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歌教学盛开理性之花
让诗歌的教学“美”起来
让诗歌的教学“美”起来
诗歌是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其独特的语言韵律和丰富的想象力常常能够激发学生的
审美感受和思考能力。
然而,许多学生往往会觉得诗歌难以理解,甚至有些沉闷枯燥。
这
一点突显了诗歌教学需要让学生感受到其美感和艺术价值的重要性。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诗歌的共鸣点。
诗歌往往来源于生活,在它的
句子和形式上也会反映出生活的影响。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发现身边
的小事情变成诗歌的灵感,引发学生对诗歌创意灵感的感受。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诗歌的语言特征,教授学生如何欣赏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感和
情感。
在讲解时,可以重点解读诗歌的语言、韵律、押韵和修辞手法等,甚至可以示范诵读,让学生跟读或背诵,让学生体验诗歌的节奏与美妙。
第三,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利用多媒体、图片、音乐等方式呈现诗歌的欣赏、分析过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共鸣。
最后,教师应该将诗歌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通过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
识去创作诗歌,激发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情感和想象力创作诗歌,会更加深刻地体发诗歌的语言特征和审美价值。
在诗歌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感和艺术价值是重要的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从
生活中寻找共鸣点,注重诗歌的语言特征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激励学生诗歌创作,都是提高诗歌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为诗歌教学创造一个美艺术境界论文
为诗歌教学创造一个美的艺术境界诗歌是含蓄的,是跳跃的,需要读者绽放美丽的想象之花。
雨果就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
但是,部分高中的学生似乎已经丧失了想象的能力,课堂的毫无波澜,是没有艺术境界的教学是枯燥无味的,是苍白无力的,无论是描述、抒情还是说理,都需要艺术境界,才能为课堂教学创造出无穷的生命力,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施展浑身解数,解放思维,为诗歌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一个艺术的境界呢?一、形象描绘法即用美的语言,扩充课本中所描述的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情感轨迹。
教学中,如果流于平铺直叙、枯燥无味的叙述,难于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缺乏鼓动性和艺术效果。
对诗歌中描述的画面要进行拓展思维,进行再造性想象,使无声的铅字变为栩栩如生的景观,无形的画面变为活灵活现的人物、亭台楼榭、奇山怪石。
栩栩如生的景观,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枯燥的知识为形象的景观,使自己身临其境,更深的体味作者的感情轨迹。
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用简洁文字把文中描述的湘江秋景进行扩展,以此更好的体会此情此景中的人物的心境:你看,远处崇山万岭,枫林如染,像熊熊燃烧的烈火;近看,漫江碧透,千帆竞发,像战场上无数奋进的勇士;抬望眼,雄鹰展翅,矫健勇猛,翱翔长空;低眉处,游鱼戏水,自由轻快,生机盎然。
把文字变为场景,赋以丰富的内容,勾画出一幅”立体的、绚丽多姿的湘江秋景图”。
在此基础上,并加以想象四步骤指导,让学生闭上眼,体味,揣摩。
(四步骤:一、素描;二、着色;三、锤炼动词,使画面动起来;四、特写镜头描绘)二、联缀统一法即用联想把分散的画面联缀成一个完整的美的意境。
把文章中一个一个的画面组合起来,传达一个完整的意象,以涵盖作者的整体构思。
在讲授徐志摩《再别康桥》的时侯,把徐志摩在文中叙述的一幅幅清幽淡雅的情境串连起来,浑然一体,抒发依依不舍之情:晚霞中,婀娜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如风中翩翩起舞的新娘,我怎舍得啊!绿油油的,是水草,亲切的致意,我怎舍得啊!清澈的潭水啊,像七彩的虹,又像我心中的梦,我怎舍得啊!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深处漫溯,载得满船星辉,我情不自禁想歌唱:我怎舍得啊!但是,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我,只好在康河中涅磐,潇洒地,悄悄离去……不带走一片云彩。
巧设问题,让诗词课堂开满智慧之花
巧设问题,让诗词课堂开满智慧之花发表时间:2011-03-17T09:08:33.733Z 来源:《中国校园导刊》2011年第1期供稿作者:张爱华[导读] 诗词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情感熏陶,使学生的感情逐渐得到升华,在教学过程中这种情感目标的达成是内在的【摘要】:针对目前中职学生诗词教学的现状,笔者提出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心理特征找准问点,选准时机,巧设问题。
并从四个方面逐一论述了问题情境在诗词教学中的创设。
即问题的提出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要能顺利达到移情,问题的提出要注意系统性及整合性等。
【关键词】:亲身体验发展过程兴趣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这些家喻户晓的名言都展示了“思”与“问”在学习中的作用。
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
”在诗词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
但综观中职诗词教学,往往会出现教师问题问了半天,下面却没有回应,学生或一头雾水或注意力根本没在教师这。
原因主要是教师设置的问题学生理解不了或问题本身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
那么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到底应该注意哪些才能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呢?笔者认为设疑要因学习对象而异,因教材而异。
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心理特征找准问点,选准时机。
一、问题的提出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促成学习活动获取高效率的前提和保证。
中职学生对学习内在动机不足,只有让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才能唤起他们参与学习的意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才会是轻松、愉悦、积极的。
例如在教授《念奴娇 赤壁怀古》时,词中描写的人物周瑜,学生们比较熟悉。
于是,我在讲下阕前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家都看过《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吧?在你们印象中,周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你喜欢他吗?于是调动了他们已有的知识积累,并积极回答起来。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释放诗歌之美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释放诗歌之美诗歌是语文课堂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美的载体,是灵魂的抒发,更是学生思想情感的寄托。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释放诗歌之美,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培养他们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释放诗歌之美,让学生在浸润诗意的氛围中领略诗歌的魅力。
为了释放诗歌之美,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诗歌材料。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审美水平有限,所以在选择诗歌材料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
可以选择一些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儿童诗歌作为教学材料,如《咏鹅》、《小狗》等。
这样的诗歌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简单贴近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释放诗歌之美需要巧妙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朗读、演讲、赏析和朗诵等,来呈现诗歌的魅力。
通过朗读,可以展现诗歌的韵律美和音韵美,让学生在听觉上感受诗歌的美妙。
通过演讲和赏析,可以解读诗歌的意境和内涵,让学生在心灵上感悟诗歌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朗诵,可以让学生亲自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让他们在语言中体验诗歌的美妙。
释放诗歌之美需要注重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都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采用差异化教学的方式来进行指导和辅导。
对于一些思维灵活,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自主思考,自主表达,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展现个性化的诗歌表达。
对于一些理解能力较差,表达能力弱的学生,可以采用适当的引导和训练,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内涵,提升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释放诗歌之美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诗歌教学中,老师要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感受诗歌的美丽。
可以通过音乐、图片、小品等多种途径,来营造诗意的氛围,让学生在情感上沉浸于诗歌的美丽之中。
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诗歌欣赏和表达,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让诗歌教学成为一个轻松愉快的活动。
让古典诗歌绽放美丽的生命之花
让古典诗歌绽放美丽的生命之花——《诗经•蒹葭》一课教学案例与反思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语文组胡媛媛内容提要:本文以《诗经•蒹葭》一课的设计和教学为例,阐述了如何在挖掘古典诗歌的生命教育内涵的同时,兼顾古典诗歌的特点——音韵美、词句美、意境美等,寓生命教益于文学之“美”,让课堂在体现语文学科特征的同时,充分发掘文本中能体现生命之美的内涵,让学生能在文学美感的熏陶中自觉地接受生命教育,树立积极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古典诗歌生命教育美一、案例的背景与主题中国是个诗的国度,千百年来,人们都用诗来记录生活和对生活的思考。
马一浮先生说:诗其实就是人的生命“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
叶嘉莹教授评说,这是关于诗的最精彩的一句定义了。
确实,一部诗歌史,多少“生命”篇,中国古典诗歌表现的常常是在生命里遭遇到的事物引起心灵的感动,即所谓生命意识。
从孔子沉重的千古浩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到曹操的生命悲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再到诗仙李白也不禁感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血。
”……古典诗歌中富含了丰厚的生命教育内容。
在二期课改的背景下,应该如何在语文课堂内贯彻生命教育呢?就此,我想起在《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对语文课提出的一些教学建议中有一条是这样写的:“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掌握语言规范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认识水平……”①诚然,语文课不是政治课,语文课应该以情感人,应该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沐浴美的洗礼,通过自身的思考与探究来达成对主旨的理解,而不能是由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维。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追寻问题的解答,并在美的享受中体悟生命教育的内涵。
无独有偶,在《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就在语文课中如何融入生命教育提出了建议:“语文是生命教育的隐性学科,语文课要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调适,感悟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陶冶学生心灵,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点燃学生心灵之火——浅谈诗歌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做法
点燃学生心灵之火——浅谈诗歌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做法摘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利用课本中丰富的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家育。
就拿课本中的诗词来说,尽管一学年才二十首,但每首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那么,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教育学生才能如同琴师操琴一样,触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既有理智的增益,又有道德的熏陶,也有艺术的感染,形成一种美的感受,使学生的灵与感都能得到升华。
【关键词】诗歌;方法;思想教育Students lit the fire of the soul--Of poetry teaching the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li jianhong【Abstract】As a language teacher, we have a responsibility to use the material richtextbooks for students in education thinkers. Take the books of poetry, despite only 20 school year, but each song contains a variety of feelings and profound thought, can be utilized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of students. In that case, should be what kind of methods to educate students as to操琴as musician, touched the hearts of students so that students gain not only rational, moral and nurturing, but also the art of infection, the feeling of a United States so that students a sense of spirit and can be sublimated.【Key words】Poetry; Method; Ideological education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让诗意与理性和谐共舞
让诗意与理性和谐共舞作者:徐武军来源:《新课程·小学》2014年第08期摘要:低年级科普童话的教学,应基于科学童话的性质、教学价值和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考虑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及认知特点来确定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低年级;科普童话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教师》2011年第一期“辩课进校园”栏目以《低年级科普童话怎么教》为本月话题开展辩课,分别从“第一课时做什么?”“科普童话要创设怎样的情境?”“低年级可以细读文本吗?”三个辩题开展辩课。
纵观新课标人教版低年级小学语文教材,科普童话在课文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小壁虎借尾巴》《小蝌蚪找妈妈》《回声》等都是经典名篇。
选这个话题进行辩课无疑很具有价值,但细读辩课实录发现,有些遗憾,只有第二个辩题和“本月话题”直接相关,“低年级科普童话怎么教”没有得到具体地阐述。
低年级科普童话究竟该怎么教还是“水中月”“镜里花”。
笔者认为,要具体探究“低年级科普童话怎么教”,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科普童话的诗意(童话形式)与理性(科学内容)的和谐共舞。
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科学童话是什么?(教材特点)低年级语文学习(阅读)的目标是什么?(课程标准)科学童话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价值是什么?(教学内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及认知特点是什么?(学生特点)低年级科普童话怎么教?(教学策略)一、科普童话是什么科普童话又称知识童话、自然童话,是童话(广义的童话)的一个分支,它具备童话的各种特点。
它的基本特征是幻想和夸张,其中幻想是童话的根本特征,夸张是童话的重要特征。
其次,与一般童话相比,科普童话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它是以科学知识为内容的,所表现的主题也与自然科学有关。
因此说它是理性与诗意的完美结合。
另外,科普童话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一般较为单纯,它并不负有普及科学的任务,但它能培养读者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启迪少年儿童的智慧。
二、科学童话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价值是什么要探究科学童话对于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价值是什么,通过查阅教师教学用书,对照各篇科学童话的教学目标,我们从中就能有所发现。
让语文课堂绽放理性之光
学科·阅读面面观主持人:熊妹E-mail:280545335@让语文课堂绽放理性之光文︳龚新初思维发展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咀嚼文本,开启思维之窗;在阅读互动中,绽放思维之花;在比较阅读中,搭建思维之桥,使语文课堂绽放理性的光芒。
一、在文本咀嚼中开启思维之窗阅读应该从咀嚼文本开始。
教材里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每一篇课文都包含着编者的匠心。
如果我们能带领孩子们去细细咀嚼,孩子们会发现文章是那么有滋有味、有血有肉。
1.咀嚼课题用意,与文路同行。
从内容上说,文题有的概括内容,有的揭示线索,有的呈现主旨。
从手法上说,文题有的一语双关,有的巧设悬念;有的文采飞扬,有的平铺直述;有的引经据典,有的推陈出新。
这都值得我们好好咀嚼一番,在咀嚼中寻找文脉,在回味中升华主题,为学生开启阅读的思维之窗。
例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课题有两个信息,一个是故事发生在狼牙山,一个是五位壮士的故事。
课前咀嚼什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是“狼牙山五战士”而要用“五壮士”呢?在你的想象中“壮士”是什么样的人?课文又是怎样围绕一个“壮”字展开的呢?“壮志———壮行———壮语———壮举———壮烈”的文路一下就展现在眼前。
与文本的对话就在课题的咀嚼中开始。
等学习结束,再来咀嚼课题我们就会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只有具有这种充满爱国激情、勇敢无畏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狼牙山上的故事不由得让人想起战国时期荆轲的壮举。
这种理性的思维所触及的是学生的心灵,对“壮士”的理解也就更为透彻。
2.咀嚼关键词句,与文心共鸣。
文章的关键词往往是文章的“文眼”,关键句往往是“文心”。
文眼是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
诗歌教学中的理性激发
诗歌教学中的理性激发作者:吴歆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下)》 2018年第1期摘要:如何让高中生在真实的审美活动中感受诗歌的思想之美?本文试图从诗歌课堂教学的提问设计,从感性的想象共情,渐入理性的思考感悟,提升审美能力。
关键词:诗歌教学;吟咏诗韵;理性思维随着新一轮教改到来,“思辨”这个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眼中,成为高中语文教学要实现的“核心素养”。
传统文化中的诗歌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不应让高中生仅仅停留在音韵美和结构美的感知上,而应用“批判和发现”的思维,实现从诗韵到神韵的跨越,真正有深度、有广度地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
很多古诗词教学公开课,课堂上书声琅琅,充分体现了“吟咏诗韵”的设计思路。
但是,对“吟咏”的理解应该是分层次的,朗读仅是其中之一,思索玩味应是更高的提升。
如果每一次的朗读没有走向更深更广的思维,那么一切表演式的朗读都是“假朗读”。
一、背景意义1.高中生已具备理性认知的能力,以及对理性思维的强烈需求《高语新课标》明确地指出: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应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2.高中教材体现理性思维的论述类文本严重缺乏“现今的阅读教学有些畸形发展,过多地注重引导学生欣赏‘语言的魅力和文学的魅力’,而忽视了其质疑思辨能力的培养。
……其实,让大脑生成思想要远比生成诗意和浪漫重要。
”3.高中教学中理性层面的思考被选择性回避当下的语文课,缺乏“安静”的课堂,甚至于“安静”是“不成功”的标志。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
课堂展示“精彩纷呈”,而思考却流于表面,没有深度。
好比色彩艳丽的气球,轻飘飘的不着地。
二、教案比较以“全国第五届‘教育艺术杯’课堂教学大赛”高中组一等奖第一名的《燕歌行》为例,将其初稿和终稿比较,谈谈对于传统诗歌教学的一点看法:如何在吟咏诗韵中引导学生打开“批判和发现”的“天眼”,提升具有理性成分的审美能力。
用《花之歌》激发学生写意花卉的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 能够准确地朗读并理解《花之歌》中的花卉描写;
2. 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作文,完成对花卉的描写。
教学重难点:
1. 对《花之歌》中花卉描写的深度理解;
2. 学生对于花卉描写的写作技巧及运用。
教学准备:
1. 《花之歌》读本及相关花卉图片;
2. 手绘的花卉图鉴及相关植物知识书籍;
3. 相关花卉描写作品,如:李白《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教学过程:
1. 通过朗读《花之歌》的方式,使学生理解诗人对于花卉的深度描写,引导学生慢慢体会每一句话中所包含的花卉意象。
2. 调动学生的感官能力,使学生整体感知各种花卉的形状、颜色、香味等,从视觉、嗅觉等方面深度感受每一个花卉。
3. 让学生带着感性思维去描绘花卉的形态、色彩、氛围,从而逐渐转化为语言表达;
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作文中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更好地呈现出花卉的美丽与魅力。
教学方法:
1. 听、说、读、写为主要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花卉特点,激发写作灵感;
2. 指导式教学,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花卉描写。
教学手段:
1. 在线花卉图片与文本材料;
2. 室内花卉盆栽、手绘花卉图鉴等。
课后指导:
1. 引导学生山海经、三字经等经典文化材料的阅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花卉的描写和意义;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更丰富多彩的花卉文化世界。
让现代教学土壤绽放古诗词之花
让现代教学土壤绽放古诗词之花现代教学方法的改革已经推进了几十年,但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尤其是古诗词的学习和欣赏方面,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所以,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让现代教学土壤绽放古诗词之花,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近古代文化,感受古诗词之美。
应该调整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可以通过课堂上的讲解、分析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化背景,掌握古诗词的艺术特点。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活动和讨论,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解读和赏析,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古诗词之中,感受其中的情感和美感。
应该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环境和氛围。
学校可以开设一些古诗词的专题课程或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学习古诗词的机会。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古诗词的比赛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学校图书馆或教室里,可以摆放一些古诗词的书籍和文化展示,让学生随时都能接触到古诗词的世界。
还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帮助学生学习古诗词。
学校可以配备一些多媒体设备,用课件、动画、音频等形式来展示古诗词的内容和形象。
学生可以通过电子设备或互联网,获取到大量的古诗词资料和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欣赏。
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或在线论坛,开展古诗词的交流和分享,让学生之间相互鼓励和学习。
家庭教育也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重要环节。
家长应该激发孩子对于古代文化的兴趣,鼓励他们阅读和学习古诗词。
可以在家中摆放一些古诗词的书籍或字画,让孩子随时都能接触到古诗词。
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诵读古诗词,互相欣赏和分享。
通过家庭教育的力量,让古诗词的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而是贯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让现代教学土壤绽放古诗词之花,需要教师、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只有在多方合作的支持下,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让他们在古诗词的世界中感受到美的力量。
激发诗歌想象,碰撞思维火花
激发诗歌想象,碰撞思维火花作者:李洁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2年第43期【摘要】诗歌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灵感和想象呢?教师应努力创新诗歌教学形式,通过画面与文字的结合,通过情景的模仿,再加上知识的迁移,有效刺激学生灵感和想象,从而使得学生理解感悟诗歌,让学生从小学阶段开始喜欢诗歌、爱学诗歌。
【关键词】小学;诗歌教学;入情入境;知识迁移诗歌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一直以来是教师需要钻研的重要版块。
传统的诗歌教学一般是字词解释的“满堂灌”,这种刻板的教学方式使得诗歌的教学困难重重,一来不利于学生理解赏析,二来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容易让学生产生“诗歌晦涩难懂”的偏见。
实际上,诗歌教学并不难,诗歌教学重在刺激学生的想象,“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诗。
诗重感情,诗重想象。
”一、图文结合,激发想象诗歌字数短少,但意蕴深远,如何在有限的文字里体会无限的韵味,需要发散学生思维。
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钻研诗歌内容,创新形式,碰击出思维的火花。
如,《渔歌子》这首词色彩绚丽,情景动人,富有强烈的画面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闭上眼睛进行想象,然后师生合作,学生描述,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来。
首先,学生脑海不难出现以下意象: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等,但是如何使画面生动起来,则需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出来。
而这就是理解赏析诗歌的过程。
如,对“白鹭”的描绘,有的学生会想象是零零散散几只白鹭在自由飞翔,有的学生则想象其是排成了“一”字型或“人”字形飞行。
接着,教师将学生的描述转化为可感知的画像,白鹭飞行的姿态一下子丰满起来,也增加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而在描绘“桃花流水”时,单纯地描绘桃花和流水显然会索然无味。
此刻,教师可稍作提示:“你闻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这时,学生思维容易迅速打开。
这幅画面可能会多了在树梢尖玩耍的小鸟,多了被风吹散的落叶与花瓣。
让现代诗歌教学诗意起来
让现代诗歌教学诗意起来现代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呈现出了独特的风貌和魅力。
尽管现代诗歌的创作和表达方式多样且丰富,但在教学上却常常显得枯燥乏味,学生们对于诗歌的兴趣也大打折扣。
如何让现代诗歌教学更具诗意成为了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项挑战。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三个方面探讨如何让现代诗歌教学诗意起来。
现代诗歌教学需要注重诗歌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现代诗歌不再局限于特定的诗体和题材,而是呈现出了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表现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选取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现代诗歌,以满足学生们的多样化需求。
还可以邀请一些当代诗人到校进行诗歌创作交流活动,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歌创作的魅力和更深层次的内涵。
诗歌的选取也要注意到其现实意义和时代特征,让学生们在品读现代诗歌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诗歌的美和情感的抒发,还能够体会到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人文精神。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对于现代诗歌教学的诗意起来是至关重要的。
以往的诗歌教学往往以注重学习固定的韵律格律和格律运用为主,这样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仅容易让学生感到乏味,而且限制了学生对于诗歌的表达和创作。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将诗歌与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进行跨界融合,让学生们在欣赏诗歌的还能够感受到不同艺术形式的魅力和吸引力。
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诗歌鉴赏会、诗歌朗诵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诗歌的创作和表达中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对于现代诗歌的理解与感悟。
教学环境的营造也对于现代诗歌教学的诗意起来起着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教学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也包括思想文化环境。
在物质环境方面,学校可以设置一些文学角落和艺术空间,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自由阅读诗集、观赏艺术作品,让诗歌与艺术贴近学生的生活,形成对诗歌的好奇和探求。
让诗歌的教学“美”起来
让诗歌的教学“美”起来诗歌是人类文化的宝藏之一,它以纯粹的语言和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许多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不高,甚至对其产生了抗拒和厌恶之情。
如何让诗歌的教学“美”起来,让学生重新燃起对诗歌的热情,成为了当今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们需要将诗歌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诗歌成为学生的“知己”。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是他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基础,在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去关注和体验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和情感体验,并将其与诗歌进行对照和对比。
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他们用诗歌的形式写一些简短的感想,将自己的情感和体验通过诗歌的方式表达出来。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感受到诗歌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对诗歌产生兴趣。
在诗歌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让学生真正欣赏和理解诗歌的艺术之美。
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是学生赏析诗歌的重要素质,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学生才能够真正领略到诗歌的魅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诗歌表现形式、意象和语言技巧的理解和欣赏,通过分析和解读名篇佳作,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他们对诗歌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我们还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让诗歌教学充满乐趣和互动。
通过诗朗诵、诗歌朗读比赛、创作诗歌等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学生从主体的角色去感受和体验诗歌,培养他们对诗歌的深入理解和热爱。
我们还可以使用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通过播放诗歌的音频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音韵之美和形象之美,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兴趣。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诗歌创作和传承,让他们亲身体验诗歌的创作过程和乐趣。
通过给学生提供写作机会和展示平台,鼓励他们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并组织诗歌朗诵会、诗歌分享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和交流心得。
我们还可以邀请一些著名的诗人或文学家来学校进行讲座和交流,鼓励学生深入了解诗歌创作的技巧和方法,激发他们对诗歌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梅花飘香,情景教学案例:让学生在感性理解中走向理性
梅花飘香,是一首饱含着诗意的诗歌,也是一种情景教学的方法,通过情景营造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感性理解中走向理性。
如何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呢?本文将探讨这个问题,并提供一个案例学习。
一、梅花飘香教学法概述梅花飘香教学法,是一种基于情景营造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到一个具有诗意的境地,让学生在情景中产生共鸣、感悟,并在课程内容中与之对应,达到深入理解的效果。
这种教学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情境营造:梅花飘香教学法不仅仅是在课程中加入一些情景描写,更重要的是通过情境营造的方式,为学生创造出一种有感染力、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
2、引导思考:梅花飘香教学法不仅仅是提供诗意的境地和美丽的景色,更重要的是通过情景营造的方式,引导学生产生联想、思考,从而深刻理解课程内容。
3、感性理解中走向理性:梅花飘香教学法通过情景营造、联想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从感性理解中走向理性,从而达到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与掌握。
二、梅花飘香教学法的优点梅花飘香教学法有以下优点:1、增强记忆效果:学生在情境中产生了共鸣、感悟,这种感性记忆更加深入人心,更加容易记忆。
2、提高兴趣:梅花飘香教学法通过情境营造,为学生创造一个感性、美好的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促进思维发展:梅花飘香教学法通过联想思考、情景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产生思考,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案例学习:梅花飘香中的诗意教育一、教学目标初中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走向诗意的过程。
掌握语文的基础技能和诗意的表达方法,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
本课通过梅花飘香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爱上冬天的梅花,感受梅花的美丽与神韵,通过赏析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语言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课前准备1、收集好课外资料,准备好有关冬天和梅花的图片、诗词等。
2、准备梅花飘香情景环境,如梅花壁画、梅花香体香薰、梅花树等。
3、设计好课程内容。
三、教学过程1、情境营造:将教室梅花壁画此时和梅花树、梅花香体香薰放置在教室中央,将教室营造成一个有梅花气息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尽快进入“梅妮的世界”。
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理性思维
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理性思维作者:高璞来源:《语文世界(中学版)》2024年第03期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
在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有理有据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启发学生进行逻辑思维,促进学生发展理性思维。
關键词:古诗文;阅读教学;激发思维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
因此,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理有据地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启发学生进行逻辑思维,促进学生发展理性思维[1]。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在阅读教学中,启发学生发现并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是提高理性思维能力的前提[2]。
《离骚》熔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于一炉,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成就,鲁迅赞之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这样的千古绝唱,理应让学生理解透彻。
然而,学生难以全面把握此诗。
对此,若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讨论,将有助于学生把握屈原精神的内核。
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教师可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让全班学生在学习小组内研读交流,筛选出值得研究的三个问题。
1.《离骚》的创作背景是屈原被疏远时,还是被流放后?2.《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是屈原的独创吗?3.在珍视生命的当下,为什么还要向怀石投江的屈原学习?这三个问题,分别从“创作背景”“文学意向”“屈原精神的时代意义”角度提出来的,有梯度与深度。
了解创作背景后,才能了解作者创作过程中的内在需要和心理驱力。
“香草美人”是屈原开创的一套完整的浪漫主义体系,寄托了屈原对崇高人格的追求,是我国文学长河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提出是否为屈原独创这一问题,关乎创作理论,表明学生有探求未知的意识,想“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第三个问题已跳出《离骚》文本,涉及生命追问、时代价值等诸多方面,具有古为今用的现实性与深刻性,值得深究。
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的教学策略
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的教学策略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丰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对于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然而,学生在诗歌的鉴赏上常常遇到困难。
本文将介绍几种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要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首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通过朗读和解读,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文学鉴赏活动,如诗歌分享会、诗歌朗诵比赛等,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诗歌的美丽和力量。
二、解读诗歌的意象与意境在学生学习诗歌鉴赏的过程中,教师应重点解读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意义。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从情感和想象两个层面去感悟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受力。
三、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节奏感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具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节奏感。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研究诗歌中的节奏、韵律和押韵等要素,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同时,可以使用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让学生通过身体的感受来领略诗歌的节奏感。
四、创造诗歌鉴赏的情境要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情境十分重要。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创作诗歌、演绎诗歌,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美感。
此外,可以组织诗歌比赛、诗歌展览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五、启发学生对诗歌的批判思维除了欣赏和欣赏,学生还应学会批判地思考和评价诗歌作品。
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到对诗歌的批判性思维中,帮助他们发现诗歌中的无意义之处、瑕疵之处,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通过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价诗歌的艺术价值,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六、拓展学生的诗歌鉴赏素材为了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教师应提供丰富的诗歌鉴赏素材。
可以选用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诗歌作品,让学生感受到文学发展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语文课堂:让诗意与理性同在
语文课堂:让诗意与理性同在作者:段现凤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3期摘要: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是教学各方思想碰撞和心灵启迪的过程。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选用准确而又生动的语言及合理的表达形式至关重要。
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应让知识情感化,让表达诗意化,让思维理性化。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情感;诗意;理性[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3-0-01在这样一个高度物化的时代,功利往往成为我们生活的唯一选项,而坚守精神的家园,呵护思想的森林则自然而然成了教育不可推卸的重任。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基于其工具和人文的双重特性,应是汇集知识的湖泊、交锋思想的平台,更应是升华灵魂的殿堂。
为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我努力尝试以知识为传媒,以情感为中介,以智慧为终极,让诗意与理性同在,让激情与智慧齐飞,来拓展语文教学的新境界。
具体来说,语文课堂教学应让知识情感化,让表达诗意化,让思维理性化。
一、知识的情感化知识的情感化,就是教师在解读课文时要融入自我真挚的感情,做到融情入理,以情动人。
比如在讲授《迢迢牵牛星》一诗时,我就这样反问学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世间还有如此的苍凉吗?那浅浅的天河,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情,只能无言地凝望和等待。
若是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个理由,总有个办法来消解。
但明明是天涯咫尺,却变成了咫尺天涯,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诗人们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化用泰戈尔诗)在牛郎织女眼中,那浅浅的天河,却要用两个人的一生来渡过,用一年的时光去期盼一天的相聚,用一生的执著去守候一刻的团圆。
不过,总有一种东西可以与时间抗衡。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当这份坚贞天长地久时,他们之间的距离又能有多远呢?”同学们陷入了沉思进而似有所悟,悟出了诗中的永恒,那就是纯洁的爱情。
诗歌理性之光的穿透
诗歌理性之光的穿透苗雨时一首诗的诞生,是从感觉进入感情,再进入理性,感情与印象融汇而成意象,感情与理性结合而成体验,体验借意象传达而完成诗的创作。
所以,诗主情,也重思想。
别林斯基说:“要诗句成为诗的,……只有感情也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思想,正是思想构成了一切诗的起初内容。
”他又说:“理性和情感是相反而又相成的两种力量,一个没有另外一个,就会变成僵死而毫无价值。
”情感和理性统一于诗人生命主体之中,没有情感内容的思想和没有思想内容的情感,都是不可想象的。
但是,思想——理性对于诗却有着特殊的重要性。
且不说海德格尔的“思就是诗”,即从诗歌创作来说,它也是决定性的东西。
正象马雅可夫斯基所说:“诗歌是从一种倾向性的存在而开始的”。
也如李元洛所说:“诗的思想美,是诗的灵魂。
”由此可见,诗中的理性是诗的生命。
在创作中,只有当思想渗入情感,诗才有质感,艺术才能深刻,因此,诗中的理性是一种撼动人心的力量,一种照澈人们心智的光芒。
一个诗人需要一切的哲学,但它在诗歌中的传达却应该是艺术的。
除了通常的表达外,这里介绍几种独特的传达方式:“名理前的视境”。
“名”,是给事物以名称;“理”,是揭示事物的关系和意义。
“名理前的视境”,就是只演出物象,而不加以名和理的判断。
也就是只呈现“如此”,而不说明“是什么”和“为什么”。
诗人把自己的经验世界置于读者的视觉之前,不加可否,而让事物的意义从形象本身中自然地伸人情感和理性领域,从而达到一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境界。
例如,叶维廉的《醒之边缘》:打开一扇门其他的门都消失了长廊里蝙蝠依然飞翔……打开一扇门其他的门都重现了诗中的议论。
这是诗中的理性直接的表达方式,以此种表达方式容易是非诗的,比如宋代诗人“以议论为诗”,只抽象地讲道理,就是如此,因此,诗中的议论要成为“艺术的”,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议论本身形象化,或是合乎形象的逻辑;二是“议论须带情韵以行”,饱和着浓烈的感情。
也就是要注意寓理于形,理伴形生,寓理于情,理以导情。
理性教学,让语文满树繁花
理性教学,让语文“满树繁花”不知从何时起,“生活是大语文”这句话给了大家一个暗示:理性的语文教学要承担起“拯救性灵”“传道受业解惑”的重担,仿佛人生的一切难题都可以交给“语文大师”去拯救。
基于这样的认知,语文课就多了一道紧箍咒,它不再满足于对教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常常要跳出来折腾一些庞大的文艺理论。
就好像《百家讲坛》之类的演讲模式,被不适宜地套在课堂教学中一样。
演讲与教学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硬性地把语文学科拉到文艺研究的高度,也难怪许多人一听到语文课头就大了。
何不就让语文去完成它作为学科该有的既定动作,而不是被神化。
笔者以为,语文就是体察文章蕴涵的思想情感,学会遣词造句表达自己的真性情。
它应当是一门有着单纯属性的学科科目,如同数学、化学、生物等科目一样。
当然语文的教学,不是感性的随性而为,它应该有理性的视角精心贯彻预设的课时目标,达到表达能力的提升和强化。
理性教学,首先要懂得取舍。
在梳理课本进行复习的时候,我发现每一篇课文都堪称精致,总想来来回回反复咀嚼,文章的魅力大概就在此吧,总能让你于细琢细磨中,触碰到石中含玉般奇景。
然而再完美的文本,一旦被选作教材作为单篇作品,其承担的教学任务就会相对的有限,在具体授课时,就面临被取舍的命运。
千头万绪,每每踌躇半天终究不前,问题依然不知其解,其弊端就在于不懂取舍,误工费力。
这就如同医学院学生学习人体构造,今天学习任务是研究手的构造,那么,脸蛋再漂亮,也不是关注的重点。
倘若因为脸蛋太漂亮,便转而研究脸,那么手的研究始终未能进行。
这样的教学,自然就形成了知识的欠缺。
明确的学习目标,单一的教学任务,往往会使学习者清楚提升自身能力的努力方向,从而明白“有了裁剪,枝叶才能有更加繁茂”这一道理。
为了达到写作效果,我并非每次都让学生写一整篇。
而是考虑让他们写作片段,只要到达一定的写作目的,提高写作认识,一段便可。
例如一次《作文素材的精彩运用》教学课上高二(16)班陈照玉同学给了大家一个精彩的示范:朱敏才、孙丽娜——守望中国乡村教育的老人走过半个地球,阅览无数人生风景,最后的最后,他们驻足在小山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诗歌教学盛开理性之花——用“演绎法”进行高一诗歌教学的尝试永康一中王小青一、用“演绎法”进行高一诗歌教学的缘由高一新生入学后,做了一次摸底测试,仔细批改后,发现最差的一题是默写题,功利性教学所造成的学生知识面的狭窄可见一斑;其次就是诗歌鉴赏题。
审视学生答案,问题五花八门,不是毫无章法,就是乱戴帽子,人为拔高,要么断章取义,甚至与诗作毫不相干。
询问原因,答案并没有意外:一是诗歌干脆就读不懂;二是不知从何入手赏读诗歌,三是即使有些感觉,也无法把心中所读的感觉表达出来。
这样的答案与我上一学年高三教下来的忧虑是一样的,姑且不说高一学生,就是大部分的高三学生在诗歌复习时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如果从小学的“床前明月光”开始学诗,到高三经历了十几年的诗歌学习,还是不会欣赏诗歌,那么,这样的诗歌教学是否存在一定的问题呢?这样的问题是应该放在高一,还是高二甚至是高三解决,又该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才能解决上述问题?这些思索困扰了我多日。
语文的学习,当然也包括其他一些语言的学习,大多是从感性到理性的一个过程,譬如小孩子学说话,基本不用教,只要给他一个环境,让他接触到大量的语言,到学龄前,大多数的话都能表达自如了。
根据语言学习的这一特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大都遵循这样一种逻辑思维,即用“归纳法”进行教学,通过大量的具体的感性的语言现象来得出一般的语言规律。
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学应遵循的一般规律。
然而,诗歌的教学能否反其道而行呢?即采取逆向的思维方式,尝试采用“演绎法”进行教学,先给学生以理性的方法论的指导,构建诗歌阅读的整个框架,再引领学生进行感性的品味,然后再回归理性,逐步让学生明白何谓诗歌,诗歌鉴赏从何入手。
这样,到了高三,我们就可以占据主动,况且,一种阅读方式学会了,也可以受益终身。
整个暑假我都在思索这个问题,基于以下几个原因,我准备做出一定的尝试。
其一,从学生角度而言,诗歌教学已经有了小学和初中的铺垫,同学的脑海中已经存放了一定量的诗歌,有了对诗歌一些感性认识的铺垫,学生应该能够接受由浅到深的方法论的指导。
其二,从诗歌这一体裁本身而言,诗歌作为“语言的钻石”,浑然天成,读起来常让人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鉴赏起来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让人有老虎吃天,无从下手的困惑,所以对诗歌鉴赏进行一定的方法论的指导大有必要。
其三,从苏教版的编排来看,我统计了一下,包括所有类别诗作,五册必修教材只有23首,编排如下: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必修五新体诗沁园春长沙相信未来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发现北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别离旧体诗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离骚蜀道难登高琵琶行锦瑟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外国诗歌祖国土致西伯利亚囚徒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旧日的时光箭与歌(以上划横线的为讲读课,其他为自读课)从以上编排我们可以看出,整个高中的诗歌讲读课文只有11篇,自读诗作有12首。
想通过11首诗作的讲读来理解诗歌鉴赏的真谛,没有一点理性的思索,方法的引导,显然是很困难的。
同时,由于苏教版的编排方式,诗歌教学散落在每一册中,前后学习间隔比较长,很难形成对诗歌这一体裁的理性认识,所以诗歌教学就需要一个提纲挈领式的东西来连接整个教学。
高中三年的诗歌学习并不多,从高一开始建立一个对诗歌认识的整体框架,以理性的方法的指导带动诗歌的品读也是必要的。
其四,从高考这个现实角度来说,到高三再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就少去了学生消化吸收的过程,用匆忙学来的未经充分内化的方法去应对高考,显然,要做出规范全面的答案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二、用“演绎法”进行高一诗歌教学的具体操作为此,我和高一语文备课组的其他五位组员进行了讨论,对上课进度进行了些微调整,把必修一的《沁园春·长沙》、《相信未来》、《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和必修二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放在一起上,形成高中阶段诗歌学习的第一个小专题。
这样,利于诗歌教学的系统化,反复学习可以强化学生对诗歌鉴赏基本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同时,每次考试时的诗歌鉴赏题也可以成为重温诗歌学习方法一个途径。
然而,这样也会破坏苏教版原来的编排体系,我们将在其他课文的教学中加以弥补。
在教学方法上我准备采用“演绎法”构建整个诗歌教学,以理性指导,感性体验为主的方法组织教学。
作为高中阶段的第一个诗歌教学专题,我将分四个层次进行如下设计。
第一层次,用三节课左右的时间,高屋建瓴的构筑整个诗歌学习的框架。
利用学生已学的诗歌知识,着力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诗歌鉴赏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什么?2、诗歌到底学些什么?针对第一个问题,我设计了一个小活动“诗歌很美好”,运用已学诗歌,通过探究诗歌的美好之处来让学生感性的认识到诗歌到底美在哪里。
最后站在理性的角度明确,诗歌之美,其一美在诗歌中所蕴含的的情感、理趣、志向;其二美在诗歌为传递出自己某种独特的情感、理趣、志向而选用的一些载体,如别致的景、物、人、事。
在这一过程中,我将学生对诗歌的关键要素“意象”和“意境”理解作为一个重点进行教学。
其三美在诗歌所体现的奇特的想象,新颖的构思和巧妙的手法上。
由此,学生懵懂的认识到诗歌鉴赏大致是这么些要素,然要想运用于实践还是操之过早的。
针对第二个问题,我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去关注。
第一是赏标题、猜诗作。
在教学中通过分析已学诗歌的标题来学会赏析其他诗作的标题,最后明确我们大致可以从标题中看出一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内容、对象、情感、缘由以及诗歌的类别及写作的手法。
第二是明诗人、知时事。
引导学生去多了解诗人和其所处的年代,通过《向青春举杯》中三首诗不同的作者和背景,故而诗作在各方面大不相同的例子,学生深刻的体会到作者和时代打在诗歌上的烙印。
第三是品正文、用己心。
正文的品读将通过具体的诗作来体现。
在本专题中,由于通过意象来传情明志的诗歌较多,我们将重点介绍两种诗歌鉴赏手法,即“拆象组境”和“知人论世”。
至此,学生大致理解诗歌由哪些要素构成,可以从那些方面入手欣赏,不再是老虎吃天,无从下手。
诗歌鉴赏的框架大致完成。
不过,此时的学生还是无法将这些方法和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诗歌鉴赏的。
所以,教学的第二层次就是通过本专题这几首诗歌的教学和自学,让学生将所学方法运用于实践,形成自觉运用以上方法分析诗作的习惯。
第二层次,根据以上的理论指导,按三个步骤来安排具体诗歌教学,务必让学生形成诗歌鉴赏的大致思想流程,通过不断的反复,以期达到诗歌鉴赏的自觉与自由。
这个过程将通过相关简案的形式来呈现。
大致用八个课时进行教学。
《沁园春·长沙》、《相信未来》、《念奴娇·赤壁怀古》三首作品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以写景抒情为主,两首词均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对于此类词作,我准备采用相对固定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以期通过八个课时的教学,让学生基本明了写景抒情类诗词作品的赏读方法。
基本教学流程如下:(一)课前准备字音字形朗读作者了解初原感受(二)新授1、赏标题、猜诗作2、品正文、用己心明确思路对上阕进行“拆象组境”的分析(具体见下面的教案)品诗句3、明诗人、知时事、探情志对下阕进行分析,结合诗人和时事,探究词作的情志(以上三个步骤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进行顺序上的相应调整)4、作小结情志和写景如何结合“拆象组境”和“知人论世”方法的归结(三)作业用“拆象组境”和“知人论世”的方法来赏读具体诗词。
以下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案: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教学目标:1、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按照读诗的三个步骤,运用“拆象组境”和“知人论世”的手法来学习本词,逐渐掌握相应的诗歌鉴赏手法。
3、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教学重点:“拆象组境”和“知人论世”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教学方法:方法指导学生讨论教学计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1、文学常识,字音字形的落实2、谈初原感受3、读课文,听录音,再读课文,读法指导(二)新授1、赏标题、猜诗作学生讨论明确:词牌名看出词风,赤壁为地点,怀古为咏史诗,猜测可能写赤壁的哪些人物2、品正文、用己心(1)明思路,理脉络上阕,写景,写赤壁之景下阕,写人叙事抒情(2)重点上阕的写景,用“拆象组境”的方法加以学习拆象(选用了什么意象):大江浊浪乱石惊涛千堆雪选用意象的特征:壮阔雄伟豪放派词风组境(意象是如何组合一起的):分析字词和手法:乱、惊、千堆(形容词);淘、穿、拍、卷(动词)俯仰结合、比喻、夸张画面(上阕展现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诗歌借助什么样的(或哪些)意象,运用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么样的(一般由两组双音节词组成的四字词概括)画面。
(3)品诗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古人评价很高,说它不同凡响。
说说你的认识。
明确:此句选用了“大江”、“浪”等意象,用一个“淘”字将景与历史人物结合,不仅写出了长江奔腾的气势,而且将写景和写人融合为一,形象的写出了历史的流逝,抒发了诗人对“千古风流人物”的怀念。
“乱石穿空,惊涛怕岸,卷起千堆雪”选用了那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明确:此句选用了“乱石”、“惊涛”、“千堆雪”等意象,采用比喻、夸张的手法,用惊天地,泣鬼神之墨,极尽描摹之能事,写出了一幅雄奇壮美,古老险峻,澎湃阔大的赤壁大江雪浪图。
(三)作业用“拆象组境”的方法赏析下面这首诗作: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第二课时(一)检查背诵(二)赏读下阕3、明诗人、知时事、探情志(1)核心问题:以《三国演义》主题曲导入,三国英雄辈出,为何独选周瑜(2)苏轼眼中的周瑜是怎样的?小乔初嫁了——年轻有为风流倜傥美女衬英雄雄姿英发——才情出众卓越不凡羽扇纶巾——从容娴雅风度翩翩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指挥若定战功卓著风流人物:俠胆柔肠、文韬武略、刚柔相济、文武双全的杰出人物(探讨:何以写“小乔初嫁”,何以写“羽扇纶巾”)(3)苏轼不但选了周瑜,而且还将之塑造成了“风流人物”的形象,为何?《孟子》: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知人论世:苏轼一生沉浮: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苏轼21岁中进士。
苏轼一生处于北宋新法与旧党之间的斗争、倾轧激烈时期。
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先后被贬官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
后谏官弹劾他在诗文中有诽谤朝廷之语,被捕下狱,出狱调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元佑年间,旧党执政,苏轼曾内调任翰林学士等职,又因与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发生一些政见分歧,再次贬谪杭州。
后来新党重新上台,苏轼受到更大打击,远调惠州(贵州省惠阳县)、琼州(今海南岛),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在遇赦北还途中死于常州(今江苏省武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