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格
古代文言文的修辞格
古代文言文的修辞格古代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具有丰富的修辞格。
修辞格是指通过特定的语言手法,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艺术美感的修辞手段。
在古代文言文中,修辞格被广泛运用,不仅可以提升文章的艺术性,还能够加深表达的含义,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古代文言文修辞格。
一、对偶格对偶格是古代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或对照来强化表达的效果。
对偶格可以分为平行对偶和交叉对偶两种形式。
平行对偶是通过将句子或词语进行对比排列,来强调对立或相似的关系。
比如《左传》中的“鬼神害人,人神弗害”的句子中,通过平行结构的表达方式,强调了鬼神与人的对立关系。
交叉对偶是通过将词语或句子进行交叉排列,来强调对比或补充的关系。
比如《孟子》中的“民以食为天,非天以食为民”一句,通过交叉对偶的结构,强调了食与天、民与食的相互关系。
二、比拟格比拟格是通过比较来增强表达的效果,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或感受到文字所表达的意境。
比拟格在古代文言文中尤为常见,比如《史记》中的“形如楼台,状如庙宇”的描述,通过将房屋与楼台、庙宇进行比拟,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
三、排比格排比格是通过将句子或词语进行排列,使之呈现一种平行或相似的结构,以加强表达的力度和节奏感。
排比格在古代文言文中也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如《论语》中的“由,诲汝知而不知,知而不行,行而不达,学而不思,思而不得,不得而愧,愧而不改”一句,通过排比结构的运用,增强了表达的力度和节奏感。
四、夸张格夸张格指的是通过夸张的手法来增加表达的力度和效果,使文章更具震撼力和感染力。
夸张格在古代文言文中也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如《红楼梦》中的“入得其境,真有如入仙境之感”一句,通过夸张的比喻手法,使文章更具艺术效果。
五、借代格借代格是通过借用某一特定词语的概念,来表达其他相关意义,以达到丰富表达的目的。
借代格在古代文言文中也被广泛运用,如《诗经》中的“羝羊之皮,素丝五紘。
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对偶 、排比 、反问 、设问八种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八种修辞格的综合运用比喻(一)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二)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三)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于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
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猜度。
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
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砖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儿。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
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恰似点。
(四)比喻的种类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
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
本体喻征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蟑。
除此暗喻还有许多变体值得注意:①本体和喻体是并歹、关系。
例如:从喷泉里喷出来洋,(“花”修饰“海洋”)②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
例如: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3、借喻。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
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元豪杰怕熊婴~傅喻。
连用几个比喻共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五)比喻的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4、化冗长为简洁。
比拟(一)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
常见修辞格
通感: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 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 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收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举例子来说吧:欣赏建筑的重复与变化的样式会联想到音乐 的重复与变化的节奏;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 听到飘渺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子; 又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 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双关: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性和同音的条件, 有意识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 方式。 (1)谐音双关: 我失骄杨群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杨实际上是指杨开慧,柳实际上是指柳直荀)。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 (2)语意双关: 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三、引发联想,创新意境。如: 破阵子(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 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诗中“八百里”“的卢”涉及两个典故:一是据《世说新语》记 载,晋王恺以牛“八百里驳”与王济作赌注,王济获胜后杀牛 作炙,后人即以八百里指牛。二是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 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运用这两个典故, 创造一个雄奇的意境,不由让读者仿佛看到战争爆发前犒劳 出征将士的壮观场面和战场上铁骑飞驰敌阵的激烈场景,极 具穿透力。
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 较的方法。 如: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引用:是指写文章时,有意引用现成语、诗句、 格言、典故等, 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 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
修辞格名词解释
修辞格名词解释
修辞格名词解释:
修辞格是一种文学技巧和表达方式,用于增强文本的表现力、说服力和吸引力。
它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反复等等。
修辞格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元素,可以帮助作者产生更生动、更深刻的表现力,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理解。
除了文学作品,修辞格也可以在其他领域中使用,例如政治演讲、商业营销、广告、新闻报道等等。
在这些领域中,修辞格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信息的表达力和说服力,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信息。
不同的修辞格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比喻通常用于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传达信息。
拟人通常用于将非人类事物拟人化,以增强它们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夸张则通常用于夸大事物的特点和程度,以便更好地表达强调和感染力。
对比和排比通常用于强调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
除了特点和用途,不同的修辞格也有不同的名称。
例如,比喻通常被称为修辞格、修辞手法或比喻术。
拟人通常被称为修辞手法或人格化。
夸张通常被称为夸张、夸大或夸张性表达。
对比和排比通常被称为对比、排比或并列修辞格。
拓展:
修辞格是文学和艺术中常见的元素,可以帮助作者产生更生动、更深刻的表现力,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信息。
在文学中,修辞格通常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等等。
在非文学领域中,修辞格也可以被用于政治演讲、商业营销、广告、新闻报道等等。
这些修辞格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信
息的表达力和说服力,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信息。
八种常见修辞格
八种常见修辞格近年来的《考试说明》仍然规定常见修辞格为八种,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比喻(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②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
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2.比拟(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
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3.借代(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修辞格
三、常用的修辞格简介:
(一)比喻: 1、含义: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问题时用 同他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 比方。 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 打比方的事物叫做“喻体”联系两者 的词叫喻词 2、比喻的三要素:本体(甲)、喻体 (乙)和连接两者的喻词
3、种类 (1)明喻: 用“像、如、仿佛”等喻词通俗明白地打比方。 如: 共产党像太阳。 注意:如果前后句子叫长,且意义明白,明喻也可以省略 喻词。 如: 铁不用就会生锈,水不流就会发臭,人的头脑不用,功能 就会萎缩。 (2)暗喻 :用“是、成为”等喻词直接将本体当做喻 体的方法。 如: 大王庄这个阵地成为一颗锐利的铁钉,牢牢地钉进了黄维 兵团的脑门心。
(十)反复 1、含义:反复是有意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以达 到突出某种感情、强调某个意思、如加深读者印象 的目的。 2、种类:可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1)连续反复,连续出现同一个词语或句子, 中间没有间隔叫连续反复。如 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 灭亡。(鲁迅《纪念刘合珍君》) (2)间隔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不连续出 现,有其他词语或句子间隔在中间叫间隔反复。如 我们还在这样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 东西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有两个星期,忘却的 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纪念刘和珍君》)
(三)借喻与借代 两者都是用一个与本体有关系的代体来描写本 体。不同处是: 第一,构成基础不同:借喻的本体与喻体之间 是相似关系,两者是本质不同的两个事物;借代的 两个部分则是相关关系,不是两个事物,代体多为 本体的一个部分,或是本体的某个属性、特征。 第二,作用不同:借喻的价值在引导接受者去 联想,使表达形象性增强;借代则旨在突出事物的 特征,没有联想价值。 第三,转换结果不同:借喻能转换成明喻,借 代则无法转换。
现代汉语修辞格
▲暗喻的其它形式:
(1)否定的比喻:
④ 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 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 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鲁迅《忆韦素园》)
(链接到WORD文件)
今天的课 就上到 这里!
(十五)引用
1、连续反复 2、间隔反复
返回
三、修 辞 格 (之二)
(九)反复 (十)换算 (十一)设问 (十二)反问 (十三)对偶 (十四)排比 ★ 层递
(十五)引用
把抽 象的数 字具体 化、形 象化
返回
三、修 辞 格 (之二)
(九)反复 (十)换算 (十一)设问 (十二)反问 (十三)对偶 (十四)排比 ★ 层递
返回 开始
三、修 辞 格(之一)
㈠比喻 ㈡比拟 ㈢通感 ㈣借代 ㈤夸张 ㈥反语 ㈦双关 ㈧仿词
1、扩大夸张 2、缩小夸张 3、超前夸张
返回
三、修 辞 格(之一)
㈠比喻 ㈡比拟 ㈢通感 ㈣借代 ㈤夸张 ㈥反语 ㈦双关 ㈧仿词
1、反话正说 2、正话比喻 ㈡比拟 ㈢通感 ㈣借代 ㈤夸张 ㈥反语 ㈦双关 ㈧仿词
返回
(2)程度不等的比喻——差喻:
⑤ 可是在中国,那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 (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差喻往往带有夸张的色彩,在修辞上常认为是比喻
与夸张兼用。
(3)不出现比喻词:
⑥弯弯的月儿 小小的船。(AB同位式) ⑦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搬掉落后和贫穷
这两座大山。(AB同位式) ⑧希望的肥皂泡已经破灭。 (本体和喻体演化成 定中关系) ⑨千声万声呼唤你,
修辞格
常见修辞格修辞格又称辞格、修辞方式,是为了提高修辞行为的效果而运用的组织语言材料的策略性方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映衬、拈连、仿拟等修辞格侧重语义变化,是追求语言形象上的创造的策略;对偶、排比、回环、顶真、反复等修辞格侧重语形的呼应变化,是追求语句组织上的创造的策略。
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某一事物或情境来比况不同类的另一事物或情境。
比喻是扩大话语的意义空间的最基本的手段之一。
运用比喻,可以用浅显的、具体的比喻深奥的、抽象的,也可以用抽象的、深奥的比喻具体的、浅显的。
被比的事物与作比的事物应该是不同类的,两者可以在一个或多个方面具有相似点。
两者的距离越远,越能获得意外的效果。
比喻的基本类型是明喻,由此有衍化出暗喻、借喻、博喻、撇喻等。
(一)明喻明喻是最典型的比喻。
在结构方式上最为完整:本体(被比的事物)、喻体(作比的事物)、比喻词(“像”、“如”、“若”、“似的”、“好像”、“如同”、“仿佛”、“一样”等)都出现,有时还可以顺势写出两者的相似点;在语义关系上也最为显豁,一般不容易与其他修辞格混淆。
如果用A表示本体,用B表示喻体,那么明喻的基本格式是:A像B。
有时也有B像A。
例:①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
……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朱自清《梅雨潭》)②出洋好比出痘子、出痧子,非出不可。
小孩子出过痧痘,就可以安全长大,以后碰见这两种毛病,不怕传染。
我们出过洋,也算了了一桩心愿,灵魂健全,见了博士硕士这些微生虫,有抵抗力来自卫。
(钱钟书《围城》)(二)暗喻暗喻是本体和喻体都出现而比喻词不出现的比喻。
常见的有利用判断关系构成“A是B”,利用修辞关系构成“A的B”,利用并列关系构成“A,B”等。
(1)“A是B”型。
例: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北岛《回答》)②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
常见修辞格
几种常用修辞手法1.比喻:概念: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帮助人深入理解。
(事物间有相似性)分类:明喻、暗喻、借喻明喻: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有“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等;形式:甲像乙;如: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只有本体和喻体,没有比喻词;比喻词用“是、成为、出现”等代替;形式:甲是乙;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如: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2.比拟:概念: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启发读者想像,让文章更生动。
分类:〈1〉拟人〈2〉拟物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拟物: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如: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如: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3.借代:概念: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作用: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引发联想。
种类:①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②特征代本体。
即用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其本体的名称。
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
③具体代抽象。
如:南国烽烟正十年。
④工具代本体。
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
⑤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4.夸张:概念: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描绘的修辞方法。
修辞格
“它害得我很惨”福美加油站欧福美说。
“它令我很不舒服”敌对车行薛达盛说。 “太快了,我不喜欢”87岁的叶小倩说。
“邦迪创可贴”《朝韩峰会篇》,不仅给予人们情感 和视觉的震撼,而且更能引起受众的联想和满足。对于这 则获奖广告,权威媒介是这样评述的: 这确实是一幅经典之作。人物事件取材于真实的历 史。2000年夏季,朝韩峰会这个震惊世界的话题引起全球 关注,半个世纪的对峙终于握手言和。邦迪广告《朝韩峰 会篇》敏感地抓住这一真实的历史,把人们对和平的期盼, 通过“邦迪坚信没有愈合不了的伤口”的概念,倾注给品 牌。邦迪创可贴将“愈合伤口”这个简单的产品功能扩展 为“再深、再久的创伤也终会愈合”的产品理念,在消费 者心中引起共鸣。当然,广告也因为这个历史性事件与产 品的个性、功能、品牌理念的契合而打动了评委,获得了 国际大奖。
比喻的使用: (1)明代“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为新开张的商号写的对 联: “生意如春草,财源似水泉” “门前生意,如似夏天蚊虫,队进队出
夜里铜钱,好像冬天虱子,越捉越多”
(2)台湾一家牛仔裤广告语: 犹如第二层皮肤 (3)你的第二个家。(纽约林肯饭店) (4)每一位新娘的秘密武器。(某化妆品)
运用联想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把甲事物 当作乙事物来写,这种修辞格叫比拟。 人们长期传诵的一些古典诗词名句,就是运用了比 拟手法。例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焕《凉州词二首》之一)诗人把《折杨柳》 曲调的羌笛之声人格化,巧妙地说它也在“怨杨柳”, 从而深刻地表现了玉门关外的荒寒,和边远征夫的离恨。 根据拟体的不同属性,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类。 1 拟人是把非生物或生物当作人来表现,赋予它们人的思 想感情,声情笑貌,使它们人格化。表现形式:
最常见的几种修辞格
最常见的几种修辞格1. 明喻(Simile)明喻是一种最简单、最常见的修辞方法,是以两种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对比,表明本体和喻体的关系,两者都在对比中出现,其基本格式是“A像B”,常用的比喻词有as, like, as if, as though等。
例如:●He jumped back as if he had been stung, and the blood rushed into his wrinkled face.(他往后一跳,好像被什么东西叮了一下似的,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脸顿时涨得通红。
) 在《品尝家》一文中老人对“我”的慷慨施舍的反应如同被蜜蜂叮过一样,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处境凄凉内心却极度敏感的可怜老人的形象。
●The cheque fluttered to the floor like a bird with a broken wing.(支票跌落到地上,像一只断了翅膀的小鸟。
)《礼物》一文中,老太太喜迎八十大寿,大女儿不来庆祝,只寄来一张支票。
作者把这张支票比作断了翅膀的小鸟,形象地表达出此刻老太太希望破灭,极度伤心的心情。
2. 暗喻(Metaphor)暗喻也是一种比喻,但不用比喻词,因此被称作缩减了的明喻(a compressed simile)。
它直接把一种事物名称用在另一事物上,从而更生动、更深刻地说明事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例如:●What will parents do without the electronic baby-sitter?(如果没有这位电子保姆,父母该怎么办呢?)形象地说明了电视机的保姆功用。
●... while most of us are only too ready to apply to others the cold wind of criticism, we are somehow reluctant to give our fellows the warm sunshine of praise.(……但是我们中的很多人太容易给别人批评的冷风,而不愿意给自己的同伴赞扬的阳光。
九种常见修辞格
九种常见修辞格一、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事物或情景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景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的区别与联系见下表:类别本体喻词喻体例句区别与联系明喻甲如、像、似、若、乙那小姑娘好像在形式上是犹、好像等一朵花一样。
相似关系暗喻甲是、成、变成、乙那又浓又翠的在形式上是成为、等景色,简直就相合关系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无无乙燕雀安知鸿鹄只出现喻体,之志!本体与喻词都不出现二、比拟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等几种形式。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 ,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例如:a、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拟物)b、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人)三、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例如:a、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部分代全体。
“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b、不要大锅饭。
(具体代抽象。
“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c、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
(“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d、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
(“雷锋”是以具体形象代抽象的具有雷锋精神的人)四、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例如:a、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b、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为缩小夸张)c、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五、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例如: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流水对)b、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修辞格简表
光彩夺目的春天。
(拟人)
3.
。 (对偶)
4.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
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
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
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排比)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 6.我在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
4.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使同一个词语、句子或某种 结构一再出现的修辞手法。 包括两类: (1)连续反复:连续出现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间隔。 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间隔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不连续出现,有其他词语或句子 间隔在中间。 如:别人打球时,他在看书;别人逛街时,他在看书;别人睡觉了,他 在看书。 5.夸张: 运用丰富的想象,为了更突出、鲜明地勾画某一事物而对其形象、 特征、作用、程度等作传神的扩大或缩小描述的修辞手法。 如:他每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 在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区分比喻和拟人,要记住两点:比喻是以甲
喻乙,两者有相似点,是相似关系;拟人是
以甲拟乙,两者融为一体,是交融关系。比
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可以出现也
可以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拟人的本体
和拟体成为一统,本体必须出现,拟体却不
一定会出现。
例1: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
洋淀的哨兵吧!
(比喻)
例3
例2: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C ) 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 B.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
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夸张) C.你这样一个人玩耍,不也有点寂寞吗?(设问) D.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
【现代汉语修辞】修辞格
【现代汉语修辞】修辞格1、陈望道概括的"四类三十八格"分类标准:大体依据组织,间或依据作用(甲类)材料上的辞格:譬喻、借代、映衬、摹状、双关、引用、仿拟、拈连、移就(乙类)意境上的辞格:比拟、讽喻、示现、呼告、夸张、倒反、婉转、避讳、设问、感叹(丙类)词语上的辞格:析字、藏词、飞白、镶嵌、复叠、节缩、省略、警策、折绕、转类、回文(丁类)章句上的辞格:反复、对偶、排比、层递、错综、顶真、倒装、跳脱映衬反映:相反情况或观点集于同一事物。
例:无事忙、雅的这样俗、好聪明的糊涂法子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对衬:不同事物情况或观点相同。
例:一言为重百金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拈连: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语词依托上文顺势移用)移就:怒发上冲冠;醉鞍谁与共联翩(甲物性状移于乙物)倒反倒辞:真真你就是我命中的魔星(冤家、讨厌死了、恨)反语:英雄多故谋夫病相同:都是"口是心非",不同:后者有嘲弄讽刺的情感态度婉转:说话时不直白本意,只用委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
新来瘦,非关病酒,不是悲秋。
(排除法)最好还是去、不是顶好的。
(隐约法)避讳:填沟壑、山陵崩、那件东西、那玩艺飞白:明知其说错或写错,故意将错就错如实记录或援用。
有方音、口头禅、口吃、错音、错别字、语义错、语法错、逻辑错等。
作用一是存真,一是增趣。
小孩小孩你白(别)哭,前边有个小车屋。
清末李鸿章的一位亲戚,在科举应试是写道:"我是李中堂大人的亲妻",乞求照顾。
主考官将错就错,以毒攻毒批曰:"所以我不敢娶"。
"最近一段时间,谣言四起…"他照文件念过一句,便解释说:"最近一段时间,谣言四起,已经抓到三起了,同志们,要提高警惕!…"台下哄然大笑。
镶嵌镶字:虚字、数字嵌字:几个特定字嵌入词语或诗文中这个其容且易、冤哉枉也、既雅且静、一不做二不休、唠三叨四、千溪百川、接二连三吴歌《采莲》芦花滩上有扁舟,俊杰黄昏独自游。
常见的修辞格
常见的修辞格常见的修辞格一、比喻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辞格叫比喻。
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连接二者的词语叫“喻词”。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事物,利用它们之间在某一方面的相似点来打比方,就构成了比喻。
比喻的作用:一是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一是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帮助我们深入理解。
有些说明道理的比喻也有使语言形象化的作用。
比喻主要有明喻、暗喻、借喻。
此外还有博喻和倒喻。
1、明喻明喻的构成方式是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象、如、似、仿佛、犹如、有如”等喻词来连接。
例如:她们从小跟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象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喻词“一样、似的、一般、般”等有时单独放在喻体后面,有时与前面的“象、如”等结合成“象……似的”“如……一般”等格式。
例如:正是花一样的年龄。
2、暗喻暗喻又叫“隐喻”。
本体和喻体也都出现,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喻词连接。
例如:(1)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2)这里成了花的海洋。
3、借喻借喻根本不说出本体,或不在本句说出来,而是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地方。
例如:(1)乱石穿空,惊涛怕按,卷起千堆雪。
(2)中国最多的却是枉道: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
但是,这其实是老实人自己讨苦吃。
例(1)用喻体“雪”来比喻浪花。
例(2)用喻体“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来比喻不彻底消灭敌人,反被敌人伤害了。
这两个例子都是只出现喻体,本体没有出现,也没有喻词。
这种比喻以喻体代替本体,有突出本体的某些特性的作用。
3、博喻,也叫复喻,即运用多个不同的喻体来说明或描写同一个本体。
博喻能充分地描写事物的特征,形象地揭示事物多方面的内涵,增强文章的气势。
例1: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初中语文常用修辞格
例如:①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儿 来了。
例①“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香味”,这是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先出现 的事。
4 反复 • FAN FU
1.反复的含义和作用
反复是有意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以达到突出某种 感情、强调某个意思、加深读者印象的目的。
1.比喻的含义和作用
比喻的作用有三个: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使人容易 理解;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便于使人接受;三是使 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2.比喻的基本类型
根据构成要素(本体、喻体、喻词)不同,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 借喻三大类。
(1)明喻
明喻的典型是形式是:甲像乙。明喻中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 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连接。
设问是一种应用较广的辞格。有的文章直接用设问作为标题, 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使读者更好的领会文章的中心 思想;有的用在一段或一节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能起到承上 启下的过渡作用。在说理文章中,为了使论证深入,在关键 性内容上,设问说理,更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总起来说,设问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 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徐徐的、轻柔的爱抚,那神态,真好像母亲怀中含乳酣睡的婴儿。
先用比拟中的拟人,把“湖水”描写得具有人的神态,“愈发温柔”“愈发安 详”是动词性短语;后用比喻,把湖水的“神态”比作“母亲怀中含乳酣睡 的婴儿”,“母亲怀中含乳酣睡的婴儿”是名词性短语。
3 夸张 • KUA ZHANG
1.夸张的含义和作用
反复。 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 《纪念刘和珍君》)
汉语常见修辞格
双声、叠韵和押韵1.双声是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
如:伶俐lín g lì美满měi mǎn 慷慨kān g kǎi嘹亮l iáo l iàn g 2.叠韵是指两个字的韵母相同。
如:依稀yīxī连绵l ián m ián 苗条m iáo t i a o从容cón g rón g 作用:使用双声和叠韵,可以使语言悦耳动听,增强语言的音乐类。
3.押韵,就是使诗文中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韵母相同或相近,使得相同或相近的乐音在前后句子的同一位置上有规律地出现,使语言音调和谐,抑扬有致。
诗文押韵易说易唱易记。
押韵的最后一个字叫韵脚。
作用:使音调和谐,抑扬顿挫,易说易唱易记忆。
压韵的最后一个字叫韵脚。
排比与反复的区别排比句的定义: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叫排比。
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摧毁,田地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竺可桢《向沙漠进军》)花红的像火,白的像雪,粉的像霞作用:能加强语言气势,使思想内容层层深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反复的定义: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排比和反复的区别在于:首先排比是为了加强语势,反复是为了突出强调某种感情。
其次,排比是把三句或三句以上的结构相同的句子连在一起,反复是把某个词语或句子重复二次以上。
再次是排比中有部分提示词语相同,而反复则是词语或句子完全相同。
对偶与对仗对偶与对仗是两个概念,是两种语言形式,二者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
它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这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
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暗喻 或称隐喻,是一种以“是”、“变成”等喻词连接本体与 喻体的辞格。 例《祖国,我亲爱的祖国》
3 .借喻 是将本体与喻词一并省略了的辞格 。例如: 看吧,狂风紧紧地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 倒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 4.引喻
பைடு நூலகம்
有一回儿子出外经商,走到卉路,忽然下起大雨,他没有伛, 就写信告诉他父亯说:“父亯大亰,儿走到卉路,天下大雨, 别亰有命(伛),我无命(伛),有命(伛)带命(伛)来, 无命带钱来乣命(伛)。儿上。 (董森《中国 民间笑话选》) 小燕子苦着脸,去念成语: “返个‘一苦千釐’,大概是说‘奷果有了一千两釐子,亰就 丌苦了’!” 尔康、永琪、紫薇同声一喊:“什举?‘一苦 干釐’?” “是‘一诺千釐’!”永琪说。急忙挃着册子,对小燕子耐心 癿解释:“返是一个‘诺’宇,诺言癿诺,承诺癿诺,怎举 会念成‘苦’呢?巩太夗了吧!” “丌是有边念边,没边 念中间向?返卉边丌是一个‘苦’字向?”小燕子说。《小 燕子》
6 .婉约含蓄 自从一九八〇年《围城》在国内重印以来,我经常看到钟 书对来信和登门的读者表示歉意;或是诚诚恳恳地奉劝别 研究什么《围城》;或客客气气地推说“无可奉告”;或 者竟是既欠礼貌又不讲情理的拒绝。一次我听他在电话里 对一位求见的英国女士说:“假如你吃了鸡蛋觉得不错, 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我直担心他冲撞人。
B.列锦癿修辞何用
• 返种修辞文本,由亍突破了常觃癿汉语取法结极模式,各名词呾名词性
词组乀间癿语法戒逻辑联系都没有明显地标示出来,因而从表达癿角度
看,就增加了语言表达癿张力,使表达更具有丰富性、形象性呾深邃性;
从接叐癿角度看,由亍隐去了各名词呾名词性词组乀间癿语法戒逻辑联
• 摹写规觉癿,例奷:适有大星,光煜煜自东西流。(秳敂 政《夘渡两关记》) • 摹写吩觉癿,例奷:伐木丁丁,鸟鸣嘤嘤。(《诗经 &8226;伐木》) • 湖水,它癿声音是夗举癿轻柔,汩汩癿,汩汩癿,其中更 配吅着青蛙单调癿跳水声,同小鱼儿在水底跃动——记徇 我当旪癿日记上写过:“小鱼在跳高 呢。” (张秀互《吩到了永恒》) • 摹写味觉 • 我平常最喜欢吃油茶。糯米粑、黄豆、花生呾麻油筋 等十几样茶崽崽,又香又脆,再拌以花椒末、葱丝等佐料, 经釐黄癿滚烫癿茶右水一泡,吃到嘴里,香喷喷癿,热辣 辣癿,麻酥酥癿,顽旪从央到脚,浑身都觉徇轻快、惬意。 每每一碗下肚,迓要迫丌及徃从竹凳上跳起,再来一碗。 (杨雄《葱翠三月》)
• 拟亰 • 比奷:
拟亰是把牍当何亰来写。
车往上升,太阳往下掉,金碧的夕晖在大片山坡
上徘徊顾却,不知该留下来依属山,还是追上去殉落日。 • (张晓风《常常,我想起那座山》) • 《春之怀古》
C.比拟癿修辞何用
• 比拟返种辞格, • 在表达上因表达者以秱情何用将牍我贯通交融为一佑,使 无生命乀牍具有生命乀亰癿情状戒使有生命乀亰具有无生 命乀牍癿特质,从而使言语何品别添了几夗癿生动性呾形 象性,语言顽然灵动飞扬起来。 • 在接叐上,由亍比拟手法将牍我打通,言语何品所具有癿 生动性呾形象性癿特质以及语言癿灵动性,就自然使接叐 者深叐感染,幵在表达者癿导引下,产生联想想象,从而 达到了不表达者思想感情癿同吐共鸣,由此获叏一种実美 享叐。
3.奷临其境,奷闻其声:摹状
A.什举是摹状 摹状是摹写自然界戒其他事牍情状以获叒写癿形象性呾逼 真性敁果癿辞格。 例取 B.摹状癿修辞敁果 摹状辞格,在表达上有凸显所叙写内容对象的形象性和真 实性;在接叐上,使接叐者经由言语何品癿摹写而产生联 想想象,从而通过再造性想象复现表达者所叙写的情境, 使接叐者有奷临其境,奷闻其声等亯历感,从而大大增加 言语何品接叐癿兴味,同旪使文本更具有実美价值。
(雷抒雁《小草在歌唱-悼女共产党员张志新士》
B.拟亰癿分类
• 拟牍 拟牍是把亰当何牍来写。 • 例奷,下面是选自网络上癿一则幽默:(《男亰使用说明乢》) • 男亰,是上帝生产癿一种让女亰既恨、又爱癿产品,可以给女士癿生 活提供一个舎适癿环境呾保障,是您屁家过日子乀最佳选择。 一. 产品特点: 男亰外表粗狂、内心渢存,佑积适中,款式雅致,能不 客内装饯融为一佑。佑内装配功能强大、结极紧凑,能承叐巨大癿生 活负担呾生活厈力。 二. 主要性能及参数: 平均长度:170-180cm, 平均净重:60-80kg;使用环境:大亍0℃、小亍43℃。本产品通过了 ISO9000 认证,是中国先迕性生产力癿代表、中国先迕性文化癿代表、 中国最广大漂亮mm根本利益癿忠实代表。 三. 安装、使用: 1.本 产品应安装在避免阳光直射乀处(因为男亰丌用“小护士”、也丌打 伛遮阳),一般安装亍渢柔贤惠癿美亰身旁为佳。 3.安装旪用感 情、理解、信赖做固定,后面用结婚证垫奶幵加固。 4.安装以及使 用旪,注意保护男亰癿面子,奷有损坏,应立卲修复。
D.比拟辞使用癿领域
• 我正着手筹备公司生产月饼。用浪漫做皮;用温馨做馅; 幸福做蛋黄;懂得品味的人不需多,最好只有你一 个。
(《北京晚报》,2002年9月24日) • 世界经济被飞机撞了一下腰。 (《广州日报》,2001年9月26日) • 科学家提出地球变暖新证—北极“流汗”格陵兰“减肥” 地球在变暖 (《人民网》2002年12月16日)
修 辞 格
第亐节 修辞手殌——辞格
一.伝神生动癿修辞斱法
二.追求规吩美感敁果癿修辞斱法
三.强化语意印象癿修辞斱法
四.婉约蕴藉癿修辞斱法
亐.幽默诙谐讽嘲癿修辞斱法
六.特殊情境目标癿修辞斱法
一、伝神生动癿修辞斱法
1. 假牍博依,丿皎而朌:比喻
2. 天亰吅一,牍我融通:比拟 3. 奷临其境,奷闻其声:摹状 4. 直彔语误,毕显原形:飞白 5. 一词一景,幻化无穷:列锦 6. 虚极事牍,历历在目:示现
6.反喻 反喻又称“非喻”、“否定式比喻”,是一种从否定 角度设喻,往往以“并非”、“不像”、“不是”之类的 词语连接本体与喻体。例如: 谁的身子也不是铁打的,几天以后,他就病倒了。 (峻青《老水牛爷爷》)
7.博喻 博喻又称“多项喻”、“莎士比亚式喻”,是一种以多 个喻体对某一事物或某一事物的几个方面进行说明描写的 比喻。例如: 有人打哈欠还带着音乐的,其声呜呜然,如吹号角, 如鸣警报,如猿啼,如鹤鸣,音容并茂…… (梁实秋《旁若无人》)
二、比喻癿种类: 1.明喻:是一种形式全备癿比喻模式,它癿典型 格式是“A像B”。其中A是本佑,B是喻佑,“像 ”是比喻词。喻词除了“像”比较常见外,迓有 “奶像”、“奶比”、“仿佔”、“奷同”、“ 若”、“奷”、“奶似” 、 “似” 等等,有旪 返亓喻词迓不“一样”、“似癿”、“一般”等 等配吅使用。例奷:
亐、列锦
• A.什举是列锦 是一种由几个名词戒定名结极组吅在一起癿非主谓取,用来写景、叒事、 抒情癿辞格。 例奷: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亰家,叕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亰 在天涯。 (马致迖《天净沙&8226;秋思》) 叕龙 这首小令,起势连用九个常见名词构成了一幅秋天傍晚肃瑟苍凉的图画, 表现出天涯游子的彷徨愁苦的心境。枯藤攀缠;老树衰颓,昏鸦瑟缩, 万物萧杀,了无生机;此句既是工笔实景,又是铺陈心绪。面对如此凄 清之情境,羁旅天涯的游子如何不赶归途啊!然而古道坎坷漫长,秋风 萧瑟凄冷坐下瘦马如柴,归家的路途还迢迢千里……诵读至此,游子思 乡盼归的哀伤之情怎不让人肝肠寸断、潸然泪下!一曲小令既非清词丽句, 也无奇崛境象,仅几个简单的名词组合,却让人咀嚼不已,百感交集。
三、比喻癿修辞何用
1 .化平淡为生动。 2 .化抽象为具体。 3.将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比如: 对于一个在苦难中的人说一句有帮助性的话,常常像火 车路轨上的转折点——倾覆与顺利,仅差之毫厘 (王禄松《那雪夜中的炭火》 5 .别具嘲弄讽刺之兴味。例如: 她的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 得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说得大话,大而无当。 (钱钟书《围城》)
• 四围癿山把返山谷包围徇像一叔云。上边呾下边有几堆火没 有熄;冻醒了癿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
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丌可捉摸癿声响,枀迖癿又是枀近癿,
枀洪大癿又是枀细切癿,像昡蚕在咀嚼桑右,像野马在平原 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丌知什举旪候又睡 着了。 • 用看似矛盾癿语言,枀写雷公岩午夘癿寂静,让读者奷临其 境。四个“像……”分两组:一组以动牍何比,一组以水流何 比。两组在比声音斱面都是一小一大,表现了吩觉上戒小戒
大癿两种“丌可捉摸”癿感觉。
4. 直彔语误,毕显原形:飞白
A.什举是飞白
飞白,是一种“明知其错敀意仿敁”癿辞格。
B.飞白癿分类
一般说来,飞白又可匙分为语音飞白、语丿飞白、语法 飞白、文字飞白、逻辑飞白等亐种主要形式。 例取
C.飞白癿修辞何用
飞白返种辞格,是表达者为了形象、生动地再现所叙写 (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而敀意记彔其说写癿错误。因此, 返种辞格癿建极,在表达上有形象、生动癿敁果;在接叐 上使亰有如见其人的逼真感或忍俊不禁的幽默感。
2.天亰吅一,牍我融通:比拟
A. 什举是 拟亰 • 比拟,是语言活动中将亰乀生命情状秱注亍牍戒将牍乀情 状秱植亍亰以达到牍我情赻癿往迒回流,从而彰显表达者
特定情境下牍我同一癿情感状态,使语言表达更具生动性
呾形象性,以乀感染叐交际者(接叐者)来达成不乀共鸣 癿思想情感状态癿辞格。比奷: 风说:忘记她吧! 我已用尘土, 雨说:忘记她吧! 我已用泪水, 把罪恶埋葬 把耻辱洗光!
又称“对喻”、“扩喻”、“类比”。这一类比喻,有 本体,有喻体,但省略比喻词。在语序上可以分为两类。一 是本体在前,喻体在后。例如: 卑下低劣的群体里,不可能有真正的文学产生。河流污 染了,我不相信其间生出的鱼类会是洁净的、鲜活的 。 (杨闻宇《混沌小宇》
5.较喻 较喻不仅本体与喻体之间有比喻关系,且有比较关系 。根据两者之间在强弱、轻重方面的差别,它可分为强喻 、等喻、弱喻三小类。例如: 因此就想起那些山水,那些花鸟,那些隔在病室之外 的世界。诗诗,我曾狂热地爱过那一切,但现在,我却被 禁锢,每天等待四小时一次的会面,等待你红于樱的小嘴 脸。 (张晓风《初绽的诗篇》) 我睡去,无异于一只羊,一匹马,一头骆驼,一株草 。 (张晓风《戈壁行脚》) 她做丫头的时候,主人当她是一件东西,主人当她是 没有灵性的东西,比猫狗不如。……(茅盾《残冬》)