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7天 文言文阅读+古诗歌阅读(四)
高一语文必修一专项训练——课内文言文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劝学》和《师说》中的选段,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二)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5、以下文言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非能水.也(游水)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B、而闻者彰.(清楚)士大夫之族.(类)C、而耻.学于师(以……为耻)而绝.江河(横渡)D、吾尝跂.而望矣(踮起脚后跟)今之众人..(很多人)6、以下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小学而.大遗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其.可怪也欤?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而耻学于.师7、以下分析中理解不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韩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齿相师作比照,无意中流露出了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
B、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前者“小”而后者“大”。
C、《劝学》选段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学习更要思考的道理,而《师说》选文中用了比照法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27
课时跟踪练27(60分钟72分)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①苏轼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
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②新扫旧巢痕。
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
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③。
[注] ①本诗于神宗元丰六年(1083),苏轼被贬黄州第四年所作。
②九重:代指朝廷。
③玉梅魂:化用唐代诗人韩偓的“玉为通体依稀见,香号返魂容易回”,意谓第二次开放好比魂的返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与白居易《琵琶行》中“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的环境特点相似。
B.这首诗感事抒怀,写景与抒情浑然一体。
首联点明了住处的偏远,烘托凄凉的氛围,为下文叙事、抒情做了铺垫。
C.“五亩渐成终老计”是说苏轼早就做好了“终老”的打算,“九重新扫旧巢痕”则是点明他做“终老计”的原因。
D.诗中多处将前人诗句和典故转化为自己诗篇中的鲜活文字,不留移栽痕迹,显示了诗人高超的创作技巧。
解析:“苏轼早就做好了‘终老’的打算”错误,苏轼依靠五亩田终老黄州其实是削官被贬后的无奈之辞,而非早有的打算。
答案:C(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颔联说要在黄州终老,颈联说自己与鸥鸟已熟,经常来垂钓连所坐之石也觉暖了,表达出诗人有忘掉机心、退隐出世之心。
②尾联却说与春风约定,梅花也再度开放,流露出希望自己能被君王再度起用的入世进取之意。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河湟①杜牧元载②相公曾借箸③,宪宗皇帝亦留神。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温习天天增分练第24天文言文阅读+古诗歌阅读(一)
第24天文言文阅读+古诗歌阅读(一)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段思恭,泽州晋城人,父希尧。
晋有天下,希尧累历清显。
思恭以门荫奏署镇国军节度使官。
天福中,希尧任棣州刺史。
思恭解官侍养,奉章入贡,改国子四门博士。
开运初,刘继勋控制同州,辟为掌书记。
继勋入朝,..会契丹入汴,军士喧噪,请立思恭为州帅,思恭谕以祸福,拒而弗从,乃止。
隐帝时,蝗,诏遍祈山川。
思恭上言赦过宥罪议狱缓刑苟狱讼平允那么灾害不生望令诸州速决重刑无致淹滥必召和气从之。
乾德初,平蜀,通判眉州。
时亡命集众,攻逼州城,刺史赵廷进惧不能敌,将奔嘉州,思恭止之,因率屯兵与贼战彭山。
军人皆观望无斗志,思恭募军士先登者厚赏,于是诸军贾勇,取胜贼,思恭矫诏以上供钱帛给之。
后度支请按其罪,太祖怜其果干,不准,令知州事。
会冯继业自灵州举宗来朝,帝以思恭代知州事,仍语之曰:“冯继业言灵州非卫.、霍.名将镇抚之不可,汝其往哉!”思恭曰:“臣奉诏而往,必能治之。
”帝壮之,赐窄衣、金带、钱二百万,仍以塗,矫继业之失,绥抚夷落,访求民病,悉条奏免之。
俄而回鹘入贡,路出涉诸部,令别赍金帛以遗之。
思恭下车..灵州,交易于市,思恭遣吏市硇砂,吏争直,与之竞。
思恭释吏,械其使,数日贳之。
使还诉其主,复遣使赍牒诣灵州问故,思恭理屈不报。
自是数年,回鹘不复朝贡。
久之,迁右谏议医生、知扬州。
朝廷方经略江表,命思..恭兼沿江巡检。
太宗即位,迁将作监、知秦州。
坐擅借官库银造器,又妄以贡奉为名,贱市狨毛虎皮为马饰,为通判王廷范所发。
淳化三年,卒,年七十三。
(选自《宋史·段思恭传》,有删改) 1.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部份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思恭上言赦过/宥罪议狱缓刑/苟狱讼平允/那么灾害不生/望令诸州速决重刑/无致淹滥/必召和气/B.思恭上言/赦过宥罪/议狱缓刑/苟狱讼平允/那么灾害不生/望令诸州速决/重刑无致淹滥/必召和气/ C.思恭上言/赦过宥罪/议狱缓刑/苟狱讼平允/那么灾害不生/望令诸州速决重刑/无致淹滥/必召和气/ D.思恭上言赦过/宥罪议狱缓刑/苟狱讼平允/那么灾害不生/望令诸州速决/重刑无致淹滥/必召和气/解析:选C 解答此题,第一要大致明白得句意并注意观看句式结构。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名句默写(精编+解析版)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4:文言文阅读【2019年高考】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
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为长沙王太傅三年。
后岁余,贾生征见。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
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
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卷之古诗歌阅读试题解析
[15]据题精答——简答题目 ①词句入手,检索形象,加工为意象,归结感情; ②要点无一词遗漏,回答无一句废话,晓畅合理。
文字 入手
简答题目回答流程 形象·意象 检索·加工
感情 领悟
15.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 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
[参考答案] 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 这副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
15.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 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 有什么作用?(6分)
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 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
②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 从容之致。
[例三·2019年全国课标三卷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 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 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 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 惠,受恩必报。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 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 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 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 者的主观感受
15.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 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
①《酬乐天扬州酬初乐逢天席扬上州见初赠逢》席对上仗见工赠稳,用典精当, 语言雅丽平巴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②这几句诗怀则旧采空用吟了闻民笛歌赋俚,曲到的乡表翻现似手烂法柯描人写。田野风光 和劳动场景沉,舟语侧言畔通千俗帆浅过显,,病清树新前流头畅万。木春。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知识与热点主题语段积累《拟行路难(其四)》《春江花月夜》解析版
备战2024年高考激情晨读聚沙成塔2024届高三语文晨读24精美语段+《拟行路难(其四)》+《春江花月夜》助记、默写+文言实词、成语积累【精美语段】01开头:一辈子就像一首诗,有的人,匆匆写完,就此搁笔,还有的人,写得很慢,一生只有几行,从青丝到白发,一直在灯下撰写和修改。
前者如雁过湖面,去而无影:后者像飞鸿踏雪,逝去有痕!结尾:诗人冰心有言:“青年人,珍重的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愿你我在人生的底稿上,提着笔慢慢写,一撇一捺有讲究,一字一句显匠心。
如此,定然可以把人生写成永恒的经典篇章!02开头: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华夏文明犹如一艘精美的画舫,静静地,从岁月的远处驶来。
历史的风雨似刻刀,在精致的琉璃上划出道道痕迹。
沧桑中的安详,是文明的韧性。
结尾:文明的韧性,跟悠久的历史息息相关,也与现代的风貌紧密相连。
一粒沙里可以见一个一个世界,一个普通人身上可以看到传承不息、历久弥新的华夏文明的韧性!【背诵助记】27.《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翻译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各自向不同方向流散。
[助记] 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翻译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
[助记] 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苦闷之中求得解脱。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翻译喝酒来宽慰自己,因举杯饮酒而中断歌唱《行路难》。
[助记] 写诗人用酒来慰藉心态失去的平衡。
然而,“举杯”如鲠在喉而“断绝”。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翻译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助记] 人心不是草木,不可能没有感情,但是只能忍气吞声,默默地把愤怒和痛苦强咽到肚里。
【情境默写】1.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山水田园)
古代诗歌阅读(山水田园)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张谷田舍储光羲县官①清且俭,深谷有人家。
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
碓②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
自说年来稔③,前村酒可赊。
【注】①县官:陪作者巡视的县令。
②碓(duì):用来舂米谷的器具。
③稔(rěn):庄稼成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田园诗。
诗人在一个丰收的秋日里,去拜访深山谷中的农家。
首句“县官清且俭”,指出了这个县的长官清廉正直、节俭爱民。
B.中间四句是景物描写。
这四句顺着诗人的游踪,描写田舍的美丽风光与农民们的劳动生活,写得绘声绘色,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C.颈联诗人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展现了农人舂米与采桑的场景,对仗工整,形象生动,反映出一幅忙碌而喜悦的劳动画面。
D.尾联的“自说”是农人说,写今年的收成将会不错。
2.诗歌颔联哪两个字运用精当?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饮酒陶渊明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①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注]①孟公:刘龚,字孟公,东汉人(见《后汉书·苏竟传》)。
当时有文士张仲蔚,家里很穷,住的地方蓬蒿没人,时人都不注意,只有刘龚知道他(见《高士传》)。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少年罕人事”可与“少无适俗韵”相互阐释,“好六经”是平生安身立命的根本。
B.诗歌二、三联直抒胸臆,说自己虽年过半百,但一事无成,虽饥寒交迫却选择坚守节操。
C.第五联“敝庐”“悲风”“荒草”三个意象营造了一种萧瑟凄凉破败的意境,与作者的心境相吻合。
D.此诗语言简练自然,包蕴着渊明一生的心路历程与心灵境界;辞气和婉,而精神凛然。
4.读此诗,读出了渊明在黑暗时代之中的莫大孤独寂寞,但同时,又读出了一种超越回上之精神,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之。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2024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专练(含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郎士元①闻君作尉向江潭,吴越风烟到自谙。
客路寻常随竹影,人家大底傍山岚。
缘溪花木偏宜远,避地衣冠②尽向南。
惟有夜猿啼海树,思乡望国意难堪。
【注】①郎士元,唐代诗人,安史之乱时避难江南。
②避地衣冠:西晋末年天下混乱,中原士人大举南迁,史称“衣冠南渡”。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仅向友人介绍了自己熟悉的江南风景,认为吴越风光他到任后自然熟悉。
B.诗歌使用“竹影”“山岚”“花木”等意象,写出了江南的自然和建筑的特点。
C.颈联对句借典故从历史渊源角度赞美江南风景,意在表明此地社会环境安定。
D.尾联作者刻画夜晚“猿啼海树”的画面,所营造的意境氛围与前面有所差异。
2.清人毛张健在《唐体肤诠》中评价此诗“不是劝驾,乃是催归”,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该如何理解这个评价。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①陈师道林庐烟不起,城郭岁将穷。
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
人行图画里,鸟度醉吟中。
不尽山阴兴,天留忆戴公②。
【注】①黄楼:楼阁名。
负山居士:作者友人张仲连的别号。
②戴公:指戴逵。
王徽之居住在山阴时,一日忆及戴逵,就冒雪连夜前往,到了之后却不登门拜访,而是返舟回去,并说:“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访戴?”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登上黄楼,看到林中房舍没有缭绕的炊烟,表达了自己岁暮途穷的悲伤无奈之情。
B.雪后,日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映照着松枝上的积雪,描绘了一幅清白交映的松雪图。
C.“山”为“溪山”,“风”是“晚风”,“进”字联结,画面富有动感,令人如闻风声。
D.尾联用典,表达自己对友人的长久思念之情,既照应雪后的环境,又切合寄友的诗题。
4.“情景交融”是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点,请就此赏析“人行图画里,鸟度醉吟中”。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窗前[宋]赵崇嶓窗前寻丈地,种得一株梅。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天天增分练第25天文言文阅读+古诗歌阅读二
第25天文言文阅读+古诗歌阅读(二)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秦纮,字世缨.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御史.劾治内官傅锁儿罪,谏止江南采翠毛等使.权贵忌之,蜚语闻.会考察,坐谪湖广驿丞.成化十三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奏镇国将军奇涧等罪.奇涧父庆成王钟镒为奏辩,且诬纮.帝重违王意,逮纮下法司治,事皆无验.而内官尚亨籍纮家,以所得敝衣数事奏.帝叹曰:“纮贫一至此耶?”赐钞万贯.旌之.小王子数万骑寇大同,长驱入顺圣川,掠宣府境.纮与总兵官周玉等邀击,遁去.寻入掠兴宁口,连战却之,追还所掠,玺书劳焉.弘治元年以王恕荐,擢左副都御史,督漕运...奏言:“中官、武将总镇两广者,率纵私人扰商贾,高居私家,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总镇府故有赏功所,岁储金钱数万,费出无经,宜从都御史勾稽.广、潮、南、韶多盗,当设社学,编保甲..,以绝盗源.”帝悉从其请.纮之初莅镇也,劾总兵官安远侯柳景贪暴,逮下狱.景亦讦纮,勘无左证,法司当景死.景连姻周太后家,有奥援,讦纮不已.诏并逮纮,廷鞫卒无罪.诏宥景死,夺爵闲住,而纮亦罢归.大臣王恕等请留纮,不纳.廷臣复连章言纮可大用.居数月,起南京户部尚书.十一年引疾去.十四年秋,寇大入花马池,败官军孔坝沟,直抵平凉.言者谓纮有威名,虽老可用.诏起户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制三边军务.纮驰至固原按行败所躬祭阵亡将士掩其骼奏录死事指挥朱鼎等五人恤军士战殁者家劾治败将杨琳等四人罪更易守将练壮士,兴屯田,申明号令,军声大振.十七年加太子少保,以年老连章力辞,乞致仕.诏赐敕乘传归,月廪..岁隶如制.明年九月卒,年八十.(选自《明史·秦纮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纮驰至固原按行/败所躬祭阵亡将士/掩其骼/奏录死事/指挥朱鼎等五人恤军士/战殁者家/劾治败将杨琳等四人罪/更易守将/B.纮驰至固原按行/败所躬祭阵亡将士/掩其骼/奏录死事指挥朱鼎等五人/恤军士/战殁者家/劾治败将杨琳等四人罪/更易守将/C.纮驰至固原/按行败所/躬祭阵亡将士/掩其骼/奏录死事指挥朱鼎等五人/恤军士战殁者家/劾治败将杨琳等四人罪/更易守将/D.纮驰至固原/按行败所/躬祭阵亡将士/掩其骼/奏录死事/指挥朱鼎等五人恤军士战殁者家/劾治败将杨琳等四人罪/更易守将/解析:选C “纮”为主语,“驰至”作谓语,意为快马赶到,“固原”为地名,作宾语,句式完整,“固原”后应断开.排除A、B.后句“奏录死事”主语仍是“纮”,“录”为动词,记录,“指挥朱鼎等五人”在此作定语,为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奏录指挥朱鼎等五人死事”,故“五人”后应断开.排除D,选C.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贯”本指穿钱的绳子,与“缗”都可作钱的计量单位,一般一千钱为一贯.B.“漕运”是我国古代向京城运输粮食的重要方式,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方式.C.“保甲”是旧时统治者推行的户籍编制制度,若干家编作一甲,若干甲编作一保.D.“月廪”专指朝廷发给退休官员的禄米,其中“廪”本指米仓,亦可泛指粮仓.解析:选D “月廪”指古代每月发给官吏的禄米.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纮居官清廉,勇于弹劾.他曾弹劾傅锁儿、奇涧、柳景等人的罪过,也因过于清贫而被皇帝表彰赏赐.B.秦纮统兵有方,抗敌建功.他曾受总兵官周玉等人邀请出兵抗敌,连战连捷,追回敌人所抢,受到朝廷慰劳.C.秦纮直陈弊端,见解不凡.他指出镇守官滥用职权受理民诉,赏功所费用支出不合常规等弊端,请求加以整治.D.秦纮老当益壮,卫国扬威.他临危受命,妥善处理军务,练军屯田,申明号令,使军队声威大振.解析:选 B “受总兵官周玉等人邀请出兵抗敌”错误,原文“纮与总兵官周玉等邀击”中的“邀击”是“半路阻击”的意思.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5分)译文:(2)景连姻周太后家,有奥援,讦纮不已.(5分)译文:参考答案:(1)擅自处理公事,残害无辜,勾结地方官干坏事谋利益.(得分点:“擅”“贼杀”“交通”各1分,大意2分)(2)柳景与周太后家联姻,有很得力的后援,所以对秦纮不停地揭发攻击.(得分点:“连姻”“奥援”“讦”各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秦纮,字世缨.景泰二年考中进士.授官南京御史.他弹劾要求治内官傅锁儿的罪,进谏要求停止江南采购翠毛等的差使.权贵们很忌恨他,放出流言蜚语让朝廷内外知晓.恰好遇上官员考察,因此被贬为湖广驿丞.成化十三年,他被提升为右佥都御史,巡视安抚山西,奏告镇国将军奇涧等人有罪.奇涧的父亲庆成王钟镒为此上奏辩解,并诬陷秦纮.皇上难以违背庆成王的意愿,把秦纮逮捕交给司法部门治罪,但事情都没有实证.而内官尚亨去抄秦纮的家,把抄得破衣服等几件事上奏.皇上叹息说:“秦纮竟穷到了这般地步吗?”便赐予宝钞万贯对他加以表扬.小王子的数万骑兵侵犯大同,长驱直入到顺圣川,劫掠宣府境内.秦纮与总兵官周玉等人半路阻击,(小王子的骑兵)逃跑离去.不久,敌寇又进犯劫掠兴宁口,秦纮率兵连续作战击退敌人,并追回被掳掠的东西,朝廷下玺书慰劳他们.弘治元年,因为王恕的推荐,他被提升为左副都御史,督办漕运.他上奏章说:“镇守两广的太监、武将,大都放纵自己的亲信干扰商人经商,抬高私人的地位,擅自处理公事,残害无辜,勾结地方官干坏事谋利益.而天下镇守的官员都可以擅自倚仗军中的职位,受理百姓的诉讼,这不符合国家制度,请严加禁止力求杜绝.总镇府从前有赏功所,每年储备金钱几万,费用支出没有常规法度,应当由都御史稽查.广、潮、南、韶等地多有盗贼,应当设立地方学校,编定保甲,以此杜绝盗贼之源.”皇上都听从了他的请求.秦纮刚莅临边镇的时候,弹劾总兵官安远侯柳景贪婪暴戾,柳景被捕下狱.柳景也攻击秦纮,经过调查没有证据,司法部门判处柳景死刑.柳景与周太后家联姻,有很得力的后援,所以对秦纮不停地揭发攻击.皇上下诏连同秦纮一并逮捕,当庭审讯,最后他还是没有罪过.皇上下诏赦免柳景一死,削夺官爵赋闲家居,而秦纮也被罢官回乡.大臣王恕等人请求留任秦纮,没被采纳.朝廷臣僚又接连上奏章说秦纮可以委以重用.过了几个月,被起用为南京户部尚书.十一年,他因为患病离任.十四年秋,敌寇大肆入侵花马池,在孔坝沟挫败官军,一直深入到平凉.舆论称秦纮有威名,虽然年老还可以一用.朝廷便下诏起用他为户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领统辖各边疆的军务.秦纮快马赶到固原,巡视官军战败的地方.并亲自祭奠阵亡将士,掩埋他们的遗骸,上奏要求详细记录死于战争的指挥官朱鼎等五人的功绩,抚恤战死的将士家属.他弹劾并要求治败将杨琳等四人的罪,调换守边将领.又训练强壮的战士,兴办屯田事宜,申明号令,使军队的声威大振.十七年加官太子少保,秦纮因为年老接连上奏章坚决推辞,并请求让他退休归乡.皇上下诏赐予敕文,乘驿车回家,照官方的规格每月供应米粮及每年安排奴仆.第二年九月去世,享年八十岁.二、古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秋晚野步贯休①闲步不觉远,萧萧木落初.诗情抛阃阈②,江影动襟裾.阁北鸿行出,霞西雨脚疏.金峰秋更好,乞取又何如.[注] ①贯休(832~912),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村)人.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②阃阈:门限、门户.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第一句是诗人内心闲适的外化,诗人心境淡然,故不觉得道路遥远,此处的“闲”字不是闲置无事,而是恬淡悠闲、自由自在的表现.B.诗的第二句,用了白描手法,文字浅白,意蕴幽深,既点出初秋时令,又描绘了秋叶飘飞的情状,“萧萧”一词兼具声形.C.“诗情抛阃阈”表现了诗人“秋晚野步”,将诗情留在家中,眼前一片空旷,内心更是无欲,对周围景物视而不见的僧人心态.D.“江影动襟裾”描绘出诗人来到江边,江风吹动衣襟、诗人形象倒映在水中的画面,虚实相间,显得生动形象,富有美感.E.诗的颈联描写的是远景,对仗工整,有形有色,动静结合,前一句点出了季节为秋,后一句点出时间是傍晚,的确是诗中佳句.解析:选CD C项,“将诗情留在家中”错,应是将凡俗留在家中,到野外寻找诗情.另“对周围景物视而不见”也不准确.D项,“虚实相间”错,这里是实景.6.对尾联中“乞取又何如”的含意,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参考答案:诗人在秋天的晚上闲步野外,看到落叶飘飞,站在江边,感觉到风动衣裾,看到身影倒映江水之中,鸿雁高飞,秋雨稀落,西天已经出现彩霞,夕阳下的山峰显得金光灿灿.(2分)这一切美景,让人心旷神怡,不由想要把这一切美景揽入自己怀中.(2分)“乞取又何如”一句表达了诗人此时的心态,作为僧人本应四大皆空,却在面对大自然美景的时候,也不自禁地产生了“乞取”的渴望.(2分)。
2019年高考语文必备古诗词篇目75篇
【导语】⾼考语⽂必背篇⽬有哪些?⾼考语⽂默写题⼀般都来⾃⾼考考纲要求背诵的古诗词和⽂⾔⽂篇⽬,默写题是很简单的,⼤家⼀定不能丢分。
下⾯是⽆忧考整理的⾼考语⽂必备古诗词篇⽬75篇,供参考。
⾼考语⽂必备古诗词篇⽬1、关雎(诗经·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君⼦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钟⿎乐之。
⾼考语⽂必备古诗词篇⽬2、蒹葭(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露为霜。
所谓伊⼈,在⽔⼀⽅。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中央。
蒹葭萋萋,⽩露未晞。
所谓伊⼈,在⽔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中坻。
蒹葭采采,⽩露未已。
所谓伊⼈,在⽔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中沚。
⾼考语⽂必备古诗词篇⽬3、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以观沧海。
⽔何澹澹,⼭岛竦峙。
树⽊丛⽣,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之⾏,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幸甚⾄哉!歌以咏志。
⾼考语⽂必备古诗词篇⽬4、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境,⽽⽆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远地⾃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
⾼考语⽂必备古诗词篇⽬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
海内存知⼰,天涯若⽐邻。
⽆为在歧路,⼉⼥共沾⼱。
⾼考语⽂必备古诗词篇⽬6、次北固⼭下(王湾) 客路青⼭外,⾏⾈绿⽔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帆悬。
海⽇⽣残夜,江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考语⽂必备古诗词篇⽬7、使⾄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胡天。
⼤漠孤烟直,长河落⽇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考语⽂必备古诗词篇⽬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 杨花落尽⼦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0天 文言文阅读+古诗歌阅读(七)
第30天 文言文阅读+古诗歌阅读(七)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刘珝,字叔温,寿光人。
正统十三年进士。
改庶吉士,授编修。
天顺中,历右中允,侍讲东宫。
宪宗即位,以旧宫僚屡迁太常卿,兼侍读学士,直经筵日讲。
成化十年,进吏部左侍郎,充讲官如故。
珝每进讲,反覆开导,词气侃侃,闻者为悚。
学士刘定之称为讲官第一,宪宗亦爱重之。
明年,诏以本官兼翰林学士,入阁预机务。
帝每呼“东刘先生”,赐印章一,文曰“嘉猷赞翊”。
寻进吏部尚书,再加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
《文华大训》成,加太子太保,进谨身殿大学士。
珝性疏直。
自以宫僚旧臣,遇事无所回护。
员外郎林俊以劾梁芳、继晓下狱,珝于帝前解之。
李孜省辈左道乱政,欲动摇东宫。
珝密疏谏,谋少阻。
素薄万安,尝斥安负国无耻。
安积忿,日夜思中珝。
初,商辂之劾汪直也,珝与万安、刘吉助之争,得罢西厂。
他日珝又折王越于朝越惭而退已而西厂复设珝不能有所诤至十八年安见直宠衰揣知西厂当罢邀珝同奏珝辞不与安遂独奏疏上,帝颇讶无珝名。
安阴使人讦珝与直有连。
会珝子镃邀妓狎饮,里人赵宾戏为《刘公子曲》,或增饰秽语,杂教坊院本奏之。
帝大怒,决意去珝。
遣中官覃昌召安、吉赴西角门,出帝手封书一函示之。
安等佯惊救。
次日,珝具疏乞休。
令驰驿,赐月廪、岁隶、白金、楮币甚厚。
其实排珝使去者,安、吉两人谋也。
时内阁三人。
安贪狡,吉阴刻。
珝稍优,顾喜谭论,人目为狂躁。
珝既仓卒引退,而彭华、尹直相继入内阁,安、吉之党乃益固。
珝初遭母忧,庐墓三年。
比归,侍父尽孝。
父殁,复庐于墓。
弘治三年卒,谥文和。
嘉靖初,以言官请,赐祠额曰“昭贤”,仍遣官祭之。
(选自《明史·刘珝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日/珝又折王越于朝/越惭而退/已而西厂复/设珝不能有所诤/至十八年/安见直宠衰/揣知西厂当罢/邀珝同奏/珝辞不与/安遂独奏/B.他日/珝又折王越于朝/越惭而退/已而西厂复/设珝不能有所诤/至十八年/安见直宠衰/揣知西厂当罢/邀珝同奏/珝辞不与安/遂独奏/C.他日/珝又折王越于朝/越惭而退/已而西厂复设/珝不能有所诤/至十八年/安见直宠衰/揣知西厂当罢/邀珝同奏/珝辞不与/安遂独奏/D.他日/珝又折王越于朝/越惭而退/已而西厂复设/珝不能有所诤/至十八年/安见直宠衰/揣知西厂当罢/邀珝同奏/珝辞不与安/遂独奏/解析:选C “已而”在这里作时间状语,“西厂复设”结构完整,应在“设”后断句,排除A、B。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练案26复习任务群三古诗文阅读专题七名篇名句默写
练案[26]复习任务群三专题七名篇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过秦论》中,作者贾谊除了用“皆明智而忠信”外,还用“_宽厚而爱人__,_尊贤而重士__”对战国四公子做了高度评价。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_别有幽愁暗恨生__,_此时无声胜有声__”两句,表达音乐间歇给人带来的深切感受,余音袅袅,令人拍案叫绝。
(3)古代诗人常常借助“江”和“月”的组合表达某种人生况味和生命情愫。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有多处这样的诗句,如“_醉不成欢惨将别__,_别时茫茫江浸月(东船西舫悄无言__唯见江心秋月白/去来江口守空船__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__往往取酒还独倾)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阿房宫赋》中“_烟斜雾横__,_焚椒兰也__”两句,描写了阿房宫内宫人焚香、烟雾缭绕的景象,反映了统治者生活之奢靡。
(2)杜甫《登高》中“_艰难苦恨繁霜鬓__”一句与陆游《书愤》中“_1镜中衰鬓已先斑__”一句,都写到了作者鬓发变白,年华老去。
(3)“雁”是古代诗歌常用意象,常用来表达离别思念、孤寂落寞、忠贞不渝等情感,比如唐代诗句“_乡书何处达__?_归雁洛阳边(雁引愁心去__山衔好月来)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悟已往之不谏__,_知来者之可追__”两句,表达出昔日之事不可挽回、未来还有补救机会的觉醒。
(2)白居易《琵琶行》中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写出琵琶女年少时就技艺超群、容貌出众的诗句是:“_曲罢曾教善才服__,_妆成每被秋娘妒__。
”(3)古典诗词中同一物象可以表达不同情感。
同一种鸟,如“鹧鸪”在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_双双金鹧鸪__”一句中,双宿双飞的形象象征了爱情;在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_山深闻鹧鸪__”一句中,凄切的啼声增添了听者的愁绪。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019版高考语文金榜一轮全国精选新题:专题八 古代诗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专题专项突破演练27 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鉴赏形象一、人物形象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11分)扑蝴蝶赵师侠清和时候,薰风来小院。
琅玕①脱箨②,方塘荷翠毡。
柳丝轻度流莺,画栋低飞乳燕。
园林绿阴初遍。
景何限?轻纱细葛,纶巾和羽扇。
披襟散发,心清尘不染。
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去远。
浮名薄利休羡。
【注】①琅玕:翠竹的美称。
②箨: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上片以景物描写为主,薰风来院,脱箨琅玕,方塘翠荷,清新雅致又不乏生机。
B.下片以抒情为主,“纶巾和羽扇”化用典故,表达了词人对英雄气概的赞美和向往。
C.“柳丝轻度流莺,画栋低飞乳燕”,句式倒装而形成的错位结构具有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
D.下片“景何限”一句承上启下,词人通过美景何限的惋惜,进而引发世事沧桑的感慨。
E.“一杯洗涤无余”,形象地写出了词人的心绪在饮酒中释怀,表现了其淡泊名利的心境。
【解析】选BD。
B项,不是用典,诗人意在表达自己的不俗装束与不凡气度。
D项,‚景何限‛结合全词可知是词人对美景的由衷赞美和感叹,并无惋惜和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2)结合全词,分析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答案:刻画了一位雅致洒脱、心境明澈、超脱而不慕名利的词人形象。
词人对所写之景的喜爱,如薰风小院,绿竹翠荷,侧面烘托出词人的情趣雅致。
词人轻纱细葛、羽扇纶巾、披襟散发的装束中自有一份洒脱非凡的气度。
‚心清尘不染‛‚洗涤无余‛‚万事消磨‛‚浮名薄利休羡‛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内心明澈、不慕名利的超脱心境。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对点练27诗歌比较鉴赏20180425192
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对点练27诗歌比较鉴赏20180425192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情感表达的能力。
回答本题,应注重分析两首诗中的最后两句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
陈诗最后两句主要描写了诗人感慨时光不饶人,而自己又体弱多病,所以临歧告别,泪洒西风,表达的情感应该是惜别的深情等;张诗主要描写了诗人在分别后不断回头,觉得以后很难再碰到知心朋友,以此表现诗人对老朋友的留恋以及自己的孤独之感等。
【答案】相同点:都表现了离别的愁绪。
不同点:①《别黄徐州》通过描写诗人的衰老、疾病,加上秋天的萧瑟和与朋友的离别,使诗人老泪纵横,感叹韶光易逝、境遇困窘。
②《新市驿别郭同年》通过描写诗人离别时的多次回头,表现诗人的依依不舍和与朋友离别后的孤寂之情。
二、综合练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满江红·别大名亲旧【注】[元]许衡河上徘徊,未分袂、孤怀先怯。
中年后、此般憔悴,怎禁离别。
泪苦滴成襟畔湿,愁多拥就心头结。
倚东风、搔首谩无聊,情难说。
黄卷内,消白日。
青镜里,增华发。
念岁寒交友,故山烟月。
虚道人生归去好,谁知美事难双得。
计从今、佳会几何时?长相忆。
【注】此词为作者赴朝廷征召时辞别亲友所作,时年46岁。
(1)下列对这首词上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上阕前三句写词人与亲友依依惜别,在还未分别的时候就感受到分别后孤独无依的忧惧与悲愁。
B.“中年后、此般憔悴,怎禁离别”一句,作者面对即将到来的长途充满忧惧,担心路途遥远,艰难困苦太多。
C.“泪苦滴成襟畔湿,愁多拥就心头结”正面描写自己身心两方面由离别引起的极度哀愁和痛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天文言文阅读+古诗歌阅读(四)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公绰字仲裕,荫补将作监丞、知陈留县。
天圣中,为馆阁对读。
召试,直集贤院,辞,改校理,迁太子中允。
出知郑州。
尝问民疾苦,父老曰:“官籍民产,第赋役重轻,至不敢。
纠察在多畜牛,田畴久芜秽。
”公绰为奏之,自是牛不入籍。
累迁太常博士、同判太常寺
...
京刑狱。
虎翼卒刘庆告变,下吏案验,乃庆始谋,众不从,庆反诬众以邀赏。
因言:“京师卫兵百万,不痛惩之,则众心摇。
”遂斩庆以徇。
迁尚书工部员外郎,为史馆修撰。
时(父)
,复同判太夷简虽谢事,犹领国史,公绰辞修撰。
夷简薨,还兵部员外郎,复为修撰。
服除
..
常寺兼提举修祭器。
公绰以郊庙祭器未完,制度多违礼,请悉更造。
故事,荐新诸物,礼官议定乃荐,或后时陈败。
公绰采《月令》诸书以四时新物及所当荐者配合为图又言祖宗配郊当正位今侧乡之非所以示尊严也初,谥.诸后,皆系祖宗谥,而真宗五后独曰“庄”。
公绰曰:“妇人从夫之谥,真宗谥章圣,而后曰‘庄’,非礼也,愿更为‘章’。
”多施行之。
初,公绰在开封府,宰相庞籍外属道士赵清贶受赂,杖脊道死。
至是,御史以为公绰受籍旨,杖杀清贶以灭口。
方杖清贶时,实非公绰所临。
顷之,公绰亦自辨,复侍读学士,徙河阳,留。
时久不雨,帝顾问:“何以致雨?”曰:“狱久不决,即有冤者,故多旱。
”帝亲
侍经筵
..
虑囚,已而大雨。
迁右司郎中,未拜,卒。
赠左谏议大夫。
公绰通敏有才,父执政时,多涉干请,喜名好进者趋之。
尝漏泄除拜以市恩,时人比之窦申。
(选自《宋史·吕公绰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绰采《月令》诸书/以四时新物/及所当荐者/配合为图/又言祖宗配郊/当正位/今侧乡之/非所以示尊严也/
B.公绰采《月令》/诸书以四时新物及所当荐者/配合为图/又言/祖宗配郊/当正位/今侧乡之/非所以示尊严也/
C.公绰采《月令》诸书/以四时新物及所当荐者/配合为图/又言/祖宗配郊/当正位/今侧乡之/非所以示尊严也/
D.公绰采《月令》/诸书以四时新物/及所当荐者/配合为图/又言祖宗配郊/当正位/今侧乡之/非所以示尊严也/
解析:选C从动词“采”分析,《月令》是吕公绰“采用”的一种书,“诸书”是修
饰“《月令》”的,“诸书”后要停顿,由此可以排除B、D两项。
再由“又言”一词,是“又上书说”的意思,“言”后是所说的话,“言”后要停顿,故排除A项,选C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常寺”是官署名,掌刑狱案件审理,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明清时期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
B.“服”指对死者表示哀悼而穿的丧服,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规定丧服的轻重。
“服除”指守丧期满。
C.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分为官谥和私谥两种;谥号大多是用来褒奖死者行迹的。
D.“经筵”是指汉唐以后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它在宋代才正式制度化,为元、明、清历代所沿袭。
解析:选A“掌刑狱案件审理……并称为‘三法司’”错误,太常寺主要是掌管礼乐的官署。
明清时期“三法司”应为刑部、都察院、大理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吕公绰关心百姓,积极向朝廷禀告民生疾苦。
他将百姓因担心增加赋税而不养牛致使田地荒芜之事上奏朝廷,自此耕牛不再计入民产。
B.吕公绰公正严明,严惩谋反作乱之人。
他亲自审讯查验刘庆案件,得知刘庆为邀功而诬陷他人,决定惩处刘庆以稳定军心。
C.吕公绰懂得避嫌,不担任史馆修撰。
他在父亲总领国史修撰任务时,主动辞去史馆修撰职位,直到父亲死后才担任此职。
D.吕公绰注重礼法,提倡以礼办事。
他提议朝廷规范礼制,在谥号认定的问题上认为现行做法不符合礼制,需按章办事。
解析:选B“亲自审讯查验刘庆案件”错误,原文为“下吏案验,乃庆始谋”,意思是“交付官吏查验,却是刘庆首先谋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妇人从夫之谥,真宗谥章圣,而后曰“庄”,非礼也,愿更为“章”。
(5分)
译文:
(2)公绰通敏有才,父执政时,多涉干请,喜名好进者趋之。
(5分)
译文:
参考答案:(1)妇人(谥号)(应该)随丈夫的谥号,真宗谥号章圣,但是皇后谥号是“庄”,这不符合礼制,希望更换成“章”。
(得分点:“从”“愿”“更”各1分,大意2分)
(2)吕公绰通达聪慧有才华,在父亲执政时,多次接受别人请托,追求功名、热衷晋升的人都追随奉承他。
(得分点:“通敏”“干请”“趋”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吕公绰字仲裕,因父荫补将作监丞、陈留县知县。
天圣年间,任馆阁对读。
应召考试,被任命为集贤院的直学士,推辞,改校理,迁升为太子中允。
出京任郑州知州。
曾经访求百姓疾苦,父老说:“官府登记百姓财产,评定赋役重轻,以致不敢多养牛,田地长久荒芜。
”吕公绰上奏这件事情,从此牛不计入官籍。
接连升官为太常博士、同判太常寺。
举发检察在京案件。
虎翼卒刘庆告发众人谋反,交付官吏查验,却是刘庆首先谋反,众人不从,刘庆反而诬告众人以求赏。
于是吕公绰上书说:“京师禁卫军队百万,不严肃惩处,就会军心动摇。
”于是斩杀刘庆示众。
迁升尚书工部员外郎,任史馆修撰。
当时(他的父亲)吕夷简虽然退职,仍主领修撰国史,吕公绰辞去修撰。
吕夷简去世,吕公绰回朝任兵部员外郎,复任修撰。
服丧期满,又任同判太常寺兼提举修祭器。
吕公绰因郊庙祭器不完备,制度多违背礼法,请求全部重新制造。
旧例,祭献时所用各时鲜食品,礼官商量决定后才进献,有的失时而陈旧腐坏。
吕公绰采用《月令》诸书,以四时新鲜的物品以及所应当进献的祭品,配合成图。
又上书说:“祖宗配祭,应当端正位置,现在侧向而立,不是用来显示尊敬威严的做法。
”当初,封赠诸后谥号,都与祖宗谥号相关,而真宗五后独称“庄”。
吕公绰说:“妇人(谥号)(应该)随丈夫的谥号,真宗谥号章圣,但是皇后谥号是‘庄’,这不符合礼制,希望更换成‘章’。
”他所建议之事大多被施行。
当初,吕公绰在开封府,宰相庞籍的外家亲属道士赵清贶受贿,被杖挞脊背死在道上。
至此,御史认为是吕公绰领受庞籍意旨,杖杀赵清贶以灭口。
杖打赵清贶时,实际上吕公绰并不在场。
不久,吕公绰也为自己辩说,复任侍读学士,迁往河阳,留京侍讲经筵。
当时很久没有下雨,皇帝回头问(吕公绰):“怎样才能下雨?”吕公绰说:“案件久不判决,就有冤屈,所以多旱。
”皇帝亲自讯察犯人案情,不久天下大雨。
迁升右司郎中,还未入朝谢恩便去世。
赠左谏议大夫。
吕公绰通达聪慧有才华,在父亲执政时,多次接受别人请托,追求功名、热衷晋升的人都追随奉承他。
曾经泄露委任的官员的名字来讨
好别人,当时的人把他比作窦申。
二、古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
岑参
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
怨调慢声如欲语,一曲未终日移午。
红亭水木不知暑,忽弹黄钟和白纻。
清风飒来云不去,闻之酒醒泪如雨。
汝归秦兮弹秦声,秦声悲兮聊送汝。
5.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与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汝不闻”两句说秦筝五色十三弦,声音最为悲苦,为全诗奠定了悲苦的基调。
B.“怨调”两句概括描写秦筝声调幽怨缓慢的特点,好似向人倾诉衷肠。
C.“红亭水木不知暑”运用夸张手法,从侧面表现弹奏《黄钟》和《白纻》的艺术效果。
D.“清风飒来”两句从主观和客观、正面和侧面描写秦筝弹奏的艺术效果。
E.诗的最后两句点明“送别”的主题。
结尾“汝”字与开头“汝”字相呼应,突出了结构上的前后照应。
解析:选CD C项,“运用夸张手法”错误,该句没有运用夸张手法。
D项,“从主观和客观、正面和侧面描写秦筝弹奏的艺术效果”错误,这两句是听筝人的主观感受和表现,没有客观描写,且都是侧面描写。
6.诗中对秦筝的描写有何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
解析: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秦筝”的特点的角度出发,思考诗人描绘“秦筝”要表达的情感和具体的作用。
诗人先写“秦筝”最苦、音调悲凉,后写人听了会泪如雨下,渲染了凄怆愁苦的离别氛围,也表达了诗人送别时凄苦的心绪。
从情感的角度分析,表达了诗人不忍离别的心情;另外,由题目中“送外甥萧正归京”推测出诗人客居他乡,也表达了诗人
被弃置州县,不能归京的苦闷之情等。
参考答案:作用:通过对秦筝的描写,渲染了凄怆愁苦的离别氛围,突出地表达了诗人送别时的凄怆悲苦的心绪。
(2分)思想感情:借秦筝传达出悲苦不忍别离的心情,(2分)其中也包含了被弃置州县,难以归京的苦闷。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