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模式.
英语阅读教学三种模式
英语阅读教学三种模式:(一)、bottom-up approach自下而上模式:即生词短语→单句理解→段落理解→全文理解,强调阅读中的语言形式。
(二)、top-down approach 自上而下模式:即全文理解→段落理解→短语单句→生词短语,强调语篇和语义的理解。
(三)、interactive approach互动式模式:也是现阶段教师采取较多的阅读模式。
首先运用“自上而下模式”让学生带着生词阅读短文,获取信息,然后再用“自下而上模式”让学生关注语言形式,学习语言知识。
基于这种阅读教学理论,教师一般采取“三段式”阅读教学。
即:pre-reading; while-reading; post-reading。
1、pre-reading(1)、guess (title,pictures),brainstorm→ prediction,reading expectation (2)、questions about the main idea → reading with a purpose2、while-reading(1)、fast reading ( silent reading,skimming,scanning,topic sentence)→ main idea(2)、careful reading → ( questions,matching,multiple choice,analysis)3、post-reading(1)、language points learning(研究课中,作课教师一般将此步骤略去,留在下节课处理)(2)、comprehensive activities (discussion,role play,retelling,exercises,writing etc.)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作者:叶淑芳珠…文章来源:人教社点击数:369 更新时间:2/17/2008 摘要:本文试图用图式理论来解释阅读过程,并分析学生不能阅读材料的原因,探讨图式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及提出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设想,即教师应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已有的图式知识创建新的图式知识,使图式知识相互作用,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三种模式
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三种模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依赖于有效阅读教学的开展。
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有三种:自下而上(Bottom-up model)、自上而下(Up-bottom model)、交互补偿(Interactive model)。
1. Bottom-up model 即字母---单词---词组---短语----句子-----段落----语篇,是传统阅读教学模式。
阅读一篇文章的过程就是对构成该文章语言的理解过程,阅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被单纯地归结为语言上的问题。
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扫清语言上的障碍。
优点:教师以词汇和语法为中心,采用分析语法结构的方法,精讲阅读材料,帮助学生解决语言上的障碍,即弄清词、短语和句子的意义,有助于语言知识的积累。
缺点: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容易形成逐字逐句的阅读习惯,把注意力集中在单词和句子的细节上,容易忽略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这样会剥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因为在阅读中令学生感兴趣的是故事本身而不是故事当中的词语;加之缺乏速度和技巧的训练,不能保证大量阅读,使学生无法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2. Up-bottom model 在这种阅读教学模式过程中,学生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他们要根据已有的句法、语法和语义知识,并运用有关的背景知识对阅读材料进行预测、验证、肯定,阅读的过程即一种猜测、证实过程。
优点:该模式强调阅读应从语篇的整体出发,学生已有知识和主观能动性在阅读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
缺点:该模式忽视语言知识的积累,忽视了句法结构,容易造成学生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最终导致阅读水平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下降。
3. Interactive model 由于Bottom-up model 和Up-bottom model 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采用Interactive model。
这种阅读模式充分肯定词汇和语法知识在阅读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又十分强调从语篇的整体来理解文章,符合中国英语教学的特点,对我们教师的英语阅读教学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五读”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五读”教学模式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阅读教学一直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
而针对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近年来出现了一种“五读”教学模式,该模式通过多次细致的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提高语文学习质量。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这种“五读”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第一读:带着目的读第一读是指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学生首次阅读文章的阶段。
在第一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带着目的进行阅读,通过阅读了解文章大意、主题和情节,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阅读任务,并提醒学生注意关键词、重点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快速了解文章内容,并引发学生的兴趣。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导读的方式,对文章进行适当讲解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第三读是指在前两次阅读文章后,学生再次阅读文章并带着感悟进行阅读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思考文章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情感问题,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教师还可以在阅读后,组织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和分享,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对文章的感悟和理解。
这种方法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情感视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鉴赏能力。
第四读是指在前三次阅读文章后,学生再次阅读文章并尝试模仿作者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尝试模仿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练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文章中的优秀表达方式和句式结构,并在写作时帮助学生进行修改和指导。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五读”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
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现代文阅读1、激情导入创设氛围2、了解背景做好铺垫3、展示目标明确要求4、整体感知理解课文5、重点研读加深理解6、语言品尝学习鉴赏7、拓展延长开辟视野文言文阅读1、激情导入创设氛围2、背景铺垫做好前奏3、展示目标明确要求4、参考解释自译课文5、质疑问难重点检测6、整体感知理解课文7、重点品读加深理解8、语言品尝学习鉴赏解读:一、激情导入,创设氛围导语的设计不能离开教材和同学的实际,无论设计何种类型的导语,都要针对教学目标,都要有利于同学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
二、了解背景,做好铺垫在课本中,有一部分课文是需要举行背景介绍和简介的。
它有利于同学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
可以是老师说,同学听,也可以在课前发动同学自己去搞清晰,然后在课堂上和其他同学沟通。
但是要重点突出,容易精要,不要胡子眉毛一起抓,不要多媒体出示一大堆,同学读完也没记住什么。
这一环节,不是主要环节,可按照授课内容,适当支配。
三、展示目标,明确要求上课前必需明确提出本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让师生都做到心中有数。
避开任意性和盲目性。
目标确实定一是要体现语文学科的学科性,二是要力求明确详细。
四、自学释疑,整体感知通过自读课文,自查字典解决生字词,自己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自己总结写作办法,自己解决一些疑难问题。
老师在导入新课后,一定是让同学对课文的阅读,无论是老师范读还是听录音等,终于一定要同学的自读,大声朗读或默读,老师要加强对阅读办法的指导,让同学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扫瞄。
同学在读的过程中,总是带有一定的问题,这就是感悟。
在同学接触一种新文体之前,先要了解其基本学问和要点,如:八年级上册P28“学习阅读记叙文”P59“关注记叙文中的谈论和抒情”P99“学习阅读说明文”P119“注重说明文的科学性”,九年级上册P115、P122“谈论文的阅读”等等,对同学的学习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假如是文言文,整体感知首先是读,让同学诵读课文,要求字音精确,节奏精确,基本达到通顺流畅。
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阅读教学程序
第一阶段:Pre-reading
Task 1.介绍阅读材料的主题,开展内容“预测”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教师介绍课文的话题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及课文的类型
[2]、学生有一个总体印象,唤起进一步阅读的欲望。
[3]、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及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共同参与讨论。
[4]、组织对阅读内容进行预测活动。
Task 2、指出阅读的目的。
Task 3、提供一些语言上的准备----即影响内容理解的关键词语等。
第二阶段:While—reading
Task 1、帮助学生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Task 2、帮助学生弄清课文结构及课文的具体内容(十分熟悉教材)。
第三阶段post—reading
Task 1、帮助学生巩固及表达所阅读过的内容。
2、把学生自身的知识、兴趣、观点与课文联系起来,完成一些交际任务。
方法:[以讨论的形式] -----[表达个人的意向]----- [提出建议/解决问题的方案] -------[评价文中的人物] ------ [想象故事的另一个结局等。
]。
英语阅读教学三种模式
英语阅读教学三种模式:(一)、bottom-up approach自下而上模式:即生词短语→单句理解→段落理解→全文理解,强调阅读中的语言形式。
(二)、top-down approach 自上而下模式:即全文理解→段落理解→短语单句→生词短语,强调语篇和语义的理解。
(三)、interactive approach互动式模式:也是现阶段教师采取较多的阅读模式。
首先运用“自上而下模式”让学生带着生词阅读短文,获取信息,然后再用“自下而上模式”让学生关注语言形式,学习语言知识。
基于这种阅读教学理论,教师一般采取“三段式”阅读教学。
即:pre-reading; while-reading; post-reading。
1、pre-reading(1)、guess (title,pictures),brainstorm→ prediction,reading expectation (2)、questions about the main idea → reading with a purpose2、while-reading(1)、fast reading ( silent reading,skimming,scanning,topic sentence)→ main idea(2)、careful reading → ( questions,matching,multiple choice,analysis)3、post-reading(1)、language points learning(研究课中,作课教师一般将此步骤略去,留在下节课处理)(2)、comprehensive activities (discussion,role play,retelling,exercises,writing etc.)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作者:叶淑芳珠…文章来源:人教社点击数:369 更新时间:2/17/2008 摘要:本文试图用图式理论来解释阅读过程,并分析学生不能阅读材料的原因,探讨图式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及提出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设想,即教师应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已有的图式知识创建新的图式知识,使图式知识相互作用,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五读”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五读”教学模式“五读”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全面提高阅读能力。
这个模式的核心理念是通过五个层次的阅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五个层次,并进一步说明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这个“五读”教学模式。
第一读:粗浅的了解在这个层次上,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的标题、段落的首句和结尾句等,初步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基本内容。
这种阅读方式强调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够培养学生抓住重点的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导读、提问、预测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第一读,让学生能够快速地了解文章的基本信息。
教师可以适当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第二读:深入理解第二读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包括理解词句的意义、揣摩作者的意图和把握文章的脉络。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词汇解释、句子解析、情感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第二读。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难词和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和作者的用意。
第三读:积累语言材料在第三读中,学生要通过阅读,积累相关的语言材料,并掌握其中的重要内容和知识点。
这种阅读方式强调对细节的把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第四读:分析与评价在第四读中,学生要对文章进行分析和评价,思考文章的优劣之处,并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这种阅读方式强调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讨论、辩论、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第四读。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文章的主题、观点、结构等进行分析和评价。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写一些读后感或感想,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五读:运用与拓展在第五读中,学生要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际活动、实践任务、作品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第五读。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展览,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鼓励学生通过一些创造性的活动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浅谈名著阅读教学模式及方法
浅谈名著阅读教学模式及方法名著阅读是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提升思维素质的重要手段。
同时,名著阅读也能够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和文化。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名著阅读教学也面临着种种挑战。
为了更好地进行名著阅读教学,需要运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模式。
一、经典文本导读法这种方法重在导学,即通过对经典文本的导读,使学生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这种方法的重点是对经典文本的分析和解读,教师可以通过对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等的分析,将深奥难懂的文本变得浅显易懂。
对于学生来说,通过这种方式,更容易对经典文本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二、主题导读法这种方法的重点在于抓住主题,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主题,解读主题,领悟主题。
通过对主题的深入阐述,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经典文本,更好地领悟其中的内涵。
三、名人故事法这种方法利用名人的故事来导入和阅读经典文本,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亲和力,使学习效果更加显著。
如果能够将名人故事和经典文本相结合,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那么教学效果将更佳。
四、情景再现法这种方法通过建立生动情景,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典文本。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情节,或者让学生观看影视作品,以此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经典文本中的情节和情感。
五、综合分析法这种方法对经典文本进行系统性分析,互相呼应,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方位的阅读体验。
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或理解一个文本的三个方面:作者、文本、读者。
学生通过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更能真切地体会经典作品的内涵和魅力。
综上所述,选择适合的方法和模式对于名著阅读教学的成功至关重要。
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文化背景以及教学目标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和模式。
通过创新和钻研,不断优化名著阅读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
心理学阅读教学三种模式
心理学阅读教学三种模式
心理学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三种常见的心理学阅读教学模式:
1. 直接教导模式
直接教导模式是最常见的心理学阅读教学方法之一。
在这种模
式下,教师会直接向学生传授阅读技巧和策略。
教师会解释和演示
各种阅读技巧,如扫读、略读和详读等。
学生通过模仿教师的示范
来提高阅读效果。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简单直接,能够迅速帮助学生
掌握阅读技巧。
2. 合作研究模式
合作研究模式是一种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研究的阅读教学
方法。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
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和合作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可以分享彼
此的观点和理解,互相纠正错误,并共同解答阅读问题。
这种模式
的优点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促进深层次的阅读理解。
3. 问题解决模式
问题解决模式是一种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心理学阅读教学方法。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会提供一系列挑战性的问题和任务,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文本并分析信息来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不仅仅是 passively接受信息,而是积极地参与思考和推理。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综上所述,心理学阅读教学可以采用直接教导模式、合作学习模式和问题解决模式这三种模式之一或结合运用。
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三步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三步法”随着语文教学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阅读教学不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三步法”应运而生,成为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理论指导和实践模式。
一、“三步法”的基本概念“三步法”是指阅读教学中的三个基本环节,即“前导阅读”、“精读体验”和“归纳总结”。
它们之间相互衔接、互相贯通,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阅读教学模式。
1.前导阅读:前导阅读是阅读教学的第一步,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把握,了解文章主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前导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课文导入、图片展示、问题提问等手段,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主题和重要人物,为后续的深度阅读做好铺垫。
2.精读体验:精读体验是阅读教学的第二步,目的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学情感,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在精读体验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和审美能力。
3.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是阅读教学的第三步,目的是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和归纳,提高学生的文学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归纳总结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思维拓展等方式,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并以此为基础展开一系列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讨论和思考。
二、“三步法”的实施方法1.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在实施“三步法”时,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环节的时间把握到位。
前导阅读阶段可以适当延长,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了解课文内容;精读体验阶段可以适当延长,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感受课文情感;归纳总结阶段可以适当延长,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归纳课文内容。
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实施“三步法”时,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可以通过图片展示、问题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学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教学模式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1、“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初读课文,畅谈收获——合作探究,解读文本——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2、“略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自读—交流—积累(拓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解读:(一)“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解读: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式(常式),即“初读课文,畅谈收获——合作探究,解读文本——巩固梳理,拓展应用”,这是小学精读课文教学的一种常用流程。
该流程可以用一课时完成也可以用二、三课时完成,具体讲:篇幅短小语言精练优美的文章可用一课时完成(一课时即能体现出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式);篇幅较长又难懂的课文可用二至三课时的时间进行教学,但原则上以两课时为主,在两课时的教学中基本式的后两个流程可以有机地分散到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中,为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最后一个流程也有可能在第一课时中体现,这要视情况而定。
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激趣导课,揭示课题——初读交流,整体感知——细读理解,品味感悟——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1、激趣导课,揭示课题。
导课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间接导课,二是直接导课。
间接导课,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
间接导入的方式很多,譬如,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预习导入法、歌曲导入法、画面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疑问导入法等等。
前六种导入法其导入要和教学内容有关,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铺垫和衬托;游戏导入法可以和教学内容无关,目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达到快乐学习的境界。
直接导课,即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
说明:教学中采用哪种导入方式,要结合教学内容而定,切忌生搬硬套。
2、初读交流,整体感知。
该阶段为阅读教学基本式中的“初读课文,畅谈收获”环节,初读的目的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课文的内容能够在学生脑海中留下初步的印象,由初读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需要经历以下几个环节:(1)读课文,找生字,指导学生识字、写字。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以读促悟,悟中启智”是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
以下是该模式的基本步骤:一、基本模型1.情境导入:教师需要用最精炼的语言、最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的研究状态。
2.揭示课题:教师需要明确课文的主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探究。
3.初读课文:通过初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让学生认真读,读全篇课文,把文章读通,读连贯,从而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获得初步的感受。
4.整体感知:通过整体感知,让学生掌握课文的大意,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5.精读理解:抓住少量重点、难点、精彩的句段,引导学生理解、揣摩、内化、吸收。
6.品味感悟:通过品味感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7.潜移默化:通过潜移默化,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积累词汇、语法和表达能力。
8.生成运用:通过生成运用,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增强表达能力。
9.情感升华:通过情感升华,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情感体验,提高情感素质。
10.拓展延伸: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和阅读兴趣。
二、理论依据1.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2.整体把握,抓好精读。
阅读教学要从整篇课文入手,无论年级高低,课文长短、深浅,都要重视自读自悟、整体感知,重视个人阅读后感受、体验的交流,切忌肢解课文。
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联系全文,抓住少量重点、难点、精彩的句段,引导学生理解、揣摩、内化、吸收。
3.在理解基础上,抓表达。
中高年级,在理解词句中体会表达效果。
在理解段篇中研究表达方法。
课程改革的阅读教学,特别是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领悟、借鉴基本的表达方法。
如抓住特点写景、状物,按一定顺序记事,通过外貌、动作、语言进行作,以及基本的说明的方法。
从读到写,读写结合,促进读写能力的均衡发展。
4.紧扣“三维目标”强化阅读教学过程。
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四种类型
1.一般现在时:表示经常性,习惯性的动作。
常与表示频度的时间状语every day. usually. always often sometimes on Sunday 等连用。
(1)构成:先看主语。
主语是三单,动词加s。
主语是非三单,动词用原形。
例子:They often watch TV.He often watches TV.(2)变化: 一般疑问句:主语前加do 或does,动词用原形。
否定句:主语后加don`t 或doesn`t ,动词用原形。
例子:Do they often watch TV? They don`t often watch TV.Does he often watch TV? He doesn`t often watch TV.2.现在进行时:表示现在正在发生的动作,句中常有now look listen 等。
(1)构成:主语+be+doing. 例子:She is watching TV now.(2)变化:一般疑问句:提前be(am are is) 例子:Is she watching TV now?否定句:be 后加not 例子:She isn`t watching TV now.3.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的动作或状态,句中常有yesterday last 等过去的时间。
(1)构成:表示动作时:主语+动词的过去式例子:She watched TV last night.表示状态时:主语+was/were(句中没实意动词)She was here last night.(2)变化:一般疑问句:主语前加did,动词用原形。
Did she watch TV last night ? Was she here last night?否定句:主语后加didn`t,动词用原形。
She didn`t watch TV last night. She wasn`t watch TV last night.4.一般将来时:表示将来发生的时间或动作,句中有表示将来的时间:tomorrow next soon in two days 等。
地理阅读教学三种模式
地理阅读教学三种模式
引言
地理阅读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地理素养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地理阅读教学的三种模式,以帮助教师选择最适合自己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的模式。
模式一:全班齐读
全班齐读是最常见的地理阅读教学模式之一。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一起阅读地理文本,并通过逐段阅读、朗读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这种模式适用于课堂时间比较宽裕的情况下,能够促进学生的集体研究和思考能力。
模式二:小组合作阅读
小组合作阅读是地理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篇地理文章。
学生在小组内共同阅读和理解文章,并讨论文章中的问题和观点。
通过合作研究,学生能够互相促进和补充知识,培养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模式三:个人自主阅读
个人自主阅读是地理阅读教学中的一种自主研究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提供一系列地理阅读材料,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并独立阅读。
学生通过自主研究和思考,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这种模式适用于教师希望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情况下。
结论
地理阅读教学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模式。
全班齐读适用于大课堂环境,能够促进学生的集体学习和思考能力;小组合作阅读适用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个人自主阅读适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以提高地理阅读教学效果。
阅读教学模式教案设计意图
方法多样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 生,采用不同的教学 方法和手段,以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 读能力。
结合多种阅读材料, 包括文本、图片、音 频和视频等,以丰富 学生的阅读体验。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根据不同学生的需 求和能力,采用个性 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阅 读活动,通过合作、 讨论等方式,提高学 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 能力。
选择教学内容
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 注重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结合学科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
设计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明确阅读教学模式教案设计的目标,确保教学方向正确。 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注重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互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评价:制定评价标准,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策略。
PART FOUR
阅读教学模式教 案设计的重点
确定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确定具体、可衡量的教学目标。
关注学生需求: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兴趣和需求,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
精选阅读材料: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兴趣和认知水平的阅读材料,确保阅读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注重阅读策略:教授学生有效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推理、总结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率。
添加章节标题
XXX
PART TWO
阅读教学模式教 案设计的必要性
提高教学质量
阅读教学模式教案设计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设计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模式教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阅读教学模式教案的设计,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 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阅读教学的方法
? 传统的教法一般分为“常式”和“变式”。
? 一、常式:三段式教学法? 初知大意——深入阅读——总结巩固? 1、初知大意的主要任务是概览全文,了解大意。
从整体入手。
这一阶段的活动一般有:①审题。
通过审题或激起学生愿望,或明了文章的主体是什么。
也有教师让学生根据课题推测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中的主动探索精神。
②简介作者和背景。
由于学生缺乏历史知识,教学有些课文时,教师要简短地适当介绍有关背景。
如《给颜黎明的信》要介绍鲁迅、颜黎明以及三十年代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
③字词教学。
一般采用学生自学、教师指点、检查的方法。
④试读课文,初知大意。
试读可采用自由读的方式,然后用指名读或分段轮读等方式进行检查。
读后谈话也是经常采用的形式,借此了解学生对课文大意的了解程度。
低年级学生独立阅读能力较弱,教师有时需要范读。
对比较容易的课文,高年级可以让学生在读后做分段练习,以进一步了解大意⑤质疑问难。
让学生先把疑问提出来,以便在进一步阅读课文时解决。
但质疑问难并不局限于这个阶段,在以下两个阶段中都要允许学生随时把疑问提出来。
? 2、深入阅读阶段的基本任务是进入局部,从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的结合上对课文做深入的探究。
? 这一阶段的基本做法是以段为单位,读读、议议、讲讲、写写。
? 其内容包括词的意思、情味、用法,句的含义、形式和相互关系,段的结构、层次、主旨等,把朗读、默读、说话等训练穿插其间,并从中体会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
? 根据段落的特点和学生的基础,讲练结合有不同的途径,可以是阅读——质疑——议论——讲解,也可以是提问——阅读——议论——小结,还可以是讲解——阅读——练习,或是尝试——议论——讲解——订正等形式。
? 在这一阶段,要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自己读书,辅之以谈话和讲解,做到以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提高,读写结合。
? 3、总结巩固阶段的基本任务是总结提高,指导运用,使学生形成比较熟练的技能。
? 这一阶段进行的教学活动有:①朗读、背诵、复述、分角色表演等。
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引言:英语阅读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既是语言输入的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需要采取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介绍一种可行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首先,教师需要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
英语阅读的目标主要包括: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这些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第二部分:课前准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教材的内容,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应该有足够的难度,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要。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或者是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文章。
此外,教师还应准备一些与阅读材料相关的词汇、句型等教学素材。
第三部分:阅读教学活动1.预热活动在进行正式的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预热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入阅读材料的主题,或者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来预测文章内容。
2.教师示范阅读教师可以先模仿一遍朗读整篇文章,帮助学生了解正确的语音语调,并体验整篇文章的意境。
然后,教师可以解读一些生词、短语以及较难的句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3.学生独立阅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阅读材料进行独立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使用一些阅读技巧,如猜词义、理解上下文等,提高阅读效果。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提问或任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
4.小组合作阅读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共同阅读一篇文章,并进行讨论和合作。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同时让学生能够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阅读效果。
5.阅读评估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评估活动,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采取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让学生对文章的细节和主旨进行回答。
通过评估,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使比较抽象的教学理论,转化成教师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实施方案,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
教学模式搭起了一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为日常教学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框架。
“自主交互式”模式是在课改期间,经过不断的实践、反思和研究,提炼出来的比较适合小语课堂教学实际的一种基本的教学思路。
一、模式的含义“自主交互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是指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知识、发展智能、完善人格。
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人人都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
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自议、自得,实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二、模式的目标1.着力体现“三个维度”目标教师要围绕“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2.坚决树立学生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措施,创设吸引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及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切实提高个人的语文能力。
3.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引导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构建语文知识,形成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习作能力及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模式的指导思想1.在参与中获得知识。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参与动手、动口、动脑,完善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结构。
通过读,能背诵课文,积累语言材料;通过思,能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文章的思想内涵;通过记,能消化吸收课文中的字、词、句、段、篇等知识要素。
2.在参与中发展智能。
即发展学生的能力。
语文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
也就是说,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学习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在参与中完善人格。
参与是一个人生存的一种基本能力。
对小学生进行长期的、正确的参与行为训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对他们将来形成良好的生活工作态度、道德情感、社会责任感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与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存在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参与作为一种人格品质,完善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
因此,参与过程本身就包含着一系列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要求。
此教学模式意图使学生在自主参与交流互动的同时,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最终能主动发展。
四、模式的基本特征1、情境性。
注重学生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去实践和探究。
所创设的情境要有利于显示学习的真实性,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引出整体性的任务。
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还要把情境创设看做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2、问题性。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总是从问题出发,围绕一定的问题展开探究活动,并最终解决问题。
3、尝试性。
学生在自主阅读探究中,只有敢于尝试,善于尝试,才会有所发现。
4、合作性。
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究、交流互动研讨中,往往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5、指导性。
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引导和点拨,促进学生探究成功。
6、反馈性。
教师不能满足于问题的解决,还要引导学生对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价。
五、操作程序(一)模式流程简图导入——自读自悟,整体感知→(交流收获,质疑问难)→围绕重点,精读探究→回归整体,深化提高→适当拓展,学用结合(二)具体操作流程第一环节:自读自悟,整体感知1.学习目标:认识生字,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相关知识,理清层次,感知文章大意。
2.操作要领: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充分读书,查阅资料。
本环节要引导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保证读的时间和读的质量),从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到读连贯——能读出不同句子的不同语气,体现这样一个读书过程,从而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边读边想,画出不明白的地方,整理读书中产生的问题,及时写出读书的感受和体会。
当学生有了读书的感受和体会,产生了疑难问题,教师要引导他们随时与周围同学进行交流、展开讨论。
其间,教师还要适时进行字音订正,强化生字学习,采取多种形式了解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明确三个问题:第一,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什么?(1)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旨所谓主旨,是指全篇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或基本意思。
阅读课文应当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把感知的焦点聚集在课文的主旨上。
阅读记叙文,整体感知应该聚焦在记叙描写的内容和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上;阅读说明文,整体感知应该聚焦在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的事理上;阅读议论文,整体感知应该聚焦在作者观点和意图上。
(2)初步感受课文的感情基调这个问题和课文的主旨是密不可分的,因为课文的主旨规定了文章思想感情的基调。
课文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结晶,无论哪一种文体,都渗透着感情因素。
初读课文最好能受到一定的感染,激发一定的情感体验,形成一定的情绪氛围,为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奠定良好的基础。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同一篇文章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这是很正常的,也应该允许学生各抒已见。
课文的感情有隐有显,有的课文表达的感情很直露,有的课文的情感倾向虽然比较复杂,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感受理解,但课文表达的感情仍然有一个基调,因此,感受作者的情感基调,必然从课文本身出发。
(3)粗知作者的思路或文章的脉胳思路是作者在思索和行文时思想发展、前进的线索。
思路体现在文章之中,就是文章的内在脉络;落在文字上,就是结构框架。
只有了解全文的思路脉络,才能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在整体感知课文思路这个环节里,只要了解了文章由哪几部分组成以及各部分之间粗线条的联系就可以了,至于各部分细微之处及部分之间的各种关系可以留到深入研读课文时再掌握。
第二,根据课文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叙事类的文章,可以先让学生自由读一读,边读边想文章写了什么事情。
写人的文章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作者写了主人公的哪些事情等。
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的内容,可以先从介绍背景入手。
写景的文章,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作者写了哪些景点等。
第三,针对不同年级教学的侧重点也不同。
低年级:教师要一步一步细致引导。
在自读课文前,教师可采用播放课文录音、范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听书”中感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为自读课文做好准备,同时也能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因此要依据重点在教学中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可以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利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这是为了帮助学生明确识字的任务,知道这节课自己要学会哪些字,画的过程就是在语言环境中跟生字初次见面的过程,这种方法老师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常用到;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识字。
这其实就是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学生学在老师的组织的不同教学活动中自主识字,在识字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和方法。
如:借助拼音识字、联系上下文猜字、请教同学或老师、查字典……让学生学会解决“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问题,具备一定的识字本领。
中年级:可以适当放手,在教师指导下课内完成。
高年级:可以逐步放在课前预习中完成。
在课内可以作为检查预习的一个环节。
3.注意事项:⑴恰当的创设导入情境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选用恰当的方法激发读书的兴趣。
导入环节不必花太多的时间,一幅图、一段声音、几句话都可以创设情境,目的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⑵落实检查首先教师要对学生掌握字音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检查,针对读错的字音师生共同评议,及时纠正。
主要是针对是否读正确、读流利进行评议,也可以适时地提出某些意思生疏的词语进行理解,分散理解的难点。
低年级在检查生字时,不宜过早从语境中脱离,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引导学生经历读文——读词语——读生字,由简单到复杂,有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宜对生字逐一进行字形分析。
现行教材低年级识字量大,每篇课文有十几个生字,一节课往往要用一大半的时间花在分析字形上,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识记效果不好。
针对这种实际情况,一篇课文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几个典型生字进行字形分析,其他生字则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反复呈现,识字效果明显。
哪些字需要进行字形分析呢?一类是生字中有本课要新学的偏旁,一类是字形容易混的字,一类是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一定识字方法的字。
还要注意纠正学生朗读“一字一顿”和“拖腔拖调”的现象。
长句子、难读的句子加强范读。
对读课文的要求不宜过高,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即可。
中高年级逐段地检查,把课文要读正确读流利,这是读书的“保底工程”。
⑶保证练读的有效性①因为每个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水平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因此要在尊重的前提下给予一定的自由。
通常采取个体自由练习朗读的方式,但为了保持读书的兴趣,也可以在独自练读的基础上,允许和同伴一起朗读,这样彼此又能互相发现问题,互相帮助。
②为了防止部分学生注意力分散,或发呆,或与同学说笑,教师要发挥督促、帮助的作用,来回巡视,轻言提醒,或是巧妙暗示。
还可教给学生增强控制注意力的一些技巧,如用笔勾画难读的句子、在读错处作上符号、相互提醒等。
③对于能较快流利朗读的学生,为了避免他们觉得无事可做影响别人,可建议在读顺了的基础上,超前练习背诵,或自学生字等,一定要让全班学生都沉浸在书声琅琅的学习氛围中。
④必须保证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读通顺上下功夫,同时要让学生懂得怎样才能读正确、读通顺——读书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按朗读的要求认真读,一遍读不通再读一遍,直到读正确、读通顺。
第二环节:交流收获,质疑问难1.学习目标: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产生的疑问,梳理归纳问题。
2.操作要领:注重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达到资源共享。
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获得了一些知识、体会,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互动交流的形式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互动交流可以是师生间的交流,也可以是生生交流。
在交流的基础上,分小组再提出问题,教师筛选、归纳几个重点问题。
低中年级可以就需要理解的重点词、句、段,中高年级可以围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词句表达的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根据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合作学习。
通过合作学习,集思广益,把学习内容引深、拓宽,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实现高效的学习。
3.注意事项:⑴生生交流——“小组内交流”强化的是学生之间的合作效果。
学生的水平不同,知识经验不同,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也有一定的差异。
小组内交流的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人人有进步,有提高。
交流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学生交流的态度、倾听的习惯、表述语言的条理性、思考问题的个性化和善于分享别人成果等品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