的后果具有充分的理解能力,对人类福利具有重大影响力及有能力对行为及其后果加以控制;社会责任是企业行为低于社会要求的标准,及引起的后果,应受到惩罚。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共3篇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共3篇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共3篇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1近年来,随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日益普及和社会关注度的增加,在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方面涌现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本文旨在对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们更好地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对企业的影响提供参考。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企业社会责任(CSR)是指企业在所涉及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等领域的行为和决策,对其所影响的利益相关者负有责任和义务。

其内涵包括社会责任、环境责任和经济责任三个方面。

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顾及消费者、供应商、员工、社区和民众、政府等社会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环境责任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对自然环境负有保护和改善的责任;经济责任是指企业要遵守市场规则,追求经济效益,创造利润并为股东提供合理回报等。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1. 经济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的经济绩效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诚实守信、合规经营、建立品牌形象等方式,可以提高企业公信力和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客户信任。

此外,企业社会责任也可以促进企业打造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效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2. 社会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对社会公众、员工、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有积极的影响。

依据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需要为利益相关方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提供持续的职业成长机会、协助社会解决重大问题等。

企业社会责任具有示范作用,可以倡导更多企业积极关注社会责任,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 环境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对环境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企业需要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节能减排、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碳排放等,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此外,企业还需要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热点1. 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跨国公司是具有全球透明度、社会影响力和伦理风险的企业实体。

因此,在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成为了热门话题。

国外研究者通过对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行为和决策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社会责任承诺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探讨跨国公司在全球化经济中如何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董事会,独立董事治理相关文献综述整理(一)董事会规模关于董事会规模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有各种不同的结论。

大部分学者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越大将会使信息披露水平更低,董事会规模小更利于成员之间相互协调,能减少成员用脚投票的风险,同时也能提高董事会的治理效率。

Fama(1983)人数少的董事会不容易被总经理控制,能灵活行使监管职责,减少程序性损失;更有利于监管能及时发现舞弊行为并进行纠正,增加董事会的效率。

Lipton和Lorsch(1992)认为,当董事会的规模超过10人时,这种规模较大的董事会弊端就会出现:首先是董事会变得缺乏效率。

这是因为董事会内部成员之间的协调和沟通需要花费的成本已经超过董事会、成员所能带来的收益;第二是伴随着董事会成员的增加,意味着董事会控制权的零落分散,控制权分散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控制权极易花落他家———公司经理。

Trick(1994)认为,董事会的结构是董事会真正发挥作用的基础,关系到公司的权力平衡问题,直接决定了董事会的绩效。

Dechow(1995)同时绩效好的企业董事会的规模相对更小。

Beasely(1995)研究认为,董事会规模大则财务造假的可能性更大,我国学者蔡宁(2003)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相同的结论,并认为这种显著正相关关系是因为董事会规模变大后监督职能反而被减弱,杜兴强和温日光(2007)选择698家上市公司实证研究认为董事会规模大的公司更容易进行盈余管理,从而降低信息披露的水平。

部分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与信息披露质量呈倒U型关系,程新生、王琦等(2008)认为,合理的董事会规模有利于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髙,董事会的规模不合理,人员太多或者太少都会降低信息披露的质量,董事会规模与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呈倒U型关系。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董事会规模越大信息披露质量就越国内学者崔伟、陆正飞(2008)研究发现,国有控股公司的董事会规模与信息披露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献综述将近年来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发现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影响因素及其实现路径、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的关系、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等内容研究的较多,而员工责任对消费者和政府责任的影响的研究几乎空白,值得研究。

标签: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财务绩效;员工责任的实质,就是责任主体分内应该做的事,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应该做的分内事。

企业社会责任一词首先由谢尔顿提出,霍华德.博文(1953)提出商人的社会责任,标志着现代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构建的开始。

在社会责任视角下,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股东责任、消费者责任、员工责任、供应链责任、环境责任、公益慈善等。

笔者通过研读,发现在现有的文献中,对社会责任的研究主要涉及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及其实现路径、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等方面。

1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朱彬,刘谨(2004)认为,要用机制来保障中小企业担负社会责任,并且政府要严格执行、督促落实。

同时,要引导中小企业建设先进、高尚的企业文化,让污染、生态等企业的外部问题转化为企业内部成本,这才是解决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根本问题。

李双龙(2005)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不仅受到一国历史、文化、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还要受到发达国家和跨国企业以及企业自身规模、所有制、预期心理等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其中,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需求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影响因素。

殷格非,崔怡(2005)认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施路径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积极参与社会责任的审核和认证,尽快建立起完整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第二,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CSR方式,构筑中国企业的CSR竞争优势。

邓泽宏,何应龙(2010)认为,对于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我国政府的作用路径是政府通过规制、促进、合作和支持的方式促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陈智,徐广成(2011)通过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贡献指数,利用我国A股市场的数据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公司治理因素是影响社会责任履行的主要因素。

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证研究

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证研究
任 可 以明确 的界 定为 “ 企业对 利益 相关 者利 益 的维
护 ” 。
女性董事是公司的关键资源之 一,女性 董事能为 董事会决策提供多元化的视角,更加关注企业承担的社 会责任。女性董事 比例 的提高与企业公益捐赠投入 的增 加、 工作环境的改善、 员工福利的增加和企业声誉的提高
有 关 (on o ,9 9W la s2 0  ̄t p e er e J h sn 19  ̄i m ,0 3S e hn B a t lJ a.2 1) 1,0 0 。与男性相 比, 女性董事在决策时更能考虑到 l 一来自、理 论 分 析
避应 当承担 的社会责任 时,由于缺乏有 效的监督和制 (o p r t o i l R s o s — C r o a e S c a e p n i 约机制 , 其做 出这种选择或行为 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
提 出假 设 H2 董 事 长兼 任 总 经理 与 企 业 承 担 的 社 : 会 责任 负相 关 。
业 长期战略发展框架。拥 有注册会计师资格 的董事 一
受到其个人背景 的影 响。 本文欲研 究独立董事 、 事长 方 面拥有 相应 的管理知识和经验 ,能够认识到社会 责 董
兼任 总经理 、 董事会性 别构成、 拥有 M A学位或注册会 任 的重要性, B 一方面出于职业 道德准则 的要求 , 能够保 计师 资格 的董事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 的影响。
・ ・ 1 1
_
表1 变 量定 义表
定义 _
表2
提 出假 设 H1 独立董事 比例 与企 业承担 的社会责 :
任正相关。
本 文研究 的被解释变 量是 企业承担 的社会责 任 ,
本 文采用 的每 股社 会贡献 值来 衡量 。2 0 0 8年发 布 的

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综述


引言
伴随着全 球化社会责任 的浪潮席卷全球 ,传统的企业理论 受到强烈 的抨击 ,企业社会责任 的研 究已经成 为现代理 论的一 个重要研 究领域 。 在近 5 0 年 国内外理论界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广泛 的理论 与经验研究 , 产生了丰硕 的研究成 果。1 9 5 3年鲍恩在 《 商人 的社 会 责任》 书 中提 出 企业社会责任这个词 , 他认 为企业 的社会责任是商人有义务按 照社会期 望的 目标和价值来 制定政策 , 进行决策或采取某项行 动。 自此 以后 。企 业社会 责任 的问题才受到社会 的广泛关注 。
二、 何 为 企 业社 会 责 任
御型 、适应型 、预见型 ,并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分为主要 的利益相关者 与次要的利益相关者 ,构建 了评价企业社会绩效的 R D A P模型。 2 . 国内研究现状 王化成 、刘俊勇认为 ,我 国企业应采取平衡计分卡模式 来衡量社会 绩效 ,企业 的目标导 向应为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 。我国在 《 企业绩效
评价标准》 中设立 了 “ 综合社 会贡献 ” 这一指 标来 反映企 业 的社会责
任 ;某些 国际组织在评价 “ 最佳企业公 民” 时也考虑了诸如企业行为准 则 、慈善捐款等这样 的因素 。 总的来说 ,企业社会绩效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 ,并且不 同的评价体 系会 导致 大相径庭 的结论 ,这样就给企业社会实践带来 了麻烦 。 ( 二 ) 公 司治 理 结 构 通过在公 司治理 中制定相应 的制度 与措施促使企业履 行社会责 任是 现 阶段一个 主要 的研究 内容 。 1 . 国外 研 究 现 状 B l a i r 认为企业不应仅仅 为股 东服务 ,还应该 为其 他利 益相 关者 服 务 ,通过 契约与治理 的安排来分 配企业控制权 时要 回报那 些为企业 做出 贡献 或承担风险的利益 相关者 。 2 .国内研 究现状 金建 江认 为 ,要改 变企业 消极地履行社会 责任 的现状 ,就必须 从公 司治理机构人手 ,可 以在董事 会与 管理层 之间设 立 “ 利益 相关 者 委员 会” ,他认为应 让利益 相关 者的代表参 与参与到 公司治理 中去 ,让 他们 更多的知晓公司的决策 ,而不 是过多的干预公 司的决 策。 韵江 、高 良谋从整合与协同演化的视角将 组织 的能力 、公 司治理与 企业社会 责任三者融合 在一起 ,构建 了三者 的整合 与演化模 型。他 们认 为 ,组织的能力与公司治理的重叠体现在高层管理者层面 。而企业 的社 会责任也与组织的能力 、公 司治理发 生着融 合与交叉 ,三者相互 影 响, 实现协同 。

《公司治理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6200字

《公司治理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6200字

公司治理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公司治理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1.1国外研究现状 (1)(1)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 (1)(2)关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 (2)(3)关于董事会的研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3)(1)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 (3)(2)关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 (3)(2)关于董事会的研究 (3)第2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5)2.1 公司治理的概念 (5)2.2 委托代理理论 (5)2.3激励与约束理论 (6)2.4利益与相关者理论 (6)2.5公司治理模式体系及构成 (7)参考文献 (8)公司治理的相关问题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600年东印度公司的成立。

随后开始出现公司治理问题与治理结构等相关概念。

由于各学者专业领域侧重点不同,所以本文将公司治理问题研究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1国外研究现状(1)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关于公司治理方面,大多数学者认为有效的公司治理可以对董事会、监事会进行有效的监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衡股权结构。

如Gomes和Novaes(201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认为由数位大股东共同持股,彼此相互制衡的模式有助于实现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Casado等(201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通过对瑞士上市公司实证研究发现,拥有几个大股东会带来更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在多个受益股东存在的情况下,公司治理机制不仅有助于监督管理层,也有助于监督其他大股东。

PeiHossain(2017)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指出,较高的公司治理水平能够在公司中建立严密的管理系统,保证公司运行,维护利益相关者权益。

Zhi Wang和Ramzan Muhammad(202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通过研究证明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和高负债的资本结构对企业业绩至关重要。

R.Gulatir等人(202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借助2017年在印度运营的40家公司样本构建了公司治理评价指数,将6个不同的指标构成公司治理评价指数,包括董事会效率、审计职能、风险管理、薪酬、股东权利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企业社会责任调研报告研究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和认知度

企业社会责任调研报告研究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和认知度

企业社会责任调研报告研究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和认知度企业社会责任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成为了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要关注自身利益,还要对社会和环境负有责任。

本次调研报告旨在研究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和认知度,以深入了解企业在这一领域的发展状况。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主动承担与经济、环境和社会有关的责任,积极参与并主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

企业社会责任不仅包括企业在内部管理和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合法合规行为,还包括其对社会、环境和利益相关者的贡献。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分析1. 内部管理方面企业在内部管理方面的社会责任履行主要体现在员工权益保护、公平竞争和合规经营等方面。

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企业在员工福利、培训发展等方面积极关注和投入资源,建立了完善的员工权益保护机制。

同时,企业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内部奖惩,促进公平竞争。

此外,企业也积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合规经营。

2. 环境保护方面企业对环境的责任主要表现在资源利用、环境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等方面。

调研显示,大部分企业在生产流程中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些企业还积极参与环境保护项目和公益活动,主动承担环境保护责任。

3. 利益相关者关系方面企业的社会责任还表现在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上,主要涉及消费者、供应商、投资者等。

调研结果显示,企业注重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质量可靠的产品和服务,并积极回应消费者反馈。

另外,企业与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在与投资者的关系上,企业注重信息透明度,及时披露相关信息,以维护投资者的利益。

四、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度分析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度在不断提高,大多数企业都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对其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与管理层责任

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与管理层责任

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与管理层责任1. 引言上市公司是指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公司,其公司治理和管理层责任是保障公司稳定发展和维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着重探讨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层责任,并分析其对公司运营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

2. 公司治理结构2.1 董事会董事会是上市公司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决策。

董事会包括董事长和董事,其中董事长是董事会的主席,负责组织董事会的工作。

董事会的成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并代表公司股东利益来管理公司。

2.2 监事会监事会是对董事会和管理层行为进行监督的机构。

监事会的职责是审计公司财务状况、审查决策是否合法合规,并向股东提出建议和反馈。

监事会的成员一般由股东代表选举产生,独立于董事会和管理层。

2.3 董事会委员会董事会委员会是董事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设有薪酬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等,负责对公司薪酬、财务状况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专门监督和决策。

3. 管理层责任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是执行公司经营决策的核心人员,对公司治理和运营承担重要责任。

3.1 公司战略决策管理层负责制定并执行公司的长期战略和发展计划。

他们需要考虑市场竞争、行业变化、股东利益等因素,在保证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和策略。

3.2 财务管理管理层需要确保公司财务状况的稳健和透明。

他们应当制定合理的财务目标和利润分配政策,确保财务报告准确、及时、完整地向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披露。

3.3 风险管理管理层需要认识和评估公司面临的各种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应对措施。

他们应确保公司运营在法律、道德和社会责任的框架下进行,并承担相应的环境和社会风险。

3.4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层应当对公司的社会责任负有监督和管理的责任。

他们需要建立健全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开展公益活动、环境保护和员工权益保障等工作,以积极回馈社会,维护公司的良好形象。

4. 公司治理和管理层责任的影响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层责任能够对上市公司产生积极的影响。

董事会履职尽责情况

董事会履职尽责情况

董事会履职尽责情况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董事会作为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肩负着重要的管理职责和监督职责。

在公司治理中,董事会的履职尽责情况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发展和长远利益。

本文将从董事会的职责和权力、履职尽责的要求和实践、董事会的挑战和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董事会职责和权力董事会是公司的监事会,行使着监督管理层和公司经营的职责。

董事会负责决定公司的战略方向、监督公司的经营行为、制定公司的政策和规章,并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监管。

董事会的主要职责包括:1. 制定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和年度业务计划;2. 监督公司经营管理层的履职情况;3. 确保公司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股东权益;4. 参与公司的人才选拔和薪酬管理;5. 审计公司的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

董事会具有以下权力:二、履职尽责的要求和实践董事会在履行职责和权力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即时监督、独立决策、保护股东权益、提高公司价值。

为了履行尽责,董事会需要具备以下的素质和条件:1. 独立性:董事会成员应当具有独立性,不受公司管理层的控制;2. 专业化:董事会成员应当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3. 责任感:董事会成员应当具备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参与公司的决策和管理;4. 透明度:董事会应当保持透明,及时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披露信息。

在实践履职尽责的过程中,董事会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定期开会,研究并审议公司的经营计划和财务报告;2. 加强内部控制,确保公司的财务信息真实可靠;3. 关注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性,建立有效的决策机制;4. 积极参与公司的社会责任,提升公司的形象和价值。

三、董事会的挑战和建设1. 知识储备不足:董事会成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有限,影响了决策的质量;2. 利益冲突:部分董事会成员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影响了独立性和客观性;3. 决策效率低:董事会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决策过程繁琐的问题,导致决策效率低下;4. 监督缺位:部分董事会成员可能缺乏对公司经营管理的监督,公司风险难以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社会责任研究综述
作者:黄芳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15期
[提要] 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入,公司社会责任日益受到重视。

董事会是公司内部治理的核心机构,它的治理结构直接关系公司社会责任的践行。

本文拟采用文献研究法,试图从董事会结构的成员构成、领导权结构、规模、专业委员会的设置四个维度,研究其对公司社会责任水平的影响。

关键词:董事会结构;公司社会责任;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社会责任关系研究综述
收录日期:2016年6月7日
一、董事会成员结构与公司社会责任
董事会的成员结构组成对董事会治理效率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影响到公司社会责任的承担。

国内外学者大多数从董事会成员的构成类别、背景、性别特征这三个方面,来研究其对公司社会责任的影响。

(一)董事会成员构成类别。

李斌(2010)将董事会成员分为执行董事、灰色董事、独立董事三类。

执行董事来源于公司内部经营管理人员,较注重企业短期经济利益,会规避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带来的成本与风险;灰色董事属于公司外聘,外部视野较广阔,但自身的经济利益又受内部管理层的控制,容易偏向执行董事;独立董事不像执行董事容易同经理人员合谋,也有别于灰色董事受商业利益驱使,除了保护投资者利益外,还适合治理消费者保护、社区、环保等社会责任问题,监督管理层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Fama(1980)、Rose(1990)、Ibrahim (2003)、吕立伟(2006)、秦琴(2013)等学者也认为经理人员作为执行董事会过分关注自身利益,容易产生短期行为,独立董事的引入可以使公司在经营决策过程中综合考虑各方利益,提高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水平。

然而,Bleak(1999)、Mcguire(2003)、Deckop(2006)提出执行董事在持有较高公司股权比例的情况下,会比外部灰色董事、独立董事更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更有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动机。

王化成(2003)、马连福(2007)、韩彩彩(2012)等也提出独立董事并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独立董事比例的提高并未显著改善企业社会责任。

陈留彬(2003)、刘文(2007)、宁雪(2012)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董事会成员结构中增加员工代表,可以实现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公司社会责任更好的履行。

(二)董事会成员背景。

Carpenter & Westpha(2001)、沈俊伟(2006)、李菁(2013)通过研究发现董事会治理行为偏向与董事会成员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过往的经验有密切的关系,
如会计专业背景的董事会较关注企业财务报告的披露、具有法律背景的董事较关注企业经营的合法性、过往有在大型国企担任高管的董事会较注重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

(三)董事会成员性别特征。

Siciliano(1996)通过收集大量数据得出董事会成员中男女性别比例较均衡的企业,比男女性别比例悬殊相差较大的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水平要高。

Ibrahim(1995)针对标准普尔公司社会责任的研究显示,男董事较关注企业经营效益,女董事则偏向塑造公司形象,会积极去承担一些社会责任。

Wiliams(2003)、刘金川(2014)认为女性董事比男性董事更具有同情心,会更容易作出一些加大扶助贫困员工、扶持社会弱势群体的政策,也会对社会捐赠呼吁做出积极响应。

笔者认为,公司应建立多元化的董事会成员结构,吸收包含管理层、外部专家、普通员工、债权人在内的各利益相关者,公司内外部利益才能得到权衡,董事会的决策才更具有全面性、战略性,公司社会责任水平才能提高。

二、董事会领导权结构与公司社会责任
董事会领导权结构主要表现为董事长和总经理两个职位是分离还是合一,它关系到董事长在公司治理中的独立性,也决定了总经理会不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国内外学者就董事会领导权结构对公司社会责任影响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两职位分离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社会责任水平。

Sieilian(1999)、Sora(2004)通过研究发现董事长与总经理职位合一会削弱董事会的监督、决策能力,不利于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而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位分离的公司社会责任承担的要多。

洪杰(2010)认为两职位分离可以提高公司社会责任指数,因为两职位分离状态下,董事长更能保持其独立性,总经理又多了一层监督,更容易考虑到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

(二)两职位合一有利于提高公司社会责任水平。

Nada & Andrew(2007)提出董事长和总经理兼任,董事长能够以超越部门的经济利益观去处理各种社会问题,给企业带来长远利益。

秦丽娜(2012)也认为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位合一,可以减少董事长和总经理之间的协调沟通时间,在公司发生社会责任危机时,董事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召集人员听取意见,并以最快的速度对社会不良影响做出决策。

(三)董事会领导权结构与公司社会责任关系不明显。

王建琼、何静谊(2009)通过实证研究证实董事长与总经理二职兼任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

这种情况的产生可能是由于我国公司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董事长并没有最终决策权,对总经理的监督也会弱化,所以两职是否分离对公司社会责任影响不大。

笔者认为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是否分离,关键在于两职设置的动机,如果领导成员能够考虑多方成员利益,领导权结构的设计可以富有弹性,既能给董事会结构设计留有创新空间,又能兼顾社会责任的履行。

三、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社会责任
董事会规模会影响到公司社会责任水平,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证实。

但董事会规模如何确定却备受争议。

(一)董事会规模较大有利于提高公司社会责任水平。

Dailay(1999)、Minow (2004)、沈洪涛(2007)、宣杰(2014)通过大量研究提出:公司董事会规模较大,可以吸收不同专业知识及经验的专家,利用他们丰富的资源优势,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也便于将员工、债权人等不同的利益关系代表者吸收进来,使董事会的履责范围更广、协调各方利益相关者,从而提高公司社会责任的表现。

(二)董事会规模较小有利于提高公司社会责任水平。

Lipton & Lorsch(1992)通过数据检验得出董事会规模在超过10人时,会导致董事会机构臃肿,沟通、协调成本加大,董事会治理缺乏效率,也容易导致一些董事搭便车,使董事会成为少数人的利益代表。

Jensen (1993)对此持有同样观点,认为小规模董事会比大规模董事会能提供更好的监督,董事会规模最好不要超过8人。

(三)最理想的董事会规模。

Lipton & Lorsch(1992)董事会人数过多会造成董事会功能紊乱,决策效率低下,董事会人数过少容易造成管理层缺少监督,忽略公司社会责任的承担。

因此,他们认为最为理想的董事会规模应为8人或9人,当领导权结构两职位合一时,董事会容量在7~9人最为理想。

在董事会规模确定上,笔者与刘春生(2010)持有同样看法,认为适当的组织规模可以扩宽董事会成员的视野和知识基础、削弱大股东控制、增强集体决策的独立性与科学性。

这样董事会在讨论公司社会责任议题时,需要统筹兼顾公司内外各方意见并协调多种矛盾。

因此,其董事会规模适当扩大可以确保讨论的充分性与决议的有效性。

四、专门委员会的设置与公司社会责任
我国《公司法》规定:董事会每年度至少召开两次会议。

不少学者认为仅仅依靠每年的例行会议很难有效的推行公司社会责任,只有设立若干的专门委员会,才能保证董事会闭会期间,公司也能继续落实社会责任。

李斌(2010)认为董事会设立公司治理委员会、社会责任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可以提高董事会治理效率,避免频繁召开董事会带来的高成本,日常由这些委员会负责人定期向董事会提交公司社会责任的工作情况,使公司社会责任的治理成为常态化。

Heriques(2001)的研究认为社会责任审计应该包括非政府组织和其他民间团体,使利益相关者能真正的参与到对信息质量的监督过程中去,保证公司社会责任得到真正落实。

郑惠惠(2008)也指出董事会设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可以保证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审计信息真实可靠、可以减少舞弊行为,从而降低社会丑闻发生概率,提高公司的社会公众形象。

Hillman (2001)、Schimidr & Brauer(2006)认为董事会设立专门的战略委员会,将公司战略目标与社会责任战略管理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在战略规划中公司资源的分配决策同社会责任战略保持一致,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Sora.The ethical dilemma of merging the roles of CEO and chairman of the board corporate governance[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2004.24.
[2]李斌.董事会治理结构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研究[D].湖北:武汉大学,2010.
[3]洪杰.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关系的实证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