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 第一章 第一节 导学案
2023年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导学案全套
2023年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导学案全
套
目标
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导学案全套,
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研究并掌握相关知识。
导学案一:Unit 1-Module 1
- 研究目标:理解并正确运用文中介绍家庭成员关系的单词和
短语;能够使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以及一般将来时进行句子
构建。
- 活动建议:请学生们观看与家庭成员关系相关的视频,进行
小组讨论并分享个人观点。
导学案二:Unit 1-Module 2
- 研究目标:能够正确使用表示主观感受和客观事实的形容词;能够运用情态动词来表达能力、可能性和建议。
- 活动建议:请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生活场景并运
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
导学案三:Unit 2-Module 1
- 研究目标:理解并正确运用关于动作和状态的词汇和短语;能够使用现在进行时和一般现在时来进行句子构建。
- 活动建议:请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完成一份关于自己日常活动的时间表,并用英语进行展示。
......
导学案N:Unit N-Module N
- 研究目标:【填写具体的研究目标】
- 活动建议:【填写具体的活动建议】
总结
通过本套导学案的研究,学生们将全面掌握2023年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的相关知识。
建议学生们积极参与导学案提供的各类活动,巩固所学内容,并及时向教师寻求辅导和解答疑惑。
高一化学必修二全套导学案值得下载,强烈推荐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1)【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了解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学习重点】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结构【预备知识】一、原子序数1.定义: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原子序数===【基础知识】(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②周期的分类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周期称为长周期,第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
[课堂练习1]请大家根据元素周期表,完成下表内容。
[思考与交流]如果不完全周期排满后,应为几种元素?[归纳与整理]2、族:元素周期表共有个纵行,除了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族。
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①族的分类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个纵行共分为个族,其中个主族,个副族,一个族,一个族。
a、主族:由元素和元素共同构成的族,用A表示: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b、副族:完全由元素构成的族,用B表示:ⅠB、ⅡB、ⅢB、ⅣB、ⅤB、ⅥB、ⅦBc、第Ⅷ族:三个纵行d、零族:第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②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③族的别称ⅠA称为元素ⅡA称为元素ⅣA称为元素ⅤA称为元素ⅥA称为元素ⅦA称为元素零族称为元素[归纳小结]:(一)、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1、。
2、。
3、。
(二)、周期表的结构,包括周期的结构:。
族的结构:。
[课堂练习2]请描述出Na、C、Al、S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课堂练习3]某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ⅦA 族它是___元素。
P相邻的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过关检测】1.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A.提出原子学说B.提出分子学说C.发现元素周期律D.提出电离学说2.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是()A.金属元素B.稀有气体元素C.非金属元素 D.无法确定为哪一类元3.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Ⅰ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A.HF B.H3O+C.NaH D.H2O24.某一周期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同周期的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A.只有x+1 B.可能是x+8 C.可能是x+2 D.可能是x+1或x+11或x+255.短周期元素X 和Y 可以形成XY4型化合物, 若X 的原子序数为m , Y 的原子序数为n , 则m 和n 的相互关系为()A.m – 13 = n B.n + 5 = m C.m + 8 = n D.n – 11 = m6.下列各表中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相符的一组是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开始,最后以稀有气体结束B.同一周期中(除第一周期外),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核的电子数都是从1个逐渐增加到8个C.第二、三周期上下相邻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8个D.第七周期只有23种元素8.某元素X,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在周期表中位于A.第二周期B.第三周期C.ⅣA族D.ⅥA族9.有短周期元素A、B、C,其中A、B同周期,B、C同主族,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电荷数之和为31,则A、B、C为()A. C、N、SiB. N、P、OC. N、O、SD. C、Si、S10.已知a为ⅡA族元素,b为ⅢA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a、b为同一周期元素,下列关系错误的是()A. n=m+1B. n=m+11C. n=m+25D. n=m+10请分析周期数与元素种数的关系,然后预言第八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数为()A.18B.32C.50D.6412、元素周期表中,除去第一、第二周期元素以外,其原子的次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元素分布在()A.第三周期所有元素B.零族C.ⅠA、ⅡA族D.所有主族13、第三周期第IVA族的元素原子序数是:N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相邻的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短周期元素中,族序数=周期序数的元素有: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2倍的元素有:周期序数=族序数2倍的有:【疑点反馈】:(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还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2)【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必修二第一单元1-2节导学案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发达的古代农业)【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二、学习重点1. 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三、学习难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自主学习】一、“神农”的传说(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 出现:(1)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距今七八千年时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
(3)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
(4)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人们已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绿肥和治虫灭害等技术。
注:商周时期,虽然出现了青铜农具,但由于青铜比较珍贵,在农业生产中仍然很少使用,当时主要的耕作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人教)。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春秋战国时期前是“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此后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开始使用和逐渐推广,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形成。
(2)在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到全国,出现便于中耕的曲柄锄和便于收获的大镰;东汉时因为耦犁(两牛三人图回转不变便,出现较轻便的一牛挽犁有利于山地开垦。
西汉时还出现了播种工具耧车。
(3)完善:隋唐时期。
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安装了犁评控制深浅。
2. 耕作技术的进步:(1)耕作方法:春秋战国:垄作法;西汉:代田法(赵过推行)。
西汉赵过既推广耦犁,又推行代田法。
(2)耕作技术:魏晋南北朝:耕耙技术(南方水田)。
(3)耕作制度:两汉:一年一熟;宋朝以后,江南:稻麦轮作、一年两熟或三熟。
注:宋朝以后,我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逐渐转移到了江浙地区即南方。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贫者无立锥之地:(1)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名义上国家公有实际上国王所有和奴隶集体劳动。
高中化学必修二(新教材) 全书导学案
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1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1课时 原子结构 核心素养发展重点 学业要求 通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深化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1.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明确质量数和A Z X 的含义。
2.掌握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
3.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
学生自主学习原子核1.原子的构成原子⎩⎨⎧ 原子核⎩⎨⎧⎭⎬⎫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决定原子质量核外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质量很小2.原子中各微粒间的数量关系(1)原子序数=□0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A )=□02质子数(Z )+□03中子数(N )。
3.原子构成的表示方法如16 8O 表示质量数为□0416,质子数为□058的氧原子。
核素 同位素1.核素具有相同数目的□01质子和相同数目的□02中子的一类原子。
氢元素有氕、氘、氚三种核素,分别用□0311H、21H、31H表示。
2.同位素□04质子数相同而□05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例如11H与□0621H、31H互为同位素。
同位素分为□07稳定同位素和□08放射性同位素。
课堂互动探究一、原子的构成1.离子的质量数是否等于其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提示:是。
因为离子是通过得失核外电子形成的,而质量数只与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有关,与核外电子数无关。
2.任何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吗?提示:不一定。
11H中含有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不含有中子。
1.原子的相对质量(M)=原子质量m(126C)12≈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2.原子、离子组成中的数量关系(1)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3)阳离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离子电荷数。
(4)阴离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离子电荷数。
知识拓展核力是使核子组成原子核的作用力,属于强相互作用力的一类。
原子核中有中子、质子,质子是带正电的,所以质子之间会互相排斥。
高中化学必修二导学案: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第3课时 含答案
第3课时 核 素[目标导航] 1.了解质量数和A Z X 的含义。
2.了解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并了解同位素的重要作用。
3.了解原子的结构以及各种微粒数的关系。
一、原子的构成 质量数 1.原子的构成及表示方法 (1)构成原子(AZ X)⎩⎨⎧原子核⎩⎨⎧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 (2)表示方法A Z X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 、质子数为Z 的X 原子,如16 8O 表示一个质量数为16,质子数为8的氧原子。
2.质量数由于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把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分别取其近似整数值1,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的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符号为A 。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点拨 原子或离子中各微粒间的数目关系①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 ②阳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所带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③质子数(Z )=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④质子数(Z )=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议一议】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所有原子都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
()(2)原子的种类大于元素的种类。
()(3)某种氯原子的中子数是18,则其质量数是35,核外电子数是17。
()答案(1)×(2)√(3)√二、核素同位素1.核素把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
如12C、13C、14C就是碳元素的三种不同核素。
2.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即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为同位素,如1H、2H、3H三种核素均是氢元素的同位素。
3.同位素的两个特征(1)同一种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2)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同位素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比率,即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是相同的。
山东省临清四所高中骨干教师联合制作生物 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校:临清三中科目:生物编写人:薛静审稿人:冯子文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二课时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初步了解预习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及假说---演绎法的步骤,尝试归纳分离定律。
二、预习内容1、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甲桶代表,乙桶代表,彩球代表,注意:1 整个实验操作强调随机性,2 重复做50-100次。
2、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1)假说――演绎法(见课本P7)提出;提出;进行;得出。
(2)测交:①含义:指让F1与杂交。
②分析:③过程(遗传图解表示)④结论:3、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____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___________,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________________,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4、技能训练:设计实验程序三、提出疑惑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遗传现象。
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
二、学习过程(一)、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甲桶代表,乙桶代表,彩球代表,思考:1 在整个实验操作强调随机性,2 、实验是否一次两次即可?3、已抓了的小球是否还需放回桶内?(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1)假说――演绎法(见课本P7)尝试归纳假说演绎法的步骤。
(2)测交:①含义:指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②分析:③过程(遗传图解表示)注意遗传图解的正确书写方法。
④结论:(三)、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____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___________,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________________,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技能训练:设计实验程序三、反思总结测交及分离定律四、当堂检测1. 现有一对性状表现正常的夫妇,已知男方父亲患白化病,女方父母正常,但其弟也患白化病。
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导学案(新)01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编写人殷敦齐审核人李映泓审批人【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
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掌握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人口资料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3.能进一步理解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资料分析,看清世界人口在不断增长的现状。
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题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分析法、比较法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
4.能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分析和讨论,认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差异及转变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学习重点】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学习难点】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2.比较两种“低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本质区别。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人口的自然增长”,第二课时学习“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知识链接】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公布的统计数字向人们展示了全球人口增长的历程:1840年只有10亿。
1927年增长到20亿,1960年增长到30亿,1975年达到40亿,1987年上升到50亿,1999年达到了60亿,2011年又达到70亿。
通过观察这些数字,同学们可以发现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世界人口每增加十亿人的时间越来越短,也就是说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那么世界人口增长有规律可循吗?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人口数量的增长特点有何不同?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人口数量变化又具有怎样的特征?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
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学案
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2课时)导学案重点、难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关系。
【复习巩固】画出钠、镁、钾、硫、氯、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思考1】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已经可以从质子数、中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等方面描述原子的结构了,他们哪些会影响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强弱?如为什么?【活动▪探究1】比较钠、镁、钾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写出金属活动顺序表:(1)预测钠、镁、钾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为:(2)实验验证:【思考2】你能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对钠、镁、钾失电子能力强弱进行解释吗?【归纳小结】①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最外层电子离核越,原子越失电子。
②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离核越,原子越失电子。
【归纳小结】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数均有关系。
若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则核电荷数越大,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近,原子越失电子、越得电子;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离核越,原子越失电子、越得电子。
【即时训练】1.关于钠、钾的有关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B.钠原子电子层数少,失电子能力比钾强C.钾原子与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钾原子更容易失电子D.钠比钾活泼2.下列对氯、硫元素及其单质性质说法错误的是()A.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S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B.硫原子得电子能力比氯原子强C.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说明氧化性:Cl2>SD.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S与Fe反应生成FeS4.某同学探究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实验时,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1)由实验①②可知,金属性Na Mg(填“>”或“<”,下同)。
(2)由实验③④可知,金属性Mg Al 。
(3)由实验⑤可知,非金属性S Cl,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全章导学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学习目标: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学习目标1.理解不同时期世界人口增长的差异2.掌握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及特点自主尝试:(一)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的自然增长(决定因素):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共同决定的。
(二)观察图1.2、图1.3、图1.4,阅读教材分析讨论后填空1、人口的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图1.2)2、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变化(图1.4)20世纪50年代前:人口增长较慢3、图1.3,100年来世界人口增长: 20世纪50年代后:人口增长_____(三)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的指标:、、2、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3、人口增长模式时间上的变化:(观察图1.6组内讨论,得出结论)特点人口增长模式特点所处历史阶段原因目前主要分布区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4、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地区代表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世界5、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P7):6、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_____________的变化开始的。
7、总体来说全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________向_______的过渡阶段,中国、古巴等少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_型。
8、不同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①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____,人口数量增长____,加大了就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导致积累减少,____降低,经济生活水平上升缓慢,使穷国更穷,不利于提高_______,应采取_____,降低人口的________.②发达国家,人口增长___,人口___。
这样带来_____、____等社会问题,采取措施____、_____9、用图1.6去解释书P7表1.2芬兰人口自然的转变。
二、合作解疑、展示升华:第一组——(一、1);第二组——(二、1);第三组——(二、2);第四组——(二、3)第五组——(三、1、2);第六组——(三、3);第七组——(三、4);第八组——(三、5、6、7)三、总结:四、检测达标:1.右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的国家是()A.③ B.② C.① D.④2.与右图中①的出生率、死亡率相接近的国家最有可能是()A.中国B.尼日利亚C.英国D.澳大利亚读下面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3-4题3.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属于下列哪种情况A.(1)→(2)B.(2)→(3)C.(3)→(4)D.(4)→(5)4.图中表现有老龄化趋向的阶段是A.(1)B.(2)C.(4)D.(5)5.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E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B国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四国中,与E国人口问题一样突出的是:A.印度 B.埃塞俄比亚 C.法国 D.俄罗斯6.读下列表格中资料,回答相关问题:(1)将表格中未完成的数据完成(2)表格中属于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是属于现代型增长模式的是(3)表格中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是五、目标导学完成第一章第二节学案自主尝试内容,六、课后反思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①3.8% 3.2%② 3.8% 2.4% 1.4%③ 2.9% 1.2%④ 1.0% 0.3%参考答案:一1.出生率死亡率2.3、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变化二、1.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4、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自然环境因素:5社会经济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福利、文化观念政治因素:国家政策A B C D(1)人口老龄化;(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3)C 0.6% 1.7% 1.3% ①④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移动答案参考答案D D B A C C B D第三节答案判断题7、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高中数学(必修二)导学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导学案第一章:平面直角坐标系1.1 坐标系的引入- 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 掌握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表示方法1.2 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距离公式- 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上两点之间距离的公式- 掌握如何使用距离公式计算两个点之间的距离1.3 直线的斜率- 了解直线斜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掌握如何根据两点坐标计算直线的斜率第二章:二次函数2.1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了解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掌握根据二次函数的参数确定二次函数图像的方法2.2 二次函数的最值和零点- 了解二次函数最值和零点的基本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掌握如何根据二次函数求解实际问题2.3 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比较- 了解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及其图像特点- 掌握如何比较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大小关系第三章:三角函数3.1 任意角及其测量- 了解任意角的基本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掌握如何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其它角度的三角函数3.2 常用角的三角函数值- 掌握常用角的三角函数值及其推导方法- 掌握如何根据三角函数值求解实际问题3.3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了解三角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 掌握如何根据三角函数图像解决实际问题第四章:概率统计4.1 随机事件与概率- 掌握随机事件和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 掌握如何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4.2 条件概率和独立性- 了解条件概率和独立性的基本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掌握如何根据条件概率和独立性计算事件的概率4.3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律- 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律的概念- 掌握如何根据分布律计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和方差以上是本章节的导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做好课后习题。
祝学习愉快!。
2023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导学案全套
2023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导学案全套一、导学目的本导学案的目的是为了帮助高中数学研究者系统地研究和掌握2023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的相关知识,提高研究效果和成绩。
二、导学内容1. 第一章: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研究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及其应用- 理解函数的映射性和单调性2. 第二章: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 研究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掌握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认识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第三章:指数和对数函数- 研究指数和对数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掌握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理解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 第四章:三角函数- 研究三角函数的定义和基本关系- 掌握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理解三角函数在几何问题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5. 第五章:概率与统计- 研究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 掌握概率与统计的计算方法- 理解概率与统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导学方法本教材使用了多种导学方法,包括课前预、课堂引导、课后练等,以帮助研究者全面提升数学知识和解题能力。
学生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研究:1. 阅读本章导学案,了解本章研究目标和内容。
2. 预本章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和教辅材料,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
3. 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参与互动,解答问题。
4. 课后进行题目练,巩固所学知识,掌握解题技巧。
5. 复本章知识,进行检测,查漏补缺。
四、导学评价为了确保研究效果,我们建议研究者在导学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
自我评价可以通过课后练和解题过程来进行,教师评价可以通过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来进行。
五、研究资源研究者可以使用以下资源进行研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教材- 相关参考书和教辅材料- 互联网上的数学研究网站和视频资源六、结束语通过系统地研究和掌握本教材,相信研究者能够在数学研究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希望本导学案能够帮助你在2023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研究中有所收获!。
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套导学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套导学案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第一节: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导学目标:了解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其区别
研究内容
1. 元素的定义和特征
2. 化合物的定义和特征
3. 混合物的定义和特征
4.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之间的区别
研究要点
- 元素是由相同种类的原子构成的纯物质,无法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其他物质。
-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其他物质。
-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各组成部分在物理性质上保持原有特征。
研究扩展
通过实例分析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第二节:物质的微粒性
导学目标:认识物质的微粒结构和微观行为
研究内容
1. 物质的微粒结构:原子和分子的概念
2. 原子的组成和结构
3. 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4. 物质的微观行为:热运动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要点
-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具有质量和体积。
-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绕核运动。
- 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以共价键相连而形成的微粒,可以是同种元素的原子或不同元素的原子。
- 物质的微观行为受热运动和粒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研究扩展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物质微粒的热运动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现象,深化对物质微观结构的认识。
*以上内容仅为导学,详情以课堂教学为准。
*。
高中生物必修二导学案
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知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2)理解自交、杂交、正交、反交、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新华书店等多种渠道,收集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个人资料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学习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理解假说-演绎法【学法指导】本节课的内容是遗传学的开篇,因此它需要我们掌握一些在遗传学中使用的最基本词汇,所以大家多理解性地记忆这些名词,以便于在后面的学习中得心应手,运筹帷幄!【知识链接】【学习过程】一、1、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从以下三方面回答)(1)、自花传粉(也叫): (2)、闭花授粉:(3)、豌豆植株又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例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2、什么是相对性状,请举出相对性状的两个例子?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实验过程P:纯种高茎豌豆×纯种矮茎豌豆写出下列符号的代表意思:♀(♂)♂(♀) P:♀:♂:×:○×: F1: F2F1○×F2 豌豆:豌豆=3:1思考:(1)、在豌豆的杂交试验中,为什么要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2)、为什么在完成异花传粉后,要再套上纸袋?(3)、为什么子一代都是高茎而没有矮茎的呢?(4)、什么是杂交、自交、显性性状、隐性性状以及性状分离?A.杂交:B.自交:C.显性性状:具有一对的亲本杂交中显现出来的性状;隐性性状:而显现出来的性状叫性状。
D.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___出现显性性状和___性状的现象。
(5)、通过观察课本P4:表1-1,思考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三、概括孟德尔的假说内容:(1)生物的性状是由 决定的。
必修二 unit1 导学案完整版
必修II Unit1 Cultural relics 导学案 第一课时: Grammar(Attributive clause)知识目标:1.Master the attributive clause and tell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2. The ability of using proper relative words.能力目标:1.Enable students to tell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2.Enable students to use proper relative words.情感目标:e the Attributive clause properly in our daily life.课前自主预习方案定语从句根据其与先行词的关系,可分为限制性定语从句与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二者【观察总结】 观察下列几组定语从句,试着归纳总结其规律并填空。
①In China, the Spring Festival is a grand holiday when family members get together. ②In China, the Spring Festival is a grand holiday, when family members get together. 观察上面一组例句可知:①句是由_____引导的_____定语从句,先行词为_____。
可译为:在中国,春节是一个家人团聚的隆重的节日。
②句是由_____引导的_____定语从句,先行词为_____,可译为:在中国,春节是一个隆重的节日,届时家人们都会团聚在一起。
③The old couple has a son who works in a big company. ④The old couple has a son, who works in a big company. 观察上面一组例句可知:③句是由_____引导的_____定语从句,先行词为_____,此处,who 可以用that 代替。
辽宁省锦州市锦州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导学案:1.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2)碱金属元素的结构与性质【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2.初步学会总结元素递变规律的能力。
【学习重点】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元素组成微粒结构的联系一、碱金属的原子结构请同学们画出碱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碱金属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
相同点:不同点:[实验1]将一干燥的坩埚加热,同时取一小块钾,擦干表面的煤油后,迅速的投入到热坩埚中,观察现象。
同钠与氧气的反应比较。
[实验2]在培养皿中放入一些水,然后取绿豆大的钾,吸干表面的煤油,投入到培养皿中,观察现象。
二、碱金属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的反应Li+O2 Na+O2 K+O2K、Rb等碱金属与O2反应,会生成超氧化物。
Rb、Cs在室温时,遇到空气会立即燃烧。
2、与水的反应K+H2O Rb+H2O除Na、K外,其他碱金属元素也都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与H2。
[小结]2M+2H2O == 2MOH+H2↑碱性:三、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比较(见课本第7页)1.相似性:(1)银白色(铯略带金色) (2)硬度小(3)密度小(4)熔点低(5)导热、导电2.递变规律:从锂到铯(1)密度呈减小趋势(但钾反常)(2)熔点、沸点逐渐降低一般地说,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单质的密度增大.但从Na到K出现了“反常”现象,根据密度公式ρ=m/V,Na到K的相对原子质量增大所起的作用小于原子体积增大所起的作用,因此K的密度比钠的密度小.四、碱金属的保存Na、KLi[课堂练习]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碱金属单质与水反应都能生成碱和H2B.碱金属单质都是质软、熔点低、密度均小于1的轻金属C.碱金属元素随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吸引最外层电子的能力增强D.碱金属单质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过氧化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学习目标】1. 自主阅读教材,结合豌豆的特点,用关键词概述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的原因及相关的基本操作。
2.通过阅读教材,根据情境,准确判断两个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
3.通过小组交流和教师引导,结合教材图文,用准确的语言简述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
◆重点难点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
【评价任务】1 通过合作探究1、2、3、4 检测目标1的达成1 通过课堂练习1,2检测目标2的达成1 通过课堂练习3、4 检测目标1的达成使用说明: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独立完成导学案;2.不会的或有疑问的地方用双色笔标出,留到课堂解决;3.正课结束后及时整理导学案,进行纠错反思。
【自主学习】一、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优点和杂交实验技术1.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1)豌豆的同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这样的花称为________花。
(2)豌豆是_____传粉植物,而且是_____受粉,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_____。
(3)豌豆植株具有易于区分的________,且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2.豌豆的人工杂交技术(1)去雄: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________。
(2)套袋:套上塑料袋或纸袋,防止____________干扰。
(3)人工异花传粉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异花传粉时,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称为母本(♀)。
3.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类型就叫做相对性状。
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下图是人工异花传粉的实验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与其他材料相比,豌豆做实验材料的优点是什么?2 步骤①是什么?应该在开花前还是开花后进行?目的是什么?3.步骤②是什么?操作前后都要进行套袋处理,目的是什么?4.该杂交实验中,母本和父本分别是哪种豌豆?5.黄瓜是单性花,对其人工异花传粉操作与豌豆的最大区别是什么?【课堂练习】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玉米的黄粒与皱粒B.狗的长毛与直毛C.果蝇的长翅与残翅D.小麦的抗倒伏与抗锈病2.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兔的长毛和短毛B.玉米的黄粒和圆粒C.棉纤维的长和粗D.马的白毛和鼠的褐毛3.用豌豆进行遗传实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杂交时,须在花粉尚未成熟时除去母本的雄蕊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C.杂交时,须在花粉尚未成熟时除去母本的雌蕊D.人工传粉后,应套袋4.对于孟德尔所做的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不必具备的条件是() A.选用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的差异B.实验选用的两个亲本,一定是纯种C.要让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D.要让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有性杂交我的收获和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状和相对性状(1)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
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的性状。
(2)相对性状的理解要点:“两个同”: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
“一个不同”:不同表现类型。
如豌豆的白花和绿叶、猪的黑毛和牛的黄毛都不能称为相对性状。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学习目标】1 .通过小组交流和教师引导,结合教材图文,用准确的语言简述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
2. 自主阅读教材,结合具体情境,准确判断显性性状和隐形性状。
3.在具体的情境中,自己组织语言准确无误地用遗传图解解释生物的遗传现象。
◆重点难点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
【评价任务】1 通过课堂练习3检测目标1的达成1 通过课堂练习1检测目标2的达成1 通过课堂练习2、3检测目标3的达成使用说明: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独立完成导学案;2.不会的或有疑问的地方用双色笔标出,留到课堂解决;3.正课结束后及时整理导学案,进行纠错反思。
【自主学习】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杂交实验。
1.写出下列各符号的含义P:____;F1:____;F2:____;杂交:____;自交:____;父本:____;母本:____。
2.若该杂交方式称为正交,则反交的父本是____________,母本是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分析(1)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_______性状(如图中_______);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_______性状(如图中________)。
(2)F1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高茎)和隐性性状(矮茎)的现象叫做_____。
(3)孟德尔对F2中的不同性状的个体进行__________,结果显示787株是高茎,277株是矮茎,比例接近于__________,而且正反交的结果________(相同、不同)。
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1 若F2共获得20株豌豆,矮茎个体一定是5株吗?说明原因。
2.根据性状分离的概念,下面有四个杂交组合,哪些发生了性状分离现象?①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后代都是高茎豌豆②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③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和皱粒豌豆分别为34株和14株④开粉色花的紫茉莉自交,后代出现红花、粉花和白花3.小麦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纯合的高茎小麦和矮茎小麦,该如何来区分哪种性状是显性性状?【课堂练习】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体没有显现出来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B.亲本之中一定有一个表现为隐性性状C.若子代中出现显性性状,则亲代中必有显性性状个体D.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双亲只具有一对相对性状2.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F1全为高茎,将F1自交得F2,F2中高茎∶矮茎为3∶1。
下列选项中不是实现F2中高茎∶矮茎为3∶1的条件的是() A.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形成两种配子B.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随机结合C.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组合的种子必须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D.只需A项条件,而不需B、C两项条件3.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仔细阅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____________,母本是____________。
(2)操作①叫做__________,操作②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后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种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的花为______色。
(4)若P皆为纯合子,让F1进行自交,F2的性状中,红花与白花之比为_________,F2的遗传因子组成有__________,且比值为__________。
生物体的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
孟德尔所做的豌豆实验中,选取的性状都是细胞核控制的,所以正、反交的结果是一样的,但不是所有的正、反交的结果都相同,后面的学习中我们将会了解到。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1)P DD(高茎)×dd(矮茎)配子__________ __________F1__________(高茎)F2:DD:Dd:dd =_____高茎:矮茎=_____(2)名词:①遗传因子②纯合子:指遗传因子组成__的____,如___或___。
杂合子:指遗传因子组成___的___,如___。
2.孟德尔的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决定的,决定高茎和矮茎的遗传因子分别为:______、______。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________存在的,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__,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F1产生配子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_______的。
①配子的结合方式:________种。
②遗传因子组成:________种,分别为____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_。
③产生后代的性状表现:________种,分别为__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
【合作探究】1.根据纯合子、杂合子的概念回答下列问题:(1)纯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吗?(2)纯合子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吗?(3)杂合子自交后代一定都是杂合子吗?2.在纯合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杂交实验中,F2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比例分别是多少?F2的高茎豌豆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比例又分别是多少?3.人的双眼皮(A)对单眼皮(a)是显性,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这是为什么?请用遗传图解回答。
【课堂练习】1.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孟德尔选择的一对相对性状是子叶颜色,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
如图是孟德尔用杂交得到的子一代(F1)自交的实验结果示意图,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都是黄色子叶B.③的子叶颜色与F1相同C.①和②都是黄色子叶、③是绿色子叶D.①和②都是绿色子叶、③是黄色子叶一题多变,能力提升(1)若F1中父本产生的含y精子无受精能力,则F2中遗传因子的组成及比例是多少?(2)若F1中含Y的雌雄配子之间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会有一半死亡,则F2中黄色子叶和绿色子叶的分离比是否还是3∶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 实验(第四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理解孟德尔假说的合理性以及使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