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1-3-5 Word版含解析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微案三鉴赏散文语言
自我!微案三鉴赏散文语言微点突破一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2015 •广东髙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而题目。
家中那只柯基犬,玲珑小巧,却爱运动,只要房门一打开,它就蹿出门去,然后不停地回望,希望你把它跟随。
如果你跟随了,它会霸出妩媚表情,即便是四肢肥短,小巷通衢,草地河畔,泥沙荒野,也回报给你足够的速度,让你以它为荣。
有个邻人也喜欢它的乖巧模样,远远地看到它过来,双手插进衣袋,做鼓弄食物的形状, 且不停地呼唤。
它自然是兴冲冲地奔跑过去,但邻人摊开的却是空空的手掌,它企盼的眼睛里,便弥散出一片迷惘。
被捉弄过几次,以为它不会再听从邻人的召唤了,却见它依旧闻声前往。
但是,当邻人爱抚的手,刚要伸下来的时候,它却猛地转身跑走,徒让邻人的手①懑在半空之中。
它则在远处眺望,不停地吐弄着它粉红色的舌头,表达着一种顽皮的嘲笑。
英实,邻人也不存恶意,只不过他是个上了年纪的乡下农民,被儿子接进小城来住,看到城里人对狗比对人还娇宠,他心里有一丝不平。
他见我在不远处对他微笑,脸一下子就红了,嗫嚅道:“你看看我,都一大把年纪了,还欺骗一只狗。
”我说:“没关系,狗不像人那样爱记仇,只要你真给它食物,它还是会跟你亲近的。
”“等等。
”他说罢,转身进了楼廊,很快就又出来了,手里攥着几粒干果。
他朝着我的爱犬招招手,“小小,你过来,爷爷这里有好吃的哩。
”居然称之为“小小”(他孙子的乳名)!这样亲热的称呼,连狗都吃了一惊,但最终还是②迟迟疑疑地上近了他。
吃净干果,小犬用温热的舌头舔舐着他干裂的手心,情意殷殷。
小犬让他暧意萦怀,总想给楼宇里的人们贡献些什么。
看到楼前有块空地,依着农民的本性,他翻土施肥,修境打垄,种了一片紫苏。
紫苏是上好的调味菜蔬一一生拌,或佐以咸菜,祛毒,开胃,为居民所喜。
紫苏体贴老人的用心,迅速蔓延出一片绿意,那嫩嫩的芽瓣,正是入时的美味。
他招呼邻居道:“紫苏就是给大家种的,快来吃个鲜儿吧。
”大家自然就来了,叶绿如酥,有谁不稀罕呢?人们小心地掐着嫩叶,他笑眯眯地注视着, 说:“尽管掐吧,紫苏命贱,你越是掐得狠,它越是繁衍得茂盛。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1-3-3 含解析
1-3-3[散文词义句意的理解]一、(2018·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雪兔有一个冬天的雪夜,我们围着火炉安静地干活,偶尔说些远远的事情。
这时门开了,有人挟裹着浓重的寒气和一大股雾流进来了。
我们问他干什么来,这个看起来挺老实的人说了半天也没说清楚,一个人在那儿苦恼地想了半天,最后终于组织出了比较明确的表述:“你们,要不要黄羊?活的黄羊。
”我妈转身问那个老实人:“你的黄羊最低得卖多少钱?”“十块钱。
”黄羊名字里虽说有个“羊”字,其实是像鹿一样美丽的野生动物,体态比羊大多了。
我妈怕他反悔,立刻进柜台取钱,全家高高兴兴跟着他出去牵羊。
“啊,是白黄羊呀……”就这样,我们糊里糊涂买回一只野兔子,而要是别人的话,十块钱最少也能买三只。
这种兔子又叫“雪兔”,它的确像雪一样白,白得发亮,卧在雪里的话一点也看不出来。
但天气暖和的时候,它的毛色会渐渐变成土黄色的,在戈壁滩上奔跑,就不那么扎眼了。
既然有着这么高明的伪装,为什么还会被抓住了?看来它还是弱的呀。
后来我们一看到兔子后爪上被夹过的惨重伤痕就要骂那个人几句。
我们用一个没有顶的铁笼子反过来把兔子扣在煤棚的角落里。
它总是安安静静地待在笼子里,永远都在细细地啃那半个冻得硬邦邦的胡萝卜头。
我外婆悄悄地对它说:“兔子兔子,你一个人好可怜啊……”冬天多么漫长。
但是我们家里多好啊,那么暖和,虽然是又黑又脏的煤棚,但总比待在冰天雪地里舒服多了。
而且我们又对它那么好,自己吃什么也给它吃什么,很快就把它养得胖胖的、懒懒的,眼珠子越发亮了,幽蓝幽蓝的。
我妈常常从铁笼子的缝隙里伸手进去,慢慢地抚摸它柔顺乖巧的身子。
它就轻轻地发抖,深深地把头埋下,埋在两只前爪中间,并把两只长耳朵平平地放了下来。
在笼子里它没法躲,哪儿也去不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天气渐渐缓和了许多。
我们也惊奇地注意到洁白的雪兔身上果真一根一根渐渐扎出了灰黄色的毛来!它比我们更迅速、更敏锐地感觉到了春天的来临。
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专题03 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3.鉴赏评价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4.探究F(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考向1小说近年来,高考课标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小说,且呈现出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选材多样,以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为主,以外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为辅,有整篇小说,也有长篇、中篇小说的节选;二是题型稳定,为一道四选一客观题和两道主观题。
高考对小说的考查,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分析人物,要求概括人物形象或分析人物性格;二是分析小说中具体段落的意义和作用;三是分析表现手法,要求分析人物、景物描写所使用的具体手法,文章的线索,小说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四是探究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要求从人物、主题、情节等方面探究小说体现的人生价值和时代意义等。
虽然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卷的三篇文学类文本中,课标全国卷Ⅰ赵长天的《天嚣》是小说,课标全国卷Ⅱ林徽因的《窗子以外》、课标全国卷Ⅲ李娟的《我们的裁缝店》是散文,但是也不排除小说仍是文学类文本阅读高考考查的首选文体,并且2018年高考课标全国卷的三片文学类文本都是小说。
预计2019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仍会考查小说,题型设置可能稳中有变,但仍将围绕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来命制,分析人物形象仍是考查重点,探究题的难度可能会降低。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真题及精析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在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
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
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
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
因此,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时空中呈现的,靠其演出行为形成艺术作品,实现艺术价值。
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课件: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1-3-4-精选ppt
第二步,思考角度:
①抓住“文中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这一要 找出这一手法存在的地方。
②梳理文章内容不难发现:文章开头没有直 出老腔的精彩,而是通过赵季平对老腔演奏者 发白眉毛”老汉及十几个演员的赏识和对老腔的 从侧面写出老腔的艺术魅力。
③文章的结尾处通过主持人濮存昕的动作行 表现了现场观众与老腔艺术的完美融合,以及 心灵震撼。文中多处写观众的掌声,也是从侧 现了老腔的艺术魅力。
③然而,建安图书真正的福气,是它至今还保 个雕版印刷之乡——四堡。中国古代雕版基地大 一物,只剩下建安的这个“活化石”。它犹然散发 墨香文明之香吗?
④四堡身在闽西,肩倚武夷山脉,地远天偏, 方正是历史的藏身之处。但现代化法力无边,近 镇也热闹起来了。不过令我吃惊的是,这里居然 地保留着二百年来声
震闽西的印书世家邹氏的坊间与宅第。大大 一百四十间房子,组成客家人典型的民居—— 十八井”。在四堡,这种房子都是一半用于生活 半用于印书。可是,无论陪同我的主人怎样指 点地讲述,我也无法想象出往日那种奇异又儒 景象来。
第二步,列举实例。在指明表现手法后,要 文章具体内容举例说明。一般有几种手法,就 出几个例子。
(2015·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 甘森的西红柿
甘建华 从柴达木西部的尕斯库勒湖畔,沿着输油管 而来,路上连草都很难看到一棵,天上飞鸟也
走着走着,蓦然抬望眼,前方出现了十分醒 几栋红顶房,一眼望去仿若一座漂浮在茫茫瀚 中的孤岛。莫非是日光水汽折射下的海市蜃楼 机轻咳一声,嗓中吐出四个清脆的字:“甘森到
⑥生活在这拥挤的黏湿的腐朽的空间里,是 煎熬。特别是电视屏幕上闪现着各种华屋和豪 时候,人们会巴望着逃脱出去,切盼现代化早 到,把它们作为垃圾处理掉。这就是发明了印 的古国最后一个“活化石”必然的命运么?
2019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
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
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D(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3.探究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一、(2018·课标全国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谢希德的诚与真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谢希德从亲人的来信中得到这一消息。
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祖国母亲,像磁石般吸引着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赤子。
有人劝告谢希德不要回到当时生活贫困、科研条件差的中国去,她却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决心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立刻回国参加建设。
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的谢希德回国,在复旦大学任教,并于1956年与北京大学的黄昆教授共同主持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
谢希德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物理学研究的动态,努力探索真知。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她开始思索一个奥妙而又实际的问题——怎样使钢材不生锈?是什么起到抗腐蚀的保护层作用?世界上一些国家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材达上千万吨,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怎样才能使我国有限的钢材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涉足表面物理。
专长在半导体和固体物理研究的谢希德,如果继续从事她的研究,可以说既省力又稳妥,还可以尽快出成果;如果另辟蹊径转入新领域,即使付出艰辛的劳动,五年十载能否取得显著成绩仍是个未知数。
然而,她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表面物理亟待研究,哪怕付出10倍、20倍的努力,也要勇闯难关,有所创造。
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3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4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理解 B(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 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3.鉴赏评价 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4.探究 F(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考向1 小说近年来,高考课标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小说,且呈现出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选材多样,以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为主,以外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为辅,有整篇小说,也有长篇、中篇小说的节选;二是题型稳定,为一道四选一客观题和两道主观题。
高考对小说的考查,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分析人物,要求概括人物形象或分析人物性格;二是分析小说中具体段落的意义和作用;三是分析表现手法,要求分析人物、景物描写所使用的具体手法,文章的线索,小说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四是探究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要求从人物、主题、情节等方面探究小说体现的人生价值和时代意义等。
虽然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卷的三篇文学类文本中,课标全国卷Ⅰ赵长天的《天嚣》是小说,课标全国卷Ⅱ林徽因的《窗子以外》、课标全国卷Ⅲ李娟的《我们的裁缝店》是散文,但是也不排除小说仍是文学类文本阅读高考考查的首选文体,并且2018年高考课标全国卷的三片文学类文本都是小说。
预计2019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仍会考查小说,题型设置可能稳中有变,但仍将围绕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来命制,分析人物形象仍是考查重点,探究题的难度可能会降低。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课件: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1-3-4
(有删改)
3.作者在旅途中与到达甘森后的所见有何不同? 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明题干: 此题三问:一要求概括内容要点,二要求指明表现 手法,三要分析该种手法的作用。 第二步,思考角度: ①结合问题,找出文章相关段落,明确答题区间, 即节选部分的4个段落。
【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明题干:
“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可以判定本题考查 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
第二步,思考角度: ①梳理第四段的语句,指明运用的手法。 ②联系具体语句分析是怎么运用的。 ③点出表达效果。 【规范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表达方式
散文常用的表达方式为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鉴赏散文的表达方式,即考虑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 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及其好处;叙 述顺序的安排,倒叙、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 写的手法及其作用,等等。
常见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 1.记叙
2.描写 (1)写景、状物散文,描写可以从以下方面掌握:
震闽西的印书世家邹氏的坊间与宅第。大大小小
一百四十间房子,组成客家人典型的民居——“九厅 十八井”。在四堡,这种房子都是一半用于生活,一 半用于印书。可是,无论陪同我的主人怎样指指点 点地讲述,我也无法想象出往日那种奇异又儒雅的 景象来。
它自始就服务于平民大众,也就将先民们的阅读 兴趣与审美观念融入坊间。明代以来,杭州、苏州, 以及相继崛起的金陵派和徽派刻印的图书,一窝蜂 地趋向文人之雅致,建安图书却始终执拗地固守着 它的平民性。大众日常消遣的故事、笑话、野史, 农家应用的医书、药书、占卜以及专供孩童启蒙的 读物,都是建安版常年热销的图书。今天看来,这 种由民间印坊养育出来的纯朴的气质便是建安版特 有的审美品格了。
2019届语文复习 第三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阅读-基于理解与感悟的审美鉴赏阅读 专题三 理解必备
核心突破四赏析表达技巧-—答准技巧,夸尽效果散文是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的意蕴丰厚的文章.其基本特点是题材广泛,以小见大;形散神聚,舒卷自如;富于诗意,具有意境。
同时它立意深刻,构思精巧,结构严谨,善于展开联想和想象,多用象征、渲染、烘托和修辞方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现主题。
不管作者选择了什么样的艺术技巧,都是为了把所绘的景与物、所写的人与事、所述说或阐发的道理,明白清楚地告诉读者。
因此,散文所有的表达技巧,都是为表现文章的主旨服务的,这是在掌握散文表达技巧时必须明白的一个根本原则。
一、修辞方法散文常用的修辞方法有九种:比喻,比拟(含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这九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和表达效果如下:(1)比喻:用打比方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常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2)比拟:使被描摹的物(拟人)或人(拟物)生动形象,表达亲切,有情趣,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3)借代:使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常收到新颖别致、幽默风趣等效果。
(4)夸张: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给人以启示;表达感情更强烈;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5)对偶:在形式上,结构整齐,节奏感强,有音乐美,便于吟诵;在内容上,或两两对比,或两两映衬,或两两补充,使表达更集中、凝练而又比照鲜明.(6)排比:一气呵成,节奏鲜明;突出强调,长于抒情;内容集中,增强气势。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深刻印象。
(8)设问:自问自答,启发读者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过渡作用。
(9)反问:语气强烈,感情强化。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1)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节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使用了拟人、比喻、排比、通感的修辞方法,极其形象、真切地描写了荷花的形态、清香,尽情展现了月光下的荷花之美.(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2019人教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1-2-1全面版
的思维脉络,是阅读小说的一个突破口。
第一步:切分层次, 阅读小说,要注意小说情节的曲折跌宕。
理清情节
理清小说情节的主要途径:概括每一自然
段段意,把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合并为一个
层次,然后切分全文层次,按照开端、发
展、高潮和结局来梳理。
认识人物的方法:(1)认清人物的身份、地位、 职业等情况;(2)关注小说对人物的描写,如关 注人物的外貌、神情、语言、行动、心理描写 第二步:关注描 尤其是细节的描写,因为这些描写能揭示人物 写,认识人物 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3)认识人物形象独特、 鲜明的个性,还需要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 经历、教养、气质等因素去考虑人物特点。在
【答案】 ①大方热情、机智幽默,懂得及时化解生活矛 盾;②乐观向上、热爱生活,战争和不幸都不能阻止她对美 好生活和爱情的追求;③善良真诚、理性克制,有责任感, 关心母亲,思念儿子,真诚待“我”。
3.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 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线索的作用。题干指出“小说 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那么可以先从塑造 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的角度分析;另外,任何一种巧妙构 思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因此也要思考“电话交流”与“面 对面交流”的差异,从而体会其构思之妙。
的诸因素(如时代背景、家庭环境、文化礼俗等)的重要作用。 考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给读者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可以烘托人物形象,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分析自然环境,就是要 侧重分析时令、气候、地理等因素对人物性格和思想行为的烘托作
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一个女子。 哦,一个女子。我想。月亮里,地该 一个女子。 一个女子。我想。月亮里, 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的地方, 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的地方 ,配住的一定是 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有三妹漂亮吗? “有三妹漂亮吗?” “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 三妹就乐了: 三妹就乐了: 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 “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 ” 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 我们都羡慕起来。 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 , 我们都羡慕起来。 看着她的 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儿的嫉妒。 狂样儿 ,心里却有了一股儿的嫉妒。 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 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 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 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 , 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 儿, 说: 孩子们,你们瞧瞧你们的酒杯, 你们都有一个 “孩子们,你们瞧瞧你们的酒杯, 月亮哩! 月亮哩! ”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之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解析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中,洪灾中的民间疾苦被筵宴上大啖酒肉的大员 们转化为“水乡沿途的风景”等谈资,这不仅是讽刺, 更表达了忧愤。 B鲁迅善以细节传神,文中写胖大官员脸上“流出着一层 油汗”,与写祥林嫂“眼珠间或一轮”一样,都是以外 在细节刻画人物内在特征。
高考语文备考讲座第七讲
2019年高考语文
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解析
第一大题 现代文阅读(36分)
第㈢题 文学类作品阅读(15分)
[例一·2019年全国课标一卷·一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理 水(节选) 鲁迅 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 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 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这一天 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 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 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酒过三巡,大员 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
“这是蚩尤的法子!”一个勇敢的青年官员悄悄的 愤激着。
“卑职的愚见,窃以为大人是似乎应该收回成命 的.”一位白须白发的大员,这时觉得天下兴亡,系在 他的嘴上了,便把心一横,置死生于度外,坚决的抗议 道:“湮是老大人的成法。‘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 孝矣。’——老大人升天还不到三年。”
禹一声也不响。 “况且老大人化过多少心力呢。借了上帝的息壤, 来湮洪水,虽然触了上帝的恼怒,洪水的深度可也浅了 一点了,这似乎还是照例的治下去。”另一位花白须发 的大员说,他是禹的母舅的干儿子。 禹一声也不响。 “我看大人还不如‘干父之蛊’,”一位胖大官员 看得禹不作声,以为他就要折服了,便带些轻薄的大声 说,不过脸上还流出着一层油汗。“照着家法,挽回家 声。大人大约未必知道人们在怎么讲说老大人罢……”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课件: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1-3-2
妈舌头上发出的声音,是生命降临时听到的最初的声音,浸润
着爱的声音。多么深邃动人的诗意!在母语的呼唤、吟唱和诵 读中,我们张开眼睛,看到万物,理解生活,认识生命。
诗作为浓缩提炼过的语言,是语言的极致。它可以作为标 尺,衡量一个人对一种语言熟悉和理解的程度。“眼看他起
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坍了 ” ,说的是世事沧桑,
言中。仿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阿里巴巴的山洞里,藏着
稀世的珍宝。 “芝麻开门吧! ” 咒语念起,山洞石门訇然敞开,堆积 的珠宝浮光跃彩。
但洞察和把握一种语言的奥秘,不需要咒语。时间是最 重要的条件。在一种语言中沉浸得足够久了,自然就会了解
其精妙。有如窖藏老酒,被时光层层堆叠,然后醇香。瓜熟
蒂落,风生水起,到了一定的时候,语言中的神秘和魅惑, 次第显影。音调的升降平仄中,笔画的横竖撇捺里,有花朵 摇曳的姿态,水波被风吹拂出的纹路,阳光下明媚的笑容, 暗夜里隐忍的啜泣。
分析句段作用
分析句段作用题是以句段为切入口,考查考生对全文结
构思路的把握能力。因此,在把握住所给句段的要点后,要
看它与全文在内容、主题、情感和构思方面的内在联系,如 结构间的总分、铺垫、并列、对比、反衬等关系。只有把这 个联系找出来,才能答好答全这类题。
句段作用归纳
(一)开头句段作用 首段的作用往往是呼应题目,总起全文,点 明题旨。
考点二 分析散文的结构思路 分析散文的结构艺术,就是要求考生对作品的整体构思
和行文方式进行分析,明确结构特点,把握句段作用。高考
对文章的结构和思路的考查,大多与文章的段落、句群相联 系,考查文章结构、段落结构、段与段的逻辑关系、句与句 的逻辑关系等。这种题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按线索梳理文 章行文思路,一类是分析文章开头句段、中间句段或结尾句
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课件
1.圈点勾画,理清思路 文必有思,思必有路。散文取材自由,材料丰富,但 总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组织的,阅读散文,要注意理清文章 思路。抓住体现其写作思路的词句,勾出各层段落中的中 心句、首括句、结尾句或过渡句,或重要词语:顺序词、 时间词、指代词及反复出现的词语。再将这些关键词句串 联起来,从而把握文章的思路。
第三步
高效读文 把握文章主旨
明确主旨:一,赞美质朴、善良、勤劳、节俭、不慕奢 华、相互关爱、彼此体贴等看似平凡实则珍贵的美好人 性;二,思考买卖关系,揭示买卖双方不应也不必沦为 纯粹的金钱关系;三,思考劳作的意义,揭示了关于劳 动的哲理——诚实的、无愧于天地良心的谋生,都不免 辛苦; 能为他人带来美好的劳作, 就有乐趣, 就有价值, 就值得坚守。
不够?”简短的语句, 表现出小媳妇快人快语的性格特点; “要当当(唠叨、责怪)嘛”一句体现了浓郁的地域特点, 使 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真实。 “但是我们还是要了”“最后, 我们先受不了了”,这些句子简洁明快,表达出裁缝们的 善良;“‘滋——’地一家伙下去”场面感十足,明快风 趣的语句大大提升了文章的可读性, 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 确的一项是(3 分)( ) A.作为游牧地区,喀吾图与城市“生活迥然不同”, 读者由这一点出发会感受到裁缝店里的寻常事别有趣味。 B.养金鱼可以成为裁缝店独特的生意经,是因为金鱼 转移了顾客的注意力,让他们在美的愉悦里一改平日的斤 斤计较。
C.作者善于借小故事来表达情感,比如接受女顾客以 鸡换衣,既是对她个人爱美之心的赞赏,也含有一种对质 朴人情的认同。 D.本文记述了裁缝生活中温馨的插曲,但并没将这种 生活过于浪漫化,一针一线辛苦踏实的劳动,才是平稳真 切的生活感受。
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语文 专题03 文学类文本阅读 含答案解析
专题03:文学类文本阅读【2019年高考】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理水(节选)鲁迅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
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
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
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
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
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
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
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
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
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
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
“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
“查的怎么样?”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牛骨头。
非常不自在——却又不敢叫膳夫来收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5[散文的探究]一、(2018·吉林百校联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守住你的瓦尔登湖杨虎1949年,梭罗和他的湖首次来到了中国。
译者徐迟在序言中这样说道:“你能把你的心安静下来吗?如果你的心并没有安静下来,我说,你也许最好是先把你的心安静下来,然后你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也许会读不下去,认为它太浓缩,难读,艰深,甚至会觉得它莫名其妙,不知所云。
”那时正值天翻地覆,安静的梭罗不知能走进多少人的内心?中国内地的读者再次看到大洋彼岸这个“怪人”的身影已是33年后的1982年了。
但这一次,席卷古老大陆的文学热潮即将汹涌起马尔克斯的魔方、乔伊斯的呓语,而狂热的读者们则兴奋地从小说中检索着改革、承包等字眼,为物质时代正义凛然地登场暗暗兴奋不已。
又一次...,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被时代的喧嚣所淹没。
其实,这本书本来就是为人类中那些安静的内心写的,小众化正该是它的命运。
这本诞生在湖边的书,或许是大自然最美的精灵之一湖泊为寻找芸芸众生中和她质地一样的心湖而假手梭罗发出的信号。
共鸣,从来只发生在知己之间。
水是大地的灵者,是人生的天籁表达。
如果河流象征着人生奔突冲撞的青年时代,海洋则像是童年和老年的重叠,而湖泊这大地上晶亮的眼睛,则是人生静穆平和信念坚定的中年。
我不知道梭罗是怎么下决心要为人类写这一本宁静的中年之书的。
或许,是瓦尔登湖翻卷的浪花突然击中了他的灵魂;或许,这一需求潜伏已久,也许更早以前,他在某个喧闹的时刻突然听到了自己内心的低语,就像叶芝在伦敦的街头忽然热泪盈眶:“我就要动身走了,去茵纳斯弗利岛;我就要动身走了,因为我听到,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不管我站在车行道,还是人行道,我都在心灵深处听见这声音。
”这样的向往,也许也曾多次在你我的内心翻涌,只是,我们不愿像梭罗那样去正视一个真实的自己,不敢像他那样舍弃世俗的一切去寻找和守住自己的瓦尔登湖。
人类中那些柔软与敏感的心灵总是代替凡夫俗子去感受天籁,并九死不悔地承担由此落在自己命运中的狂喜与极苦。
凡·高如是,高更如是,梭罗也如是。
但这一次,是人类与大自然最美丽的邂逅1844年一个落叶纷飞的秋日,27岁的亨利·戴维·梭罗只影单身,仅带着一柄斧头和二十五美元二十一美分,住进了杳无人迹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
在此之前,他已给爱默生当了两年助手。
再往前,他亲眼目睹了恋人的他嫁和相依为命的哥哥的死亡。
再往前,1837年,他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
大自然是灵魂永恒的港湾。
犹如母亲和情人,瓦尔登湖澄净的色彩让梭罗翻涌的内心一下子抵达了安静并狂热起来。
安静的是他的情绪,狂热的是他的思绪,是他长久以来寻找的对话与表达。
从1844年秋到1847年,短短一千多个日夜,瓦尔登湖拍岸的水声从梭罗心上流过,再一次流出就成了芬芳的墨香。
但这本书绝不是隐逸者说。
事实上,它隐含的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就是对自我的尊重与发现,对生命的真实与神圣的寻求。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可能是一块小小的瓦尔登湖。
只是,碌碌红尘里的你我总是在对碌碌红尘的房子、职务与收入等的追赶与算计中忽略了自己的内心。
静静跟着梭罗的脚印走下去,你蛰居的生命就会豁然舒伸,你内心的瓦尔登湖就会为你打开美丽的四季。
发现并守住你的瓦尔登湖吧,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自己的梭罗。
要知道,人间每走一个人,天上就会落一颗星。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段中的序言,向读者介绍了梭罗的《瓦尔登湖》的阅读方式,并委婉含蓄地对《瓦尔登湖》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采用徐迟的话在修辞上属于引用。
B.“共鸣,从来只发生在知己之间”,这句话的内涵既指梭罗和安静的瓦尔登湖产生了共鸣,也指心灵安静平和的读者会和梭罗的《瓦尔登湖》这本书产生共鸣。
C.文章将凡·高、保罗·高更和梭罗这些伟大的艺术家、文学家并举,是为了证明拥有柔软和敏感心灵的人们比普通人更能感受大自然触动心灵带来的狂喜与极苦。
D.之所以说梭罗和瓦尔登湖的相遇“是人类与大自然最美丽的邂逅”,是因为瓦尔登湖使梭罗的心灵抵达了宁静,而思绪却狂热起来,进而催生了一部伟大的书籍。
【解析】“并委婉含蓄地对《瓦尔登湖》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分析不当。
译者徐迟的话只是说明心灵的安静对正确理解《瓦尔登湖》的重要性,并指出如果没有一颗安静的心,就会误读这本书,就不能理解其真正的内涵,并没有涉及对这本书的客观公正的评价。
【答案】A2.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三段中提及“又一次”。
答:【答案】“又一次”指《瓦尔登湖》被喧嚣淹没的现象发生过不止一次,第一次在新旧交替的1949年,第二次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2年。
表达了作者对中国读者错失《瓦尔登湖》的遗憾之情。
★3.请简要探究尾段画横线句子的含意与作用。
答:【答案】①瓦尔登湖是心灵宁静的象征。
作者呼唤我们“发现并守住你的瓦尔登湖吧”,意思是呼唤人们不要在喧嚣的物质社会中迷失自我,而要让心灵回归宁静并坚守宁静。
②“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自己的梭罗”,意思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像梭罗一样,摆脱碌碌红尘、纷扰世事、功名利禄的羁绊,都能像梭罗一样尊重自我与发现自我,追求生命的真实与神圣。
③这句话起到了点明文章主题、呼应标题的作用。
二、(2018·长春外国语学校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要好好爱自己毕淑敏你要好好爱自己。
这话来自一句叮嘱。
最早向我们说起它的人,可能是我们的父母,可能是我们的师友,可能是我们的恋人爱人……如果他们也许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说:冷了要添衣,热了要洗脸。
不要熬夜,不要一忙就忘了吃饭。
要和大家伙儿搞好关系,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要早睡早起……从来没有人对你说起过这些絮絮叨叨啰啰嗦嗦的话,那你的童年和少年加上青年时期,孤寂荒凉。
你未曾被人捧在手心,极少承接过温情。
不过,这没什么了不起的。
因为无论别人怎样对你说过这些话,说过多少次,都是身外之物。
话音终将袅袅远去,要紧的是——你要自己对自己说这句话——你要好好爱自己。
在纷杂人间的清朗月夜,你要耳语般但无比坚定地对自己说。
好好爱自己,是简单朴素的常识。
可是这世上有多少人,能够懂得能够记住能够做到呢?放眼四周,谬爱种种。
有人年轻时不顾死活拼命挣钱,预约给自己年老的时候可以肆意享乐,放开一搏。
他们以为这就是爱自己。
有人以为把身体安置在一个庞大的屋舍内,再用很多名牌将自己掩埋,这就是爱自己了。
有人以为把自己的腿最大限度地闲置起来,抵达任何一个地方都由汽油和钢铁代步,这就是爱自己了。
有人以为让自己的外貌和自己的内脏年龄不相符,让面容在层层化妆品的粉饰下,显出不合时宜的嫩相。
严重者不惜刀兵相见大胆斧正自我,甚至可以将腿骨敲断以求延展下肢增加身高,就是狠狠地爱自己了。
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以上诸等,皆是对不起自己,害了自己。
爱自己是需要理由的。
我们的爱要想持之以恒,先要明白自己究竟是谁。
最明确的结论是——自己首先是一个身体。
这个身体结构精巧,机能完善,高度发达,精美绝伦。
千百万年进化的水流,将身体打磨成健全而温润的宝石。
大脑的功用是思考,而不是他人任意抛洒塑料袋的垃圾场。
凡事用自己的脑袋想一想,做出最合乎理性的决定,这就是对自己的脑袋好。
眼睛要看洁净美好之物,看出潜在的危险找到安全方向。
眼睛还有小小的癖好,爱看草木的绿色和天空的湛蓝,爱看书本和笑靥。
满足它的愿望,非礼勿视,这就是对眼睛好。
鼻子希望呼吸到清新的空气,闻到花香,不喜欢密不通风的腐朽之气和穹顶之下皆是雾霾。
让它远离这样的环境,才是对鼻子的爱惜。
脊骨希望自己能够庄严地挺直,快乐向前。
这不但是生理的需要,也是心理的需要。
一个卑躬屈膝的人,谈不上尊严。
而没有尊严的人,不会好好对待自己。
因为他看不起自己,以为自己只是蝼蚁之物。
我们的肩膀,希望能担负一定的担子。
不要太轻,那样就失去了肩负的责任。
也不能太重,超过了负荷,肩周就会发炎。
我们的双腿,希望能在正当的道路上挺进。
时而可以疾跑,时而可以漫步,时而可以暂停,倾听婉转莺啼。
我惊叹人体的奥秘,大自然是何等慷慨地把最伟大的恩赐降临于我们身体之内。
身体的每一个细枝末节,都遵循颇有深意的蓝图构建起来并完整地传承,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只有爱自己的人,才有可能爱别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断不会心细如发地爱别人。
爱与爱人都是一种能量,它不是与生俱来,而是通过感知和模仿,通过领悟和学习,才慢慢积聚起来,直至蔚然成风。
这世上有太多的人,不爱自己,第一个证据就是他们成了身体的叛徒。
所有人的身体,都理应洁净而温暖。
不仅儿童和青年圣美,中老年人的身体也依旧是和煦与高贵的。
不过,这并不是好好爱自己的全部。
在身体里,还有无比尊贵的主宰,那就是我们的灵魂。
爱惜灵魂,是好好爱自己的最高阶段。
有人说灵魂有21克重,说在死亡的那一瞬间,灵魂会飞向天空。
我不知道这个说法是否科学,但我相信在美好的身体里,一定安住着同样精彩的灵魂。
它是人类最优秀的价值观之总和,是我们瞭望世界的支点。
它凝聚了人类所信仰所尊崇所畏惧和所仰视的一切,在肉体之上,放射明亮光芒,穿透风雨迷蒙照耀着引导着我们。
如果这一世,你能爱惜身体珍重灵魂,那么从这个港口出发,你会成为一个身心平和的幸福小舟,一步步安然向前,驶入珍爱他人珍爱万物珍爱世界的宽广大海。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按照“谬爱、要自爱、如何爱、升华爱”的思路,不仅向读者传达了对个体生命的关爱,而且传达了更要博爱的情怀。
B. 作者认为,也许爱我们的人会一再叮嘱我们“要好好爱自己”,但具备“自爱”的自觉更重要。
C.文章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将我们的身体比喻成“健全而温润的宝石”,又如“眼睛还有小小的癖好”等使用了拟人的修辞。
D.文章语言亲切自然,读来如同亲朋邻里说话一样,又极富有哲理,耐人寻味。
【解析】A项,文章按照“谬爱、要自爱、如何爱、升华爱”的思路,错误,思路应该是“要自爱、谬爱、如何爱、升华爱”;另外,“不仅向读者传达了对个体生命的关爱,而且传达了更要博爱的情怀”错误,主要传达的是对个人生命的关爱。
【答案】A2.比较《拿来主义》和《要好好爱自己》,这两篇文章在材料安排上的共同点是什么?请分别具体说明。
答:【答案】共同点:先破后立。
《拿来主义》先批判送去主义,然后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本文先批判谬爱然后提出如何自爱。
★3.结合文意谈谈你对“好好爱自己”内涵的理解,并指出它带给我们怎样的生活启示。
答:【答案】好好爱自己的内涵:首先是珍爱自己的身体,身体的每个细枝末节都很重要;更是珍爱珍重自己的灵魂,灵魂也同样精彩(或是尊贵的)。
联系实际谈谈感悟(开放式,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