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加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以中山职业技术

合集下载

院校教学计划(5篇)

院校教学计划(5篇)

院校教学计划(5篇)第1篇: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计划要点教学工作计划要点一、指导思想继续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方针,贯彻学院“充实内涵、提升层次、加快发展”的思路,继续推进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计划,努力创建更多的省级精品项目,充实和完善以“2+1”为主要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改革。

二、工作内容与目标(一)加强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的专业建设,努力完善院级精品课,并积极准备和申报2011年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

以开展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践教学观摩课为基础,研究和探索校内校外实践课、文科实践课和理科实践课教学模式。

(二)加强实习生汇总统计工作;继续深入实习现场,加强实习各项指标调查;加强2011届毕业生实习全过程管理;研究实习考核指标体系;研究提高实习质量管理要点。

充实以“2+1”为主要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好“工学结合”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继续加强省级院级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团队建设,选拔省院级优秀教学团队。

做好省高职“双师”教师培训的报名工作。

(四)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协同督导考核办,加强听课与“三查”工作;加强维权小组管理;建立健全院系班三级教学信息员质量监控体系;开展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

(5)加强教学科研建设。

加强省级项目的监督检查;1做好申报国家、省院级新课题的宣传和申报组织工作;加强《辽宁高职学报》论文发表各环节管理;加强其它刊物论文发表统计工作;加强省院级优秀教科研成果统计、申报与奖励管理。

(六)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做好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报名和考试组织工作;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站的管理;加强职业技能鉴定档案管理;改善职业技能鉴定的场地和设备条件;做好职业技能证书统计工作。

(七)加强教材建设。

申报省级优质教材;加强教材编写出版管理;做好教材的征订、发放和统计工作;做好教材结算工作。

(八)加强校内学生考试形式、考试制度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建设,丰富和完善考试方式,加强考试细节管理,加强成绩统计管理,加强校园网成绩查询管理。

构建以就业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以就业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以就业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体系——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探索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培养体系创新实践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文章结合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实践,提出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体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企业技术结构的升级,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在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出特色、树品牌。

本文结合我院的办学实践,探索如何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体系。

一、坚持科学的办学定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结合发展之路,办让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的思想,坚定不移地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我院是全国首批改建的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提出并实践了“就业导向、市场需求、产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基本办学理念,形成了“以人为本、争创一流,打造品牌、办出特色,主动适应、满足需求,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的办学思路。

抓好改革,办出特色,全力打造高职院校的强劲品牌。

在办学定位上,以满足市场对应用型人才需要为前提,以胜任职业岗位为目标,以提高职业岗位能力为出发点,以企业满意度为质量标准,坚持面向社会经济建设的定位,培养行业和地方发展急需的“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主动适应职业岗位的技术含量日益提高对人才需求不断变化的要求,坚持把学生培养成在技术应用、智能操作岗位上的高级“蓝领”的人才。

实现学生就业岗位的“下移”,满足人才市场的需要,并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和变换职业岗位的需要奠定知识和技能基础。

二、设t与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兴产业群相配套的专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科学调整专业结构,为新的产业岗位和社会职业流动群体提供新的就业知识和技术支撑。

把握实用人才的内在特质 突出实践教学的主导地位构建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中山

把握实用人才的内在特质 突出实践教学的主导地位构建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中山


要: 本文从把 高职 院校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主要 内在特质、 实践教 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主导地位 、
深刻认 识 实践 教 学环 节存在 的 问题 及其 对人 才培养 质 量的影 响 、 面构 建动 态实践教 学质量 保证 与 全 监控 体 系等方 面介 绍 了 中山火炬职 业技 术 学院物 流 实践教 学的做 法 。
产 经 营管理 活动 过程 中所运 用 的知 识和 能力 所包 含
的创新 程度 , 所解 决 问题 的复杂 程度 , 以将 应用 型 可
人 才进一 步分 为工程 型 、 型 和技 能 型。我们对 物 技术
流 管理应 用 型人 才按 照所受 高等 教 育的 学历层 次 不 同 , 以细分 为 专 科层 次 、 可 高职 高 专层 次 、 究 生 层 研 次 。目前 , 我们高 职院校 院校所 培养 的物流 管理专业 应 用 型 人 才 应 该 主 要 定 位 在 技 术 型 和适 用 型人 才 上 , 眼于培 养有 理论 、 着 有技 术 的高职 高专 层次 的应 用 型人 才 , 到 《 达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高 等 教 育法 》 定 规 的 高职 高专教 育 的学 业标 准 。它 是与 高等 职业技 术
程师 、 高级技师 4 余名。现有全 日 0 制普通高等教育 学生 56 人 , 30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 20 余人。 00 学生生 源以广东为主 , 面向湖南 、 广西 、 江西 、 湖北 、 河南 、 福
建、 江、 林、 南 、 浙 吉 海 四川 等 省 区 大 量 招 收 优 质 生
源 。学 院现有 6个 系 ,7个专业 , 2 拥有 诸如 国家健 康
亩 ,新 规 划用 地 10 0 0亩 。 目前 学 院 拥 有 校 舍 面积

校企合作总结

校企合作总结

校企合作总结(一)我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理念,把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学校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我校创建国示范中职学校内涵要求,也是中职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核心。

2015年,校企合作办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校企合作办按照服务学生,沟通服务企业,搭建平台,合作共赢的定位,采取校政合作、校企合作等多种工作方式,发挥主观能动性,开拓创新,认真研究实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配合教学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取得显著的成效,全面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为我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积极开创校企合作工作的新局面,优质高效地完成全年各项任务。

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校企合作办工作制度的完善制订了校企合作办公室2014年工作思路,确定了校企合作办公室工作职责,并对办公室正常运转作了相应的筹划。

校企合作办作为一个新部门,注重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经过几年的努力,校企合作办内部制度的完善有了一个新的提高。

(一)内部管理制度日趋完善完善了学校校企合作工作管理办法以及一些相关制度。

如校企合作项目审批流程、校企合作项目专家评审办法、校企合作工作奖励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的规章和制度等,并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文本。

(二)与政府部门建立工作沟通机制借助长株潭劳动就业服务中心、长株潭工商联、长株潭经贸局与各行业建立了工作沟通机制,同时也借助长株潭等厂商会与各行业建立了工作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到当地企业的用工需求、岗位需求。

建立学校校企合作办与各政府部门沟通联系的长效机制。

(三)参与职教集团建设调研草案在相关调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关于军工职教集团的筹备实施方案》建议稿,已提交领导审核。

二、校企合作工作的正常开展,合作的具体内容及取得的成绩我校通过和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模式灵活多样,促进了双方共同发展,达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

商科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商科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基金项目:2019年校级教研教改课题 数字化管理背景下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 (J Y B 1901)作者简介:易晨希(1989-),女,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㊁职业教育;沈孟康(1976-),男,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㊁职业教育㊂商科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易晨希 沈孟康(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广东中山528400)摘 要:在 大众创业㊁万众创新 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㊂商科专业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挖掘专业特色,关系到专业能否获得可持续发展㊂商科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不仅有利于加强高校专业内涵建设,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专业教学质量㊂基于全国高职院校就业创业调查数据,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商科专创教育融合的 12345模式,即 一个 目标精准定位人才培养㊁ 双重 方向保证人才灵活就业, 三课 融合开发专业课程体系, 四维 一体建设专业实践体系, 五环 联动打造质量保障体系㊂关键词:商科;工商企业管理;创新创业;融合;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 712;F 710-4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3969/j.i s s n .1672-2272.2020050231 商科专创融合人才培养在国家大力推行 大众创业㊁万众创新 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㊂通过构建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模式有助于落实国家提出的创新创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㊂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明确培养创新创业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发展方向㊂建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㊂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1]㊂通过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模式,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新时代下的新诠释㊂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在德㊁智㊁体㊁美和劳等全方位发展㊂信息化时代下,科学技术急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只有具备专业技能又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方能适应当今时代各行业用人要求㊂因此,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学校只有建立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融合培养模式,才能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更扎实的基础㊂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挖掘专业特色,决定了专业能否获得可持续发展㊂云计算㊁大数据㊁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现代企业的转型升级㊂在新时代,传统商科的教育理念㊁方法和模式等都需要优化创新㊂商科人才培养不仅要设置行业前沿技术课程,而还要挖掘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点,培养新商科创新创业型人才㊂通过实现商科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不仅有利于强化高职院校专业内涵建设,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专业教学质量㊂2 商科专创融合人才培养实施背景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使命,在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㊂学校在创业教育的实践经验中,形成了 分层施教㊁系统推进㊁全面覆盖 的特色,构建出 普及化㊁融合化㊁专业化 的创业教育体系㊂通过向全校学生开展普及性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通过面向专业开展融合性创业教育,培养学生成为专创融合型人才;通过面向具备创业潜质的学生开展专门性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2]㊂学校的创业教育模式在实践中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业技能,对国内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产生了较好的示范作用㊂根据麦可思调查报告显示,本校毕业生创新能力满足度近四年逐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整体水平高于全国水平㊂全国高职院校2018届毕业011生的总体创新能力满足度为84%,近四届毕业生创新能力总体满足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创新创业教育整体水平逐步提升㊂创新创业教育途径主要是创业辅导和创业课程,且有效性仍需提高㊂2018届毕业生接受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 创业辅导活动 (39%),其有效性为66%;其次是 创业教学课程 (38%),其有效性为67%㊂2018届毕业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缺乏 (50%),其次是 创新创业实践类活动不足 (48%)㊂课程设置过于宏观,以学校 面 上的通识基础类课程居多,缺乏与专业特色结合的 点 上的行业技术类课程㊂无论是全国范围还是本校自主创业的毕业生都是主要集中零售业(全国12.3%,本校17.1%)创业[3]㊂但不少专业在课程设置层面仅开设了宏观层面的创新创业基础和就业创业指导等普及类课程,并没有依据毕业生的主要创业行业开设相关的行业技术类课程㊂3 商科专创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本项目基于对全国高职院校就业创业调查数据分析,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提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 12345 模式,即 一个 目标精准定位人才培养㊁ 双重 方向保证人才灵活就业, 三课 融合开发专业课程体系, 四维 一体建设专业实践体系, 五环 联动打造质量保障体系㊂3.1一个 目标:精准定位人才培养本专业基于专创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为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需要,培养德㊁智㊁体㊁美等全面发展,掌握自主创业㊁家族企业二次创业和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必备知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㊁诚信敬业精神㊁开拓创新精神与沟通协调能力,适应创客时代的互联网思维和创新思维,具有较强学习与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商业机会识别㊁开发及管理等专业能力,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所需要的复合型㊁发展型㊁创新创业型技术人才㊂通过培养,学生掌握创业所涉及的商业机会识别㊁评估及开发利用的基本技巧;了解创办企业的基本流程;熟悉中小微创业企业或门店经营管理过程中涉及的采购㊁营销㊁财务㊁人事㊁行政㊁现场管理和经济法等基本知识;掌握互联网和零售业等行业基本技术;能够进行信息搜寻与挖掘,对商业机会进行识别㊁开发与管理,并有效整合利用资源进行创业经营;能够结合中小微创业企业业务发展需要,有效进行营销开拓㊁财务筹划㊁团队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㊂3.2双重 方向:保证人才灵活就业本专业学生毕业以后通过自主创业成为中小微企业的创业者,并能以突出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胜任门店管理㊁营销㊁人力资源及行政管理等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岗位㊂自主创业者的典型工作任务包括:负责创业过程的选业(企业创建策划)㊁开业(企业申办登记)和守业(初创企业管理);识别商业机会㊁整合创业资源㊁组建创业团队和创业项目运作等;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典型工作任务包括:负责门店管理,如完善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合理开展人员配置及团队建设,门店销售管理,门店内务管理等;负责营销管理,如营销策划㊁营销文案㊁线下销售㊁网络推广;负责行政管理,如人员招聘㊁薪资管理,电话接待,文书事务,会议安排,活动组织和办公室事务等㊂3.3三课 融合: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依据创办和经营企业所需要的相关知识㊁能力和素质开设相关课程,创新打造经营与创业管理基础课程㊁经营与创业管理通识课程和经营与创业行业技术课程三大课程模块,贯穿大学三年学习全过程,实现经营与创业管理基础㊁专业和行业技术这三类课程融合㊂经营与创业管理基础课程㊁经营与创业管理通识课程和经营与创业行业技术类三大课程模块涵盖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创业和经营管理所需知识㊁技能和素质㊂其中经营与创业管理基础类课程主要开设在大一㊁大二阶段,包括创新创业基础和就业创业指导,是依托学校创业学院开设的双创普及必修课程㊂通过课程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㊁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该类课程是专创融合课程体系的基础,对后续课程学习和学生就业创业有着重要的影响㊂经营与创业管理通识类课程主要开设在大一㊁大二阶段,包括经济学基础㊁管理基础与实务㊁市场营销基础与实务㊁电子商务应用㊁经济法基础和会计基础,是发挥自身师资优势开设的专业核心必修课程,通过课程教学能培养学生创办㊁经营和管理企业的能力,该类课程是专创融合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经典课程模块,也对学生日后就业创业起到重要支撑作用㊂经营与创业行业技术类课程主要开设在大二㊁大三阶段,包括连锁企业品类管理㊁采购与供应链管理㊁新媒体文案写作㊁人力资源管理㊁企业行政管理㊁新媒体营销和推销实务等课程,该类课程针对学生就业创业方向㊁结合新零售新技术开设行业特色创新课程,通过课程教学能培养学生从事媒体㊁零售和互联网等行业门店创业㊁经营㊁营销㊁人力资源和行政管理的工作,体现产教融合的特点㊂3.4四维 一体:建设专业实践体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行 训㊁赛㊁室㊁习 四维一体111实践体系,即校内实训㊁创业大赛㊁青创工作室和校外小微订单班实习四维一体开展实践教学㊂该专业在实施 三 层融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创新打造工商企业经营综合实训㊁连锁经营管理综合实训和虚拟商业社会环境综合校内实训项目,让学生在虚拟创业环境中进行企业创业和经营管理仿真实战㊂该专业从第一学期开始就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自建团队,发现商机,开发创业项目,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学校创业大赛,通过创业项目策划㊁路演和比赛,竞选出优秀团队进驻学校青创园工作室或创业园实体店进行校内小微实践;最后通过校企合作小微订单班和现代学徒制的方式,让学生参与企业门店创业与经营,在实习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更加了解自己的职业定位,从而更好地选择就业或创业,最终实现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真正做到 训㊁赛㊁室㊁习 四维一体实践教学㊂3.5五环 联动:打造质量保障体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重视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建立了制度㊁组织㊁课程㊁师资和实践条件 五环联动 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效果㊂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提升至学校战略高度,制定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切入点,通过创新教学管理体制机制㊁改进双创指导服务㊁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标准㊁加强双创教育师资培养㊁优化双创课程体系㊁创新课程教学方法㊁改善双创实践条件㊁营造校园双创氛围等措施来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改革㊂学校统筹各部门推进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㊂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改革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学校重大建设规划㊂成立了由教务处牵头,校长任组长㊁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及各学院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各部门共同管理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㊂学校注重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已制定‘创新创业专门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建立一批优秀的创新思维类㊁创新方法类㊁创业基础类㊁创业指导类㊁创业实践类和创业案例类专门课程,建设后的课程作为学校选修课纳入到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同时,课程建设和教材开发得到学校经费资助㊂学校重视专业创新创业导师的培养,已制定‘创新创业导师管理办法“,要求每个专业必须配备1个校内创新创业导师和1个校外创新创业导师,创新创业导师每年必须负责创新创业类至少1门课程讲授㊁1期专题讲座或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或创业大赛指导等,同时创新创业导师享有优先获得创新创业类师资培训㊁项目立项和专门工作室立项的权利等;制定‘创新创业专门项目管理办法“,鼓励老师开展创新创业类教研教改项目,积极探索专创融合教学模式,并给予相应教研教改经费资助㊂学校创新创新教育坚持实践育人,校内建设有1000m 2的大学生创业园,3000m 2的众创空间㊂创业学院管理的12000m 2的中山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成为全国创业带动就业孵化示范基地㊁国家级众创空间等㊂学校积极对接企业和各类创业平台,不断深化校企合作,聚合项目㊁资本㊁市场㊁技术㊁产业优质资源,服务学生创新创业成长;制定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管理办法“‘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办法“,鼓励有条件的专业院系与合作企业建设大学生训练项目或实践基地,并给予相应的经费资助㊂通过制度㊁组织㊁课程㊁师资和实践条件 五环联动 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工商企业管理专创融合人才培养实施效果落到实处㊂参考文献:[1] 陈宏利.地方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实践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8.[2] 王华,李懋,卢卓,等.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有效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三化并进 创业教育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7):78-82.[3] 王伯庆,马妍.2019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4] 王慧,林莹懿.互联网+ 背景下创客教育与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模式探究以时装零售与管理专业为例[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8):78-81.[5] 林巍.应用技术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温州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5):15-17.[6] 陈寿灿,严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大商科创业型人才培养[J ].中国高教研究,2017(8):96-100.[7] 刘波.高校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的耦合机制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7(12):68-71.[8] 张才明,杨晓智.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4(6):106-109.[9] 于云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创新教育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14(3):115-116.(责任编辑:吴新文)211。

论社会需要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

论社会需要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

论社会需要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摘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注也日益增加。

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这不仅是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更是为了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直接影响社会的人才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

加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包括改革培养模式、提高师资水平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重要性无可替代,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视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发展、影响、模式、途径、重视、提升、共同推动、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1. 引言1.1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培养国家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更是日益凸显。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他们具备实用型技能和知识,可以为国家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个拥有优质人才的国家,必将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

通过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可以使更多的人才走向社会,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支持和服务,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优质的人才培养也可以提高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满足社会对各种专业人才的需求,改善人民的就业和生活状况。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只有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应当加强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注和支持,共同努力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于就业导向的电梯专业金工实训改革与探索——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基于就业导向的电梯专业金工实训改革与探索——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课 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一部分 ,是一种积极努力与尝试 。
二 、实训 改革 与探索
1 . 学生就业 岗位 的分析 走访企业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 的结果表明 ,我院电梯专 业 学生毕业后进 入 的企 业类 型主 要是 电梯安 装和 维保 单位 以 及 电梯整机制造企业 。 电梯安装和维保 岗位 对学 生机 械加 工和钣 金加 工 的能力
查 ,听取兼职教师和校 内教师 的意见 ,查 阅教务 系统 收集 学生 评教信息 ,多方位收集课程实施 的效果及待 改进 的地 方 ,以便
进一步完善 。 本次金工实训 的改革 ,我们在 l l 级和 1 2级共四个班级约 2 0 0名学生 中进行 了实施 ,整体 上与改革初 衷 比较 吻合 ,学生 反馈 回来 的信息也 比较理想 。
感性认识 ,是专业基础知识与工程实际的纽带。近年来 职业 院 校金工实训教学 改革 发展 相对缓 慢 ,对实 践 型人才 的培 养有

定的制约 ,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
1 . 教 学 方 式 陈 旧
在实训教学过程 中注重操 作训 练 ,忽视工艺 能力 的培 养 ,
缺乏创新能力的培 养 ,缺 少对 学生进 行工 程师 及工 程管 理方 面的素质培训 , 缺乏现代教学手段 ,不能充分调动学生 的主动 性和创造性。
I 实 习 实 训I
基 于就 业 导 向的 电梯 专 业 金 工 实训 改革 与 探 索
以 中 山职 业技术 学院 为例
夏龙军 肖伟 平

要 :本 文分析 了目前高职 院校金 工 实训 存在 的 问题 , 以 中山职业技 术 学院 电梯 维护 与管理 专业为例 ,基 于就 业导 向,
中图分 类号 :G 7 1 2

浅谈新时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浅谈新时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浅谈新时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新时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的变化,以培养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以下从人才培养目标的理念、能力培养、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浅谈。

新时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理念是以创新精神为核心。

创新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高职院校应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能够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社会变革。

新时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注重能力培养。

高职教育要面对的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学生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还要具备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新时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知识结构要具备多元化。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知识的更新迭代也越来越快。

高职教育应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还要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具备宽松的专业素养,使他们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任务需求。

新时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还应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现在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不仅是技术能力,还要求他们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关注社会问题,在工作中积极担当社会责任。

新时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教育机构、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教育机构要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教师要积极探索创新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要主动学习,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新时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基于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的变化,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强调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注重学生的多元化知识结构和人文素养,培养具备高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人才。

只有通过不断地调整目标、优化培养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挑战和需求。

全方位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探析

全方位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探析

全方位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探析作者:李黎来源:《职业·下旬》2010年第12期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持续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笔者认为,众多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分析不够全面,只是片面强调了外界的影响因素,而忽视了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例如,有学者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大学扩招导致岗位不足,出现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造成国有大中型企业下岗职工和城市农民工数量累增等。

然而,这些只是表面原因,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大学生职业素质欠缺,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在提出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上,也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导向,诸如如何面试、如何写简历、如何掌握求职技巧等职业指导类书籍充斥市场。

也有观点提出,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就不愁就业。

实际上,这些观点和做法都忽视了职业素质是大学生事业成功的基础这一事实。

虽然许多有识之士指出加强职业素质的培养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但是如何具体操作实施,却没有深入涉及,大多只是停留在表层,不易把握。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以提高高职大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为中心,以院级教研教改研究课题“高职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研究”为蓝本,特别是在高职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具体实施途径上,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与有益尝试。

一、职业素质的内涵剖析1.职业素质与职业素质教育的涵义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

职业素质的基本内容包括: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创新能力、职业心理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职业素质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它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五大部分。

第一个层次是心理发展层次,包括三部分,即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职业知能素质教育、职业审美素质教育;第二个层次是身心和谐发展层次,指职业身心素质教育;第三个层次是创业能力发展层次,指职业劳动素质教育。

关于提高高职毕业生引进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提高高职毕业生引进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提高高职毕业生引进质量的探索与实践【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毕业生的引进质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围绕高职毕业生引进质量展开探讨,首先对高职毕业生引进现状进行了分析,随后探讨了提高高职毕业生引进质量的需求和途径,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效果评估部分,对提高高职毕业生引进质量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提升高职毕业生引进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教育机构和企业共同努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注重培养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其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引进质量、探索、实践、需求、途径、案例分析、效果评估、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的学生旨在提供技术与职业技能,适应市场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高职毕业生的引进质量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在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难题依然存在,一些学生面临着找不到工作或与所学专业不符的情况,导致了高校毕业生引进质量的下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探索提高高职毕业生引进质量的有效途径,以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对高职毕业生引进质量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相关解决策略,对于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和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并希望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分析和实践效果评估,为未来提高高职毕业生引进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高职毕业生的引进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人才队伍的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因此提高高职毕业生引进质量成为重要的课题。

对于企业来说,引进高质量的高职毕业生可以带来更大的生产力和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对于高职毕业生来说,通过提高引进质量可以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和职业满意度,实现自身的人生目标。

中职教师工作总结——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实践与思考

中职教师工作总结——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实践与思考

中职教师工作总结——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实践与思考一、引言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连接基础教育与职业发展的重要桥梁,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具备职业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

作为一名中职教师,我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积极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以下是我对这一工作实践与思考的总结。

二、以就业为导向,调整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积极调整了教学内容。

在课程设计上,我更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例如,在教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时,我不仅讲解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还组织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学习各种办公软件的使用,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我也关注行业动态,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引入课堂,确保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保持同步。

通过这些调整,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三、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实践教学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至关重要。

因此,我特别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我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实训、模拟操作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电子商务课程中,我安排学生进行网店运营实训。

学生们分组进行,从市场调研、产品选择、网店搭建到营销推广等环节,全程自主操作。

通过这样的实训活动,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电子商务的实战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四、开展校企合作,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我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的共享。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们有机会进入企业实习,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锻炼技能,提高职业素养。

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实习选拔优秀人才,为自身的发展储备人才资源。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我积极与企业导师沟通交流,共同指导学生实习。

我鼓励学生们向企业导师学习请教,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校企合作总结

校企合作总结

校企合作总结篇一:校企合作总结校企合作总结(一)我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理念,把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学校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我校创建国示范中职学校内涵要求,也是中职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核心。

2015年,校企合作办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校企合作办按照服务学生,沟通服务企业,搭建平台,合作共赢的定位,采取校政合作、校企合作等多种工作方式,发挥主观能动性,开拓创新,认真研究实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配合教学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取得显著的成效,全面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为我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积极开创校企合作工作的新局面,优质高效地完成全年各项任务。

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校企合作办工作制度的完善制订了校企合作办公室2014年工作思路,确定了校企合作办公室工作职责,并对办公室正常运转作了相应的筹划。

校企合作办作为一个新部门,注重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经过几年的努力,校企合作办内部制度的完善有了一个新的提高。

(一)内部管理制度日趋完善完善了学校校企合作工作管理办法以及一些相关制度。

如校企合作项目审批流程、校企合作项目专家评审办法、校企合作工作奖励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的规章和制度等,并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文本。

(二)与政府部门建立工作沟通机制借助长株潭劳动就业服务中心、长株潭工商联、长株潭经贸局与各行业建立了工作沟通机制,同时也借助长株潭等厂商会与各行业建立了工作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到当地企业的用工需求、岗位需求。

建立学校校企合作办与各政府部门沟通联系的长效机制。

(三)参与职教集团建设调研草案在相关调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关于军工职教集团的筹备实施方案》建议稿,已提交领导审核。

二、校企合作工作的正常开展,合作的具体内容及取得的成绩我校通过和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模式灵活多样,促进了双方共同发展,达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校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校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校一、学校介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校是一所上海市卫生系统惟一四次蝉联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上海市医学类中专惟一由政府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校。

是“全国职教先进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职教先进单位”、上海市百所重点建设的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分总校、基础部(嘉定区)、临床Ⅰ部(瑞金医院内)、临床Ⅱ部(市九医院内)等四个校区。

学校还设有浦东、金山、南汇等三个分校。

另设有口腔门诊部、国际教育部、上海市乡村医士培训中心,上海市新华进修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夜大学东校区。

学校教学设施先进,实验设备齐全,拥有全市一流的《上海现代护理实训中心》、正在筹建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公共实训中心之一的《上海市现代医学检验实训中心》,还有各类基础与专业实验室70余间。

我校还拥有实力强大的临床教学基地,主要分布在二医大附属教学医院及全市三级甲等医院,如瑞金、仁济、新华、市九、儿童医学中心、市一、中山、长征、曙光和东方医院等,占80%以上,为各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就业提供了有力保证。

为了进一步扩大我校的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实力,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正在南汇周浦地区的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内另建新校区。

新校区占地面积384亩,可容纳4000余名学生。

校园秉承二医大欧陆风格的建筑特色,凸现现代化、数字化、网络化、人性化特点,校园优美、典雅,各类先进的教学设施和生活环境将为学生提供一流的服务和学习条件。

二、专业介绍⑴护理专业(4年制):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中专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

该专业主要培养在各级各类医院和卫生医疗保健机构中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卫生保健工作的中等护理人才。

⑵中英合作护理专业(4年制):该专业主要培养学生逐步掌握用英汉两种文字学习和运用先进的护理知识与技能,使其毕业后能够在中英两种语言环境中从事临床医护卫生工作,在涉外、合资医院工作具有很强竞争力,适应中国入世和建设国际性大都市医疗卫生事业双语护理专业人才的极大需求,并为学生将来深造、就业、出国打下良好基础。

论文: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

论文: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正日益为社会所关注。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涉及政府调控、社会经济发展、学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原因。

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着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

为此,高校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一)把握时代脉搏。

透彻理解新世纪的人才标准(二)符合高校实际,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在人才目标定位上.高校应把握好人才培养的总体品质与规格,针对不同的学科专业和类型,培养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等不同规格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各种人才的不同需要。

开创出一条促进毕业生就业的路径来。

当前不少学校片面追求高层次。

盲目地追求专科院校升本科、本科院校争上硕士点、博士点。

在追求高层次办学过程中,一些过去十分有专业特色或专业优势的学校放弃了自己的特点。

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出现了明显的偏差,从而导致人才培养的雷同。

毕业生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以地方性综合大学为例.地方综合性大学由于办学历史、生源状况及地域条件的限制,具有“地方性”和“综合性”两个特点。

地方性院校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具体需要,结合所处地区的实际情况,培养本地区所需的各种各样的实用人才。

(三)转变教育观念,体现以人为本、人职匹配的教育思想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与精英阶段人才培养的主要区别是摆脱了单一的精英培养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培养模式。

市场需求是多样化,不同社会职业对毕业生素质要求不一样。

如果培养出的学生千篇一律.其结果必然是学生在人才市场中缺乏竞争力。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要体现以人为本、人职匹配的思想,根据大学生的个体差异状况,按照社会职业的需要.进行不同职业目标的培养,不仅大学生的德、智、体等诸方面能得到全面发展,大学生个体的潜能和差异性也能够得到发展,这样的毕业生就可以更好地适应多样化的社会职位的需要.更有利于人职匹配、顺利就业。

以需为引、以新为矢、以质为核,过程工业自动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以需为引、以新为矢、以质为核,过程工业自动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以需为引、以新为矢、以质为核,过程工业自动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需为引、以新为矢、以质为核,是过程工业自动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的核心原则。

首先,以需为引意味着人才培养要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

过程工业自动化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领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因此,培养方案应该根据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确保培养出符合行业要求的专业人才。

其次,以新为矢强调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过程工业自动化是一个不断创新的领域,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推动他们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上的创新,并鼓励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最后,以质为核强调培养的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过程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要求高度精准和可靠性,因此人才培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通过严格的课程设置、实验实训和产学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在自动化领域的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使他们具备解决实际问题和面对挑战的能力。

以上原则的探索与实践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1. 优化课程设置:根据行业需求和发展趋势,调整和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系统掌握过程工业自动化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2. 加强实践环节:建立完善的实验室设施,开展实际工程项目的实训,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和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开展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他们深入研究领域前沿问题,为行业的技术进步做出贡献。

4. 加强产学合作: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实习、毕业设计和校企联合培养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接触实际工作环境,了解行业发展需求,增强就业竞争力。

通过以上的探索与实践,可以有效提高过程工业自动化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为行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管理学多模态体验式教学模式探讨

管理学多模态体验式教学模式探讨

管理的职能。 3)辩论赛。辩论赛也是一种重要的体验式学习方式,可以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其主要操作流 程是:老师根据课程内容出一个有争议的辩题(这个辩题最好 结合时事),然后抽签选出正反双方、观众、评委等;学生根据 自己的角色去搜寻资料,做好辩论准备;各就各座,展开辩论; 结束后评委点评、观众提问和老师总结点评。辩论赛的特点是 明辨是非、纠正错误、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不仅有利于培养 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能力与综合能力,还有利于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果辩论赛中允许通 过表演、视频等方式来展现自己的观点,效果会更好。 4)PPT演示法。这种方法具体操作是把班里的学生分为若 干小组,实行教师指导、组长负责制(组长轮流上任),分别设 置不同的“学术专题”,并将其分配给不同的学习小组,由各团
作者简介:梁春树(1984--),女,汉族,广西玉林人,硕士,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工商管理教学、公司治理。
万方数据
BusIn商OSsl.269・
三、管理学多模态体验式教学的探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和完善, 教学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为多模态体验式教学引入课 堂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条件,也使得多模态体验式教学成为了一 种可能。 3.1多模态体验式的课件 采用多模态教学,首先是在课件制作上灵活运用多种模态 符号(如颜色、声音、图片、动画),增加课件的丰富性,强调 内容的针对性,直接为课堂服务。其次是在课件内容的表现性 上,也可以采用多模态符号来体现。比如根据上课内容,运用 图片、视频甚至表演等,就学习主题给出背景知识介绍来引发 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以便激活学生学习的热情。再者,教师还 可以事先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自己去找资料来制作课件,并 且允许课件的表现形式多样化,可以大大刺激学生的创造性, 为课堂增添更多的内容。实践证明,由于声音、图像、文字多 种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从而收到其他教学手 段所不能比拟的效果。 3.2多模态体验式的教学设计,突出提供真实管理情境 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在考虑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 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一定要注重教学情境的设计,突出以学 生体验为主。在教学设计之前,最好先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一要对教学内容所涉及的领域有充分的了解;二对确定每一块 内容的教学目标,哪一块是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的,哪一块是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都应该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三要对学生 的情况有基本的了解,比如学生的基本特点、知识结构和能力 结构甚至是专业特点等;四是对教师本人的了解,如教师的性 格、个性、能力等;五是考虑教学的条件和场所,比如教学设 备、教学环境、传播渠道等。只有对上述方面的准确把握之下, 才能定位出合理的教学设计。针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教学设计上,可以模拟真实的管理者实际工作职能的过程与 实务开展教学内容设计,以项目任务为形式,设计系统的实训 体系,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3.3多模态体验式的创新教学方法 为了全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予多方面的感官刺激,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抛弃传统的灌输式教 学方法,探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而教学方法的探讨上,应注 意以学生体验为主。 1)案例教学法。在多模态体验式模式下,应该创新案例教 学法。可以考虑采用以下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教师提供实 际生活中的最新最热门的真实案例,通过视频、图片、语音等 形式引入到课堂中来,引导学生进入案例的情景中去,分析与 讨论,结合所学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汇报成果,最后 总结和点评。第二一种形式是由鼓励学生从生活寻找案例,并 允许学生用多种手段比如PPr演示、表演或者视频等方式表现 出来,由于案例贴切学生生活,更能引起学生共鸣。他们在分 析和讨论中会插入自己的体验感悟,会使得分析更加全面和生 动,也能拉近管理和学生自己的距离,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2)行动导向教学法。行动导向法也是体验式学习的一种重 要的学习方式。管理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结 束语 中 山职 业 技术 学 院根 植 地 方、 服 务 产业 , 以生 为本 、 全 2 0 1 5年 ,高 技能人 才 占技 能劳动 者 的 比例 达 到 2 8 %, 高 面育人 , 人 才培养 质 量得到 明显提 升。 技 能人 才 总量达 到 8万 人。 组织 学 生参加 2 0 1 3全 国职 业 院校 技 能 大赛 省 赛 , 共 中 山市 的产业 发展 定位 和供 不应 求的 劳动力 市 场 , 为 4个 奖项 , 7支 代 表 队代 表 广 东省 参 加 全 国职 业 院 校 地 方高职 院校 提高人 才培 养质 量提供 了良好 的机遇 。 从 经 获 4 在 济社 会 发展 对人 才 的需 求看 , 社会 需要 的 高职人 才是 所 掌 技 能大赛 决赛 ,入 选 队数在 全 省高职 院校 中排 名 第 二 , 握 的技 能和企 业配套 , 适 合 企 业 的人 才 。因 而 , 以 就 业 为 导 全 国决 赛 中取 得 了 1个 一等 奖 、 3个 二等 奖和 2个 三等 奖 向, 重 点 发展 适 合社 会 需 要 的专 业 岗位 群 , 按 照就 业 的 需 的优 异成 绩 , 获得 全省 总分 第 二的好 成绩 。学 院机 电工程 0 1 3届 毕业生 欧 阳祖 贤 ,先后获 全 国职业 院 求实 施相 对应 的人 才培 养 活动 , 是地 方高职 院校 适应 地 方 系数 控专 业 2
全 面提 的突 出因素和主要瓶颈。根据《 中山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 对 全体 教 师进 行职 业教 育教 学 能力 的培训 与 测评 , 提高教 育教 学质 量。 划纲要( 2 0 1 1 — 2 0 2 0) 》 , 中 山市将 加 强 高 技 能人 才 队 伍建 升教 师职 业教育 教学 能力 ,
以就业为导 向加 强高职 院校人才培 养质量的思考 为 例
( 中山 职业技术学院)
林 文锋 方 冬敏
摘要 : 高 等职 业 教育 源 于 经 济 又服 务 于 经 济 。 以 就业 为导 向的 人 才 培养 模 式 , 是 高职 院校 的 出发 点 和 各 项工 作 的 落脚 点 。 中 山职 业 技
学生在 毕业后也 能更快 、 更准地 融入地 方经济社 会建设。 2 _ 2 以准 确 的培 养 定 位 服 务 就 业 在 人 才培 养 过 程 术 学 院 立足 地 方 区域 经 济 发展 , 抓 住 高职 教 育发 展 的重 要 战 略 机遇 , 中, 为 了使 人 才 培养 目标 与 岗位 能力 要 求更 加 贴 近 , 学 院 不 断适 应新 的要 求 , 通 过 调 整 优 化 专 业 设 置和 人 才培 养 结 构 , 提 高 人 和企 业共 同制 定并 实 施人 才培养 方案 , 全面开 展基 于综 合 才 培养 质 量 , 培 养适 应 新 岗位 的高 素质 技 能型 人 才队 伍 , 为促 进 地 方 职业 能力 培养 的课程 改革 。 根据职 业标 准 、 课程 内容 、 工艺 经 济社 会发 展 作 出 了积 极 贡 献 。 要求 和生 产情 况 , 由学 院专 业教 师和 企业 技术 人 员有针 对 关键词 : 高 等职 业教 育 就 业 导 向 人 才培 养 通过 优 化 教学 、 实训 、 实 习、 就 业 等 高等职 业教育是 高等教育体 系中与经济 社会 发展联 系 性 的进 行 授课 和 指导 , 人 才培 养环 节 , 建 立突 出职 业 能力 培 养 的课 程 标准 , 使 专 最 直接 、 最 密切 的重要组 成部 分。在《 国家 中长期教 育改 革 把 工学 结合作 为人 才培养 模式 改革 的 和 发展 规划 纲要( 2 0 1 0 — 2 0 2 0年) 》 中指 出 , 职 业 教育 要面 向 业 与产业 高度 对接 , 重 要切 入 点 , 着 力提 高 学 生 的职业 道 德 、 职 业 技 能和 就 业 人人、 面 向社 会 , 着力 培养 学生 的职 业道 德 、 职业 技 能和 就 为学 生学 好专业 、 掌握 技 能打 下 了坚 实基 础 。 业创 业 能力 , 到2 0 2 0年 , 形成适 应经 济发展 方式转 变和 产 创业 能力 , 2 . 3 以内涵 建 设 的方针 推进 就 业 内涵 建 设是 高职 院 业结构调 整要 求、 体现 终身教 育理念 、 中等和 高等职 业教育 而人 才培 养 协 调 发展的现代职 业教 育体 系 ,满足 人 民群 众接 受职 业教 校 在 激烈 的办 学竞 争 中立于 不败 之地 的根 本 , 育的 需求 ,满足 经济社 会对 高素质劳 动者和 技 能型人 才的 的质 量关键 在 教学 。学 院通 过加 强教 材和 教学 资 源建 设 , 与行 业企 业共 同开 发 紧密结 合生 产 实际 的实训 教材 , 真 实 需要。“ 以就业 为导向” 是高 等职 业教育 的办学定 位 , 大力 发 展 职业 教育是拓 宽就业 渠道、 促进就 业 的重 要举措。
反 映产业 发展 、 技 术革 新 : 通 过 多形 式教 学模式 , 如 动 漫专
业建 立大 师工作 室 、 企 业工作 室 、 教 师工作 室 、 学 生创业 工
1新 形势 下加 强高职 教 育人才 培养 的必要 性
推 动 教 学流 程 改 革 , 通过 实践 、 实训 、 实 习和 研 究 性 地 方产 业 结构 的升级 和 经 济 结 构 的调 整 为地 方 高职 作 室 , 学 习产生 的真 实问题 激发 学生 的学 习兴 趣。为 了实现人 才 院校 的发展提 供 了良好机 遇。 以 中 山市 为例 , 技 术工 人 尤 其 是 高 技 能 人 才 短 缺 已成 为 制 约 中 山 产 业 结 构 优 化 升 级 培养 目标 ,在 全 院开展 基于 职业 能力 的项 目化 课 程 改革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