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版论语十则

合集下载

论语十则(人教版)

论语十则(人教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习态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学而时习之
学习方法
传不习乎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态度
见贤思齐焉,见不闲而内自省也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学习并且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 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 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 了解我,而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 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讨论学习方法、态度与个人修养
旧的(知识) 2 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可 领悟 可以
以 (之) 为 师 矣。‛
文学常识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 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 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 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 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 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 《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 秋》。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 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 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 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 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 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 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 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 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
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叫做5Leabharlann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 谓之
=以何,为什么
„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
聪明
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则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则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则教案第一则:学而篇·序言
教学目标:
1.了解《论语》的背景与意义。

2.理解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教育思想。

教学重点:
1. 揭示《论语》的背景与意义。

2. 解析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教育思想。

教学难点:
1. 理解“学而时习之”这一句措辞的深刻含义。

2. 清楚地阐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学方法:
1.课文导读法
2. 互动式讨论
教学流程:
第一步:导入
教师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遗产《论语》的探究。

1.你们有听说过《论语》吗?
2. 你们知道《论语》的来源和意义吗?
3. 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第二步:学习课文
请学生们进一步阅读《论语·学而篇·序言》,理解、默记关键句子。

第三步:领悟内涵
请学生分组互动,讨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教育思想。

1. “学而时习之”的含义是什么?
2. 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3.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第四步:复习总结
1.对《论语》的背景与意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 理解了“学而时习之”这一句措辞的深刻含义。

3. 清楚地阐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初中语文必背课文

初中语文必背课文

初中语文必背课文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1、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2、观沧海曹操3、次北固山下王湾4、钱塘湖春行白居易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枯藤老树昏鸦,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小桥流水人家,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夜雨寄北李商隐 8、泊秦淮杜牧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9、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人教版七上语文《论语》十则

人教版七上语文《论语》十则

后落叶的。”
本则讲思想修养:经过恶劣环境考验才能看出君子品格。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

奉行
?”子曰:大“概其恕乎!己所喜不欢欲的,勿施施加于人 。”
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 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 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孔子
老子
孟子
庄子
墨子
荀子
山东曲阜“三孔”
孔林:孔子墓地
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
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 返回
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 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被尊称为“千古圣人”,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 十大名人之一。
思想核心是“仁”,即仁 爱、爱人。在政治上主张施 行“仁政”。
“半部《论语》治天下”。
◆试读课文,读准字音。
1、论(lún)语 2、不亦说( yuè)乎 3、人不知而不愠(yùn) 4、三省(xǐng )吾身 5、学而不思则罔(wăng ) 6、思而不学则殆( dài ) 7、诲(huì)女(rǔ )知之乎 8、是知( Zhì)也 9、弘毅( yì) 10、然后知松柏之后凋(diāo )也 11、其恕(shù)乎
本则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 律。
2、曾子曰:“吾日三省 吾身:为人
我 每天 多次 反省
谋而不 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 习乎?”
办事 尽心竭力 交往 诚实 传授 复习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 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

人教版《论语》十则

人教版《论语》十则
《 论 语 》 十 则
孔子介绍: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 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今山 东曲阜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 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 创始人。有“大成至圣”、“万世师 表”、“至圣先师”等尊称。思想主 张有:“仁”、“因材施教”、“有 教无类”等。
篇 数 : 二 十 篇 。
孔子告诫我们无论为人还是治学求 知,都应该要脚踏实地,实事求 不知为不知 。 是: 知之为知之,
比喻君子始终能坚守志节的句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子:
兼词
古代汉语中,有的字代表了两个词的结 合。这种字兼有互相结合的两个词的意义 和用法,这样的字便成为兼词 。 “焉”:作兼词一般都用在句尾,既可兼 “于之”或“于是”又可兼“于彼”。如: 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译文:孔子说:“学习,然后按时温习它,不也是
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前来,不 也是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 不生气,不也是道德高尚的人吗?”
这一则孔子阐述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学习上:学习和复习相结合。
交际上:热情地对待朋友。
个人修养上: 要以宽容待人。
小组自主交流学习
课文余下九则分为八个部分,八个队分别负责一部分。具体分布如下:
铁拐李 汉钟离
张果老 何仙姑
吕洞宾 蓝采和 韩湘子 曹国舅
不亦说乎(yuè)
不亦乐乎(lè)
人不知而不愠(yùn)
吾日三省吾身(xǐng) 为人谋而不忠乎(wèi)
可以为师矣(wéi)
传不习乎(chuán)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诲女知之乎(huì )(rǔ)(zhī)
是知也(zhì )

初中语文《论语十则》(共39张)ppt87

初中语文《论语十则》(共39张)ppt87

4.“难句翻译”类练习: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 ⑤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
xĭng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曾子说:“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 —
课前准备: ①搜集孔子及其《论语》的有 关资料。 ②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教师导入: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 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 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 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 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 《〈论语〉十则》。
第三个教学板块:理读课文。(20 分钟左右) 老师下发印有“分类式学习笔 记”的练习纸,请同学们根据纸 上安排好了的类别整理课堂笔记 (或者老师提出整理的要求,同学 们在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1.在“作家作品”类记下: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 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 (现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人,我 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 的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 著作之一。
学生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经接触过一些 文言小故事,因此在教师的帮助 引导下借助注解能了解文章大意。 但仅仅把重点放在“熟读、牢记” 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教师的 恰当引导下,学生从字面意思深 入到文本当中,相信学生有这个 基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论语》的有关指示,明确 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2.了解文言文的一般常识,能掌握 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及一些虚词的 用法。 3.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并说出 句意。
第一个教学板块:认读课文。(15分钟左右) 1.同学们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 2.各自大声地朗读课文。 3.听读课文,注意校正读音,体会语 调。 4.分“则”朗读课文,每读一则,都 要求 对应着“点读”课文注释。 5.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说注释,说 译文。 6.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 全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新《论语》十则·原文和翻译译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新《论语》十则·原文和翻译译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新《论语》十则·原文和翻译译文1、人教版七年级上新《论语》十则·原文和翻译译文人教版七年级上新《论语》十则·原文和翻译新《论语》十则•原文和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

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

(——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是否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过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赏析: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翻译: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

(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就想一想如何与他看齐他学,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与他同样的缺点。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说:“士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论语十则课文原文

论语十则课文原文

论语十则课文原文1、《论语·学而》【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的把它练习,这不是很好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访,这不是非常让人高兴吗?别人对你不知情而不怨恨你,这不是最崇高的礼貌了吗?”2、《论语·为政》【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孔子说:“以德来治理国家,就像北辰,它站在那里,众多的星星就都在它周围。

”3、《论语·克己》【原文】子曰:“其事好也,必先难之;其事不善也,必先易之。

”【译文】孔子说:“做件好事,必须先做一些困难的事;作坏事,就应该先做些容易的事。

”4、《论语·里仁》【原文】子曰:“里仁为美,不拘于形。

”【译文】孔子说:“里仁美义的美丽不需要外表的美丽。

”5、《论语·析言》【原文】子曰:“析乎其言,省乎其行。

”【译文】孔子说:“要审视自己的言行,要仔细分析自己所说的话。

”6、《论语·行有义》【原文】子曰:“行有义则无怨。

”【译文】孔子说:“行正义一定不会被有怨言。

”7、《论语·报任》【原文】子曰:“君子报任尽矣,不报任非其身也。

”【译文】孔子说:“一个君子,他要尽自己的职责——他不能推卸给别人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8、《论语·不欲》【原文】子曰:“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译文】孔子说:“不要把自己装扮得像美玉似的,也不要把自己装扮得像粗粝似的。

”9、《论语·礼过》【原文】子曰:“礼过则和,过礼则滥。

”【译文】孔子说:“遵守礼仪,就可以实现和谐;违犯礼仪,就会产生滥用。

”10、《论语·学而》【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学不思考,就是空虚;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出现危险。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人教版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鵱),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A(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