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科技人才评价怎样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合集下载

科技人才绩效评价管理制度

科技人才绩效评价管理制度

科技人才绩效评价管理制度一、科技人才绩效评价管理制度的定义和意义1. 定义科技人才绩效评价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依据科技人才的工作表现、成长潜力和专业技能水平,建立起来的一套科学规范的评价制度,以促进科技人才的全面发展和企业整体业绩提升为目的,对科技人才进行定期、全面的绩效评价和管理的一种管理工具。

2. 意义科技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其工作表现和成长潜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建立科技人才绩效评价管理制度,有利于明确科技人才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明确企业对科技人才的期望和评价标准,有利于激励科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提高科技人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进一步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及创新发展。

二、科技人才绩效评价管理制度的设计与构建1. 制度设计的原则科技人才绩效评价管理制度的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和标准需科学有效,能够客观、全面、真实地反映科技人才的工作业绩和能力水平。

(2)公平公正原则。

评价过程公开、公正,避免主观臆断,确保每位科技人才都能在公平的评价标准下得到应有的评价结果。

(3)激励导向原则。

通过绩效评价管理制度,激励科技人才做出更大的工作成绩和贡献,提高整体工作绩效和业绩。

(4)发展性原则。

倡导科技人才的成长和发展,通过评价制度为科技人才提供发展建议和指导,促进其职业发展。

2. 制度内容与流程安排(1)制度内容科技人才绩效评价管理制度的内容应当包括:1) 评价标准:明确科技人才的工作表现、成长潜力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评价标准,如工作业绩、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等。

2) 评价指标:根据科技人才的不同岗位和职责,确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包括工作目标达成情况、项目贡献、团队协作、学术成果等。

3) 评价流程:明确绩效评价的时间节点、评价程序和评价程序,确保评价流程的公平公正和科技人才的参与度。

4) 评价结果处理:规定评价结果的处理方式,包括绩效奖惩措施、发展规划与辅导计划等。

科学技术部工作人员的科技人才评价与选拔

科学技术部工作人员的科技人才评价与选拔

科学技术部工作人员的科技人才评价与选拔科技人才的评价与选拔是科学技术部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人才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科学技术部积极致力于建立科技人才评价与选拔的制度,以确保优秀的科技人才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支持。

一、评价科技人才的标准科学技术部制定评价科技人才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术造诣:评价科技人才的首要标准是其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创新能力。

这包括科技人才所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获得的专利数量和影响力,以及在国际学术会议上的发言和成果。

2. 项目经验:科技人才在申请项目和承担项目方面的经验也是评价的重要依据。

科学技术部注重评价科技人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能力和承担的责任。

3. 团队合作:科技人才的团队合作精神也是评价的重要考量。

科学技术部关注科技人才在团队中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以及对他人成果的尊重和重视程度。

4. 社会影响力:优秀的科技人才应该能够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科学技术部会评价科技人才在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贡献度。

二、科技人才选拔的程序科学技术部在选拔科技人才时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以确保公正公平。

1. 公开招聘:科学技术部会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向社会发布科技人才招聘信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公开招聘能够确保选拔过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2. 符合条件的筛选:科学技术部会对申请人的资料进行初步筛选,只有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才能进入下一轮的评审。

3. 综合评审:科学技术部会组织专家对申请人的学术成果、项目经验、团队合作和社会影响力进行综合评审,以确定优秀的科技人才。

4. 面试:对于综合评审中脱颖而出的申请人,科学技术部会邀请其参加面试环节,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能力和潜力。

5. 最终选拔:经过综合评审和面试,科学技术部会确定最终的科技人才选拔名单,并进行公示。

三、科技人才评价与选拔的意义科技人才评价与选拔对于科学技术部的工作至关重要,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发掘优秀人才:科技人才评价与选拔能够发掘并吸引更多优秀的科技人才,为国家的科技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从卢曼理论看科技人才评价

从卢曼理论看科技人才评价

成 了不 平衡甚 至 损害 。 由于科 学 系统 内部 的 自我评 价 被过 多 的潜 规 则 和不 确 定 的人 为 因素所 影 响 , 人 们 不 可避免 地产 生 了对评 价公 正性 的 疑问 。
我 国科 技人才 及其 指 标体 系 反 映 出的 问题根 源
在于: 3 在 0余年 的改革进程 中 , 科技体 制 , 教育 体制 ,
第 2期
2l O 2年 6月





V 0 .1 N o. 1 0 2
Ev la in & M a a e n au to n g me t
J n 2 1 u.02
从 卢 星 理 论 蚕 科 技 人 才 评 价
程 萍
提 高我 国科技创新效 率 , 就要重 视“ ” 主观能 人 的
不可避免地 带有鲜 明的时代 特征 。一 方面 , 科技 和教 育系统 自我 形塑 、 自我完善 过程 的动态性 、 探索 性 、 阶 段性 , 导致科 技人才评价及 其指标 体 系同样具 有动 态 性、 探索性 、 阶段性 等 特征 ; 一方 面 , 技 和教 育 系 另 科 统 由于受到其他 系统有形或无形 的干扰和 干涉 , 出现 违背 系统 自身运行 规律的问题与弊 端 , 曲了科技 人 扭
时也 承担着 通 过促 进 系统 自身 功能 转 变 , 而 促 进 进 全 社 会各 系统功 能 分化 和转 变 , 步 完 成功 能 形 塑 逐 的重 任 。在这样 的时代 要 求 面 前 , 技 人 才评 价 及 科 其指 标体 系 的作 用 , 远远 超 出了评价本 身 的意义 , 承 载着 人们 本质 性 的期 望—— 实现 社会 公开 、 公平 、 公
科 技人 才评 价及其 指标体 系 不仅承 担着对 科技 和教育 系统 内部 的 自身 反 射 性 观察 , 到系 统 自身 达

德国平等待遇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德国平等待遇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德国平等待遇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德国平等待遇法(Allgemeines Gleichbehandlungsgesetz, AGG)是一项旨在保护个人权利并确保平等对待的法律。

该法律于2006年颁布,旨在消除各种形式的歧视,如性别、种族、宗教、年龄、性取向、残疾等方面的歧视。

德国平等待遇法的出台标志着该国对于促进公平和平等的承诺,同时也是对各个领域中不平等待遇的一种回应。

德国平等待遇法的目标是在各个领域的工作、教育、住房、社交活动和服务等方面消除歧视现象,并确保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和权益。

该法律要求各个领域的组织和机构以平等、公正、非歧视的方式对待每个个体,并禁止基于个人特征做出歧视性决策。

它规定了一系列禁止歧视的规定,包括但不限于:禁止歧视、骚扰和令人讨厌的行为;促进平等机会;提供合理适应措施,以便残疾人也能够平等参与社会活动;以及保护那些受到歧视或侵犯的人的权益等。

德国平等待遇法明确指出,任何违反该法律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保护,并可能招致法律的追究和制裁。

该法律不仅仅适用于德国公民,也适用于在德国境内工作、学习或居住的外国人。

它的实施在德国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人权和平等的发展进程。

通过制定和实施平等待遇法,德国致力于建立一个包容和谐的社会,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平等的权益和机会,不论他们的背景和特征如何。

德国平等待遇法的实施经验也对其他国家具有启示意义。

它提供了一种保护个人权利和消除歧视的法律框架,可以为其他国家在促进平等和公正领域做出参考。

通过采取类似的法律措施,其他国家可以加强对不同人群的保护,并在社会中营造一个公正、平等和包容的环境。

德国平等待遇法的实施对于塑造一个无歧视、平等和包容的社会至关重要。

它不仅仅是一项法律,更是对个人尊严和权益的一种保护。

通过遵守和推动该法律的原则,我们可以共同努力,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并为每个人创造一个公平和平等的环境。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主要介绍德国平等待遇法的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科技人才绩效评价奖励制度

科技人才绩效评价奖励制度

添加标题
荣誉奖励:根据荣誉 的级别和影响,给予 相应的奖励
添加标题
培训奖励:根据培训 的效果和贡献,给予 相应的奖励
添加标题
特殊贡献奖励:根据 特殊贡献的价值和影 响,给予相应的奖励
奖励程序与方式
绩效评价:根据科技人才的工作成果、贡献程度等进行评价 奖励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奖金、荣誉证书、晋升机会等 奖励程序:制定奖励标准和流程,确保公平公正 奖励反馈:对科技人才的奖励情况进行跟踪和反馈,激励其持续创新和贡献
优化科技人才队伍结构
选拔优秀人才: 通过绩效评价, 选拔出优秀的科 技人才,提高整 体素质
激励创新:通过 奖励制度,激发 科技人才的创新 热情,推动科技 进步
优化人才结构: 通过绩效评价和 奖励制度,调整 人才结构,提高 整体效率
促进科技发展: 通过优化人才队 伍结构,推动科 技发展,提高国 家竞争力
制定评价指标:根据评价目标,制定具体的评价 指标,如科研成果、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等
设定评价权重:根据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设定相应 的权重,如科研成果占50%,创新能力占30%,团 队合作占20%等
确定评价方法:根据评价指标和权重,选择合适的 评价方法,如定量评价、定性评价、综合评价等
制定评价流程:明确评价的步骤和程序,如制定评 价计划、收集评价数据、进行评价分析、得出评价 结果等
形成评价报告
收集数据:收集科技人才的工作成 果、业绩、贡献等信息
评价过程:按照评价标准对科技人 才的工作成果、业绩、贡献等进行 评价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制定评价标准:根据科技人才的岗 位特点、工作性质等制定评价标准
形成评价报告:将评价结果汇总, 形成评价报告,供决策参考

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科技人才评价体系随着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也日益成为热门话题。

未来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要求,以确保科技人才的聘用和评价完全公平、公正、科学。

下面是一个可行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的建议,包括标准化的科技人才评价指标和不同职级科技人才的评价要求。

一、科技人才评价指标1.专业技能:科技人才的专业技能是其最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

这包括科技人才所掌握的技术水平、专业知识、实验室技能等等。

科技人才的专业技能需要通过一定的考核来进行评定。

2.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也是科技人才的一项关键评价指标。

创新能力可以包括科技人才的研究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设计能力、理论研究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等。

对于一些高端科研人才,创新能力的评价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3.团队协作能力:当今科技人才都需要具备团队协作的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是指科技人才在团队内的交流、协调、沟通、协作等能力。

这是科技人才能否融入工作环境、迅速适应工作的能力之一。

4.学术造诣:科技人才还需要具备学术造诣这一方面的评价。

这包括科技人才的科研成果数量、质量、刊物论文发表情况等等。

对于学术类科技人才,学术造诣更是评价标准之一。

5.职业道德:科技人才的评价也需要考察其职业道德。

这包括科技人才的敬业精神、诚信、遵纪守法等。

对于一些领导和管理岗位的科技人才,职业道德更是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不同职级科技人才的评价要求1.基础职称科技人才:这类科技人才主要从事各类基础工作。

他们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学术造诣,以及基础的团队协作能力。

这类人才的评价重点在于技术水平和学术成果。

2.中级职称科技人才:这类科技人才除了具备基础职称科技人才的能力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他们的评价要求除了技术水平和学术成果外,还需要考察其独立思考和团队组织协作能力。

3.高级职称科技人才:这类科技人才的评价要求很高,需要具备极高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学术造诣。

科技人才评价方面的措施

科技人才评价方面的措施

科技人才评价方面的措施科技人才评价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科技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了更好地评价科技人才的能力和贡献,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

本文将讨论科技人才评价方面的措施,并提出一些建议。

科技人才评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科技人才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能力和贡献直接影响着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科技人才评价应该是客观、全面和公正的,以确保科技人才的选拔和使用是基于能力和贡献的,而非其他因素的干扰。

首先,科技人才评价应该注重能力和贡献的量化。

科技人才的能力和贡献是评价科技人才的重要指标,但是由于科技人才的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常常难以量化。

因此,评价科技人才的能力和贡献需要制定相应的指标和标准,以量化的方式进行评价。

这样可以使评价更加客观和公正,也便于科技人才的比较和选拔。

其次,科技人才评价应该注重综合评价。

科技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科技人才的能力和贡献往往不仅仅是个体的表现,还与团队的合作和互动有关。

因此,科技人才评价应该综合考虑个人的能力和贡献,以及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和表现。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评价科技人才的能力和贡献,也可以更好地发现和培养科技人才。

此外,科技人才评价应该注重长期的评价和跟踪。

科技人才的能力和贡献往往是长期积累和发展的结果,因此,科技人才评价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一次性评价。

同时,科技人才评价也应该与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发展相结合,通过评价的结果和反馈,帮助科技人才发现和弥补自身的不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贡献。

最后,科技人才评价应该注重国际化的比较和交流。

科技创新是一个全球化的过程,科技人才的能力和贡献往往需要与国际科技人才进行比较和交流。

因此,科技人才评价应该与国际标准和国际经验相结合,借鉴和吸收国际科技人才评价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这样可以使科技人才评价更加科学和有效,也有利于我国科技人才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如何建立有效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如何建立有效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如何建立有效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如何准确、公正地评价科技人才,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建立有效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不仅能够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力,还能够为国家和企业的科技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首先,明确评价目标是建立有效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的基础。

评价目标应当与组织的战略目标和科技发展规划相一致。

例如,如果一个企业致力于在某个特定领域取得技术突破,那么评价科技人才时就应当重点关注他们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创新能力。

如果是一个科研机构,可能更注重基础研究和学术影响力。

只有明确了评价目标,才能使评价体系具有针对性和导向性。

科学合理地确定评价指标是构建评价体系的关键。

评价指标应涵盖多个方面,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术成果和科研项目。

一方面,要考察科技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这包括他们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验技能、技术应用能力等。

另一方面,创新能力是科技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应当重点评估他们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新技术的能力,以及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

此外,团队合作能力也不可忽视,科技领域的许多重大成果往往是团队协作的结果,一个能够与他人良好合作、共同攻克难题的科技人才,其价值不可小觑。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重要的评价指标,能够将科技知识应用于解决现实中的技术难题,为社会和企业创造实际价值,这样的科技人才应当得到充分的认可。

在确定评价指标时,要避免过度量化的倾向。

不能仅仅依靠论文数量、专利数量等量化指标来评价科技人才,而应注重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

例如,一篇具有开创性的高质量论文,其价值可能远远超过多篇普通论文。

一个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重大社会影响的专利,其意义也非数量所能衡量。

同时,要考虑到不同学科和领域的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

例如,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评价重点可能有所不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评价方式也应有所差异。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对于保证评价的公正性和全面性至关重要。

德国职业教育人才技能评估模式

德国职业教育人才技能评估模式

德国职业教育人才技能评估模式
德国职业教育人才技能评估模式是德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旨在确保学生在完成职业教育后具备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该评估模式将学生的学习成果、技能和知识与职业需求进行对照,以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相关的职业岗位。

在德国,职业教育人才技能评估模式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

首先,该评估模式注重实践能力的评价。

德国职业教育系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评估模式的重点也是考察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所展现的能力。

学生需要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并通过实践活动来展现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其次,德国职业教育人才技能评估模式注重综合能力的评价。

综合能力是指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评估模式将综合能力作为评价指标之一,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评估。

另外,该评估模式强调实用性和应用性。

德国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评估模式的目的是评价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评估内容和形式都与实际工作紧密相关,以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

此外,德国职业教育人才技能评估模式还注重个性化评价。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评估模式会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评价,以更好地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潜力。

综上所述,德国职业教育人才技能评估模式的特点包括注重实践能力评价、综合能力评价、实用性和应用性评价以及个性化评价。

这种评估模
式的目的是确保学生在职业教育学习期间能够全面发展,并能够胜任相关的职业岗位。

该评估模式的成功得益于德国职业教育系统对实践能力的重视和培养,以及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关注。

科技人才评价机制的创新与完善

科技人才评价机制的创新与完善

科技人才评价机制的创新与完善一、引言如今,科技发展迅速,科技人才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资源。

在科技人才评价中,科研成果被认为是科技人才评价的核心指标之一。

然而,传统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受到了许多质疑,往往存在主观性、局限性等问题。

因此,我们亟需创新和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

二、传统科技人才评价存在的问题1.主观性问题传统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往往受到个人主观性的影响。

例如,某些评审专家可能会有“圈子文化”的倾向,对于行业内熟知的大佬或同行朋友会更加倾向于给予较高的评价,而对于某些创新型人才则容易忽视。

2.局限性问题传统机制的另一个问题是局限性,传统机制往往会把科研成果作为科技人才评价的唯一标准,而忽略了可能是通过教育、管理、团队建设等方式把科技人才推向了高峰的因素。

3.不公平问题传统评价机制有时会给予外貌、年龄、背景等非理性因素过多的注意力,而忽略了真正的科技研究成果和能力。

这也导致了在科技人才评价中的不公平。

三、科技人才评价机制的创新为了弥补传统评价机制的不足,许多新型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已经或正在被创新和完善。

以下是一些创新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1.一篇论文不表全,几篇论文表英雄传统科技人才评价机制主要看重科研素质,而新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则更注重科研创新。

新型科技人才评价机制一篇优秀的论文可能影响不大,而几篇优秀的论文可以印证一个人的科学水平。

2.将团队建设考虑在内一个科研团队的创新力量远大于一个人的创新力。

因此,在新型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中,团队建设也被纳入考虑范畴之内。

一个团队成员的科学成就被评估时,同时也要考虑这个团队对于该成绩的贡献。

3.采用开放式评价采用开放式评价是提高科技人才评价公正性的重要手段。

开放式评价使评审相关人员公开公平地评价科技人才,确保评价的客观、公正、透明。

四、科技人才评价机制的完善尽管有创新,但科技人才评价机制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具体做法如下:1.加强科研能力测评工作在新型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中,加强科研能力测评是更注重科研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

科技人才教育中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科技人才教育中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科技人才教育中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培养优秀的科技人才成为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键。

而科技人才的教育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传统的单一评价体系,往往侧重于考试成绩和学术成果,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技人才的全面发展。

因此,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多元化评价体系,顾名思义,是指不再仅仅依赖单一的标准来评价科技人才,而是从多个维度、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道德素养等。

首先,创新能力是科技人才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

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中,往往难以充分考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成果。

而在多元化评价体系中,可以通过设立创新项目、科技竞赛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并对其创新成果进行评估和奖励。

比如,学生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来优化某个软件的运行效率,或者设计了一种独特的实验方法来解决某一科学难题,这些都应该在评价中得到充分的重视和肯定。

实践能力对于科技人才来说同样至关重要。

科技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仅仅掌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能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因此,在评价体系中,应当增加对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

可以通过实习表现、实验课程成绩、项目实践成果等方面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参与了一个重要的研发项目,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一经历应当在评价中占据重要的比重。

团队协作能力在科技领域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许多重大的科技项目都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合作才能完成。

在多元化评价体系中,可以通过小组作业、团队项目等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团队的最终成果,还要关注学生在团队中所发挥的作用、与团队成员的沟通协调能力等。

比如,一个学生在团队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积极协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分歧,推动项目顺利进行,这样的表现应当得到高度评价。

绩效考核制度的公平公正与结果导向原则

绩效考核制度的公平公正与结果导向原则

绩效考核制度的公平公正与结果导向原则一、背景介绍近年来,绩效考核制度在许多组织和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一制度通过评估员工的绩效,旨在激励员工发挥最佳水平,提升组织的整体绩效。

然而,如何确保绩效考核制度的公平公正性,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结果导向原则出发,探讨如何构建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制度。

二、定义公平公正性公平公正性是指绩效考核制度对员工进行公正和客观评价的能力。

这意味着不会有任何偏见因素影响评估结果,而是以公正的方式评估员工的真实表现。

三、明确评估指标首先,制定明确的评估指标是确保绩效考核制度公平公正的关键。

这些指标应当与员工的职责和工作目标紧密相连,并且可以量化为具体的结果。

四、指标的科学性确保评估指标的科学性也是构建公平公正绩效考核制度的重要一环。

指标的科学性是指它们能够准确地衡量员工的工作质量和绩效水平,而不会被主观因素所干扰。

五、多元化考核方式为了实现公平公正性,绩效考核制度应当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除了定期的绩效评估,还可以通过360度评价、同事互评等方式来获取更全面、客观的绩效数据。

六、公开透明的流程公开透明的流程是确保绩效考核制度公平公正的关键。

员工应当清晰地了解评估的标准和流程,并有权利对评估结果提出质疑和申诉。

七、考核者的素质与专业性考核者的素质与专业性对绩效考核的公平公正性具有重要影响。

考核者应当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且在评估过程中保持中立和客观,避免个人因素的干扰。

八、结果导向的原则结果导向的原则是确保绩效考核制度公平公正的基础。

它强调评估结果对员工和组织发展的重要性,并将结果作为评判员工能力和付出的关键指标。

九、奖励与绩效挂钩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制度必须将奖励与绩效挂钩。

这意味着绩效优秀的员工能够获得相应的奖励,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十、持续改进与反馈机制绩效考核制度应建立持续改进和反馈机制。

通过定期总结和反思,不断完善制度的公平公正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组织环境和员工需求。

科技评价规章制度

科技评价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科技评价工作,提高科技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科技发展规划,结合我国科技发展实际,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等从事科技评价活动的机构和个人。

第三条科技评价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科学性:评价方法科学合理,评价过程严谨规范;2. 客观性:评价结果真实可靠,不受主观因素影响;3. 公正性:评价过程公开透明,确保各方利益公平;4. 实用性:评价结果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具有指导意义。

第二章评价机构与人员第四条科技评价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 具有较高的科技评价能力和水平;3. 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4. 拥有专业的科技评价队伍。

第五条科技评价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2.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3. 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三章评价内容与方法第六条科技评价内容主要包括:1. 科技项目:项目立项、实施、结题、验收等环节;2. 科技成果:成果质量、创新性、应用价值等;3. 科技人才:人才素质、创新能力、贡献度等;4. 科技平台:平台建设、运行、管理水平等。

第七条科技评价方法主要包括:1. 文献分析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评价科技项目、成果、人才和平台;2. 数据分析法:对科技项目、成果、人才和平台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其发展水平;3. 专家评审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科技项目、成果、人才和平台进行评审;4. 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相关利益方对科技项目、成果、人才和平台的评价。

第四章评价程序与要求第八条科技评价程序包括:1. 立项:根据评价需求,制定评价方案,明确评价内容、方法、时间、经费等;2. 组织实施:按照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3. 结果审核:对评价结果进行审核,确保其真实、客观、公正;4. 结果发布:公布评价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科技人才发展规划执行情况监督

科技人才发展规划执行情况监督

科技人才发展规划执行情况监督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成为了国家和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为了确保科技人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合理的利用,制定科学合理的科技人才发展规划至关重要。

然而,仅仅有规划是远远不够的,对规划执行情况的有效监督更是确保规划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

科技人才发展规划通常涵盖了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体系的完善、培训机会的提供、职业发展通道的构建、激励机制的设立等等。

这些规划的执行情况直接关系到科技人才的成长和发展,进而影响到科技创新的成果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首先,监督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的执行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在规划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例如资源分配不均、执行力度不够、政策落实不到位等。

通过有效的监督,可以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对规划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其能够按照预期的目标顺利推进。

其次,监督能够保障规划执行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在科技人才发展的过程中,资源和机会的分配应该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

如果缺乏监督,可能会出现权力寻租、关系户优先等不公平现象,这不仅会损害广大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会影响整个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再者,监督可以促进规划执行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明确的监督机制可以让规划执行的过程和结果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评价。

这有助于提高规划执行的规范性,避免暗箱操作和违规行为的发生。

那么,如何对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呢?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是首要任务。

这包括明确监督的主体、对象、内容、方式和程序等。

监督主体可以包括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内部的监督机构以及社会公众等。

监督对象则应涵盖参与规划执行的各级部门、单位和个人。

监督内容应包括规划执行的进度、质量、效果以及资源的使用情况等。

监督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听取汇报、实地调研等。

同时,要明确监督程序,确保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和有序化。

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

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

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2003年06月3日∙来自:教育部科技司科学技术部教育部文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科发基字[2003]142号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委、教委,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学技术评价是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为规范科学技术评价工作,建立健全科学技术评价机制,正确引导科技工作健康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特作如下决定。

一、明确科技评价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充分认识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多年来,我国在科学技术评价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对提高我国科技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目前,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的评价制度不、健全、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方法不规范等问题,已引起科技界的广泛关注。

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评价分类不够明确,在一些评价活动中,用同一评价标准评价不同类型的科学技术活动,不能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不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评价中存在重形式走过场、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评价结果使用不当等,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等不良风气和短期行为;专家评议制和信誉制度不够完善,重人情拉关系、本位主义等现象在某些评价活动中还时有发生,影响了评价工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对于“非共识”项目缺乏科学合理的遴选机制,不利于一些创新性的科研立项。

这些问题虽然是少数或局部现象,但已造成不良影响。

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及相关单位必须从科技发展大局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解决当前科学技术评价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扭转各种不良风气和行为。

二、加强宏观指导,明确职能定位,正确引导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科学技术评价工作要遵循“目标导向、分类实施、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加强原始性创新,提高我国科学技术的实力和水平,推动科技产业化,促进科学技术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的成长与发展;有利于提高政府对科学技术的管理水平,促进全社会对科技的重视和支持。

坚持『三公』原则r做好人才评价工作

坚持『三公』原则r做好人才评价工作

坚持『三公』原则r做好人才评价工作王进道【期刊名称】《厦门科技》【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3页(P56-58)【作者】王进道【作者单位】厦门市信息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人才是强国兴邦的根本,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的竞争已经从自然资源的竞争转向人力资源的竞争,一个国家、一座城市、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

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可以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需要有一个完善的评价和使用体系。

职称评审作为专业领域公认的对从业人员能力进行等级划分的评价体系,其评价结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切身利益。

作为企业和个人都十分重视的职称评审,其评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会受到社会各界的监督。

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正处于建立和完善之中,许多制度流程还存在缺陷。

某些从业人员在职称需求利益的诱惑下不择手段,利用职称评审过程中存在的制度缺陷为自己谋取与自身能力不相称的职称头衔。

为了防范上述问题的发生,以往通常采取对参评人员、审核工作人员及评审专家进行宣传教育的方式宣示违规行为的后果,这种被动措施取得的效果并不能完全杜绝漏洞。

有鉴于此,厦门市经信局提出基于程序公平理论针对各申报及评审环节的特点采用不同的防范措施,力求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评审结果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程序公平理论指的是产生结果的过程是公平的。

程序公平理论是瑟保特 (Thibaut)和沃尔克(Walker)于1975年提出的,该理论不同于亚当斯(Adams)的侧重于描述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对职工生产积极性影响的公平理论。

程序公平的研究最早起源于分析法律程序中的公平公正问题。

在司法程序争议解决的两个阶段中,即过程阶段和决策阶段,收集、审查、运用等出示证据的过程是过程阶段,而解决争议的过程是决策阶段。

有研究认为如果能够同时控制过程和结果,则满意度是最高的;然而,如果仅能控制过程和结果中的一个时段,则控制过程的满意度要高于控制结果的满意度。

科技人才评估制度模板

科技人才评估制度模板

科技人才评估制度模板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学、公正、客观地评价科技人才的能力和贡献,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科技人才评估工作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实行分类评价、动态管理,注重科技创新能力和实际贡献。

第三条科技人才评估范围包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科技人才。

第四条科技人才评估制度分为四个层次:科技人才初级评估、科技人才中级评估、科技人才高级评估和科技人才特级评估。

第五条科技人才评估结果作为科技人才选拔、使用、培养、激励的重要依据。

二、科技人才初级评估第六条科技人才初级评估对象为具有硕士学位或相当于硕士学位的科技人才。

第七条科技人才初级评估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科研业绩、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

第八条科技人才初级评估采取量化评分的方式,总分100分。

评估标准如下:1. 个人基本情况(20分):年龄、学历、学位、工作经历等。

2. 科研业绩(30分):学术论文、专利、科研项目、科研奖励等。

3. 创新能力(20分):研究成果的创新性、技术难度、应用前景等。

4. 团队合作(15分):团队协作能力、带领团队取得的成果等。

5. 社会服务(15分):参与社会服务、技术咨询、人才培养等。

第九条科技人才初级评估结果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评估结果优秀的人数不超过评估总人数的20%。

三、科技人才中级评估第十条科技人才中级评估对象为具有博士学位或相当于博士学位的科技人才。

第十一条科技人才中级评估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科研业绩、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社会服务、管理能力等方面。

第十二条科技人才中级评估采取量化评分的方式,总分100分。

评估标准如下:1. 个人基本情况(20分):年龄、学历、学位、工作经历等。

2. 科研业绩(30分):学术论文、专利、科研项目、科研奖励等。

3. 创新能力(20分):研究成果的创新性、技术难度、应用前景等。

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改革

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改革

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改革
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改革是指对科技人才评价的方式、标准和方法进行改革和更新,旨在更好地激励和选拔优秀的科技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

在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改革中,通常会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
1. 多元化评价标准:传统上,科技人才评价主要以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为主要依据。

改革后,可以引入更多的评价指标,如专利申请、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能力、学术影响力等,以全面评价科技人才的综合能力。

2. 引入评价机制的公正性和公平性:确保科技人才评价过程的公正性和公平性,避免评价过程中的人为偏见和不合理要求,防止评价结果对个人和团队的不公平对待。

3. 强调绩效导向:将科技人才评价与实际科研工作和项目成果挂钩,鼓励科技人才在科研项目中取得实质性进展和突破,注重对科技成果的产出和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4. 注重团队合作和跨学科交叉:在科技人才评价中,逐渐引入对团队协作和跨学科交叉合作的评价机制,鼓励科技人才在团队合作中发挥作用,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

5. 强化激励机制:通过改革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建立更加完善的激励机制,包括薪酬激励、职称晋升、项目支持等,以激励科技人才积极投入科研工作,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

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改革旨在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提高科技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人才评选实施方案

科技人才评选实施方案

科技人才评选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科技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优秀的科技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因此,科技人才评选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的科技人才评选实施方案的目的在于发现和培养优秀的科技人才,激励他们在科技创新和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科技事业的持续发展。

三、实施步骤1. 制定评选标准首先,需要制定科技人才评选的标准,包括科研成果、专利申请、学术论文、科技项目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标准应当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客观评价科技人才的水平和贡献。

2. 开展推荐和申报在制定好评选标准后,可以向社会公开征集科技人才的推荐和申报。

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鼓励各界人士积极推荐和申报优秀的科技人才,确保评选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

3. 评审和筛选评审和筛选环节是科技人才评选的核心环节。

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团队,对申报的科技人才进行评审和筛选。

评审过程应当严格、公正,确保评选结果的客观性和公信力。

4. 颁发奖励评选出优秀的科技人才后,应当及时向他们颁发奖励,包括奖金、荣誉证书、科研项目支持等,以激励他们继续在科技创新和发展中取得更大成就。

四、保障措施为了确保科技人才评选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好以下保障措施:1. 完善评选制度,明确评选程序和标准,确保评选活动的规范和公正。

2. 加强宣传和组织工作,提高评选活动的知名度和参与度,吸引更多优秀的科技人才参与其中。

3. 加大资金投入,提供充分的奖励和支持,激励科技人才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和发展。

4.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评选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评选结果的公正和客观。

五、结语科技人才评选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科技人才评选活动,能够发现更多优秀的科技人才,激励他们在科技领域取得更大成就,为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德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经验及启示

德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经验及启示

德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经验及启示通过对德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中取得成功经验的研究,结合我国国情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情况,提出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方面应加强的措施。

德国高技能人才经验启示一、高技能人才的概念高技能人才是指“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效劳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开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其本质特征是具有专业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其规格特征为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即具有明确的高层次性;其职业特征是操作群体中的管理者——“高级蓝领〞,或是管理群体中的运行者——“应用型白领〞,亦称为“灰领人才〞或“银领人才〞;其行为特征是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活动而不是机械地模仿和简单地劳动,是在“应知〞根底上“应会〞的智能性行为。

因此,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是:既要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根本的专业实践技能,关键是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

二、德国在培养开发高技能人才方面的成功经验1.德国的传统文化重视职业技能培养,人才评价不唯学历战后德国第一位总理阿登纳曾说过:“职业教育应该是全民族的事业。

〞在德国,职业技能教育非常受重视,能工巧匠颇受尊崇。

包括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在内的许多成功的政治家和大企业家都是出身于手工业者,他们的职业生涯也大都是从技工开始,因此,技工职业在德国享有很好的声誉。

德国的人才评价体系并不盲目追求高学历而鄙薄职业技能教育。

德国除了27%左右的青年上大学外,绝大多数年轻人都选择进入遍布全国的近万所职业学校。

通过职业教育来获得根底知识,培养实际操作应用能力,考核合格后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这样才能有资格进入某个行业从业,就业后还有时机接受继续职业教育。

目前,德国有25%的19至65岁社会成员参与继续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成了每个职工的终身教育,从而实现了培训→就业→再培训→再就业的循环往复。

此外,德国许多大学也开设了职业课程,从而使许多大学毕业生在拥有扎实的理论根底的同时也能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科技人才评价怎样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2009年09月08日来源:学习时报作者:程萍
德国的科研管理和技术创新工作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独具特色,体现在科研政策、科技体制、科研和开发活动、科研成果的归属和评定、科技人才评价等诸多方面,建立有完善的教育、科研和技术开发体系。

伦琴、普朗克、爱因斯坦等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均产生于德国。

目前,除美国外,德国是诺贝尔奖得主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德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居全球领先地位。

德国科技人才评价的主要特点
大学在科技人才评价中享有较高的自主权。

在德国,大学和科研院所有较高的自主权,围绕本校(院所)的教学和科研定位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选择相应的评价方法,评聘各级人才,政府不过多干预。

各大学对教授的选聘控制非常严格,教授职位根据专业需要和师生比例设置为固定数额,只有当教授因故空出职位后,才考虑招聘。

这种做法保证了教授的质量,控制了教师的数量,保证高校具有较为合理的教师结构和师生比例。

科技人才选聘和评价的标准与过程具有公开性。

不仅是在德国,公开性是发达国家科技人才选聘和评价制度中一个显著的共同特点。

大学一经决定选聘教授,便会向其他院校及有关专业学会发出选聘信息,同时在全国专业报刊上刊登广告,在世界范围内广泛遴选。

通过应聘、竞争、评价,有利于选贤任能,有利于大学间、大学与社会之间不同学术流派、学术观点和不同学风的交流,活跃了学术思想,促进了创新和国家整体科学技术的发展。

严格的科技人才评价条件及评价程序。

德国与其它发达国家高校对教师(教授)都有着明确的评聘条件(指标),还具有一套严格的考核制度,通过相应的程序实现评价,以确保选聘教师的“名副其实”。

如果没有严格的评价程序,标准的实施只能流于形式。

这种评价和考核不仅适用于选聘教师(教授)时,而且贯穿于教师(教授)的日常管理、晋升评价等全过程,同时,用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申请中。

规范、系统的科研与教学成果统计管理体系。

德国许多大学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师(教授)管理评价体系,包括相应的指标体系、数据库和组织机构,并且正在逐步同教师(教授)的选聘、评价工作相结合。

其特点是制度化、规范化、多样化、管理专业化。

这套管理评价体系,主要依靠专业的管理部门,通过网络和计算机系统得以实现,而并非由院系或教师(教授)个人填报和认定。

评奖少而精。

在德国和一些发达国家,科技人才评价指标及其方法之所以能够比较有效地发挥相应作用,究其原因还包括:不搞“照顾”、“平衡”、“资历”性评聘,必须是学术水平和品德境界都达到一定高度的人才有可能进入精英层次;评奖少而精,由权威的学术机构评选,而非由政府评选;有比较完整、严格的评价监督机制,并体现在整个评价过程中。

德国科技人才评价的启示
德国科技人才评价的特点与德国社会整体实现了功能分化有关。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提出的全社会功能分化理论和科学系统功能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阐释了为什么在已经和基本实现社会功能分化的国家,科技人才评价能够基本实现公开公平公正,也解释了在尚没有实现社会功能分化的国家中,科技人才评价中出现种种问题的根本原因。

功能分化系统理论视角下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根据功能分化系统理论,社会中的每个功能系统都会进行系统内部的“反射性”观察,对系统内部的活动、沟通进行观察、评估和判断。

卢曼认为,每个社会系统内部都存在着一种非对称的行动者和观测者关系,比如政治系统内部的政治家和选民,教育系统内部的老师和学生,法律系统内部的法官和法庭旁听观众等。

科学系统内部的主要行动者和观测者的关系有别于其它社会系统,主要行动者是科学研究人员和科学工作者,而主要的观测者还是科学研究人员和科学工作者。

在科学系统内部,只有科学家能够评价科学家,科研人员能够评价科研人员,观测者是同一科学研究领域的研究者和科学家,行动者则通过学术行为(出版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组织或参加学术会议、参与学术讨论等)接受观测者的评估、评价和判断,并且与观测者进行科学范围内部的互动,按照科学规律进行沟通。

这就是同行评议。

卢曼理论认为,认识现代社会中组织机构的重要作用是理解功能分化社会的关键。

在阶层分化的社会,特别是历史上的封建王朝时期,或是在没有实现功能分化社会的国家,人与人之间的“阶层属性”和“人际关系藕联”是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

比如,在司法争端中,人们首先寻求的是人际关系、人情网络和社会网络,而在发达的功能分化国家,人们依赖的是对制度的信任,特别是对现代社会组织机构的信任。

卢曼认为,现代社会的沟通必须通过组织机构来完成和实现,而组织机构本身是“非人格化”和“非人际关系化”的,组织内部的沟通只能按照制度要求和每个功能系统的基本规律和编码来进行运作。

比如对于某个学术奖项的评价以及对于某个教授职位应聘的评审,在功能分化的社会里,这样的评价体系总是由特定的组织机构来完成,或者说是由一个中立的团体机制来评判;而在非功能分化的社会里,“人际关系藕联”往往取代了机构和制度本身的评价,也取代了功能系统本身的规律和观察符码,最后的结果是人情关系取代机制理性,关系网络取代了组织判断,个体非正当利益取代了功能系统的独立封闭操作,导致的结果是走样的,是以损害制度理性为成本代价的。

一个缺乏现代组织机构的社会,远远不是功能分化的社会,即使表面上拥有现代组织机构,但是人情关系的藕联和人的因素能够时时干预组织独立运作,这样的社会,距离功能分化社会还相当遥远。

当在一个社会中民众基本上不信任组织机构的运作的时候,就是一种变相地对制度理性的否定,也是一种功能分化社会尚未形成的制度表征。

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规律。

运用社会功能分化理论分析德国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可以在理论层面上发现一些总体性的重要规律。

1.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和评价是通过科学系统的“纲要计划”(如学术讨论、科学论文、科学出版物、科研项目等)来实现对科学系统内部主要行动角色——科研人员的观察,进而实现科学系统对自身的反射性观测,达到科学系统“评估”、“内省”、“反思”、“改革”和“创新”的目的。

任何系统都必须实现系统对本身内部沟通和操作的观察和评估,才能实现内部运作的透明化,才可能实现系统内部的可控制性管理。

2.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既然是科学系统内部的观察和检验,也体现着“科学形塑科学”的基本社会规律,这样的观测和评价必然是通过科学内部制度化的机制来完成的。

离开制度化的机制,就不可能系统地、全面地和有组织、有架构地达到科学系统自我反省的基本社会功能。

因此,必须形成一个制度化的指标体系,来进行综合的、广泛的预测和评估,使科学系统能够更深刻地实现自我认识和自我反省,进而能够不断地进行科学系统内部的改革和创新。

3.由于科学系统是功能分化、自我形塑的社会系统,科学系统内部的运行只能按照科学系统的二元符码存真/验误来进行沟通,科技人才的评价作为科学系统内部的沟通,也必须严格按照科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标准和学术规范来评价,任何外在的媒介和编码比如权力和货币对科技人才评价进行直接或间接干预都必将以扭曲科学求真的过程为代价。

4.科学系统内部也高度分化成为各个不同的学科,卢曼称这一分化为“分节分化”(如经济学、法律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等),每个学科和学术研究方向都因为其内部规律和运行逻辑不同而大相径庭。

因此,每个学科内部的评价都必须由学术方向最接近的科学研究人员组成专业的评审团队和专业评价体系完成。

“同行评议”正是体现了现代科学高度分化和高度复杂的特征的一种评价方法。

5.由于现代社会功能系统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是独立运行的现代组织机构,因此任何科学人才评价都离不开现代社会的组织架构和机构体系。

为了对科学系统内部的活动实现评价,就离不开高校、学术研究机构等科学系统内部的基础组织机构,同时为了实现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就必须在机构内部建立相应的从属机构或是附属机构(比如评审委员会),通过组织化的机制来实现专业化的评价和判断。

6.任何评价体系都是系统内不同观察者进行的观察和评价,因此评价系统必须保持客观、中立的原则。

评审委员的选择是可以脱离地域、地区和国籍限制的,只要归属于学术同行,任何地区的评委都可以参加科学技术人才的评价。

7.卢曼认为,一个系统本身的“合法化”必须通过程序来完成,没有程序正义,就谈不上结果“合法化”,而组织的存在是产生程序和尊重程序的前提条件。

在科学人才评价体系中,也必须遵守程序性正义的基本原则,只有当人们严格遵守组织化的“程序”时,才能做到评审结果具有公信力,具有基础的合法性,为科学系统内部的主要行动者所信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