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题:《和时间赛跑》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时间的认识和感悟。
2.学习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习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教学难点:1.理解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2.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准备:1.课文《和时间赛跑》2.PPT课件3.教学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聊一聊:同学们,你们知道时间是什么吗?时间对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2.引导学生思考:时间是无形的,我们无法看到它,但我们可以感受到它的流逝。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时间的课文——《和时间赛跑》。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辅导阅读,帮助学生解决生字词。
3.学生复述课文,检查阅读效果。
三、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分析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如:“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和时间赛跑”等,让学生体会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作者对时间的认识和感悟。
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时间的认识和感悟。
2.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珍惜时间,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3.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
五、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时间的感悟作文。
2.收集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下节课分享。
六、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2.引导学生认识到时间的宝贵,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和时间赛跑》这篇课文,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培养了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课堂气氛活跃。
但需要注意的是,个别学生在讨论环节表现不够积极,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
附:课文《和时间赛跑》在和时间赛跑的日子里,我懂得了珍惜。
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
生命有限,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龙_北京课改版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龙_北京课改版一、设计理念:1、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充分利用工具书自学明白得。
2、充分利用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好,促进对整首诗的明白得。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有关龙的传奇,明白中华民族的历史与龙的传奇有紧密联系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思想教育、心理品质、适应养成)热爱中华民族,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课前预备了解有关龙的传奇和龙的故事,龙与中华民族的关系。
了解祖国的进展。
四、教学重点:了解龙与赞颂中华民族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白得诗歌内容,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五、教学难点:了解龙与赞颂中华民族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1、导入:出示龙的图片,龙在我们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今天让我们随着课文感受龙的文化、龙的精神。
2、读准下列词语的读音显露气概崇山峻岭咆哮旭日东升3、朗读课文:四人小组合作朗读一遍课文;请一小组展现。
4、读了这篇课文你对龙有那些了解?(二)深入明白得课文(1)、学习一、二自然段。
1、联系生活说说你在哪见过龙?并说说龙有如何样的特点?2、读一读1、2自然段,那些词句描画出大伙儿感受到的“变化奇特、出入奇异、威力无边”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两自然段。
(2)、学习三、四自然段。
导语:自古中国被称为龙的故乡,你了解有那些能够证明吗?1、有感情的朗读三自然段,并说说“我们差不多上龙的传人,有龙的精神、龙的气概。
”表达作者如何样的思想感情?导语:但过去由于封建制度,中华这条巨龙曾遭受许多屈辱,读读四自然段,联系自己了解的历史知识说一说2、说体会并有感情地朗读四自然段3、师生对读师读“他说--------历史的见证。
”4、体会最后一句的感情。
再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
(3)、学习五、六自然段导语:现在的中华已蓬勃进展,被世界瞩目。
快读读五六自然段,看看书中为我们展现那些进展变化?1、读五六自然段。
2、说说描写哪些进展?同时联系自己的了解补充说明中国的庞大变化。
2024年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2024年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册书中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及基本用法。
理解并背诵课本中的重点课文,能够流畅朗读并简单复述。
学习并掌握本学期所学的语法知识,如句型结构、时态等。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多种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通过阅读、写作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阅读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特别是难以读写的生字。
重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包括其中的深层含义和表达方式。
语法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应用,能够正确运用到阅读和写作中。
2. 教学难点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修辞手法、文学流派等。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特别是阅读策略和写作技巧的指导。
对于学习困难学生的个别辅导和差异化教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讨论或展示相关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内容。
简要介绍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生字词的读音、意义和用法,通过例句和练习加深学生理解。
分析重点课文的结构、语言特点和深层含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系统介绍本课的语法知识,包括词法、句法等内容,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3.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见解。
提问学生,检验他们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设计互动游戏或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活力。
4. 实践应用布置相关阅读和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推荐适合学生的读物,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龙第2课时_北京课改版

( ) ( ) ( ) ( )
四、用“崇山峻岭、朝气蓬勃”造句
1、读书上的句子,回忆词语的意思
2、四人小组组内每人用词造一个句子
3、每组举荐两个好句子。
五、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成?
板书设计
1龙
崇山峻岭朝气蓬勃
作业
选几个感爱好的课后词语写一段话
3、请优秀同学展现朗读
二、练习背诵4--6小节
1、自背练习
2、男女交叉背
3、同桌互检
三、积存生字词
1、同桌检查生字及词语的读音
2、重点检查
魄崇啸旭
3、回忆多音字
lu
露lou
4词语积存帛()()鬼()()
()()()()
()()
宗()()
()()
写出同音字组词
( ) ( ) ( ) ( )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龙第2课时_北京课改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能背诵4--6小节。
2、把握生字词,会用“崇山峻岭、朝气蓬勃”造句。
情感目标:(思想教育、心理品质、适应养成)
培养善动脑筋的适应
教学重点
背诵、生词的把握、会造句
教学难点
造句
教学过程
一、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自己练习朗读4-6小节
2、请三名同学有感情朗读,其他同学评议。
小学四年级下册北京版语文全册教案集

继续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在联系上下文或者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上,学生虽然掌握方法,但是在运用方法去理解重点语句上还要多加练习。能够展开想像和联想,但不够创新和大胆;能够结合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一段话,但语言表达上还要多指导、多练习;积累词语,能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1、了解写龙与赞颂中华民族之间的关系,从而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2、课文6、7自然段,知道“金钥匙”指的是什么,体会文中所表达的赞颂之情。
3、认识到“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从而产生强烈的渴望和平、维护和平的观念。
五、知识点地位及系统性分析:
这一单元内容,要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懂得山沟里的孩子上学的困难;产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感受大草原上师生之间真挚善良的关爱。同时,继续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或者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学习略读课文,粗知大意;识字写字;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等。
三、重点分析: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展开想象和联想。
四、难点分析:
理解:“金钥匙”指的是什么?认识到“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这些话的含义
五、知识点地位及系统性分析:
本单元继续学习联系全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句的意思。学生对此项学习内容比较熟悉,但缺乏灵活的掌握,因此还需要有针对性地练习。本单元由三篇写景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探寻写作方法、写作顺序等,为单元习作做好铺垫。学生对修改短文是第一次接触,之前有修改病句的经验,还需在训练中强调整体,顾全大局的思想
2、了解我国东北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
小学四年级下册北京版语文全册教案集

第8册第一单元备课
一、本单元内容:
精读课文:1、龙2、山沟的孩子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略读课文:4、*春天的雨点
语文实践活动1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生字以及新词。能正确书写生字以及新词。能用多音字组词。能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2、感受作者热爱中华民族、赞颂中华民族伟大历史的深厚感情。
3、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五、知识点地位及系统性分析:
这一单元要让学生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与富饶,了解威尼斯的风土人情,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奇特,受到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本单元要继续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这个教学重点。教学中要加强对朗读的指导,完成背诵练习并认真落实习作要求。
3、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抓住重点段落品词析句,感受天鹅团结、勇敢的精神。并能说出感受最深的地方。
4、读课文,了解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知道它们各是怎样吃虫的,以及为什么能吃到虫子,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奥妙,产生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5、了解人跟刺猬和睦相处的故事,感受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六、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水平及能力分析:
学生已经能用普通话正确的朗读课文,但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上还需要练习。已经掌握了把课文分成几部分的方法,但还要多练习。能提出不懂的问题,但字词方面上比较多,还应交给学生方法。
七、课时分配:
《古诗三首》2课时《寓言二则》2课时
《西门豹》2课时《三过家门而不入》1课时
1、了解写龙与赞颂中华民族之间的关系,从而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2、课文6、7自然段,知道“金钥匙”指的是什么,体会文中所表达的赞颂之情。
3、认识到“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从而产生强烈的渴望和平、维护和平的观念。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通用12篇)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通用12篇)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卓”“盔”等7个生字,会写“牺牲”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威胁、呼吁、妻子、充满”等词语。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3、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渴望和平。
2、激发孩子们热爱和平的情感。
课前准备:1、收集资料,了解当今世界战事。
2、准备反映战争的多媒体课件,如;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重点收集这些战争中儿童生活的画面。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体会作者憎恨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播放一组孩子幸福生活的画面1、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世界里,这里有亲人的疼爱,朋友的关怀,师长的教诲,这里有鸟语花香、明媚阳光……可是,这样幸福的日子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还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许多孩子因为战争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
由此,一个中国孩子就发出了强烈的呼吁。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他的心灵呼唤吧!2、板书课题: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齐读课题)二、由题质疑,激发感情。
1、这个孩子叫什么名字?2、他呼吁什么?为什么要发出呼吁?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先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然后从中找一找答案,相信这些问题不会难住你的。
(生读,师巡视指导)四、检查学习情况。
1、抽读生字,教师及时正音。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同时结合理解一些专用词语:蓝盔、征衣、联合国、秘书长、维和部队等。
3、交流:师:他有一位怎样的父亲?(1)卓越的军事观察员。
(2)热爱家庭的人。
(3)热爱和平的人。
(4)优秀的经济学硕士。
4、这位中国孩子雷利的呼声是什么?用横线画出。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美丽的小兴安岭_北京课改版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美丽的小兴安岭_北京课改版教学目标:结合上下文,灵活运用识字方法学会13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体会汉字音、形、义三位一体的特点,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在明白得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象句子所描画的景象,积存词语,从2-6自然段中选择一段背诵。
同时,使学生了解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是一座庞大的宝库,也是一座漂亮的大花园,产生喜爱那个地点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二部分,感受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差不多上漂亮、诱人的,了解那儿有丰富的物产,从而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描写夏天的段落,以及想象句子所描画的景象。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结合上下文,灵活运用识字方法学会13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体会汉字音、形、义三位一体的特点,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学会13个生字及新词,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来源: ZXXK][来源:学+科+网]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往常我们曾一起游历了富饶的西沙群岛,今天,我们在一起去游历漂亮的小兴安岭。
为了更好得感受小兴安岭的漂亮,我们先来自学一下课文的生字新词。
二、自学生字新词:1、提出预习要求,进行预习。
(1)看生字表,自学。
(2)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和不明白的词圈出来,通过查字典解决。
2、检查预习情形:1)指名读生字词,纠正读音。
教师可采纳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的方式,让学生巩固练习。
例:2)指导学生经历字形“酸”字是左右结构的,左边“酉”字旁里面的一横不要丢,右边的第四笔是“点”不是“捺”。
“献”字的左边的“南”字里边是两个短横,不要少一笔。
“射”字注意左边“身”字变形。
“脆”字右边第三笔是“横”,不是“横钩”。
“刮”,注意与形近字“乱”区分开。
“鼠”字共13笔,第8、9、11、12笔均为“点”,不是“横”。
还要注意“臼”字的笔顺,6笔写成。
3)明白得词义。
抽出:确实是长出的意思。
浸:一样指沉醉在液体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册语文教案本册教材分8个单元,共选编了32篇课文。
其中24篇精读课文,8篇略读课文,还有8个语文实践活动,课后还有6篇选读课文和语文趣味活动。
教学目标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有主动识字的习惯。
能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巩固汉语拼音知识。
2、认识常用汉字408个。
其中275个会正确书写(含18个多音字),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认读132个(含2个多音字)。
3、能在阅读中使用字典、词典,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独立地认识汉字。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初步学会默读,能边读边思考。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能提出疑问。
7、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8、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揣摩语言,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基本意义。
9、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学习有创意的阅读。
10、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11、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背诵优秀诗文15篇(段)。
12、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2万字。
13、留心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和交流,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把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4、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的、最受感动的内容。
1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16、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17、能用普通话交谈。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初步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量的习惯。
18、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19、能比较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能比较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感染他人。
20、注意积累和运用健康生动的民间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增强表达效果。
2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能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2、能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
能通过书面与口头相结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2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24、在家庭、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25、学习使用键盘输人汉字(有条件的地方)。
26、了解山沟的孩子上学的困难,感受师生之间真诚善良的关爱;懂得诚实守信、关心尊重他人,乐于助人,以及遇到问题时,要善于思考,相信自己作出正确的判断;懂得经受锻炼和考验,才能变得坚强勇敢。
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奇特,了解威尼斯的风土人情,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现代生活中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感受天鹅的团结勇敢和刺猾的可爱,懂得热爱、保护动物;了解世界上还有吃虫的植物,产生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了解激光的神奇特性和巨大作用以及我国古代天文学和天文学家的辉煌成就,产生爱科学。
学科学的兴趣。
了解西门豹的智慧与才干,大禹公而忘私的精神;感受到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以及生死与共的崇高品质;感受到周总理不辞辛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学会部首查字法,能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字义。
2、学会预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不懂的地方能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丰富语言的积累,发展语言和思维。
3、凭借课文提供的情境,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
4、留心周围事物,勤于动手动脑,增强习作自信心。
5、引导学生开发潜能,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运用理解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能提出不懂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提高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
4、留心周围事物,勤于动手动脑,增强习作自信心第一单元体现课标思想:本单元是课文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体现了“三维的目标观”。
从课后习题的设计看,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在阅读教学中重视朗读,加强阅读方法的知识,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自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中,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有些句段要求学生背诵,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丰富语汇,重视对学生书写技能和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培养。
课程考虑了学生在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发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教学目标:在对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识字、写字,进行口语交际以及习作。
使学生学会结合上下文、生活实际……的多种方法理解作品(词句及课文内容),继续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并能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下积累词语、用指定的词语造句和背诵指定的课文。
同时产生民族自豪感;懂得山沟的孩子上学的困难;产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感受大草原上师生之间真挚善良的关爱。
教学重点:1、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识字”这一主要任务,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识字方法、写字技巧及规则,继续培养的识字、写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在识字、写字、朗读、背诵,练一练,口语交际等语文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积累,培养积累的兴趣和习惯,规范和发展学生语言,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和联想的能力,指导学生习作。
教学难点:1、运用识字方法,掌握所学生字、词语,能把字写得正确、比较端正,提高识字写字的能力。
2、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展开想象说话或写作。
1、龙教学目标:结合上下文,灵活运用识字方法学会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体会汉字音、形、义三位一体的特点,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词语,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同时,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热爱中华民族、赞颂中华民族伟大历史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一些有关龙的传说。
知道中华民族伟大历史与龙的传说紧密相连,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难点:了解写龙与赞颂中华民族之间的关系,从而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灵活运用识字方法学会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体会汉字音、形、义三位一体的特点,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学会12个生字。
教学过程:一、用课文插图引入新课。
1、你对龙的了解、认识。
2、你了解的中国和龙有什么关系呢?(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问题,扫除障碍。
(一)解决认读问题:1、学生借助生字表和字典、词典,自己读课文,要读正确。
2、认读生词。
出示词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
连绵不断崇山峻岭生机勃勃直上云霄旭日东升春风化雨万象更新秦始皇八国联军老龙头呼啸葱茏粗犷雄浑深渊呼风唤雨喷涌而下飞腾搏击长空英姿勃勃3、请同学们数一数,这首诗歌有几节呀?4、请每个大组的同学各读一节,检查自读的情况。
强调读音:露lù(多音字)峻jùn 亚yà粗犷雄浑(二)解决理解问题—理解词语的意思,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结合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
2、结合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理解。
3、出示图片:万里长城、长江三峡、京九铁路、三北防护林、西昌卫星发射基地(1)观察、师生讲解相关事件、谈看后的感受(2)读小节的内容,体会文章思想。
4、查词典理解:自己默读课文思考不理解的词语小组讨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理解不了的自己查字典。
崇山峻岭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粗犷雄浑呼风唤雨英姿勃勃指导解词、选词义的方法:对于词典中没有完整词语意思的采用先“分”后“合”的方法。
如“万象更新”可以先查“万象”的意思,再查“更新”的意思,然后把两个意思合二为一,整理成一句通顺的话。
三、了解课文。
结合词语的意思读每小节的内容,思考每小节通过些什么来说明什么。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a.停顿b.心情c.表情d.带动作e.咬字准确f.速度板书龙是什么龙具体回答中国是一条巨龙四、作业:搜集有关中国发展和龙的资料;字词练习。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热爱中华民族、赞颂中华民族伟大历史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热爱中华民族、赞颂中华民族伟大历史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6节。
教学过程:一、引入:汇报交流关于中国的发展和龙的资料。
二、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龙”的了解。
2、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3、小组讨论4、汇报:通过()的话我知道()。
(1)重点指导4-6小节的学习方法:自读小节内容,思考本小节与龙有什么关系?用什么来说明的?体现了龙的什么特点?从内容中你联想到了你身边的哪些事情?你的感受。
(学生说:学校的变化—教室环境、电教设备、取暖设施;人们的衣食住行;村庄的规划改建;国家大事—交通运输、农村城市化建设、经济发展免农业税农村学生学习费用、20XX 年奥运会的举办……这些都在证明中国正在发展、前进、强大。
)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汇报同时指导朗读。
(3)出示图片、结合中国大事件的事实讲解(京九铁路全线贯通、长江大坝的竣工、神州六号飞船的成功……),加深对第4、5、6小节内容的理解,指导背诵。
(中心:从万里长城、长江三峡大坝、京九铁路、三北防护林、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火箭发射、神州六号飞船的试验成功……充分体现了中国的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的飞速发展有如一条巨龙正在腾飞。
中国就是这条腾飞的巨龙,我们应为作为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4)引导学生从这一系列的事件中体会到中国人民在面对困难时所体现出的“龙的精神、龙的气魄”——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团结上进的民族精神。
(5)指导朗读,体现出龙的精神、龙的气魄。
特别强调:①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有龙的精神、龙的气魄。
②他说长城像一条巨龙一样卧在崇山峻岭,它是我们民族历史的见证。
结合图片理解崇山峻岭,用崇山峻岭造句。
③妈妈说龙并没有消失,它生机勃勃无比年轻。
生机勃勃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造句(4)中华巨龙已经腾飞,它英姿勃勃让全世界震惊!3、小结:通过了解,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三、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