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合集下载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现实意义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现实意义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现实意义作者:陈玉来源:《当代人(下半月)》2018年第02期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的关键时刻,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新判断。

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需求的变化、更是社会进步的变化。

如何破解这个矛盾,是新时代全党工作的聚焦点和根本点。

(一)从供求矛盾到需求不平衡的矛盾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

所以十一届六中全会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确定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个主要矛盾,决定了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的状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已经不符合实际了,社会主要矛盾也不再是供求矛盾,而是需求不平衡的矛盾。

也就是说,过去的社会主要矛盾是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现在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需求满足程度的矛盾。

这是主要矛盾的一个显著变化。

(二)从追求物质文化到追求美好生活在过去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人们首先考虑的是要获得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

现在,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了,就不再满足于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而是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

此外,在生活层面上,老百姓对环境的渴望也日益强烈。

希望人与环境和谐共生;渴望居住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谐美丽,想要“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留得住乡愁”;还喜欢在空闲的时间走进大自然去放松减压。

这都是主要矛盾新变化的体现。

(三)从做大蛋糕到分好蛋糕主要矛盾的转换就意味着工作重心的转化。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文化需求是主要目标,这就要加快发展社会生产力,做大经济蛋糕。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作者:赵立艳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10期摘要: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现实依据,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大意义,是深入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所在,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基石。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个论断,反映了我国发展的实际状况,揭示了制约我国发展的症结所在,指明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根本着力点。

矛盾的两个方面,需要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以往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基本的物质文化需要,而在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需求范围扩大了、需求层次提高了,转化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中国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已经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人们一般性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已经得到满足,正在转向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这样的美好生活除了高品质的物质生活需求外,还有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包括追求尊严、民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个人价值实现等。

“美好生活”拓展了人民需要的外延,提升了人民需要的内涵和质量。

需要方发生了很大变化。

习总书记讲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供给方,十九大报告讲的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考研政治毛中特知识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考研政治毛中特知识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考研政治毛中特知识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主要矛盾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七大又对基本路线的内容加以发展。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

“坚持改革开放”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问题,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101思想政治理论

101思想政治理论

【101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令狐采学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

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世界的物质性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社会的物质性。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实践与人的存在。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

人和自然的关系。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规律及其客观性。

意识能动作用及其表现。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

发展的实质。

发展与过程。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

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意义。

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

唯物辩证法与“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

(三)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1.认识与实践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与基本形式。

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矛盾

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矛盾

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矛盾摘要: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1.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1.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矛盾3.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素质需求与教育、文化等事业发展不足之间的矛盾三、应对主要矛盾的策略与措施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2.全面深化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3.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民群众素质4.加强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5.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逐步消除矛盾正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矛盾,对于我们把握时代发展脉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后的一个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国成功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跨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基础。

其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表现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素质需求与教育、文化等事业发展不足之间等多个方面。

解决这些矛盾,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任务。

为应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我们必须采取以下策略与措施: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

只有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为解决社会矛盾提供物质基础。

二是全面深化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

通过深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解决社会矛盾创造条件。

第六讲__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白板内容详实:案例值得运用)

第六讲__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白板内容详实:案例值得运用)

④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982在位)


1967年11月,在庆祝十月革命50周 年的大会上,勃列日 涅夫在报告中 正式宣称,苏联建成了“发达的社 会主义社会”。 1977年通过的苏联宪法载明:“苏 联已经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是通往共产主 义道路上的一个合乎规律的 阶段。”
案例引入:跑马乡的故事

湖北省当阳县跑马乡宣布 (1958年)11月8日是共 产主义开始之日………(摘 自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 事件的回顾》 )
思考:如何评价这一件事?其产生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的形成和发展

1.案例与讨论:一道世纪性的难题 2. 理论归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 形成和发展
(2)前苏联的探索
①列宁时期


明确地把未来社会划分为三个单元:过 渡时期,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最早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将经历不 同的历史阶段,进入社会主义以后,根 据成熟程度的不同分为:“初级形式的 社会主义”; “发达的社会主义”; “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等。
列宁:共产主义是很遥远的事 情
1981.6《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 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尽管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 级的阶段,但是毫无疑问,我国已经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 义社会,任何否认这个基本事实的观 点都是错误的。”
十二大报告
―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 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发达。”

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上, 赫鲁晓夫断 言:苏联的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 极重要的发展时期——全面展开共 产主 义社会建设的时期”。

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上,赫鲁晓夫正 式提出了“在20年 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 社会”的规划。他将这20年分为两个阶 段:1961-1970年的第一个 十年里,实 现苏联的人均工农业产量超过美国; 1970-1980年的第二个十年里,把美国 远远抛在后面。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沿革及其发展逻辑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沿革及其发展逻辑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沿革及其发展逻辑「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沿革及其发展逻辑」导语: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经历了多次变化和演进。

这一变化既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日益深化。

本文将就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沿革及其发展逻辑展开探讨。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的主要表现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导致人民基本生活水平无法满足。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等,积极推动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发展。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一变化的产生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结果。

虽然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在全球范围内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仍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国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一系列举措。

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新时代的变化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一变化的产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强的结果。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国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筑现代化经济体系、改革创新的全面深化等重要举措。

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发展逻辑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发展逻辑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发展、变化和解决。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我国根据社会发展阶段和人民需求的变化而做出的科学判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资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资料)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或(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及其意义1992年,邓小平在深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意义:(1)既提升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的科学水平,也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重要的实践意义;(2)为坚持公有制与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明了方向;(3)突破了当时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

3、社会主义本质论中揭示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辩证统一关系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揭示了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揭示了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和社会关系的统一;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的的统一。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1)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2)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主要的推动力;(3)科学技术使管理日益现代化。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内涵:(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辩证统一关系:三者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基础条件;发展先进文化,是重要思想保证;人民群众是创造主体,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毛概第六章

毛概第六章

这九条基本特征,体现了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是一个从不发达的社会 主义国家到富强、民主、文明、和 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转变过 程。
30
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 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 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 发展的体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 层次矛盾和问题;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 配差距拉大趋势还为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 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 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32
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 会组织形势、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 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 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 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易 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 开放要求更高。
33
(四)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 最大的实际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 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 战略
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我国最大的实际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 二 要特征 三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4
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的重要思想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立论基础。也是 制定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根本依 据。
7
在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时, 需要强调的是为什么需要提出这个命 题?什么样的实践基础使我们能够形 成这个理论?特别要分析对这个问题 的认识过程。
8
(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未来社 会大体要经历这样几个阶段

十五大概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十五大概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十五大概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初阶段,它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保持对主要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并逐步推进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同时,不排斥个体劳动者、农民合作社等其他形式的所有制,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初步形成。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三、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逐步建立。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通过劳动者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共同发展的原则,逐步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实现更加公平合理的分配。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在这个时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从而逐步消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经济发展。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社会主义事业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也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决策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通过改革开放,我们能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迅速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逐步迈向现代化建设新的征程。

1.1 主要矛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 主要矛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基本国情
决 定
决定
人民日益增长的 物质文化需要
主要矛盾
解决 办法
“三个有利于” 评判标准
落后的社会生产
当前国家的根本任务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随堂检测
1、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人民经历了由站起来——富起来—— 逐步强起来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实现 由“富起来”到“逐步强起来”归因于( D ) A、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B、生产力水平提高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包括( D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A、① ② ③ B 、① ② ④ C、② ③ ④ D、① ③ ④

这些问题反映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 盾是什么?我们该如何解决?
(二)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1、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2、针对这一矛盾,党和国家应该怎样做? 3、从事和判断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标准是什么?
畅所欲言:
•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 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 (可从衣、食、住、行角度讨论)
文化建设(文明)
社会建设(和谐) (2)地位及重要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生态文明建设 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服 从 和 服 务 于
三个有利于
相应地,
3、党和国家把“ ”确定为从事和判断 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标准。
(1)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2)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3)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逻辑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逻辑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逻辑摘要: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定义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逻辑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3.影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因素三、我国应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策略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全面深化改革3.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4.保障和改善民生四、结语正文: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定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一主要矛盾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发展的根本任务。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逻辑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在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对教育、医疗、住房、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

与此同时,我国社会生产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影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既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也受到世界发展大势的制约。

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的飞速进步、人口结构的变化等因素,都推动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三、我国应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策略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3.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是关系全局的主要矛盾,也是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在这个重大历史关头,党在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这一重大判断,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全局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必须始终把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政治成效、更加广泛社会共识更为深厚的社会基础。

2.我国仍然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既不是谁的“免费午餐”,也不是谁的“免费午餐”。

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中国仍然有着发展中国家特有的政治优势和文明成果。

在国际关系中,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对话协商解决问题,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同时,中国主张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谋求共同发展。

我们坚决反对一切损害我国主权利益的霸权主义行径。

3.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我国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支撑。

毛概考试题目及答案

毛概考试题目及答案

毛概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

A.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马克思列宁主义 C. 社会主义制度 D. 特色社会主义答案:B2.中国共产党是()的先导。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广大劳动人民D. 先进分子答案:C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

A. 实现现代化 B.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 实现共同富裕 D. 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答案:B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 城市与农村的矛盾 B.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 人民内部矛盾答案:C二、判断题1.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革命的根本方向。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3.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伟大革命。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4.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请解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在社会主义社会阶段的最初阶段,它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历史阶段,需要经过若干个阶段来逐步实现共产主义。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经之路。

第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革命胜利后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必然阶段。

2.请简述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

答: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吸收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阶段的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最高纲领,是为了指导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阶段的实践活动,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新的胜利。

四、论述题请你谈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意义。

答: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我国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还不完全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特定历史阶段。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这一重要的理论观点,并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矛盾,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遵循。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也是我们党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出发点。

在这一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只有解决了这一矛盾,才能够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只有通过不断发展生产力,才能够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

同时,我们还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还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党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出发点,是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观念,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观念,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改革开放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对党长期以来积累的经验所作出的科学概括,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4.四项基本原则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5.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开始达到小康水平。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是高水平的、全面的、发展平衡的小康。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2分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2分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个长期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100年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6. 社会主义与新民主主义社会因为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所以两者在社会性质上没有区别。
7.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这个矛盾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将长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10分
D.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3.曾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和概括的党的代表大会是
B .十三大 C.十五大 D. 十七大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指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它表明国家决定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矛盾。

根据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思想和实践,“中国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的事业的根本任务,就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主要包括国内矛盾和国际矛盾。

国内矛盾主要是指社会发展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矛盾,比如贫富分化的矛盾、经济结构的矛盾、科技不健全的矛盾以及一些无形的匮乏和失去的矛盾等等。

而国际矛盾主要指全球社会发展中&涉及到的其它国家的矛盾,如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冲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等。

针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我们必须切实抓住机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化改革,加强稳定,改善民生,提升营商环境,鼓励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构建平等、平面、合作、共赢的国际社会关系,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要想有效化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而且还需要每一个公民的共同努力,多提出解决主要矛盾的实际建议。

此外,还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把握好经济发展的方向,拓展国际合作,与世界各国保持密切互动,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和合作,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做出积极贡献。

梦想是运动的动力,志向是取得成功的追求。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如贫富差距、经济结构的不协调、社会文化发展的落后等,这一切都在努力消除中,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但是,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新矛盾,如儿童贫困、农民贫困、地区发展不平衡等。

因此,我们需要再接再厉,共同努力,拓展国际合作,实现中国梦。

只有梦想在,才能给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更多的动力和活力,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化解地更加彻底。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共产主义的第二 阶级或高级阶段
此时没有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区分
共产主义的第一 阶段或低级阶级 过渡时期
2、列宁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设想。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第一次提出社
会主义社会的概念。
2.列宁:
十月革命前后,提出了只有经历一个相当长 的过渡时期,才能从“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到 达“完全的社会主义”或“发达的社会主义”。
1936年,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共产主义
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
1952年,苏联已经处在“从社会主义过
渡到共产主义期间。”
斯大林的主要观点: 一是把社会主义的“建立”看成是
“建成”了社会主义 二是认为社会主义的建成之日即向 共产主义过渡之时
斯大林在1936年确立了社会 主义制度后,就宣布苏联已经建成 社会主义,并提出向共产主义过渡 的任务。 也就是在斯大林看来 ,社会主义建成之日就是向共产主 义过渡之时。 1917-1936年 1936年 基本建设社会主 义社会 共产社会的第一 阶段即社会主义 社会 苏联正向共产主 义前进
与”建成” 二是把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不 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 主义 三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革命 转变时期
1956年在八大上:社 会主义刚刚建立,还没 有建成。
1957年提出我国社会主 义社会已经进入,但尚 未完成。
思考: 为什么说是社会主义只 是刚刚建立?
1959年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有可 能分为两个阶段: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 段,不但必须实 行按劳分配, 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和竞 争,而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内,还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 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在共 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 先富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 产之间的矛盾。
看不起病
上不起学
买不起房
2、解决矛盾的根本任务?(根本途 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 健康发展。
三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1)邓小平理论 • 2)“三个代表”重要 思 想 • 3)科学发展观
• 8 .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我国怎么做? (how) (根本任务) • 9. 判断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标准的“三个有 利于”:(社会、国家、人民) • 10. 基本国情、主要矛盾、根本任务 之间的关 系:(写 在二目目题后) 1) 基本国情 决定主要矛盾 。 • 2)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决定根本任务。
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1. 社会主义在新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 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原因是: •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 •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3点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矛盾 落后的社会生产
7、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3个 • 3)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 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提背第一目
• • • • • • 1. 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2.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表 现)3点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历的时间: 6.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总依据 是?
二 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 7 .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