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行行重行行》教案北京课改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行行重行行》
课 题 古诗《行行重行行》 1 授课时间 课 型 年 月 新授 日
课时安排
教学目标 1 、了解与《行行重行行》相关的背景知识,包括古诗、《古诗十九首》以及写作的时代背景。 2 、梳理诗歌大意并逐句赏析,体味诗歌“情真、景真、事真、意真”的艺术特色。 3、掌握诗中所运用的叠音、比兴、对比的艺术手法。 4、熟读并背诵这首古诗。 5、通过学习此诗感悟人生的悲欢离合,更懂得珍惜与亲人相聚的时光。 教学重点 1 、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诗中叠音、比兴、对比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3、诗歌鉴赏,将诗歌根据内容及情感分为“离别之恨”“相思之苦”“宽慰期待”三部分来鉴赏。 教学难点 1、体味诗歌“情真、景真、事真、意真”的艺术特色。 2、叠音、比兴、对比等艺术手法的效果
教学媒体 黑板、粉笔 板书设计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叠音)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比兴,展开联想)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实写相思 相思之苦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对比,猜疑)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感慨幽怨 重拾勇气
追忆初别 离别之恨 路远会难
宽慰期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教学内容: 【先导】 中国的古典诗歌从《诗经》、《楚辞》一路走来,发展到东汉末年,在诗歌的百花园中又盛开 了一朵绮丽的花朵,它就是《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人们给予了它 很高的评价,有人称赞它为“五言之冠冕” ( 刘勰 ) ,有人说它“几乎一字千金” ( 钟嵘 ) ,也有人称 之为“诗母”、“风余”。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行行重行行》就是《古诗十九首》的开篇之作,也 就是第一篇,让我们一起走近她,看看这首古诗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新授】 抄诗黑板 老师:大家观察下这首诗的结构,首先,“行行重行行”是诗歌的题目,剩下的是诗歌正文, 大家观察下与以往我们学的诗有什么明显的区别没有。 老师:没做,细心的同学已经观察到了,没有写明诗歌作者。▲ 这就要从诗歌的由来及写作背景说起。 一、由来及写作背景 1 、由来 《行行重行行》是组诗《古诗十九首》的开篇之作。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 梁代 昭明太子 萧统所编的《文选》,萧统从东汉以前传世 的古诗中挑选出了十九首题材和风格十分相近的诗,编辑在一起,并给他们加了一个总的题目,就叫《古 诗十九首》。 2 、作者 由于年代久远,这些古诗的具体作者和创作年代均不可考。一般认为这十九首古诗的作者都是中下 层文人。因为,这些诗的写作视角通常是中下层文人。 3 、题材 《古诗十九首》的题材主要有 3 类:征夫、游子、思妇 征夫:远行的人,朝廷征调服徭役的人,出征的士兵。 游子:为谋生计外漂泊的文人或是在外做官的人,即游宦。 思妇:丈夫远行的妇人。 4 、年代 东汉末年: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百姓流离失所,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 1 、东汉 末,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大批中下层文人沉沦民间, 2 、战争和疾病频繁,死亡成为正常现象) ▲读诗 老师:请同学们通读全诗,判断《行行重行行》是哪种题材?体裁是什么? 讲了什么事件? 学生:题材——思妇诗;体裁——五言诗; 事件:抒写了女子与丈夫久别的痛苦与思念之情。(游子远行,女子思夫) 二、重点字词及译文
2
⑴重(chóng):又。这句是说行而不止。 ⑵生别离:活生生地分离。 ⑶相去:相距。 ⑷涯:方,边际。 ⑸阻:艰险。 ⑹胡马:北方所产的马。 ⑺越鸟:南方所产的鸟。“胡马倚北风,越鸟朝南枝”,是当时习用的比喻,借喻眷恋故乡的意思。 ⑻已:同“以”。 ⑼远:久。 ⑽缓:宽松。这句意思是说,人因相思而躯体一天天消瘦。 ⑾顾返:还返,回家。顾,顾恋、思念。反,同返。 ⑿老:苍老,心身憔悴。晚:年终 ⒀弃捐:抛弃、丢开。 ⒁最后两句的意思:抛开(这相思之情),希望你多吃饭好好保重身体重;抛开(这相思之情),自己要 努力保重自己,以待后日相会。 三、层次划分(言之有理即可) 全诗根据内容可以划分成几层? 1— 6: 离别之恨 1— 2 3— 8 思念的前提,离别 从空间距离的遥远写相思之苦 7 — 12 : 相思之苦 13 — 16 :宽慰期待 1 — 2 离别 3 — 6 远离 7 — 12 相思 13 — 16 勉强宽慰之词 四、逐句赏析 《古诗十九首》描写的是人类感情的共性,表现出了质朴的特色,达到了“情真,景真,事真, 意真”的境界。 1.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追忆初别 翻译:(你)走了又走,一直不停地走,我与你活生生地分离。 ①“行行重行行”:前边的道路无穷无尽,而你我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 (叠字)首句五 字,连叠四个“行”字,仅以一“重”字绾结。“行行”就是走啊走的意思,“重行行”不停地走 啊走。开头一句就抓住读者的心,展现出一幅渐行渐远的画面。 “行行”言其远,“重行行”言其极远。兼有久远之意,翻进一层,不仅指空间,也指时间。 这样写的好处?开篇首句以复沓的声调,迟缓的节奏,疲惫的步伐,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营造出 痛苦伤感的氛围,立即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②如果说,“行行重行行”写出了两个人分离的一个基本的现象,那么“与君生别离”就是写
3
屈原《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
9 — 14 从分别时间的长久写相似之苦 15 — 16 重拾勇气,祝福关怀
由这种现象所产生的痛苦。人世痛苦分离有生离也有死别,二者哪一个更令人悲哀?死别往往是一 恸而绝,而生离则会你的有生之年、悠悠岁月中永远忍受着分别的痛苦。 “生别离”还有一种解释, 就是活生生、硬生生的被分开,即因外力的作用使分开。女子因外力与丈夫分离而感到万分痛苦, 侧面也可看出二人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因而女子生出“生离死别”之感。 2.“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距离遥远 翻译:我和你相距万里,各自在天的一方。 “天涯”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形容距离极远的地方,后引申为人主观上的心理距离感,常表现出 “缠绵”之意。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同是天涯沦落人”“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海上 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在追忆离别之景后陈述了事实。(你我)相距万里,路途十分遥远。古代交通不便,通信不便,相 隔万里也许在今天没事,可是在古代往往意味着很难再见。但是只要有决心走下去,还是有一丝希望的。 3“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双重困难 翻译:你我之间的道路又艰险又漫长,再会面怎么能预料呢? 上句讲到了你我距离十分遥远,我在天的这一头,而你在天的那一头,这是一重困难,但是只要你有 决心走下去,也还能有相见的希望。但是本句写到我们之间不仅路途遥远,道路上还有许多险阻,这是双 重困难。 所谓“阻”,既可能是高山大河——自然界的险阻,也可能是战乱流离的人世间的险阻。人的能力, 多么有限,怎能敌得过这些无穷无尽的险阻呢!说到这里,可以说已经见面的机会十分渺茫了。“会面安 可知”是女子充满相思之苦的哀吟和叹息。 阻且长:参考诗经。 《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4.“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托物寓意 翻译:北方的马南来之后仍依恋北方,南方的鸟北飞后仍筑巢于南向的树枝。 再见的机会十分渺茫,但是诗人却不肯放下,他忽然从直接叙事之中跳了出来,用两个形象的比喻 来抒情,虽然从表现上与下文的衔接不上很连贯,但是这种写法使前边所写的现实的情事蓦然之间都有了 一种回旋起舞的空灵之态。 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即是“比兴”的方法,宋代朱熹说过,比:以彼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 所咏之词。后常将“比兴”连用,专指诗歌有寄托之意。“胡马”、“越鸟”指北方所产之马和南方所产 之鸟。他们都有思恋故土的特征。这里将鸟兽思恋故土的自觉比方人的归家的自觉。一种解释是:正向的, 联想出游子也是思乡的。另一种解释是:反向了,鸟兽尚且如此,你怎么能忘记家乡呢? 这种高明的艺术手法是古诗和汉魏乐府的一个特色,这类比喻多半取材于自然界中司空见惯的现象, 能使读者能够产生多方面的联想,作出多方面的解释。效果来的更加强烈,有物我互化之感。 5.“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实写 翻译:你离开一天比一天久,我因为思念你而日渐消瘦,体不胜衣。 这两句是实写自已相思之深苦。“远”:这里当时间久长讲。这里的“相去日已远”,与前面的“相去 万余里”遥��
课 题 古诗《行行重行行》 1 授课时间 课 型 年 月 新授 日
课时安排
教学目标 1 、了解与《行行重行行》相关的背景知识,包括古诗、《古诗十九首》以及写作的时代背景。 2 、梳理诗歌大意并逐句赏析,体味诗歌“情真、景真、事真、意真”的艺术特色。 3、掌握诗中所运用的叠音、比兴、对比的艺术手法。 4、熟读并背诵这首古诗。 5、通过学习此诗感悟人生的悲欢离合,更懂得珍惜与亲人相聚的时光。 教学重点 1 、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诗中叠音、比兴、对比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3、诗歌鉴赏,将诗歌根据内容及情感分为“离别之恨”“相思之苦”“宽慰期待”三部分来鉴赏。 教学难点 1、体味诗歌“情真、景真、事真、意真”的艺术特色。 2、叠音、比兴、对比等艺术手法的效果
教学媒体 黑板、粉笔 板书设计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叠音)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比兴,展开联想)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实写相思 相思之苦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对比,猜疑)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感慨幽怨 重拾勇气
追忆初别 离别之恨 路远会难
宽慰期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教学内容: 【先导】 中国的古典诗歌从《诗经》、《楚辞》一路走来,发展到东汉末年,在诗歌的百花园中又盛开 了一朵绮丽的花朵,它就是《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人们给予了它 很高的评价,有人称赞它为“五言之冠冕” ( 刘勰 ) ,有人说它“几乎一字千金” ( 钟嵘 ) ,也有人称 之为“诗母”、“风余”。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行行重行行》就是《古诗十九首》的开篇之作,也 就是第一篇,让我们一起走近她,看看这首古诗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新授】 抄诗黑板 老师:大家观察下这首诗的结构,首先,“行行重行行”是诗歌的题目,剩下的是诗歌正文, 大家观察下与以往我们学的诗有什么明显的区别没有。 老师:没做,细心的同学已经观察到了,没有写明诗歌作者。▲ 这就要从诗歌的由来及写作背景说起。 一、由来及写作背景 1 、由来 《行行重行行》是组诗《古诗十九首》的开篇之作。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 梁代 昭明太子 萧统所编的《文选》,萧统从东汉以前传世 的古诗中挑选出了十九首题材和风格十分相近的诗,编辑在一起,并给他们加了一个总的题目,就叫《古 诗十九首》。 2 、作者 由于年代久远,这些古诗的具体作者和创作年代均不可考。一般认为这十九首古诗的作者都是中下 层文人。因为,这些诗的写作视角通常是中下层文人。 3 、题材 《古诗十九首》的题材主要有 3 类:征夫、游子、思妇 征夫:远行的人,朝廷征调服徭役的人,出征的士兵。 游子:为谋生计外漂泊的文人或是在外做官的人,即游宦。 思妇:丈夫远行的妇人。 4 、年代 东汉末年: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百姓流离失所,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 1 、东汉 末,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大批中下层文人沉沦民间, 2 、战争和疾病频繁,死亡成为正常现象) ▲读诗 老师:请同学们通读全诗,判断《行行重行行》是哪种题材?体裁是什么? 讲了什么事件? 学生:题材——思妇诗;体裁——五言诗; 事件:抒写了女子与丈夫久别的痛苦与思念之情。(游子远行,女子思夫) 二、重点字词及译文
2
⑴重(chóng):又。这句是说行而不止。 ⑵生别离:活生生地分离。 ⑶相去:相距。 ⑷涯:方,边际。 ⑸阻:艰险。 ⑹胡马:北方所产的马。 ⑺越鸟:南方所产的鸟。“胡马倚北风,越鸟朝南枝”,是当时习用的比喻,借喻眷恋故乡的意思。 ⑻已:同“以”。 ⑼远:久。 ⑽缓:宽松。这句意思是说,人因相思而躯体一天天消瘦。 ⑾顾返:还返,回家。顾,顾恋、思念。反,同返。 ⑿老:苍老,心身憔悴。晚:年终 ⒀弃捐:抛弃、丢开。 ⒁最后两句的意思:抛开(这相思之情),希望你多吃饭好好保重身体重;抛开(这相思之情),自己要 努力保重自己,以待后日相会。 三、层次划分(言之有理即可) 全诗根据内容可以划分成几层? 1— 6: 离别之恨 1— 2 3— 8 思念的前提,离别 从空间距离的遥远写相思之苦 7 — 12 : 相思之苦 13 — 16 :宽慰期待 1 — 2 离别 3 — 6 远离 7 — 12 相思 13 — 16 勉强宽慰之词 四、逐句赏析 《古诗十九首》描写的是人类感情的共性,表现出了质朴的特色,达到了“情真,景真,事真, 意真”的境界。 1.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追忆初别 翻译:(你)走了又走,一直不停地走,我与你活生生地分离。 ①“行行重行行”:前边的道路无穷无尽,而你我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 (叠字)首句五 字,连叠四个“行”字,仅以一“重”字绾结。“行行”就是走啊走的意思,“重行行”不停地走 啊走。开头一句就抓住读者的心,展现出一幅渐行渐远的画面。 “行行”言其远,“重行行”言其极远。兼有久远之意,翻进一层,不仅指空间,也指时间。 这样写的好处?开篇首句以复沓的声调,迟缓的节奏,疲惫的步伐,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营造出 痛苦伤感的氛围,立即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②如果说,“行行重行行”写出了两个人分离的一个基本的现象,那么“与君生别离”就是写
3
屈原《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
9 — 14 从分别时间的长久写相似之苦 15 — 16 重拾勇气,祝福关怀
由这种现象所产生的痛苦。人世痛苦分离有生离也有死别,二者哪一个更令人悲哀?死别往往是一 恸而绝,而生离则会你的有生之年、悠悠岁月中永远忍受着分别的痛苦。 “生别离”还有一种解释, 就是活生生、硬生生的被分开,即因外力的作用使分开。女子因外力与丈夫分离而感到万分痛苦, 侧面也可看出二人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因而女子生出“生离死别”之感。 2.“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距离遥远 翻译:我和你相距万里,各自在天的一方。 “天涯”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形容距离极远的地方,后引申为人主观上的心理距离感,常表现出 “缠绵”之意。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同是天涯沦落人”“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海上 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在追忆离别之景后陈述了事实。(你我)相距万里,路途十分遥远。古代交通不便,通信不便,相 隔万里也许在今天没事,可是在古代往往意味着很难再见。但是只要有决心走下去,还是有一丝希望的。 3“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双重困难 翻译:你我之间的道路又艰险又漫长,再会面怎么能预料呢? 上句讲到了你我距离十分遥远,我在天的这一头,而你在天的那一头,这是一重困难,但是只要你有 决心走下去,也还能有相见的希望。但是本句写到我们之间不仅路途遥远,道路上还有许多险阻,这是双 重困难。 所谓“阻”,既可能是高山大河——自然界的险阻,也可能是战乱流离的人世间的险阻。人的能力, 多么有限,怎能敌得过这些无穷无尽的险阻呢!说到这里,可以说已经见面的机会十分渺茫了。“会面安 可知”是女子充满相思之苦的哀吟和叹息。 阻且长:参考诗经。 《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4.“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托物寓意 翻译:北方的马南来之后仍依恋北方,南方的鸟北飞后仍筑巢于南向的树枝。 再见的机会十分渺茫,但是诗人却不肯放下,他忽然从直接叙事之中跳了出来,用两个形象的比喻 来抒情,虽然从表现上与下文的衔接不上很连贯,但是这种写法使前边所写的现实的情事蓦然之间都有了 一种回旋起舞的空灵之态。 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即是“比兴”的方法,宋代朱熹说过,比:以彼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 所咏之词。后常将“比兴”连用,专指诗歌有寄托之意。“胡马”、“越鸟”指北方所产之马和南方所产 之鸟。他们都有思恋故土的特征。这里将鸟兽思恋故土的自觉比方人的归家的自觉。一种解释是:正向的, 联想出游子也是思乡的。另一种解释是:反向了,鸟兽尚且如此,你怎么能忘记家乡呢? 这种高明的艺术手法是古诗和汉魏乐府的一个特色,这类比喻多半取材于自然界中司空见惯的现象, 能使读者能够产生多方面的联想,作出多方面的解释。效果来的更加强烈,有物我互化之感。 5.“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实写 翻译:你离开一天比一天久,我因为思念你而日渐消瘦,体不胜衣。 这两句是实写自已相思之深苦。“远”:这里当时间久长讲。这里的“相去日已远”,与前面的“相去 万余里”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