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人教部编版17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课人教部编版16
品诗味
每章开头用以起兴的益母草是一种有助于妇女养 生的草药,可指代妇女,但是诗中的益母草已经变得 “干”“脩”“濕”了,喻指妇女已被抛弃,为后文 的悲叹作铺垫。每章最后一句,都是妇女对自身遭遇 的感叹。“遇人之艰难”叹得遇良人的艰难,“遇人 之不淑”叹自己遇上个负心汉,最后既然已被抛弃, 就只能说“何嗟及矣”了,情感层层递进,诗人使用 了“叹”“歗”“泣”这三个伤心程度越来越深的词, 可见他对弃妇的情感变化把握得十分精准。
背诗句
·复沓式读诗 ·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镂空记忆背诵
想诗境、悟诗情
全诗三章,运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一唱三叹,情 感层层深入,让人对诗中被抛弃女子的悲惨现状心有戚 戚,不禁为之叹息。
⑨何嗟及矣:即嗟何及矣。
有个女子被抛弃,伤心呵长叹。
天子向上天履行臣道,天下臣民都会臣服敬爱自己的君侯。
把家治理得好,就能当官把公事办好。
故当不条义,其则子歗不可矣以不,争于遇父,人臣不之可以不不淑争于矣君;! 伤心长叹呵,嫁了个负心汉。
“《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
在第一章中,孔子指出最大的孝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本章是对这一思想的进一步阐扬。
链接:《舜帝之孝》
谏诤章第十五
·文白对读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 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翻译:曾子说:“像那些慈爱、恭敬、使父母 安宁、扬名后世的道理,学生已经听过指教了。想 冒昧请教的是,儿子绝对听从父亲的命令,是不是 孝道呢?”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 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 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 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 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 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三年级下册语文ppt-中华经典素读范本-优秀课件-人教部编版4
独寐寤言,
独睡独醒独自言,
三年级下册语文ppt-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优秀 课件- 人教部 编版4
永矢弗谖。
这样的乐趣誓不忘。
三年级下册语文ppt-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优秀 课件- 人教部 编版4
考槃在陆, 硕人之轴。 独寐寤宿, 永矢弗告。
真快乐呵山坡上, 那位贤人心上宽宽。 独睡独醒独自歌唱, 誓不再去朝堂上。
链接:《隐士杂谈》
三年级下册语文ppt-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优秀 课件- 人教部 编版4
三年级下册语文ppt-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优秀 课件- 人教部 编版4
背诗句
·复沓式读诗 ·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镂空记忆背诵。
想诗境、悟诗情 诗歌用重章叠句的写作手法反复吟咏隐士的言行形 象,加深了读者的感受。贤人、幽境、愉悦的心情,三 者相结合,强烈地表达出硕人的隐居是一种高尚而快乐 的行为,应当受到尊重和赞美。
三年级下册语文ppt-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优秀 课件- 人教部 编版4
淇水在右边, 泉水源头在左边。 想念那年少时游玩,女子们 乘上车驾去出游, 来消却我心中的乡愁。
三年级下册语文ppt-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优秀 课件- 人教部 编版4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 三年级下册
内容一 内容二
第27课 《老子》第58章—第60章 国风·卫风·考槃 国风·卫风·竹竿
内容一 《老子》第58章—第60章
温故揭题
我们学习了《老子》第56、57章,了解到了不言之教、无 为而治的治国理念,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子》第58至60章。
尝试初读 其政闷(mèn)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 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 不割,廉而不刿(guì),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第58 章)
三年级下册语文ppt-中华经典素读范本-优秀课件-人教部编版9
三年级下册语文ppt-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优秀 课件- 人教部 编版9
第72章 ·文白对读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 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翻译:不要逼迫压榨百姓,让他们不能安居乐业。 只有不压榨百姓,百姓才会不厌恶统治者。 所以圣人但求自知而不自我表现,只求自爱而不 自显高贵。所以舍弃“自见”“自贵”,而取“自 知”“自爱”。
三年级下册语文ppt-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优秀 课件- 人教部 编版9
三年级下册语文ppt-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优秀 课件- 人教部 编版9
颈联用夸张、拟人的手法侧面烘托出梅花的清丽独绝。 梅花如此美丽,连禽鸟想飞下来仔细观赏前,也要忍不住偷 看一眼;描写蝴蝶“合断魂”,则把蝴蝶对梅的喜爱夸张到 了极致。诗人直抒胸臆,将对梅花的喜爱全盘托出,使咏物 与抒情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
白色羽毛的禽鸟想飞下来时,先偷看梅花 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会消 魂失魄。我庆幸自己能低声吟诵,和梅花 亲近,不用敲着檀板唱歌,执着金杯饮酒 来欣赏它了。
三年级下册语文ppt-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优秀 课件- 人教部 编版9
·字词释义
①暄妍:明媚鲜丽,这里形容梅花。 ②疏影:指梅枝的形态。 ③暗香浮动:梅花散发的清幽香味在飘动。 ④霜禽:羽毛白色的禽鸟。 ⑤偷眼:偷偷地窥看。 ⑥断魂:形容神往,犹指销魂。 ⑦狎:玩赏,亲近。 ⑧檀板:檀木制成的拍板,这里泛指乐器。 ⑨金尊:豪华的酒杯,此处指饮酒。
链接:《李遥买杖》
三年级下册语文ppt-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优秀 课件- 人教部 编版9
三年级下册语文ppt-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优秀 课件- 人教部 编版9
多形式熟读文本 熟读成诵
三年级下册语文ppt-中华经典素读范本-优秀课件-人教部编版15
三年级下册语文ppt-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优秀 课件- 人教部 编版15
三年级下册语文ppt-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优秀 课件- 人教部 编版15
“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 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 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翻译:“有父母在的人,身居高位不能骄纵,身 处下位不能犯上作乱,身份低贱就不要和人相争。居 高位而骄纵,就会败亡;处下位而作乱,就会遭到刑 罚;身份卑贱而与人相争,就会遭到杀戮。这三个方 面做得不好,就算每天奉养父母的饮食极为丰厚,也 是不孝的。”
三年级下册语文ppt-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优秀 课件- 人教部 编版15
分步练读
纪孝行章第十
·文白对读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 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 后能事亲。
翻译:孔子说:“孝子侍奉父母,日常起居要极尽 敬爱,奉养饮食要尽量愉悦欢乐,父母生病了则万分忧 虑,父母去世则极尽哀痛,祭祀逝去的父母要极尽崇敬 肃穆。这五个方面都做到了,才算是尽了孝道。
竹杖芒鞋固然是轻便的,然而在雨中行走还是会拖泥带 水,比不上骑马便捷,所以作者此处说的“轻”应该是暗指 无官一身轻。“一蓑烟雨任平生”则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 推及整个人生,表现出作者面对人生风雨亦处之泰然的心态。
链接:《吟啸作诔》
三年级下册语文ppt-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优秀 课件- 人教部 编版15
三年级下册语文ppt-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优秀 课件- 人教部 编版15
不用管那穿林打叶的雨声, 何不一边吟咏长啸,一边悠然行 走。竹杖和草鞋轻便得胜过骑马, 谁会害怕呢?披着蓑衣,任凭风 吹雨打,照样安度一生。
微凉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 略微感到一丝寒意,山头的斜阳 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刚才风 吹雨打那段路途,回去吧,对我 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它收录了中国古代经典
著作中的精华部分,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籍。
首先,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的内容非常丰富。
它收录了《论语》、《大学》、《中庸》等经典著作中的精华部分,这些著作是中国古代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这些著作中的思想和观点也对现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读者可
以从中汲取到很多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其次,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的语言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虽然这些著作
的语言都比较古老,但是经过了编辑和整理,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的语
言已经变得非常通俗易懂,读者可以轻松地理解其中的思想和观点。
这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友好,也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这些经典著作。
最后,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的版式设计非常美观。
书籍的封面采用了传
统的中国红色,配合着金色的字体,非常有气势。
内部的排版也非常
清晰,每一章节都有明确的标题和分段,读者可以轻松地找到自己想
要阅读的内容。
同时,书籍中还配有一些插图和注释,更加生动地展
现了其中的内容。
总之,中华经典素读范本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它不仅收录了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中的精华部分,还采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美观的版式设计,非常适合初学者阅读。
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的精髓,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很多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我相信,这本书籍一定会成为很多人的经典读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7( 精品课 件)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7( 精品课 件)
·字词释义
①寒蝉:蝉的一种,又名寒蜩。 ②都门:京都城门外,京都指汴京。 ③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 ④兰舟:木兰木做的船,这是对船的美称。 ⑤凝噎:因为悲伤而喉咙哽塞地说不出话来。 ⑥去去:不断远去。⑦暮霭:黄昏时的云气。 ⑧楚天:南方楚地的天空。 ⑨清秋节:凄清的秋季。⑩经年:年复一年。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7( 精品课 件)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7( 精品课 件)
背诗句
·复沓式读诗 ·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镂空记忆背诵
想诗境、悟诗情
这首词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和丰富的想象,生动地 表现了情人依依惜别时的伤感,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故而千百年来传诵不休。
链接:《重耳拒秦使》《鸡骨支床》
多形式熟读文本 熟读成诵
·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镂空记忆背诵
本课总结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7( 精品课 件)
内容二 雨霖铃
温故揭题
我们学过苏轼《定风波》一词,那是一首旷达洒脱 的词作。今天我们来学习柳永的《雨霖铃》,领略宋词 婉约凄美的一面。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7( 精品课 件)
词的下阕中,“伤离别”点明了词作主题,并将 “离别”与“清秋”联系起来,进一步渲染了此次离别 的愁绪之深。“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 千古名句,采用虚景实写的手法,想象出旅途中酒醒之 后见到的景象,写尽凄清孤独之感。
分步练读
感应章第十六
·文白对读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 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
翻译:孔子说:“从前圣明的天子能够对父母孝顺, 所以能敬奉天地,顺应天地之道;对兄长恭敬、对幼弱 爱护,所以能使上下尊卑都处理好关系。敬奉天地,神 明也会得到感应,从而降福佑护。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 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 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第十七章)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yǐ),礼无容,言不 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 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 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guǒ)、衣、衾(qīn)而 举之,陈其簠簋(fǔ guǐ)而哀戚之;擗(pì)踊哭泣,哀 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 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 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第十八章)
解诗题
“雨霖铃”,又名“雨淋铃”,原为唐教坊曲名。 相传唐玄宗因安史之乱迁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闻铃 声,为悼念马嵬之变中死去的杨贵妃,他便作此曲以寄 思念之情、死别之恨。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7( 精品课 件)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7( 精品课 件)
·素解文意
孔子认为天子只要做到诚心尽孝、兄友弟恭,就能在敬事 上天和地祇时,让神明感应到自己的孝心和祭祀的诚意,从而 使国家得到神明的赐福,风调雨顺;而天子的崇高品德也会感 化人间,教化民众,二者相得益彰,人民便能过上幸福安定的 生活。
本章谈到天子的孝心诚意将会与先祖亡灵互相感应,从而 使先祖们也保佑国家和平安定,五谷丰登。最后,文中强调只 有孝悌做到极致,才有机会与神明相通,使四海归附,达到天、 地、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这虽然是古人的美好幻想,但从中不 难看出他们对孝道的赞美和推崇。
翻译:“为逝者准备好棺椁、寿衣、被褥,抬着安放进 棺材中;拿簠簋盛上粮食,悲痛地供奉在棺前;捶胸顿足, 一路哭泣,送灵柩去安葬;占卜合适的墓地,安放灵柩;将 逝者的神主请进宗庙,加以祭祀;春秋季节变换,按时为亡 故的父母祭祀,表达自己的思念。父母在世时怀着爱敬之心 去侍奉,父母去世时怀着哀痛之情办丧事,这样人就做到了 为人子女应尽的本分,养生送死的大义才算是齐全了,孝子 侍奉双亲就到此终了了。”
链接:《奉旨填词》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7( 精品课 件)
积累有关离别的诗词名句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屈原《九歌·少司命》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惜 别》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欧阳修的《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 三年级下册
内容一 内容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42课 《孝经》第十六章—第十八章 雨霖铃
内容一 《孝经》第十六章—第十八章
温故揭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孝经》第十三章至第十六章,了解了孝 之道、悌之道和为臣之道,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孝经》。
尝试初读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 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 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 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 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 北,无思不服。’”(第十六章)
“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 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
翻译:“父母去世后三天,孝子要开始吃东 西,这是教导百姓不要因为父母的过世而伤害了 身体,不要因为哀痛过度伤了性命,这是圣人的 政教。孝子为父母服丧不超过三年,这是告诉百 姓凡事都有个终结。
“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擗 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 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 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素解文意
在《广扬名章第十四》中,孔子就提到要以事亲之孝 移于事君,以便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本章进一步论及君子 应该如何侍奉君王,即“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 匡救其恶”,这个要求在后世影响深远。
本章末尾所引诗句出自《诗经·小雅·隰桑》,据说 此诗写于周幽王时期,当时小人当道,君子在野,民众怀 念有德行的君子,赞颂他在位时能尽忠于君,有益于民, 所以作此诗以讽谏。
链接:《诸葛亮辅蜀汉》
丧亲章第十八
·文白对读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 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 情也。
翻译:孔子说:“孝子在父母去世时,痛哭流涕 毫无拖音,接待宾客不需在意仪容,说话简略,不 加文饰,穿着华美的衣服会感到不安,听到欢快的 音乐也不会愉快,再好的食物吃着也没有味道,这 是哀痛之情的表现。”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7( 精品课 件)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自古以来多情人都为离别而 悲伤,更何况又逢这凄清的秋季! 谁知我今夜酒醒时会身在何处? 怕是只能见到习习晨风吹拂的杨 柳树梢上,挂着一弯残月的景象。 这一去便是长年离别,即使遇到 良辰美景,也如同虚设。就算有 满腹的思念爱恋之情,又能和谁 倾吐呢?
“此去”呼应上阕“念去去”,“经年”呼应“今 宵”,在时间与思绪上步步推进。“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则与“执手相看”两句呼应,离别时是 千言万语说不出,离别后是千种风情无处说,对比之下 更见情之殷、愁之深,词人用问句结尾,更显余韵无穷。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7( 精品课 件)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7( 精品课 件)
“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 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 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 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翻译:“所以就算是天子,也必然有比他更尊贵的人, 是说他也有父亲;必然有先于他的人,是说他也有兄长。 天子敬事宗庙,表示不敢忘记过世的亲人;修养自身谨慎 行事,是表示害怕辱没自己的先祖。敬事宗庙,先祖的鬼 神就会感应降福。孝悌达到极致,能与神明相通,能普及 天下,人人遵从。《诗经》里说:‘从西到东,从南到北, 没有不归服的。’”
“执手”两句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 眼前。“噎”字表明二人有千言万语却说不出来,“泪” 字点出哀痛心情,而一切情意都尽在“执手相看”中。 那么词人凝噎在喉的是什么话呢?“念去去”二句便是 他的内心独白。离愁加上渺茫的前途,更加深心中悲伤。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7( 精品课 件)
念去去,千里烟波,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7( 精品课 件)
暮霭沉沉楚天阔。
寒蝉的鸣叫声凄凉急促,暮色 苍茫中面对着送别的长亭,一阵骤 雨刚刚停歇。在汴京城外设帐摆酒 饯别,却没有举杯畅饮的心情,依 依惜别之时,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两人牵手对视着,泪眼蒙眬,千言 万语都因悲伤而噎在喉间说不出口。 想着待会将乘舟不断远去,前路千 里俱是烟波迷蒙,傍晚的云雾堆积 在广阔无际的南方天空。
事君章第十七
·文白对读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 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 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翻译:孔子说:“君子侍奉君王,入朝进见时想着如 何竭尽忠诚,退朝回家后则想着如何补救君王的过失。 君王的德政积极奉行,使之顺利实施;君王的过错要加 以纠正或补救。这样君臣之间能和谐亲近。《诗经》中 说:‘心里爱戴(君子)呵,离得太远没法当面表达。 心中藏着对他的爱戴,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