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论语》

合集下载

2020年中考语文必考文言文复习资料精编

2020年中考语文必考文言文复习资料精编

2020年中考语文必考文言文复习资料精编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文学常识】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

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都属于语录体。

南宋时,朱熹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四书五经”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

“五经”则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

作者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万世师表”,与孟子并称“孔孟”。

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认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并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知识积累】1. 字词论(lún)语人不知而不愠(yùn) 曾(zēng) 子逾(yú)矩(jǔ) 不思则罔(wǎng) 不学则殆(dài)不亦(yì)说(yuè)乎三省(xǐng)吾(wú)身传(chuán)不习乎为(wèi)人谋一箪(dān)食曲肱(gōng)笃(dǔ)志好(hào)之者如斯夫(fú)四十而不惑(huò)2通假字(1)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2020年北京新高考语文专项训练:论语阅读

2020年北京新高考语文专项训练:论语阅读

2020年北京新高考语文专项训练:论语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阳货》)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白道也。

”(《论语·宪问》)①孔子为何说“吾不与也”?上述文字阐明的孔子主张的“勇”是什么?②勇者何以不惧有人用孔子答司马牛的“内省不疚”为答案,你同意吗?请说明。

司马牛问君子。

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2.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

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1)从这则语录看,孔子对《诗经》作用的认识是什么?(2)请用四字词语概括这则语录反映出的学习观:。

3.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②子贡问:“师①与商也②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③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注释:①师,孙师,字子张,孔子的学生,②商:卜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1)翻译①的时候,杨伯峻在“未若贫而乐”后面加上了“道”字,请根据这一补充,翻译“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并结合上下文和孔子思想谈谈这一补充的依据是什么。

(2)后两则语录都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请结合其中一则简要说明。

北京市西城区普通中学2020年中考语文 名著复习资料《论语》前两章含原文注释及译文和评析

北京市西城区普通中学2020年中考语文 名著复习资料《论语》前两章含原文注释及译文和评析

名著复习——《论语》(陈国庆注译)学而篇【本篇引语】《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

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原文】 1•1 子曰:“学而时(1)习之,不亦说(2)乎?有朋(3)自远方来,不亦乐(4)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释】(1)时: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

(2)说: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3)有朋: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4)乐:与“说”有所区别。

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评析】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

【原文】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1)(2),而好犯上者,鲜(3)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4),本立而道生(5)。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6)?”【注释】(1)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

(2)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

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鲜:音xiǎn,少的意思。

(4)务本:务,专心、致力于。

本,根本。

(5) 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

此处的道,指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6)一种解释,“人”字就是“仁”,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中考语文:古诗文论语考点

中考语文:古诗文论语考点

中考语文:古诗文论语考点
本文是关于中考语文:古诗文论语考点,感谢您的阅读!
中考语文:古诗文论语考点
1、《〈论语〉十则》
①表明孔子非常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复习环节的句子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与今人“举一反三”意思类似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孔子注重将“思考”和“学习”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孔子倡导实事求是的求知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⑤与“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意思相仿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
⑥表明孔子向他人虚心学习的态度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⑦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孔子借物候现象比喻高尚节操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⑨孔子认为“恕”的含义应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论语》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论语》

2020 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名著阅读
《论语》
(近12 年3 考:2018 年在“ 议论文阅读” 中考查、2017、2016)
【教材链接】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1 课《〈论语〉十二章》。

【孔子简介】孔子名丘,世称孔夫子,字仲尼。

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 年。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
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被尊为“至圣”,与孟子并称“孔孟”,其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 和“中庸”。

【地位及影响】《论语》首创语录体,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简介】《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

全书总括为一个“学”字,分“学做人”“学知识”“学从政”三个方面,另有一些关于艺术的言论。

贯穿其中的主要思想精华有
“仁”“礼”“孝”“中庸”“天命”等。

2020年北京市高考名著《论语》

2020年北京市高考名著《论语》
孔子说:“我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 勤奋敏捷去求取知识的人。”
孔子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 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 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太宰问子贡说:“孔夫子是位圣人吧?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 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而且使他多才多艺。” 孔子听到后说:“太宰怎么会了解我呢?我因为少年时地位低贱, 所以会许多卑贱的技艺。君子会有这么多的技艺吗?不会多的。”
(1)请解释“生而知之者”与“不知而作之者”。(2 分) (2)综合以上材料,简述孔子获取知识的途径,并就其中一点谈 谈对你的启示。(4 分)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 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述而》)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 “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 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子罕》)
(2)综合以上材料,简述孔子获取知识的途径,并就其中一点谈 谈对你的启示。(4 分)
解析:第一则“好古”,就是学习古代知识。第二则“多闻,择其 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指的是增广见闻,择善而 从;第三则“多能鄙事(鄙俗琐细之事)”指注重实践,掌握多种技艺。
答:途径:学习研究古代文化;增广见闻,择善 而从;注重实践,掌握多种技艺。
2020文言文 《论语》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 12 题。(共 6 分) 12.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 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述而》)

北京市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之《论语》试题详注详释详解

北京市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之《论语》试题详注详释详解

北京市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之《论语》题详注详释详解2020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论语》部分试题如下:(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2题。

(共6分)12.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述而》)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子罕》)(1)请解释“生而知之者”与“不知而作之者”。

(2分)(2)综合以上材料,简述孔子获取知识的途径,并就其中一点谈谈对你的启示。

(4分)一.本试题的总体评述。

2020年北京试卷中《论语》整本书阅读题,较以往试题有较大变化:1.分值设置。

自2018年起,《论语》以“名著阅读”板块进入北京高考语文试卷以来,其分值一直并不固定,2018年为5分,2019年为7分,2020年为6分,看起来只是一分的波动,但是,这个波动却体现出试题的难易程度和命题人对《论语》在试卷整体格局中的权重意识的差异。

2.题型变化。

2018年,《论语》初入试卷,命题者将着眼点在于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上,三则材料围绕“闻”与“行”间的关系,要求考生能够概述“孔子三次回答的内容”“并说明此则短文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值得注意的是,首度进入高考试卷的《论语》试题,其考查的仍是“孔子的思想”,只是将这一思想置于具体的材料中,第一问只是为了完成“孔1/ 9子思想”而搭的台阶。

相比2018年试题,2019年试卷中《论语》板块的试题,更“像”一道语文题。

一者,命题人将语言特别是文言语言现象作为命题的主体,体现出语文试题的“语文”属性。

“其道”指什么?这本身是阅读中必得解决的问题,而基于“道”的理解基础上的“孔子的思想”就更具体化。

而第二问设计更具有语言探索的意味:“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句,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得之”应改为“去之”;也有学者认为,“不以其道得之”的“不”字应删去。

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论语》

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论语》

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论语》子①曰:“学而时习②之,不亦说乎③?有朋④自远方来,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⑥乎?”(《学而》)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我却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段解:主要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

曾子曰:“吾日⑦三省⑧吾身:为⑨人谋⑩而不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人谋划事情是否尽力了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⑪不习乎?”(《学而》)跟朋友交往是否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段解:主要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提高自我修养。

子曰:“吾十有五⑫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⑬,四十而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能有所成就,四十岁时能通达事理不惑⑭,五十而知天命⑮,六十而耳顺,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时了解并顺应上天的意旨,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⑯矩⑰。

”(《为政》)七十岁时可以顺从意愿,又不越过法度。

”【课文注释】①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②时习:按时温习。

时,按时。

③不亦说(yuè)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说,同“悦”,愉快。

④朋:本文指志同道合的人。

⑤愠(yùn):生气,恼怒。

⑥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⑦日:每天。

⑧三省(xǐnɡ):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三,泛指多次。

一说,实指,即三个方面。

⑨为:替。

⑩谋:谋划。

⑪传(chuán):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⑫十有五:十五岁。

有,同“又”,用于整数段解:讲个人修养,要循序渐进,进德修业子曰:“温⑱故⑲而知新⑳,可以为师矣。

”(《为政》)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段解:讲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关键要思考,要“知新”。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㉑,孔子说:“只知道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思而不学则殆㉒。

中考《论语》十二章复习要点

中考《论语》十二章复习要点

中考《论语》十二章复习要点------------《论语》十二章复习要点一、文学常识: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与孟子合称为“孔孟”。

2、“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3、《论语》:共20篇,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

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

4、《论语》十二章: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学习方法和态度、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

二、重点词语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时:按时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说:通“悦”,愉快。

知:了解。

愠:生气、发怒。

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朋:志同道合的人。

不亦……乎:不也是……吗,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日:每天。

三:虚指,泛指多次。

省:自我检查,反省。

为:替。

谋:办事,出主意。

忠:尽心竭力。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惑:迷惑,疑惑。

天命: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逾:越过,超过。

矩:规矩,规范。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的时候就知道了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而不会越过规矩。

2020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论语》十二章

2020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论语》十二章

考点全解
基 本 内 容
考点全解
名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句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积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累 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⑤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⑦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⑨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 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 个当老师了。”
考点全练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迷惑 ),思 而不学则殆( 疑惑 )。”(《为政》)
【译文】孔子说:“只知道学习却 不知道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 适从,只知道思考却不知道学习, 就会疑惑。”
考点全练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 陋巷,人不堪( 能忍受 )其忧,回也不改 其乐( 快乐 )。贤哉,回也!”(《雍也》)
课文全解
【评析:这一则主要讲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 问题。反省自己的行为,替别人办事和与朋友 相处都要讲诚信,同时也强调了学习要重视复 习。同时,讲治学的人要加强思想修养和道德 修养。“传”指受之于师,“习”指熟之于记, 而“忠”“信”为“传”“习”之本。】
课文全解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 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不为外物所迷惑, 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能听得 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 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评析:这一则阐明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 系,指出“学”是“思”的基础,“思”又能 使“学”不断深化和发展。两者互相配合,互 相补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020年北京卷名著《论语》复习

2020年北京卷名著《论语》复习

2020年北京卷名著《论语》复习2020年北京卷名著《论语》复习北京卷《论语》真题考查2019北京卷:(文言文阅读后)(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2题。

(共7分)12.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1】也。

贫与残,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2】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注释:【1】处:处在、居处。

【2】造次:仓促之间。

【译文】孔子说:“有钱有地位,这是人人都想望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得来,君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摆脱,君子是不摆脱的。

君子一旦离开了仁道,还怎么成就好名声呢?所以,君子任何时候—一哪怕是在吃完一顿饭的短暂时间里也不离开仁道,仓促匆忙的时候是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

”【解析】1.考生如果不熟悉这一章,日常没有储备,那么面临这则文言小短文,会有如下文字障碍:①看到第一句,可能会想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出自《增广贤文》)的名句,于是,做第一题时很容易将“其道”解释为“正确的途径、方式、方法”(对立面是“不择手段”),不会依据语境去做更为精准的解释——“仁,仁道,仁义之道”(“其道”:A.依据下文“去仁”“违仁”,此指仁义之道;B.精准阅读能力强的话,会注意题干中的“本句中的”,也会提醒自己)。

②“贫与贱”一句,由于字句有争议,在没有认真看第二题题干之前,肯定一头雾水,读得稀里糊涂。

③去仁:离开仁道。

去,离开。

恶wū乎:于何处,在哪里,怎么。

恶:何。

终食之间:吃一顿饭的时间。

颠沛:困苦,受挫折。

①“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本句中的“其道”指什么?// ◆全段表达了孔子的什么思想?①“其道”指仁或仁道。

// 全段表达了君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离开仁的思想。

配上学生答案,验证我的猜测②“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论语十二章

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论语十二章

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论语十二章复习要点知识点01 文学文化常识知识梳理1.论语简介《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共20篇。

内容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以及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等。

2.作者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知识渊博,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被誉为“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其思想对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3.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4.“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记录____________言行的一部书,是______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________家。

(2)人们常说的“四书”是指《________》《大学》《中庸》《________》这四部书。

1.为加点注音论.(l ún )语 不亦说.(yu è)乎 愠.(y ùn ) 三省.(x ǐng ) 传.(chu án )不习乎 逾.(y ú)矩.(j ǔ)罔.(w ǎng ) 殆.(d ài ) 哉.(z āi ) 箪.(d ān )陋巷.(xi àng )堪.(k ān ) 肱.(g ōng )笃.(d ǔ)志 陬邑..(z ōu y ì) 2.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1)子.曰(先生,指孔子) (2)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 (3)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诚信) (5)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6)不逾.矩(越过,超过) (7)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8)思而不学则殆.(有害) (9)人不堪.其忧(忍受)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喜欢,爱好) (11)饭.疏食饮水(吃) (12)曲肱.而枕之(胳膊) (1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斯:这,指河水;舍:舍弃) (14)匹夫不可夺.志也(改变) (15)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 典题反馈知识点02 基础知识之字词知识梳理3.通假字(1)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2)吾十有.五(“有”同“又”)4.词类活用(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时常)(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3)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动词,分别译为“旧的知识”“新的理解”)(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动用法,以……为乐趣)(5)饭.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吃)5.古今异义(1)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允许或能够。

2020年中考专题复习 二、《论语》十二章

2020年中考专题复习 二、《论语》十二章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全文中心】本文通过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养性等方面给人以启示,教育我们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做人。内容深刻,富有哲理,对后世的教育学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现实意义】在《论语》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孔子“学思结合”和“诲人不倦”的精神,以及他特别强调的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德育的教化作用、对美育的精辟论述、身教重于言教的思想。其中关于学习方法和做人方面的论述对青少年一代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gōng)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课标新增)
第8章讲人的道德修养。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第9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课标新增)
第2章讲的是治学的人要重视自己的品德修养。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yú)矩。”(《为政》)(课标新增)
第3章自述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第4章讲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第5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课标新增)
第6章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于贫困的品质。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课标新增)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译文:《论语》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译文:《论语》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论语》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6.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2020中考必背文言文23篇《论语》十二章

2020中考必背文言文23篇《论语》十二章

2020 中考必背文言文《论语》十二章中考复习知识点一、作者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相传他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1988 年,75 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 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二、相关资料《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 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政治、经济、艺术等方面。

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南宋时,朱熹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三、课文翻译1. 原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不是很愉快吗?2.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我自己:我替人谋事,尽心竭力了吗?3.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为政》(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随心所欲,又不越过法度。

”4.原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为政》(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理解,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初中语文必考文言文复习资料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初中语文必考文言文复习资料

2020初中语文必考文言文复习资料精编初中语文必考文言文复习资料精编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文学常识】作者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z 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万世师表”,与孟子并称“孔孟”。

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认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并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知识积累】1.字词论(lún)语人不知而不愠(yùn) 曾(zēng) 子逾(yú)矩(jǔ) 不思则罔(wǎng) 不学则殆(dài)不亦(yì)说(yuè)乎三省(xǐng)吾(wú)身传(chuán)不习乎为(wèi)人谋一箪(dān)食曲肱(gōng)笃(dǔ)志好(hào)之者如斯夫(fú)四十而不惑(huò)2通假字(1)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名著阅读
《论语》
(近12年3考:2018年在“议论文阅读”中考查、2017、2016)
【教材链接】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

【孔子简介】孔子名丘,世称孔夫子,字仲尼。

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被尊为“至圣”,与孟子并称“孔孟”,其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

【地位及影响】《论语》首创语录体,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简介】《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

全书总括为一个“学”字,分“学做人”“学知识”“学从政”三个方面,另有一些关于艺术的言论。

贯穿其中的主要思想精华有“仁”“礼”“孝”“中庸”“天命”等。

【前5篇内容归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