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的年龄为何说不清?
昆腔、昆曲和昆剧的区别
昆腔、昆曲和昆剧的区别你分得清昆腔、昆曲和昆剧吗?其实发源于江苏昆山的“百戏之祖”有着很多称谓,昆腔、昆曲、昆剧则是它不同时期的叫法,三者具体所指不尽相同。
由于认识上的模糊,我们在平常的语言沟通中、撰文评述中常会混淆、错用,给研究、介绍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引来误解。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昆腔、昆曲、昆剧的确切内涵,从而对“百戏之祖”的发展脉络有个更清晰的了解。
一、三种文字含义昆腔、昆曲、昆剧是三个表明地方性戏曲特点的偏正词组,说明了这种腔、这种曲、这种剧都发源于昆山,这符合一般戏曲命名的规律。
这里重点要知道腔、曲、剧的具体含义。
腔:声腔,指唱段的腔调样式。
曲:曲调,指旋律的曲折形态。
剧:戏剧,指情节的唱演内容。
从字面解释看,“腔”和“曲”主要供人唱的,所以常与动词“唱”构成动宾词组“唱腔”或“唱曲”,并且“腔”和“曲”虽然都是带词的唱调,但“曲”比“腔”的旋律形态更曲折、更生动。
“剧”主要供人演的,所以常与动词“演”构成动宾词组“演剧”,除了唱曲外,还须表演身段、形体,应该说“剧”比“曲”有着更丰满的内涵。
由于“昆腔”(“昆山腔”的简称)是最初形成的叫法,比较古老,现在一般不多提及,平常主要对“昆曲”和“昆剧”这两个“叫法”加以区别和运用。
一般以唱为主的活动称为昆曲活动,如昆曲曲会、清唱昆曲等;以演为主的活动称为昆剧活动,如昆剧团、昆剧艺术节等。
二、三个发展阶段元末明初,南戏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和昆山腔群芳争艳。
当时,江苏昆山千灯的顾坚将昆山腔(简称“昆腔”)设计成具有浓郁的乡音俗调而独领风骚,随后一花独放,风靡大江南北。
昆腔时代的唱调充满着吴侬软语的韵味,具有鲜明的江南地方性特点。
明朝嘉靖年间,由于昆腔“止行于吴中”,江西人魏良辅投奔昆山,进行昆腔改良。
他的主要功劳是将南北曲的精华融会贯通在“平直无意趣”的昆腔中,并精细地设计运腔、吐字、伴奏,终于使濒临衰落的昆腔迎来了新生。
此时的昆腔被称为昆曲,并美其名为“水磨腔”。
昆曲角色分类和服饰特点
昆曲角色分类和服饰特点昆剧,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
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昆剧曾经有"昆山腔"(简称"昆腔")、"昆调"、"昆曲"、"南曲"、"南音"、"雅部"等各种不同的名称。
一般而言,着重表达戏曲声腔时用昆山腔,表达乐曲、尤其是脱离舞台的清唱时用昆曲,而将指表演艺术的戏曲剧种,则称做昆剧。
昆曲的角色行当也划分得十分细致:老生分外、末、副末;小生分官生、巾生、雉尾生、鞋皮生等;旦角分正旦、刺杀旦、五旦、六旦、老旦等;净丑分大面、白面、二面、小面等。
各个行当都在表演上形成自己的一套程式和技巧,这些程式化的动作语言在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人物心理状态、渲染戏剧性和增强感染力方面,形成了昆曲完整而独特的表演体系。
传统的昆剧与京剧中的末行现在大多归化于生丑行之中了因此现代昆剧与京剧保存了生,旦,净,丑这四行了。
昆曲生行在"生"这个家门中,又分为官生、巾生、鞋皮生、雉尾生,用以表演不同的角色人物。
官生一行,扮演做了官的成年男子,其中由于年龄大小、身份高低不同又分大、小官生。
巾生饰演风流儒雅的年轻书生,清洒飘逸,歌唱要求真假嗓结合,假嗓成份较大,清脆悦耳。
鞋生一般是演穷困潦倒的书生,因为人物大多拖了鞋皮故称鞋生。
雉尾生头带插有雉尾的紫金冠,如《连环记》的吕布、《白兔记》的咬脐郎。
昆曲老生分:外、末、副末他代表着不同的意思,主要以地位高低戏中主次等有很大的区别昆曲净行净,俗称大花面。
确实,净的面孔大都是涂满了颜色,而且把脸廓得大大的,据说是从古代参军演变而来。
净大体分为大面和白面两路。
在昆剧中,白面又细分出邋遢白面一路。
昆曲丑行丑行又分为副(又称“二面”)和丑两个家门。
其区别是副的面部白块画过两边眼梢,而丑只画到眼的中部,副常穿褶子、宫衣、袍,而丑多穿短衣。
昆曲文化调查报告范文
昆曲文化调查报告范文一、引言昆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被誉为中国戏曲的“国宝”。
它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昆曲文化的传承现状、对年轻人和现代社会的影响,以及它在当代的挑战和发展。
二、昆曲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昆曲起源于元朝,经过明清时期的发展而形成独特的艺术形式。
其表演形式由歌唱、行当、舞蹈和击乐四部分组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唱腔而闻名于世。
昆曲既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又融入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如儒学、道教、佛教等。
三、昆曲的传承现状1. 传承人减少:虽然昆曲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传承人的数量却在减少。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审美需求的改变,昆曲这一传统艺术的吸引力逐渐减弱。
2. 年龄老化现象:据调查,昆曲表演者的年龄普遍偏大,缺乏年轻一代的参与和传承。
这一现象与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快节奏、信息化时代的兴起密切相关。
四、昆曲对年轻人和现代社会的影响1. 弘扬传统文化:昆曲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对年轻一代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学习昆曲,年轻人能够更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艺术修养与审美情趣:学习昆曲不仅能够培养年轻人的艺术修养,还能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昆曲的唱腔、舞蹈和造型等精妙之处,对年轻人的美学观念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五、昆曲在当代的挑战和发展1. 创新与传统的平衡:昆曲传承需要在与时俱进之间保持平衡,既要保留传统的艺术特色,又要创新表演形式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参与。
2. 教育与推广:加强昆曲的教育和推广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学校可以将昆曲纳入教学内容,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和了解昆曲艺术,从而提高昆曲在当代社会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六、结论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传承的困境和发展的挑战。
然而,通过创新与传统的结合、加强教育和推广等措施,我们相信昆曲依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为昆曲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继续熠熠生辉在当代社会中,昆曲对年轻人和现代社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现代人对于昆曲的看法和理解
祖国2019.1.下|文化艺术|摘要:昆曲,又称昆剧,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享有“百戏之祖”的美称。
昆曲艺术在我国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一种集文学、舞蹈、音乐和戏剧为一体的艺术表演形式。
然而,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不断深入的社会变革,以昆曲为首的传统民间艺术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破坏,有的甚至濒临消亡。
为应对这一现象,当务之急便是树立人们对于昆曲的正确认识。
关键词:昆曲观念理解现代人对于昆曲的看法和理解文/吕晨宋宇涵一、昆曲的发展(一)昆曲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大约在六百多年前的元朝末年,昆曲最早发源于江苏昆山一带,它起初被称为“昆山腔”,是元明戏曲五大声腔之一,明代正德、嘉靖年间,文人魏良辅改良了昆曲,将南北曲融为一体,此后,称为昆曲。
[1]据史料记载,从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朝乾隆末年,昆曲一共兴盛了两百多年。
在这一时期,昆曲新作不断涌现,精品层出不穷。
角色的分工也越来越细,表演艺术更是精益求精,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而完整的戏曲系统。
但是,从清朝康熙末年到道光年间,昆曲的曲坛霸主地位已被高腔、皮黄腔等地方戏所取代,这就是戏曲史上著名的“花雅之争”。
直至民国十二年,随着最后一个昆班惨淡收场,昆曲最终走向了生命的尽头。
[2]尽管新中国成立后,昆曲《十五贯》一度救活了昆曲艺术,但随后到来的文化大革命使昆曲再一次跌入低谷。
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列入“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此,昆曲艺术逐渐走出低谷,开始其新的道路。
(二)昆曲没落的原因分析昆曲从明朝晚期开始就经常在封建贵族及宫廷中演出,日益脱离人民,脱离现实,形式主义的倾向日趋严重,到清代中叶便转入衰落时期。
许多原来的优点到一定阶段,便转化而成为缺点。
昆曲的曲词以典雅美丽见长,但到了乾嘉之时,曲词晦涩,导致大多数人不能理解。
昆曲的唱腔以悠扬宛转见长,到后来节奏却愈趋缓慢低沉,行腔转调过于细密。
由于偏重曲词的欣赏,忽视作品的内容,题材范围也日益狭小,这些都限制了昆曲的发展和改进,成为了当时昆曲的致命弱点。
戏曲舞台上如何称呼年龄
戏曲舞台上如何称呼年龄戏曲舞台上如何称呼年龄戏曲舞台上如何称呼年龄?下面大家一起来了解看看吧!一、及笄之年笄( ji )是古代束发的簪子。
及笄是古代指女子满十五岁。
女子满十五岁才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
二、弱冠之年古代男子廿岁行冠礼。
因还末到壮年,故称弱冠。
后泛指廿岁左右的男子。
三、而立之年(三十而立)人到三十岁,基本成熟。
30---40岁是有作为的年纪。
四、不惑之年(四十而不惑)人到四十岁,对事物有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力。
五、知非之年(五十而知天命)⒈《淮南子·原道训》:“故蘧qu3 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意思是说到了五十岁,才知道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
后人因谓五十为知非之年。
《辞海》P1952⒉ 天命指上天的意志。
五十而知天命意思是知道自然发展及社会发展的.规律。
六、耳顺之年(六十耳顺、花甲之年)⒈ 耳顺:能接受各种不同的意见。
——《辞海》。
人到六十后,对事物有宽容的态度。
⒉ 古代用干支纪年,60年一循环,称为周甲或花甲。
七、古稀之年七十岁称为古稀之年。
源于杜甫《曲江》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
八、耄耋之年⒈ ⑴《礼纪·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⑵《毛传》:“耋,老也。
八十曰耋。
” ——《辞海》P1395⒉ 指八、九十岁的老人。
⒊ 八十八岁称为米寿(郭沫若米字的四点看成两个八,中间有一个十字,所以米是由两个八和一个十字组合而成,即由八十八组合而成)。
九、期颐之年⒈《礼纪·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
”孙希旦集解:“百年者饮食、居住、动作,无所不待于养。
”方氏悫 qu<4 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
” ——《辞海》P1713⒉ 百岁之人称为期颐之年。
⒊ 九十九岁称为白寿(郭沫若,百字少一横即白字)。
【戏曲舞台上如何称呼年龄】。
昆曲的名词解释
昆曲的名词解释昆曲(Kun Opera),原名“昆山腔”(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
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以来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
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是被誉为“百戏之祖”的南戏系统下之一的曲种。
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
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8年被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北京大学为昆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2019年10月2日,在2019中国戏曲文化周上,昆剧参与其中。
发展历程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明代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
明代时称南戏为《传奇》。
明以后,杂剧形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
昆曲发源于600多年前,由昆山人顾坚草创。
到明代嘉靖年间,杰出的昆曲音乐家、改革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大胆改革,吸收了当时流行的余姚腔、弋阳腔、海盐腔的特点,形成了新的声腔,广受欢迎。
因为这种腔调软糯、细腻,好像江南人吃的用水磨粉做的糯米汤团,因此起了个有趣的名字,叫“水磨调”,这就是今天的昆曲。
明代万历年间,昆曲出现爆发式发展,涌现了大量优秀的剧本,演出也非常繁荣。
据记载,当时仅苏州一地,昆曲的专业演员就有好几千人。
如今,全国有八家昆曲院团,从业人员加起来也就一千多人,足见当年昆曲演出之兴旺。
那时候,演出的场合也各式各样:家里、别墅里、草台乡间,甚至江南水乡的楼船上也能演昆曲。
昆曲的由来
昆曲名家——俞振飞
• 俞振飞:名远威,字涤盫,号 箴非,原籍江苏松江(今属上 海市),生于苏州义巷。著名 京剧、昆曲表演艺术家,工小 生。1993年7月17日(农历癸酉 年五月廿八日)在上海逝世, 享年92岁。
昆曲名家——俞振飞
• 俞振飞学识渊博,能诗善画,其 表演儒雅优美,倜傥不群,擅演 冠生、巾生、穷生、雉尾生等角 色,尤以表演巾生儒雅清新的风 格最为突出,极富书卷气。俞振 飞天赋佳嗓,大小嗓运用自如。 演唱注重字、音、气、节,精研 音韵口法,讲究吞吐虚实,发展 了“俞派”唱法。
昆曲简介
如果说京剧是市民趣味,那 么昆曲代表的是一种文人雅 好。这体现在昆曲的曲牌体 结构上,其唱词均按照曲牌 填词,文辞典雅华美,秉承 了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 传统,历来被士大夫推崇。
艺术特点
• 昆曲的腔调是其一大特色,一唱三叹, "以字行腔" ,体现 了昆曲的阴柔之美。
• 昆剧的表演拥有一整套“载歌载舞”的严谨表演形式。 • 不同于其它戏曲可以根据演
员个人条件随意发挥,而是 有严格的四定:定调、定腔 、定板、定谱。
艺术特点
• 曲牌伴奏: 昆曲的音乐属于联曲体结构,简称“曲牌体”。它所
使用的曲牌,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一千种以上。 • 曲牌名目:
昆曲的曲牌体是全国300多种戏曲曲种中最严谨的。据 民国年间的曲学大师吴梅统计南曲曲牌有4000多个,北曲曲 牌有1000多。常用的也仅200多个。
昆曲的演变——徽调与京剧
• 池州青阳->乾隆时代到维扬苏杭 一带,并进京。
• “昆曲的回归”
• 为什么说京剧是回归?京剧的 形成, 同样是“ 四方歌者皆宗吴 门” 的体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和昆曲有莫大的关 联。
昆曲的简介及基本特点介绍 昆曲佳期剧情介绍
昆曲的简介及基本特点介绍昆曲佳期剧情介绍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你有了解昆曲的一些基本学问吗?下面我给大家带来昆曲的简介,欢迎阅读!昆曲的简介昆剧原名"昆山腔'、"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
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
昆曲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
特殊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昆曲是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许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进展起来的,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有 "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明代人称南戏为《传奇》。
明以后,杂剧形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
昆剧,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
在历史的演化过程中,昆剧曾经有昆山腔(简称昆腔)、昆调、昆曲、南曲、南音、雅部等各种不同的名称。
一般而言,着重表达戏曲声腔时用昆山腔,表达乐曲、尤其是脱离舞台的清唱时用昆曲,而将指表演艺术的戏曲剧种,则称做昆剧。
昆剧的兴盛和它称霸剧坛的时间约长达二百三十年之久,即从明代隆庆、万历之交开头,到清代嘉庆初年(1570-1800)。
这是昆剧艺术最有光辉和成就最为显著的阶段,消失家家整理起、户户不提防的富强景象。
剧作家的新作品不断消失,表演艺术日趋成熟,行当分工越来越细致。
从演出形式看,由演出全本传奇,变为演出折子戏。
折子戏的演出既删除了软散的场子,又选出剧中的一些精彩的段落加以充实、丰富,使之成为可以独立演出的短剧。
折子戏以其生动的内容,细致的表演,多样的艺术风格弥补了当时剧本的冗长、拖沓、雷同的缺陷,给昆曲演出带来生动活泼的局面。
消失了一批生、旦、净、丑本行为主的应工戏,是观众百看不厌的精品。
昆曲剧目丰富,剧本文词高雅华美,文学性很高。
单单看剧本,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戏曲演员的年龄是否有限制?
戏曲演员的年龄是否有限制?悠久历史的戏曲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演员的年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年龄对于戏曲演员来说,到底有没有限制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身体机能与年龄戏曲演员需要冯腔唱腔、大腔唱腔、细腔唱腔以及舞蹈等多种技能的综合运用。
因此,年龄对于演员的身体机能是有一定影响的。
一般来说,年轻演员身体健康、柔韧度好、反应迅速,更适合于表演稚嫩角色或需要较高体能的作品。
然而,老年演员在演绎经典戏曲时,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也能够给观众带来独特的艺术享受。
因此,年龄并非戏曲演员的唯一决定性因素。
二、学习与经验积累戏曲演员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练习,年龄增长所带来的经验和修养对于演艺水平的提升是有益的。
年轻演员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较长的时间投入,培养出良好的基本功和扎实的技能,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而老年演员在多年的舞台历练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角色的理解更加深入,因此在演出中能够呈现出更加成熟和独到的表演风格。
三、角色定位与市场需求不同年龄段的演员在角色定位和市场需求上也存在差异。
一些戏曲作品中,特定年龄段的演员才能够完美演绎,并能够引发观众对于这一角色的情感共鸣。
因此,一些中老年演员在一些著名的戏曲作品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同时,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一些年轻演员能够带来新鲜感和活力,更受某部分观众的喜爱。
因此,年龄并非是决定一个演员是否能够成功的唯一因素。
总结起来,戏曲演员的年龄并没有明确的限制。
年轻演员因为具备较好的身体机能和学习条件,更有利于培养基本功和技巧;而老年演员则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细腻的表演,为观众带来独特的艺术享受。
不同年龄段的演员在特定的作品中都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优势,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观赏体验。
在戏曲艺术中,演员的年龄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而是根据不同作品和角色的需求来决定的。
因此,无论是年轻演员还是老年演员,只要付出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都能在戏曲舞台上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
谈今世昆曲清工唱口不分正衬之误
谈今世昆曲清工唱口不分正衬之误谈今世昆曲清工唱口不分正衬之误李渔《闲情偶寄?演习部》于〈教白第四〉指出:『曲文之中,有正字,有衬字。
每遇正字,必声高而气长,若遇衬字,则声低气短而疾忙带过,此分别主客之法也。
』后来,俞宗海于1924年发表于上海笑舞台《剧场报》,主要辑自《乐府传声》及《闲情偶寄》的《度曲刍言》一文里,也据《闲情偶寄》之言而指出:『逢正字,必声高而气长,若遇衬字,则腔少而声短,且有疾忙带过者,此分别主客之。
』按,于清工唱腔里所要求的正字声高而气长,衬字声低而气短而疾忙带过,从清乾隆年间昆曲正式因花部大盛而势绌之下。
虽然康熙末的《南词定律》、乾隆初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及乾隆五十四年的最后清工冯起凤的《吟香堂曲谱》皆分出正衬,曲辞里的衬字都用较小字体书于右侧,而让唱者一目了然正衬。
于是,如果要依李渔所说之唱法,则十分容易判明,看到曲辞里靠右较小字体即知非属于正字,应唱成『声低气短而疾忙带过』。
但是,于乾隆九年完成,而出版于乾隆十三年的徐大椿主要以唱歌的普遍通则兼以昆曲内北曲为主角的《乐府传声》里,此一条有关昆曲南曲的规则徐大椿并未谈及,或许因为认为不重要,而没有提醒所有唱曲的后人。
而于是,就知道冯起凤《吟香堂曲谱》的可贵之处了,可以说是惟一的民间的清工之谱了。
因为,自乾隆十一年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出版后,于乾隆末年已衰微的昆曲界,竟有如此知晓昆曲清工唱法之民间清工,仍有恪守于正衬唱法。
而当时另一位唱工叶堂的《纳书楹曲谱》,却是正衬不分。
从其曲谱内的曲辞里,看不出哪一个字是正字,哪一个字是衬字,所以要施以李渔所说的正衬唱法的『每遇正字,必声高而气长,若遇衬字,则声低气短而疾忙带过』,如果光是看叶堂的曲谱,是无门可入的。
但是正衬应于曲谱内要分辨,此一清工的唱法,在叶堂去逝后,民间的清工界也是知道的。
因此,不像当日的实不知乐文人而自认为是清工,就高高在上,如龚自珍等人的吹捧叶堂,而看不起戏工。
转载 昆曲的文化身份word资料8页
转载昆曲的文化身份原文地址:昆曲的文化身份作者:傅谨昆曲从明初孕育起源,直到201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遴选为第一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受到的关注,引发的相关研究与讨论,超过中国任何其他剧种。
但是有关昆曲的许多问题,其实并没有真正解决,昆曲研究仍有相当多的空白点,研究的进展仍有很大空间,这些空白点与问题,分布在昆腔、昆曲、昆剧等既相似又不同的论域。
昆的问题在中国戏曲界非常特殊,也非常重要,多年来关于昆有很多误解和分歧,有很多争论,但是还有许多问题尚未充分展开,需要讨论。
适逢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召开有关地方戏中的昆曲的学术会议,我想基于昆曲的文化身份,参与这一话题的讨论。
昆曲的文化身份在历史上的确立和演变,对昆的发展、对整个中国戏曲的发展关系重大。
从昆山腔形成到昆曲在各地广泛传播,有关昆曲当年如何繁盛的历史叙述比比皆是。
它也被当成清代"花雅之争"的背景,学界咸认为昆曲曾经无限风光,是因"花雅之争"中受挫才从戏剧霸主的地位上跌落的。
我们的讨论就从这里开始。
有一个现象是人们很容易忽略的,那就是,昆曲或昆剧,在它整个发展的进程中,从演出市场的角度看,恐怕都是不成功的。
在演出市场的竞争中,昆曲向来是不成功的;昆曲特殊的形态与它的美学追求,决定了它只能是一种受文人关注与肯定的表演艺术样式,而在中国传统社会,文人这个群体在数量上非常有限,从来就不是、也不可能是演出市场中起决定作用的主要观众。
从昆曲的文学与音乐形态看,尤其是从它的美学取向看,昆曲始终是小众的艺术,它逐渐在向精致化的方向发展提升时,就是在逐渐离开普通大众,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可以预见。
然而昆曲值得关注的秘密在于,尽管它在演出市场上并不成功,却并不影响它在戏剧领域的霸主地位。
昆曲的地位是由文人造就的。
昆是雅文化的集中代表,在昆曲身上,凝聚了中国雅文化几乎所有成熟的元素,其中包括雅文化所推崇的文学表达,包括体现了雅文化之精神的音乐形态,还有涵蕴着雅文化气质的精致、细腻且含蓄的表演。
关于昆曲的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作者: 钱洪波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艺苑
页码: 6-9页
主题词: 昆曲 时间概念 相对稳定性 元末明初 明末清初 新中国 明中叶
摘要:建国以来新编昆曲研究,这个论题本身没有太多值得怀疑的,但在此还是有必要把两个基本问题表达清楚:一、为什么要以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来划刻昆曲的节点或时段?以往向来是借用诸如元末明初、明中叶、明末清初、清代中晚期、晚清至民国等大的时间概念(大的时间概念从一个侧面表明昆曲的相对稳定性),而大小时间的转化与突变正表明昆曲自内及外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昆曲的行当分三大类
昆曲的行当分三大类:旦角、生角及净丑角。
昆曲的旦角行当分为:老旦、正旦、作旦、刺杀旦(又称四旦)、闺门旦(又称五旦)、贴旦(又称六旦)、武旦。
老旦是年老妇人,用本嗓近似老生,和其他旦行不相通,如《荆钗记》的王母、《精忠记》的岳母、《牡丹亭》的杜母。
正旦米用本嗓,咬字吐音比较用力,有「雌大面」之称,大都是正直刚毅的妇人如《琵琶记》的赵五娘、《窦娥冤》的窦娥、《慈悲愿》的殷氏。
在正旦行当中有几个特殊的角色,违反传统,性情尖锐的妇人特别归成一类,她们在服装上有一特色,是把水袖翘起不用,故称为翘袖旦,如《烂柯山》的崔氏、《狮吼记》的柳氏、《蝴蝶梦》的田氏。
作旦是年幼的儿童,不分男女,作幼童打扮如《浣纱记》的伍子、《邯郸梦》的番儿、《白兔记》的咬脐郎。
其中咬脐郎头带插有雉尾的紫金冠因此也可以雉尾生应工。
刺杀旦的著名戏码有所谓的「三刺、三杀」。
刺杀他人的「三刺」是《铁冠图.刺虎》的费贞娥、《渔家乐•刺梁》的邬飞霞及《一捧雪•刺汤》的雪艳娘。
被杀的「三杀」是《义侠记.杀嫂》的潘金莲、《水浒记.杀惜》的阎婆惜及《翠屏山•杀山》的潘巧云。
刺杀旦并非武旦,除了刺杀时有些翻扑打斗外,演唱时必须要能准确的表现人物的个性。
闺门旦简称旦,嗓音讲究宽而甜、腔要柔,柔中仍需有抑扬顿挫,实腔与虚腔要分明,发挥抑扬最重要的就是橄榄腔。
闺门旦大都扮演美貌、含蓄又富感情的深闺少女或年轻妇人,如《牡丹亭》的杜丽娘、《玉簪记》的陈妙常、《长生殿》的杨贵妃。
唱腔、白口及身段都必需在细腻庄重中表达出内心的情感。
贴旦简称贴,穿坎肩彩裤,系腰巾,持团扇,不带水袖。
嗓音细而脆,演唱节奏较轻快,需注意行腔运气、步法身段。
贴旦大都扮演丫环或性格爽朗的少女,如《西厢记》的红娘、《牡丹亭》的春香、《钏钗记》的芸香,天真活泼但不逾矩,这和京剧中的花旦有很大的差别。
其他剧种的武旦只重开打,而昆曲的武旦唱念作打并重,要把动听繁重的唱段、高难度的作功配合在精彩的开打之中。
昆曲知识题
关于昆曲的知识题
1. 昆曲起源于哪个朝代?
答:昆曲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2. 昆曲被誉为什么?
答: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是中国戏曲史上最具有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之一。
3. 昆曲在2001年获得了什么荣誉?
答: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4. 昆曲的唱腔有什么特点?
答:昆曲的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可以说在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高境界。
5. 举出几位著名的昆曲表演艺术家?
答:著名的昆曲表演艺术家包括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等(该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
6. 简单的介绍一下昆曲的表演体系。
答: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谐和。
在语言上,该剧种原先分南曲和北曲。
南昆以苏州白话
为主,北昆以大都韵白和京白为主。
昆曲发展历程
昆曲发展历程
昆曲啊,这可是咱们中国戏曲界的“老资格”,它的历史悠久得就像是一杯陈年老酒,香飘四溢,让人回味无穷。
让我用轻松幽默的方式,给你讲讲昆曲的发展历程。
最初,昆曲还只是个“小宝宝”,在元朝末年的江苏昆山一带诞生。
那时候,它还叫做昆山腔,听起来就像是一群江南文人聚在一起,吟诗作对,唱着小曲儿自娱自乐。
第一步,成长壮大。
到了明朝,昆曲可就不甘寂寞了,它像是个才华横溢的少年,开始四处闯荡,先是把南京、苏州这些文化大城给“征服”了,然后又北上京城,成了皇家的“宠儿”。
第二步,登上顶峰。
在明朝中期,昆曲已经是戏曲界的“巨星”了,无论是皇族贵胄,还是市井百姓,都为它如痴如醉。
那时候的昆曲,就像是现在的流行音乐,无处不在,无人不爱。
第三步,遭遇挑战。
清朝一来,昆曲遇到了些“小挫折”。
一来是其他地方戏曲的兴起,比如京剧,抢了它的一些风头;二来是时代变迁,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昆曲那缓慢的节奏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了。
第四步,传承与创新。
虽然遭遇挑战,但昆曲毕竟是“老戏骨”,它开始自我调整,一边传承经典,一边创新求变。
就像是一位老艺术家,虽然年纪大了,但魅力依旧,还能吸引一大票年轻粉丝。
现在,昆曲不仅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它的发展历程,就像是一首悠扬的昆曲唱段,历经风雨,依旧
动人心魄。
所以说,昆曲不仅是历史的,它还是时尚的,永远有着让人着迷的魅力。
陈宏亮:昆曲字音99%是有根据、有道理的
陈宏亮:昆曲字音99%是有根据、有道理的【作者简介】陈宏亮(1923-2010),祖籍江苏镇江,上代遭红羊之乱,留寓靖江。
陈先生嗜好皮黄,是陈道安的关门弟子,又师罗亮声、许良臣等京剧名票。
1959年秋,正式拜谢佩真为师学昆曲小生;60年代初,参加了上海昆曲研习社,并问学于赵景深教授。
陈宏亮先生谢佩真弟子昆曲曲友汪建老谈《闻铃》之“横”字读音,及入声断法等,所论甚详,为曲坛解答疑难,实属可贵。
愚意读古人书,或学前辈唱,都有个【不可不信,不可尽信】的问题。
【横】字之唱【形】,非唯《闻铃》如此,《亭会》亦如此,既非生活语言,又不见于韵书,宁非怪于?细察昆曲积习,以讹传讹的地方,也不止此一,一般不做深究也就罢了。
陈宏亮【横】之古音,从黄,胡光切,归韵当在【江阳】或【东同】之间,见于《楚辞》。
后来转入【庚亭】韵,如今在方言中这三种归韵都存在。
归入【庚亭】韵时,颈部【介母】发生了问题。
因为合口呼的u介母在【庚亭】韵里使用不便而不复存在,于是变【hueng】为【heng】,变【合口呼】为【开口呼】。
然后又因为【庚亭】韵中的g、k、h声母,在唱昆曲时须根据韵书,绝大多数都唱做j、q、x,于是【横】字又从开口呼的【heng】变为齐齿呼的【xing】。
【武陵花】万里巡行,多少凄凉途路情!看云山重迭处,似我乱愁交并。
无边落木响秋声,长空孤雁添悲哽!唱词参考然而【横】之音【形】,毕竟缺乏根据。
显然是这次人为的大迁徙中出现的生硬不合理现象,是一种偏差。
从雍正官书《音韵阐微》的等韵排列上,可以略窥线索:【恒】字属一等,《思凡》【恒河两岸】的【恒】仍唱【heng】,并非百分之百都变成【xing】。
【横】字属二等,缺三等,绝对不同。
至于【衡】字虽与【横】古相同通而且也标明二等,但却与【行】、【珩】、【茎】等字另外排在一块儿。
为什么要另起一行,可能因为【衡】、【行】,【茎】等字在生活语言中已阔狭两可,所以韵书特为与【横】、【蝗】等字分开排列。
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昆曲,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昆曲,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元朝戏曲文化兴盛,昆曲便在此时应运而生,它浓缩了歌舞、文学、声乐、等多种文化形式,是古代历史上最为动态的美。
从元朝末年兴起,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
昆曲大家汲取历史赋予的精华,摒弃历史带来的糟粕,让昆曲不被时代抛弃。
如今的豫剧、湘剧、晋剧、川剧、越剧等都接受过昆曲多方面的哺育,因此昆曲又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又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一、昆曲的起源元朝文化兴盛,百姓受艺术熏陶良久,对艺术的追求不单单是其故事性和新颖性,而是艺术本身具有的文学价值。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昆曲的出现则有了必然性。
昆曲的前身是南戏,它是宋朝末年民间兴起的音乐形式,因剧本偏长,没有人有足够的耐心去了解,曲调旋律也不像正统艺术,没有统一规格。
故在百姓的排斥下,它于元朝末年逐渐没落,逐渐与其它艺术形式融为一体。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读过南戏剧本《琵琶记》,十分赞赏,命人在宫廷中排演,可见当时的南戏已经得到了统治者和上层社会的积极肯定。
后来南戏流传至昆山地区,与当地民谣曲调相融合,由昆山人顾坚草创,最终成为昆山腔,这便是后来的昆曲。
再后来又经过魏良辅等人的改革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期以来,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
它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
二、昆曲的发展历程(1)明朝时期昆曲的改革明朝嘉靖年间是昆曲焕发新生的时期,昆曲这段时期的发展归根结底源于一个人——魏良辅。
他被称为“曲之正宗”同时又被称为“昆腔之祖”,“昆曲之祖”。
正因有他的大胆革新,吸收了当时流行的余姚腔、弋阳腔、海盐腔的特点,形成了新的声腔,昆曲才能重获新生。
《度曲须知》记载“要皆别有唱法,绝非戏场声口,腔曰昆腔,曲名时曲,声场禀为曲圣,后世依为鼻祖,盖自有良辅,而南词音理,已极抽秘逞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曲的年龄为何说不清南京紫金曲社蒋宇利
昆曲何时创立,本来不成问题,只是进入21世纪,确切地说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确定昆剧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才产生混乱,出现了若干说法。
昆曲历史究竟有多长?众说纷纭:有400多年说;也有500年说;更多的是600年说;甚至有700年说(据称起自元代者);为了调和众说,还出现了“多环节”说。
但,除了始自魏良辅的400多年说外,其余的说法都不是真正意义的昆曲“创立”,而皆为“源自”,也就是都说的是昆曲的前身。
若问三皇五帝、夏商断代有困难,还情有可原。
按理说,昆曲的形成并不久远,怎么连出生时期都搞不清楚,感觉好像不是实实在在做学问似的。
是不是因为嫌400多年时间太短,故意冒出这些延长历史的说法呢?
之所以对昆曲寿几何发生争议,主要是由于对“什么是昆曲”的概念上的混乱造成的。
“昆曲”概念的混淆,又与“昆山腔”的概念分不清有关。
至于“腔”、“曲”、“剧”三者的关系此不赘述,亦不讨论昆曲和老昆山腔的伴奏乐器区别问题,尽管这种区别巨大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00多年说——即魏氏说,与其他非魏氏说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依照昆曲的定义来确定昆曲的创立时期。
只有按照科学的定义来确定创立时期,才可防止靠随意拍脑袋说了算的做法。
也就是要判定:魏氏之前的“昆山腔”是否为“昆曲”?
什么是昆曲?对某事物和概念的定义,就是对该事物或概念的内涵或语词的意义所做的简要而准确的描述,即对于该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简要说明。
2001年前所有的出版物中,都说昆曲起自魏良辅“创立新声”。
白纸黑字,所有有关昆曲的正规文献(包括《昆曲大辞典》)都记载:魏良辅改革昆山腔,成为“水磨腔”后始有昆曲。
例如:
陆萼庭在《昆剧演出史稿》的引言中说昆剧“发端于十六世纪六十年代”(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第6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王守泰认定“魏良辅融合许多种声腔的特点在一起,创造了昆曲”(王守泰:《昆曲格律》第4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
王正来先生在《关于昆曲音乐的曲腔关系问题》中给昆曲的定义很明确:“昆曲的定义,应当是:昆山魏良辅所创‘水磨腔’谱唱的南北曲”。
毫不含糊地指出了昆曲始于魏氏。
“水磨腔”和“南北曲”构成了昆曲的基本要素,是定义昆曲内涵和外延的充要条件。
抓住“水磨腔”和“南北曲”这两个关键词,就可以确定昆曲在与之有关的事物的综合分类系统中的位置和界限。
只有融合了南曲和北曲,且“水磨”的腔才是昆曲。
虽然在以南曲为基本声腔的诸南戏中,偶尔也出现了揉进少量北曲套曲的现象,但皆因不具备水磨腔特点,依然不属于昆曲的范畴。
近十年来广为流传这样的说法:“惟有昆山腔经过六百多年的历程,至今尚传唱于世”,并将其定为昆曲之源。
可有谁听过这种600年前的“昆曲”声腔?这是典型的学术错误。
为什么呢?判断是否昆曲的必要条件为是否“南北曲”。
众所周知,顾坚所创立的声腔,是与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并列的四大南曲声腔之一的“昆山腔”。
也就是说,顾坚的腔仅仅是南曲,既无北曲,又不水磨。
内涵并不符合昆曲的定义。
在这点上,持顾坚创立说(600年说),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
昆曲的概念仅适用于魏良辅改革后的“新昆山腔”,而非原有的老昆山腔。
最强非魏氏说的600年说,坚持昆曲始于昆山千灯镇的顾坚。
尽管他们也明知顾坚创立的昆山腔是没经过水磨的老昆山腔,却总想用“一脉相承”来将“老昆山腔”并入昆曲。
再者,昆曲之“新昆山腔”也并非仅起源于“老昆山腔”,更多的是采自“海盐腔”和北曲。
我们从一开始接触昆曲,就知道这个史实。
因此,昆曲的历史必须定在450年左右。
说昆曲发自顾坚的依据,
仅仅是凭魏良辅受过顾坚的影响的事实,就故意将昆曲发源提前了一百多年,是犯了“外延过宽”的逻辑错误。
“昆山腔”是个较宽广的概念,而“昆曲”则是相对具体的概念。
不能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昆山腔”笼统地全都等同于昆曲,将广义的“昆山腔”狭义地理解为“昆曲”!首先要澄清一个错误观念。
有人认为昆曲从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等南曲系统的声腔演变是个渐变过程,认为它是个连续的改革过程。
这就错了。
魏良辅创立昆曲(很长时间仍称昆山腔,但与旧昆山腔已不是同一个东西了。
顾坚时期的“昆山腔”绝不是魏良辅时期的昆曲,也只有魏良辅时期的新昆山腔才是一直延续至今的真正意义上的昆曲。
因此,昆曲的历史必须、也只能以魏良辅“创立新声”始计。
科学素质就体现在两点:质疑和实证。
元末到明初的“昆山腔”(~1360~1560)历约200年(之后与金元北曲一样不传),距今确为六百年。
而昆曲则形成于大明嘉靖、隆庆年间(1560~1572),历12年始成,一直延续至今约450年,这就是昆曲的实际寿命!原有的昆山腔是民间的地方小调,而昆曲(新昆山腔)则是基于严格音律的官腔、大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水磨腔”。
因此400多年说才是正说,而其他500年说、600年说,更有甚者700年说,都是信口之言,或道听途说。
魏良辅之前的昆山腔,既无声腔传承,又无工尺记录,何以为证?这些新说法,无非是为了凑出600年、700年,绞尽脑汁搜罗“证据”。
而这些所谓证据无一例外地都只能证明是昆曲的影响因素,充其量也只能说是昆曲的前身,而非昆曲本身。
用“一脉相承”来将昆曲之前的“昆山腔”并入昆曲,这些种心情可以理解。
然而科学定义与文化传说是有区别的。
科学是基于史实的,而文化则可以演绎。
这可能是中国某些非专业“历史学家”的一贯做法,喜欢乱“续家谱”。
古人有祖宗崇拜情结,如明明知道了戏曲发生在宋金时期,戏曲界依旧将唐明皇尊为祖师爷。
中国文化中这类情况非常多,并不都是科学。
即便是创立昆曲的魏良辅,也声称“惟昆山为正声,乃唐玄宗时黄幡绰所传”。
真若他是宗顾坚者,何必舍近求远攀扯上黄幡绰呢?习俗使然。
我们现代人不能学旧时文人的喜欢攀附古贤名望之风。
我们不能因《易经》包含的阴阳二相观念与二进制思维类似,就想当然地说计算机起源于我国的先秦时期。
我们也不能因为大米出自水稻,水稻产自稻田,就将地里的土壤也说成是碗里吃的米饭吧。
父母生子,然父母并非其子。
谁都明白这个道理,某人的出生日期不能换成其父母的诞辰,怎么昆曲就可以呢?莫非魏良辅还没出生就有人教他学会了水磨腔(即昆曲)呢?魏良辅的确是受到顾坚的影响,但影响与传授完全不是一回事。
设想,如果某政党的纲领是以某外国学说理论为指导,难道可以说该政党是产自国外吗?如果都按这种算法,那京剧也可以不从徽班进京后再加工改造后来计算,而是再加长个几百年,甚至可追溯至板腔体的源头“陇东调”(或称西秦腔)去。
昆曲的历史并非说不清,以往早已说清楚了,只是近十几年有人怀着不同心态有意无意地延长了。
其中有故意将新编“诞生时期”与他所喜欢的“发源地”联系在一起者;有不假思索,人云亦云者;有明知不对,也不敢质疑者。
或慑于权威,或惮于离众。
可以想象,当我们再看到“皇帝的新衣”寓言时,不会感到有多可笑,而是倍感可悲。
因为就在我们身边,就长期存在着许多书刊与媒体不断地引用和流传着的各种荒诞传说,如彭祖长寿800岁。
如此,“昆曲600年”还不算最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