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气囊应用研究
汽车安全气囊毕业论文
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题目:安全气囊的应用与发展姓名:赵开洋院系: 机电工程系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届别: 2013届学号:指导教师:张坤目录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与应用学生:赵开洋指导老师:张坤安信院机电系汽检1001班[摘要]安全气囊是现代轿车上引人注目的新技术装置。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包括传感器总成、充气、折叠气囊、点火器、固态氮、警告灯等。
当汽车受到前方一定角度内的高速碰撞时,装在车前端的碰撞传感器和装在汽车中部的安全传感器,就可以检测到车突然减速,并将这一信号在0.01秒之内速度传递给安全气囊系统的控制电脑。
因此,确保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解决乘车人员的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在汽车上装配安全气囊就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介绍安全气囊的作用、安全气囊的类型、安全气囊的发展、系统主要部件、气囊在车内的应用、气囊系统的工作原理、使用注意参项、安全气囊的维护等。
[关键词] 安全气囊;传感器;安全;发展;应用近几年来,汽车作为一种便捷的现代化交通工具,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的方便,但是因为交通事故也给人们造成不少严重的损失。
因此汽车的安全问题便一直伴随在我们身边。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新型的汽车安全部件诞生了,即汽车安全囊。
安全气囊对乘员的保护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被称为驾驶员的“救命袋”,它可以保护人在汽车发生事故所引发的安全问题,同时也给汽车工业带来了繁荣,而汽车安全气囊它在当今时代又如何的去发展和应用呢?一、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一)、国外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最早发展安全气囊系统的国家是美国,是美国机械工程师约翰·赫缀克(John w.Hertrick)于1953年发明的,并获得了题为“汽车缓冲安全装置(Safety Cushion Assembly For Automotive Vehicles)”的美国专利US2649311。
它的发展历史过程可以概括为:发明于50年代,开发于60年代,应用于70年代,发展于80年代,推广与于90年代。
安全气囊的构成与工作原理
题目:《安全气囊的发展与运用》院系: ______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_____________姓名:杨旭东__________学号:0902020330指导教师:许和进__________2 0 1 1年6月12日论安全气囊的发展与运用第一章:概述随着公路条件的大幅度改善,现代汽车的行驶速度日益提高,“安全”已成为汽车发展进程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作为汽车被动安全性重要措施之一的乘员辅助保护系统(SRS),近年来在车辆上得到了迅速普及。
1.1安全气囊系统的功能:当汽车遭受碰撞导致车速急剧变化时,气囊(图1-1 )迅速膨胀,在驾驶员、乘员与车内构件之间迅速铺垫一个气垫,使驾驶员、乘员头部与胸部压在充满气体的气囊上,利用气囊的阻尼作用和气囊排气节流的阻尼作用来吸收人体惯性力产生的动能,从而减轻人体遭受伤害的程度。
现代汽车在驾驶员前端方向盘中央普遍装有安全气囊系统,有些汽车在驾驶员副座前的工具箱上端也装有安全气囊系统。
图1-1安全气囊1.2安全气囊系统的分类:(1 )按照气囊的数量包可分为单气囊系统(只装在驾驶员一侧)、双气囊系统(正、副驾驶员侧各有一个安全气囊)和多气囊系统(前排安全气囊、后排安全气囊、侧面安全气囊)。
图1-2多方位安全气囊(2)按大小可分为保护全身的安全气囊、保护整个上身的大型气囊和保护面部的小型护面气囊。
(3)按照保护对象不同可分为驾驶员防撞安全气囊、前排乘员防撞安全气囊、后排乘员防撞安全气囊与侧面防撞安全气囊几种。
1、驾驶员防撞安全气囊驾驶员防撞安全气囊装在方向盘上,分美式和欧式两种。
美式气囊是假定驾驶员没有佩戴座椅安全带设计的,其容积较大,为60L。
欧式气囊是假定驾驶员佩戴座椅安全带而设计的,其窖较小,约40L。
2、前排乘员防撞安全气囊由于副驾驶位置乘员在车内位置不固定且前方空间较大,因此为保护其撞车时免受伤害,设计的防撞安全气囊也较大。
美式约160L左右,欧式约75L左右(后者考虑了乘员受座椅安全带的约束)。
Flexsim在安全气囊装配生产线中的仿真应用研究
第二 类 : 于 面 向对 象法 的仿 真软 件应 用 , Wi 基 如 t -
流程进 行设 计 , 企业 受传 统制造 思想 的束 缚 , 主要 考虑
的是 生产 线 的生产 能力 , 往往 忽 视 生 产 线 上 的 物 流 问
ns、 r a e Ae 等等。但是 , s n 这一类软件有 的对模 型的数 据统 计分 析能 力不 足 , 能 按 照 自身要 求 进 行 数 据产产 品 的种类 增多 , 生 导致
了生 产现 场混 乱 , 制 品 大 量 堆 积 , 流 通 道 不 畅通 , 在 物 严重 阻碍 了企 业 的正常 生产 。加 之企业 对 于操作 人 员
的分 配不 合理 , 往往 对 其进行 单 独考虑 , 有充 分考 虑 没 到人 与机 器 的关联 性 … , 得 操 作人 员 忙 闲不 均 且 出 使
( i nn nvr t o eh ooy J zo 2 0 1 HN) La igU i s y f c n l 。 i h u1 10 。C o e i T g n
Absr c Th se l i s su i d n e h F e sm i lto s fwa e An c u l DAB se l l e s t a t: e a s mb y lne i t d e u d r t e lx i smu a in ot r . a t a a s mb y i i n
e it n r b e ,t e s li g s h me r u o wad.T e mo e ss tu g i y Flx i ,a ai x se tp o lms h o vn c e s a e p tf r r h d li e p a an b e sm nd v - l d t st e s h me e sb lt h e f a i l p r a h i fe e n o d rt h i l t n a d r s a c f ae h c e s f a i ii y.T e sb e a p o c s o r d i r e o t e smu a i n e e r h o o
汽车安全气囊毕业论文
汽车安全气囊毕业论文汽车安全气囊毕业论文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安全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为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气囊在事故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安全气囊的原理、发展历程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汽车工程师和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安全气囊的原理安全气囊是一种能够在车辆碰撞时迅速充气并形成保护物理屏障的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车辆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来激活气囊充气装置,将气囊迅速充气,从而减轻乘车人员的伤害。
安全气囊的充气装置通常由气体发生器、传感器和控制单元等组成,其中传感器负责检测碰撞力度和方向,控制单元则根据传感器的信号来判断是否触发气囊充气。
二、安全气囊的发展历程安全气囊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美国汽车制造商开始研究如何在车辆碰撞时保护乘车人员的安全。
然而,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安全气囊的研发进展缓慢。
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安全气囊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1973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次将安全气囊应用于量产车型,并于1974年开始在市场上销售。
此后,安全气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成为现代汽车被动安全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
三、安全气囊的应用前景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安全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安全气囊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安全气囊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如更轻、更坚固的气囊材料和更敏感、更精确的传感器技术。
其次,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安全气囊将与其他被动安全系统相互配合,形成更为完善的保护体系。
例如,安全气囊可以与车辆预警系统、自动刹车系统等相结合,实现更快速、更准确的碰撞判断和响应。
此外,随着电动汽车的兴起,安全气囊也将在电动汽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保护乘车人员的安全。
结论:汽车安全气囊作为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乘车人员的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安全气囊毕业论文
安全气囊毕业论文安全气囊毕业论文引言:安全气囊是汽车上的一项重要安全装置,它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能够迅速充气,为乘车人员提供有效的保护。
本文将从安全气囊的发展历程、工作原理、设计与制造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安全气囊的研究和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安全气囊的发展历程安全气囊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美国汽车制造商开始研究如何在车辆碰撞时保护乘车人员。
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和改进后,安全气囊逐渐成为现代汽车中不可或缺的安全装置。
二、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碰撞传感器和气囊充气系统。
当车辆发生碰撞时,碰撞传感器会感知到碰撞的力度和方向,并将信号传输给气囊充气系统。
充气系统会迅速将气囊充满气体,形成一个保护屏障,减少乘车人员受伤的可能性。
三、安全气囊的设计与制造安全气囊的设计与制造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气囊的形状、材料选择、充气速度等。
在设计过程中,工程师们需要进行大量的模拟和测试,以确保气囊在各种碰撞情况下能够正常工作并提供有效的保护。
四、安全气囊的应用前景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安全气囊在未来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除了在乘用车上的应用外,安全气囊还可以应用于其他交通工具,如公交车、火车等。
此外,随着智能汽车的兴起,安全气囊还可以与其他智能安全系统相结合,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五、安全气囊的争议与挑战尽管安全气囊在保护乘车人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也面临着一些争议和挑战。
例如,气囊的误触发问题、对乘车人员的伤害风险以及环境污染等。
因此,工程师们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以解决这些问题并提高安全气囊的性能。
结论:安全气囊作为汽车上的重要安全装置,对于保护乘车人员的生命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安全气囊的发展历程、工作原理、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安全气囊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安全气囊所面临的争议和挑战,以期在未来的研究和应用中不断提高安全气囊的性能和可靠性,为乘车人员提供更有效的保护。
汽车安全气囊发展概要、趋势及应用技术分析
课程设计设计项目:汽车安全气囊发展概要、趋势及应用技术分析班级:学号:姓名:目录1、国外安全气囊的发展2、国内安全气囊的发展3、安全气囊工作原理4、汽车安全气囊技术及其发展趋势5、结束语汽车安全气囊发展概要、趋势及应用技术分析论文关键词:汽车安全气囊发展概要安全气囊发展趋势安全气囊发展应用技术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汽车技术的进步和道路条件的改善,公路运输量大幅度增长,行车速度也显著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交通事故呈现上升趋势车流量也越来越大,安全隐患也越来越严重,交通事故逐年递增。
因此,确保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解决乘车人员的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在汽车上装配安全气囊就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汽车安全系统是汽车电子领域增长最快的一部分。
汽车的安全设计在整车设计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汽车安全性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种,主动安全系统旨在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防范事故于未然。
被动安全系统是事故发生后开始起作用,以减缓事故严重程度。
汽主动安全是指汽车防止发生事故的能力,主要有操纵稳定性、制动性能、平顺性等,被动安全是指在万一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汽车保护乘员的能力,目前主要有安全带、安全气垫、防撞式车身和安全气囊防护系统(Airbag RestraintSystem,以下简称安全气囊)等。
图0—1全性分类本文主要对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趋势及应用技术分析进行概述。
安全气囊的雏形是美国人Jhon.W.Hetrick发明的安全气垫。
1952年Hetrick发明了他自己之称为“汽车安全气垫”的装置,用来减轻急刹车或正面碰撞带来的严重伤害。
这是一种纯机械装置。
用于使气囊膨胀的压缩空气贮存在一个压力容器中,连接着弹簧的质量块用来感应汽车的减速度。
当质量块产生位移时,能打开一个阀使压力空气从压力容器中冲出来,以使气囊膨胀。
气囊可装在方向盘中、手套箱门上、仪表板上部以及前排座椅的靠背。
早期的空气囊主要用于与其它安全装置一起防止飞机着陆时与地面的碰撞。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产品设计开发指南(一)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产品设计开发指南(一)引言概述: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是现代汽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与开发对于提高汽车乘员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角度出发,分析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相关指南。
一、市场需求与用户需求1.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市场发展现状2. 分析用户对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需求3. 研究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与优势4. 总结市场需求与用户需求的统计数据和研究结果二、安全气囊系统的功能与设计要求1. 安全气囊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作用2. 分析安全气囊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性能指标3. 探讨安全气囊系统的结构与部件设计4. 整合车身传感器和控制单元的设计理念5. 确定安全气囊系统的触发方式和触发条件三、安全气囊系统的材料与制造工艺1. 选择适用于安全气囊的材料特性2. 分析不同材料在制造工艺上的优缺点3. 确定安全气囊系统的制造工艺流程4. 细化安全气囊系统的组装与调试要求5. 质量控制和测试方法的设定与应用四、安全气囊系统的测试与验证1. 分析安全气囊系统的测试对象和测试流程2. 确定不同测试环境下的测试要求3. 设计安全气囊系统的可靠性验证计划4. 实施安全气囊系统的功能验证和性能评估5. 分析并解决测试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需求五、安全气囊系统的生产与应用1. 设计安全气囊系统的生产与装配线2. 确定生产工艺和工位布置的要求3. 建立安全气囊系统的生产标准和质检流程4. 安全气囊系统的产品应用与销售策略5. 分析安全气囊系统的后续服务和维护需求总结:本文综合分析了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产品设计与开发指南,包括市场需求与用户需求、系统功能与设计要求、材料与制造工艺、测试与验证、生产与应用等5个大点。
准确把握这些指南,将有助于提高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品质和性能,促进汽车行业的安全发展。
基于颈部约束的安全气囊开发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求 [] S .北 京 : 国标 准 出版 社 ,0 6 中 20 .
上海 汽车
2 1. 1 0 0 1
・
5 ・ 9
5 O 5 O 5
中头部 和 颈部 不 会 受 到 伤 害 。但 是 , 当有 安 全 带 作 用时 , 车体相 对乘员 后 移 , 并通 过 安全 带 开始 给
1 1 安 全带 的作 用和 影 响 .
次碰撞 的危 险 , 时避 免 乘 员 在 车 辆 发 生 滚 翻 等 同
危 险 情况 下被 抛离 座 椅 。安 全 带作 为 主要 的乘 员
约束保 护装 置 , 目前 最 有 效 的安 全 设 备 , 是 其单 独
使 用 时可 以减 少 4 %左 右 的死亡率 。 2 但是 , 全 带 在 事 故 中发 挥 强 大 的 保 护 作 用 安
和头部和颈部 间的约 束角度出发 , 总结 出了在安全气囊作 用下 , 使乘员 头部伤 害较小 的最佳 颈部剪 切力 曲线形
式 , 佳 的颈 部 张力 和 头 部 z 向所 受 合 力 间 的 关 系 , 安 全 气 囊 的 开 发 提 供 了一 个 新 的分 析 方 向 。 最 为
【 bt c】 T r g eaa s f e f tnf n ipcn c et pi i th a A s at r ho ht nl io blee otm at g ci n, o t g u te e— u h y s tf c i r i a d nn o r
备考2024年中考科学三轮复习-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三)
备考2024年中考科学三轮复习-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实验探究题专训1、(2017高州.中考模拟) 碲(Te)被誉为“现代工业、国防与尖端技术的维生素,创造人间奇迹的桥梁”。
实验室模拟提取碲的一个实验是:取某含碲溶液于烧瓶中,加入适量的NaCl,加热到一定温度,持续通入SO2,待反应一段时间,过滤得到粗碲。
(1)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为TeOSO 4 + 2SO2 + 3X Te↓+ 3H2SO4,则X为________(填化学式)(2)为探究获得较高粗碲沉淀率的反应条件,某研究小组在控制NaCl浓度和SO2流量不变的条件下,进行下述对比试验,数据如下:实验温度/℃反应时间/h粗碲沉淀率/%a65 3.065.0b80 3.098.9c80 2.098.9d90 2.097.0①该小组研究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②实验a和b的目的是________。
③在上述四组实验中,最佳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h。
④为了提升设备利用效率和节约能源,可进一步优化反应条件测定粗碲沉淀率。
若再设计对比实验,选择的反应条件还可以是________(填选项)。
A.80℃,1.5h B.80℃,2.5h C.70℃,2.0h D.95℃,2.0h2、(2018奉贤.中考模拟) 如图A为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
老师指出反应物不同的质量比可能会影响生成物的种类,在学习时,可以从定性观察和定量分析两个角度来判断生成物。
请你跟随老师的思路,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气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提出问题】: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气体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①:CO 猜想②:CO2猜想③:________【实验设计】:装置图如图:方案一:从定性观察角度判断:若猜想3成立Ⅰ、B处的现象是________,D处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Ⅱ、该实验装置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
安全气囊研究报告
安全气囊研究报告引言:安全气囊作为现代汽车的一项重要安全装置,旨在保护车辆碰撞时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
本报告将重点探讨安全气囊的原理、发展历程、类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一、安全气囊的原理安全气囊的原理是利用碰撞传感器检测到车辆发生碰撞时,通过控制单元发出信号,引发气体发生剧烈化学反应,从而迅速充气并展开气囊。
气囊的展开能够减少乘员碰撞到车内非柔性部位的可能性,起到有效保护的作用。
二、安全气囊的发展历程安全气囊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最早的安全气囊是由美国汽车工程师约翰·海曼发明的。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安全气囊逐渐应用于汽车行业,并在20世纪80年代普及到大众市场。
现如今,几乎所有的汽车都配备了安全气囊作为标配装置。
三、安全气囊的类型根据安全气囊的位置和作用,可以将其分为驾驶员气囊、乘客气囊、侧面气囊和头部气囊等。
其中,驾驶员气囊和乘客气囊是最常见的类型,主要用于保护驾驶员和乘客在发生碰撞时不受伤害。
而侧面气囊和头部气囊则主要用于减少侧面碰撞和头部碰撞对乘员的伤害。
四、安全气囊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汽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安全性能要求的提高,安全气囊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安全气囊有望实现更快速的充气速度,更高的展开稳定性以及更精确的碰撞判断能力。
同时,还有望实现与车辆其他安全系统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整体的安全性能。
结论:安全气囊作为汽车安全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通过探讨安全气囊的原理、发展历程、类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参考。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安全气囊将继续发展,为汽车行业的安全性能提供更加全面和可靠的保护。
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与运用
上海建峰职业技术学院SHANGHAI JIANFENGVOCATIONAL COLLEGE课题名称: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与运用专业:汽车运用技术姓名:汪传杭学号:13180118 指导老师:江文静完成日期:2016年3月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与运用摘要:现在社会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和道路条件的大大改善,汽车行驶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同时对于汽车安全气囊的要求与越来越高。
车流量的增加,安全隐患也越来越严重,交通事故的逐年递增。
为了确保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解决乘车人员的安全越来越受到人民重视,安全气囊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解决办法。
安全气囊是车身被动安全性的辅助配置,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当汽车碰撞后,乘员与车内构件尚未发生“二次碰撞前”迅速在成员与构件之间打开一个充满气体的气垫,使乘员因惯性而时“扑在气垫上”通过这种方式让乘员受到的减少并吸收碰撞产生能量,减轻乘员的伤害程度。
本文主要就是对于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与运用进行概述。
关键词:汽车,安全,科技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utomobile airbagAbstract:Nowaday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d theimprovement of the road conditions, the speed of the car is also getting faster and faster. The increase of traffic flow, the security hidden danger is also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traffic accident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automobile driving, the safety of the car is more and more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the safety air bag is a very effective solution. The airbag is an auxiliary configuration of the passive safety of the vehicle body, which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people. When the vehicle collision, the crew and vehicle components that have not yet happened "before the second collision quickly between members and members in the open a gas filled cushion, the crew because of inertia and" flutter in the air cushion "in this way let the passenger will be impact to reduce and absorb collision energy, reduce the degree of occupant injury. This paper is mainly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utomobile airbag. Keyword: automobile secure technology前言近些年安全气囊的快速发展,它已经成为衡量一辆车的被动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
我国安全气囊应用现状及发展特征
用
军 工专 家才 开始 关 注 汽车安 全 气 囊 的研 究 和发 展 口。 ] 随着 中 国经济 和 汽车产 业 的发展 , 国的安全 气 囊市 中
汽 车 安 全气 囊 的基 本 思想 是 :在 发 生 一 次碰 撞 后 、 次 碰撞 前 , 速 在 乘员 和 汽车 内部结 构 之 间 打 二 迅
开一 个充 满气 体 的袋 子 , 乘员 扑 在气囊 上 。通 过气 让 囊 的排气 节流阻 尼吸 收乘 员 的动能 , 猛烈 的 二次 碰 使 撞得 以缓 冲 . 以达 到保 护乘 员 的 目的[。 s - 其 工作原 理 为 : 感 器感受 汽 车碰撞 强 度并 将 其 传 传 给控 制 器 。 控制 器 接 收并 处 理 传 感 器 的 信号 , 当控
第1 0期 总第 16期 9
21 0 0年 1 O月
农 业科技 与装备
c l a c e e ut lS inc &T e h l g a Equ p e t ur c no o y nd im n
No1 oa No1 6 .0T t l 9
.
0c 2 0 t 01
.
我 国安 全 气 囊 应 用现 状 及 发 展 特 征
图 1 安 全 气 囊 系统 组成
Fi ur S t m nfgur ton o g e1 yse co i a i fABR S
1 安全气 囊关键 技术
11 基 本 工作原 理 。
12 安全 气囊 种类 _
针对 不 同撞 车方位 和保 护乘 员不 同部 位来 分 , 有 正 面碰 撞 气囊 、 面 碰撞 气 囊 、 部 气囊 、 滚气 囊 、 侧 膝 翻 幕 屏式 气囊 等 “, j具体 介 绍如 下 。 1 )司机 侧正 面气 囊 。司机侧 正 面气 囊 是普 遍装 备 的气 囊模 块 , 模 块一 般 内嵌 到方 向盘 上 , 过旋 该 通 转 连接 器 和 E U相 连 , C 由于方 向盘 的尺 寸 限制 , 因此 该 模块 的大小也 受 到 了一 定 的 限制 , 2是 一个 典 型 图 的司机 侧正 面 气囊 。
安全气囊技术的新进展
船舶采用气囊上下水工艺是一项低成本、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高可靠性、机动灵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针对大型船舶和超大型船 舶采用气囊上下水工艺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以及它们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提出对策,从技术角度和管理角度来促进此项技术的健康发展.
该传感器可以判断点爆时刻之 前的瞬间,乘员的初始位置,据此 抑制或低压点爆气囊,来保护离位 (ooP)等乘员。其使用的技术与座 椅占用传感器使用的技术相似,包 括超声波、红外线、可视成像和电 容式等技术。 4.3.5安全带传感器
安全带传感器主要用于探测安 全带是否使用及其使用状态。
5结束语 汽车碰撞安全眭问题自汽车诞
目前安全气囊试验用假人为典 型人,不能代表所有乘员。
此外,固有的安全气囊设计理 念存在伤人缺陷。如正面碰撞安全 气囊必须在碰撞发生后的约50ms 内,向乘员方向迅速点爆、膨胀,而 不是其他方向。
4智能气囊
为了减少安全气囊对乘员的伤 害,最新开发的安全气囊技术包括
每100km耗油仅0.5L。 纳米技术可以使燃料电池技术
安装位置
用途
方向盘内
正面碰撞时保护驾驶员
仪表板内
正面碰撞时保护前排乘员
B柱、车门、座椅等 侧面碰撞,翻滚时保护驾驶员、乘员
顶棚侧面
侧面碰撞,翻滚时保护驾驶员、乘员
仪表板下部
正面碰撞时保护驾驶员、乘员
风挡下等位置
保护行人
了许多智能化功能,以便更为有效 地保护乘员。智能气囊是指汽车在 碰撞过程中,能够根据不同的碰撞 形式和不同的乘员类型,主动采取 相应点爆的策略,以达到最佳乘员 保护效果的安全气囊。 4.1智能化设计面临的挑战 4.1.1简略的分析
沈伟潮_HyperMorph技术在气囊形状优化的应用
HyperMorph技术在气囊形状优化的应用沈伟潮 马叶红 刘二勇奥托立夫(上海)汽车安全系统研发有限公司HyperMorph技术在气囊形状优化的应用Shape Optimization of Airbag by HyperMorph沈伟潮马叶红刘二勇奥托立夫(上海)汽车安全系统研发有限公司摘要:安全气囊优化是提高乘员保护性能的关键环节,特别是乘员气囊的形状,是被动安全设计的重要部分。
本研究将气囊形状,保护法规,设计空间优化等流程整合在一起,借助HyperMorph技术,同时利用HyperStudy对气囊对自动优化进行了尝试。
该方法以某种车型的正面碰撞为例,以CNCAP为目标,在计算机仿真实现了对乘员的优化,并大大缩短了开发时间。
关键词:安全气囊,优化设计,正面碰撞,HyperMorph,HyperStudyAbstract: Airbag design is a key to improve the occupant safety during the frontal impact. Especially, the shape of the passenger airbag is one important part of the passive safety design. This paper try to develop an airbag shape optimization method integrated the airbag shape, protection specification, and design space by the technology of HyperMorph and HyperStudy. This method help to reduce the develop time greatly.Key words:Airbag, Optimization Design, Frontal Impact, HyperMorph, HyperStudy1 概述随着乘员约束系统标准的提高和项目进度的要求,快速提高约束系统保护效能的设计已经成为约束系统设计的关键,而其中乘员安全气囊(PAB, Passenger Airbag)更是设计中的重点。
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与应用毕业论文
气囊做为车身被动安全性的辅助配置,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当汽车碰撞后,乘员 与车内构件尚未发生“二次碰撞前”迅速在两者之间打开一个充满气体的气垫,使乘员 因惯性而移动时“扑在气垫上”从而缓和乘员受到的冲击并吸收碰撞能量,减轻乘员的 伤害程度。
安全气囊分布在车内前方(正副驾驶位),侧方(车内前排和后排)和车外三个方 向。在装有安全气囊系统的容器外部都印有 Supplemental Inflatable Restraint System,简称 SRS 的字样,直译成中文,应为“辅助可充气约束系统”。英文名称中强 调了安全气囊是辅助性的设备,应该与安全带配合工作才能起到最佳的保护作用。可惜 的是中文名称中忽略了这一点,容易给用户带来误解,以为仅靠安全气囊就能获得良好 的保护效果。其实,若不配合安全带使用的话,在某些情况下,安全气囊展开时会对乘 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在正驾驶位的气囊装在方向盘的中间位置,副驾驶位的安全气囊 安装在正前方的平台内部,在意外发生的瞬间可以有效的保护驾驶员和副驾驶位乘员的 头部和胸部,因为正面发生的猛烈碰撞会导致车辆前方大幅度的变形,而车内乘员会随 着这股猛烈的惯性向前俯冲,造成跟车内构件的相互撞击,另外车内正驾驶位置的安全 气囊可以有效的防止在发生碰撞时方向盘顶到驾驶者的胸部,避免致命的伤害。
汽车安全气囊表面用有机硅橡胶涂层的应用研究
汽车安全气囊表面用有机硅橡胶涂层的应用研究
汽车安全气囊是一种用于保护车辆乘员在发生碰撞时减轻伤害的装置。
为了提高安全气囊的性能和耐用性,研究人员进行了有机硅橡胶涂层的应用研究。
有机硅橡胶涂层具有优异的耐磨损、耐候性和化学稳定性,可以有效地保护安全气囊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和破坏。
以有机硅橡胶涂层作为安全气囊表面材料,可以提供更好的抗老化性能,延长安全气囊的使用寿命。
此外,有机硅橡胶涂层可以提高安全气囊的防水性能,减少水分对气囊的影响。
当安全气囊被触发时,有机硅橡胶涂层还可以起到减震和缓冲的作用,减轻碰撞对乘员的冲击力。
有机硅橡胶涂层还可以提高安全气囊的渗透性,使气囊更快地充气和展开,为乘员提供更快的保护。
同时,有机硅橡胶涂层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耐撕裂性,可以保证安全气囊在充气时不会破裂或泄漏气体。
综上所述,有机硅橡胶涂层在汽车安全气囊上的应用研究可以提高气囊的耐用性、防水性能和充气速度,以及降低碰撞对乘员的伤害。
这些研究对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和乘员的安全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安全气囊设计标准
汽车安全气囊设计标准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车辆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汽车安全气囊作为一种重要的被动安全装置,起到了在碰撞事故中保护乘车人员安全的关键作用。
为了确保安全气囊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制定适当的设计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讨论汽车安全气囊的设计标准,以提高乘车人员的安全性。
1. 安全气囊的基本原理和要求安全气囊是指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由车辆撞击传感器信号触发,迅速充气形成的保护装置。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快速填充高压气体,形成膨胀的气袋,以吸收碰撞产生的冲击力,减轻车辆和乘车人员的伤害。
安全气囊的设计标准应包括以下要求:- 触发时机准确:安全气囊必须在碰撞前乘车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借助安全带固定身体,同时在发生碰撞时迅速充气,形成保护效果。
- 充气速度合理:安全气囊应在碰撞发生的瞬间内实现充气,并在适当的时间内达到充气最高点,以保证乘车人员的安全。
- 充气压力控制:充气气体的压力必须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不能过高或过低,以充分发挥安全气囊的吸能作用。
- 适应不同碰撞方向:安全气囊应能适应不同碰撞方向的需求,包括前碰撞、侧碰撞和翻滚碰撞等。
- 安全气囊的形状和尺寸:根据不同车型和车辆安全要求的不同,安全气囊的形状和尺寸也有所差异。
但是其中还需要考虑到空间限制和舒适性的平衡。
2. 碰撞传感器设计要求碰撞传感器是安全气囊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也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 触发敏感度:碰撞传感器应具备足够的敏感度,能够准确感知到车辆碰撞的发生,并迅速传递信号给安全气囊系统。
- 可靠性和耐用性:碰撞传感器应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耐用性,能够在恶劣环境和复杂道路条件下正常工作。
- 适应性:碰撞传感器应能适应不同类型和强度的碰撞,包括低速碰撞和高速碰撞。
3. 安全气囊系统的管理和检测为了确保安全气囊系统的正常工作,对其进行管理和检测至关重要。
- 系统自检和故障诊断:安全气囊系统应具备自检和故障诊断功能,能够检测传感器、充气装置和控制单元等部件的正常工作状态。
烟火式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发展概述
烟火式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发展概述烟火式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中,它可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迅速充气,将驾驶员和乘客包裹在其中,从而减轻碰撞带来的伤害,保护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这项发明的背后是长期的研究和探索,下面我们来看看烟火式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的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汽车生产商开始研究开发安全气囊技术,并最终将其应用到了汽车中。
当时的安全气囊只是一种基于压缩的气体发生器,使用氦气或氮气作为充气介质。
但是,这种气体在高温或高湿的环境下不够稳定,易发生爆炸或漏气,从而导致严重的事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开始寻找新的充气介质。
在1971年,美国的一位研究人员在研究火箭发动机燃料时发现,固体燃料和液体产生的气体具有很高的压缩能力和稳定性,因此可以作为安全气囊的充气介质。
于是,他开始研究将固体燃料和液体混合制成固体气体发生器。
这种新型的发生器使用烟火式燃烧,将混合物点燃后,气体在微秒内膨胀成为高压气体,充满安全气囊。
这项发明被美国赋予了专利,并很快被汽车生产商应用到了汽车中。
到了20世纪80年代,烟火式固体气体发生器已成为汽车安全气囊的主流技术。
但是,由于发生器中使用的固体燃料和液体在长期使用后会发生老化和劣化,从而影响气囊的发挥效果。
同时,发生器燃烧产生的气体中可能含有有毒的物质,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开始研究新的发生器充气介质和点燃方式。
到了90年代,基于化学反应充气的化学气体发生器开始被广泛使用。
这种发生器使用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作为充气介质,不需要使用固体燃料或液体,同时可以避免产生有害物质。
这种发生器使用电信号来点燃化学反应,相对于烟火式发生器更加安全可靠。
近年来,高压燃烧充气技术也开始被应用到安全气囊充气中。
这种技术使用液态管理作为充气介质,充气速度更快,充气过程更加稳定。
同时,这种充气方式可以在车辆发生撞击前预充气,从而减少碰撞对车内人员的影响,提高安全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毕业实践说明书(论文)07~10学年汽车工程系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综合毕业实践题目:汽车安全气囊的应用研究学生姓名:吉达军班级:260710 学号:26071011起讫日期:2009年9月—2010年6月实践地点:指导教师:张彦明技术职称:讲师教研室主任:系主任:摘要汽车安全气囊作为一种辅助的乘员约束条件,在汽车发生碰撞时保护乘员的效用已越来越得到肯定,当今社会对安全气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智能安全气囊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泛,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汽车与汽车或汽车障碍物之间的碰撞称为第一次碰撞,第一次碰撞导致了汽车速度的急剧变化。
由于惯性的作用,车上的乘员向前运动,于是发生了车内乘员与车内结构件之间的第二次碰撞,事故中造成乘员伤害的主要原因就是第二次碰撞。
为了减轻和避免驾乘人员在第二次碰撞中受到伤害,乘员保护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在碰撞中利用约束系统(包括座椅、安全带、安全气囊等)避免或减缓乘员与车内结构件碰撞造成的伤害。
汽车安全气囊的基本思想是:在发生第一次碰撞后,第二次碰撞前,迅速在乘员和汽车内部构件之间插入一个充满气体的气囊,让乘员“扑”在气囊上,通过气囊上的排气节流阻力吸收乘员的动能,使猛烈的第二次碰撞得以减缓,以达到保护乘员的目的。
所以安全气囊作为一种防护措施已经是必不可少了。
我在此设计中主要进行了安全气囊的设计工作,对安全气囊的工作过程进行研究,为使乘员安全而设计一个合适的安全气囊。
介绍自行研制的智能式汽车安全气袋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单片机、传感器、点火电路等组成,使用点火控制算法对汽车加速度信号进行判断,输出点火脉冲。
本系统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可进行自诊断等特点。
故设计的主要工作是对气囊电路中的CPU、加速度传感器的选择、继电器的选择及与电路有关的器件,如为防止错点火而要设计一个点火电路、为防止信号干扰我们要加光隔离等一些措施。
所以我设计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安全气囊的硬件电路实行操作并对其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对其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智能型安全气囊、防护、安全传感器、汽车碰撞。
AbstractThe auto safety aerocyst took one kind of auxiliary crew memberrestrains the condition,Has the collision when the automobile protects crew member'seffectiveness more and more to obtain the affirmation,Now the society also more and more is high to the security aerocystrequest。
Also more and more is in particular widespread to the intelligentsecurity aerocyst demand,When the automobile has the collision the automobile and theautomobile or between the automobile obstacle collision is called thefirst collision,The first collision has caused the automobile speed rapid change。
As a result of inertia function,On vehicle crew member to front movement,Thereupon has had in the vehicle in the crew member and the vehiclebetween the structural element second collision,In the accident creates the main reason which the crew member injures is the second collision。
In order to reduce and avoids harnessing while the personnel receivesthe injury in the second collision,The crew protective system design goal is avoids or slows down the injury in the collision using the restraint system which in the crewmember and the vehicle the structural element collision creates。
The auto safety aerocyst basic thought is:After has the first collision,Before second collision,Rapidly inserts in the crew member and between the automobile interior component to fill the gas the aerocyst,Let the crew member "throw oneself" on the aerocyst, absorbs crewmember's kinetic energy through the aerocyst on exhaust throttleresistance, enables the violent second collision to slow down,achieved protects crew member's goal. Therefore the security aerocyst took one kind of protective measure already was essential. I havemainly carried on the security aerocyst design work in this design,conducts the research to the security aerocyst work process, forcauses the crew member safety to design an appropriate securityaerocyst。
The introduction independently develops the intelligent type autosafety air pocket controlsystem, this system mainly by the monolithicintegrated circuit, the sensor, the electric firing circuit and so onis composed, the use ignition control algorithm carries on thejudgement to the automobile acceleration signal, the output ignitionpulse. This system has the volume slightly, the reliability high, theantijamming ability is strong, may carry on from characteristic and soon diagnosis。
Therefore designs the main work is to in aerocyst electric circuitCPU, the acceleration instrument choice, the relay choice and the andcircuit related component, like for prevents the wrong ignition but tohave to design a electric firing circuit, for prevented the meaconingwe must add the light isolation and so on some measures. Therefore Idesign the main work which does am to the security aerocyst hardwareelectric circuit implementation operation and to its principle of workcarry on the analysis, conducts the research to its application.Key word: Intelligence security aerocyst,;protection;security sensor;automobile collision.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绪论 (6)第二章安全气囊简介 (8)2.1 安全气囊的作用与分类 (8)2.1.1 安全气囊的作用 (8)2.1.2 安全气囊的分类 (8)2.2 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 (8)2.3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 (10)2.4 安全气囊的工作过程 (11)2.5 使用安全气囊注意事项 (11)2.5.1 安全操作规范: (11)2.5.2 启爆后安全气囊的处理: (12)2.5.3 安全气囊的拆卸: (13)2.5.4 安全气囊的安装: (14)第三章CAN总线在汽车内部的网络研究 (15)3.1 CAN简介: (15)3.1.1 CAN 总线的概念 (15)3.1.2 CAN 总线的特点 (16)3.2 CAN总线的结构特点 (18)3.2.1 CAN节点概述 (18)3.2.2 CAN总线的分层结构 (19)3.2.3 CAN总线的位数值表示 (20)3.2.4 CAN总线的通信距离 (20)3.3 CAN报文的帧格式 (21)3.4 CAN总线高层协议介绍 (25)3.5 CAN总线在汽车内的应用 (28)3.5.1 汽车内部CAN网络设计 (28)第四章汽车安全气囊电路设计 (31)4.1 控制系统的设计 (31)4.1.1 气袋控制系统的要求 (31)4.1.2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 (31)4.2 控制系统硬件 (32)4.2.1 总体方案 (33)4.3 器件的选择 (34)4.3.1 CPU及CAN收发器件的选择 (34)4.3.2 加速度传感器的选择 (41)4.3.3 电源 (47)4.3.4 点火电路及气袋检测电路 (48)第五章论文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