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础

合集下载

列宁主义的哲学基础

列宁主义的哲学基础

列宁主义的哲学基础列宁主义是由俄国革命家列宁提出的一种马克思主义理论,其哲学基础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即唯物论和辩证法。

然而,列宁主义在哲学上又有其独特的地位和贡献。

本文将从唯物论、辩证法和实践三个方面介绍列宁主义的哲学基础。

一、唯物论列宁认为,哲学上的基本问题就是对存在和认识的关系的探讨。

而唯物论则是基于“存在决定意识”的原则,即世界的存在和发展是由物质的规律所支配的,人类的认识和思想则是对这个物质世界的反映。

这个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也是列宁主义哲学的基础。

列宁在他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更进一步地阐述了唯物论的原则。

他引用了黑格尔的“存在即合理”,反驳了黑格尔的唯心论;他参考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中物质的概念,强调物质不是仅仅指物体的形态或质量,还包括能量和运动形式。

因此,列宁的唯物论不仅是对黑格尔的批判,也是对形而上学唯物论的批判。

二、辩证法辩证法是另一个基本的原则,列宁认为唯物论不同于常规的现象学和实证主义的原因在于其对矛盾和运动的辩证法的探讨。

在列宁看来,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取决于矛盾的存在和解决。

所有事物都有其独特的矛盾,包括外在的矛盾和内在的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也是事物发展的过程。

这个观点是经常被应用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和经济理论中,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列宁也提出了辩证法发展的两个方面,即贯穿于整个宇宙的永恒的对立和斗争,以及所有事物都有矛盾性。

这两个方面分别是辩证法的基础和核心,也是列宁主义哲学与传统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区别之一。

三、实践实践是理论和实践联系的枢纽,是列宁主义哲学的另一个基础。

在列宁看来,人类的认识和思想是源于实践,实践又能指导和改变我们的认识和思想。

换言之,理论和实践是互相联系和相依的。

列宁强调的实践的概念分为几个方面。

首先,实践是人类在物质世界中的活动和探索。

其次,实践包括科学实践、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而这些实践又都具有矛盾的特性。

通过了解这些矛盾,我们才能更为全面和深入地理解这些实践活动。

(完整版)哲学基础

(完整版)哲学基础

(完整版)哲学基础一、引言哲学是人类思考、探讨宇宙、生命和人类存在等根本问题的学科。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哲学试图提供普遍的解释和理解,以推动人类的认知和进步。

本文将介绍哲学的基础概念、主要分支以及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二、哲学的基础概念1. 存在与本质哲学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存在。

它探究事物存在的本质及其所表现出的特征。

哲学家通过质疑和分析,试图揭示事物本质背后的真相,以理解宇宙和人类的存在。

2. 知识与真理哲学研究知识的本质和获取知识的方法。

真理是知识的核心概念,哲学通过对真理的考察,试图找到一种可靠的方法来确定真理的性质,并帮助人们理解世界和自身。

3. 伦理与道德伦理和道德研究的是人类行为的道德规范。

哲学试图回答人类应当如何行事的问题,并通过道德原则指导人们的行为选择。

伦理和道德问题不仅涉及个人行为,还与整个社会和人类命运紧密相关。

4. 美学与审美美学探究的是审美经验和艺术的本质。

哲学试图理解美的本质,审视美的标准以及美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通过美学的研究,人们可以从审美的角度体验和理解世界。

三、哲学的主要分支1. 归纳与演绎归纳与演绎是哲学的两种主要推理方法。

归纳是从特例中推断出一般性的规律,而演绎则是从一般性的规律推断出特例。

这两种方法在哲学研究和逻辑推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2. 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哲学分为西方哲学和东方哲学两大传统。

西方哲学注重逻辑和推理分析,强调科学和理性;东方哲学则注重内省和直观的体验,强调和谐和哲理的思考方式。

这两种传统哲学都为人类认知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思考路径。

3. 形而上学与认识论形而上学探究的是基本实体和事物的本质属性,而认识论研究的是人类的认知过程和认识的限制。

形而上学和认识论是哲学中两个重要的分支,它们对于理解世界和人类认知极其关键。

四、哲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哲学不仅仅是一种学科,更是一种思考方式和生活态度。

它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本质,理解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以及面对困境和矛盾时的决策和选择。

有关哲学的基础知识

有关哲学的基础知识

哲学的基础知识1. 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所谓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方法;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哲学是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某一具体的规律和奥秘联系:二者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3.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的问题,就是物质与意识关系的问题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4. 什么叫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是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现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水、火、气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5. 什么叫唯心主义?基本形态是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上帝、理念、绝对精神);主观唯心主义(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等)6. 哲学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什么叫真正的哲学1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2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的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7. 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1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评,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2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8. 马哲的基本特征是?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2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3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9. 哲学的任务、功能分别是什么任务: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功能:1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10. 马哲的地位、作用马哲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作用: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会组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我们正确的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11. 什么叫物质;如何理解这一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哲学基本知识

哲学基本知识

• 哲学上的两个对子: 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二、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辩证法是联 系的,发展的,全面的;形而上学是,孤 立的,静止的,片面的;根本分歧是否承 认矛盾)
下列观点哪些属于唯物主义世界观?哪些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
1、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王充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3. • ①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 性的问题 • ②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 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 ③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 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 为第一性的东西; • ④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 念、绝对精神、概念等)夸大为世界的本 原 • ⑤哲学的基本派别是辩证法、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 • •
• •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 着哲学的发展(9)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 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10)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 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 标准。(10) 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 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14) 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4)
1、只有真正的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 × 任何 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 2、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代社会内容的正确反映。 任何真正的 3、 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 × 4、唯有真正的哲学才能影响社会、影响时代。 任何 任何真正的 5、任何哲学都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 6、真正的哲学有时对社会变革起决定作用。 × 7、思想什么都不能改变,它只有掌握群众,并在 群众的实践中才能变成现实的力量。 × 8、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的哲学。 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0.凡是包含着个别错误结论的哲学就不是真正的哲学 ×

哲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哲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哲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 存在与本质的关系问题C. 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问题D.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问题答案:A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 精神的B. 物质的C. 观念的D. 形式的答案:B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A. 认识的基础B. 认识的来源C. 认识的目的D. 认识的动力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A.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B. 意识是世界的本原C. 物质和意识相互依存D. 物质决定意识答案:A, D2.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包括: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因果律答案:A, B, C三、简答题1.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物质决定意识。

它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斗争和统一来实现的。

2. 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答: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

四、论述题1. 论述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通过实践,人们能够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进而通过思考和总结,形成理性认识。

同时,实践也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新问题,促使他们去探索新的认识。

五、案例分析题1. 分析以下案例,说明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在其中的作用。

案例:某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产品创新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公司需要不断创新以保持竞争力;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多样性要求公司必须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答:在这个案例中,产品创新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体现了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公司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来解决市场需求的多样性,而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又推动公司进行产品创新。

哲学基础哲学名词解释

哲学基础哲学名词解释

1】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或理念为第一性,物质为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

2】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形式之一。

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规律、属性、潜意识、灵魂、精神、信息、规律等看作是意识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意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

因此,在主观唯心主义者看来,主观的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眼中看到的世界的事物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注意的是主观唯心主义者的主观意识指的是自然规律等内在非物质的总和,不是简单指人类思维。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客观唯心主义承认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强调作为世界本原的“精神本体”,是内生于客观世界自身的,而且这种“精神本体”又都不约而同地带有“事物规律”的含义,这就使客观唯心主义常常不自觉地走向自然,走向客观。

3】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哲学里关于本体论的一种基本观点。

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

4】先验知识先验知识prioriknowledge 是先于经验的知识。

在哲学上,它使人联想到下述思想:人类头脑包含有若干内在的特征,它可为人类理性和悟性提供基础。

康德本人对这个当时还特属于他自己哲学的概念做过两方面的基本定义:“我将所有那些不是与对象有关,而是与我们关于对象之认识方式有关的认识,只要它们是先天可能的,都称作‘transzendental ’。

‘transzendental ’并不意味着某种超越出经验的东西(那将会是‘超越的’),而是某种虽然先于经验(‘先天的’),但除了使经验成为可能以外还没有得到更进一步规定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哲学基础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哲学基础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哲学基础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它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哲学体系,其基本原理概论必然以哲学基础为根本,下面我们将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出发,来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哲学基础。

一、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社会发展的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

这一思想从根本上揭示了社会的发展规律,为马克思主义的其他原理提供了哲学基础。

二、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持续变化的、具有矛盾的整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提供了深厚的哲学基础。

三、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哲学基础之一。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本质和规律,指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剥削现象,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经济学内容提供了根本依据。

四、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改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和群众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哲学基础之一。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被充分肯定,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基础。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哲学基础主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剩余价值理论和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

这些哲学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的其他原理提供了基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其科学性和实践性,并且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对于指导中国和世界各国的革命和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哲学哲学基础

哲学哲学基础

哲学哲学基础哲学是一门关于思考和探究人类存在和意义的学科。

它涉及到一系列基本问题,例如人类的起源,知识的性质,道德价值以及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

哲学基础是指在进行哲学研究时所需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本文将探讨哲学的基础概念和其在人类思维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1. 存在与本体论存在是哲学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

本体论则是研究存在的本质和实在性的学科。

在本体论中,我们试图回答“什么是真正的存在”以及“存在是否独立于我们的意识”。

一些哲学派别认为存在是客观独立的,而其他派别则认为存在是依赖于意识的。

对于理解现实和人类存在的本质,本体论的研究至关重要。

2. 知识与认识论知识与认识论研究人类如何获取和确认知识的性质。

基本问题包括:我们如何知道我们所知道的是真的?我们如何理解并与世界互动?知识是来自经验还是先天的?这些问题引发了一些经典的哲学争论,如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之争。

理解知识和认识的过程对于我们理解和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3. 伦理学与道德伦理学探索道德和价值观的问题。

它涉及道德行为的规范和原则,以及人们应如何行动以实现善良和道德上正确的行为。

伦理学研究了道德判断的准则,如何权衡不同的道德决策,以及道德行为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对于建立一个公正和道德高尚的社会,伦理学是至关重要的。

4. 社会政治哲学社会政治哲学涉及到政府和社会组织的问题。

它研究了政府的合法性,权力的分配,社会正义以及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利。

社会政治哲学关注社会结构和个人自由的关系,努力寻求一个公正和平等的社会秩序。

对于理解社会和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以及实施公共政策,社会政治哲学是至关重要的。

5. 美学美学研究艺术和审美的本质,关注美和美感的产生和理解。

它研究了艺术作品的特征及其对人类体验的影响。

审美观点和价值观的多样性引发了一系列关于美的定义和判断标准的争论。

美学对于深入理解艺术和人类情感体验的意义至关重要。

在哲学的广阔领域中,上述基础概念为我们提供了思考人类存在和意义的理论基础。

哲学基础知识点

哲学基础知识点

哲学基础知识点哲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存在和价值的学科,涉及广泛且深奥的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些哲学基础知识点,帮助读者对哲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一、认识论认识论是研究人类认知和知识的理论问题。

其中一个重要的议题是关于真理的问题。

哲学家们尝试回答什么是真理,以及如何判断一个陈述是否为真。

有两种主要的争论观点,分别是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经验主义认为真理是通过感知和经验获得的,而理性主义则主张真理是通过理性和思考得到的。

二、本体论本体论是研究存在的本质和实体的学科。

哲学家们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什么是真实存在。

在本体论中,有两种主要的立场,分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和能量是现实的基础,而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和思维是现实的基础。

这两种观点对于人类对于世界本质的认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伦理学伦理学是研究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学科。

哲学家们试图回答什么是善和恶,以及如何判断一个行为的道德性。

伦理学中的两个主要派别是伦理相对主义和伦理绝对主义。

伦理相对主义认为道德是相对的,不同文化和个人会有不同的道德标准;而伦理绝对主义则认为道德是普遍适用的,存在一套普世的道德规则。

四、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研究现象背后的实质和本质的学科。

哲学家们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什么是实体的本质和特征。

形而上学包含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存在与虚无的关系、身心问题、时间与空间的本质等等。

形而上学的讨论有时抽象深奥,但它是哲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五、逻辑学逻辑学是研究推理和论证的学科。

在逻辑学中,哲学家们探讨了推理的规则和有效论证的条件。

逻辑学被认为是思维的基础,通过学习逻辑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辨别能力。

六、历史哲学历史哲学是研究历史和历史进程的学科。

哲学家们试图通过历史的观察和分析来理解人类社会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历史哲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对当前问题的洞察。

七、美学美学是研究艺术、美感和审美经验的学科。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与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与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一种科学的社会主义学说,其形成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源泉。

本文旨在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与方法论,以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这一重要的思想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思想,它认为世界的发展是一个充满矛盾与斗争的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事物的内在矛盾,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产生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一个由物质生活条件和阶级斗争相互作用而推动的过程。

通过对人类社会历史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变革的客观规律和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二、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主要包括实践性原则和辩证唯物主义研究方法。

实践性原则是指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是通过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和实践活动来认识世界的过程,马克思主义通过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推动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创新。

辩证唯物主义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这种研究方法包括对矛盾的分析、事物发展的辨证法、实践与认识的统一等。

通过应用辩证唯物主义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纠正了以前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符合实际的科学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与方法论在当代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与方法论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社会历史的规律,推动社会发展。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研究和实践改造的指导。

哲学常识基础知识应知应会

哲学常识基础知识应知应会

哲学常识基础知识应知应会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

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4.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宇宙是多样而又统一的,它的统一性就在于其物质性。

整个世界是一个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又是可以认识的。

5.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6.意识能动作用: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不同的意识对事物发展所起作用是不同的,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和社会进步起推进作用。

7.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方法论),要树立正确的意识。

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9.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割裂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把相对意义的静止绝对化,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如果否认相对静止,片面夸大事物运动的绝对性,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10.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一般来说,本质是深藏在事物内部的,现象是事物外在的表现,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本质和现象又是紧密联系的,任何本质都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也都是本质在某一方面的表现。

11.一般来说,同一个本质是由多种现象从不同侧面来表现它。

现象是变动的,本质是相对稳定。

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

无论真相、假象都表现本质。

认识客观事物必须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把握规律。

认识论部分:12.发挥意识能动作用,使意识转化为物质,需要实践这座桥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立场和方法,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向。

本文将从哲学的角度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哲学基础。

一、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

辩证唯物主义追求真理,强调实践,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源和基础,主张认识事物要从全面的、多角度的、相互联系的角度来进行,揭示了事物的直接和间接联系,指导着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

辩证唯物主义提出了矛盾规律,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矛盾的存在与发展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必然性,矛盾的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这一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深刻的认识,使得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理论创新力和实践指导性。

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认为历史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变革的结果。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的阶级斗争。

它认为社会的发展是阶级斗争的结果,每一个阶级都有自己的利益、观念和目标。

历史唯物主义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认识自己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

三、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第三个基石,它认为实践是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基础,是理论的来源和检验的标准。

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的主体地位,在实践中进行观察、实验、认识和变革,实现人的历史使命和社会的发展。

实践唯物主义提出了“实践决定意识”的观点,认为人的社会意识和观念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这一观点对于指导社会实践、推动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意义,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具有实践性和革命性的理论。

总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哲学基础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通过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变化动力,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和阶级斗争的重要性,实践唯物主义强调实践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

哲学基础知识

哲学基础知识

⑵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的功能) ①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 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注意:哲学≠智慧:哲学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 追求智慧之学。
②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 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 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 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 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因此,哲学的任务, 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 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 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晚年的牛顿在研究 行星为什么会围绕太阳运转时,由于信奉上帝,认为 除万有引力作用外,还有一个“切线力”,这个“切 线力”只能来自上帝的“第一推动力”。
⑴牛顿的世界观对他的科学研究有什么影响?
⑵牛顿研究工作的得与失给我们什么启示?
◎考点: 1.哲学是什么: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 哲学与时代精神; 2.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 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 物主义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 义的特点;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重点: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 哲学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A.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哲学家
B.儿童的哲学停留在经验和无意识的层次
C.惊讶和困惑是一切哲学活动的引线或动因
D.人们创造哲学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3.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对这句 话正确的理解是 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②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 世界 ③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 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完整版)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版)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法。
唯物 辩证 法的 发展

发展的实质 (什么是发展 )
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具有 普遍性(自然、社会、认识) 注意: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 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原理
发展的前进性
与曲折性
方法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迂回的。 看到前途光明,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保护新事物,促 使其成长壮大。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 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是什么
? 哲学的
基本问 题
为什么 ?(依
据)
哲学两 是什么
大基本 ?
派别
唯物主 义
唯心主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有两个方面内容:①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②思维 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①人们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一切哲学都不能 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基础知识)
知识点


哲学源于 生活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 考。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哲学的任务 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与世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
论 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
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这是

哲学基础原理背诵83条

哲学基础原理背诵83条
4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又称矛盾的共性,有两层含义,其—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简言之,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又称矛盾的个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41.基本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之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的本质的矛盾。
19.实事求是:本义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毛泽东对之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并用之来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规律,“求”就是去研究。
20.实践: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的基础。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60.自然主义历史观:指把社会的本质归结为自然条件,归结为社会所处的地理环境。没有看到自然条件既不能决定社会的本质,也不能成为决定社会制度及其变更的原因。
61.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取方式,即物质生产具体的、历史的表现形式,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62.生产力: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和指示器,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1.主体: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22.客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
23.自在世界:人产生前的自然界和人类实践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
24.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25.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哲理观念基础常识

哲理观念基础常识

哲理观念基础常识涉及到哲学、辩证法等多个领域,以下是一些基础常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

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同时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

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这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存在的即是合理的:这是一个哲学观点,意味着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原因。

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这表明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是哲学中的两个主要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这些是哲理观念基础常识的一部分,理解这些概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世界和思考人生。

哲学基本知识点

哲学基本知识点

哲学基本知识点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存在、宇宙本质、价值观念等基本问题的学科。

它在欧洲古代,如希腊、罗马等文明中就已经出现,并经历了各种发展与演变,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和流派。

在现代,哲学则拓展出了更加广泛的研究领域,并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成为了现代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介绍一些哲学基本知识点:1. 本体论本体论是哲学的基础性学问,探讨的是存在是什么、如何存在,以及存在与不存在的关系。

它涉及到众多的哲学问题,如物质与形式、本体与现象等等。

在现代哲学中,本体论更多地从存在性和实在性的角度出发,强调对于存在的探究与阐述。

2. 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哲学分支,关注的是客观世界中的基本事物、特性和规律。

它是一种对宇宙本质及其本质规律的探索,揭示了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探讨了存在的根本性质。

形而上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物、质、空间、时间、运动和因果关系,涉及到有关世界观、宇宙观和人生观等抽象的问题。

3. 逻辑学逻辑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致力于解析思考的过程和构建有效的论证。

它探讨的是思考方式和结构,帮助人们理解正确的推理原则和语言表达。

逻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命题逻辑、谓词逻辑、三段论等等,这些理论与方法被应用于科学、人文学科和日常生活中的论证。

4. 伦理学伦理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致力于研究道德行为、价值观和行为指导原则。

它基于人的自然属性和人际关系的实践经验,为人类行为和价值观提供一种明确的基础。

伦理学探讨的问题包括正义、公正、道德诱惑和决策等,同时也反思人类行为中的伦理问题与实践可能产生的后果。

5. 知识论知识论是关于知识的哲学分支,研究人们如何获取、评估和应用知识。

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来源和形成,也关注知识的范围、有效性和可靠性。

知识论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知识边缘、理性信念、真实性和认知目标等,涉及到人类认知过程中的思考与行为。

以上是哲学基本知识点的介绍。

与其他学科不同,哲学并没有银弹和定论,它提供一种思考和探索的方法和态度。

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哲学,作为一门探讨人类存在、认识、价值和世界的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哲学的基础知识点,包括什么是哲学、哲学的起源、哲学的主要分支、哲学思想家等内容。

一、什么是哲学哲学是一门探讨人类存在、认识、价值和世界的学科,它试图通过推理、思考和讨论来解答人类最基本的问题。

比如,哲学探讨我们如何认识世界,我们如何与他人相处,我们如何判断事物的价值等等。

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人类本身、自然界、社会和宇宙等等。

哲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和解释世界,给人们提供一种认识自己和世界的方法论。

二、哲学的起源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最早的哲学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的古希腊。

自然哲学家提出了对自然界的解释,探讨了世界的组成和运作规律。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包括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斯、伊壁鸠鲁、毕达哥拉斯等。

他们提出了很多深刻的问题和观点,为后来的哲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哲学的主要分支哲学的主要分支包括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美学、逻辑学等。

其中,形而上学是研究存在的本质和运作规律,认识论是研究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和限制,伦理学是研究道德和价值观念,美学是研究美的概念和艺术的本质,逻辑学是研究推理和思维规律。

这些分支各有各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但又相互联系,共同组成了哲学的综合体系。

四、哲学思想家哲学思想家是对哲学思想有突出贡献的人物,他们的思想对哲学的发展和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提出了毕达哥拉斯学派,强调数学和形而上学的重要性;苏格拉底则提出了以探讨人类生活的中心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苏格拉底学派;柏拉图建立了理念论,认为真理存在于理念中。

在近代以后,笛卡尔、康德、黑格尔、尼采、罗素等思想家的思想也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概念和观点,为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哲学的意义哲学作为一门思考人生、认识世界的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了解哲学基础知识

如何了解哲学基础知识

如何了解哲学基础知识哲学作为一门需要深入思考的学问,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还可以帮助人们谋求自我完善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因此,学习和了解哲学基础知识是每个人走向成熟和完善的必经之路。

一、定义哲学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哲学。

哲学来源于希腊语,意为“爱智慧”。

它是在人们对世界和人生提出问题,并通过思考、推理来回答这些问题时产生的学问。

在哲学领域,人们探究问题的方式十分重要,它不仅关注普遍的理论性问题,还关注个人的认知、价值和行为等方面。

因此,哲学可以说是一门对人生有着深刻关注和调查的学问。

二、学习哲学的必要性了解基础的哲学知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探究世界和人生。

哲学思考和研究的是人类的本质、世界的本原、人类的认知和价值观等重要的问题。

掌握哲学基础知识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和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

此外,哲学也是人类智慧的集大成者,通过学习哲学可以深入了解人类文化、历史和思想,拓展我们的视野和思路。

三、研究哲学的方式学习哲学并不是要成为哲学专家,而是通过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思维方式,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所处的世界。

以下是研究哲学的方式:1. 阅读哲学文献哲学作为一门丰富的学问,有很多经典文献和代表性作品。

通过阅读这些文献,可以了解哲学中的经典思想、重要概念和方法,并从中汲取哲学的精华,拓展自己的思维和视野。

2. 参加哲学讲座参加哲学讲座可以听取与哲学相关的专家或学者的演讲,对某一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通过听讲座可以更好的理解哲学内容,并了解其实际应用和作用以及现代化的理论内涵。

3. 自己发掘问题并思考哲学的重要任务是回答人生有关的问题。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关注自己的问题,思考为什么这些问题存在,从而引导自己思考有关的哲学问题。

这样的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价值观并寻找改进的方式。

四、哲学知识的要点哲学是一门十分广泛、综合的学问,但在了解哲学知识的过程中,还是有一些基本的概念需要掌握。

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与方法论

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与方法论

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与方法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唯物史观强调历史和现实的联系,强调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唯物史观的基础,是从认识论的角度阐释唯物史观的重要基础。

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语言是对自然和社会实践的反映。

历史唯物主义将唯物史观应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强调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必然性,强调历史的阶级性和社会动力学。

辩证法是唯物史观的认识和研究的方法,是从哲学方法论的层面阐释唯物史观的重要基础。

二、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唯物史观的方法论主要包括唯物分析方法、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辩证的方法。

唯物分析方法是对社会现象进行客观分析和研究的方法,强调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客观规律性和本质特征。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是对历史事实和现实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的方法,强调历史的阶级性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辩证的方法是唯物史观研究的核心方法,是对事物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方法。

总之,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支柱,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之一。

唯物史观强调历史和现实的联系,强调对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我们要以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为指导,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和把握,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而努力奋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基础.txt我爸说过的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孩子,好好学习吧,爸以前玩麻将都玩儿10块的,现在为了供你念书,改玩儿1块的了。

”2007年考研哲学基础背诵笔记(1)一、旧唯物主义的缺陷:1、机械性: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全部运动:人也成为机械2、形而上学性:孤立、静止、不变的观点。

3、不彻底性:不能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历史观仍然是唯心主义。

二、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1、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唯心主义哲学受到反动没落的社会阶级的拥护和利用,所以得到保存和留传。

2、社会根源:社会分工、脑体劳动分离,为片面夸大精神意识的作用提供了条件。

3、认识论根源:在认识过程中,将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加以夸大: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如: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如;绝对理念三、哲学上的对立和斗争: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发展观斗争:古代的辩证法是朴素的:以门巴尼德为代表。

近代的辩证法是唯心的:以黑格尔为代表,表现:不用发展与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认为发展就是重复,是增加或减少。

现代的辩证法是唯物的: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代表。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1、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2、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方法的理论体系;3、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4、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核心、辩证法与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结合的严整的科学体系。

五、马克思主义的特点:1、最显著的特点:阶级性---公开申明为谁服务;实践性---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2、重要特点: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革命性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即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之上的。

革命性:集中体现在它的批判精神上:用唯物主义辩证法观察事物,本质上唯物主义辩证法是批判与革命的。

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僵化。

科学性:指它在实践的基础上,以事实为根据,以规律为对象,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提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

六、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殊: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的革命:1、在哲学发展史上第一个在科学的基础上把辩证法与唯物论相结合,并将其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与结合,从而使哲学第一次获得真正的科学性,成为完全科学形态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2、由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研究社会历史学问题的各门学问与自然科学一样,具有精确性;3、历史唯物主义与剩余价值学说一起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历史唯物主义深刻地提示了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剩余价值学说披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二者共同指明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4、第一次正确性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摒弃了以往认为哲学是包罗万象的、最终完成的绝对真理的观点;摒弃了把哲学凌驾于科学这上,当作科学之科学的幻想;明确指出:一切具体科学都是哲学的重要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只能是指导作用,而不能取而代之。

八、物质的定义:列宁---物质是樗着客观存在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存在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所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为我们的意识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物质定义有四层含义:其一,物质概念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实在性,是抽象的物质概念,这样就使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与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区别开来;其二,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这就与客观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客观唯心主义也说有一种客观实在,但这种客观存在但不能被人的感觉所感知,如神,是不能为人的感觉所感知其三,这种客观实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这就与主观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主观唯心主义也有一种客观实在,但是他们认为感觉是第一性的,主观产生了客观实在其四,这种客观实在能被意识所反映。

这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能够被人们所认识。

如果有一种存在不能被人们所认识,那么他就不是真正的客观实在九、物质定义的重大意义:1、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批判了唯心主义与二元论;2、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与可知论,批判了先验论和不可知论;性的形而上学的缺陷。

3、坚持了物质与物质形态、哲学的物质范畴与具体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共性与个性的辩证法,克服了以往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用个别代表一般、个性代替共十、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包括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与过程。

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一是指事物相对某参照系没有发生位移;二是指处于量变过程中的物质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十一、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因为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内容、实质,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无运动的物质。

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观点。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无物质的运动。

设想无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

十二、运动与静止的关系:1、对立统一的关系:任何运动都是运动的绝对与运动的静止的统一:只承认绝对运动反对相对静止的是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只承认相对静止反对运动的是形而上学、不变论的观点。

2、绝对与相对的关系: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局部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3、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况。

4、相互渗透的关系:运动有静、静中有动。

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十三、承认静止的意义:第一,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别事物,理解事物的多样性。

相对静止的含义之一,就是承认事物的稳定性,即事物之间质的区别。

第二,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运动。

相对静止是运动的参照系,即使是简单的机械运动,也要确定一个相对静止的事物作为参照物加以描述。

第三,相对静止是物质文化的本质条件,因而是生命的本质条件,没有相对静止,就不会有生命现象。

形而上学不能理解运动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

其中一种倾向是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另一种倾向是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陷入了相对主义诡辩论。

中国古代的庄子提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就是相对主义的思想。

十四、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即一维性可不可逆性。

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即三维性。

十五、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空与物质不可分,因为物质是客观的,所以时空也是客观的。

承认时空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否认时空的客观性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承认时空客观性又否认时空同物质运动的联系的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点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十六、时空的特点:1、时空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时空的绝对性是指时空的客观性、物质运动与时空的不可分离性,无条件的、绝对的;化。

时空的相对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的具体时空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时空的具体特性随物质运动的状态的变化而变2、时空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时空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在时间上的无始无终、空间上的无边无际。

时空的有限性是指任何一个具体事物的存在时间上上有始有终、空间上有边有际。

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无限是绝对的、永恒的,是对有限的超越;有限是相对的、短暂时无限与有限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十七、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有两层含义:1、一是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这是实践活动区别于意识活动的一般本质;2、二是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并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以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这是实践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运动和动物本能活动的特殊本质。

十八、实践有三个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实践的要素、过程和结果都有是客观的;之一。

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这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社会活动,并受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十九、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

斗争。

处理和变革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主义要表现阶级科学实践——是从实践中分化出来的,是专门为了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和准备性活动。

二十、实践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1、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

2、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

二十一、对世界与人的关系的两种对立的看法:观点:旧哲学中,人与世界被看做是截然对立的两极。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世界看作是从来如此、始终不变的自然界,人不过是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唯心主义把世界看作是某种主观精神或客观精神外化了的产物,人不过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或精神的工具。

缺陷:1、一个抓住精神、各持一端,始终建造不起沟通人和世界关系的桥梁;2、人和世界始终是抽象的、贫乏的、空洞的。

二十二、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1、客体的范围:是进入主体活动的领域同主体发生功能性关系,成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

2、客体的含义有二层:一方面:客体首先是一种不以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这是客体自身的客观性方面;另一方面:客体不能与客观事物相等同,只有那些进入主体实践活动范围、与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才是现实的客体。

决定客体的因素:一是取决于客观事物的自在本性;二取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水平。

故客体也是历史范畴。

3、客体的类型: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二十三、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1、从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与实质看:⑴它不同于一般物质之间、精神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是包含了这两种在内;⑵具有物质性的特点,但又不能把这种作用的本质归结为一般的物质性,它体现了一般物质实体相互作用没有的新关系: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的关系;⑶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与制约,另一方面主体又不断地发展并打破客体的限定,越客体。

这种主客体之间限定和超越及限定中的超越关系,就是实践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2、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看: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与客体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

⑴主体对象化: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即主体客体化。

化成果得以保存。

结果:造成人的活动的体外积累,形成了人类积累、交换、传递、继承和发展自己本质力量的特殊方式---社会遗传方式,使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⑵客体主体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推动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