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核心知识汇总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文言文核心知识汇总整理
核心句式
一、判断句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1、“……者……也”式。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者……”式。“者”不译,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
如: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姓曹。
3、“……,……者也”式。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4、“……,……也”式。“也”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谓之间加“是”。
如: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所+v.=n.】
5、“……,……”式。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如:刘备,天下枭雄。
6、“……为……”式。
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司马迁《鸿门宴》)
7、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如:①今公子有急【紧急情况】,此乃臣效命之秋【时候】也。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8、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
如: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二、被动句
1.“谓语+于……”.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
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触龙说赵太后》)
2.“见+谓语”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
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司马迁《屈原列传》)
“见+谓语+于”: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在动词后加介词“于”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受+谓语”在动词前用“受”字来表示被动,
如:(1)有罪受.贰。
如果需引进主动者,就构成了“受+谓语+于”的形式。
如:(2)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4.“为+动词”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
这种句式的“为”和“见”不同:“见“是助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它总是紧挨着动词;“为”是介词,它可以紧挨着
动词(省略了宾语),也可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5.“为……所……”式用“为”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被动。
如: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为”的行为主动者有时不出现,或被承前省略了,变为“…为所…”
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6.“被+动词”
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省略句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
①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2)蒙后省
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3)对话省
①(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②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这事)甚急。”(司马迁《鸿门宴》)
2.省略谓语
(1)承上文谓语省略
如: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司马迁《鸿门宴》)
(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3)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
如:后公改(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
3.省略宾语(所省多是代词“之”。)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
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
如:成视,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
4 省略介词
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
(1)省略介词“于”,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司马光《赤壁之战》)
(2)省略介词”以”,如: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3)介词“自”也可省略,如: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郦道元《三峡》)
四、谓语前置(通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五、宾语前置
1.动词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所谓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凡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这种句子叫否定句。如果它的宾语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屈原《离骚》)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在古汉语里,使用频率高的疑问代词为“何”字,其他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
词谓语之前。如: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司马迁《鸿门宴》)
②沛公安.在?(司马迁《鸿门宴》)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①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③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宾语,往往用“唯(惟)……是……”和“唯(惟)……之……”等格式,可将副词“唯(惟)”
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助词“之”“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如成语“唯利是图”“惟命是从”“唯你是
问”“唯才是举”等,就是这种格式。
2.介词宾语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