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

合集下载

草船借箭故事解说

草船借箭故事解说
成语故事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
草船借箭
周瑜找到鲁肃,叫他 去探听诸葛亮是否知 道自己用了这条妙计。
草船借箭
鲁肃发现诸葛亮早就知道周瑜的 计谋,惊讶得张口结舌。 诸葛亮嘱咐鲁肃:“不要告诉周瑜 我知道这件事。”
不要告诉周瑜
草船借箭
鲁肃还是如实向周瑜汇报了。 周瑜认为诸葛亮料事如神, 留着是个祸害,决定找个借 口杀了他。
他已知晓
草船借箭
第二天,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 之内造出十万支箭。 诸葛亮却说只要三天,并当众 立下军令状。
只需三天
草船借箭
他这次难 逃一死
诸葛亮走后,周瑜吩咐工匠故 意做慢些,物件也不给备齐。 他心想:哈哈,诸葛亮这次死定了。
草船借箭
诸葛亮找到鲁肃,向他借了二十 条船,船两边扎满草靶子,还叮 嘱此事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
草船借箭
鲁肃回去见到周瑜,果然没提借 船的事,只说诸葛亮做箭不用竹 子、翎毛等材料,而是另有办法。 周瑜听了感到很奇怪。
?????
草船借箭
鲁肃按照诸葛亮的要求,偷偷地准备了快船。 哪知两天过去了,诸葛亮却没有任何动静。
草船借箭
第三天四更时,诸葛亮突然邀请鲁肃 上船,说:“请你和我一起去取箭。”
请你和我一 起去取箭。
草船借箭
这天夜里,雾很大,看不见对岸。五更 时,船已靠近曹操水寨。 诸葛亮命人将二十条船用铁链拴在 一起,一字排开。 随后,诸葛亮又命军士一齐擂鼓呐喊。 鲁肃担心曹军冲杀过来,诸葛亮却举起 酒杯,让他放心喝酒。
草船借箭
曹操听到擂鼓呐喊声,又见江中雾大,怕中埋 伏,不敢派兵出击,只好急忙调来一万多名弓 箭手,一齐向江中放箭,不让敌船靠近。一时 间,密密麻麻的箭射向小船。

草船借箭意思

草船借箭意思

草船借箭意思
草船借箭,可谓一句经典的中国谚语,意思是指当只剩草船可以使用时,它们依然只有一种方法可以立即解决某个问题——借用别处的箭,而不是自己去制作。

“草船借箭”这句话几乎诠释了华夏文化在巧妙思考和节约设计中的无穷智慧。

正是这种远见,它在无可比拟的智慧和谦恭中弥漫开来。

它代表着思考和变革的象征,而这也正是古代中国伟大文明所坚持的,今天仍然是对当今国家理政机制的典型体现。

草船借箭,世人借以思索,借以思考,借以长远地考虑问题。

它的含义不应该只是政治上的意义,而应该推广到日常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的运转中去。

节约资源,减少浪费,促进节约,是这句谚语的精华所在。

正是这种能量,使别的国家的思维方式发生改变。

它鼓励着运用谦卑和智慧,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将脑力转变为丰硕的结果,从而使改善各种事务变得容易。

被称为中国“五大谚语”之一,“草船借箭”在当今社会依然很有启发意义,表达
为足够智慧知道如何做出切实有效的选择的含义。

它提醒我们利用自身资源,利用外部资源,保持谦逊,实现全面发展。

草船借箭的歇后语

草船借箭的歇后语

草船借箭的歇后语
1、草船借箭——机智孔明
2、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3、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4、草船借箭——有误(雾)
5、诸葛亮草船借箭——神机妙算
6、草船借箭——曹操多疑
7、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1、捏根鸡毛当令箭——小题大做
2、箭竹棍当梁柱——自不量力;不自量
3、石壁上打纸箭——凿了;逐了
4、刀里夹箭——给你个冷不防
5、捡根鸡毛当令箭——谁听你的
6、单箭射双雕——上举两得
7、鸡毛当令箭——轻事重报;大惊小怪;假传将令;小题大做;像煞有介事
8、坐着火箭登天——直线上升
9、射箭没靶子——无的放矢
10、股底下坐火箭——蹿儿啦
11、麦柴当令箭——小题大做
12、树阴里拉弓——暗箭伤人
13、床底下支张弓——暗箭伤人
14、开弓的箭——永不回头;决不回头
15、树荫里拉弓——暗箭伤人
16、猴子坐火箭——远走高飞
17、箭头离了弦——勇往直前
18、箭猪钻刺篱笆——刺对刺
19、孔明借箭的天气——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小学课文草船借箭原文

小学课文草船借箭原文

小学课文草船借箭原文《草船借箭》是三国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

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下面为大家带来小学课文草船借箭原文,快来看看吧。

《草船借箭》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

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

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

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成语】:草船借箭【拼音】:[cǎo chuǎn jiè jiàn]【解释】: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举例造句】:他很佩服诸葛亮的草船借箭的计谋。

【成语典故】:“草船借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个成语《三国演义》,用奇谋孔明借箭。

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

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字孔明)的才干。

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

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

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

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慢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边。

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

”鲁肃答应了,并按诸葛亮的要求把东西准备齐全。

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

鲁肃很纳闷。

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

那天江上大雾迷漫,对面都看不见人。

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儿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

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把子上。

过了一会,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

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令船赶紧往回开。

这时船的两边草把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总共超过了十万支。

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

草船借箭的歇后语

草船借箭的歇后语

草船借箭的歇后语导读:草船借箭的歇后语1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草船借箭——有借无还草船借箭——有误(雾)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诸葛亮草船借箭——神机妙算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诸葛亮草船借箭——多多益善诸葛亮草船借箭——不匹配诸葛亮草船借箭——实妄(十万)草船借箭的歇后语2草船借箭——满载而归鲁肃上了孔明的船——错了草船借箭——有误(雾)草船借箭——曹操多疑草船借箭——机智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诸葛亮草船借箭——神机妙算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故事背景周瑜提出让诸葛亮在十日之内赶制十万支箭的要求,诸葛亮却出人意外地说:“曹操大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

”他表示:“只须三天的时间,就可以办完复命。

”周瑜一听大喜,当即与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

在周瑜看来,诸葛亮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枝箭,因此,诸葛亮必死无疑。

诸葛亮告辞以后,周瑜就让鲁肃到诸葛亮处查看动静,打探虚实。

诸葛亮一见鲁肃就说:“三日之内如何能造出十万枝箭?还望子敬救我!”忠厚善良的鲁肃回答说:“你自取其祸,叫我如何救你?”诸葛亮说:“只望你借给我二十只船,每船配置三十名军士,船只全用青布为幔,各束草把千余个,分别竖在船的两舷。

这一切,我自有妙用,到第三日包管会有十万支箭。

但有一条,你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

如果他知道了,必定从中作梗,我的计划就很难实现了。

”鲁肃虽然答应了诸葛亮的请求,但并不明白诸葛亮的意思。

他见到周瑜后,不谈借船之事,只说诸葛亮并不准备造箭用的竹、翎毛、胶漆等物品。

周瑜听罢也大惑不解。

诸葛亮向鲁肃借得船只、兵卒以后,按计划准备停当。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夜里四更时分,他才秘密地将鲁肃请到船上,并告诉鲁肃要去取箭。

鲁肃不解地问:“到何处去取?”诸葛亮回答道:“子敬不用问,前去便知。

”鲁肃被弄得莫名其妙,只得陪伴着诸葛亮去看个究竟。

部编版小学语文《草船借箭》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草船借箭》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草船借箭》课文原文及赏析
《草船借箭》课文原文:
三国时期,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设下陷阱让他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

诸葛亮明知这是周瑜的计策,却淡定自若地答应下来。

他找来鲁肃,向他借了二十只船,并要求鲁肃保密。

每只船上都扎满了草人,然后诸葛亮算准了三天后的凌晨会有大雾,便命船只靠近曹军的水寨。

曹操看到江面上雾气弥漫,看不清对方的情况,怕有埋伏,便命令士兵射箭。

于是,曹军万箭齐发,都射在了草人身上。

等到天亮雾散,诸葛亮命船只返回,此时每只船上的草人都插满了箭矢,数量远远超过了十万支。

赏析: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篇章,展现了诸葛亮的智谋和胆识。

首先,课文通过描绘周瑜的嫉妒和诸葛亮的从容应对,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周瑜的狡猾和诸葛亮的机智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诸葛亮的高人之姿。

其次,诸葛亮的计策巧妙而大胆。

他利用天气条件,制造出敌人的误判,成功“借”到了箭矢。

这一策略不仅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也体现了他的预见性和决断力。

再者,课文中的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悬念和惊喜。

从周瑜的设局,到诸葛亮的应战,再到最后的成功,每一个环节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总的来说,《草船借箭》以其生动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示了中国古代战争智慧的魅力,同时也寓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面对困难和挑战,要有冷静的头脑和坚定的决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国故事草船借箭

三国故事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诸葛亮非常聪明,遇到事情总能想到好的办法解决,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瑜很嫉妒诸葛亮,就想找个机会为难他。

当时,周瑜的军队和曹操的军队分别驻扎在长江两岸,他们随时准备打仗。

周瑜就想到了一个办法。

一天,周瑜把诸葛亮叫去,说:我们要和曹操的军队打仗,请你负责在十天内造十万只箭,如果造不好,可别怪我不客气呀。

诸葛亮想了想,说:不用十天,三天就够了。

三天后,你派五百个士兵到江边来搬箭吧。

周瑜听了很高兴,还摆了酒席招待诸葛亮。

诸葛亮走后,周瑜的手下鲁肃担心的说:“三天怎么造出十万只箭啊?诸葛亮是说假话吧?”“那就看他的本事了!”周瑜不屑的说。

鲁肃去看诸葛亮。

诸葛亮说:请你帮我找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有三十名士兵,并在船两边围满草把子,等第三天保证有十万支箭。

鲁肃照诸葛亮的吩咐,找来二十条船,并把船停在江边,等诸葛亮来用。

可是两天过去了,诸葛亮都没有动静。

到了第三天夜里,长江上起了大雾。

诸葛亮悄悄的把鲁肃请到船上,神秘的说:“走,和我一起去取箭。

”“去哪儿取?”鲁肃非常纳闷。

诸葛亮命令手下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向北岸开去。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但是雾很大,曹操没有发现他们。

诸葛亮命令手下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向北岸开去。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但是雾很大,曹操没有发现他们。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摆成“一”字形,然后让船上的士兵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鲁肃吃惊的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不敢出来。

我们尽管喝酒吧,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赶紧调来一万多名弓箭手,让他们一起向江中放箭。

箭好像雨点一样纷纷落在诸葛亮率领的船的草把子上。

不一会儿,船的一边就插满了箭。

诸葛亮又让士兵把船调过头来,仍然击鼓呐喊。

天快亮的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

诸葛亮吩咐士兵,一起大声喊道:“谢谢你们的箭!”接着,就让船快速往回走。

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追也来不及了。

草船借箭课文原文

草船借箭课文原文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说:“三天要造好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

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他并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草船借箭的故事

草船借箭的故事

草船借箭的故事
草船借箭是赤壁之战里的故事,诸葛亮凭借几条草船成功向曹操“借箭”,处处透露出他的智慧。

赤壁之战前夕,为了攻打曹军,周瑜让诸葛亮在十日之内赶制十万支箭,诸葛亮却表示只需三天。

立下军令状后,诸葛亮向鲁肃借来二十只裹着青布和捆着草把的船。

扩展资料
前两天里诸葛亮十分悠闲,没有任何动静。

直到第三天夜里,诸葛亮见江面大雾,便邀请鲁肃一起去曹营取箭。

在船队接近曹操的水寨时,诸葛亮让士兵将船一字摆开,横于曹军寨前。

并让士卒擂鼓呐喊,制造出进兵攻击的声势。

由于看不清江面情况,曹操便下令士兵朝江面射箭。

箭纷纷射在了草把和青布之上,等到船的两面都插满箭后,诸葛亮便下令回营。

就这样,诸葛亮凭借几条草船成功向曹操借足十万之箭,为赤壁之战做好了准备。

草船借箭原文

草船借箭原文

草船借箭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jì)。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cáo)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dū)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好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延迟,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màn)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

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líng)毛、胶漆这些材料。

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鲁肃私(sī)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

草船借箭的释义

草船借箭的释义

草船借箭的释义
草船借箭的释义: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读音:[cǎo chuán jiè jiàn]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例句:曹操陷落计中,让诸葛亮实现了草船借箭的计谋。

典故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的记载:“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故事是这样的:
赤壁之战时,东吴大都督周瑜邀请诸葛亮共商对抗曹操的策略。

但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一心想要打压他。

于是周瑜借口军中缺箭,要求诸葛亮在十天内督造十万支箭。

诸葛亮却表示十天时间太长,会误了大事,只需三天便可完成,并立下了军令状。

回到营帐后,诸葛亮向孙权的谋士鲁肃借了二十艘船,每艘船配备了三十名士卒,船的两边各绑了一千多个草人。

等到第三天四更时分,二十艘船排成一列,在大雾弥漫之中向曹营进发。

等接近曹营时,船上的士卒开始擂鼓呐喊。

曹操担心有埋伏,只命弓弩手射箭。

等到日出雾散时,二十艘船两边的草人上已经插满了箭,每艘船都有五六千支。

诸葛亮下令收船回营,让士卒齐声高呼:“谢丞相箭!”曹操这才知道自己上当了。

回到岸上后,孔明将十万支箭交给周瑜,只多不少。

后来,这个故事延伸出成语“草船借箭”,指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引证
1.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2.“三国”上诸葛亮草船借箭,不就是事先算好了么!。

草船借箭的典故

草船借箭的典故

草船借箭的典故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

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内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

后来,有鲁肃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二十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了十万余支箭。

➢草船借箭的道理草船借箭的寓意启示我们: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周瑜虽有大将之才,却心胸狭窄,嫉妒胜己一筹的“智多星”诸葛亮,甚至想置诸葛亮于死地,他以军中缺箭为由,生出一计,诱导诸葛亮立下军令状,短时间内造出十万枝箭,由此看来,周瑜不仅妒忌心强,而且万分狡猾、阴险。

然而,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却胸有成地答应下来,趁着大雾漫天,用草船从曹营借了十万枝箭,顺利完成任务。

诸葛亮用实际行动给了周瑜一个响亮的耳光。

有道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妒贤嫉能,不如努力让自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要善于利用各种条件,包括对手的性格,气象条件,来巧妙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当别人超越自己时,要看到别人付出的辛劳和汗水,真诚、虚心地向人家学习,找出不足之处。

草船借箭告诉我们要善于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条件来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也告诉我们只有多学多问,素质全面的人,才能在各种复杂的情况面前从容自若地应付。

学习的知识就是再丰富,如果心理素质不好,就难以应对各种情况的发生。

做什么事情都要先有一个计划,然后再有巧妙的安排。

只有做事情时精益求精,才能把事情办得妥妥贴贴。

我们要像诸葛亮那样专心钻研和学习,这样才能在各种复杂的情况面前从容自若地应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观察身边的环境,了解敌人的脾气秉性,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草船借箭的出处草船借箭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草船借箭的故事三国时期,魏国占据北方,蜀国占据西南方,吴国占据南方。

有一次,魏国派出大军,从水路攻打地处长江边上的吴国。

不多久,魏军就进发到离吴国不远的地方,在水边扎下营地,寻找时机出兵作战。

(完整版)草船借剑的故事

(完整版)草船借剑的故事

(完整版)草船借剑的故事引言草船借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典故之一,出自《三国演义》。

草船借箭的故事中,刘备借江东孙权手下的剑,实际目的却是为了借得箭矢。

这个故事以智谋卓越、机智勇敢和策略性操纵闻名,成为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之一。

本文将详细叙述草船借箭的故事,展示刘备的智慧和勇气。

草船借箭的背景刘备当时正面临曹操大军的围困,箭矢告急。

寿春城内可得的箭矢非常有限,刘备需要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箭矢短缺的问题。

于是,他决定借用江东的箭矢。

机智的计谋1. 刚开始,刘备派出几个亲信送信给江东孙权,请求借箭,并将在江边放置草船。

刘备故意不提借箭的事情,而只提借剑。

这样一来,刘备能够暗中观察孙权对这个请求的反应,并判断江东箭矢是否充足。

2. 孙权接到刘备的请求后十分疑惑,不明白为何刘备只请求借剑。

但是,考虑到刘备在曹操围困下的困境,孙权带着心存怀疑的态度同意了借剑的请求,派出了庞统前去将剑送到刘备的草船上。

3. 庞统看到草船上并没有剑,对刘备的身份和目的表示了疑惑。

刘备借机向庞统解释了自己需要箭矢的困境,并请求庞统将请求转告孙权。

4. 孙权接到庞统的转告后,认识到刘备借剑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借箭。

孙权了解到刘备所面临的箭矢短缺问题后,同意了借箭的请求,并将箭矢用草车送到刘备处。

借剑借箭的成功刘备拿到了按钮箭矢后,马上组织人马与曹操大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因为箭矢的补充,刘备大军士气高昂,乘胜追击,成功击退了曹操大军,保住了寿春。

结语草船借箭的故事展示了刘备的聪明才智和善用战略的能力。

通过巧妙的计谋和策略,刘备成功地借到了江东的箭矢,并最终战胜敌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临困境时,要善于运用智慧和勇气,寻求非常规的解决办法。

草船借箭-草船借箭的故事-草船借箭的寓意-草船借箭的意思

草船借箭-草船借箭的故事-草船借箭的寓意-草船借箭的意思

草船借箭-草船借箭的故事-草船借箭的寓意-草船借箭的意思【成语】草船借箭【拼音】cǎo chuǎn jiè jiàn【简拼】ccjj【感情色彩】褒义词【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解释】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成语出处】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回目【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借他人的力量【例子】◎一些主要情节,如险走柴桑,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六出祁山等也进行了艺术加工,并在原著的基础上加以丰富和发展。

【谜语】孔明造箭【成语故事】周瑜非常嫉恨诸葛亮,总想找个理由杀掉诸葛亮。

一天,周瑜让诸葛亮造10万枝箭,并说10天内就要。

诸葛亮痛快地答应了,说:“我3天之内就送10万枝箭过来。

”周瑜很吃惊。

诸葛亮向鲁肃借了20只快船,600名士兵,把每条船用布蒙上,两边堆满一捆捆的干草。

周瑜得知这一情况后,心里非常怀疑,不知诸葛亮又在玩什么花样。

到第三天,天还没亮,诸葛亮便派人将鲁肃请来,说:“请您和我一同去取箭。

”然后,把20条快船用长绳连起来,一直往江北驶去。

当时,长江上雾云很大,对面看不见人。

鲁肃心里不明白,问诸葛亮怎么回事。

诸葛亮只是笑,并不回答。

不久,船靠近曹操的水寨。

诸葛亮命令将船头朝东船尾向西,一字摆开。

又叫士兵一起敲鼓呐喊。

曹操听了报告,说:“雾天作战,恐怕有埋伏。

先让水陆军的弓箭手向他们射箭,雾散后再进军。

”于是,箭像雨点一样射向那20条船。

箭头准确地落在草捆上,排得密密麻麻。

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命令船头掉过来,再由西向东排开,于是,另一面又被射满了箭。

等到太阳要升起来时,雾也快散了。

诸葛亮命令军士开船,并一起大喊:“谢谢丞相的箭!”船到了南岸,周瑜已经派了500名军士在江边等着搬箭,卸完后共有十二三万枝箭。

鲁肃见了周瑜,把诸葛亮借箭的事说了一遍。

周瑜叹气说:“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我实在不如他啊!”【产生年代】古代【常用程度】常用。

草船借箭原文翻译

草船借箭原文翻译

草船借箭原文翻译草船借箭原文翻译草船借箭是三国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

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草船借箭原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原文:却说鲁肃领了周瑜言语,径来舟中相探孔明。

孔明接入小舟对坐。

肃曰:“连日措办军务,有失听教。

”孔明曰:“便是亮亦未与都督贺喜。

”肃曰:“何喜?”孔明曰:“公瑾使先生来探亮知也不知,便是这件事可贺喜耳。

”諕得鲁肃失色问曰:“先生何由知之?”孔明曰:“这条计只好弄蒋干。

曹操、虽被一时瞒过,必然便省悟,只是不肯认错耳。

今蔡、张两人既死,江东无患矣,如何不贺喜!吾闻曹操换毛玠、于禁为水军都督,则这两个手里,好歹送了水军性命。

”鲁肃听了,开口不得,把些言语支吾了半晌,别孔明而回。

孔明嘱曰:“望子敬在公瑾面前勿言亮先知此事。

恐公瑾心怀妒忌,又要寻事害亮。

”鲁肃应诺而去,回见周瑜,把上项事只得实说了。

瑜大惊曰:“此人决不可留!吾决意斩之!”肃劝曰:“若杀孔明,却被曹操笑也。

”瑜曰:“吾自有公道斩之,教他死而无怨。

”肃曰:“何以公道斩之?”瑜曰:“子敬休问,来日便见。

”次日,(周瑜)聚众将于帐下,教请孔明议事。

孔明欣然而至。

坐定,瑜问孔明曰:“即日将与曹军交战,水路交兵,当以何兵器为先?”孔明曰:“大江之上,以弓箭为先。

”瑜曰:“先生之言,甚合愚意。

但今军中正缺箭用,敢烦先生监造十万支箭,以为应敌之具。

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

”孔明曰:“都督见委,自当效劳。

敢问十万枝箭,何时要用?”瑜曰:“十日之内,可完办否?”孔明曰:“曹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

”瑜曰:“先生料几日可完办?”孔明曰:“只消三日,便可拜纳十万支箭。

”瑜曰:“军中无戏言。

”孔明曰:“怎敢戏都督!愿纳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船借箭
时间:建安十三年(公元前208年)
地点:周瑜的军营中
人物:诸葛亮(刘备的军师)
周瑜(东吴军队的大都督)
鲁肃(东吴的谋士)
丁奉(东吴的将领)
曹操(魏国的首领)
东汉末年,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与孙权联合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周瑜见诸葛亮很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周瑜:今天请先生来检阅我军的箭术,还请先生指教。

诸葛亮:不敢当,亮定能大开眼界。

周瑜:水战中战舰相对歭,当然是弓箭在先。

诸葛亮:说的对,不过都督请亮来,不光是为了观摩贵军高超的箭术吧!
周瑜:(边说边点头)对,听说先生在隆中时,制造了许多先进的农具。

诸葛亮:是的。

周瑜:(严肃)而我军现在最缺的就是箭。

诸葛亮:都督是想让亮来监督造羽箭吗?
周瑜:完全如此,先生可不要推脱哟!
诸葛亮:(笑了笑)既然都督如此信任亮,亮当然不能推脱。

诸葛亮:请问,您需要多少箭?
周瑜:十万。

诸葛亮:何时向大都督交付?
周瑜:十天如何?
诸葛亮:十天,如果在此之前,曹军来攻怎么办?
周瑜:那就糟了,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诸葛亮:只要三天。

周瑜:军中无戏言呀!(惊讶)
诸葛亮:怎敢跟都督开玩笑,我现在就可以立下军令状。

周瑜很高兴,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后,两人又一起喝酒。

诸葛亮: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开始,到了第三天,请派五百名军士来江边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就走了。

周瑜:诸葛亮说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你信吗?
丁奉:我想,就是神仙帮忙,也不可能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何况他没有神仙帮忙。

周瑜:(转过身)如果造不出,他会怎么办?
丁奉:造不出自然要逃跑。

周瑜:(指着地图)没错,今晚他定从沙湾处向长江逃窜,处理他的事就交给你了。

丁奉:遵命。

第二天
周瑜:将诸葛亮以逃兵处理了吧?
丁奉:还没有。

周瑜:你继续加强监视,再告诉供给处,诸葛亮来索要造箭材料,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丁奉:是。

丁奉:大都督。

周瑜:诸葛亮有动静吗?
丁奉:没有。

周瑜:严密监视,有什么动静就报告我。

丁奉:遵命。

诸葛亮:子敬,亮嘱咐过你,不要将我的话告诉大都督,可你还是告诉他了。

鲁肃:可你为什么要答应都督三天造十万支箭。

诸葛亮:他是铁了心,要将亮置于死地,十天三天都一样。

鲁肃:那你打算怎么办?
诸葛亮:依子敬之见,应该怎么办呢?
鲁肃: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诸葛亮:说得对,不过如果亮没有猜错,都督早就把亮回去的路堵死了,现在回去,等于送死。

诸葛亮:你还能帮我。

诸葛亮:你借我二十条船,每条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

鲁肃:你要这些干什么?
诸葛亮:为了不让你害怕,现在还不能告诉你。

第三天四更时分,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来船上,江上大雾漫天,面对面都看不清。

鲁肃:你叫我来干什么?
诸葛亮:请你陪我去取箭,不用问,去了就知道。

诸葛亮:士兵们,把船头船尾相连,一字排开,擂鼓呐喊,向北岸驶去。

鲁肃:万一草兵出来,怎么办?
诸葛亮:(笑起来)雾这样大,曹军肯定不敢出来,你只管陪我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军发现东吴船只过来急忙报告曹操:东吴向我军发起进攻了。

曹操:想趁大雾偷袭我,给我紧关寨门,调集弓箭手射击。

曹军向靠近的东吴船只万箭齐发。

纷纷射在船上的草把人上。

鲁肃:(声音颤抖)这是什么声音?
诸葛亮:别担心,子敬,这是曹操在送箭。

鲁肃:哦。

船上士兵来报告说,船上一側的草把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士兵调转船头。

一会工夫士兵再来报告说另一側草把上也插满了箭。

诸葛亮:好了,应该不止十万支了,子敬,我们回去吧!士兵们,把船驶回去,在船头大声喊:谢谢曹丞相送箭。

鲁肃回来告诉周瑜借箭的经过,周瑜仰天长叹自不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