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优质教(学)案
小学语文研讨课教案《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人物和事件,理解“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信息的方法,深入了解课文背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面对困难的品质。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的品质。
2. 教学难点:(1)理解“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含义。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提问:“什么是信念?为什么说厄运打不垮信念?”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人物和事件。
3. 合作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课堂讲解。
(2)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会运用。
(3)讲解“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含义,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阐述。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到积极面对困难的品质。
(2)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到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四、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五、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课堂教学过程,是否存在讲解不清楚、学生掌握不牢固的地方。
2. 教师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3. 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反思教学效果,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优质教学设计附反思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优质教学设计附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学会扣住重点词语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3、通过文本的理解,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与坚定的信念,明白得在人一辈子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三、教学难点:体会谈迁面临厄运那打不垮的坚定信念,并明白得在人一辈子的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的道理。
三、教具准备:PPT课件四、教学过程:课前学生板书课题: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 复习导入教师: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在这篇课文中信念指的是什么?谁的信念?(学生回答后学生板书:谈迁立志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教师:这部明史叫《国榷》谈迁两次编写《国榷》请大伙儿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直线画出描写两部《国榷》的句子。
1、指名读出描写新《国榷》的句子。
课件出示描写新《国榷》的句子。
教师:原先的那部《国榷》是如何的?2、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用波浪线画出体会谈迁编书艰辛的句子。
3、指名读、教师:您们读后,您们听后眼前闪现了什么样的场景?学生交流。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教师: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成功的喜悦可想而知,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厄运从天而降,她遭受如何的厄运?什么缘故称为厄运?(学生读后讨论交流)2、教师:《国榷》被偷走了,谈迁的心情如何?(学生联系课文及内心感受去谈)3、从哪些句子能体会到她此时的心情?(指名读)4、教师:从您的朗读中我也仿佛看到了她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听到了她那声仰天长叹:噫,吾力殚矣!5、犹如风中之烛的谈迁发出了如此的悲叹,但谈迁会就此悲观消沉不?(学生回答)6、教师:是的,她没有就此悲观消沉,我看到了她那坚毅的神情,听到了她那铿锵有力的话语:吾手尚在,宁已乎!7、是什么缘故让谈迁特别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来自她坚定的信念,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学生读:吾手尚在,宁已乎!8、她是如何做的?学生读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厄运打不跨的信念教案4篇
厄运打不跨的信念教案4篇厄运打不跨的信念教案1教学目的:1、复习已有的识字方法,运用和联系语境的方式,理解博览群书、翔实可信、挣脱等词语的意思。
2、采用语言转化和想象画面的方式,体会运用数据的好处,感受数据的表现力。
3、凭借语言文字,在品词析句中,体验谈迁编写《国榷》的艰辛,遭遇厄运的痛苦,从而感受谈迁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课题入手理解厄运读课题,理解厄运是什么意思,举例说明。
二、检查预习了解厄运1、文中的厄运降临在谁的身上?2、介绍对谈迁的了解,理解:博览群书、翔实可信3、降临在这位史学家谈迁身上的厄运是什么?三、紧扣《国榷》探究厄运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一部怎样的《国榷》?被小偷偷走了,为什么称得上是厄运呢?认真读课文的1、2自然段,在字里行间找一找,可以用笔圈圈、划划。
方案一: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赏析这句话中的字词。
从一点、一百多里等词感受谈迁为了这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付出的辛劳。
引导学生有情感的朗读。
方案二: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1、读句子,当这些简洁、凝练的数字跳入眼帘,分别读出了什么?2、句中20多年、6次、50多岁、500多万字这些数据,可以换成哪些词语或句子呢?3、数据不仅能化为词语或句子,它们的表现力是很丰富的,还能透过这一个个数据,联想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从而感受《国榷》是谈迁的心血。
4、有感情的朗读句子,读出数据背后丰富的内涵,感受数据非凡的表现力。
5、喜悦还洋溢在谈迁的脸上,《国榷》却被小偷偷走了,这难道还不是厄运吗?为什么?四、感悟信念战胜厄运1、遭遇如此厄运,谈迁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读着这句话你感受到谈迁怎样的内心?2、谈迁就这样被厄运打垮了吗?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新撰写这部史书。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厄运”、“信念”等词语的含义。
2. 通过阅读,感受主人公面对厄运时坚定的信念。
3. 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保持乐观心态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主人公坚定的信念。
2. 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2.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的积极心态。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板书课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b. 提问:“厄运”和“信念”分别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简要解释。
2. 初读课文:a.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b. 教师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对生字词进行讲解。
3. 精讲课文:a.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主人公面对厄运时坚定的信念。
b. 讲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如“厄运就像一只黑乌鸦,呱呱叫着飞过来。
”4. 情感体验:a.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面对困难时的信念和做法。
b. 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汇报,大家共同感受信念的力量。
5. 拓展延伸:a. 学生发挥想象,以“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为主题,创作一个小故事或画作。
b. 学生互相展示作品,大家共同评价、欣赏。
6. 总结: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信念的重要性。
b.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7. 布置作业:a.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b. 写一篇以“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为主题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参与度来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2. 通过作文和口头汇报来评价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并完成课后练习,包括对生字词的掌握和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应用。
2. 拓展作业:结合个人经历,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如何在困难面前保持信念,并绘制一幅相关的插图。
《厄运打不跨的信念》的教案
《厄运打不跨的信念》的教案第一章:厄运与信念1.1 导入:讲解厄运的定义:厄运是指不幸的命运或遭遇。
讲解信念的定义:信念是指坚定的信仰或信心。
1.2 学习目标:了解厄运和信念的概念。
探讨厄运对个人信念的影响。
1.3 教学内容:分析厄运与信念的关系:厄运可能会对个人的信念产生挑战,但坚定的信念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厄运。
举例说明:通过讲述一些成功人士在面对厄运时保持信念的故事,如乔布斯、海伦·凯勒等。
1.4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或他人面对厄运时保持信念的经历。
观看视频:播放一部关于克服厄运的信念的纪录片或电影片段。
1.5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面对厄运时保持信念的经历的短文。
第二章:厄运与积极心态2.1 导入:讲解积极心态的定义:积极心态是指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的心态。
2.2 学习目标:了解积极心态对克服厄运的重要性。
学习如何保持积极心态。
2.3 教学内容:分析积极心态对克服厄运的影响:积极心态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厄运,减少负面影响。
学习积极心态的技巧:通过心理调适、目标设定、积极思考等方法来培养积极心态。
2.4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保持积极心态的方法。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展示在不同厄运情况下保持积极心态的能力。
2.5 作业:让学生制定一个积极心态的行动计划,包括每天保持积极心态的方法和目标。
第三章:厄运与自我激励3.1 导入:讲解自我激励的定义:自我激励是指激发自己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
3.2 学习目标:了解自我激励在克服厄运中的作用。
学习如何进行自我激励。
3.3 教学内容:分析自我激励对克服厄运的重要性:自我激励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动力和坚持,克服困难。
学习自我激励的技巧:通过设定奖励、积极自我暗示、与他人分享等方法进行自我激励。
3.4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进行自我激励的方法。
制作激励卡片:让学生制作写有激励自己的话语的卡片,以备遇到厄运时查看。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优秀模板4套)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优秀模板4套)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1教学内容:第九册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上课时间:2010年9月13日上课地点:宝应县桃园小学五(2)班授课教师:宝应县安宜镇三里小学朱海教学过程(一)审题激趣,整体感知(8分钟)1.今天我们学习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2.看着这个颇有内涵的课题,你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哪个让人敬佩的人物?3.那么,这篇课文中,又是谁?遭到什么厄运?又凭着什么信念战胜了这个厄运呢?(板书)谁?�j?�j?�j?3.现在,请大家带着这几个问题,听老师朗读读课文。
4.听完老师的朗读,谁能试着回答某一个问题?相机板书:谈迁——被盗——重编《国榷》5.这篇课文讲的就是谈迁战胜初稿被盗的厄运,坚定信念,重编《国榷》的经历。
6.那么,《国榷》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它的作者谈迁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国榷》——“榷”同“确”,“真实”的意思,“国榷”指翔实可信的国史。
这本书有104卷,500多万字,记录了明朝317年的历史,比其它明史真实可信。
谈迁(1594年—1658年),明末清初的历史学家。
原名谈以训,明亡以后改名谈迁,寄托了对朝代变迁的感慨,对自己境遇变化的咏怀,表达了对历史学家司马迁的仰慕与追随。
谈迁从27岁起,用6年的时间写成《国榷》初稿,再用20年的时间将初稿修改6遍。
书稿被偷后,他又用4年的时间重编,4年半的时间考证,先后35年成稿,署名“江左遗民”,寄托亡国之痛。
2年后,谈迁病逝。
7.谈迁把他的毕生心血献给了他追求的事业,让我们走进他的生活空间,感悟他可敬的精神世界。
(二)学习新词,读准课文(13分)1.上课前,我们布置同学们自学了生字新词,现在检查一下自学效果。
⑴出示小黑板1,谁来读读这些生字?很好,齐读。
⑵出示小黑板2,谁来读读这些新词?很好,齐读。
⑶谁来说说这些红笔书写的新词的意思?浙江——位处江苏东南,历史上越国地方,风景秀丽,经济发达,人才辈出。
厄运打不开的信念教案
厄运打不开的信念教案【篇一:教案《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学会扣住重点词语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读中感悟。
3、能正确认识数据在课文中使用的作用。
4、通过文本的理解,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和认识数据使用的作用。
2、明确编年体史书《国榷》诞生的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体会谈迁面临厄运那打不垮的坚定信念,并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课文,下面请正确响亮地朗读这些词语。
出示:家境贫寒一袭破衫体弱多病化为乌有博览群书四处寻访终日奔波奋笔疾书鸿篇巨制翔实精彩明史巨著名垂青史课文的主人公是谁?请任选两个或几个词语来介绍一下谈迁。
2、这节课,让我们走近史学家谈迁,感受他那《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学生齐读课题)这是坚不可摧的信念——再读课题。
二、立志编史,体会一写《国榷》付出的努力。
谈迁从小的信念是什么?(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板书:立志编史为了实现这个心愿,谈迁付出了怎样的努力?读第1小节。
1、概括介绍: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que》。
(1)这段文字有什么特别之处?(运用数字)(2)透过这些数字,你读出了什么?20多年(时间长,七千三百多个日日夜夜,谈迁一直都在编写史书)6次修改(治学的认真。
我们平时写作文修改几次?最多2、3次吧,可谈迁呢?足足修改了6次。
)更何况谈迁修改的是几百字的作文吗?那可是400多万字(一本写满字的语文书大概4万字,400万字就相当于100多本书的量)这么大的规模,课文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这就是——鸿篇巨制。
《厄运打不跨的信念》的教案
《厄运打不跨的信念》的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目的。
2. 引导学生思考信念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课程主题《厄运打不跨的信念》。
2. 讨论信念的定义和重要性。
3. 分享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展示他们如何通过坚定的信念克服困难。
教学活动:1. 开场讨论: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信念的理解和经历。
2. 观看相关视频或阅读故事,例如成功人士克服困难的案例。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信念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作业:1. 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个人信念的短文。
第二章:坚持信念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坚持信念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坚定信念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讨论坚持信念的重要性。
2. 分享一些成功人士坚持信念的故事。
3. 教授学生如何坚定自己的信念。
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坚持信念的重要性。
2. 观看相关视频或阅读故事,例如成功人士坚持信念的案例。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坚持信念的场景,培养他们的信念能力。
作业:1. 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如何坚持信念的短文。
第三章:厄运与信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厄运与信念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面对厄运时坚持信念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讨论厄运与信念之间的关系。
2. 分享一些成功人士面对厄运时坚持信念的故事。
3. 教授学生如何在面对厄运时坚定自己的信念。
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厄运与信念之间的关系。
2. 观看相关视频或阅读故事,例如成功人士面对厄运时坚持信念的案例。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面对厄运时坚持信念的场景,培养他们的信念能力。
作业:1. 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如何在面对厄运时坚持信念的短文。
第四章:建立坚定的信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如何建立坚定的信念。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学内容:1. 讨论如何建立坚定的信念。
2. 分享一些成功人士建立坚定信念的方法。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掌握生词和短语。
学生能够运用文章中的句型和表达方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思考,培养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文章中所传达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学生能够将这种信念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主人公面对厄运时,坚持自己的信念并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
故事中包含了主人公经历的艰难困苦、自我怀疑和最终的成长。
2.2 生词和短语: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与故事相关的生词和短语,如“厄运”、“信念”、“坚持”等。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引起学生对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兴趣。
3.2 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3 词汇学习:教师可以挑选一些生词和短语,进行解释和例句演示。
学生可以通过造句或翻译等方式,巩固对生词和短语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口头表达、写作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展示自己对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理解和应用。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4.2 评价标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程度。
学生在口语表达和写作中的语言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课文文本,供学生阅读和理解。
5.2 辅助材料:提供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图表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5.3 作业布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相关的作业,如口头作业、写作作业等,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活动6.1 课前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坚持信念并克服困难。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优质课教学设计
【篇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优质课教学设计《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公开课配套教案《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目标1、在有感情地朗读“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què)》。
”、“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不停流淌”及“他一袭破衫……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等句子中培养学生语感,感悟谈迁的刻苦治学和信念的坚定。
2、学习在写作中运用数据,并迁移运用。
3、背诵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学习在写作中运用数据,并迁移运用。
教学难点练习运用数据进行描写。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阅读了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这一课,看老师写课题。
(老师板书课题)大家一齐读。
(2′)2、(教师按照竖列依次投影出示下列词语:)家境贫寒博览群书翔实可信体弱多病化为乌有流传千古家徒四壁奋笔疾书鸿篇巨制一袭破衫名垂青史明史巨著谈迁写作过程《国榷》⑴上节课学过的词语,大家还会读吗?(投影出示第一竖列的词语)大家一齐读。
词语会读了,“家徒四壁”中的“徒”什么意思?“一袭破衫”的“袭”呢?。
大家来看这四个词语都是写的谁?(投影出示:谈迁)⑵依次指名读后两列词语。
教学流程:齐读,理解加点的字义,词语的描写对象(写作过程、《国榷》)⑶同学们看看投影的最后一行,谁能把这三个词语连城一句话,这就是我们课文的主要内容。
(5′)板块二:自主先学:过渡:作者是如何写这件事的呢?同学们发现了没有?文中有许多的数字,下面我们一起来体会体会这些数字,感受一下它所蕴含的情感。
请大家看大屏幕。
出示投影:1、默读课文,画出文中带有数字的句子。
2、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数字,体会它所蕴含的情感。
3、想想运用这些数据有什么好处。
(6′)板块三:交流展示展示流程:教师指名读自己画的句子→投影出示句子→该同学说自己的体会,其他同学补充,教师点拨→有感情地朗读预设一:数字“一百多里路”1、谁愿意读读自己找到的句子?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投影: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
《厄运打不跨的信念》教案设计范文
《厄运打不跨的信念》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厄运打不跨的信念》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贝多芬的人生经历和音乐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课文背景和相关知识的能力。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法,感受课文语言的美和情感的真挚。
(3)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培养学生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
(3)培养学生学会珍惜和感恩,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和结构。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贝多芬的人生经历和音乐成就。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贝多芬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厄运打不跨的信念》的相关资料。
(2)生字词卡片。
(3)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贝多芬的人生经历和音乐成就。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了解到的贝多芬的人生经历和音乐成就。
(2)简要介绍贝多芬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其音乐风格。
2.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贝多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如何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2)分析课文中所表现的贝多芬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3)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课堂练习:(1)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语言的美和情感的真挚。
(2)进行小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目的。
2. 引导学生思考信念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课程主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 讨论信念的定义和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信念。
教学活动:1. 开场白:介绍课程主题和目的。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信念的理解和经历。
3. 分享故事:讲述一个关于信念的感人故事。
第二章:坚持信念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坚持信念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信念对自己的影响。
教学内容:1. 讨论坚持信念的重要性。
2. 分析信念对个人成长和成功的影响。
3.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坚持信念方面的经验。
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坚持信念的理解和经验。
2. 分享故事:讲述一个关于坚持信念的故事。
3. 反思练习:让学生写下自己在坚持信念方面的感悟。
第三章:克服困难与信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困难面前坚持信念。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克服困难并坚持自己的信念。
教学内容:1. 讨论在困难面前坚持信念的策略。
2. 分析如何克服困难和挑战。
3.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克服困难方面的经验。
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困难面前坚持信念的经历。
2. 分享故事:讲述一个关于克服困难并坚持信念的故事。
3.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克服困难的情境。
第四章:信念的力量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信念的力量。
2. 引导学生思考信念如何影响自己的行为和决策。
教学内容:1. 讨论信念的力量和影响力。
2. 分析信念如何影响个人行为和决策。
3.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信念方面的经验。
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信念力量的理解和经验。
2. 分享故事:讲述一个关于信念力量的故事。
3. 反思练习:让学生写下自己在信念方面的感悟。
第五章:培养和坚持信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如何培养和坚持自己的信念。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通用11篇)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3、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重点:1、结合课文,理解翔实可信、奋笔疾书、一袭破衫等词。
2、明白文中数据使用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谈迁的在厄运到来时打不垮的信念,并懂得只要有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1、读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板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请自由的阅读课文,并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二、初读感悟。
1、自由读文。
2、指名填空。
(提示:使它变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附带指点“榷”字的写法。
)3、课文中还有许多四个字的词语,你们发现了吗?请你用你的笔快速的把它框画出来。
一边读一边画。
4、汇报:找好了吗?老师请几位同学分段来说说自己查找的结果,被请到的同学就站起来说,其他同学可要注意听:他念到的你画下了吗?你画的他是不是也画下了?如果没有你得帮他补充。
5、自由练读课中的四字词。
(要求:有感情、有节奏。
)6、指名读。
7、齐读四字词语。
8、读课文内容。
要求:不加字,不漏字,不错字。
一出问题立刻纠正。
三、课堂小练习。
1、按老师的'要求把书折好,只看书中的图画。
2、看图说词。
(要求:如“我看到他被风吹得飘飘摇摇的样子,就想到了‘年老体弱’这个词”。
按老师的说法来说,你能吗?)3、将词写在图画的旁边。
(快速思考,不看书你能想到几个词?看谁想的多。
)4、展示结果。
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俗话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旅途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然而只要有信念,我们就一定不会被命运之神扼住咽喉。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实录(精选14篇)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实录(精选14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实录篇11、正确熟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理解生字词,联系上下文体会熟悉多音字“挣”,理解文中的四字词语,如“奋笔疾书”“一袭破衫”等。
3初步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坚韧意志和毅力。
教学过程一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读题,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词语。
出示词语师:这一边读第一组,这一边读其次组,全班读第三组师:谁能借助这些词语说说课文的内容呢?生说师:这节课就让我们连续走近谈迁,走进课文去了解他。
谈迁的厄运是什么?生自读课文生:谈迁的厄运是他的书被小偷偷走了……师:不仅找去了谈迁的厄运,而且还能用简洁的话语说出来。
为什么书稿被窃对谈迁是一个厄运呢?带着这个问题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小节?圈一圈,划一划。
生:我划的句子是“经过二十多年……我从这句话中的数字可出谈迁所化的时间很长,500多万字说明谈迁的不易。
”师:孩子你真会读书,你抓住了一系列的数字来体会谈迁。
生:我读出了谈迁的信念的坚决。
从文中的“20多年,6次修改……”生:谈迁花了许多的心血来修改国榷……师:是啊,这么多万字,用我们书上的一个词来说就是(鸿篇巨制)板书师:真的很不简单,这些数字原来是没有感情的,但与谈迁联系起来就有了感情,谁能读出来?生读(很有感情)师:原来这些数字都包含着谈迁的心血啊,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师:你还从哪些语句体会到了来之不易生:我从“为了抄一些资料,仅要走一百多里路……“师:孩子你真会读书,想象一下,在这一百多里路上为发生一些什么事呢?生:他要克服风沙的攻击,要克服……师:这么多的艰辛就只是为了一点史料,那500多万字的史料要经受多少艰辛啊?谁来读一读。
生读师:还体会到什么?……师:同学们我们体会出了这部国榷的来之不易,谈迁付出这么多艰辛仅仅为了写出《国榷》,为了这部国榷,谈迁熬白了头,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
现在《国榷》写成了,他会是怎样的心情啊生:他会兴奋地睡不着觉。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信念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认识到厄运并不能摧毁一个人的信念。
教学内容:1. 介绍信念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述一些历史上的人物故事,展示他们如何在面对厄运时坚持自己的信念。
教学活动:1. 让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对信念的理解。
2. 引导学生讨论厄运对人们信念的影响。
第二章:坚持信念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坚持信念对个人成长和成功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保持信念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讨论坚持信念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分享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展示他们如何坚持自己的信念并取得成功。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反思并分享他们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信念。
第三章:厄运与信念的挑战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厄运对信念的挑战。
2. 培养学生面对厄运时保持积极信念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讨论厄运对信念的影响。
2. 分享一些历史上的例子,展示人们如何在面对厄运时保持信念。
教学活动:1. 让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感受和反应。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面对厄运时保持积极信念。
第四章:培养坚定的信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如何培养坚定的信念。
2. 培养学生面对厄运时保持信念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讨论如何培养坚定的信念。
2. 分享一些方法和建议,帮助学生面对厄运时保持信念。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反思并分享他们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信念。
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面对厄运时保持信念的能力。
教学内容:2.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教学活动:2.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第六章:案例研究:逆境中的信念教学目标:1. 通过具体的案例研究,让学生深刻理解信念在逆境中的力量。
2. 培养学生从案例中提取教训,应用于自己的生活中。
教学内容:1. 介绍一位在逆境中坚持信念并取得显著成就的人物。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和人物经历。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初步认识和评价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历史时期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2)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同情心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
(3)激发学生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培养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主要内容和学习重点。
2. 课文中涉及的历史背景和人物经历。
3. 课文中的重要观点和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
2. 使用案例教学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形象。
3. 采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背景和主题。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内容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探讨其中的价值观。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进行辩论和交流。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中的主要观点和价值观,并进行反思和思考。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辩论中的表现。
3. 学生对课文中的价值观的认同和思考。
六、教学资源:1. 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课件。
4. 学生分组讨论所需材料。
5. 学生反馈和评价表格。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
2. 舒适的座位排列,便于学生交流和讨论。
小学语文研讨课教案《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让学生了解作者吴伯萧以及文章背景,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作者不怕困难、坚定信念的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面对困难要有坚定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作者不怕困难、坚定信念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
2. 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作者的精神品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及相关背景资料。
2. 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吴伯萧以及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4. 讲解分析: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朗读训练: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8. 课后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音乐,营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案例分析:选取课文中典型的例子,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精神品质。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简单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 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3. 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进行讲解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厄运打不跨的信念》教案设计范文
《厄运打不跨的信念》优秀教案设计范文第一章:厄运与信念的定义1.1 引入话题:讨论厄运和信念的含义1.2 讲解厄运的概念:不幸运的事件或情况1.3 讲解信念的概念:坚定的信仰或信任1.4 强调厄运与信念的关系:厄运无法摧毁坚定的信念第二章:厄运打不跨的信念的重要性2.1 引入话题:探讨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2.2 讲解信念的重要性:支撑人们面对困难与挫折2.3 强调厄运打不跨的信念的力量:坚定信念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困难2.4 分享相关故事或例子:展示厄运打不跨的信念的力量第三章:培养厄运打不跨的信念3.1 引入话题:讨论如何培养坚定的信念3.2 讲解积极心态的重要性:积极思考可以帮助培养信念3.3 讲解自我激励的作用:鼓励自己面对困难和挑战3.4 强调坚持与毅力的价值:通过坚持不懈来培养坚定的信念第四章:厄运打不跨的信念在生活中的应用4.1 引入话题:探讨信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2 讲解信念在学业上的作用:坚定的信念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4.3 讲解信念在事业上的作用:坚定的信念可以帮助职场人士克服挑战第五章:厄运打不跨的信念的实践与总结5.1 引入话题:讨论如何将信念付诸实践5.2 讲解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坚定的信念5.3 强调总结与反思的价值:通过总结经验来加强信念5.4 分享相关故事或例子:展示厄运打不跨的信念在实践中的成功案例第六章:逆境中的信念力量6.1 引入话题:讨论在逆境中信念的力量6.2 讲解逆境的概念:困难和挑战6.3 讲解逆境中信念的重要性:坚定的信念可以帮助人们克服逆境6.4 分享相关故事或例子:展示逆境中信念的力量第七章:心理韧性与信念7.1 引入话题:探讨心理韧性对信念的影响7.2 讲解心理韧性的概念:面对逆境时的适应能力和恢复力7.3 讲解心理韧性对信念的增强作用:心理韧性可以帮助培养坚定的信念7.4 分享相关研究或案例:展示心理韧性对信念的影响第八章:信念与成功的关系8.1 引入话题:探讨信念与成功的关系8.2 讲解信念对成功的影响:坚定的信念可以推动人们追求成功8.3 讲解成功案例:展示信念对成功的积极作用8.4 强调信念与成功的相互促进:成功的经历可以增强信念第九章:信念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应用9.1 引入话题:讨论信念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应用9.2 讲解信念在青少年时期的应用: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9.3 讲解信念在成年时期的应用:帮助成年人应对职场和家庭的挑战9.4 讲解信念在老年时期的应用:帮助老年人保持积极的心态和生活的意义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引入话题:总结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观点10.2 强调信念的重要性:总结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和影响10.3 展望未来:鼓励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坚持自己的信念10.4 分享相关建议或行动指南:提供实际的建议,帮助学生培养和坚守信念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第五章中“厄运打不跨的信念的实践与总结”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实践和总结是关键。
《厄运打不跨的信念》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厄运打不跨的信念》优秀教案设计范文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
激发学生对厄运打不跨的信念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厄运打不跨的信念的定义和意义。
强调本课程的目的和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演示文稿来介绍主题。
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
1.4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提问来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什么是厄运打不跨的信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厄运打不跨的信念的定义和特征。
2.2 教学内容解释厄运打不跨的信念的含义。
探讨厄运打不跨的信念与乐观主义和积极心态的关系。
2.3 教学方法使用案例研究和讨论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2.4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来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厄运打不跨的信念的重要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厄运打不跨的信念在个人成长和成功中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探讨厄运打不跨的信念对个人心理健康和幸福的影响。
讨论厄运打不跨的信念如何帮助人们克服困难和挑战。
3.3 教学方法使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3.4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表现来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如何培养厄运打不跨的信念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如何培养和增强厄运打不跨的信念。
4.2 教学内容探讨培养厄运打不跨的信念的方法和技巧。
讨论如何面对挑战和困难,并保持积极的心态。
4.3 教学方法使用小组讨论和反思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培养信念的方法。
4.4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反思和练习结果来评估学生对培养信念的理解程度。
第五章:案例研究:厄运打不跨的信念的实际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厄运打不跨的信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5.2 教学内容分析真实的案例研究,展示厄运打不跨的信念如何帮助人们克服逆境。
5.3 教学方法使用小组讨论和小组报告来让学生深入探讨案例研究。
5.4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参与和小组报告的质量来评估学生对案例研究的理解程度。
《厄运打不垮地信念》优质教案设计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备课人:张翠玲教材分析:《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国标本第9册第20课,课文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困境中前后两次撰写明史《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简单地介绍了谈迁的志向以及他为写成《国榷》付出的努力。
第二部分2-3自然段,具体写谈迁在遭受到原稿被偷的厄运后,重新奋斗最终写成《国榷》的事。
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充分地体现出了谈迁的信念就是打不垮的信念,为下文揭示有关信念的道理打下了一个强有力的伏笔。
最后一部分第4自然段,点明题旨,揭示信念的力量。
文章意在通过一个真实的事例向学生传递:信念能够让我们永远心怀希望,而打不垮的信念就能助我们成功。
教学设计思路: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思想熏陶。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图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引领学生反复品读词句,透过文本语言,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张扬阅读个性,升华情感的价值。
教学设计:教学要求: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生字词语,理解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运用数据来增强表达效果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和谐统一。
基于此,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作铺垫。
2、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具体的学法是品读感悟法,让学生自读,并进行交流讨论,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切入点和主线问题:依据本文的特点及学生的学情,将本文的教学重难点设为通过品读谈迁撰写《国榷》的过程,体会只要有厄运打不倒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备课人:张翠玲教材分析:《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国标本第9册第20课,课文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困境中前后两次撰写明史《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简单地介绍了谈迁的志向以及他为写成《国榷》付出的努力。
第二部分2-3自然段,具体写谈迁在遭受到原稿被偷的厄运后,重新奋斗最终写成《国榷》的事。
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充分地体现出了谈迁的信念就是打不垮的信念,为下文揭示有关信念的道理打下了一个强有力的伏笔。
最后一部分第4自然段,点明题旨,揭示信念的力量。
文章意在通过一个真实的事例向学生传递:信念能够让我们永远心怀希望,而打不垮的信念就能助我们成功。
教学设计思路: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思想熏陶。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图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引领学生反复品读词句,透过文本语言,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张扬阅读个性,升华情感的价值。
教学设计:教学要求: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生字词语,理解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运用数据来增强表达效果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和谐统一。
基于此,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作铺垫。
2、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具体的学法是品读感悟法,让学生自读,并进行交流讨论,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切入点和主线问题:依据本文的特点及学生的学情,将本文的教学重难点设为通过品读谈迁撰写《国榷》的过程,体会只要有厄运打不倒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主线问题是:①谈迁遭受了什么厄运?②厄运给谈迁带来了怎样的打击?③谈迁是如何面对厄运的?语言文字训练点: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拓展读写:好书推荐:《谈迁传》资料补充:练习题课前预习:1、自读课文,至少三遍以上,做到正确、流利。
2、自学生字词,找出读不准不会写的字,向老师同学请教,并在小组进行认读。
3、思考并笔答:“厄运”指什么?是谁遭到了厄运?他有着什么样的信念?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初读课文,能准确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叙述脉络,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引导质疑:1、板书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师: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提出哪些问题呢?生:质疑(1)“厄运”指什么?(2)是谁遭到了厄运?(3)他有着什么样的厄运?2、师:同学们提出的几个问题,课文已经给我们做了回答。
现在,我们就带着这几个问题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自学生字。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仔细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划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自学不懂的词,再和同学讨论交流。
学生自读,自学生字,划出生字词,讨论交流不懂的词。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字音教学:着重读准“浙、抄、撰”等翘舌音。
“坎、诞、寝、”都是前鼻音,“撰、迁”是三拼音。
2、理解生词:“博览群书、家徒四壁、一袭破衫、奋笔疾书”等词。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课文层次1、轻声读全文,边读课文,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指导分段(1)默读全文,思考各自然段讲了什么,讨论交流。
(2)把有联系的段落分为一段,把单独讲一个意思的段落分为一段。
①第一段:(1节)写家境贫寒的谈迁编成了500多万字的《国榷》。
②第二段:(2、3节)写书稿被人偷盗后,年老体弱的谈迁重新编写《国榷》。
③第三段:(4节)写由谈迁的故事而发出的感慨。
也是全文的总结。
读后评议。
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在你认为重要的地方或是存在疑问的地方留下记号。
2、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精读课文片断,进一步一会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就会充满希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文中数据使用的作用。
3、感悟读书方法,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4、推荐学生阅读《谈迁传》,全面了解谈迁坎坷、精彩的人生,从中吸取更多的营养。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先来回顾一下这篇课文中的几个四字词语:(大屏幕:家境贫寒博览群书鸿篇巨制化为乌有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四处寻访广泛搜集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年老体弱奋笔疾书)1.指名读。
2.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同学们,仔细看这些词语,这是由课文中的四字词语组成的三组词串,读得时候得读出味道来;读得有味道,才能让人感受到其中的意思。
(师范读)3.齐读。
4.我们知道它们都是写谈迁的,你能用上其中的词语来说说谈迁吗?生交流。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相机板书:谈迁重写《国榷》)过渡:同学们对谈迁已有了初步认识,这节课我们要一块儿走近史学家谈迁,看看他是怎样战胜厄运,又是如何在逆境中站起来的。
【预设】出示课文中关键性的四字词语,一方面让学生加强积累运用词语的意识,另一方面也让学生通过运用词语介绍谈迁达到回顾课文主要内容的目的。
二、品读第一自然段,感悟《国榷》“初写”之不易。
1.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谈迁自幼心中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引读)——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大屏幕显示)2.为了实现这个愿望,谈迁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一小节,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好好体会一下。
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国榷》编写的不易?3.学生自读品味。
4.交流。
出示:“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阅读点拨:数字往往是枯燥的,但从这个句子中的数字词语你读出了什么别样的意味?你眼前仿佛浮现出了什么情景?(可以针对某一个数字,也可以整体说)生交流汇报。
师随机指导感情朗读。
小结:编书难啊,编史书更难啊!但是,谈迁克服了千难万难,终于(引读)——“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预设】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数据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从字里行间感受谈迁初次编写《国榷》之不易,为后文理解“厄运”及谈迁在厄运中不屈不挠的品质做好铺垫。
三、品读第2自然段,体会《国榷》被盗后谈迁的悲痛及不屈不挠的精神。
过渡: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这部浸满谈迁20多年心血的鸿篇巨制却被一个小偷偷走了,珍贵的书稿下落不明。
(出示: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1.同学们轻声读这段话,用心体会这位50多岁的老人此时此刻的心情。
(生感情朗读体会)2.读这段话,你心里是什么滋味?有何感受?3.如果让你形容此时谈迁的心情,你会用哪个词语?4.指导朗读。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再读这段话,读出谈迁的悲痛欲绝,读出谈迁的肝肠寸断。
过渡:当生活风平浪静的时候,人们往往看不到真的英雄;当生活遇到狂风暴雨的时候,真的英雄就能显现出男儿的本色。
同学们,50多岁的谈迁在珍贵书稿被盗之后垮下去了吗?谈迁在寝食难安,以泪洗面的日子中消沉了吗?①指名读相关语句。
②从他的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③同学们,是什么让谈迁再次回到书桌旁,从头撰写这部史书?为了这个信念他已经奋斗了20多年,经历20多年风雨洗礼的信念是不可能轻易放弃的,所以他又一次站了起来。
我们一起读(引读)——很多人认为……【预设】谈迁丢失的不是一部普通的书稿,而是一部浸透了自己20多年心血和汗水的书稿。
所以,这不是一般的坎坷和灾难,正是课题中所谈到的“厄运”。
此环节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感知“厄运”,感知这“厄运”给谈迁带来的巨大打击。
感知越深,越能理解谈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之不易。
四、品读第3自然段,体会谈迁重写《国榷》的艰难和持之以恒的意志。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从头再来,这是一句简单的话,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呢!没有百折不回的信念,20多年的心血,400多万字的巨著,何以从头再来?同学们让我们把心沉下去,默读第三自然段,想象谈迁与厄运抗争的画面,把你最感动的句子划下来,可以在旁边简单地写写你的阅读感受。
1.生自由品读第3自然段2.生交流读书感受。
①句子:“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A.“一袭破衫”可以看出他日子过的极为艰苦。
“终日奔波”。
说明他一天到晚在外奔跑,非常累。
B.读了这句话,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C.指导朗读。
②句子:“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A.“疾”字什么意思,理解词语意思。
B.他为什么要如此快速地书写?他要和什么抗争?C.指导朗读。
③句子:“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野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
”(“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可以看出《国榷》记载明史的完备性。
“亲自考察”:可以看出谈迁严谨认真的态度,保证了史料的准确性。
)A.视频链接。
【预设】对教材进行相关扩充,通过视频链接,使学生形象的感受谈迁在寻访、考证史迹的不易。
也是为下面的小练笔创设了一个特定的情境。
B.阅读链接:据史料记载,在谈迁重写《国榷》的9年时间里,他先后寻访了173人次。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在这个过程中谈迁还会遇到哪些困难?C.这里有四个场景,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个,静心凝思,想象谈迁的遭遇,等会儿老师请你来描述你所看到的画面。
(大屏幕显示:a.也许,那是一个黄沙飞舞的早晨,谈迁。
b.也许,那是一个烈日当空的中午,谈迁。
c.也许,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谈迁。
d.也许,那一天谈千劳累过度病倒了,他还在。
)【预设】读写结合,此处的小练笔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升华,又是学生对文本的丰富和二度创作,是“把书读厚”的方法之一。
3.过渡: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之后见彩虹。
(引读)——“又经过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字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详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