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课堂讲义】16-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选修1)第七单元第2课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七单元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答案
2.中日邦交正常化
(1)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2)标志:1972年, 田中角荣 应邀访华,并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
合声明。
3.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国际上出现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
的热潮,打破了20世纪 50 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我国外
国大会途中 欲何为?擒虎子,入虎穴!”
思考
(1)乔冠华写这首词的主要背景是什么?它体现了作者什么心情? 答案 背景: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
答案
国的合法席位。心情:体现了乔冠华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大会的喜悦心情。
材料二
在1971年的一次国际大会上,乔冠华开怀大笑,有西方人士称
交出现新局面。
误区警示
答案
三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1.背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
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这就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2.目标:反对 霸权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
3.表现
(1)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开展以联合国
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1)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逐渐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
(2)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作用的加强。随着民族独立国家在联合国数量的
不断增加,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改
变了联合国被少数大国操纵的局面。
(3)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衰落。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
B 、 C 两项发生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之后,符合题意的只
人教版历史选修1课件:第七单元第2课
特别提醒:判断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不能
依据改革者及其主观目的,而应从其内容和 积极作用方面来判断。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无论从经济基础还是从上层建筑方面来分 析,俄国1861年改革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它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俄国
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里程碑。
俄国1861年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
革,其主要依据是(
)
A.亚历山大二世倾向于发展资本主义 B.改革实际由资产阶级借助沙皇的权威展开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改革使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俄国得以确立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解析:选C。1861年改革使俄国获得了资本主 义发展所需的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走 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D项要注意,资本 主义政治制度或资产阶级统治并未确立,俄 国仍是沙皇专制统治。
特点 原因 缓慢而谨慎
改革必然会触动封建地主的利益,阻力非常大; 借鉴以前改革失败的教训 借助舆论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农奴制改
表现
革机构经历了由秘密到公开的过程;由各地封
建地主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经典示例技法荟萃
典型例题
例 (2012· 曲师大附中高二测试)“二一九
的信息;“二一九法令”颁布前后人民自信
心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比选项可知应选A。 【答案】 A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思考感悟】
解答此类选择题时注意以下
几点:一是正确理解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
《创新设计》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件(共37份打包)7
(2)关注设问提示,确定答案来源:
①教材:设问一般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解答时一般依
据教材中的知识和观点。 ②材料:设问一般要求“依据材料回答”,解答时要从材料中 归纳,提取有效信息。 ③教材和材料:设问一般要求“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 答”,解答时既要利用材料中的信息,又要迁移教材中的知 识。
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 ” 并结合所学分析得出后因:全盘西 化的现实危害,传统文明的社会价值。第(3)问,据材料二 “ 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 ”得出片面理 解西方文明。 第三步 联知识 结合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回答。
知识导图 整体 线索归纳 体验 学会解题 思维
答案示例
(1)特征:自上而下推行;涉及范围广泛;国民
单元总结(八)
知识导图 整体
线索归纳 体验 学会解题 思维
知识导图 整体
线索归纳制改革的异同
1.相同点 (1)时代相同:都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自由资本主义”阶 段,都受工业文明潮流的影响。
(2)性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结果相同: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改革都不彻 底,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知识导图 整体 线索归纳 体验 学会解题 思维
材料二
(1888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
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 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
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
日之所以然。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 泰西文明之风潮。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 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 ——松本三之介《政教社文学集》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新人教A版必修1)课时作业1.3.1第2课时Word版含解析
第2课时 函数的最值课时目标 1.理解函数的最大(小)值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2.体会函数的最大(小)值与单调性之间的关系.3.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最大(小)值.1.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1)若函数y =f (x )在区间[a ,b ]上单调递增,则f (x )的最大值为________,最小值为________.(2)若函数y =f (x )在区间[a ,b ]上单调递减,则f (x )的最大值为______,最小值为______.一、选择题1.若函数f (x )=x 2+2(a -1)x +2在区间(-∞,4)上是减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3B .a ≥-3C .a ≤5D .a ≥32.函数y =x +2x -1( )A .有最小值12,无最大值B .有最大值12,无最小值C .有最小值12,最大值2D .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3.已知函数y =x 2-2x +3在区间[0,m ]上有最大值3,最小值2,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1,+∞)B .[0,2]C .(-∞,2]D .[1,2]4.如果函数f (x )=x 2+bx +c 对任意的实数x ,都有f (1+x )=f (-x ),那么( )A .f (-2)<f (0)<f (2)B .f (0)<f (-2)<f (2)C.f(2)<f(0)<f(-2) D.f(0)<f(2)<f(-2) 5.函数y=|x-3|-|x+1|的() A.最小值是0,最大值是4B.最小值是-4,最大值是0C.最小值是-4,最大值是4D.没有最大值也没有最小值6.函数f(x)=11-x(1-x)的最大值是()A.45B.54C.34D.43二、填空题7.函数y=2|x|+1的值域是________.8.函数y=-x2+6x+9在区间[a,b](a<b<3)有最大值9,最小值-7,则a=________,b=__________.9.若y=-2x,x∈[-4,-1],则函数y的最大值为________.三、解答题10.已知函数f(x)=x2-2x+2.(1)求f(x)在区间[12,3]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若g(x)=f(x)-mx在[2,4]上是单调函数,求m的取值范围.11.若二次函数满足f(x+1)-f(x)=2x且f(0)=1.(1)求f(x)的解析式;(2)若在区间[-1,1]上不等式f(x)>2x+m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能力提升12.已知函数f(x)=3-2|x|,g(x)=x2-2x,构造函数F(x),定义如下:当f(x)≥g(x)时,F(x)=g(x);当f(x)<g(x)时,F(x)=f(x),那么F(x)()A.有最大值3,最小值-1B.有最大值3,无最小值C.有最大值7-27,无最小值D.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13.已知函数f(x)=ax2-|x|+2a-1,其中a≥0,a∈R.(1)若a=1,作函数f(x)的图象;(2)设f(x)在区间[1,2]上的最小值为g(a),求g(a)的表达式.1.函数的最大(小)值(1)定义中M 首先是一个函数值,它是值域中的一个元素,如函数f (x )=-x 2(x ∈R )的最大值为0,有f (0)=0,注意对“存在”的理解.(2)对于定义域内任意元素,都有f (x )≤M 或f (x )≥M 成立,“任意”是说对每一个值都必须满足不等式.拓展 对于函数y =f (x )的最值,可简记如下:最大值:y max 或f (x )max ;最小值:y min 或f (x )min .2.函数的最值与值域、单调性之间的联系(1)对一个函数来说,其值域是确定的,但它不一定有最值,如函数y =1x .如果有最值,则最值一定是值域中的一个元素.(2)若函数f (x )在闭区间[a ,b ]上单调,则f (x )的最值必在区间端点处取得.即最大值是f (a )或f (b ),最小值是f (b )或f (a ).3.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探求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最值问题,一般要先作出y =f (x )的草图,然后根据图象的增减性进行研究.特别要注意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与所给区间的位置关系,它是求解二次函数在已知区间上最值问题的主要依据,并且最大(小)值不一定在顶点处取得.第2课时 函数的最大(小)值知识梳理1.(1)f (x )≤M (2)f (x 0)=M (3)f (x )≥M (4)f (x 0)=M2.(1)f (b ) f (a ) (2)f (a ) f (b )作业设计1.A [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4≤-(a -1),解得a ≤-3.]2.A [∵y =x +2x -1在定义域[12,+∞)上是增函数,∴y ≥f (12)=12,即函数最小值为12,无最大值,选A.]3.D [由y =x 2-2x +3=(x -1)2+2知,当x =1时,y 的最小值为2,当y =3时,x 2-2x +3=3,解得x =0或x =2.由y =x 2-2x +3的图象知,当m ∈[1,2]时,能保证y 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2.]4.D [依题意,由f (1+x )=f (-x )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x =12,因为f (x )=x 2+bx +c 开口向上,且f (0)=f (1),f (-2)=f (3),由函数f (x )的图象可知,[12,+∞)为f (x )的增区间,所以f (1)<f (2)<f (3),即f (0)<f (2)<f (-2).]5.C [y =|x -3|-|x +1|=⎩⎨⎧ -4 (x ≥3)-2x +2(-1≤x <3)4(x <-1).因为[-1,3)是函数y =-2x +2的减区间,所以-4<y ≤4,综上可知C 正确.]6.D [f (x )=1(x -12)2+34≤43.]7.(0,2]解析 观察可知y >0,当|x |取最小值时,y 有最大值,所以当x =0时,y 的最大值为2,即0<y ≤2,故函数y 的值域为(0,2].8.-2 0解析 y =-(x -3)2+18,∵a <b <3,∴函数y 在区间[a ,b ]上单调递增,即-b 2+6b +9=9,得b =0(b =6不合题意,舍去)-a 2+6a +9=-7,得a =-2(a =8不合题意,舍去).9.2解析 函数y =-2x 在[-4,-1]上是单调递增函数,故y max =-2-1=2. 10.解 (1)∵f (x )=x 2-2x +2=(x -1)2+1,x ∈[12,3],∴f (x )的最小值是f (1)=1,又f (12)=54,f (3)=5,所以,f (x )的最大值是f (3)=5,即f (x )在区间[12,3]上的最大值是5,最小值是1.(2)∵g (x )=f (x )-mx =x 2-(m +2)x +2,∴m +22≤2或m +22≥4,即m ≤2或m ≥6.故m 的取值范围是(-∞,2]∪[6,+∞).11.解 (1)设f (x )=ax 2+bx +c (a ≠0),由f (0)=1,∴c =1,∴f (x )=ax 2+bx +1.∵f (x +1)-f (x )=2x ,∴2ax +a +b =2x ,∴⎩⎨⎧ 2a =2a +b =0,∴⎩⎨⎧a =1b =-1,∴f (x )=x 2-x +1.(2)由题意:x 2-x +1>2x +m 在[-1,1]上恒成立, 即x 2-3x +1-m >0在[-1,1]上恒成立.令g (x )=x 2-3x +1-m =(x -32)2-54-m ,其对称轴为x =32,∴g (x )在区间[-1,1]上是减函数,∴g (x )min =g (1)=1-3+1-m >0,∴m <-1.12.C [画图得到F (x )的图象:射线AC 、抛物线及射线BD 三段,联立方程组⎩⎨⎧y =2x +3,y =x 2-2x , 得x A =2-7,代入得F (x )的最大值为7-27,由图可得F (x )无最小值,从而选C.]13.解 (1)当a =1时,f (x )=x 2-|x |+1=⎩⎨⎧x 2+x +1, x <0x 2-x +1,x ≥0.作图(如右所示).(2)当x ∈[1,2]时,f (x )=ax 2-x +2a -1.若a =0,则f (x )=-x -1在区间[1,2]上是减函数, g (a )=f (2)=-3.若a >0,则f (x )=a (x -12a )2+2a -14a -1,f (x )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 =12a .当0<12a <1,即a >12时,f (x )在区间[1,2]上是增函数, g (a )=f (1)=3a -2.当1≤12a ≤2,即14≤a ≤12时,g (a )=f (12a )=2a -14a -1,当12a >2,即0<a <14时,f (x )在区间[1,2]上是减函数, g (a )=f (2)=6a -3. 综上可得g (a )=⎩⎪⎨⎪⎧ 6a -3, 0≤a <142a -14a -1, 14≤a ≤123a -2,a >12。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16-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选修1)第一单元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的否决权。
——[美]罗伯特· E· 勒纳等著、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在梭伦改革后的百余年间,雅典始终遵循着他开辟的这条道路,
继续进行一些民主改革,终于使雅典成为一个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政 治民主、文化昌盛的居领导地位的希腊城邦。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古代史编》(上卷) 思考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是怎样“解救贫困者”,又是怎样 使“富人(非世袭贵族)成了统治阶层的主角”的? 答案 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实行财产等级制度,公民按 财产的多少分享政治权利。
(3)权利与义务 等级名称 第一等级 享受的权利 担任一切官职 担任除 司库 以外的高 级官职 出任 低级 官职 不能担任任何公职, 只有 选举权 应尽的义务 提供骑兵,自备军械、 公用开支 随等级的 高低增减
第二等级
军装和马匹
提供重装步兵,自备军 (等级与财 第三等级 械和军装,他们是构成 产、义务 雅典军队的主要成分 第四等级 手,只带棍棒
答案
(2)材料二中的改革措施是什么?有何特点与作用? 答案 措施: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特点:财产与政治权利相结合。作用:
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 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答案
史论总结 正确理解梭伦改革提高了平民的地位 1.经济上 (1)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使平民摆脱了沦为奴隶的厄运。 (2)颁布防止贵族任意兼并土地、侵占平民财产的法令。 2.政治上 (1)按财产多寡分配权利,改变了以出身决定政治地位的规定。 (2)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建立了“四百人会议”和公民 陪审法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
(2)组成一个“ 四百人会议 ”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16-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选修1)第七单元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
名师点拨 答案
已经成为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废除农奴制的呼声
三 新思潮的涌动
1.十二月党人起义
(1)原因:19世纪初,俄国参加对拿破仑帝国的战争,一些青年军官到
达西欧国家,对俄国保留农奴制 (3)时间:1825年。 封建专制 和 非常不满。
(2)目的:推翻沙皇的封建专制,废除 农奴制 (4)结果:起义失败,但影响很大。
农奴制使得俄国工场手工业缺少自由劳动力,其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欧
其他国家。
4.从市场条件来看
农奴遭受严重剥削,生活困苦,购买力低下,导致俄国国内市场狭小,
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5.从技术方面来看
19世纪中叶,俄国仍然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工业生产的各个部门和
交通运输领域明显落后于英法等国。
主题二 克里米亚战争
中具有明显缺陷的是( B )
A.克里米亚战争是一场局部性的国际战争
B.英法阻止俄国的扩张有一定的正义性
C.俄国在战争中失败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D.战争失败使俄国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
解析 就克里米亚战争的交战双方来看,无论英法还是俄国,他们都是
为了扩张侵略权益,他们进行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
解析答案
1
2
3
统治危机,转移国内矛盾。
答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的直接与间接 因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案
直接原因:俄国武器装备陈旧,交通运输落后,后勤供应不足,
指挥系统腐败等;间接原因:战争期间农民运动高涨,威胁后方,削弱
了军队战斗力。根本原因:落后的农奴制。
(3)根据材料三回答这场战争给俄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俄国战败激化了国内的社会矛盾,加速了农奴制改革的步伐。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配套学案: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一、从“无为”到“有为”1.汉初的“无为而治”(1)原因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②汉初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的需要。
(2)表现: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3)作用①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
②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2.汉武帝的“积极有为”(1)背景①国力强盛: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②潜伏危机:诸侯国的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
(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需要。
[知识点拨] “无为而治”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1.新儒学的形成:汉代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糅合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到儒家思想中,形成新的儒学体系。
2.新儒学的主要内容(1)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为维护统治秩序,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即“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
3.结果: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对于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十分有利,于是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误区警示] (1)董仲舒的新儒学并非是对先秦诸子百家的全面否定,而是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等各家思想糅合而成的新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2)道家最早阐述“天人合一”,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而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是以神为中心,将人神化,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具有神权迷信色彩。
三、儒学成为正统1.措施(1)政治方面①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16-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选修1)第六单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第1课
建立为法军提供后勤服务的工业企业等;修复灌溉系统,扩大可耕地、
改进农业生产技术。科学文化上:组织庞大的科学艺术考察团,推进对
古埃及文化的学术研究,编成多卷本的巨著《埃及纪实》;发掘埃及的
大量文物并运回法国。
答案
2.简要叙述穆罕默德· 阿里崛起的历史背景。 提示 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马木路克的腐朽统治下,埃及连年战乱,
2.积极性 (1)政治上:打击了封建军事集团马木路克势力。 (2)经济上:废除包税制,改进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生产。 (3)文化上:加大对古埃及文化的研究和保护。 (4)客观上:拿破仑在埃及的统治给埃及的历史进步打开了大门。这一 系列措施客观上猛烈冲击了埃及封建社会结构,结束了它与世隔绝的 状态,从而揭开了埃及社会大变革的序幕。
力量。
材料二 埃及的土地归奥斯曼帝国所有,实行包税制。包税人将所征
土地税的1/5上交国家,1/5交给地方政府,剩余的3/5归为己有。18世
纪,马木路克承包的土地已占埃及土地的70%。
材料三
1801年,英、土联合入侵埃及,迫使法军撤离埃及。法军撤离
后,埃及存在着土耳其军队、英军、马木路克三股势力,政治局面仍然 非常混乱。 思考 (1)据材料一分析,埃及处于哪个国家控制之下,形成了几派重要的政治 力量。 答案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总督帕夏、近卫军、马木路克。
经济凋敝,民不聊生。衰弱的埃及成为正在兴起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
殖民对象。
面对法国、英国相继对埃及的侵略,埃及人民英勇反抗。他们先后发动
了三次开罗起义,沉重地打击了英法侵略者及英国支持的马木路克反动
势力,并在斗争中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民族意识。正是在第三次开罗起义
中,穆罕默德· 阿里站到人民一边,获得了人民的支持,掌握了埃及的统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单元学习总结
3.历程 确立于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巩固于汉(“推恩令”解决王 国问题、实行中外朝制度);完善于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加强于北 宋、元(二府三司制、地方收权、行省制);强化于明清(明初废丞相、权归 六部、设内阁、三司分权,清朝增设军机处)。
4.两对基本矛盾及趋势
(1)矛盾
①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君主专制:一方面,在政治上的体现是帝位终身制、皇位世袭制,渗 透着宗法制的原则;另一方面,皇权至上,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于一身,从而保证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2)中央集权制:最根本的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
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政令。
设臵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监察。
(4) 注重官吏的选拔。秦汉时期官吏由皇帝任免;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士 族世袭;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 (5) 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明清的八 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从控制对象的范围看,是由镇压反对的儒生, 到控制官吏选拔,再到利用儒家思想控制和奴役人民。
这类题目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题干概念类,即题干提供一个概 念,选项提供与概念相关的四个阐释,要求从中找出一个最符合题干概 念的阐释;二是选项概念类,即题干提供某种现象的阐释,选项提供四 个概念,要求从中找出符合题干阐释的概念;三是隐形概念类,即题干 和选项均不出现概念,但解题时需要运用历史概念。
分封制 盛行的时代 郡县制 行省制 确立并盛行于元朝
奴隶社会的行政制 几乎盛行于整个封
度,盛行于西周
建社会
郡、县是中央政府 下属的地方行政机 构,郡守和县令都 由皇帝直接任免
行省是中央最高行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16-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选修1)第一单元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
性和可能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1.必然性
(1) 它是当时雅典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主要表现为平民与贵族的
矛盾和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的矛盾日益激化。
(2)它是当时雅典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①雅典的经济发展要求平息矛盾,结束社会动荡,进行社会变革。
②萨拉米斯岛的丢失,沉重打击了雅典的海上贸易,这就要求雅典必
思考 (1)诗中“豪强”“人民”分别指的是当时雅典社会的哪一阶级?
答案 贵族、平民。
答案
(2)其中哪一阶级曾经怎样不公正地占着优势?而另一个阶级实际上分 为哪两个阶层?分别指出在梭伦改革前夕,不同阶层人们的不同处境。 答案 贵族阶级。政治上,把持国家政权,包揽官职,制定法律,压
迫平民;经济上,掌握大部分的财富,通过放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 式盘剥平民。平民实际上分为下层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两个阶层。下 层平民处境不断恶化,往往因为从贵族那里借债无力偿还而沦为 “六 一汉”,甚至是债务奴隶;工商业奴隶主则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对 旧贵族的政治专权日益不满,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梭
伦并没有对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绝望,故排除③,选B项。
解析答案
1
2
3
4Hale Waihona Puke 565.公元前594年,希腊雅典城邦的执政官梭伦开始进行除旧布新的改革,
力图要解决的主要社会矛盾是( A )
A.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B.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
C.奴隶主与平民的矛盾
D.统治者内部之间的矛盾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梭伦改革的背景,即改革前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
无其他方式可以解除这种困扰。”
思考
(1)“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种情况会导致平民身份发生什么 变化? 答案 因贫穷而成为“六一汉”,甚至沦为债务奴隶。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16-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选修1)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2课维新运动的兴起
(3)影响:大大推动了变法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2.谭嗣同 (1)活动 ①发表《 仁学 》。 ②参与创办 时务学堂 ,为变法维新培养人才。 (2)影响:湖南维新运动蓬勃开展。 3.严复 (1)活动 ①创办《 国闻报 》。 ②完成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的《 天演论 》。
答案
(2)主张:借达尔文的 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主张。
答案
二、学习延伸 问题讨论:在维新宣传中,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的政治主张各有侧重, 试比较异同。 提示 同: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观念,都主张维新变法。异:
梁启超强调实行君主立宪,改革科举制度,发展近代工业;谭嗣同侧重
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
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答案 主张:君主立宪;依据:三权分立学说。
答案
(2)材料二说明梁启超的思想观点是什么?这对维新思想有何影响? 答案 观点:变法图强。
影响:促进了维新思想的传播,维新变法局面逐渐形成。
(3)据材料三,指出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 步之处。 答案 洋务派强调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严复认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答案
二 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1.思想萌发 1888年,他第一次上书 光绪 帝,主张变法自强,挽救危局。 2.变法理论 (1)提出人类社会进化过程的三阶段理论,即“据乱世 ”“ 升 平 世 ( 小 康 )” 和“太平世 (大同)”。 (2)代表作《新学伪经考 》和《 孔子改制考 》,系统地阐发了变法理论。 3.思想特点 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材料三
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
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 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 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 其标,而标将自立。 思考 ——严复《原强》(1895年) (1)材料一中康有为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学年高中历史(人教选修)第
史料探究
材料 大约公元前509年,克利斯提尼联合平民推翻了僭主政治,实行改
革。他把雅典划分为10个地域部落,取代过去的4个氏族部落。同时,在
每个部落中选50人组成“五百人会议”,控制国家权力,进一步削弱了贵
族势力。还从每个部落中选1人组成“十将军委员会”,实行“陶片放逐
法”,防止僭主政治东山再起。这些措施进一步打击了贵族势力,推动了
措施 颁布“解负令”等
影响 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
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了政治权力 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动摇了贵族 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 专制统治
返回
重重点点难难点探点究探究
理理解解·深·深化·化探究·探究
主题一 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历程
3.梭伦的价值观及其创立的公民行使职权的制度对雅典民主政治有重要意 义 (1)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扩大了享有权利的公民范围。 (2)渗透在梭伦改革中的“中庸”精神为雅典民主政治和பைடு நூலகம்方民主政治提 供了价值基础。
骑士级 年收入必须达300~500麦斗,享有除司库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 和任职资格 泛指受雇于他人的公民。他们年收入不到200麦斗,不能担任任
雇佣级 何公职,但可参加公民大会和作为陪审员参与司法活动
材料三 民众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 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 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
易混易错
答案
二 梭伦改革的影响
1.积极意义 (1)经济发展:大大促进了 农业 和 工商业 的发展,使雅典成为古代 希腊最繁荣的 工商。业城邦
(2)民主奠基 ①“解负令”使广大平民成为享有 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 第七单元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内容说课课件(共22张PPT)
评 价 对于本部分知识的分析,应结合教材插图《残败的俄国农村》和【资料回放】
“看图说文”,并讨论解决【学思之窗】的问题。同时,指导、设计一场主题辩 论会: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哪一个更大?
设计意图
本目是本节课的难点,我采用了问题探究法、辩论法和合作学习法, 要求学生从评价三要素方面去思考,即进步性、局限性、影响,培 养学生全面掌握历史要素、辨证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及比较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已 具备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 造性,因此,对于高二的学生除 了仍然要加强以上这些能力的提 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目录
教学内容
Contents
教学对象
1
教法学法 2 3 4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5
3
教法学法
——说教法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内容特点 和学生学情,我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利用 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注重情境创设, 实践探索、归纳总结、情感升华,以启 发式教学法为主,辅之讨论法、比较法、 阅读指导法、观察法等
1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俄国“二 一九”法 令的主要 内容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认识“二 一九”法 令的历史 进步性和 局限性
目录
教学内容
Contents
教学对象
1
教学对象 2 3 4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5
2
教学对象
对 象 : 高二文科学生 特点: 高二文科学生对于历史事物的理 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
设计意图
材料题的形式对本课进行整合,结合高考实际,力求基
础知识和能力培养都有所巩固与提高。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16-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选修1)第一单元梭伦改革学习总结
(3) 认 真 审 清 作 答 依 据 。 特 别 关 注 “ 据 材 料 „„”“ 依 据 所 学 知
识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 三种设问作答依据的不同,按要
求去组织答案。
(4)相关知识联系对比。围绕同一主题组合而成的材料或是类似情形、
类似举措、类似评价,或是截然相反的情形、举措和评价,要从整体
公民具有对官员和法律的实际控制权,他们通过陪审法庭实现这一权
力,陪审法庭是属于全体公民的。
(2)“轮番而治”。雅典政治向全体公民开放,官职不再受财富和门第
的限制。
(3)权力制约。这种权力制约主要是城邦的公民集体对官吏的监督和制
约。议事会这一具有立法、行政和司法职能的权力机构,受到公民大
会和陪审法庭的制约等。
上把握材料间的关系。
(5)关注时政洞察主题。主题类型的解析题目往往和时政联系密切,建
议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途径了解国内
外大事,逐步增强自己的时代感,提高自己解答此类问题的能力。
返回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 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 (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 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民主 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梭伦为鼻祖”的理由。
一般属于难度偏上题目。
3.应考措施:题干、正文材料(特别是省略号前后)及材料出处中包含丰 富的信息,应全面关注。 4.答题技巧:此类题型要求作答某一问前先全局浏览设问,尤其是题干 主题不明显的呈现方式,可通过这一步骤来把握主题所在。 (1)首先找出主题所在。读题干引文和总体设问,在答题之初就找出本 题要考查的主旨。 (2)充分提取材料信息。除了正文材料的全面研读之外,还要特别留意 注释、出处等非正文信息,以获取时空限定或作者阶级、立场等关键 信息。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七单元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3.内容 (1)“ 另起炉灶 ”: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 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2)“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 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 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3)“ 一边倒 ”: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4.成就:在建国后的第一年里,同苏联等 17 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答案
返回
教材问题解答 重点难点探究
答疑·释惑·应用 理解·深化·探究
【探究学习总结】(教材P111) 一、本课测评 提示 (1) 方针: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包括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2)成就:在建国后的第一年里,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打破了帝国主 义的孤立封锁政策;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 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在会上提出了合 理化建议,推动了会议的进展,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是狂妄便是自卑。不卑不亢才是我们的态度。
(2) 材料二中为 “ 打破旧的外交传统 ” ,新中国了哪些外交政策?概括 在这些政策指引下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
答案
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成就:
新中国成立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答案
史论总结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原因 (1)新中国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必然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 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完整,故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旧中国采取屈辱的外交政策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新中国为巩 固新生的政权必然要废除旧中国的屈辱外交,也必然要求实行独立自主 的和平外交方针。 (3)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开始了独立发 展的新时期,这为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提供了可能。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16-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选修1)第七单元第3课1861年俄国农奴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A.俄国的司法改革不彻底
B.俄国的司法改革进程不均衡
C.俄国司法改革仅是形式
D.司法改革对农民来说不公平 解析 本题提供的材料,只是涉及农村司法改革,并没有说明城市和其 他地区的改革,所以不能根据这一点就简单地得出俄国司法改革仅是形 式的结论。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5.为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政治
气息。
3.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4.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人民
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主题二 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
史料探究
材料
亚历山大二世给俄国带来的“文明”
这幅漫画形象地说明了改革的局限性,在“文明”的口号下,沙皇把 大批的反对者流放到西伯利亚。 思考 图中“文明的火炬”指的是什么?“到西伯利亚”又说明了什么?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3课
农奴改革与俄国的近 代化
目标导航
1.了解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和政治变革的内容。(重点)
2.了解亚历山大遇刺的经过。
3.正确评价俄国的农奴制改革。(难点)
栏目 索引
基础知识导学 重点难点探究
梳理·识记·点拨 理解·深化·探究
随堂达标检测
教材问题解答
巩固·应用·反馈
重点难点探究 重点难点探究
理解·深化·探究 理解·深化·探究
主题一 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材料二 废除农奴制法令原文影印件 托尔斯泰小说《复活》中的插图:法庭
材料三
沙皇政府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
2018-2019学年新设计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件:第七单元戊戌变法第2课
3.成立团体——强学会
北京 成立,后又成立上海强学会。 (1)成立:1895年8月,康有为等在______ (2)宗旨: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 (3)结果:1896年初,北京强学会和《中外纪闻》被查封,上海强学会解散。
知识点四
梁启超与《时务报》
1.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的活动与主张 代表人物 活动地点 主要著述 刊物 主要思想 变法图强;伸民权、设议院,实行 梁启超 上海 时务报 》 《变法通议》《_______ 君主立宪制;改革科举制度,培养 人才;发展近代工业 谭嗣同 严复 湖南 天津 仁学 》 《______ “冲决君主之网罗”反对君主专制、 反对封建思想观念
2.区别
(1)早期维新思想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改革主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 论。康、梁维新思想不仅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还为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历史 根据,使变法思想形成较完整的理论。 (2)早期维新思想没有付诸行动。康、梁将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迅
速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1.据史料一分析郑观应认为中国需要借助什么途径实现富强;“与外人商战”是什
么意思? 提示 途径:郑观应主张既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又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教育 制度。 含义:“与外人商战”是指发展资本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在市场上竞争,抵制
外来经济侵略。
2.史料二中康有为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提示 主张:君主立宪;依据:三权分立学说。
声。
知识点二
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1.变法萌发:1888年,康有为在北京第一次上书光绪皇帝,主张变成法,求自强, 挽救危局。
2.变法理论
(1)提出人类社会进化过程的三个发展阶段理论,即“据乱世”“升平世(小康)” 和“太平世(大同)”。 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 (2)系统阐发了变法理论的代表作:《____________ 3.思想特点: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创新设计》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件(共37份打包)18
课前自主导学
教材问题解答 课堂互动探究
二、学习延伸
争鸣:谈谈你对青苗法的看法。
提示 主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评述。青苗法的实施 既限制了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 入。
课前自主导学
教材问题解答 课堂互动探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贫富等第 收取________ 免役钱 ,雇人服役。 人户,按__________
课前自主导学
教材问题解答 课堂互动探究
市易务 ,收购 __________ 滞销货物 ,市场 ④市易法:在东京设置 ________ 短缺时再卖出。 丈量土地 ,核实每户占有土地 ⑤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 __________ 土地多少 和 肥 瘠 收 取 赋 税 , ______ 官僚 、 的 数 量 , 按 照 __________ 地主 也不例外。 ______ 发运使 , 依 照 ⑥ 均 输 法 : 政 府 要 求 东 南 六 路 的 ________ 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的原则采购物资。 “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前自主导学
教材问题解答 课堂互动探究
【史论归纳】
王安石的富国之法
(1)青苗法的实施,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免役法的实施,使政府向不服役的官僚、地主收取免役
钱,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3)市易法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也增加了政府的收 入。 (4)方田均税法实施后,官僚、地主也要按土地实有亩数和 肥瘠纳税,增加了政府的田赋收入。 (5)均输法的实施,使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很好的配合, 减轻了纳税户负担,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这一系 列政策、措施称之为“富国”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从背景上看:改革是由于受到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和工业革命的
影响,在本国的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发生
的。
2.从内容上看:(1)改革在法律上废除了农奴制,农民成为自由人,封
建的人身依附关系得以废除。
(2)改革还使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了一块份地,部分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 所有制,部分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这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从作用上看: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扩大 了国内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答案
1
2
3
4
5
6
(2)材料二中“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农民所付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出许多;农民并没有完全摆脱
封建义务,获得完全自由。
答案
返回
教材问题解答 重点难点探究
答疑·释惑·应用 理解·深化·探究
学思之窗 (教材第97页)
你怎么样理解农民的这种变化?
提示 从背景上看:改革是农民革命斗争的副产品,农民对改革抱有极
主题二 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史料探究 材料一 1862年,一位对农奴制改革法令失望的人说: “皇上已经背
叛了人们的希望,他给予人们的自由不是真实的,也不是人们所梦想
的、所需要的„„”
材料二
1876年一位封建地主说:“街上到处都是热烈的气氛„„解
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他们受奴役的所有迹象
上实现了由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转变;作用上广大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同时,农民生产积极性提 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局限性: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体现出改革的不彻底性; “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呈现出掠夺性;改革后农民的土 地比原来还少,不足以维持生计,不得不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有很大的欺骗性。
都已经消逝得无影无踪„„”
材料三 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评价道: “农民改革保护了封建主义的许
多方面。毫无疑义,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
思考 (1)据前两则材料,概括两人对“二一九法令”的不同观点。 答案 材料一认为改革没有使农奴获得真正的自由。材料二认为改革使
农民获得彻底解放。
(2)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对农民的诈骗”对俄国
D.改革是对农民的一场残酷的掠夺
解析 1861年农奴制改革之所以说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是因为
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4.“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 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这一变化对俄国历史最深远的影响是( D ) A.缓和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 B.使俄国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C.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 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解析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后,可以到工厂做工,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缺
教材问题解答
巩固·应用·反馈
答疑·释惑·应用
基础知识导学 一 改革的酝酿
梳理·识记·点拨
1.背景
国内外形势严峻,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国际地位下降。
2.目的
化解 矛盾 国力 ,巩固统治,增强 。
3.表现
(1)历史基础:19世纪以来,俄国统治者意识到 农奴制 的弊端。
(2)思想基础:借助报纸舆论力量宣传化解来自 封建地主 的阻力。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目标导航
1.了解亚历山大改革法令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重点) 2.理解农奴制改革自上而下的原因和实施的艰难性。(难点) 3.认识实施的主要目的和不彻底的原因。(难点)
栏目 索引
基础知识导学 重点难点探究
梳理·识记·点拨 理解·深化·探究
随堂达标检测
为了化解俄国的社会矛盾,尤其是农奴与农奴主之间的矛盾,必
须要进行农奴制改革,故选B项。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2.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该法令的内容肯
定不包括( D )
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地主不能赠送和抵押农民
C.农民可通过赎买获得份地
D.取消农民所负担的一切义务
答案
2.局限性
(1)不彻底性:农民仍受由地主控制的 村社 严格管理,还被束缚在土
地上。
(2)掠夺性:高额赎金实际上是地主阶级 对农民的一次掠夺。
(3)欺骗性:改革后农民的土地贫瘠且数量少,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 ,
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名师点拨
答案
方法总结 1.结构图示
2.方法点拨
(1)图示法掌握“二一九法令”内容
答案
二、学习延伸 问题一,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人物对待“二一九法令”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问题二,你是否同意材料三中的“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这一说法? 提示 问题一:前者完全否定,后者充分肯定。
问题二:同意。因为封建残余仍然存在;改革后农民的生活状况仍然恶
劣,引发新的农民暴动;农民所付出的赎金远高于当时的地价。
(3)欺骗性:由于改革后农民获得的土地比原来耕种的土地少,为了维
持生计,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返回
随堂达标检测
1
2
3
4
5
6
1.“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要农 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在当时看来,“我”能做的应是( B ) A.解放农奴,不给土地 C.强化农奴制,巩固统治 解析 B.解放农奴,并可赎买土地 D.开办工场,发展工商业
(2)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这次改革 虽然是在封建地主的主持下进行的,但它的内容从根本上来讲却是资 产阶级性质的,它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 的发展。 3.局限性 (1)不彻底性:农民虽然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但仍然受到由地主控 制的村社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 (2)掠夺性:改革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改革后 的几十年间,农民支付的赎金总数超过改革时地价的几倍。
答案
史论总结 农奴制改革的特点及其进步性和局限性 1.特点 (1)受西方文明的冲击,由俄国沙皇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沙皇专制统治,虽然废除了农奴制,但是改
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进步性
(1)推动了俄国社会的发展,是一次历史的进步。①“二一九法令”废
除了农奴制,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 发展。②通过改革,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对 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签署
法令于1861年3月3日,也就是俄历二月十九日签署,又称“ 二一九法令 2.内容 (1)政治上:农奴获得了 (3)组织上:由
村社
”。
。
一块份地。
人身自由 (2)经济上: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可以
赎买 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
归纳总结
答案
三 进步与局限
1.进步性 (1)性质:是封建地主主持下的 资产阶级 性质的改革。 (2)作用 ①广大农奴有了 人身自由,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 工业革命 的发展。 ②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 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③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 的发展。 (3)地位: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解析 1861年改革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社会矛盾,维护自身统治,所以改 革措施中不可能有“取消农民所负担的一切义务”的条文。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3.之所以说俄国1861 年改革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
依据是( C )
A.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
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组织管理等方面。它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 涉其生活;农奴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份地须 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仍须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租;法令规 定大大加强了村社制度,几个村社组成了一个乡,均由政府委派的调停 吏管理。
答案
2.简要评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 提示 进步性:性质上为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地位
D.促使俄国取得对外战争的胜利
解析 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两千多万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为俄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推动了俄国社会的发展,是一
次历史的进步。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
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
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理解:农民为赎买份地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虽摆脱了地主奴役, 但却遭受村社束缚。影响:激化了社会矛盾;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阻碍了资本主义识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性? 答案 ①1861年改革没有摧毁地主土地所有制,改革后,俄国在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②由于保留了农奴制残余,经济发展仍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劳动人民 遭受着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剥削和压迫。
(2)图示法掌握“二一九法令”评价
返回
重点难点探究 重点难点探究
理解·深化·探究 理解·深化·探究
主题一 “二一九法令”的内容与性质
史料探究 材料 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
“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