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助推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助推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探究

宋卫东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教育局教研室 222100)

游爱玲 (江苏省赣榆县第一中学 222100)

1 问题的提出

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手段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课堂的效益,这一问题解决不好课堂效果将大受影响.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主要采用填鸭式或者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却不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进行充分训练和讲解分析,整个课堂显得枯燥无味.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死板的题海战术为主,以单纯的知识点讲解为主要授课方式,课堂学习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在课堂上缺少参与的积极性,因此起不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的作用.

高中数学课堂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方面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现实中我们只关注学生能否会解题;课堂上只是知识点的罗列,而不去关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不能很好地帮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学生的逻辑思维得不到锻炼,这都极大地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

2 信息技术助推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数学教师必须要积极地转变观念,运用信息技术先进的教学观念、科学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并且将它们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保证学生数学素养不断提高.在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大环境之下,在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进行评价时,我们已经不仅仅注重学生的数学成绩,而是从不同的方面去客观地分析.在当前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信息技术的使用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信息技术有效落实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下将学生培养成有创新精神的人、有终身学习的能力的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杜绝学生中“高分低能”和“有才无德”的现象.

3 信息化条件下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3.1 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理念的转变

高效课堂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时代在变化,学生也在变,如果我们再用以前的方法和

眼光看待学生,无疑不会取得好的成果.我们只能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支点,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彻底改变过去的那种填鸭式或者满堂灌的数学教学方法,还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教师要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上课之前需要详细掌握学生的基础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以此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情境,训练学生的数学基本技能,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考虑问题的方式,从而能够创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运用就是创设课堂问题情境.由于高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年龄决定了自身的性格特点.信息技术能够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有吸引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的教学情境往往更具有深刻性,更能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感,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并有所收获.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十分方便地作出各种难以精确绘制的图形,诸如立体透视图、动态正弦波、函数曲线、轨迹的动态描述,等等.在传统几何教学中,使用尺规在黑板上画出的永远是静止不变的图形,这容易掩盖重要的几何规律.如三角形的高线就会因三角形的形状的变化而出现在内部或外部等不同位置,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可以清晰地体会到这一点,所以说动态图形对几何概念教学的贡献是非同寻常的,它由教学中一个静止图形到引入“无数个”图形,可以说计算机对几何教学注入了无限的活力.

3.2 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方式创新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可以完美融合教与学.“自学”是学生自主能动的学习,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互动”是师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教学方式.

例如,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必然要把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信息技术画出图形后,可立即测算出数值,并能把图形变化过程中的数值关系的变化直观地显示出来,这在传统几何教学中是根本

·

· 中学数学月刊 2018年第4期

无法办到的.如利用“信息技术”画二次函数图象时,若希望看到抛物线的形成过程,则可选择“显示”菜单中的“追踪点”,然后拖动,就可看到点的描绘过程,直观而又清晰,充分显示了数与形的有机结合.信息技术帮助高中数学教师对新课程标准钻研得更透彻;信息技术帮助教师之间加强交流和沟通,对教学中遇到的疑问和困惑及时进行交流沟通;信息技术能提升教研活动的水平,让教研活动真正地发挥作用,群力群策,对教学难点共同出主意或想办法来加以解决,真正让集体备课能够落在实处,而这一切在信息技术条件下都变得更加容易和高效.3.3 信息化条件下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确保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得以提升的前提条件,如果学生不喜欢数学教师这个“人”,那么他也肯定不会喜欢数学这一门“课”,更谈不上在课堂上积极学习了.只有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之后,才能够保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和教师积极地互动,才能够让高中数学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活跃,才能够真正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的枯燥的教学模式,学生才敢于放开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和回答问题,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信息技术在融洽师生关系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它方便学生预习质疑,鼓励学生超前学习,要求学生自己在课外阅读教材,并自主选用教辅材料(包括参考书、工具书、网络等),可以互相合作,小范围讨论和交流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在预习之后自然课堂效率提升,课堂发问更有质量,师生互动良好,师生关系融洽.3.4 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策略

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效率创建高效课堂必须关注教学策略的研究,中学数学教师需要通过日常培训、理论学习、教学实践来不断深挖教学策略,不断研究教学手段,让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在高中数学课堂上要注重课堂教学和生活元素的联系,要让学生知道学习数学是用于生活,消除学生学习数学新知时的陌生感,逐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创设科学合理、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建立教学情境,是创建高效数学课堂的重要方法之一,这与现代教学模式的改革相契合.高中数学课的教学不能满足于课本知识的传授和课内教学,要让更多的生活元素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走进数学课堂,使数学课堂不断拓展、延伸,充实数学课堂.在丰富的数学课堂内学生能够更高效地吸收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3.5 信息化条件下的数学小组教学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小组教学模式已经比较成

熟,在小组合作中,可以实现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小组竞赛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并且在小组合作教学活动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遇到疑惑的问题借助信息技术自己就可以解决一部分,学生这种自己解决问题的体验带来的不仅是成就感更是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信息技术条件下遵循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历练、主动探究的原则,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人,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想方设法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激励学生多角度、多方向、新颖独特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化,促使学生形成自主的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重视学生的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等个性特征的培养.

3.6 信息化条件下学生数学建构能力的提升“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它的主体积极建构的”,这是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虽然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都是前人已经建构好的,但对学生来说,仍是全新的、未知的,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再现类似的过程来形成.建构主义把“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作为四大属性,而信息技术提供的实验环境正是符合建构主义理想的学习媒体.它学习容易、操作简单、交互性强、功能强大,方便快捷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信息技术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不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而让他做一个探索者,这无疑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完全符合现代教育注重“对学生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这一理念.

总之,信息技术能助推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让数学课堂教学如虎添翼.培养数学素养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相融合,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还能全面发展学生的品德行为.在数学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教学,优化了教学课堂,提高了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研究信息技术条件下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需要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本着“以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强化对高中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

·

·

2018年第4期 中学数学月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