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作业(江苏专版)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四)

合集下载

苏教版必修四文言文知识整理(教师版)

苏教版必修四文言文知识整理(教师版)

语文第一轮复习必修四文言文知识整理一、通假字。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肇锡.余以嘉名(同“赐”,赐给)2、扈江离与辟.芷兮(同“僻”,地方偏远)3、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欺侮,欺辱)4、敛赀.财以送其行(同“资”,资产,资财,钱财)5、共.其乏困(同“供”,供给,提供)6、夫晋,何厌.之有(同“餍”,满足)7、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理智,聪明)8、距.关,毋内.诸侯(同“拒”,据守;内同“纳”,纳入,接受)9、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违背,背叛)10、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同“早”,早上,早早地)11、令将军与臣有郤.(同“隙”,隔阂,嫌隙)二、词类活用。

找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字并解释。

1、草.行露.宿(名词作状语,在草丛里,在露天)2、道.海安、如皋(名词作动词,取道)3、去今之墓.而葬焉(名词作动词,修墓,建墓)4、缇骑按剑而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5、不能容于远近..(形容词作名词,远近的百姓)6、安能屈.豪杰之流(动词使动用法,使……屈身下拜)三、古今异义。

1、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古:党羽;今:指与公家相对的个人2、吴之民方痛心..焉古:痛于心,痛恨今:极端伤心3、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古:非同寻常今:程度副词,十分,极4、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古:头颅,借指性命今: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妻子,尊称别人的妻子四、虚词归纳请下列加点字的用法。

所以:而法其所以为法(……的依据)此其所以败也(……的原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用来……的)以:敢以烦执事(介词,拿,用)必竭诚以待下(连词,表修饰,“来”)焉:激于义而死焉(兼词,于之,在这件事上)去今之墓而葬焉(代词,代五义士)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怎么)五、一词多义卒: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士兵)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死)买五人之豆而函之,卒与尸合(终于)五万兵难卒合(通“猝”,仓促)私: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自己,死党)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偏向)项伯乃夜驰至沛公军,私见张良(私下、偷偷)幸:而君幸于赵王(宠幸,重用)则幸得脱矣(表敬副词,侥幸)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不幸短命死矣(幸运)始皇帝幸梁山宫(特指皇帝到某处去)六、文言句式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学习语文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语文必修4文言文知识点汇总一、通假字《廉颇蔺相如列传》可与不:不(fǒu),通“否”。

拜书送于庭:庭,通“廷”,朝廷。

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察,察看。

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

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地。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事,通“侍”,侍奉。

《苏武传》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 ,收藏。

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表现。

请毕今日之驩:驩,通“欢”,欢聚。

因泣下霑衿:霑,通“沾”,打湿;衿,通“襟”,衣襟。

与武决去:决,通“诀”,诀别。

《张衡传》精思傅会:傅,同“附”。

员径八尺:员。

同“圆”。

尊则振龙:振,通“震”,震动。

一时收禽:禽,通“擒”,捉拿。

二、实词活用1、名词活用:(1)名词活用作状语:《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奉璧西入秦:向西。

怒发上冲冠:上,向上。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从小路。

卒廷见相如:在朝廷上。

而相如廷叱之:在朝廷上。

《苏武传》其一人夜亡:夜,在夜里。

剑斩虞常已:剑,用剑。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向上。

朝夕遣人侯问武:朝夕,早晚。

《张衡传》时天下承平日久:时,当时。

(2)名词活用作动词:《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上前。

秦御史前书曰:上前。

于是相如前进缶:上前。

臣乃敢上璧:上,献上。

舍相如广成传舍:舍(shè),安置住宿. 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衣(yì),穿着。

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献礼。

相如每朝时:朝,上朝。

《苏武传》天雨雪:雨,下。

羝乳乃得归:乳,生育,生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知识归纳素材(必修4)不分版本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知识归纳素材(必修4)不分版本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知识归纳素材(必修4)不分版本文言文知识归纳〔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归纳一、找出以下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字的通假意义。

可予不?“不〞通“否〞。

臣愿奉璧往使。

“奉〞通“捧〞,捧着。

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朝堂。

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审察、观察秦自缪公以来。

“缪〞通“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通“熟〞,仔细。

肉袒伏斧质。

“质〞通“踬〞,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

特以诈详为欲赵城。

“详〞通“佯〞,假装。

设九宾于廷。

“宾〞通“傧〞,傧相。

二、找出以下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

于是王召见。

于是:在此,在这时;今义:承接连词。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于是:在此,在这时;今义:承接连词。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于是:在此,在这时;今义:承接连词。

拜为上卿。

拜,古义:授予官职;今义:拜见,叩拜。

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

患,古义:忧虑,担忧;今义:祸害。

请以咸阳为赵王寿。

寿,古义:向人敬酒或献礼;今义:祝寿。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所以:古义:……的原因,表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去,古义:离开;今义:到。

亲戚,古义:父母兄弟;今义: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宣言曰。

宣言,古义:扬言,到处说,扬言;今义:宣告。

布衣之交。

布衣,古义:平民;今义:粗布衣服。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美人,古义:妃嫔,指秦王的姬妾;今义:美女。

左右,古义:侍卫人员,近侍人员;今义:①方位词。

左边和右边;②身边跟随的人;③控制,动词;④方位词。

用在数目字后边表示概数,相当于“上下〞。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左右,古义:侍卫人员,近侍人员;今义:①方位词。

左边和右边;②身边跟随的人;③控制,动词;④方位词。

用在数目字后边表示概数,相当于“上下〞。

请指示王。

指示:古义:指给……看;今义:上对下的说明,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约束:古义:信约,盟约,今义: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

(山东专用)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必修四 文言文优化课件 苏教版

(山东专用)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必修四 文言文优化课件 苏教版

)
【自我校对】
6.①收成不好,荒年 ②不吉祥, ③除去,除
不幸
7.①过去的 掉 ④距离 ⑥丢弃,厌弃 表示行程遥远 ②离开 ⑤表示动作的趋势 ⑦重复“去”字,
8 .①简直
②挺直
③只不过
④同
“值”,价值 为„„写序
⑤径直,一直
9 .①时序、时节 10.①才华出众的
受,禁得起 优美的,好的 ④尽
②序言、赠序 ②美好的
) ) ) ) )
尽心中无限事( . ①低眉信手续续弹,说 ②而听细说 ,欲诛有功之人( ) . 12.说 ( ) ③捕蛇者说 . 项羽曰( ) ④范增说 . 也( ) . ①非我也,兵 ②穷兵 黩武( ) . 13.兵 乃出( ③必以长安君为质,兵 . ( ) ④草木皆兵 .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______同_____,________
4.吾党菁华,付之一炬
______同______,________
5.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
______同______,________
6.青雀黄龙之轴 ______同______,________ 7.忽奔腾而砰湃 ______同______,________
29.年复一年
得尽 超过
30.怎么
31.意指包含
33.运数 34. 36.不顺
32.休息,调养
35.时序(春夏秋冬)
37.惊惧的样子 39.没有应答
38.指红润青春的面容
三、一词多义
) ①盖均无贫,和无寡( ( ) ②日初出大如车盖 . ③员径八尺,合盖隆起( ) . 周密无际( ) 1. 盖④覆盖 . ⑤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 ⑥盖 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以诱敌( ) ⑦前狼假寐,盖 .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作业(新课标版)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四)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作业(新课标版)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四)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作业(新课标版)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四)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四)知识细梳理柳永词两首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异日图将好景..今义:美好的景况古义:________________(2)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义:不热闹;使受到冷淡的待遇古义:________________(3)便纵有千种风情..今义:人的仪表举止;情怀,意趣;流露出来的男女相爱的感情(常含贬义)古义:________________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乘乘.醉听箫鼓()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2)归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而皆背晋以归.梁()后五年,吾妻来归.()完璧归.赵()若水之归.海()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嬉嬉钓叟莲.娃()(2)都门帐.饮无绪()(3)异日图.将好景()[答案]一、(1)美景;(2)清冷,凄清;(3)风流情意。

二、(1)介词,趁着/动词,坐/古时一车四马叫“一乘”/动词,顶着,冒着;(2)动词,返回/动词,归附,归向/动词,女子出嫁/动词,送回,归还/动词,归向,汇聚。

三、(1)名词作动词,采莲;(2)名词作动词,设帐;(3)图,名词作动词,画。

苏轼词两首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一尊.还酹江月()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千古风流..人物今义:轻浮放荡;有才学而不拘礼法古义:________________(2)回首向来..萧瑟处今义:从来,一向古义:________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任一蓑烟雨任.平生()任.重而道远()王甚任.之()众怒难任.()(2)却山头斜照却.相迎()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之不恭()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大江东.去()(2)竹杖芒鞋轻胜马.()[答案]一、“尊”通“樽”。

4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梳理

4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梳理

15)为 予为斯序(动词,写) 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介词,替) 草木为之含悲(因为) 16)以 奉宣室以何年(介词,在) 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介词,凭着) 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同后面“为”连用) 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介词,因为)
三、通假字 无乃尔是过与/是谁之过与(与,通“欤”,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吗”) 涂有饿莩(涂通“途”)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
风吹草低见牛羊(出现)
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见解、见识) 5)疾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病)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厌恶、痛恨)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快、急速) 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疾苦、痛苦)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强)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妒忌)
6)数 愿得补黑衣之数(数目、数量)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命运、定数)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shuò 屡次) 数罟不入洿池(cù密、细密)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shǔ计算)
无乃尔是过与(责备)
且尔言过矣(错,形容词) 故尝与过宋将军(拜访、访问)
3)止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停止)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禁止、阻止)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只是、仅仅) 4)见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看见) 曹刿请见(召见)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拜见)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表被动,相当于“被”)
填然鼓之(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与武昌之役并寿(永存,形容词作动词) 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使……震惊,使……哭泣,使动用法) 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为……作传)
一、名句名段 1.《季氏将伐颛臾》 (1)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角度点拨:①守土有责;②在其位,谋其职。 (2)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角度点拨:①公平、公正方能立国;②安定、团结才有国家的兴旺发达。 2.《寡人之于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 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角度点拨:①遵循规律——我们别无选择;②舍弃是为了更好地拥有。

必修4文言文知识梳理

必修4文言文知识梳理

必修4文言文知识梳理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解释。

《廉颇蔺相如列传》1、秦王一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不”通“否”,用在疑问句末表示询问2、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3、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察,察看4、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苏武传》5、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6、空自苦亡人之地/ 法令亡常/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7、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8、因泣下霑巾,与武决去,“霑”通“沾”,浸湿;“决”通“诀”,辞别9、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张衡传》10、员径八尺“员”通“圆”,圆周11、一时收禽“禽”通“擒”,逮捕12、傍行八道“傍”通“旁”,旁边13、形似酒尊“尊”通“樽”,酒杯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1、负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②秦贪,负.其强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参考答案】①使…承担②依仗,凭借③违背④辜负,对不起⑤背着2、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②左右或欲引.蔺相如去③相如引.车避匿④虞常果引.张胜⑤引.佩刀自刺【参考答案】①引见,延请②牵,拉;③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车头)④牵攀,招供⑤拔3、传①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传.以示美人及左右③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④舍相如广成传.舍【参考答案】①一种文体②传递③传颂④宾馆4、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参考答案】①副词,白白地②副词,只,仅仅5、幸①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②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③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参考答案】①宠幸②侥幸③幸好,幸而6、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②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④大行不顾.细谨【参考答案】①回头②副词,不过,只是③探望,拜访④考虑7、发①方欲发.使送武等②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③张胜闻之,恐前语发.④及还,须发.尽白⑤涂有饿殍而不知发.【参考答案】①打发,派遣②起事③泄露④头发⑤开仓赈粮8、当①汉亦留之以相当.②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③副有罪,当.相坐【参考答案】①抵押②判处③应当9、语①以状语.武②如惠语.以让单于【参考答案】①告诉②说的话10、食①绝不饮食.②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③廪食.不至④给其衣食.【参考答案】①吃的东西②吃③粮食④食物11、见①见.犯乃死,重负国②何以汝为见.③信义安所见.乎【参考答案】①介词,被②看见③同“现”,表现12、亡①空自苦亡.人之地②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③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参考答案】①同“无”②逃跑③死亡13、属①衡少善属.文②属.予作文以记之③举酒属.客④名属.教坊第一部⑤吾属.今我之虏矣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参考答案】①连缀②嘱咐③劝客饮酒④属于⑤辈⑥类14、善①衡少善.属文②安帝雅闻衡善.术学③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④素善.留侯张良⑤不如因善.遇之⑥善.万物之得时【参考答案】①善于②擅长③善行④交好⑤好好地⑥羡慕15、征①公车特征.拜郎中②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参考答案】①征召②应验三、指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 文言文知识梳理(四) 苏教版必修4

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 文言文知识梳理(四) 苏教版必修4

文言文知识梳理(四) 知识细梳理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是.社稷之臣也今义:判断动词古义:________________(2)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今义:认为古义:________________(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今义:国家和家庭古义:________________(4)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今义:有事情古义:________________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于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2)而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不患寡而.患不均(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2)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3)既来.之,则安.之( )四、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何以伐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求!无乃尔是过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寡人之于国也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知识总结苏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知识总结苏教版必修4

期末复习资料(文言知识篇)一、翻译1.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译文:冉求,这不就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从前是周天子让它主持东蒙的祭祀的,而且已经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啊,为什么要讨伐它呢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译文:尽自己的力量去负担你的职务,实在做不好就辞职。

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说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文: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4.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

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

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修养文化道德使他们归顺;已经使他们来了,就使他们安心住下去。

5.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个人辅助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招徕他们;国内民心离散,你们不能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内使用武力。

我只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的内部呢。

6.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译文: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

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

苏教版必修四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必修四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必修四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语文是思维的工具。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接下来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苏教版必修四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必修四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一】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2、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朝廷)3、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审察、察看)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缪”通“穆”)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6、不顾思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7、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旃”通“毡”,毛织的毡毯)8、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收藏)9、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10、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11、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1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13、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14、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霑”通“沾”,沾湿。

“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诀别,辞别。

)15、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驩”通“欢”,欢聚)16、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17、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禽”通“擒”,逮捕,拘押)18、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员”通“圆”,直径;“尊”通“樽”,酒杯)【二】负:①秦贪,负其强。

(倚仗,凭借)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使…承担)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辜负,对不起)④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背着)⑤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违背)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⑤单于使使晓武(派)(使者)引: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援引,引用)②左右欲引相如去(牵,拉)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调转)④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幸: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而,连词)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苏教版必修四文言知识整理

苏教版必修四文言知识整理

必修四文言知识整理一、实词河东凶.:收成不好,荒年。

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加。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已经。

兵器。

逃跑。

直.不百步耳:只不过。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细密的渔网。

尽,完。

斧斤.以时入山林:斧。

鸡豚狗彘之畜.:畜养。

勿夺.其时:改变。

谨庠序..之教:学校。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粮仓。

王无罪.岁:怪罪。

匪我愆.期:过将.子无怒:愿,请以我贿.迁:财物,指嫁妆自我徂.尔:往女也不爽.:.过失,差错士也罔极..:.没有原则日月忽其不淹.兮:久留汩.余若将不及兮:水流迅疾的样子,形容时光流逝得快惟.草木之零落兮:思因为..长句:因此写下暮去朝来颜色..故:容貌老大..嫁作商人妇:上了年纪梦啼妆泪红阑干..:.纵横的样子二、虚词寡人之.于国也:去独。

尽心焉耳矣...:语气词连用。

移其.民于.河东:指示代词,那里的。

介词,到。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去独。

……的人。

请以.战喻:介词,用。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去独;句末表示陈述语气。

斧斤以..时入山林:介词,按照。

鸡豚狗彘之.畜:结构助词,的。

无失其.时:人称代词,它们的。

三、通假字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通“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通“途”,道路。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通“敛”,收敛。

氓之蚩蚩;通“嗤嗤”匪来贸丝:“非”于嗟鸠兮:“吁”士之耽兮:“脱”来吾道夫先路:“导”四、词类活用填然鼓.之: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树.之以桑:名词用作动词,种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动词用作名词,生者,死者。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词用作动词,穿。

王无罪.岁:名词用作动词,归罪。

谨.庠序之教: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

然而不王.者: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夙.兴夜.寐:名作状,在早上,在晚上三岁食贫.:形做名,贫苦的生活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形做名,美好的品质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名作动,取名、字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名作状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使动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意动,以……为轻/重小楼昨夜又东风..:.名作动,刮起东风五、特殊句式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知识梳理 新人教必修4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知识梳理 新人教必修4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业手册(新课标版)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四)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四)知识细梳理柳永词两首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异日图将好景..今义:美好的景况古义:________________(2)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义:不热闹;使受到冷淡的待遇古义:________________(3)便纵有千种风情..今义:人的仪表举止;情怀,意趣;流露出来的男女相爱的感情(常含贬义)古义:________________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乘乘.醉听箫鼓(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2)归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而皆背晋以归.梁( )后五年,吾妻来归.( )完璧归.赵( )若水之归.海(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嬉嬉钓叟莲.娃( )(2)都门帐.饮无绪( )(3)异日图.将好景( )[答案]一、(1)美景;(2)清冷,凄清;(3)风流情意。

二、(1)介词,趁着/动词,坐/古时一车四马叫“一乘”/动词,顶着,冒着;(2)动词,返回/动词,归附,归向/动词,女子出嫁/动词,送回,归还/动词,归向,汇聚。

三、(1)名词作动词,采莲;(2)名词作动词,设帐;(3)图,名词作动词,画。

苏轼词两首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一尊.还酹江月(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千古风流..人物今义:轻浮放荡;有才学而不拘礼法古义:________________(2)回首向来..萧瑟处今义:从来,一向古义:________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任一蓑烟雨任.平生( )任.重而道远( )王甚任.之( )众怒难任.( )(2)却山头斜照却.相迎( )却.匈奴七百余里( )却.之不恭(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山西专用)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 文言文知识梳理(四) 苏教版必修4

(山西专用)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 文言文知识梳理(四) 苏教版必修4

文言文知识梳理(四) 知识细梳理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是.社稷之臣也今义:判断动词古义:________________(2)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今义:认为古义:________________(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今义:国家和家庭古义:________________(4)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今义:有事情古义:________________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于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2)而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不患寡而.患不均(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2)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3)既来.之,则安.之( )四、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何以伐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求!无乃尔是过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寡人之于国也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必修四文言知识梳理

必修四文言知识梳理

(16)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活用现象: 含义: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语文
第一部分 必修四
(17)怒发上冲冠 活用现象: 含义:
(18)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活用现象: 含义:
(19)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活用现象: 含义: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语文
第一部分 必修四
活用现象:
含义:
(20)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活用现象: 含义:
第一部分 必修四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断绝。(7)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8)名词用作动词,发出惊讶的声音。(9)名词用作动词,弹奏。 (10)名词用作动词,向人进酒或献礼。(11)名词用作动词, 商量。(12)名词用作动词,上朝,朝见。(13)名词用作动词,侍 奉。(14)廷:名词用作状语,在朝廷上。毕: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完毕。(15)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先。急,形
的道理。(4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42)名词用 作动词,递眼色。(43)形容词用作动词,有很多。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语文
第一部分 必修四
4.辨析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A.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王而负赵 A.
B.秦贪,负其强
C.臣诚恐见欺于
D.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B. C.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语文
第一部分 必修四
(6)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活用现象: 含义:
(7)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活用现象: 含义:
(8)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活用现象: 含义: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语文
第一部分 必修四
(9)赵王鼓瑟 活用现象: 含义:
(10)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活用现象: (11)廉颇蔺相如计曰 活用现象: 含义: 含义:

苏教版必修4全册文言基础知识

苏教版必修4全册文言基础知识

1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整理一、为下列加点字注音1、虎兕sì2、出于柙xi á3、毁于椟dú4、不胜食shēng5、数罟cùgǔ6、洿池wū7、衣帛y ì8、鸡豚狗彘zhì 9、饿莩piǎo10、庠序xiáng 11、险巇xī12、肇造zhào 13、方炽ch ì14、杌陧wùni è15、勖x ù16、噫吁嚱xī17、猿猱náo18、萦绕yíng 19、崖pēng20、崔嵬cuīwéi21、趑趄zījū22、云篦bì24、槛菊jiàn25、暮霭ǎi26、翼轸zhěn27、棨戟23、呕哑嘲哳ōuyāzhāozhāqǐ28、潦水lǎo29、遄飞chuán30、雕甍méng 31、睢园suī 32、睇眄dìmiǎn33、吴会kuài 34、命途多舛chuǎn 35、宗悫què 、渥然36、捧袂mèi 37、悚然sǒng 38、砭人肌骨biān39、鏦鏦铮铮cōngzhēng 40wò 41、黟然yí42、巉岩chán 43、踬踣zhìb ó44、一抔土póu二、解释加点的词1、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的标志2、陈力就列施展担任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痛恨托词4、相夫子辅助5、邻国之民不加少更6、弃甲曳兵拖7、或百步而后止有的8、数罟不入洿池密池塘9、申之以孝悌之义孝敬父母尊敬兄长10、斯天下之民至焉那麽11、危乎高哉高12、开国何茫然多麽13、扪参历井仰胁息摸屏住14、以手抚膺坐长叹胸15、一夫当关把守16、去来江口守空船语气助词,无义17、却坐促弦弦转急后退18、星分翼轸分野19、龙光射牛斗之墟区域20、都督阎公之雅望美好21、家君作宰县令22、时维九月在23、俨骖騑于上路整治24、披绣闼打开25、川泽纡其骇属屈曲26、云销雨霁雨后初晴227、逸兴遄飞急速28、爽籁发参差不齐29、穷且益坚却30、一介书生微末31、等终军之弱冠相同32、叨陪鲤对谦辞,有愧于33、盛筵难再第二次34、敢竭鄙怀,恭疏短引冒昧35、欧阳子方夜读书正当36、有动于中,必摇其精内心37、念谁为之戕贼残杀38、顾自民国肇造但是39、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为……作传40、丐序于予索求作序41、视清季有加比较42、滋可痛已更加三、指出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介到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介对于3、虎兕出于柙介从4、且在邦域之中助的5、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助取独6、填然鼓之音节助词7、是谁之过与助,前置标志8、山原旷其盈视连而9、万事劳其形代他的10、奉帝宣以何年介在11、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介凭着12、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同后面“为”连用13、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连因为14、请以战喻介拿15、斧斤以时入山林介按照四、解释下列划线的古今异义词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攻打2、河内凶黄河以北3、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供养活人4、因为长句因而写作指七言诗5、暮去朝来颜色故面容6、其所以摧败零落者……的原因五、找出下列活用词,并加以解释1、既来之,则安之使动2、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作动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名作动4、浔阳江头夜送客名作状5、商人重利轻别离意动6、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7、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8、宾主尽东南之美形作名9、窜梁鸿于海曲使动10、人杰地灵形作动11、物华天宝形作动12、四美具,二难并形作名13、春生秋实名作动14、万物劳其形使动15、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作状16、谨庠序之教形作动17、然而不王者名作动六、指出下列各句所含句式,并加以翻译1、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2、而谋动干戈于邦内状语后置3、树之以桑状语后置4、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5、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判断句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7、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定语后置8、宇文新州之懿范,帷暂住定语后置9、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判断句七、翻译下列各句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2、盖君无贫,和无寡,安无倾3、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4、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语文苏教版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

语文苏教版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

语文苏教版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语文苏教版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廉颇蔺相如传记》知识点概括通假字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以得。

“予”通“与”,赐予。

2.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质”通“锧”,砧板。

3.可予不。

“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4.臣愿奉璧西入秦。

“奉”通“捧”,用双手托着。

5.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6.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审察、观察。

7.设九宾礼于廷。

“宾”通“傧”,古代指接引来宾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8.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何尝有坚明拘束者也。

“缪”通“穆”。

9.唯大王与群臣孰商议之。

“孰”通“熟”,认真。

10.为一击缶。

“缶”通“缻”,盛酒浆的瓦器 , 秦人敲打盆缻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一词多义于①君幸于赵王 ( 介词,被 )②故燕王欲结于君( 连词,同 )见①徒见欺 ( 介词,被,受 )②大王见臣列观 ( 动词,接见 )舍①舍相如广成传舍( 名作动,布置住宿)②舍相如广成传舍( 传舍:款待来宾的馆舍)负①秦贪,负其强 ( 仰仗,依靠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失期不偿城(违反)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使肩负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背着 )使①秦昭王闻之,令人遗赵王书( 派)②其人猛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③乃使其从者衣褐( 让)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 使臣 )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 介绍,延请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 ( 牵,拉 ; 这里引申为调转 )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引)徒①秦城恐不可以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只,只可是 )幸①大王亦幸赦臣 ( 幸亏,幸亏 )②而君幸于赵王 ( 被 ...宠幸)③则幸得脱矣 ( 侥幸 )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凭)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用以,用来 )⑤吾所认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尔后私仇也 ( 由于 ) ⑥传以示佳人及左右 ( 连词,连结“传”与“示” ) 欢①逆强秦之欢 ( 欢心 )②绝秦赵之欢 ( 交情 )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册曰( 回头 )②顾吾念之 ( 不过 )③顾野有麦场 ( 《狼》 )( 周围看 )④念父亲母亲,顾老婆 ( 《报任安书》 )( 顾惜,怜悯 ) 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为学》 )( 反而 )必①其必定不敢留君( 必定,必定 )②王必无人 ( 假如 )因①相如因持璧却立( 于是,就 )②因来宾至蔺相如门赔罪(经过)③不如因此厚待之( 趁此,由此 )传①廉颇蔺相如传记( 一种文体 )②舍相如广成传 ( 传舍,旅馆 )③传以示佳人及左右( 传达 )④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歌颂)从①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随从)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遵从)乃①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居然)②乃前曰 ( 于是,就 )③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才)孰①唯大王与群臣孰商议之 ( 同“熟”,认真 )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 谁,哪一个 )闻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有名 )②寡人窃闻赵王好音( 听闻 )二、古今异义①拜为上卿 ( 拜:古义指授与官职; 委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作业(江苏专版)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四)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四专题一)知识细梳理季氏将伐颛臾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是.社稷之臣也今义:判断动词古义:________________(2)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今义:认为古义:________________(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今义:国家和家庭古义:________________(4)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今义:有事情古义:________________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于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2)而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危而不持,颠而.不扶()不患寡而.患不均()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2)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3)既来.之,则安.之()四、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何以伐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求!无乃尔是过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1)这;(2)把……作为;(3)指诸侯的邦国和大夫的家庭封邑;(4)指用兵。

二、(1)引出动作的对象/对/从,在;(2)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

三、(1)形容词作动词,靠近;(2)使动用法,使……来;(3)使动用法,使……来,使……安定四、(1)以何伐为,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何”与句末语气词“为”,表反问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2)“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冉求!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3)于颛臾有事,介词宾语后置季氏将对颛臾用兵。

(4)于柙出,介词宾语后置;于椟中毁,介词宾语后置老虎、犀牛从木笼子里逃了出来,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

寡人之于国也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寡人..之于国也今义:指形影孤单的人古义:________________(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今义:泛指河流古义:________________(3)弃甲曳兵而走.今义:指一般的行走古义:________________(4)请.以战喻今义:常用于对方古义:________________(5)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今义:经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古义:________________(6)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今义:保养身体。

古义:________________(7)王无罪..岁今义:没有犯罪古义:________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或或.百步而后止()天之行,或.日或.雨()莫之或.止()云霞明灭或.可睹()(2)直直.不百步耳()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理直.气壮()系向牛头充炭直.()直.上载公子上座()(3)发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百发.百中()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4)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数.罟不入洿池()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5)以申之以.孝悌之义()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斧斤以.时入山林()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6)于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而耻学于.师()不拘于.时()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填然鼓.之()(2)树.之以桑()(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4)谨.庠序之教()(5)王无罪.岁()(6)然而不王.者()(7)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申之以孝悌之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非我也,岁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1)“无”同“勿”;(2)“颁”同“斑”;(3)“涂”同“途”;(4)“检”同“敛”。

二、(1)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2)专指黄河;(3)逃跑;(4)有“请允许我”的意思;(5)“可”是“可以”,“以”是“凭借”;(6)供养活着的人;(7)不要归咎。

三、(1)有的人/有时/表示不定,没有谁/或许;(2)只是,不过/与“曲”相对/正确/同“值”,价值、价钱/径直;(3)打开/发射/派遣/花开;(4)几/细密/数目/屡次;(5)介词,把/介词,凭/介词,按/认为;(6)比/对/在/向/被。

四、(1)名词作动词,击鼓;(2)名词作动词,种植;(3)名词作动词,穿;(4)形容词作动词,指认真从事;(5)名词作动词,归咎、归罪;(6)名词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7)生、死,动词作名词,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五、(1)状语后置句如果大王您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希望你的民众比邻国多了。

(2)状语后置句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3)宾语前置句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情。

(4)判断句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满清末造.今义:制造,创造古义:________________(2)视清季.有加今义:季节古义:________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倍尤倍.重于三十年前()每逢佳节倍.思亲()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2)顾顾.自民国肇造()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大行不顾.细谨()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3)之吾党菁华,付之.一炬()草木为之.含悲()始有墓碣之.建修()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4)以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直可惊.天地、泣.鬼神()(2)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3)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唱”同“倡”。

二、(1)时代;(2)末年。

三、(1)加倍/更加/同“背”,忘记,辜负;(2)但是/拜访/顾及/难道;(3)音节助词,不译/代词,代指烈士壮烈牺牲/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结构助词,的;(4)介词,凭借/介词,拿/介词,因为/介词,用/介词,把。

四、(1)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使……泣;(2)名词作动词,为……作传;(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发扬光大。

五、(1)定语后置又(希望)用(它来)作为对凡是能够阅读这部书的国民们的(一种)勉励。

(2)定语后置可是我(在)三十年前所主张、倡导的被诸位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去争取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3)介宾短语后置更比三十年前加倍重大了。

(4)介宾短语后置邹海滨把他所编辑的《黄花岗烈士事略》(拿来)向我请求作序。

(5)介宾短语后置还(一直)埋没在迷乱的烟雾和杂乱的草丛之中。

素材巧链接链接篇目:《季氏将伐颛臾》【素材点金】自我约束。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自己立场不稳,就会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坏人拖下水。

当年孔子不是告诫过,季氏之忧,在萧墙之内吗?链接篇目:《寡人之于国也》【素材点金】环境与生存。

保护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

两千年前,山林湖泊该是很多吧,孟子则已提出:“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他已经意识到滥捕滥伐的危害,告诫人们要注意生态平衡。

【素材运用】示例1:我一直轻视于西方人的浅薄、西方人生活的粗糙和太过鲜明的功利意识,可事实证明浅薄的是我和我周围的许许多多人,真是让人有些自惭形秽。

事实不必太多地罗列,只这个钓鱼的事例,足矣!如丹麦这位先生的钓鱼法,中国古代是不乏其人的,如生活在两千年前的孟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