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人教部编版17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 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
翻译:“父母去世后三天,孝子要开始吃东 西,这是教导百姓不要因为父母的过世而伤害了 身体,不要因为哀痛过度伤了性命,这是圣人的 政教。孝子为父母服丧不超过三年,这是告诉百 姓凡事都有个终结。
“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擗 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 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 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翻译:“为逝者准备好棺椁、寿衣、被褥,抬着安放进 棺材中;拿簠簋盛上粮食,悲痛地供奉在棺前;捶胸顿足, 一路哭泣,送灵柩去安葬;占卜合适的墓地,安放灵柩;将 逝者的神主请进宗庙,加以祭祀;春秋季节变换,按时为亡 故的父母祭祀,表达自己的思念。父母在世时怀着爱敬之心 去侍奉,父母去世时怀着哀痛之情办丧事,这样人就做到了 为人子女应尽的本分,养生送死的大义才算是齐全了,孝子 侍奉双亲就到此终了了。”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7( 精品课 件)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7( 精品课 件)
·字词释义
①寒蝉:蝉的一种,又名寒蜩。 ②都门:京都城门外,京都指汴京。 ③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 ④兰舟:木兰木做的船,这是对船的美称。 ⑤凝噎:因为悲伤而喉咙哽塞地说不出话来。 ⑥去去:不断远去。⑦暮霭:黄昏时的云气。 ⑧楚天:南方楚地的天空。 ⑨清秋节:凄清的秋季。⑩经年:年复一年。
解诗题
“雨霖铃”,又名“雨淋铃”,原为唐教坊曲名。 相传唐玄宗因安史之乱迁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闻铃 声,为悼念马嵬之变中死去的杨贵妃,他便作此曲以寄 思念之情、死别之恨。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7( 精品课 件)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7( 精品课 件)
·素解文意
孔子认为天子只要做到诚心尽孝、兄友弟恭,就能在敬事 上天和地祇时,让神明感应到自己的孝心和祭祀的诚意,从而 使国家得到神明的赐福,风调雨顺;而天子的崇高品德也会感 化人间,教化民众,二者相得益彰,人民便能过上幸福安定的 生活。
本章谈到天子的孝心诚意将会与先祖亡灵互相感应,从而 使先祖们也保佑国家和平安定,五谷丰登。最后,文中强调只 有孝悌做到极致,才有机会与神明相通,使四海归附,达到天、 地、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这虽然是古人的美好幻想,但从中不 难看出他们对孝道的赞美和推崇。
“执手”两句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 眼前。“噎”字表明二人有千言万语却说不出来,“泪” 字点出哀痛心情,而一切情意都尽在“执手相看”中。 那么词人凝噎在喉的是什么话呢?“念去去”二句便是 他的内心独白。离愁加上渺茫的前途,更加深心中悲伤。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7( 精品课 件)
“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 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 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 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翻译:“所以就算是天子,也必然有比他更尊贵的人, 是说他也有父亲;必然有先于他的人,是说他也有兄长。 天子敬事宗庙,表示不敢忘记过世的亲人;修养自身谨慎 行事,是表示害怕辱没自己的先祖。敬事宗庙,先祖的鬼 神就会感应降福。孝悌达到极致,能与神明相通,能普及 天下,人人遵从。《诗经》里说:‘从西到东,从南到北, 没有不归服的。’”
事君章第十七
·文白对读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 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 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翻译:孔子说:“君子侍奉君王,入朝进见时想着如 何竭尽忠诚,退朝回家后则想着如何补救君王的过失。 君王的德政积极奉行,使之顺利实施;君王的过错要加 以纠正或补救。这样君臣之间能和谐亲近。《诗经》中 说:‘心里爱戴(君子)呵,离得太远没法当面表达。 心中藏着对他的爱戴,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
·素解文意
本章前半部分主要讲的是在父母去世时,孝子在各个 场合中应有的行为和表情,总的来说就是要以最大的悲痛 之情去料理后事,但也要节哀顺变,不可因过分哀痛而伤 身,服丧也不要超过三年。
后半部分主要讲为亡故的父母制作棺椁,入殓,以及 安葬、建庙祭祀的全部活动规范,表现了儒家重死厚葬的 风气。最后一句总结全书,说明至此孝子尽孝道之事就算 终结了。
·素解文意
在《广扬名章第十四》中,孔子就提到要以事亲之孝 移于事君,以便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本章进一步论及君子 应该如何侍奉君王,即“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 匡救其恶”,这个要求在后世影响深远。
本章末尾所引诗句出自《诗经·小雅·隰桑》,据说 此诗写于周幽王时期,当时小人当道,君子在野,民众怀 念有德行的君子,赞颂他在位时能尽忠于君,有益于民, 所以作此诗以讽谏。
分步练读
感应章第十六
·文白对读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 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
翻译:孔子说:“从前圣明的天子能够对父母孝顺, 所以能敬奉天地,顺应天地之道;对兄长恭敬、对幼弱 爱护,所以能使上下尊卑都处理好关系。敬奉天地,神 明也会得到感应,从而降福佑护。
链接:《重耳拒秦使》《鸡骨支床》
多形式熟读文本 熟读成诵
·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镂空记忆背诵
本课总结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7( 精品课 件)
内容二 雨霖铃
温故揭题
我们学过苏轼《定风波》一词,那是一首旷达洒脱 的词作。今天我们来学习柳永的《雨霖铃》,领略宋词 婉约凄美的一面。
链接:《奉旨填词》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7( 精品课 件)
积累有关离别的诗词名句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屈原《九歌·少司命》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惜 别》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欧阳修的《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正诗音
·标注易读错字词
噎(yē)、霭(ǎi)
·标注入声字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7( 精品课 件)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7( 精品课 件)
明诗意
·文白对读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Biblioteka Baidu泪眼,
竟无语凝噎。
“此去”呼应上阕“念去去”,“经年”呼应“今 宵”,在时间与思绪上步步推进。“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则与“执手相看”两句呼应,离别时是 千言万语说不出,离别后是千种风情无处说,对比之下 更见情之殷、愁之深,词人用问句结尾,更显余韵无穷。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7( 精品课 件)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 三年级下册
内容一 内容二
第42课 《孝经》第十六章—第十八章 雨霖铃
内容一 《孝经》第十六章—第十八章
温故揭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孝经》第十三章至第十六章,了解了孝 之道、悌之道和为臣之道,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孝经》。
尝试初读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 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 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 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 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 北,无思不服。’”(第十六章)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7( 精品课 件)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自古以来多情人都为离别而 悲伤,更何况又逢这凄清的秋季! 谁知我今夜酒醒时会身在何处? 怕是只能见到习习晨风吹拂的杨 柳树梢上,挂着一弯残月的景象。 这一去便是长年离别,即使遇到 良辰美景,也如同虚设。就算有 满腹的思念爱恋之情,又能和谁 倾吐呢?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7( 精品课 件)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7( 精品课 件)
背诗句
·复沓式读诗 ·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镂空记忆背诵
想诗境、悟诗情
这首词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和丰富的想象,生动地 表现了情人依依惜别时的伤感,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故而千百年来传诵不休。
念去去,千里烟波,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7( 精品课 件)
暮霭沉沉楚天阔。
寒蝉的鸣叫声凄凉急促,暮色 苍茫中面对着送别的长亭,一阵骤 雨刚刚停歇。在汴京城外设帐摆酒 饯别,却没有举杯畅饮的心情,依 依惜别之时,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两人牵手对视着,泪眼蒙眬,千言 万语都因悲伤而噎在喉间说不出口。 想着待会将乘舟不断远去,前路千 里俱是烟波迷蒙,傍晚的云雾堆积 在广阔无际的南方天空。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7( 精品课 件)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 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 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第十七章)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yǐ),礼无容,言不 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 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 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guǒ)、衣、衾(qīn)而 举之,陈其簠簋(fǔ guǐ)而哀戚之;擗(pì)踊哭泣,哀 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 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 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第十八章)
链接:《诸葛亮辅蜀汉》
丧亲章第十八
·文白对读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 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 情也。
翻译:孔子说:“孝子在父母去世时,痛哭流涕 毫无拖音,接待宾客不需在意仪容,说话简略,不 加文饰,穿着华美的衣服会感到不安,听到欢快的 音乐也不会愉快,再好的食物吃着也没有味道,这 是哀痛之情的表现。”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7( 精品课 件)
词的下阕中,“伤离别”点明了词作主题,并将 “离别”与“清秋”联系起来,进一步渲染了此次离别 的愁绪之深。“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 千古名句,采用虚景实写的手法,想象出旅途中酒醒之 后见到的景象,写尽凄清孤独之感。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7( 精品课 件)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7( 精品课 件)
品诗味
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季节、时间和地点,融 情入景,暗寓别意。也为后两句的“无绪”和“催发” 设下伏笔。“留恋处,兰舟催发”精炼地刻画了离别时 的心理,既突出离别之紧迫,又体现情意之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