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痹证与痿证虽同是肢体疾患,但二者临 床表现、病因病理都不相同。痿证以手足 软弱无力、患肢枯萎瘦削为特征,严重者 手足废用,手不能握物,足不能任地,但 肢体关节一般不痛,且多发于下肢。
(四)痹证辨证施治
行痹(风痹) 1 行痹(风痹)
症候: 症候: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其疼痛 呈游走性,不限于一处,关节屈伸不利,多 见于上肢、肩、背。初起多兼有畏风、发热 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缓。 治则: 治则:祛风通络,散寒祛湿 方药: 方药:防风汤(防风、秦艽、独活、当归、 黄芩、葛根)
4 饮食宜高营养、高维生素,清淡可口,易 于消化。风、寒、湿痹应进温热性饮食,忌 生冷瓜果,菜或汤中加姜、胡椒粉;热痹忌 辛辣、肥甘、醇酒等食物,鼓励多饮水。 本病除内服药物治疗外,针灸、推拿、中 药熏洗、关节松动、物理治疗等,对本病治 疗均有一定效果。
谢
谢!
如论病因说:“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 于风寒湿者也”。论症候分类论“其风气 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通痹,湿气胜者 为着痹也”。在治疗上提出了桂枝附子汤、 甘草附子汤、乌头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 治疗痹证的方剂。等等之中医学文献中有 痹证的论述相当丰富。
三 痹证涉及西医的疾病较多,大体上包括 西医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 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性疾病如 增生性脊柱炎、颈椎病、跟骨刺、大骨节 病等。
4 热痹
症候: 症候:肢体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 则舒,痛不可触,多兼有发热、口渴、心烦 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则: 治则:清热通络 祛风除湿 方药: 方药:白虎桂枝汤(石膏、知母、甘草、粳 米、桂枝)
5 顽痹
症候: 症候:痹证历时较长,反复发作,骨节僵硬 变形,关节附近呈黑黯色,疼痛剧烈,痛处 固定不移,不可屈伸,或疼痛麻木,关节或 红肿疼痛,舌有紫色瘀斑,脉细涩。 治法: 治法:活血化瘀,祛瘀止痛,兼补肾养肝扶 正 方药: 方药:身痛逐瘀汤(桃仁,红花,当归,川 芎,五灵脂,沉香,没药,香附,羌活,秦 艽,牛膝,甘草)或益肾蠲痹丸。
之体,当感受外邪时,则发病较急,寒邪 入里发热,流注经络关节而表现为一系列 热盛证候,则为热痹。 3 停痰流瘀:由于病久气血周流不畅而致 血停血停为瘀,湿凝为痰。痰瘀互结,也 可以和外邪相合,阻闭经络,深入骨骼而 致根深难以逐除。痹证晚期所见的关节肿 胀畸形,多为痰瘀交阻于骨节之间所致。
(三)痹证鉴别诊断
(二)痹证病因病机
痹证的发生与体质的盛衰及气候条件、 生活环境都有密切的关系。内因是痹证发生 的基础,素体虚弱、正气不足、腠理疏松、 卫外不固,是引起痹证的内在因素。风寒湿 热之邪为外因,易使肌肉、关节、经络痹阻 而成痹证。
1 体虚感邪:由于患者体质虚弱,气血不 足,腠理空疏,故外邪易于入侵,既病之 后,又无力驱邪外出,以致风、寒、湿、 热之邪得以逐渐深入,留连于筋骨血脉而 为痹证。 2 风、寒、湿、热之邪外入,凡气候变化 无常,冷热交错或居处卑湿,涉水冒雨而 罹病者,此外邪直入肌肉关节筋脉而为痹 证;或在卫外功能低下时,重感于风、寒、 湿邪或风、寒、湿邪郁久化热而发病;或 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蕴热,或阴虚阳亢
加减: 加减:
偏气虚者,加用补中益气汤; 偏血虚者,加用四物汤; 气血两虚、肝肾亦虚者,用独活寄生汤; 兼阳虚者,用真武汤加减; 兼阴虚者,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五)痹证预防与护理
1 注意起居卫生,适应冷暖变化,避免潮湿、 受寒,对本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2 风、寒、湿痹者,应注意保暖;热痹者病 室宜清爽通风。 3 关节疼痛剧烈及有发热、脉数等表现者, 应卧床休息,待病情好转,体温、脉搏恢复 正常后,方可循序前进,逐渐活动。
痹
证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刘芙萍
(一)痹证概述
一 痹证是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引起 的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 以及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 其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 失于濡养所致。 二 痹证的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素 问·痹论篇》对本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症 候分类等内容均有论述,奠定了中医对痹 证认识的基础。
痛痹(寒痹) 2 痛痹(寒痹)
症候: 症候: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遇寒 加重,得热痛减,日轻夜重,痛处不红不肿, 常有冷感,舌苔白,脉弦紧。 治则: 治则:温经散寒 祛风除湿 方药: 方药:乌头汤(乌头、麻黄、芍药、黄芪、 甘草 )
wenku.baidu.com
着痹(湿痹) 3 着痹(湿痹)
症候: 症候: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或肿胀,痛 有定处,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肌肤麻木 不 仁,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 治则: 治则:除湿通络 祛风散寒 方药: 方药:薏苡仁汤(苡米、苍术、羌活、独活、 防风、川芎、麻黄、桂枝、当归、甘草、生 姜)
(四)痹证辨证施治
行痹(风痹) 1 行痹(风痹)
症候: 症候: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其疼痛 呈游走性,不限于一处,关节屈伸不利,多 见于上肢、肩、背。初起多兼有畏风、发热 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缓。 治则: 治则:祛风通络,散寒祛湿 方药: 方药:防风汤(防风、秦艽、独活、当归、 黄芩、葛根)
4 饮食宜高营养、高维生素,清淡可口,易 于消化。风、寒、湿痹应进温热性饮食,忌 生冷瓜果,菜或汤中加姜、胡椒粉;热痹忌 辛辣、肥甘、醇酒等食物,鼓励多饮水。 本病除内服药物治疗外,针灸、推拿、中 药熏洗、关节松动、物理治疗等,对本病治 疗均有一定效果。
谢
谢!
如论病因说:“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 于风寒湿者也”。论症候分类论“其风气 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通痹,湿气胜者 为着痹也”。在治疗上提出了桂枝附子汤、 甘草附子汤、乌头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 治疗痹证的方剂。等等之中医学文献中有 痹证的论述相当丰富。
三 痹证涉及西医的疾病较多,大体上包括 西医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 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性疾病如 增生性脊柱炎、颈椎病、跟骨刺、大骨节 病等。
4 热痹
症候: 症候:肢体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 则舒,痛不可触,多兼有发热、口渴、心烦 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则: 治则:清热通络 祛风除湿 方药: 方药:白虎桂枝汤(石膏、知母、甘草、粳 米、桂枝)
5 顽痹
症候: 症候:痹证历时较长,反复发作,骨节僵硬 变形,关节附近呈黑黯色,疼痛剧烈,痛处 固定不移,不可屈伸,或疼痛麻木,关节或 红肿疼痛,舌有紫色瘀斑,脉细涩。 治法: 治法:活血化瘀,祛瘀止痛,兼补肾养肝扶 正 方药: 方药:身痛逐瘀汤(桃仁,红花,当归,川 芎,五灵脂,沉香,没药,香附,羌活,秦 艽,牛膝,甘草)或益肾蠲痹丸。
之体,当感受外邪时,则发病较急,寒邪 入里发热,流注经络关节而表现为一系列 热盛证候,则为热痹。 3 停痰流瘀:由于病久气血周流不畅而致 血停血停为瘀,湿凝为痰。痰瘀互结,也 可以和外邪相合,阻闭经络,深入骨骼而 致根深难以逐除。痹证晚期所见的关节肿 胀畸形,多为痰瘀交阻于骨节之间所致。
(三)痹证鉴别诊断
(二)痹证病因病机
痹证的发生与体质的盛衰及气候条件、 生活环境都有密切的关系。内因是痹证发生 的基础,素体虚弱、正气不足、腠理疏松、 卫外不固,是引起痹证的内在因素。风寒湿 热之邪为外因,易使肌肉、关节、经络痹阻 而成痹证。
1 体虚感邪:由于患者体质虚弱,气血不 足,腠理空疏,故外邪易于入侵,既病之 后,又无力驱邪外出,以致风、寒、湿、 热之邪得以逐渐深入,留连于筋骨血脉而 为痹证。 2 风、寒、湿、热之邪外入,凡气候变化 无常,冷热交错或居处卑湿,涉水冒雨而 罹病者,此外邪直入肌肉关节筋脉而为痹 证;或在卫外功能低下时,重感于风、寒、 湿邪或风、寒、湿邪郁久化热而发病;或 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蕴热,或阴虚阳亢
加减: 加减:
偏气虚者,加用补中益气汤; 偏血虚者,加用四物汤; 气血两虚、肝肾亦虚者,用独活寄生汤; 兼阳虚者,用真武汤加减; 兼阴虚者,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五)痹证预防与护理
1 注意起居卫生,适应冷暖变化,避免潮湿、 受寒,对本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2 风、寒、湿痹者,应注意保暖;热痹者病 室宜清爽通风。 3 关节疼痛剧烈及有发热、脉数等表现者, 应卧床休息,待病情好转,体温、脉搏恢复 正常后,方可循序前进,逐渐活动。
痹
证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刘芙萍
(一)痹证概述
一 痹证是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引起 的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 以及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 其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 失于濡养所致。 二 痹证的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素 问·痹论篇》对本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症 候分类等内容均有论述,奠定了中医对痹 证认识的基础。
痛痹(寒痹) 2 痛痹(寒痹)
症候: 症候: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遇寒 加重,得热痛减,日轻夜重,痛处不红不肿, 常有冷感,舌苔白,脉弦紧。 治则: 治则:温经散寒 祛风除湿 方药: 方药:乌头汤(乌头、麻黄、芍药、黄芪、 甘草 )
wenku.baidu.com
着痹(湿痹) 3 着痹(湿痹)
症候: 症候: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或肿胀,痛 有定处,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肌肤麻木 不 仁,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 治则: 治则:除湿通络 祛风散寒 方药: 方药:薏苡仁汤(苡米、苍术、羌活、独活、 防风、川芎、麻黄、桂枝、当归、甘草、生 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